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業地產策劃業,哪一家公司是業內頂尖?


和大家探討一下,並對 @元元和 @yangyang的答案有不一樣的想法。

先說盈石。我認為,盈石是最優秀的公司之一,是有之一的。商業策劃或者操盤不是武林爭霸,2個人可以當場把對方打趴下,隨著角度不同,成功或者說頂尖的概念也不一樣。

從拿地到建成投入運營,給予股東最快的回報,最快給予該地區徹頭徹尾的改變來說,萬達無出其右

從建設運營一個城市綜合體,獲得最高的投資回報收益來看,華潤萬象城一騎絕塵

從尊重保留建築,保護髮揚文化並注入新元素來說,瑞安的新天地就像倚天劍般無堅不摧

從能夠吸引高端奢侈品牌,打造頂級商場的能力來說,恆隆和九龍倉笑而不語

從最大限度的使用優惠券,會員卡,打折季等黏住客戶的能力來說,群光和太平洋百貨的台胞在台上招手

從打造社區型商業中心並輻射其他區域的能力來說,凱龍瑞的大寧和金橋項目,龍湖的天街系列誰能超越?

在一個鳥不生蛋的地方造一個商場,能讓附近交通堵塞,人人趨之若鶩,只有IKEA有這個能力。

正是江山如畫,豪傑輩出,怎麼盈石就是No.1,沒有之一了?

盈石的靈魂人物就是司徒了吧。個人和他也有一點私交,Dixon先生2002年離開瑞安,當時也只是個SM身份,新天地的主要貢獻者除了老闆羅康瑞,前期開拓者基本就是Henry 鄭 和 Tony 黃了。在運營和推廣上出彩的是後來加入的Renee丁。新天地真正的被市場接受是SARS之後的事了,所以,司徒對新天地是有貢獻的,但是也沒他說的那麼多。

離開瑞安後,司徒開始發跡(在此挺惋惜Tony的,他比較悲劇),司徒最輝煌的一戰成名之作就是在上海正大廣場做總經理把這個商場做起來了吧,這個平心而論,真的很了不起。雖然沾了陸家嘴大發展,周圍寫字樓林立而無商業配套的便宜,但是還是真的很了不起,衷心佩服。

離開正大,黑石投資司徒之後,Dixon開始走器的路線而不是道。在普陀區的channel one就是一個小的,低一級的正大,芳匯,曹家渡889又是低一級的channel one。沒有新意。豫園那個項目是失敗的,只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道路的延伸,自然而然的人流過來了,現在看上去很旺而已,剛開業的時候挺慘的,至今IRR還是不好看。這也說明了司徒的局限(沒有貶的意思,每個人,每個機構都有局限)。

再探討一下建築師和商業操盤的關係。一般而言,在操盤手介入之前,建築設計已經完成(在拿地之前政府就要這個了)。操盤手除了提提意見,這邊開個門,那邊加個煤氣管啥的,真心不可能大動了。畢竟總規定了,限高定了,GFA定了,柱網都定了,操盤手能改的真的不多。基本就是一邊心裡罵娘一邊說服客戶的節奏。本人也是經歷過,明明定位是中檔商場,餐飲布局卻是小進口大深度,明明定位是酒吧娛樂,層高卻是卻是裝個大吊燈都會碰頭。所以,千萬別說建築師實施了商業操盤的思路,建築師是苦逼,但是強姦他們的,是腦滿腸肥的拍腦袋老闆和好大喜功拍屁股的政府官員。

順便吐槽一下,不是好的建築就是好的商業的。您有空去看一下武漢廣場,號稱腳踩武漢三鎮,拳打周邊四省的項目,連續十幾年中國單體商廈銷售總額和每平方米銷售額雙料冠軍,三座大板樓連起來的商場,其丑無比,你從一樓的Prada不出門,在同一樓層能逛到10塊錢3條蕾絲內褲的花車,買賣兩旺,專業人士無不託住下巴,做建築設計的怎麼說?說到底還是供求決定。

建築師和招商操盤互相合作,互相扶持,把自己的工作做好,配合對方完成任務,這個是職業精神。沒有誰都不行。所以我覺得 @yangyang的回答偏題了。要照這個道理,再好的建築設計也得有工人去造出來,質量好的質量不好的也看得出來。所以,勞動人民最光榮,搬磚最偉大,哈哈哈!

