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有孩子,每天會花一點點時間主動陪孩子玩嗎?女士們,您的先生在家會主動的跟孩子玩嗎?(工作忙除外)

因為孩子太小,沒人幫帶,上幼兒園總是生病,受不了,我目前全職在家帶孩子,為了豐富精神生活,為了心情愉快輕鬆,為了親子關係融洽,為了家庭穩定和諧,為了成員長遠發展,為了創設美好未來,當然重點是因為我要準備考試……跟寶寶爸商量,以後每晚我將抽出一個小時的時間自由活動,或學習或放鬆,寶寶爸答應了。但當我提出一個要求後,寶寶爸立馬反對,覺得那樣太累了,並且表現出了極其痛苦的樣子。我的要求是:這一個小時的時間,不能讓寶寶看電視或著玩平板電腦,需要寶寶爸跟寶寶一起做遊戲、講故事等。寶寶爸便開始跟我說看電視對眼睛沒有影響,balabala………期間各種意見分歧的碰撞……後來將時間縮短為40分鐘,寶寶爸依舊無法接受……而我在陪寶寶度過一個小時的話是非常輕鬆且愉快的,「炒兩個菜」「畫幾幅畫」「看本書」「洗洗腳」……時間過得飛快……

重點是,寶寶爸爸覺得這麼長的時間他和孩子看電視而且是看寶寶爸爸喜歡看的電影(槍戰、打殺之類的)是沒什麼問題的,而且覺得我的顧慮只是對孩子眼睛不好,便開始跟我說不會影響視力之類之類……

陪孩子玩真的那麼痛苦嗎?三歲的男孩,能交流,好溝通,基本上能帶著大人玩了,其他的事情也不用操心,自己的事情也都自己做了……真的有那麼痛苦嗎?


首先,這是個「個體選擇」的問題,在繼續回答下去之前,先偏題說下:如何應對「個體選擇」的問題?

以我有限的互聯網交流經驗,在面對「個體選擇」的討論時,有極多的用戶和討論都是如下

1.站在「此」立場,嘲諷/挖苦/辱罵「彼」立場

2.以「此」選擇之優來對比/攻擊「彼」選擇之劣

而不是我認為更合符規則,也更體面,更有禮節的

1.【理解】換位站在「彼」立場來理解「彼」選擇,哪怕自己會選「此」

2.【各說各話,各自表達】只講訴自己的選擇,獲得什麼?體驗到什麼?有什麼遺憾?但不對別人的選擇做任何對比/嘲諷

3.【謹慎,建設性】如果要評論別人的選擇,不吐口水,不發泄情緒,給出誠懇的意見,更好的做法當然是給出改善的建議。如果不願也沒時間沒興趣,沉默也是美德。

對我來說,陪孩子的時間只恨少,絕不會嫌多。

我選擇儘可能多的陪伴孩子的同時,完全理解沒時間沒精力或者不願意陪孩子的做法,我也不會因為我選擇了多陪孩子就去指責/攻擊/嘲諷少陪孩子的父親。對我來說,那只是個選擇而已,如同選擇青菜或者蘿蔔一樣。

我能做的僅僅是:陪伴我的孩子。我享受陪伴她的每一秒。如果有時間有精力有興趣,我很樂意告訴別人,我是怎麼做的,從中獲得了什麼樂趣。如果不願意,我就對別人的選擇保持沉默。

僅此而已。

********下面是正式回答的分割線**********

我的育兒八字方案:陪伴、接納、尊重、交流

如果是直接回答題主的答案,毫無疑問,對我來說,每天(出差除外)我都會陪孩子玩,還會做更多。下面簡述下一個奶爸的典型一天。背景是:孩子1歲半了,孩媽全職,現在沒有保姆和小時工,偶爾有老人過來幫忙。

1.早上起床,最近基本都是7-7:30起床

1.a.我做早飯,孩媽陪孩子玩,包括換衣服,換尿布

1.b.孩媽做早飯,那我就陪孩子玩,包括換衣服,換尿布

1.c陪玩包括但不限於

講繪本——這是她最喜歡的,也是最近花時間最多的,一天下來能把20多本繪本輪流講2~3遍,甚至更多,講到你口乾舌燥,她還樂此不疲。

搭積木、拼木鐵軌、貼字母、塗鴉……

2.吃早飯,8:30左右

2.a基本上是她自己吃

2.b但我們會分一個人陪她吃,一般就是看著,把弄到餐盤上/衣服上的食物及時清理,以及在她撒嬌時喂她

2.c她絕大多數時間,吃得超快,15分鐘左右搞定。

2.d然後是大人吃早飯,分開吃,我吃早飯時,孩媽陪玩,孩媽吃早飯時,我陪玩。

2.e為什麼不一起吃?因為孩子這個小吃貨完全不能容忍她和我們吃不一樣的,所以現在都是她先吃,我們後吃。

2.f看動畫片。最近幾周看動畫片的時間都是這個時間段,我陪看。

3.上班,我一般10:00~10:30左右出門

3.a天氣/空氣也不錯,孩媽會在這個點帶她出去玩。小區/附近小公園/商場。

3.b如果我不去上班,我們就一起去,我還兼攝影師的工作。

4.午餐,12:00~12:30

4.a孩媽如果在家吃飯的話,一般12點之前要回來,自己做頓簡單的午飯,孩子午飯早上已經準備好了,中午加工一下就可以。這個點是孩媽比較難熬的時間,一個人帶孩子就很難兼顧做家務和陪孩子。

