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為柯布西耶,密斯和格羅皮烏斯三人中,誰對現代主義建築的發展更重要一些?

建議從三方面來評價:

1.你更喜歡他們三個中誰的作品更多一點?(技術操作層面)

2.你覺得他們幾位的學說,誰的權威性更高一些?(對學術和教育的影響力)

3.從建築對社會的影響角度看,誰所倡導的改造方法獲得最大程度的社會認同和道德支持。

最後可以總結下,你覺得應該繼承和保留他們的什麼,應該避免他們影響力傳播中出現的哪些危險的東西?


我不想按照題主的要求分三方面回答,只想補充一些內容。

1.格羅皮烏斯直接參与了現代主義的起源。密斯是在包豪斯先鋒建築運動的背景下先通過為展覽而設計的紙上建築獲得聲望(如玻璃摩天樓),但其實踐的成熟要到魏森霍夫展了。柯布西耶也是在包豪斯推動的先鋒建築運動基礎上提出其新建築五點的。

2.總體來說,格羅皮烏斯確立了現代主義建築的基礎,密斯將其細部精美程度推進到不亞於古典千百年積累的成就,柯布西耶提供了現代主義建築語言豐富多樣的可能性。其餘對現代主義發展貢獻很大的還包括:賴特(同時是現代主義的先驅之一,我覺得流水別墅前後賴特的作品才可以被稱為現代主義,但標籤並不重要,之前他的很多作品同樣堪稱經典)、阿爾托(現代主義與鄉土和地域性的結合)、路易·康(現代主義如何獲得對設備管線等輔助設施合乎理性和美學邏輯的處理方式,現代主義如何獲得神性和紀念性)。


這麼宏大的題目。。嚇屎我這個理論白痴了。。

那就技術設計層面扯兩句:

1.最喜歡密斯。密斯的理性主義更重要的是他設計過程的理性。例如德國館,大家喜歡研究材料構造的細節設計,但我覺得他最出色的地方在於對空間層級的理性設計。不能上圖,沒法直觀表達,大概意思就是德國館的空間分級明確,每一級都是軸對稱,且每個在德國館內的陳設都是所在空間級的終端,於是,參觀路線其實是確定的,但給人一種自由平面的假象。密斯做建築在尋求空間的最佳解。一個把密朗的建築類型學活學活用於空間的天才,一個只能仰望的神人。。

柯布的建築。。沒有密斯給自己那麼多限制,創造的成分多一點,功能為出發多一點,但從空間上分析,不是唯一解也不是最佳解。米有仔細研究過,去過的幾個當中,朗香最好,非常細膩,深思孰慮的作品。

格羅比烏斯是教育家,為學校發展奔波,公關多一些?:)

2. 咳咳,理論白痴,此題跳過。。

3. 社會認同。。現在看來。。密斯和柯布打個平手?。。柯布的社會住宅、城市理論都是先鋒,但都有問題,現在可以說我們繼承了柯布的精神,反叛傳統研究仿生、參數,可以說是信息時代的柯布精神,從這個point來講,我們一直追隨著柯布的腳步。密斯推動了高層設計的發展,建築技術的發展,是現代建築的基礎。技術美!

總結,從實踐層面來說,柯布是宗教,密斯是麵包。宗教的好處在於,看了給人以精神力量,弊端在於盲目追隨會深陷其中,麵包的好處在於看著就想吃,吃了就消化,就變成自己的東西,有用!壞處在於,吃的多了偏食了。。

純粹個人瞎dei,冒犯之處多多見諒。。


1.喜歡密斯多一點。以巴塞羅那博覽會的德國館為例,密斯的風格很簡潔,很純粹,對材料把握很恰當。柯布後期粗野主義風格我不喜歡,格羅皮烏斯的時代還殘留這一點復古和折衷主義的風格。

2.學說應該是柯布高一些吧,現代主義風格的領頭人一般都被認為是柯布,他提出的「建築就是機器」等實用論和城市規劃相關理論也直接或間接促成了20世紀30年代《雅典憲章》的誕生,以及二戰之後歐洲城市化的加快。不過柯布和密斯都是師承自格羅皮烏斯。

