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驅動醫生不斷更新知識的內在動力是什麼?

醫學進步很快,當然要更新知識。

其實現在國內沒有一個完善的評價指標來評價醫生的臨床水平(SCI論文不是)。

么只要你在一個大醫院上班,身份自然就顯得比較權威,你不補充知識,患者也不知道。

而且每天那麼忙,哪有空天天讀各種專業文獻(也有人是英文不好,讀不懂)。

或者說,更新知識,和自己的收入其實不是特別的掛鉤。

請問各位醫生,為什麼有動力去更新知識?

還是說確實很忙,所以就不太勤的更新?


我們看個簡單的例子:

四環素(Tetracycline)類藥物的應用價值何在?

四環素是一種抗生素,是該類藥物中歷史最長的之一,但發現到現在其實也只有半個世紀多一點的時間。

Tetracycline

我們的父輩中有不少人是當年四環素濫用的受害者,由於其能與牙齒中的鈣質結合,導致棕色色素沉積,很多那個年代的人都擁有一口「四環素牙」,包括現在的很多偏遠地區基層醫生,對疑似細菌感染無腦上四環素類藥物仍然是常見的做法,四環素在這部分醫生眼中的應用價值有:

1.廣譜,是已知抗菌譜最廣的抗菌藥物之一;

2.廉價,幾元錢一大瓶;

3.易得,與第2條相輔相成。

而在2008年出版的人衛版《藥理學》教材中,對四環素描述如下:

【臨床應用】用於立克次體感染,支原體感染、衣原體感染,但一般不作為首選藥物使用,而用多西環素作為首選。也是各種細菌感染的次選藥物

【不良反應】1.局部刺激;2.二重感染:真菌病.抗生素相關性腹瀉;3.影響骨、牙生長等

多西環素{Doxycycline}描述如下:

【臨床應用】抗菌譜和四環素相似,但抗菌作用較四環素強2-10倍,臨床應用同四環素。由於多西環素具有強效、速效、長效作用而代替四環素、土霉素作首選用,每天1次給葯增加患者依從性。此外,多西環素對腎功能不全的患者也可使用,但也有資料顯示,該葯與腎衰可能有關。

米諾環素(Monocycline)描述如下:

【臨床應用】抗菌譜與四環素相似,抗菌活性最強,引起前庭功能障礙,由於有其他更安全的藥物,一般不推薦作為首選使用

以三四線城市、縣城及城市基層醫療機構醫生為代表,這部分醫務人員大部分科班出身,對四環素類藥物的作用及不良反應均有一定了解,但部分不太注意知識的更新,他們擔心四環素類藥物的副作用,傾向於謹慎使用四環素類藥物,尤其是收治感染病人少的科室,即使是上文中提到的支原體衣原體感染,他們也可能會優先選用大環內酯類藥物。而其他細菌感染更是會首選β-內醯胺類或喹諾酮類。

而注重知識更新的醫生,則知道四環素類藥物的優勢和局限性,比如:

1.當前逐漸受到重視的幽門螺旋桿菌對四環素耐葯率較低,一個包含四環素的四聯療法根除方案越來越受到認可;

2.四環素類藥物仍首選於立克次體感染,以及支原體、衣原體感染中不耐受大環內酯類藥物者;

3.米諾環素可用於聯合其他藥物治療多重耐葯的鮑曼不動桿菌所致的感染;

4.該類藥物已有新葯上市,比如替加環素,對MRSA同樣有作用,可以用於複雜性腹腔感染等疾病;

5.四環素仍然容易導致二重感染,應該做好相關預防措施,並且控制療程。

6.據答主所知,已經有人利用四環素的骨定向性,試驗將其作為包材基質,包裹其它治療骨病的藥物,定向於骨組織處,成為靶向製劑。

所以,隨著醫學知識的更新,我們對四環素這樣一種簡單、易得的老葯,經歷了從濫用,到不敢用,到正確使用的過程,可以確信,隨著各類研究的深入,四環素類藥物,包括很多其他的經典藥物的應用,將會更加精準,更安全、有效地為醫療服務。