4.b如果我不上班的話,我們午餐就做得比較從容,或者在外面吃。

4.c午餐也是和早餐一樣的流程,孩子先吃,吃完後大人才吃。

4.d一人吃一人陪。孩媽一人在的話,就把孩子放在餐桌椅上陪吃,孩子經常嗷嗷叫的搶孩媽的筷子。

5.午睡,一般是14:30~17:00這個區間

5.a基本上都是孩媽哄睡。

5.b老人在的話,也常午餐後抱出去遛彎後睡著後帶回家繼續睡。

5.c孩媽帶孩子去各種早教、游泳,一般也是約下午。

6.晚餐,一般是19:00~20:00

6.a我大致在19:00回家,做晚飯(孩媽準備好了),如果我不做晚飯,那就是我陪玩,孩媽做晚飯。

6.b還是上面的流程,孩子先吃。她吃完後,2個大人輪流吃,一人吃一人陪。

6.c晚飯後都是我收拾,收拾後,還可以一起玩到睡前。

7.睡覺,一般是21:00

7.a離睡覺前還有很長一段時間,還是繼續講繪本,玩玩具~

7.b睡前,會邀請孩子收拾一天的玩具/繪本,各自歸位。現在她已經能很好的執行這個事了,不同的玩具放不同的箱子,放不同的地方,她都能自己去做了,我們只需要發出指令,或者陪她一起做就好

7.c睡前要換睡衣,洗臉,換尿布,基本是2人一起

7.d夏天還要每天洗澡,也會放在睡前。冬天了,洗澡少了,就不單獨列出來。

7.e基本上是孩媽哄睡/陪睡。孩媽生病的那段時間,我哄睡/陪睡一周,外婆哄睡/陪睡了1個半月

8.我每天也是在21:30-22:00左右睡覺,沒看錯,就是這個點。如果晚上出門跑步的話,會稍晚些。當然,晚上我們也會一起看個電影/節目什麼的,孩媽也會趁晚上淘寶一把。

9.周末我們基本會去較遠的公園,大致每1-2個月也去趟郊區,孩子11個月的時候還有一次去雲南的長途旅行。

10.最近2個月的周末,老人會接走帶一天,這一天,我們會去看電影,洗衣服,去超市,收拾屋子。或者我去約跑,孩媽逛街什麼的。

PS:說下對電子產品的態度和做法

電子產品已經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起碼我和孩媽做不到完全隔離,我們現在做的僅僅是有規則的使用。

電視。大人絕不看,每天給孩子看1~2集動畫片,有看動畫片的規則,見上面的鏈接。

手機。不當著她面刷社交。拍照/錄像當然沒問題。

ipad。同上。孩子偶爾會要求我們給她看手機/ipad里的照片/視頻。

電腦。孩媽已經沒有電腦了,我在家基本不用了,偶爾用的話也是在別的房間。

相機。也算電子產品吧,我們經常用單反拍照/錄像,貌似最近她不喜歡被拍了,這幾天見到我拍就走過來,用手遮住鏡頭,還說「沒」。就是要我放下相機陪她玩。

孩子其實會自己開電視了,也會用iphone/ipad翻照片,甚至會開單反查看照片,但她不迷,這省卻我們太多麻煩了。可能還是有太多別的更有趣的東西可以玩吧,哈~

以上,我猜測也是絕大多數自己帶孩子的新父母典型的一天,沒什麼大不了的,每個人都可以做到的,當然有老人/保姆幫忙的話,陪孩子的時間會更多些。

******

大致我們會選擇適合她年齡段的方式來陪伴她,現在她就是愛讀書、塗鴉、搭積木,去公園轉轉,看看花花草草什麼的……

再長大些,全能奶爸就要發威了,滑雪、攀岩、輪滑、露營、爬山、長途旅行、讀書、觀星……太多了,寫到這兒,我都恨不得親愛的孩子馬上長大,但又希望她能一直這麼萌下去~抓狂中

