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特律作為一個城市為什麼會破產?
國家破產大概可以理解,城市破產怎麼理解呢?
一個城市的破產不能從單一方面去究其原因,其實從上個世紀60年代開始,這個汽車之城就開始在走下坡路,背負著180個億的債務,讓這個被稱做[美國的巴黎]的城市他步履維艱,搖搖欲墜。
第一,城市吸引力下降,財政收入緊縮。 60年代石油危機和金融危機的衝擊是大環境下的一個因素,而1967年的暴亂—第十二街騷亂,底特律的黑人和白人打起來了,5天內掛了43個人,近500人受傷,7200人被捕,2000幢大樓被毀,在這種情況下,你想在底特律開超市開商店擺地攤是不可能的,於是幾千家生意永久性關閉或者搬到了別的地方。三大汽車巨頭—通用,福特以及克萊斯勒全部停工停產。要知道,底特律80%的財政收入來源於汽車產業,一旦這條產業鏈出現問題,人們吃飽飯都有問題。在這個城市吃不飽,那就去其他地方咯,1950年至今,底特律人口從180W驟降到70W,其中82.7%是黑皮膚人。再加上美國這個城市聞名世界的醫療保險和養老成本,ZF的日子更難過了。這個城市破敗不堪,失去了他的魅力。第二,城市戰略失誤,債務問題加深。
ZF為了讓人們喜愛這座城市,在過去大規模的建設基礎設施和更新改造城市。就比如1987年耗資2億刀建造的【人民運載】,一條三英里的旅客捷運線,在空蕩蕩的大街上懸空行駛。計劃的一年載1500W人次實際只載了200W。虧大發了。更別說ZF為了招商引資提供的優惠政策在市區建造重要機構,這些只是垂死掙扎。這些實施龐大的運營成本最後只得低價賣出,有的買不出就推倒來種樹或者建成停車場。第三,產業結構單一 08年的金融海嘯席捲全球,本來就破敗的底特律最終堅持不住了。之前說過,這是個汽車之城,80%的財政收入都靠這三家汽車廠商賣的車,這三個汽車廠商在金融危機下遭受重創,成為擊垮底特律市的【終結者】。我們所熟知的島國還有其他外國的小型汽車在70年代末開始走俏,人們都比較偏向於買這類不貴又實用的車。但不論是汽車公司本身還是底特律ZF都沒有意識到產業轉型的重要性,仍然依賴那三家公司賣汽車來過活,苟延殘喘的他沒有積極去造其他實惠又好用的汽車或者能代替汽車的商品,忽略城市的多元化發展,衰落是遲早的事情。所以,領頭人很重要,領頭人走的路更重要,經營一個城市不像種棵樹澆澆水那麼簡單。一個城市的破產並非一朝一夕的功夫。
根據我看《曉說》的理解:美國的市是由納稅人供養的,高曉松也提到過,比如一些富人不想和窮人在一起住,可以糾集一些富人一起成立個city 或者town。而城市的政府可以按納稅人的意見來組建。如果大家覺得需要一些人來為市民管理一些市務,那麼大家就可以通過選舉選出一個市政府來為市民服務(而不是管理市民)。再由民選的市長等指派一些專業人員共同為大家服務,比如警察局長什麼的,所以說美國的市長、市政府啦、警察啦都是納稅人拿錢供養的。大家納的稅多就可以多養一些警察為大家整治治安。很多服務都同理。
————————————割————————————————————————現在說說底特律。底特律的市政府等行政機構也是由當地的納稅人和納稅企業供養的。由於全球經濟危機、汽車行業不景氣。作為汽車城的底特律很多汽車企業都裁員關門,很多人只能去別處謀生了,繳納的稅肯定就少了,那政府就沒錢供養了,警察也一樣。很多城市服務比如治安啦、防火啦、路燈維修啦、馬路清潔啦就都跟不上了,導致更多人的選擇去別的地方居住,繳納的稅就更少啦。底特律市政府之前為了城市建設相信也有貸款什麼的,現在沒稅收了,也就還不上了,就破產了唄。你不能理解這個問題,我相信很大原因是不理解美國這個國家的制度,當然我也不了解,也沒有去過美國。建議你看看高曉松的曉說,第二季講警察對於你了解美國制度應該有幫助。希望有熟知美國制度的高手加以糾正和補充。
城市破產和國家破產是一樣的道理啊。怎麼會不能理解呢?
簡而言之,就是底特律已經入不敷出,即稅收已經不能支付公務員的工資、政府日常運營的費用,以及銀行貸款(不知道底特律有沒有)。美國如果要用其他地方納稅人的錢來幫助底特律的話,相信在美國會遇到很大的挑戰。一個基本的問題是,憑什麼要用其他地方納稅人的錢來幫助一個入不敷出的底特律呢?美國的公務員也很簡單,就是給政府打工,你發給我工資就幹活,發不出來工資就不敢。既然發不出來工資,那就政府停擺。
個人相信,作為中國人,在不久的將來(五年以內),不出意外的話也會看到城市破產。當然中國會有中央政府的救助。如果破產是個別現象的話,應該問題不大,但是如果出現大面積的城市破產的話,那就只能呵呵了。推薦閱讀:
※底特律破產對城市本身意味著什麼,宏觀上又是為什麼破產?
※為什麼底特律Wayne Country機場里全是達美(Delta)航空的飛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