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代碼》的構思編排有哪些不符合邏輯的地方?
電影的結尾根據男主角send出的email可得知信號類的傳遞似乎並不受所謂8分鐘的影響。而結尾正是一個沒有發生爆炸的另外世界。大家怎麼看待這個問題。其實在問這個問題的時候,我已經腦子開始搞了。是不是《源代碼》闡述的就是時間是立體的,這個理念。謝謝回答。
轉載過來一篇影評...可能會有幫助的:
《源代碼》:薛定諤定律里的那隻貓
作者:幫閑佬@天涯論壇&>影視評論 發表日期:2011-6-26 20:29:00======================================== 佛祖有云:一步一生花,一花一世界 《源代碼》這部影片,本沒有太多好說的。其畫面說不上震撼火爆,但很明快流暢,劇情算不上驚心動魄,卻是跌宕起伏。若不去究其內里,大可以把它看成一部適合在電影院約上三五朋友,邊嚼爆米花邊看的標準商業片。其真正值得探討的,是導演藉以建立其故事架構的概念,若深入其中,則另有一番天地。 決定論(機械論): 影片故事的核心概念是平行宇宙,但要說到這個概念,首先要回答的一個問題是:什麼是隨機?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擲骰子普遍被認為是一種隨機現象。因為它的結果無法預知,所以賭博的人都靠他來搏運氣。但深入的考查後會發現其可能並不是一個隨機事件。骰子落地得到的結果跟其起始條件和環境因素嚴格相關,若是能夠準確控制投出的起始位子,角度,方向,空氣流動,溫度等所有因素,那麼每次投出的結果便會一模一樣。也就是說擲骰子這個看似隨機的過程實際上很可能是一個確定的過程。 骰子如此,那麼當然硬幣也一樣,計算機生成的隨機數則是通過某種演算法得到的偽隨機數(通常與計時器相聯繫),如果以此深究下去,你會驚訝的發現所有你能想到的隨機現象也許都是偽隨機。每一個結果都是造成它的原因的結果,而它的原因,又是其自身原因的結果。花是註定要開的,因為那陣風帶來了花蜜,風是註定要來的,因為遠方的蝴蝶拍了拍翅膀(蝴蝶效應),蝴蝶是註定要拍翅膀的,因為另一隻女蝴蝶正光著身子偏偏起舞。 如此看來似乎一切都已註定,過去的原因決定了現在的結果,那麼作為自認高等的人能夠擺脫束縛,擁有自由嗎?在決定論者看來,這是在自欺欺人。
自由意志: 哲學上來說,人所能擁有的全部自由是選擇的自由,也就是所謂的自由意志。當墨菲斯向尼奧攤開雙手時,尼奧便開始行使這樣的自由,但無論他吃下哪顆藥丸,他的選擇早已註定。人們會思前想後,考慮所有因素,作出決定,並執著的認為這是自己的決定。但仔細考慮一下,如果讓人在一輛勞斯萊斯和一輛奧迪間選擇,100個人中99個會選前者,而剩下的那個想要用他的選擇來證明自身的自由,但這樣做的他不僅首先受到了證明自身自由這一想法決定(而這一想法又是由於想要反駁決定論這一衝動而來的,這一衝動又自有其原因)進行了反向選擇從而正好證明了決定論,還損失了一輛勞斯萊斯。就如同《奠基》(又名《盜夢空間》)里所說的:當你試著不要去想大象的時候,你首先想到的便是大象。 有人也許會想,如果面對兩輛幾乎一模一樣的勞斯萊斯,唯一的不同是底盤上的一個字母,而選擇者無法看到這個字母,那麼選擇者作出的選擇不就不受其他因素支配的影響了事件的發展了嗎?但若仔細考慮,選擇者可能會因為偏愛方向右而順手選擇右邊的一輛,而他的這種偏愛可能是小時候的某種創傷造成的信念固著。