回應 @元元評論的分割線~~~~~~~~~~~~~~~~~~~~~~~~~~~~~~~~~~~~~~~~~~~~~

很高興能和您一起探討。您說我不懂,那麼,我把我理解的說出來,請指正。

第一,Channel One在2009年初被盈石用10個億拿下,在2011年末作價15個億賣給HK新世界百貨,非常非常好的一個deal,您評論我的調頻壹現在叫什麼就是指這個吧。不過,我們這邊談論的是一個好的商業操盤,而不是一個具體的deal。說的再具體一點,這個deal做得牛逼,但是這是盈石的穩定發揮么?同樣盈石操盤的曹家渡889,芳匯,豫園項目,能不能在3年內價值上升50%賣掉?不要說盈石不想賣,基金公司是有退出機制的,和新鴻基啊,瑞安這些想長期持有發展商業的思路不同,一定想賣的,關鍵是價格是否達到。簡單說,一個人,在某一時段每天賺1萬塊和非常穩定的年薪365萬,是二個不同的能力概念。

第二,即使盈石在這幾個盤都能穩定發揮,那麼他作為包裝策劃的翹楚,也僅僅在上海(最多是江浙2省吧)實踐了他的成功,在其他城市能否搞的定也還沒有實例。而我舉出的其他機構,項目在一二線甚至三線,從黃河以北到珠江三角洲,是有普遍分布和實踐證明他的成功性的。一句話,盈石的樣本太少。

第三,即使盈石能夠在另外的城市複製他的成功,也只能說明他在包裝和提升商業價值上有獨到之處。這只是策劃操盤的一個方面,而不是全部。他不具備開創性和領先性。我們看到Channel One的case,心裡會和周董一樣活動「哎呦,不錯哦」。而我們看到萬達的標準化快速執行模式,看到瑞安的舊城古建築文化商業改造,看到K11輕奢的商場擺滿藝術品,心裡的想法就是「卧槽,原來商業還可以這樣玩!」用武俠世界作比方,盈石就是很好的繼承發揚本派武功的掌門,極大的提升了本門的絕藝和江湖地位,但是,萬達之流確實開創了一個門派,發明了一套新的武功。這2者的難度,不是同日而語的。

第四,我們再回來仔細看看這個非常不錯的case。5萬方的商場,價值3年漲了50%,據您的想法,盈石就是靠這個case獨步武林,絕世武功啊。我們就來看看。商場的價格和他的總租金收入有著線性的關係,當然也會看一點前景啥的,但是基礎還是租金收入吧。在這裡可以理解為盈石入住Channel One之後,2008年到2011年三年商場的報表租金(包括turnover)上升了50%,這個就是盈石絕世武功的核心了吧。

本人不才,也在基金公司干過3年,低價買來,包裝摺騰,把報表做好看,高價賣出的事情也經歷過。要提升一個商場的face rental從而影響他的IRR乃至售價估值,有挺多辦法的,大鋪隔小,麵價提高而送裝修期免租期(這點虧損的租金在商場高價賣出時算個毛),送裝修,給補貼等等,除了土豪直接買斷貨品吸引商家這條我估計基金公司不敢用之外,其他的小伎倆也算門清。一句話,不難的。

好,就算盈石沒有搞這種伎倆,實打實,3年商場租金收入上升了50%,算打遍天下無敵手了么?我們拉一個華潤的年報過來看看,2008年,深圳華潤萬象城租金收入5.5億(華潤置地2008年報第19頁),2011年萬象城租金收入9.8億(華潤置地2011年報第20頁),一樣過了三年,呵呵。順便說一句,一個5萬方的場子和一個18萬方的場子,難度係數不一樣哦。。。。。