陪伴孩子當然不是一直如寫下來這麼美好,也有很多麻煩,比如孩子也會生病、鬧覺、發脾氣、抓人、鬧情緒……這些都是需要接納的。

當然,我選擇多陪孩子除了享受陪伴她的時間外,還有就是孩媽一個人帶孩子,確實很幸苦,我上班前下班後,孩媽也會主動做家務,讓我陪孩子。

孩子需要大量的時間來陪伴,必然會擠占工作、個人興趣愛好的時間精力,所謂得失,所謂權衡,都是成年人了,自然會作出自己認為正確的選擇。


不管你有錢沒錢,把這給孩子才算真正的成功

經常和同月齡孩子的家長聊聊孩子的近況,有些父母說他們的孩子交給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帶得挺好的。怎麼好呢?「沒有生病,吃飽穿暖,有很多玩具」。

而他們事業上也很成功,用他們的話說:「我把畢生精力都投入到我的事業中去了,我都沒有時間陪孩子」。

我問他們「你們為自己的孩子付出了嗎?」

他們說「孩子喜歡什麼玩具就買什麼,再貴我都會買」、「給孩子報了最好的早教班」、「孩子的衣服我都給買品牌的,把孩子打扮得萌萌的」、「我給孩子買了很多繪本」等等。

聽上去很完美,爸媽事業成功,孩子啥都不缺。

是的,他們看上去在物質層面上的擁有了很多,他們比以往任何時候的小孩擁有更豐富的物質條件。但是,我越發地同情起這些孩子們。

我經常勸說他們多陪陪自己的孩子,孩子一轉眼就大了。

他們總會拋出「工作上太忙了,周末還要出差」、「晚上要加班」、「我現在這麼努力都是為了孩子」、「孩子交給爺爺奶媽外公外婆帶挺好的」等看似很「合理」的理由。

我們的傳統真的很奇怪,為了出人頭地,使出洪荒之力在外打拚,常年不著家,或者把家看做只是個睡覺的地方。家裡的小孩不帶,老人也不管不問。

每到過年團聚、炫耀自己身上的銅臭味,顯示自己就是所謂的成功人士。

英國威廉王子事務再繁忙,也會親自給他的孩子喬治小王子餵奶瓶、換尿不濕、洗澡,他說起喬治小王子時,臉上洋溢的幸福遠比他尊貴的身份更滿足。

我可能很狹隘,哪怕沒有辦法給自己的孩子提供最好的物質方面的享受,但是我花時間去陪伴她,走進她的內心世界。

知道她喜歡什麼,怎麼樣能把她逗得咯咯咯發笑,她喜歡看什麼樣的書……讓他知道「爸爸」不只是躺著書本里的兩個字,而是無聊的時候有爸爸可以陪玩、不開心的時候有爸爸可以依靠、有好吃的時候可以跟爸爸分享……這才是真正的成功。

如果你沒有花時間陪伴孩子,即使你贏得天下,你卻輸了家人,你的成功也只是泡沫。

我認識一位父親,很有生意頭腦,帶著自己老婆,在外面從開小的餐飲店做起,一直做到了大的連鎖餐飲,現在家財萬貫。

而他們的小孩從出生開始直接扔給了鄉下的爺爺奶奶帶。如今,孩子6歲了,他們一直一年也只見上一兩次,越是到節假日越是忙。雖然他們平常買了很多東西派人拿給孩子,但是孩子卻並不開心。

現在有些家長認為孩子還小,什麼都不懂,有什麼好陪的,現在多掙點錢,以後都是為了孩子好。

但是,我們有聽到孩子的真正心聲嗎?我問過一些孩子,他們的心聲是:我不要什麼昂貴的玩具,也不要參加各種興趣班,而是要爸爸媽媽陪著我。

孩子還小的時候,真正的需求是我們家長花時間給孩子陪伴。特別是0-3歲期間,正是孩子和家長建立親密關係和安全感的時候,這都關係到孩子未來的幸福。

為了掙錢,等孩子長大後再去做這樣的事情,那時候孩子可能不需要父母的陪伴的了,想把他們留在身邊都留不住。

當然,現在很多家長還沒法拋開一切,去當全職爸爸或者全職媽媽,畢竟油鹽醬醋茶,都要靠我們去掙米。

但是,我們可以下班以後抽出2小時,再加上周末兩天來陪伴我們的孩子,這樣算來,0-3歲會有400多天的時間給孩子。等孩子上幼兒園開始接受教育,晚上忙作業、周末忙興趣班,他們沒時間和我們一起親密陪伴了。

最可悲的事情是孩子在自己身邊,卻過得像留守兒童。不管你有錢還是沒錢,把我們的時間給孩子,才算真正的成功。


之前看到過一篇文章,據哈佛大學的最新研究,全職媽媽和職場媽媽養育的孩子在認知水平、語言表達、社交能力和親子感情方面並無不同,其中男孩長大後的工作收入差別不大,而職場媽媽的女兒長大後在收入和職位方面更勝一籌。換句話說,職場媽媽的孩子可能更優秀!