如此一來我們仍然可以說人並不存在自由意志,一切都已決定,只是我們無法了解。 面對一個如此悲觀的結論,大多數人難以平靜。我們真的對自己無能為力嗎?我餓了所以我吃了個麵包,我冷了,所以我穿了件衣服,我長大性衝動了,所以我找了個老婆,我看了某本旅行日誌或者某篇雜誌上愛琴海的美麗風光,所以生出了環遊世界的夢想。我們就這樣被生活推著,隨波逐流。我們是劇中的角色,編劇卻另有其人,他只是輕輕推了推第一張骨牌,便創造了這大千世界。他是誰?有人說是上帝,有人說是安拉,但這又是另一個問題了。 量子理論: 在18,19世紀,基於因果循環的拉普拉斯信條所建立的決定論統治著整個思想界。包括從牛頓到愛因斯坦的眾多大家都是其信徒。然而,一場科學上的革命卻為非決定論哲學帶來了曙光。量子力學的建立在微觀層面上質疑了宏觀因果律,其提出處於所謂「疊加態」的微觀粒子之狀態是不確定的,從而將隨機這一概念再次拉回我們眼前。 舉一個例子,通常我們認為原子核之外有電子圍繞,然而根據量子力學,這些電子並不是像地球繞著太陽轉一樣圍著原子核繞圈,它可能出現在核周圍任意位置中的一個,或者說這一個電子同時出現在他可能出現的位置。只有通過觀察,我們才能決定其狀態,然而令人蛋疼的是觀察又改變了其狀態。那麼在觀察之前電子到底處於什麼狀態呢?這個問題的蛋疼程度可以通過一個比喻來說明:你來我家做客,我在不在家呢?當你打開門的時候你才能確定我在不在,但在開門之前,我處於什麼狀態呢?這時我有多個分身,可能在家,可能在學校,可能在路上。我同時處於所有可能處於的位置的疊加態,直到你開門看了一眼,於是我的位置確定了。
薛定諤的貓:
這樣的事情別說你想不通,無數物理學家和哲學家都抓破了頭,於是薛定諤想出了一個思想實驗:將一隻貓關在箱子里,箱內還置有一小塊鈾、一個盛有毒氣的玻璃瓶,以及一套受檢測器控制的、由鎚子構成的執行機構。鈾是不穩定的元素,衰變時放出射線觸發檢測器,驅動鎚子擊碎玻璃瓶,釋放出毒氣將貓毒死。鈾未衰變前,毒氣未放出,貓是活的。鈾原子在何時衰變是不確定的,所以它處於疊加態。薛定諤挖苦說:在箱子未打開進行觀測前,按照量子力學的解釋,箱中之貓處於 「死-活疊加態」——既死了又活著,要等有人打開箱子看一眼才能決定貓的生死。用量子力學的術語來說,在打開箱子那一刻,因為你看了一眼,波函數塌陷了。這簡直匪夷所思,微觀的混沌變為宏觀的荒謬——貓要麼死了,要麼活著,兩者必居其一,不可能同時既死又活。難怪霍金聽到薛定諤貓佯謬時說:「我去拿槍把貓打死!」 平行宇宙: 對於這隻令人蛋疼的貓和波函數的塌陷,一個合理的解釋是宇宙在此刻分裂了。在這一刻,所有的可能性同時發生於分裂出的平行宇宙之中,貓在一些宇宙中死了,而在另一些宇宙中活著。這一解釋是對決定論的重大打擊,其假設了微觀的不確定性不僅僅影響微觀,這種不確定的疊加態讓我們在事件發生的那一刻進入了眾多可能宇宙中的一個,難怪佛曰:一花一世界。 在《源代碼》里,主角柯爾特·斯蒂文斯上尉便是通過Dr. Rutledge發明的某種裝置用Fentress的殘留腦波量子力場(電影中的假想)一次次的回到「肖恩」睡醒睜開眼那一刻的疊加態上並進入眾多平行可能宇宙中的一個。這就是為什麼每次他張開眼,發生的事都大體一樣卻又有所不同。第一次醒來時克里斯蒂娜告訴他她取消了某事,然後掛了個電話,並沒有幫「肖恩」擦鞋上的可樂。第二次醒來時克里斯蒂娜告訴「肖恩」她註冊了法律課並準備到印度去,沒有電話響起,並且幫他擦了鞋上的可樂。影片中還有很多其他細節就不一一列舉了。 