其實,這位大俠武藝卓越,豪氣干雲。在五嶽劍派中也能勝任一派掌門,所用的武功有獨到之秘,江湖豪客,無不敬佩有加。但是,離武林至尊,東方不敗,還是有一定距離的。。。。。。

回應 @朱同學 的評論~~~~~~~~~~~~~~~~~~~~~~~~~~~~~~~~~~~~~~~~~~~~~~~~~~~~~~

由於工作範圍的限制,對盈石沒有深入的了解,不知道這3條產品線的故事,慚愧。不過,我認為產品線不是規划出來的,是展現出來的,盈石的產品有沒有展現到他當初規劃的產品線呢?channel one走年輕時尚,後面周邊的2個商場我看出來盈石在做差異化,一個走女性商品(這個,周圍20多家大小夜總會裡的姐妹們估計貢獻不少吧,哈哈),另一個走家庭路線。可是,60%以上的品牌還是完全重複或者是定位重複的。這個說是展現不同的產品線,我覺得還是不夠。

還是舉一個對比的例子吧,華潤說過了,說說瑞安。瑞安的商業產品線規劃肯定比盈石早。一開始有2條,新天地系列和創智科技園系列。新天地02年開在上海,04年開在西湖,06年開在重慶,08年開在武漢,09年開在佛山,他的驚艷特色就不多說了。創智走的是矽谷路線,06年在楊浦開業,Oracle,百度,暴雪(這個後來悲劇的關掉了),EMC進來,您如果去看看大學路的氛圍,對比一下新天地和這條路的品牌重複率,就會明白這2條分別成功的產品線,區別有多麼的鮮明。楊浦的模式後來被搬去大連,我沒有去過,不過也是心懷嚮往。

09年的時候新的產品線出來了----新天地時尚。這個集驚艷和悲劇於一身的東東,這個把大量不為人知,小眾高價的品牌放在一個中型商場的東東,一開始在市場上實在是叫好不叫座。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新天地神一樣的推廣(那個機器貓展我去了不下5次我會告訴你么),現在人氣漸旺。看看裡面的品牌,和新天地以及創智的品牌重複度或者定位重複度,不超過10%。

這三條產品線特色鮮明,重複度低,在3個不同的方向開創了國內沒有人做過的事情並取得巨大的成功。其中2條已經被驗證可以複製。什麼叫大家,私以為瑞安可以算一個了。


@張小放 好吧,我也開一個。答覆張兄。順帶也借題發揮一下。

和張兄理解的「產品線」定義稍有不同。我認為瑞安的 新天地和創智科技園,完全是兩種產品了,不是產品線。如華潤的同一維度上的萬象城、五彩城和歡樂頌是商業產品線,但華潤萬象城和他的鳳凰城我覺得就不是同一個產品線了。

另外,誠如您所說,產品線特點未體現得那麼明顯,這確實是個問題。這也是目前國內所有商場都面臨的一個問題。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國內品牌商的供應量和細分程度跟不上購物中心的增長速度。換言之,市場上好的品牌、知名的品牌就那麼些,無論你定位成什麼樣,都得找他們。所以每個商場都存在品牌重複度的問題。

其次呢,我認為做好一個購物中心的關鍵在於「守正出奇」。

何謂守正:任何一個購物中心百分之七八十的營業額都是來自與其他項目一樣的基礎消費,這是不可避免的,所以一個項目百分之七八十的業態或者品牌重複度都很正常。

何謂出奇:一個項目要想出亮點、要想出話題所依靠的往往是那百分之二三十的內容和亮點。

比如一個兒童主題的購物中心,其實兒童的佔比並不一定就到了百分之七八十,因為純靠兒童消費是支撐不起一個購物中心的。往往是利用相對佔比較高的兒童主題(百分之二三十)為噱頭,為亮點去說一個故事,以此吸引消費者和供應商。