所以各位職場媽媽不用再內疚無法全天候照顧孩子啦,陪伴孩子不在於時間長短,而在於質量高低

各位職場爸媽每天忙到飛起,Schedule可能都是以半小時、一刻鐘為單位來做計劃(米粒媽見過最強的一個媽媽日程表是以10分鐘來計劃的),回家能陪伴孩子的時間可能真得見縫插針。

但是每天只要擠出15分鐘,掌握了以下幾個原則,你就可以做到高質量的陪伴孩子,讓孩子不缺愛,教育質量不打折

1關掉手機手機絕對是當代家庭和諧的最大殺手了,比小三還可惡,比兒子還親,老婆為之眼紅妒忌,孩子為之冷落孤單。

飯桌上、沙發上、床上、馬桶上,邊吃邊看,邊聊邊看,邊躺邊看,邊la邊看。

米粒媽每次看到那種看著手機嗯嗯啊啊敷衍孩子的家長恨不能上去把手機奪了,您既然都花時間和孩子在一起了幹嘛不專心陪他呢

所以每天家長應該和孩子定出一個專門時間,不用固定幾點,可以根據情況看,比如晚飯後,或者吃飯前等飯的時間,再不行就是接孩子回家的路上。一旦到了這個專門時間,請關掉手機,至少要調到靜音狀態(震動也不行!iPhone建議開啟手機的勿擾模式,相信我,這一刻鐘不會有啥國家大事非處理不可。

2關上房門

關上房門的意思是家長和孩子應該有一個不受打擾的獨立空間,米粒媽建議每次只由爸爸或者媽媽單獨陪伴孩子做一件事,兩個都在就容易出現其中一人不專註、或者焦點模糊的情況。一方家長陪伴的時候另一方可以做自己的事,這樣爸爸和媽媽都有自己的空間。

關上房門,可以和孩子一起讀一本繪本,或者一起畫畫兒,一起搭積木。

也可以不限於家中,出門去和孩子踢會兒球,騎會自行車,教孩子溜輪滑,戶外項目可以發揮爸爸們的專長,相信你一定會享受到和孩子在一起的快樂。

3讓孩子做主

在這個專門時間和孩子開展什麼活動,家長應該告訴孩子他可以做他想做的任何遊戲,年齡小的孩子可以用一般疑問句「媽媽給你念書好不好?」「我們來玩積木好不好?」以免過於開放的問題導致小孩子不知該做什麼。

讓孩子說了算,把指揮棒教給孩子,意味著父母應該放低姿態,傾聽孩子的想法,讓孩子掌握和捍衛自己的權利。不要低估孩子的主動性,比如演個小話劇,讓孩子來當編劇和導演,TA安排你演什麼角色,你就乖乖配合TA鼓勵TA進一步開展劇情,你會發現其實孩子的內心很豐富,想像力超乎你想像。

讓孩子做主,也意味著不要代勞,尤其做手工和搭樂高這種略需技術活的遊戲,孩子可能略顯笨拙,或者慢慢吞吞,但千萬不要越俎代庖替孩子做。做父母的,真得耐得住性子,再著急再想伸手替TA也得忍著,因為這是孩子的遊戲,你可以做個傾聽者、觀眾、諮詢師、參與者,但不是主導者。

4Do not judge不要評判

有的父母看到孩子畫畫線沒描好就說,哎呀你看你這個都畫出頭了;孩子做手工有可能粘歪了,或者剪不整齊,父母又說,你看你弄的什麼樣子,應該這樣這樣,blabla……

孩子寶貴的自信心需要來自父母的鼓勵。孩子的小手還控制不了那麼精細的線條,剪刀對不了那麼准,可如果每次父母都是批評孩子沒做好,要不了幾次孩子就會覺得自己什麼都不會,什麼都做得很差。從而喪失信心,再也不想嘗試了。

反正米粒每次做手工做的歪歪扭扭,我也照樣鼓勵讓他交上去,看到有的孩子那些精美無比的手工,真不是我內心陰暗,真心懷疑是不是有家長代勞。

Do not judge不是讓家長不表態,不評價,也不是孩子畫成一坨X你也得吹上天。適當的鼓勵,適時的提出建議,做出引導,尊重孩子的想法和眼光,發現孩子的閃光點,其中的度雖然很難拿捏,但高質量的陪伴就意味著父母應該及時觀察孩子的反應,就像大家現在常說的,不吹不黑。

5及時回應,充分參與

高質量陪伴,就是在孩子需要自己的時候,給以恰當回應。相反,若孩子正專心探索一個事情的時候,你去打斷他,或者孩子喊了你半天你沒有回應,這都不算高質量陪伴。

在這寶貴的15分鐘,爸爸媽媽應該充分投入到孩子的世界中,不要身在曹營心在漢。和孩子一起閱讀,交流一下最喜歡哪個情節;一起搭樂高,你來搭建我來找零件;一起做手工,你來畫畫我來粘貼;甚至只是在床上玩枕頭大戰,讓自己也變回童年那個小孩,和孩子一起玩個酣暢淋漓。