導師說,你要保持每天看兩篇文獻,一篇臨床研究的,一篇基礎研究的。

-------------------------

大約半個世紀以前,幾乎所有得了骨肉瘤(骨癌)的十幾歲朝氣蓬勃的少年們只能接受截肢的命運,而且就算截肢,他們的5年生存率低於20%。
(如果無法接受下面圖片我會考慮刪除)

(這就是截肢,而且這個是從一側骨盆往下全部切除,非常殘忍而無奈的手術)後來,在化療的配合下,外科醫生們開始接受保肢手術的概念,配合人工假體,總算有部分少年患者保住了ta們的腿、像正常人一樣走路。

(這是個小姑娘,保肢手術,你們看得出她和普通人有啥不一樣嗎?她走路時姿態和其他人基本沒有差別)

再後來,新輔助化療的概念被廣泛接受,越來越多原來被認為不適合保肢手術的患者成功接受了保肢手術,在保證療效的同時大大提高了生活質量。

(這是另外一個姑娘,骨肉瘤手術後8年,已經結婚生子)

最近幾年,在國內骨軟腫瘤診治經驗豐富的醫院,骨肉瘤截肢率基本都已低於15%、5年生存率超過70%。同時,旋轉成形術的採用也為一些截肢的患者提供了非常不錯的替代選擇和術後功能,甚至有患者術後還能跳舞。

(看上去很奇怪的旋轉成形術,倒著裝。其可貴之處在於截肢的同時提供了關節功能,遠強於普通假肢)

在可以預見的未來,以PD-1/PD-L1抗體為代表的免疫治療可能可以進一步挽救最兇險的化療耐葯複發、轉移的患者。而細胞免疫治療,亦顯示出了前景。

這種例子很多很多,乳腺癌保乳手術,直腸癌手術邊界的不停更新等等,越來越多的患者保住了ta們的乳房、肛門。

所以你們說,驅使醫生不停更新知識的動力是什麼?

我現在學習腫瘤免疫治療的目標,就是讓以下這類患者縮小手術範圍、保住控制大小便的能力。


看到這個問題瞬間想到的是β受體阻滯劑了(代表藥物就是大名鼎鼎的倍他樂克),下面簡單說一下關於使用β受體阻滯劑治療心力衰竭的演變歷史。

作為一種很強的負性肌力葯(特徵之一就是使心臟收縮能力減弱,心率減慢),β受體阻滯劑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被禁用於心衰治療。直到瑞典哥德堡大學的Waagstein教授首先在心力衰竭患者中應用β受體阻滯劑。

在20世紀70年代,治療充血性心力衰竭有2種不同的觀點:1、用增強心肌收縮力的藥物帶來短時癥狀的改善,但這種方法對長期預後沒有改善;2、通過代謝途徑,即用β受體阻滯劑降低心臟收縮能力,降低心臟的負荷量,雖然這沒有使心衰癥狀短期內更明顯,但長期預後明顯改善。只可惜,當時多數人支持第 1種觀點。

Waagstein教授在1973年開始設想在心力衰竭中應用β受體阻滯劑,他的文章發表後,引出許多反對意見,許多人發表文章批評,認為「這是一種完全瘋狂的思維方式,違反常規的治療方法,是將病人謀殺, 這種治療絕對沒有合理性」。可見,在當時接受β受體阻滯劑治療心力衰竭是多麼艱難。

在缺乏支持、資金的情況下,Waagstein教授仍然繼續著β受體阻滯劑在心力衰竭中應用的研究。他們進一步發現,β受體阻滯劑主要作用機制是減慢心率,減弱心肌收縮力,降低血壓,減少心肌耗氧量。簡單來說,就是讓心臟在一定時間內得到充分的休息,從而延長工作時間。

在2000年的歐洲年會上,回顧25年β受體阻滯劑在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中應用的風風雨雨,Waagstein教授指出 :β受體阻滯劑可改善心力衰竭的預後。目前,臨床上最常用於心衰治療的3種β受體阻滯劑(美托洛爾、卡維地洛、比索洛爾,以後進一步普及三種藥物的區別,研究生的課題也與此相關)均有大規模臨床試驗證明有效,有相同的優勢;如嚴格執行治療指南,穩定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對β受體阻滯劑耐受性是良好的 ;一旦確診患者為心力衰竭,β受體阻滯劑的應用是越早越好(關於這個其實還有爭議),以使患者儘早獲得最大的益處。

對了,再加一句,當年因為固執使用β-阻滯劑治療心衰而一度丟掉「飯碗」的Waagstein教授,於2002年榮獲「費薩爾國王醫學獎」。


這麼說,當某個病人隨口問了你某個醫學問題,然後你居然不知道!居然被問倒了!只能糊弄過去。。。簡直不知道有多羞恥!