近年大部分品牌商都走向了兩條路,一條是細分,很多品牌商都細分出了定位更加明確的副牌。一條是集合,品牌集合店的形式開始越來越吃香。我想驅動品牌商做這樣轉變的原因之一也是購物中心差異化追求吧。

新人愚見,各位前輩多指教。


首先我很不喜歡「策劃」二字,第一感覺就像騙子,應該說,說得接地氣一點叫「操盤」,說得洋氣一點叫「資產管理」。

從我的角度,基於這麼多年的所見所聞所經歷,我覺得國內根本就沒有專業的商業地產策劃公司。

商業地產和住宅地產是有本質區別的,可以說根本不是同一個行業。基本上做住宅策劃的,轉行做商業策劃就是扯淡二字(其實開發商從住宅轉商業的,目前看來也就扯淡二字)。

商業地產的重點在於商業而不是地產,具體而言就是零售業。零售是個博大精深的領域,餐飲、服裝(包括其他狹義的零售業態)還有娛樂等等對房產條件、客戶需求(落到具體操作層面就是推廣手段等)的要求都不一樣,說開了去幾本書都打不住。目前行業里別說精通了,光是了解這幾個方面在操作上異同的人都屈指可數,更何況商業地產和建築學、室內設計、工程施工等行業千絲萬縷的關係。能深刻理解這些領域與一個商場未來成功與否之間相關性的人,國內我覺得不超過20個人(注意是人,不是團隊,更不是公司)。

上面這些因素決定了一個專業的商業地產策劃公司必須具有非常強大的知識、信息儲備,而這些知識和信息必須隨時隨地更新,也能落地用得上,市場上新開的商場,新出現的品牌,各個品牌拓展的聯繫人是誰,一定要第一時間有所了解,而不是躺在公司資料庫里積灰(我見過太多的策劃公司這一點的基礎要求都是達不到的)。這些工作都必須自己親身經歷才有價值,二手信息基本上全屬於紙上談兵,也就是說,一個好的商業地產人,要花大量的時間、精力和金錢投資在知識儲備和個人成長上,而對一個公司來說,培養一個靠譜而專業的團隊,則是巨額的成本。

國內策划行業的盈利模式和業主的心態也導致了這個行業良性發展的道路極其曲折。我見過的絕大部分業主都想做甩手掌柜,他們的心態是有個策劃公司能全程參與進來,自己啥都不用管未來就坐等收錢。而策划行業盈利模式不外乎是策劃費+招商費用,偶爾一些公司(如五大行)還能賺運營期的物業管理費。這裡就出現了問題,策劃費用相比招商傭金基本上就是毛毛雨,而後期的物業管理費純屬辛苦錢,所以策劃公司很快就會意識到靠招商代理賺錢才能快速變成高富帥,那些市場調研啦、業態配比啦都是走個樣子而已,誰不知道在最短時間內滿租開業收好傭金拍拍屁股走人才能使自己利益最大化。大家看到這麼多雷同的商場,全是這麼搗鼓出來的,無他,唯快而已,至於商場開業後怎麼樣,不是自己考慮的問題。業主夠專業,才能在策劃的過程中有足夠的威懾力防止策劃公司滿嘴跑火車。所以說,業主的專業水準,決定了所聘請的策劃公司的專業水準,很遺憾,業主不專業的情況是大概率事件,而雙方都不專業的情況是更大概率的事件,這也是為什麼市面上這麼多策劃公司還能這麼低水平的活著而且活得不錯。

說了這麼多廢話,但是突然發現題主的問題是哪一家最好,最頂尖,那盈石勉強算一個吧,雖然我個人很不喜歡司徒文聰這人,另外去年被瑞安收購的TCBL也不錯,但是現在基本上已經不接瑞安系以外的項目了。至於五大行,基本上就當做招商代理用用吧,認識些五大行里的人作為信息來源也是不錯的。