宇宙的分裂不斷地進行並呈現進化樹的模式,所有的可能宇宙都可以向後溯源到唯一初始點,但事件的發展卻讓宇宙相互分離並不再聯繫。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肖恩」第一次在火車上打電話給Dr. Rutledge後,Rutledge無法收到他的電話留言,因為後一個Rutlegde並非由「肖恩」回去的那個宇宙發展而來。而後來「肖恩」發信息給 「戈德溫」時她收到了他的信息,因為這時的她處於的宇宙位於「肖恩」發信息這一事件節點之後。 從平行宇宙的進化樹模式我們可以知道,影片中的Colter所拯救的只能是眾多平行宇宙中的一個(這一個又會在拯救這一事件結束時分裂成眾多)。但是我們可以設想,由安置炸彈事件發展而來的其他宇宙可能也有(也可能沒有)這樣一個Colter在執行這樣一個任務。但進化樹的模式卻帶來一個問題:所有的Colter都回到了同一個時間點的疊加態(可溯源,並且此源唯一),但這些Colter又擁有未來的記憶,於是當他們回到疊加態時會讓此時這個Colter擁有各種各樣未來可能宇宙的記憶並互相衝突。或者換一個說法,眾多來自未來可能宇宙的Colter帶著自身記憶進入了張開眼睛那一刻的Colter,此刻他不僅擁有多個靈魂(假設用靈魂這一形式),而且這些靈魂還來自同一個人。對這一邏輯問題,影片無法回答,因為其設想的返回機制本身就是不存在的,但這卻引出了另一個問題。 本體論:我是誰,存在是什麼,到底是什麼決定了我是我,上一時間單元的我到了下一時間單元還是那個我嗎?這個問題在影片里的提出是Colter看到鏡中的自己是另一副模樣(Fentress的樣子)那一刻,和Colter認為周圍的一切是虛擬的影像。
要考慮這一問題可以從一顆辣椒開始。如果我是上海人,我可能覺得這辣椒特別辣,但我是重慶人,我很可能覺得它一點都不辣。那麼到底他辣不辣呢?這取決於我的味蕾向大腦傳遞的信號。同一個道理,我可能看到這顆辣椒是紅色,但一個紅綠色盲可能會反駁說它是綠色。我可以找一大幫人來幫我證明我是對的,但如果全世界的人都是紅綠色盲呢?那麼似乎情況便成了這顆辣椒公認的顏色是綠色,而我才是紅綠色盲。如此深究下去我們甚至可以直接質疑這辣椒的存在。我現在確證其存在不過是因為我能看到它,摸到它,嘗到它等等。但歸根到底這些不過是一堆感覺信號,可以設想利用計算機模擬出所有這些信號並向腦中傳遞,一個不存在的辣椒便活生生的出現在了我的觀念之中。 如此推想我們似乎永遠也無法確定眼前景象的真偽,而我們對於物質世界的確證感(對於唯物主義者)的唯一來源只能是羅素口中的「本能信仰」。因為根據奧坎姆剃刀原則,似乎沒有必要假想一個複雜的由心靈構建的世界。 弦論: 那麼,到底什麼才是物質的根本性質呢?要回答這個問題,弦論是最佳候選理論。看過Big bang的同學對這個詞都不會陌生,我們智商高達180的謝耳朵同學正是在抓破腦袋研究這個理論。此理論假設,宇宙的基本組成單位是一維弦,無數震蕩著的一維弦或是這些弦形成的閉合圈相互共鳴,形成了三千世界,一花一木皆是共鳴所產生的象。可以通過一個比喻更加形象的說明。將一維弦比作是琴弦,當撥動琴弦時,其振動產生了音樂,並通過空氣的諧振被我們聽到。音樂便是象。它不是琴弦本身,更加不是空氣,但我們確確實實聽到了它。 小結:正如我們看到的一花一木,其非弦本身,卻是弦所產生的象,似有還無。難怪佛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又曰: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當年看完此片後寫的一篇吐槽和分析——