對父母來說,這樣的高質量陪伴不是一種每天必須要盡的義務,你會發現這變成你一天中最放鬆最快樂的時光

都說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可是孩子長大的速度真的很快很快,真正能陪伴孩子、或者說孩子能陪你的也只有那幾年。等TA長成了大姑娘小夥子,有了自己的小天地和小夥伴,你想求著TA陪你都不能夠了。

每天15分鐘,一年365天就是5475分鐘,90個小時,算起來也不到4個整天

多麼?不多。

少么?也已足夠。

各位總是忙工作忙應酬的爸爸們,我明白你們回到家真的很累了,可是孩子的成長不等人,錯過這一次,再也沒有下一次。

看到孩子甜甜笑臉的那一刻,疲憊一下子就煙消雲散。早餐時的15分鐘,也可以和孩子輕鬆聊聊天。

陪伴,是我們和孩子彼此最治癒的解藥,也是最甜蜜的約定。


我家寶寶不到兩歲,雖然也喜歡手機,但我們盡量不在他面前用手機特別是玩手機,而是引導他玩遊戲、看書、擺弄積木,一個小時過得也挺快的。

我覺得,這事嘛,首先,態度很重要,其次,需要一定的耐心和技巧。


先說一句:樓主你莫抱怨

樓主跟寶爸之間有分歧,首先得找出問題根源。寶爸願意幫忙帶孩子,但是同時又不願意放棄自己的喜好:看電視,這一方面可能是因為寶爸有點自我,家庭責任感欠缺,一方面也因為像樓主這樣的家庭,寶媽是全職媽媽,寶爸外出掙錢,寶寶跟他爸爸在一起的時間不多,他們之間缺乏互動交流,寶爸一時習慣不了帶孩子,可能孩子對爸爸也沒有依賴感,比起媽媽來講不夠親密。

寶媽其實也可以在平時帶孩子過程中幫助孩子和父親之間建立一種更親密的關係,比如可以人為的設置一些小難題,然後對孩子說,哎呀媽媽也沒辦法解決了,爸爸很厲害,要不等爸爸回來讓他幫忙把,這樣可以讓孩子對爸爸產生一種崇拜感,覺得爸爸什麼都懂啊,就很願意跟爸爸一起玩了。至於樓主說的寶爸喜歡看電視,如果是孩子纏著他玩孩子喜歡的東西,估計寶爸也沒空看了。

其實三歲的孩子正是好玩的時候,寶爸應該是還沒有體會到孩子能夠帶給他的樂趣,樓主應該幫助一下,多組織一些一家3口一起的活動,讓你們一家三口之間關係更加親密,而不是靠約定來制約寶爸看孩子的時間,和幹什麼了。

最後祝樓主家庭幸福美滿!


以前我總是干涉寶爸跟孩子的相處模式,其實只是方法不同,只要孩子開心,家長舒服就可以。

在你覺得要自由時間的時候,就徹底放手,那一個小時的時間交給他們自己掌握,也許你會有驚喜。

養孩子得心大點。


我跟我兒子瘋鬧起來,我老婆根本都不敢看!

今年冬天,我把我兒子用滑雪車從二十多節台階上推了下去,我老婆當時就瘋了。。。

不過我們爺倆倒是都挺開心的。


陪孩子玩怎麼會痛苦呢

陪孩子玩是最高興的事兒了 重點是如何和孩子玩 轉一篇付小平博士的文章

不管是育兒圖書,還是微博觀點,我們都會把陪孩子一起玩,作為一項重要的親子活動。很多父母其實也明白,經常陪孩子一起玩,對於增進親子關係是非常重要的。但關鍵問題是,孩子們喜歡玩的東西,很多成年人並不感興趣,因此,很多時候陪孩子玩只是敷衍了事而已。

我們常常看到的畫面是,當孩子積極投入到遊戲中的時候,父母只是隨意做做表面文章,甚至還常常故意輸掉遊戲。父母剛玩幾分鐘就開始東張西望,若有所思,孩子往往不停地叫著爸爸、媽媽,希望喚回神遊的父母。如果這樣陪孩子玩,可能持續不了多長時後,孩子和父母都會感到索然無味而草草收場。這樣的陪玩,也完全達不到親子互動的目的。

究竟如何陪孩子玩,才能既讓孩子收穫快樂,又讓親子互動的效果最佳呢?