第一次在知乎上回答問題,見笑了。


商業策劃沒有最好的工作,但是有最頂尖的團隊。

策劃的本質是人,這群人走到哪兒,哪家公司就強。


國內有優秀的商業地產策劃人,但確實沒有優秀的商業地產策劃公司。

另外,商業地產的核心是商業,不是地產。可惜的是,國內第三方策劃公司,多以地產的角度來理解商業地產。

什麼時候這些公司知道去關注那些街邊的便利店,可能他離專業就能進一步了。


有,怎麼沒有。

做得最好的肯定是盈石,沒有之一。

策劃,就是怎麼把爛心的蘋果刷三層紅漆賣你200一個。在這方面,你應該找不出第二家。

操作的公司就多了,關鍵還是一個字,錢。


目前業內沒有商業策劃標杆公司,原因是商業地產行業正在成長期,還沒標準化的運作。但是在國內是有商業策劃公司的,只是能稱得上是標杆這個旗號的目前還沒有。

為什麼沒有標杆,大部分做商業策劃的人背景來自於做過地產開發,而在國內商業地產這個行業最牛逼的商業地產公司恐怕就是萬達莫屬了吧,其實最牛逼的商業策劃一般都在最牛逼的商業地產開發公司,因為規模、體量、市場佔有量率、品牌知名度等等,在這樣的位置才能有更多的高度、廣度、深度,和對行業的了解,有了這些才會有更前瞻的眼光,才會有對行業發展趨勢的話語權。

而目前大多商業策劃公司的都是出自於商業地產開發商或者住宅地產轉型或者是以前比較熱的「五大行」,操盤著一些現在還未知名的項目,評判一個商業策劃公司是否是標杆你就要看它做過哪些成功項目,目前成功商業項目背後的策劃團隊依然在開發公司,或者下屬商管公司。

其實我想說,各個地產大佬才是最好的商業策劃師,比如王健林^_^


其一:前段時間接的一個項目,一個5層8萬方的大盒子,設計院那邊差點給做成正門封閉,只留兩側小入口的模式。兩個入口直線距離140米。你讓我來策劃個什麼?在苦口婆心的建議下,終於答應改了。還好是沒報建啊!

其二:國內還真沒類似的標杆公司,樓上各位大大說的,盈石算不錯,但是樣本真不多。這行業說白了,就是一片混亂,還在發展階段,只能說有做的好的項目。沒有頂尖標杆公司。


五大行商業地產投資部的,出差中,爪機簡單先來聊兩句。

商業地產最主要是在運營上,大家說的是比較狹義的retail這塊,事實上我認為要廣義地擴展為retail,office,sa,hotel,以及其他任何民生類非住宅項目。retail這塊,策划行業現在做得比較成功的,根據地域不同,各有適應性,像盈石就比較適應南方市場,至少上海比較成功,盤活了好幾個項目,雖然不算直接晉陞高大上,但至少擺脫了虧損。

真正做得最好的其實是一些境外開發商自己的團隊,如九龍倉,恆隆,嘉里,凱德。商業地產是有兩面性的,商業運營是後期軟體,軟體永遠需要依賴硬體支持,而這些硬體就是項目本身的地產性決定。一個好的商業地產項目,一定具有好的location和結構設計。這些是由開發商在拿地階段就決定的,所以說,商業地產策劃,是從最前期就要參與,並整體從硬體到軟體一攬子全包的。純做後期的,只能幫你解決眼前問題,提升價值後該賣就賣了吧。