「民科」《源代碼》:量子玫瑰插在了牛糞上
在類型文學中,科幻作品總是被貼上「點子文學」的標籤,似乎科幻作品叫賣的只是那一個一面天馬行空一面卻又基於科學邏輯的科幻概念。這一概念之於科幻就相當於殺人詭計之於本格推理,詭計必須精妙絕倫,否則整部作品就無多少價值可言。可是,我們可能看完一本嚴肅文學名著之後醍醐灌頂,事後卻想不起來哪怕一句完整的句子,也可能看完一本推理小說後被絕妙的殺人詭計震撼,一輩子也不會忘記。孰優孰劣,其實無法比較,類型不同而已。
嚴肅文學字字精雕細琢是一種偉大,一個概念或是一個點子就成就一部科幻作品也是一種偉大,有時候越是「簡單」越能帶來無以復加的震撼。比如阿瑟克拉克《與拉瑪相會》就是這樣的點子文學,「內徑十六公里的宇宙飛船」這一個點子成就一整部小說,可以不要情節,可以不顧人物,違反文學規律卻成就硬科幻的聖經,就像武俠小說中的高手走火入魔也照樣可以練成絕世武功。這樣的「點子」是屬於科幻的美,屬於科幻的詩意。科幻要做的不是一而再再而三,面面俱到,而是把一推向無限,這是一種由極簡而極致的美學。
真正震撼人心的科幻作品就應該是抓住這樣一個點子,然後把它用或是最生動或是最聳動或是最詩意的形式表現出來。一個就夠了,少就是多,簡單即優雅。不妨回憶一下,所謂影史最偉大的那些科幻電影,不管它們在細節的設定上多麼複雜,其核心科幻概念是不是都是用一兩句話就能概括出來?從《終結者》、《黑客帝國》到《回到未來》莫不如此,即便細節複雜如《盜夢空間》也不例外。
而眼前這部《源代碼》里有多少個這樣的點子呢?有人覺得《源代碼》太簡單,第一次8分鐘循環就能猜出誰是恐怖分子,但從「點子」的角度來看,它其實又太複雜。
點子1:
影片第一次抖出自己的科幻設想,是影片進行到1/3的時候,博士是這樣來解釋源代碼的:「人死後腦電磁場的能量也會短暫殘留,腦迴路依然開放著。大腦還有另一特徵,能保持段約8分鐘的短期記憶軌道。綜合兩者,人死亡後殘留的腦迴路可以追溯8分鐘前的記憶,源代碼世界允許我們同時利用二者」。(點子1其實已經包括兩個點子。)
似曾相識?當然了,因為這就是matrix的變型罷了。區別只在於matrix是以人類歷史的資料為原型編寫了一個虛擬世界的代碼,而源代碼是把一堆死人的記憶轉化成虛擬世界而已。於是我們先看到了《黑客帝國》的影子。
當然我們也還看到了《危機邊緣》,該劇第一季花了整個半季篇幅講了怎麼從死人腦子裡挖信息的事。《危機邊緣》比《源代碼》強一點的是,它裡面有很多關於這種無比玄虛的技術的諸多細節,雖然很扯淡,卻有硬科幻的范兒,而在《源代碼》里,所有技術層面的細節全部欠奉。
- 危機邊緣
點子2:
問題來了,單靠點子1無法有效支撐起任何情節邏輯。因為除非這些死人里有人在生前八分鐘里曾經知道兇手是誰,否則讀取他們的記憶有什麼用呢?這個虛擬世界必須要能提供除了他們生前8分鐘記憶以外的信息才行。
所以需要第二個點子。於是量子力學的平行宇宙假說詭異地介入。博士上一句台詞還是「源代碼不是時空旅行,只是時空重現」(點子1),緊接著就變成了「它使我們進入平行宇宙……」。
結合點子1和點子2,片子到此為止的設定就變成:用死難者腦子裡殘存的記憶形成一個他們生前八分鐘的虛擬世界,但這個虛擬世界又不是虛擬世界,而是一個炸彈爆炸前8分鐘開始的平行宇宙。這個平行宇宙里發生的事情到了這裡其實根本跟死難者的記憶沒了任何關係,因為這裡幾乎可以找到任何不在他們記憶里的信息。
這真是一項神奇到坑爹的技術!