1、轉變心態:從陪孩子玩轉變為和孩子一起玩

要讓家長更加投入地陪孩子一起玩,首先就得把我們的心態進行轉變,從陪孩子玩,轉變為和孩子一起玩。當我們感覺是自己跟孩子一起玩的時候,就不會把陪伴孩子當作一種任務,更不會隨便應付孩子。同時,我們也會從中享受到早已久遠的童年歡笑,重新喚回那顆塵封已久的童心,不斷發掘曾經熟悉的童言稚語。

每次和伊伊一起玩,我都徹底進入玩耍和遊戲的狀態。不管是什麼遊戲,我們常常都玩得興高采烈、大汗淋漓。我每次都不禁感嘆,和孩子一起玩這麼有意思,怎麼還會有家長覺得是一種負擔。

2、投入狀態:從敷衍了事轉變為全力以赴

孩子的眼睛是雪亮的,我們的一舉一動,他們都會盡收眼底。很多父母跟孩子一起玩的時候,常常心不在焉、左顧右盼,讓孩子感覺是在應付差事,而不是高質量的陪伴。無論多麼簡單的親子活動或者遊戲,只要我們全身心投入,孩子就一定能感受到。關鍵是我們的心與孩子的心,每時每刻都要在一起。

有一段時間,在小區和伊伊散步的時候,她發明了一種老虎抓小朋友的遊戲。我扮演老虎,有自己的固定活動範圍,而伊伊扮演小朋友,一般情況她都在這個圈外活動,偶爾誤闖老虎的地盤,就要跟老虎鬥智斗勇,最後才能不被老虎吃掉。

我們在遊戲中笑著、跑著、打鬧著。就在那個時候,我彷彿也感覺回到了童年的時光,我們甚至會玩得忘記了時間,平時半小時的散步時間,我們往往會玩到一個小時。我所扮演的老虎,張牙舞爪、凶神惡煞的樣子,常常引得路人圍觀。妻子在一旁也笑得前仰後合,而我卻一點也不覺得有什麼不雅,更不會感到難堪。因為我沒有覺得是在陪伊伊玩,而是我們一起在玩這個快樂的遊戲。

3、回歸童心:從成年人轉變為大孩子

當跟孩子一起玩的時候,我們需要始終把自己當作一個大孩子,放低成人的身段,放下家長的權威,退回到曾經的童年時代,與孩子一起嬉笑怒罵。我們要以朋友的身份、平等的態度和孩子一起玩,不要居高臨下地隨便指責孩子。如果父母經常不耐煩地對孩子責罵說「你真笨」、「怎麼老是教不會」,孩子也許以後就再也不願和我們玩遊戲了。

如果在孩子看來,我們就是一個喜怒形於色的「大男孩」或「大女孩」,他們在玩的過程中就會更加放鬆,也會更加愉悅。如果有人要問伊伊最喜歡我們家裡的人是誰,伊伊的回答一定快速而堅定:「爸爸!因為爸爸最喜歡陪我玩。」確實,我是平時和她玩得最開心的家庭成員。孩子的心是最容易俘獲的,關鍵就是我們自己要永葆一顆童心。

4、不斷成長:從黔驢技窮轉變為陪玩高手

很多時候,父母之所以不願意陪孩子玩,並不是不願對孩子用心,其實是因為他們根本就不知道如何陪孩子玩。當父母被孩子逼得黔驢技窮時,在他們眼裡,孩子就會在轉瞬之間從人見人愛的「天使」變成調皮搗蛋的「魔鬼」。

要跟孩子一起玩得開心,我們是需要掌握一定技巧的,需要學會很多方法的。如果父母的興趣愛好不廣,那就盡量多培養一些興趣特長;如果父母的遊戲方式單一,那就儘可能學習更多的遊戲;如果父母的耐心不夠,那就努力剋制自己的急躁情緒;如果父母的激情缺乏,那就盡情享受親子之悅。

其實,陪孩子玩也是一門學問,在選擇和開展遊戲時,我們需要根據孩子自身發展的特點和規律,選擇適合於孩子所處年齡段的遊戲。假如孩子總是粗心,父母可以和孩子玩「找不同」;如果孩子坐不住,父母可以和孩子玩拼圖;對處處以自我為中心的孩子,可以跟孩子玩角色扮演遊戲,比如在醫院遊戲中當醫生,讓他學會照顧別人。

瑞士著名的兒童發展心理學家皮亞傑通過多年的觀察發現,兒童的遊戲要經歷三個階段:

練習性遊戲,在孩子出生後的兩年內出現,這類遊戲的主要特點是對各種動作的重複再現。比如:一次次地把剛壘高的積木推倒重來,一遍遍地拉著小車來回走,樂此不疲。爸爸媽媽要了解的是:對2歲左右的孩子來說,任何一種活動、任何一樣玩具或材料,只要他還在不厭其煩地重複進行和反覆擺弄,就意味著對他來說還有挑戰性。