最後,其實商業地產最最重要的策劃人是gov。看看杭州你們就知道了。


最專註的恐怕要算萊坊了。

儘管這家公司比較低調。


這個領域靠的是人,最好的、最專業的應該是在周衛東還在的時候的深圳創野不過他走了(癌症),這之後這家公司就完了

這是一家職業的、僅做商業地產的公司

南起深圳,北至洛陽,

商業是很個案化的房地產開發項目

複製的機會是很少見的

當年的創野是一家有能力為每一個項目量身定做產品方案的公司

用實證法

是一家有方法論的公司

盈石他們是運營出身,靠做數據整體賣項目的。

商業地產不是成衣市場,任何產品線的做法最後都是要摔跟頭的,

商業地產是高端定製系列,

任何簡單粗暴的做法,最後不過是搞些死東西出來罷了。

開發成功,也不過是投資者被騙了

開發不成功,也不過是投資者沒上當

開發也成功、運營也成功,後來產權糾紛死掉了,那就是商業模式設計錯誤,導致投資者和運營方互相將死了

鑒於朱同學說他百度沒有搜到周衛東,我分享兩張圖片

很遺憾,現在在百度搜索當中關於周衛東的信息,居首位的居然是我在知乎做的回答

但是,似乎百度藍色V標,表示的是推廣吧。

在專業上,他應該被人記得。

我本來只是想在給朱同學的回復中附上這兩張圖片,可惜,技藝不精,折騰好久也沒有學會怎麼可以在回復中附圖。找了半天,就只好在這裡附上了。

也算是對周衛東前輩的一種紀念吧。在專業上他的極致、與開創精神,在那個什麼「極致」精神還根本不流行,他被人詬病為苛刻的時代,依然那麼不合時宜的討人厭著。


關於代理公司,策划水平沒法用來量化、關鍵是要接地氣,遵循商業規律。名氣大的例舉(排名不分先後、不分業務水平):五大行、Ret睿意德、世聯、克而瑞(策劃報告流水線生產)、盈石(現在多是自持項目或全程代理)、SPACE(司徒創始,上海公司賣掉,北京公司其弟掌管)、TCBL(已被瑞安收購)、九州遠景、同昌盛業...


就國內目前的趨勢來說,真正頂尖的商業策劃團隊會越來越誕生在甲方內部。純乙方的商業策劃公司沒有什麼特別點的武器的話甲方越來越不買賬了。


老帖手賤一定來跑一圈,個人觀點不喜輕噴。

先說在前面,我對各位同行都很尊敬,雖然下面說話可能刻薄點,但是有不足才有進步是吧,而且各家各派沒有點自己的實在東西能站在舞台上十幾年也就奇怪了!

##強調一下:中國不只是商業地產,所有的地產,都是粗放,沒有數據!靜待自己顛覆自己。##

開始上乾貨。

1、可以確定的說,商業策劃有好團隊,行業發展這麼多年,太古、新鴻基、凱德(這個也可以不算哈)、華潤(只有特殊時機的特殊產品線不錯)、新天地(除了上海的其他的就沒成功過)如某位仁兄說的,沒有操盤的團隊,這不自相矛盾了。即便有很多天時地利人和的因素,不一定能複製,但是商業社會能創造這種價值,一定是能深諳了行業的一部分先機的。

2、商業策劃難出好公司,因為盈利模式問題。行內的人一聽就明白。

3、說盈石,從戰略布局、拓盤能力和形象宣傳上講,盈石是國內排第一的。不管現狀怎樣。但是從商業操盤上講,還是只能說,盈石裡面一定有好團隊(從總監級別往下實際幹活的),但是能有3個以上,估計不太可能了。話說盈石自己收的母嬰品牌怎麼能幹不下去呢。我也是醉了。話說盈石的

4、除了盈石,還詳細分析過睿意德。睿意德一手抓招商,一手抓銷售,不得不說,張家鵬的營銷能力還是很強的。其他自己想。。。

5、話說中國有商業策劃公司1000家以上(中購聯的數據),江浙滬就有300多家,你說這裡面沒有魚龍混雜,那可能么?但是作為商業策劃公司的上游-物業發展商,你的價值不就是能長袖善舞把所有的開發、設計、施工、策劃、政府關係、金融機構等等進行有效高質量的組織運用。你不會選、不會用、自己不懂,沒什麼好說的。國內真正懂商業開發管理的發展商又有幾個!