所以到了這裡,我們又看到了《死亡幻覺》、《南方傳奇》、《滑動門》……的影子。當然,又一次看到了《危機邊緣》,此劇在花了半季篇幅講從死人腦子裡挖信息的事之後,又花了兩季半的篇幅講了平行宇宙的事。
點子3:
問題又來了。就我這點無比粗陋的物理學知識來看,量子力學的平行宇宙假設說的是微觀粒子的某些狀態因觀察者而坍塌的問題,一個粒子在這個宇宙中是a狀態,在另一個宇宙中是b狀態,而並不涉及時間上的錯位。量子力學的平行宇宙假說里,並不允許你回到一個「過去」的宇宙。
所以《源代碼》里的平行宇宙,與量子力學根本毫無關係。它只是時間旅行的一種變體。與《回到未來》那類常規的時間旅行很不同的是,在《回到未來》里,空間只有一個,過去和未來也只有一個,改變了過去,未來就跟著改變,而在《源代碼》里,有無數個過去和未來,主角只是穿梭到一個時間上非同步的平行宇宙,在那個宇宙里所做的改變只會影響那個宇宙的未來,而不會對別的宇宙產生影響。在某個平行宇宙里,主角可以阻止爆炸的發生,在那個宇宙里,這起恐怖襲擊的確是被阻止了,那個宇宙的未來被改變了,但這並不能改變他自己本來的那個宇宙中爆炸已經發生的事實。他只能通過平行宇宙中了解到的情報來阻止自己這個宇宙中新的恐怖襲擊的發生。
於是這項技術到此繼續坑爹地演變下去,它現在變成了:從死人記憶里建立一個進入平行宇宙的入口,這一入口的時間點是爆炸前8分鐘。
這算是一個很有創意的點子嗎?未必。這種時間旅行的點子雖然不太多,有一個我們卻熟悉得很。還記得《七龍珠》里的特蘭克斯嗎?在《七龍珠》里,小林問來自未來的特蘭克斯:如果這個世界的人造人被打敗,那麼特蘭克斯的那個未來的人造人會怎樣,突然消失嗎?特蘭克斯回答說,這個世界的未來與自己那個未來世界無關。兩者是平行的兩個空間,在沒有特蘭克斯的穿越前,兩者的發展趨勢是相同的,只是進行到的時間點不同。特蘭克斯的世界已經進行到未來某一年,而小林的世界慢了十幾年而已。特蘭克斯改變了小林這個世界的未來,卻不能直接影響到他自己的未來世界。他的目的本來只是帶這個世界的悟空去他的世界打敗人造人。《源代碼》里的穿越,其實跟特蘭克斯是一模一樣的情形。
點子4:
問題再來。平行宇宙的入口是創造出來了,可是這還是不夠的。這項技術雖然牛逼哄哄卻不能以全知的上帝視角觀察平行宇宙。於是必須有人穿越。而在《源代碼》里的穿越,不是主角整個回到過去,而是他的靈魂附體到某個死難者的身體里——這還真的就是我們的「穿越文」意義上的穿越,80%的穿越文不都是現代女子附身到古代某個妃子體內然後叱吒後宮嗎?何其相似。
《源代碼》里的博士是這麼解釋這種穿越的:「肖恩死於那趟列車,所有乘客中他是你的最佳鏈接,你們的性別、體型、及突觸神經兼容性極佳」。於是我們又看到《阿凡達》強勢插入。《源代碼》里的穿越,基本上就是穿越文與《阿凡達》的合體,國內泛濫的穿越文算是在鄧肯瓊斯這裡修成正果了。
於是源代碼又多了一項意識穿越的技術能力。面對這神一般的技術,卡梅隆、J.J.、劉慈欣們啊,你們只有顫抖的份了。
點子5:
問題繼續。由死人記憶打開的平行宇宙窗口只能持續8分鐘。8分鐘一過,主角就結束穿越,意識跳回到自己整個宇宙里。例外發生在影片最後,古德溫上尉良心發現,結束了男主角的生命,於是男主角的意識這次沒能跳回到原來的宇宙,而繼續(可能也是永久地)附著在最後那次穿越到的那個宇宙的肖恩身上。
