後書店時代的概念,到底什麼是後書店時代,跟前書店時代是怎麼區分的?


(這個詞是朕造的...).

去年碰到一個前輩書店人,他說,他的書店也開始賣咖啡了。說得很不情願,但是讓他蠻輕鬆的。因為簡單地加入咖啡的服務,可以讓他純粹的書店的經營變得壓力減輕不少。

大陸的獨立書店跨界經營,大背景當然是網路書店興起的壓迫,讓他們不得不思考生存的法則。加上網路資訊的發達,大家接收到台灣誠品的經營模式(早前,獨立書店人對誠品的經營模式是無感的,因為畢竟是不同類的書店,後來去靠近了解),後來北京時尚廊、廣州方所,先是讓一些後起之秀,比較年輕一些的書店看到可能,紛紛嘗試。一些老舊的書店,大體上因為一些觀念和包袱,並不見得那麼容易轉型。相對是被動式的。

為什麼網路時代到來,所有行業,每個人的生活都在發生轉變,為什麼獨獨奢求書店的倖免?

這裡有一個心理的狀態。比如差不多七八年前,一家獨立書店的倒閉並不會引起大的波動和議論;可是差不多五年前,好像大家都把這個現象放置到網路和實體書店的議題上討論,對於書店的紛紛倒閉,事關和事不關己的都在大聲疾呼,為書店抱不平。這個時候,我們看到的一個現象是,很多書店也在參與其中,開始訴苦、乞憐。他們並不是冷靜的。直到話題的熱度消退,他們才慢慢清醒,如果不用心,不革新,「死不足惜」。只能自救(即使到這幾年,每個城市對獨立書店的資金扶持,是否讓真正需要扶持的小書店收益?)

所以,目前大家看到幾乎所有的書店都在做「空間」,都在轉型做跨界經營的書店。書店+餐飲+電影+音樂+展覽空間……

你不必去問他們在書店目前的經營狀況中,書籍的贏利大概佔到整體經營的百分比,有時候這個比例比他們說的要少很多。當你作為一個店,你收益的一半已經不是來自於圖書銷售的時候,你還是作為一個書店存在嗎?你怎麼去做到它是作為書店的存在?

但,現在最關鍵的是問題是,書店本體的經營放在什麼位置。目前一些跨界經營的書店,其實是連最起碼對書的尊重的都沒有的。圖書不過是一個提升空間文化價值的擺設。

另一些書店目前的狀況是,粗放型。各類經營是割裂的,原本是幾個元素來合成一個以書和閱讀為主體的空間,現在其實把一個空間割裂成幾個小空間,甚至是混雜的。為什麼電影、音樂、展覽甚至餐飲不能與圖書互動,讓他們變得是一個很自然的關係,而不是互不相干?保持書店的主題性。這應該是可以嘗試的。

其實,我想說的是,跨界經營不過是一種生存方式,可以減輕經營上的壓力。但是書店的主體核心仍然未變,如果仍舊有意打造真正的書店空間的話。

全國的那麼多書店,目前多數都以跨界路徑經營著,真正做得好的,跳出來的仍舊是那麼幾家好書店。為什麼?因為很多書店目前其實很難更細分地將自己定位,提升特質,是在很粗糙地過活。這是從整體上縱觀兩岸獨立書店的差異,或許是目前大陸獨立書店處於一個生存環境的突破,還沒有進入到下一個質變環節的緣故。你可以放大空間的音樂類節目,把這一塊做得有聲有色,比如舊天堂、合肥的保羅的口袋,但是他們的選書絕對是一流的。他們仍然是好書店。

另一塊,你看台灣的有河BOOK、小小書房、女書店等等,都是很小的書店,但是他們書店的定位是非常鮮明有趣的。當然獨立書店並不排除綜合類或者其他類型,但是獨立書店和任何一個企業、機構一樣,你找到你閃亮點,細化你區分網路書店的功能,才能更有意思些。


從字面上理解,前書店,就是純粹賣紙媒或者紙質書籍的,並以銷售書刊為主要業務(書刊銷售佔比80%以上)的書店;後書店,就是伴隨互聯網和信息電子化的到來,書店業態的進化和改變,變成一種融合式的複合經營業態,書店也從此跳出書的這個範疇,向文化和生活概念延展。此時純書籍的銷售應該降低到20%以內(率先轉型的書店目標應該降至50%內,作為分界嶺)。

所謂後書店模式,其實是傳統書店為了應對新信息新技術環境的自我升級和進化,傳統紙質書作為傳統的知識和文化轉載工具其實已經慢慢變得不適應,首先是不經濟、不環保、不省力、不方便,其次也是最大的問題,現代的富媒體(音視頻)無法載入,而這種新媒體是更容易讓普通人鎖接受的。

因此紙質書需要進化了,同樣,傳統書店(也就是我們說的前書店)也需要進化了,未來商業的核心,尤其是線下商業,一定是體驗式的經濟,如果只是列架銷售商品,那相對來說經營成本、管理成本和用戶勞動力成本都居高不下的線下商業體是無法競爭成本更低、更快捷方便的線上銷售模式的,所以傳統書店(也就是我們說的前書店)的進化勢在必行,不改必死無疑。


新詞,大約指傳統書店模式遇到電商等新競爭環境以及遇到電子閱讀新模式之後的書店時代。


前書店和後書店

我結合一個後現代觀念。解構,分解,然後重新組合。至於重新組合起來的是否是一個合適的東西,從理論上講是不沒有適合的標準,全看現實的檢驗了。

前書店,就是賣書,然後增加附屬,相關服務。後書店,我覺得可以理解為把前書店的功能分解後,又增加了一些內容,比如咖啡,各式產品。書成為書店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了。

後書店是想打造一個空間感,多重想像,體驗的複合體。值得關注討論的是 ,書店增加了很多內容後,書成了書店整體收入的很小一部分,現實中小的獨立書店 賣書的收入確實很少,勉強維持房租。人員開支和盈利就得想其他辦法。

後書店時代對書本身可能也是一個解構,再塑造過程。甚至在改變閱讀的方式,人們不在拿著書自己去看,而是聽,看各種關於此書的二手知識。看了對這些書的評論,視頻,了解此書的觀點就夠了,但沒有讀過這本書。


推薦閱讀:

光合作用是一家怎樣的書店?
未來的書店會是什麼樣子?
你見過的最有創意的書店是什麼樣子的?
實體書店是否已經走到了盡頭?
高曉松的「雜書館」是完全的公益性圖書館嗎?

TAG:書店 | 獨立書店 | 實體書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