6、下面有點乾貨數據,年輕的時候做的一個小競爭分析,數據來源於盈石和睿意德官方微信號和網站,個人只做整理不做評價,僅供參考。盈石和睿意德的兄弟姐妹們別生氣哈。

另外如果數據錯了或者誇大了,也都來自各家官方哦。

~~~~~~~~~~~~~~~~~~~~~~~~~~~~~~~~~我割~~~~~~~~~~~~~~~~~~~~~~~~~~~~~~~

我其實很無語的還想問一下,商業策劃公司的能力,到底用幾個維度來評價?招商能力?策劃能力?布局能力?這個都沒說清楚,統計口徑不足啊。糾結帝飄過。。。

利益相關聲明:其他同行~~~


本地公司各佔一個山頭拉項目,盈石在華東區和華南區,未被收購前的TCBL在華北區,華北還有RET睿意德。

對商業地產來說,策劃只是其中的小部分,多看項目多積累多觀察就能做得差不多,策劃做得好無非就是報告賣得價格高點。一方面,從未來趨勢(「輕資產」和REITs趨勢),運營的重要性凸顯。如毛大慶的創客空間,其實就是一個資產運營管理平台;另一方面,「錢」景。運營才會導致同樣地段的購物中心價值相差幾倍,如廣州天河商圈的一條路上:天河城和正佳廣場、萬菱匯等,租金收益(單位坪效)相差很大,這也是商業地產差別於住宅的魅力所在。


爬樓後,發現大部分回答都是大咖,我也就獻醜一下。

不過個人認為題者這樣提問,策劃關注落實,落實還要看地產商操盤者,「業內頂尖」可能要探討的維度過於多面,不好確定,倒是可以結合未來發展趨勢,聊聊將來可能會更好做的商業地產方向。

個人是做專業批發市場的,也逛過不少的「廣場」或者「Mall」,從客戶角度看,和經濟下滑的趨勢來看,從2015年開始,百貨就由於商場租金提升困境,漸漸轉項服務用戶需求了。由此,新開的廣場或者商業中心,都增加餐飲的比重甚至40%要多,兒童娛樂、休閑配套或者健身等又佔了10%左右的比重,最後傳統的服裝等業務,只能佔到50%以內(可恰恰這部分的利潤最高,但經濟滑坡的時候,又恰恰不能有所提升)。

這樣發展趨勢,幾個方面來說,首先餐飲多,未必是好事,從發展來看,百姓找個晚上能有燈管,溫度適宜,可以逛的地方,會隨著生活水平提高,對健康要求更高,漸漸不再需要重晚飯,但餐飲對商廈的改造很多,天然氣、排風、排煙,要增加商廈建立很大成本。

兒童和休閑娛樂,二孩雖然能在某些程度上滿足近期的兒童消費市場,並且解決了80後一代,目前消費的中流砥柱,認為自己小時時候得不到滿足,要給自己孩子有所補償,但消費趨勢來長遠來看,不會是主要的消費方向,反而會在多家兒童娛樂的湧入後,變得惡性競爭起來。專業培訓而不是花里胡哨的寓教於樂會有更多的機會。

剩下的10%,娛樂休閑,似乎是一個可以穩步增長的贏利點。這就需要大數據支持和人群需求細分。


我推薦RET睿意德,應該是國內最大的商業地產服務商,服務過的案例有新光天地、華潤五彩城、濱河新天地,還有最近比較出名的金隅嘉品Mall、樂多港假日廣場等等,策略顧問,建築規劃,招商運營,銷售租賃這些服務都有,豐富的實戰經驗是其值得信賴的資本。