我們回到影片最後一幕,這是很容易被誤讀的一幕。
男主角在這個他最後那次穿越到的(也是以後將生存與此的)宇宙里發了一個條信息給該宇宙里的古德溫上尉,他說「在今天某時候,你會聽到芝加哥附近的列車上發現了未遂恐怖襲擊」,然後說「你和我阻止了炸彈爆炸」(請注意這一句並不是包含在「聽到」的內容中的),隨後古德溫上尉來到博士的辦公室,這時一名軍官正在向博士做簡報,軍官說「芝加哥附近的城郊列車上發現了未遂炸彈襲擊,但炸彈被解除,並在車上抓到疑犯」。
這裡有兩個容易被誤讀的地方。
一,這一幕中的古德溫和博士等人根本就不是影片之前一直出現的,而是這一個平行宇宙中的古德溫和博士,他們其實在此第一次登場。
二,軍官向博士報告未遂的恐怖襲擊,並不是像很多人理解的那樣是跟博士確認這次源代碼起作用預防了恐怖襲擊的結果。事實是,在這個宇宙中,博士和軍官都不知道源代碼已經發揮了一次作用,軍官的潛台詞其實是:「可惜這次恐怖襲擊未遂,不然我們這回就可以試一試源代碼的威力了」。也因此,博士緊接著說「直至某一天,真正的危機斬頭露角之時,源代碼便有用武之地」。這個宇宙里的博士根本就沒有意識到,這一次所謂的「未遂」,其實正是另一個平行宇宙中發動源代碼的「間接成果」。
在這個宇宙中,只有古德溫上尉通過簡訊才意識到源代碼已經通過某種神奇的方式發揮了作用,其他所有人都蒙在鼓裡。「若你收到這封郵件,說明源代碼比你和博士預期還要好」——這正是源代碼最弔詭之處,它不能阻止本宇宙中那些『已經』發生的危機,卻可以化解別的平行宇宙中的危機,而那得益於源代碼的宇宙卻根本意識不到來自源代碼的福利。
這才是《源代碼》最值得玩味的一個點子。
一個最優秀的科幻「點子」既要有天馬行空又要符合科學邏輯,最好還得有支撐它的科學細節,但有這些還不夠,它還應該還擁有某種戲劇上的弔詭。
《源代碼》本來有這樣的潛力,可惜它最有趣的點子被淹沒在了太多似曾相識的點子里。上述那些點子,每一個幾乎都可以成就一部完整的科幻作品,而它們中的每一個事實上的確也成就過不少科幻經典,更別提上文還未提及的其它小點子了,例如主角重傷後被廢物利用的環節太像《機械戰警》……
並不是說點子抄不得,鄧肯瓊斯的《月球》的「克隆人」點子就是個爛大街的科幻點子,但是只要抓住這麼一點把它生動地表達出來,就好。不是抄不得,而是不能抄得如此不經濟。
《源代碼》違背了科幻的點子美學。一堆科幻點子拼貼在一起又不能用可信的科學細節支撐,導致科幻滑向魔幻,這讓《源代碼》多少有了一絲「民科」的氣息。本質上,《源代碼》與最近的《武俠》是同類,借科學之名行民科之實。本來抓住一點發揚光大即可,比如量子力學的平行宇宙是一個多麼誘人的「點子」,多少人期待著劉慈欣科幻經典《球狀閃電》里的量子玫瑰在銀幕上綻放啊,沒有多少科幻電影真正成功展現過這樣的點子,何必將它包裹在一堆似曾相識的點子里?這是野心太大還是底氣不足?
《源代碼》里的量子力學本是一朵玫瑰,可惜,這朵玫瑰被插在了牛糞上。
(文中直接引用的台詞借用了TLF字幕組翻譯的字幕,特此致謝!)