而且求知慾在驅動著你,不斷去獲取新的東西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外在動因是,我現在很多患者都會拿著最新的指南找我解讀。細思極恐!但好在解答他們的問題還是易如反掌。

內在動因是,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總結為李宗盛的一句歌詞:

我看那前方怎麼也看不到岸,

那個後面還有一班天才追趕。

離業界大牛還差著十萬八千里,但回頭看看年輕人好像離我越來越近。


我只說其中一個方面,為了錢。

這個說出來一點也不羞恥,就是為了錢,什麼錢呢?可以站著掙的錢。這年頭誰不想站著掙錢,反而要通過紅包回扣,科研造假撈錢呢?

我所在的教學醫院是有科研壓力的,從個人角度上來說,科研的水平或者成果是直接聯繫到一個醫生的臨床工作的順利程度。假設在一個沒有勾心鬥角的外科科室里,主任分配管床數量無非就是幾個原則:遠近親疏,會不會來事以及科研能力。大佬們雖然都是四五十歲臨近退休的人,但這些大佬往往都有出國留學經歷,眼界十分之高,甚至很多大佬不僅僅刀功一流,在研究領域也都是獨樹一幟。科研這個東西是會上癮的「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移液器一旦放下就再也拿不起來了,這時候玩什麼,當然是拼idea拼錢(不然好幾千例的全基因組測序哪裡來的錢)。如果科研這個飯好好做,不加多餘的佐料,往往都是名利雙收的。醫學畢竟是一門科學,診斷也都是靠邏輯推理而不是算命,具有完善廣闊科研思維的人,診斷思維也一定不會太差,甚至遠遠高於其他「偏遠地區」的同行(他們很多病見都沒見過,甚至聽都沒聽過,你指望他們怎麼搞?)。

從科室角度上來說,科研的好處就更大了,你可以做出來好的結果。那好,臨床試驗給你,有了臨床試驗,嚴重的病人來了,窮的病人來了,是不是可以更好的「做買賣」了?這個結果真的就是滾雪球一樣,臨床試驗做的越好就越有葯過來找你做,越做臨床試驗來的人就越多。

以上都離不開一線醫生甚至一把手大佬時刻刷pubmed,飛來飛去開會的原因。

Ps.不要拿為了錢打我,我說過它只是一方面,但恰巧其他的方面我覺得沒必要說(都是假大空的)。

科研思維真的特別重要,畢竟都是信命的,不會說點科學術語怎麼忽悠人呢?

(基礎醫學的信科學,預防醫學信統計,臨床醫生信命)


因為新的知識,就像新的世界。探索新的世界,難道不是最有意義的事嗎?

求知慾本身就是一種癮!


對醫學的熱愛,對病人的負責,需要考試需要晉陞職稱需要加薪,需要換環境,還有本來沒什麼進取心,但被大環境的積極好學所推動,不得不跟著人潮奔湧向前……


1.提高自己在醫生中的地位,以及由此而來的經濟附加


2.好奇


3.羞恥心:「我怎麼連這個都不會~」

當上科主任,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的巔峰。如果連這麼小的夢想都沒有,那做人和鹹魚有什麼區別?人生一世,總要實現點自己的價值。


還沒到能當醫生的程度,強答一個。

醫學的根本目標在於服務患者。更新知識的目標是給患者儘可能最好的(最起碼是符合規範達到平均水準的)治療方案。

尤其是大醫院排個隊不容易,忍著不舒服興師動眾折騰了一家人,排了一早上隊,看了幾分鐘,花了一大筆錢,用的方案居然不靠譜。

自己能糊弄自己,也不敢糊弄患者和家屬。這是內在的一種良心的約束或者說道德約束。

拔高了說,醫學的任務是服務全人類,滿足人類的各種健康生活方面的需求,增加人的自由、幸福和解放。

外部原因角度,長期來看,如果樣本量足夠大,同行競爭、患者口碑之類的因素遠期來看是【一定程度上】能判斷醫生高下的。

當然,不合理的制度安排,也可能損害醫學和醫療人員這種追求進步自我完善的動力。真實情況下這種案例也非常常見,當然,帶來的挫敗感等負面情緒也可想而知。所以從追求完美的角度看,醫療工作很不好乾。