象徵性遊戲,即模仿遊戲,出現在幼兒園時期或者說學前階段,所獲得的最主要的認知發展能力就是學會使用不同的象徵。兒童常常模仿成人的活動,如「過家家」、「小醫院」、「商店購物」等,裝扮成想像中的角色。爸爸媽媽要了解的是:兒童遊戲在象徵性階段正是想像力發展、社會性發展和語言能力發展的重要階段,是將教育要求內化為孩子「玩耍」需要的最好契機。

規則性遊戲,從孩子六七歲開始出現,代表規則意識的萌芽。爸爸媽媽要了解的是: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孩子已經會選擇玩伴,變化玩的方式(選擇玩的時間,改變玩的空間和環境,約定協商玩的方法等),他們不再局限於那些固有的遊戲,而更喜歡創造新的遊戲,拓展遊戲的空間。

5、改變觀念:從把玩耍看作浪費時間轉變為視玩耍為學習成長

對於大一點的孩子來說,很多父母往往就把孩子的任務局限於學習知識和複習功課,把孩子玩耍看作是浪費時間的事情。殊不知,玩耍也是一種學習,更是一種成長。

日本心理學家河合隼雄認為,玩也是成長,並提出:「孩子們總是在大人看不見的地方以孩子的方式干著壞事成長的。」他本人還為此給自己的孩子們立下規矩:只能星期六在家看書,其餘時間必須出去盡興玩耍。令人驚詫的是,他的六個孩子雖然都是在玩耍中成長起來的,但他們長大後都事業有成。他們用鐵一般的事實證明,玩也是學習。這一點,恰恰正是當下中國的父母和孩子忽略的。

其實,玩和學並非彼此對立,而是相輔相成。很多時候的玩耍其實就是學習,相應地,很多東西的學習也是可以變得好玩的。很多父母總認為,學習就該是正襟危坐的樣子。對幼兒的教育更應該從玩耍和遊戲開始,孩子在學齡前所學的,絕大部分都是可以在玩耍和遊戲中學到的。玩中學,看似在玩,實則在學。

我最近正在做一個公共號 有的爸媽是因為沒有時間和孩子玩 有的爸媽是因為不知道如何和孩子玩 不管什麼原因 孩子是你的,孩子是你的 為了自己的寶貝 抽出點時間 和他玩玩吧 。


謝邀~ 男士總是比較缺乏耐心;當然有耐心的,我的親友中有男生很樂於與孩子相處,甚至比媽媽參與更多的也有,只是真的相較於媽媽對於孩子的付出肯定還是少之又少;我覺得,有些事情,肯定是爸媽共同參與會更好,但是另一半可能會比較偷懶甚至比較抵觸的,也可以想想換別的方式;就我了解,男生會更樂於戶外活動,你讓他帶孩子外出小花園或者公園甚至湯姆熊之類的遊藝中心,可能他會更起勁。呵呵~ 媽媽們不妨放寬心,多在周末製造些戶外玩樂機會,去公園看動物或者划船、野餐等,也是一種親子玩樂方式;爸爸對於孩子的親和度肯定會次於媽媽,畢竟十月懷胎和哺乳會更增進媽媽和寶寶的親子關係;想當初,我也是初為人母,剛開始幾月也有點懵懵懂懂,相處久自然會有親熱的感覺,會有感同身受,多給爸爸們製造這樣的機會,少些指責或者硬性要求時間什麼的,多些鼓勵,相處多了,他們會有自己的親近方式,多給些時間和機會吧:)


對啊!陪玩太痛苦了,找不到我們都感興趣的遊戲。


每個孩子都有兩個父親,一個是血緣層面的父親,一個是養育層面的父親。第一個父親遺傳給你優點與缺陷,第二個父親教會你發現和彌補它們。


所以養育孩子就像是一個「人類補完計劃」。


孩子出生的那一刻,所有丈夫就已經做到了第一個父親,但這第二個父親,還需要一段漫長而又艱辛旅程才能達成。


陪孩子玩和工作,到底哪個是正事兒?