文:瘋狂鑽石 @魏知超
——————————
本文已收入我的專欄:心理朋克 - 知乎專欄
歡迎關注我的音頻節目公眾號「心理朋克」,·我們立志做一檔最魔性的泛心理學音頻節目:
1 源代碼創造的世界是一個完美的世界 在那個世界裡面你可以聯繫所有的人 所有的事物都是看起來真實的
2 有三個世界 (1)源代碼的世界 (2)現實世界 (3)半死不活的主角的世界 源代碼的世界可以來很多遍 (根據所謂的某種觀點源代碼會創造出一個平行世界 下面會破解). 3 源代碼起源於肖恩死之前的8分鐘 終結於肖恩在源代碼中死去(注意 並不是終結於肖恩在現實中死去 因為在第3次和倒數第2次進入時 看到列車發生爆炸但主角並沒有回到主角的世界 4.主角在現實世界處於昏迷的 半死不活的狀態 但可以保證存活,而斷了生命維持系統後會在一段時間內死去. 我相信以上幾點每人會存在異議吧 1源代碼是否會創造出一個新的平行空間? 不可以,源代碼只是模擬出一個完美的空間 只是模擬 不是創造.源代碼關閉後自然會消失. 2.古德溫收到了信息不是創造出新空間的證明嗎? 不是,相反是源代碼的完美性的一個證明 肖恩在8分鐘的模擬時間向古德溫發的郵件,所以在源代碼中的古德溫收到了他發出的郵件,不能說明創造新空間.而收到郵件的時間也並不是在去了水滴雕塑之後發的,只不過導演為了故弄玄虛而特意剪輯的. 3.一吻之後為什麼世界仍會繼續,主角不是死了嗎? 這個就是關鍵了,為什麼吻了之後世界仍在延續呢? 首先根據前提3 源代碼世界並不會因為8分鐘的世界到了而停止,而是繼續模擬,模擬到什麼時候呢? 就是肖恩或者主角死了的時候,在現實世界中的最後 古德溫決定斷掉生命維持系統(原話是」I"ll terminate your life support.」) ,一個人斷了生命維持系統能活多久呢? 個人認為是很久 數以小時計的那種 而這期間主角一直是連著源代碼系統的,自然也就可以在源代碼世界中繼續逛遊了. 4 按照這種說法,主角後來又跑到芝加哥 玩了那麼久 怎麼還沒死? 我認為這是導演的特意的安排 我看了谷歌地球找到了解釋 水滴雕塑在芝加哥的千年公園 而千年公園距離芝加哥的中央車站只有不到2公里 即使步行也很快就能到了 而根據影片中的介紹 炸彈客把炸彈車停在了格倫布魯站的停車場上 感覺很遠,其實距離中央車站不過二三十公里 火車很快也就可以到了. 吻到劇情結束 最慢應該不超過1個小時 而一個斷了維生系統的半截人相信是可以堅持這麼久的.(甚至可能已經接上了維生系統) 5.然後呢? 古德溫或許是很缺乏醫學常識的 認為斷了維生系統的主角會很快死掉 其實並不是這樣的 應該是很短的時間 把門打開 古德溫抓走 接上維生系統 調試一段時間 清空主角記憶 然後等待源代碼再次使用. 6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觀點呢? 主要是我認為車站 停車場還有水滴雕塑的距離是導演特意安排的,再一個就是最後收到信息這一個明顯的漏洞, 主角的錯誤認為一條信息就可以證明創造新的空間的想法.我認為也是導演的算是一個線索吧. 7.每次回溯出現的水滴雕塑說明什麼呢? 不知道 原來寫的 有點長當時剛看完,隨手記下的疑問
1、找到bomber,追到白色貨車那一段戲。source code是靠人八分鐘記憶做數據源模擬世界的,白色貨車那段根本沒有任何人的大腦提供數據。印度裔下火車被懷疑是bomber那段也是一樣的疑問。 2、最後一次通電,上尉成功解除危機,過了8分鐘,上尉已經被女主關閉生命系統了,可火車裡上尉的思想為什麼還在肖恩身上,肖恩不是應該回到教師的身份嗎?火車世界是被模擬,又不是天神下凡附體凡胎。 上述疑問是基於(我對電影的理解)8分鐘的所有事件都是由已有的大腦數據模擬的,當然如果把源代碼解釋成平行世界的入口我也沒什麼好吐槽的了。如果火車爆炸前8分鐘的所有事件都是由火車上所有人的大腦暫存數據模擬的。那8分鐘之後的發展到底按照誰的大腦模擬?這一點解釋不了。
推薦閱讀:
※如果給你一個機會回到1997年,你最想對當時的自己說些什麼呢?
※愛因斯坦說過當一個物體速度超過光速就能穿越,但下面這個情況呢?
※如果你穿越回古代,怎麼在當時的環境下生存下去!?
※如果現代的一名數學系本科生,回到幾個世紀前,對數學發展會有多大影響?
※如果讓你回到原始社會,只有你一個現代人,你會如何帶領原始人發展,要發展到現在的科技水平,會不會提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