來來來,我講講我的內在動力是什麼。

看到一個貌若天仙的美女,我的天吶。真不錯,EXM?這個翼狀肩好難看啊。

又看到一個沉魚落雁的美女,我的天吶。真不錯,EXM?這「鴨脖子」怎麼回事?(上交叉綜合征)

再看到一個閉月羞花的美女,我的天吶,真不錯,EXM?這圈型腿走路好難看啊!

哎哎哎,我一直在為美女們更漂亮更有氣質更有形象的道具上奮鬥著。


內在?好吧,我不想別人問我的時候我不知道被打臉啊。

一張片寫下來,跟最後病理診斷差多少。大概就是這個因素吧。


實習的時候發現科室里都有例會,會有針對某種臨床癥狀或者病理表現的疾病治療或手術討論。

討論一般來說包括對這個東西的認識以及在國內或者國際上的水平或者共同認知,討論過程中會有不同的醫生出來發表自己的看法,這些看法不只是結合日常臨床經驗,還有各類期刊新研究或新發現之類的,然後儘可能的去結合臨床作出治療調整。

醫學意味著永無止境的學習,這意味著對病人的負責和對職業的尊敬。


沒什麼內在動力,因為要干好這份職業就必須要不斷更新知識。


因為,真的很好玩。


首先,你不更新知識,患者最終是能看得出來的,高階患者通過自己查閱知識發現,本人曾經就有患者拿著文獻來探討風濕病的可能病因和機制(這可是風濕病專家研討會的內容),低階患者也會通過其他醫生或病友口中得知更多的治療方法和新技術,在知識爆炸的年代,比無知更傻X的是低估了服務對象的智商和知識量。

其次,更新知識是一個快樂的過程,周國平老師曾經說過,人的精神快樂很重要的一個方面是智力活動的快樂,了解醫學的前沿知識,常常有許多驚喜,糞便移植就是最近刷新了本人三觀的研究前沿,除了預期能治療腸道感染,腸炎以外,還能治療糖尿病,慢性疲勞綜合征,自身免疫病等等看似與大便里細菌毫不相關的疾病。

很多人應該都熟知胰島素海報女孩伊麗莎白·休斯的故事,11歲的她被診斷1型糖尿病,當時的醫療條件下醫生推測她可能只有半年到1年的命,但是意志堅強的她用飢餓療法撐了四年,瘦骨如柴,嚴重營養不良,在很多醫生都覺得她到了生命最後階段的時候迎來了胰島素的發明,結果她的生命軌跡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胰島素治療下,正常人一樣生活,結婚生子,活到了73歲,這就是科學的奇蹟,是我們仰望的那一點希望。

知識的更新是對科學的信仰,在如今的體質下醫務工作實在不易,但是在坑窪中前行也應該時時仰望星空,與各位同行共勉


謝邀!

能把病治好,能把手術做好的確有種成就感。

而這是建立在不斷的積累之上的。


首先,身邊的人都在更新,推的自己不得不進步,醫院絕對是工作後學習氛圍最重的一個行業了,動不動就各種大討論小切磋的走起;

第二,學無止境,每天面對的變化是活生生的人,每天都能看到自己的不足,在生死面前努力算個屁,所以更加要對病人負責,也是要對自己的職業負責;

第三,學習慣了,不學難受;到現在我都是每天看書,換著法的看,看醫療的看專業的看管理的看小說的看歷史的看科幻的,真的是不學就難受;

大概是這些;


推薦閱讀:

心電圖機的原理是什麼?
一天內可否吃多個蛋黃?
為什麼醫生的字體那麼潦草,不怕抓錯葯嗎?
身為醫護人員的你,下夜班後的第二天是否休息?你們有周末嗎?
醫生是怎麼根據這張CT來分析我的骨瘤的?

TAG:醫生 | 醫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