最近,或者一直以來我都覺得時間不夠用,

生活中有太多事情需要去做,去完成。

有些是你非常想做的,有些是你必須要做的,

還有些是你不得不做的。而如果你什麼都不做,

只去做你想做的事情,懈怠或者荒廢了其他責任,

滿懷著愧疚和遺憾,還是不會快樂。

我一直很佩服善於時間管理的人,

有足夠的自制力和執行力的人比較容易達成目標。

一些文章說, 首先要有一個合理的時間表,

然後嚴格的按照上面規定的時間,

逐個完成要做的事情。事實表明,

任務越多,時間越緊湊的人效率越高,

完成的事情越多。反之,事情越少,

時間越寬裕的人,完成的事情越少。

我可以排一個任務緊湊的時間表,

但即使這樣我還是不滿意,

碼字是我喜歡的事情,

陪孩子也是我喜歡的事情,

可當我一邊打字,而兒子攀在背後扯我頭髮時,

或者當我邊陪兒子玩,邊看手機的時候,

我一點也不開心,因為我覺得這樣毫無成就感,

既沒有工作好,也沒有娛樂好,

更沒有好好陪孩子。

雖然同時做幾件事情可能會提高效率,

但當這些事情是需要你用心完成的時候,

寧可放慢腳步,一個一個去把它們做好,

你才會覺得你沒有在浪費時間,

因為在這個世界上,

最貴的不是錢,是時間。

就如幼兒心理學家

Dr. Anthony P. Witham說的,

兒童對愛的解讀就是陪伴的時光

Dr. Anthony採訪了上千個孩子,

得到的答案是,孩子們其實不需要

家長用冗長的時間來陪伴,

他們更注重的是「Quality Time」

所謂「寶貴的時光」,

(指父母親排除工作干擾和外界雜務,

專心致志地與孩子們親熱歡聚的時間)

就是每天不一定要花費大量的時間

陪孩子,比如你每天抽出半個小時

和孩子在一起,必須是全神貫注,

高質量的陪伴。

以下有 4 種方法

幫助大家找到 Quality Time 陪伴孩子,

1. 一對一的時間

與孩子單獨相處,

做一些你們都喜歡的事情是最棒的。

如果家裡有多個孩子,

可以爸爸媽媽分別陪伴不同的小孩,

比如一起去看電影,聽兒童音樂會,

或者就是坐在公園的長椅上聊天。

這樣的活動要至少一個月一次,

把這個事情寫在日曆上,讓孩子們知道

這是父母優先想做的事情。

2.把陪伴孩子的時間和

每天例行的活動合併

孩子們最喜歡幫忙了,

比如可以讓他們幫著去信箱取信,

洗好的衣服讓他們幫忙晾起來,

你要做飯了,讓孩子去洗菜,

你在練瑜伽時,如果他們爬到你身上,

勒住你的脖子,就當是負重鍛煉吧。

起初可能會越幫越忙,時間久了,

你的寶貝會變成非常好的小幫手,

而且這些幸福的陪伴時光

也會牢牢印入他們的腦海。

3. 神秘留言條

如果你是每天忙到凌晨3點鐘

都沒有時間陪伴孩子的父母,

還是有辦法讓孩子感受到你的愛和關心。

可以留神秘字條在孩子的

書包或者午餐盒子里。

據說這是孩子們最喜歡的10件事之一

讓他們能感受到來自父母的愛。

至於寫什麼,就看你的創意了。

4. 工作間隙,休息時間

有些父母在家辦公的時候,

可以設定15-30分鐘的休息時間與孩子一起度過。

如果你是工作狂,壓根就沒有休息時間,

還可以每天早晨提前叫醒孩子15分鐘,

和他們玩一會兒。你可能會覺得

這區區15分鐘什麼都不是,但對孩子來說,

是額外獲得了和你單獨相處的寶貴的15分鐘。

在和孩子相處的這段時間裡盡量傾聽孩子,

同時也可以教給他些新東西,

這種和孩子之間真正的交流和情感連接

會給孩子和你留下美好的回憶,

咖啡一會在煮,床單皺了一會在鋪,

沒有關係的。

我也是看了這幾條建議之後,

昨天陪兒子做了鮮花沙拉,

今天一起看了《熊出沒》,

說實話,現在國產動畫做的真心很棒,

我都看入迷了,

現在兒子心滿意足的呼呼大睡,

而我又開始快樂的碼字了。

文章晚點發沒關係,把該做的事情做好,

才會感到真正的快樂和成就感。

因為孩子對愛的解讀就是陪伴的時光。


陪孩子玩兒不難,難的是態度。這個爸爸的態度是不願意!


爸爸應該帶孩子多玩玩。1個小時並不長。

3歲了,可以讓爸爸帶著去游泳,外面跑步拍球等等。戶外活動更需要父親陪伴。

在家裡也可以陪著玩遊戲、講故事等等。

應該嚴禁孩子玩平板電腦、手機,少看電視。孩子的眼睛這時候發育很不完全,很容易受損,一旦近視,今後追悔莫及。


喜歡玩孩子和被孩子玩。


你好,我的孩子今年4歲,我在另外一個城市上班。

平時也只有兩周回家一次。一直用 ,每天可以和寶寶視頻通話好幾次

這個東東或許對你有幫助。 http://xiangjiabao.com


推薦閱讀:

父母總對孩子說「咱家情況就這樣,不能跟別人家比」類似的話,對孩子會產生哪些影響?
該怎麼引導四歲小孩的行為習慣?
4歲小女孩學什麼樂器好?如果學小提琴的話什麼時候開始比較好?
如何看待全民K歌接入成長守護平台?
小孩已經可以自己吃飯了,家長卻常常追著喂飯,是不是中國特有的現象?如果是,為什麼?

TAG:為人父母 | 婚姻 | 兒童教育 | 幼兒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