首先來說應該給商業地產策劃根據工作內容做一個精準的分類,根據商業地產開發的節奏,策劃工作大致可分為前期定位策劃(現在的趨勢是放入招商工作中變成招商策劃一部分),建築圖紙評審,招商策劃,以及企劃推廣(又分開業前和開業後)!我揣測題主的意思應該是問的前期定位策劃和建築圖紙評審策劃的公司哪家厲害點!作為一個從事商業地產策劃7年的從業者,工作坐標廣州和長沙,做了包括前策,評審,企劃等策劃工作,和眾多的國內商業地產服務商均打過交道,包括五大行中的Cbre,Dtz,第一太平(仲良聯行和高緯沒有進入長沙市場),國內的盈石,睿意德,三益中國以及北上深其它數家諮詢公司,坦白說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的大品牌服務商理論水平確實都不錯,對商業的產品類型(零售商業,寫字樓,公寓,商墅等)都有比較深的市場研究,全國各地的看項目對確實讓他們有著更寬闊的視野,零售商業的主力店以及各個業態的工程技術條件都比較熟悉,同時配備專業的建築,給排水,強弱電,暖通,智能化的專家團隊,確實能給一個項目在前期定位時候提供多方位的諮詢意見,讓甲方能現在一個更高的高度具備全局視野來看待和規劃項目,確實能給項目定位帶來一些不一樣的思路!題主問哪個公司能撐得上國內頂尖,我想我們需要給頂尖做一個標準,如果說我們是要做一個不需要深化到單體的整盤定位方案,就我的經驗來說,這些公司都能做的非常好!但就項目開發來說,定位方案最終要形成給設計單位的設計說明書以及未來主力店和次主力店的招商,就涉及到落地的東西了,如果我們以這個標準來衡量頂尖的話,那結果就可能會不盡如人意!如果說設計說明書還是能夠達到的話,那麼要實現業態規劃中的主力店和次主力店招商落地就存在很大的困難,有人可能會說業態規劃是時時都在變化的,這本沒錯,但是具備特殊工程技術條件的主力店(如超市,影院,健身房,大型兒童遊樂等),餐飲(涉及排油煙,後勤貨運通道等問題)是基本不會變的,只是可能是本來想找A品牌,但最後簽訂了B品牌!這些招商去落地的話,服務商的表現都不盡如人意,如五大行,我所接觸的長沙市場都是做招商顧問,不負責具體落地,第一太平雖接了一個招商實操項目,但目前聽說推進不盡如人意!如果說相對好一點的,可能是盈石,畢竟泊富項目和瀏陽河婚慶園項目開出來還不錯,但是盈石原本接的步步高梅溪新天地項目做完前策後,後續在招商實操過程中被踢出局!睿意德在長沙做了漁人碼頭的招商實操,但是只招了少數幾個品牌就撤場,最有名的貌似是孫耀威還是謝霆鋒創立的一個酒吧品牌!所以以落地來說的話,我接觸的和了解的,相對來說盈石是不錯的!但我認為最頂尖的商業團隊永遠應該是甲方自己的團隊,乙方團隊定位應該是一個重要的補充,根據項目實際情況利用好乙方資源,甲方團隊自己對項目的思考才是項目成功與否的關鍵!比如盈石撤出梅溪新天地後,步步高自己團隊把30多萬方體量招滿,比如奧克斯廣場,從主力店到一般商戶,都是自己團隊搞定!長沙地區還有很多項目,比如喜盈門范城,比如正在招商的八方里!以上一些拙見,供參考!由於現在坐標長沙,更多的長沙項目來舉例,難免以偏概全,謝謝!


一個成功的項目,一定是天時地利人和,枯木逢春也是有很多因素的。很多時候,團隊的付出,在媒體的前面,更多是包裝了個人。


龍湖物業進駐了大足伸科中央新天地


推薦閱讀:

商業地產策劃如何入門?
建築師轉去甲方公司,需要注意什麼?

TAG:商業地產 | 商業地產策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