3.一般來說柯布多提倡風格得到了更多人的認可,引領了歐洲20世紀五六十年代現代主義建設風潮,像丹下健三、安藤忠雄都是柯布忠實的粉絲。不過受到的批評也更多。現代主義的呆板、模式化,以及罔顧各國特有的歷史文化風俗對當地的發展也造成了一些負面的影響,最典型的就是柯布主持的印度昌迪加爾的規劃,將死板的功能分區硬套到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東方國家中,結果沒能加快昌迪加爾的發展,反而加劇了那裡的貧富差距。

密斯材料的間接促成了高技派的誕生,不過高技派歷來都是褒貶不一,建築的內部結構完全暴露出來直接挑戰了人們的審美觀念,蓬皮杜藝術中心就是最為典型的案例。

格羅皮烏斯最大的貢獻就是將建築風格的發展從各種流派雜糅,折衷主義和古典主義還大行其道的時期推向了現代主義的發展的高潮。


格羅皮烏斯是傑出的建築教育家。

柯布西耶是現代主義建築思想的奠基人,功不可沒。

而密斯則將現代主義建築浪潮普及到全世界,現在隨處可見的方形玻璃盒子都是受到密斯的影響,好壞就不說了,至於後來出現的後現代主義、新古典主義等各種叉叉主義都是對現代主義建築的一種反抗與回應吧


// 非常感謝 @成遠 的邀答!

// 作答之前,我又重新翻看了手邊為數不多的相關書籍,

// 對三位的敬仰之情,有如滔滔江水......熱淚泛濫......

勒·柯布西耶的著作,我翻閱過最多,也可能正是因為他寫得最多。

「新精神」批判並衝擊著「學院派」,「模度(moduler)」升華了人居建築中的數學理性,新建築五原則給出了現代主義的構造指南,《走向新建築》改寫了現代建築理論中的哲學範疇。

朗香教堂,又悄悄泄露出柯布對「現代主義之後」的探索。

在我眼中,勒·柯布西耶毫無疑問地是現代主義建築的奠基者。我將他排在三人之首。

對密斯·凡·德·羅,直接了解的少,道聽途說的多。

密斯旗幟鮮明地為現代主義的建築設計實踐定義了一套語彙——現代的範式,現代的風格,現代的材質,乃至現代的精確細部。

密斯向現代主義的世界,貢獻了透明性、極少性。雖然隈研吾在《反造型》中直言[1]玻璃空間營造的視覺重疊,無法真正達成流動性空間,但這也從另個角度反映出密斯一直為解決現代主義面臨的根本問題而親身不懈探索。

另外,密斯對包豪斯建築教育的推動,普遍被認為超越了上上任校長瓦爾特·格羅皮烏斯;此後於芝加哥從事的建築教育中,他也逐漸完善出了一支以手法入門的建築教學方法體系。我很愛密斯就職包豪斯的誓詞:「讓我們不要給機械化和標準化賦予過分的重要性/讓我們接受經濟和社會條件變更的事實/所有這些都有它們自己的盲目和命里註定的歸宿/有一點是決定性的:我們在環境面前如何確定我們自己。」[2]

在我眼中,密斯·凡·德·羅是個執行派,是個創作不息的實踐者。

瓦爾特·格羅皮烏斯,我是真的真的太不了解了。

對他的記憶,停留在包豪斯校長、Bauhaus校舍及零星幾棟已忘記名字的住宅上。

格羅皮烏斯是個嘔心瀝血的教育家。當他投入教育時,甚至可以割捨掉建築設計的工作;在為包豪斯的奔波中,他傾注了大好年華里的寶貴心血。

包豪斯將學院藝術的熏陶教育和工藝美術的技能培訓融合到一起,也將功能主義和國際主義的設計思想及政治理念,輸送並滲透到更廣泛的地域及設計領域中。

在我眼中,校長是個盡心儘力的「傳播者」。

[1] 《反造型》——「連接·日向邸」。http://book.douban.com/subject/5275474/

[2] 《20世紀建築學的演變》http://book.douban.com/subject/2360543/

--------

一些值得參考的著作:

  1. 《建築理論(下)》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988558/
  2. 《現代建築:一部批判的歷史》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041650/
  3. 《走向新建築》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052178/

--------

請原諒毫無實踐經驗及空間體驗匱乏的我扯了一堆大而空的話。

作為彌補,我邀請了建築學及建築設計專業的朋友 @於璐 來作答,只是不知她是否常上知乎來。

並期待更多精闢的作答 : )


實操肯定是密斯,理論是柯布,教育是格羅佩斯

密斯的影響超過了建築行業,柯布的作品本身跟理論要分開看待,格羅的影響是播下了善的種子,是設計真正的登堂入室的奠基人,幾乎完全是正面的,還是教育事業最偉大。


假若不是排座次的話,這比較可以帶出來很多話題和視角。就現在能想起的,就有尹一木的一篇:為什麼尊崇密斯

何以入美以後,密斯贏得了那麼尊崇的地位而至於成為神一般的存在;而柯布的雖則熱情到獨斷、理想到古怪的城市設想,都越來越淪為紙面空想,——中間有社會變遷對建築師的接受度,以及,對他們的消費方式。消解、轉移。

PS:尹一木也是個神人。這是他當年的一位清華學妹,在大洋彼岸幾座大學裡,都同他有過交情的學妹的一篇回憶文:老Y的道路


上面的意見有點兒驚人相似,我就說一句,密斯的實操對包豪斯風格的推動有點兒強買強賣,我也不是全盤否定他的貢獻,畢竟這一幫子人偷摸著舉家遷徙到美國對美國的建築發展起到推波助瀾的影響。

打個比方比如范斯沃斯那宅子,首先那女醫生有的是錢,密斯也有才,其次他們那會兒最少也是個炮友,請注意不是那種不過夜不交談的! 注意定位! 密斯有給自己拉到贊助實施夢想!(好牛逼的技能!),范斯沃斯我不了解是不是土豪,但是她對建築理論的迷戀的確停留在土豪層面,導致被密斯的設計理念與效果圖迷住了心竅,但是我不知道是不是還有其他硬體因素,在此不討論。。

范斯沃斯投了銀子弄了一幢讓密斯長存於近代建築史的建築,害得我大學那會兒哼哧哼哧割了二周硬的跟狗屎一樣的板子,心中只有反覆回蕩的你媽逼,後來女醫生開開心心的搬進去以後一定跟我一樣心中也反覆回蕩你媽逼,在用戶後來的長期使用反饋中我們可以明顯的感受到用戶在這個極度強調360度無日光死角的住宅里根本毫無私密可言,大量的私生活暴露在田野外(雖然是在他媽的二樓但是女醫生還是不可以接受洗完澡還要拉窗帘這種事情),大量的休息時間暴露在充足的光線里,用戶最後成了神經衰弱。。。。。 

據說女醫生最後起訴了密斯吧,昨日炮友今日成仇,密斯滿心都是WTF,老子覺得這宅子簡直是他娘的經典,老子不跟你這種婦女計較,范斯沃斯也滿心都是WTF,不過神經好衰弱啊,還是不要鬧了吧。。。

密斯的這種強迫式的理念推崇到死都沒有太多改良,我也沒有機會去空間里實地感受,只能說個野史了,但是從一個理性的建築師的角度來說,用戶的體驗某些時候要多於理想的落地吧,當然對土豪客戶不是這個道理。

好,下面說說柯布西耶,這個比較令人竊喜,去實地看了修道院和朗香,必須贅述過程之艱辛!!

Ronchamp在一個山裡,這個大家都知道,山叫ronchamp,特靠近belfort,整個城市都是橡膠味兒,首先我拉了一個當時還是金融女的傻逼(我現在也成金融女了請挽尊),略加忽悠,金融女早年也聽聽小搖滾,覺得這個旅程很文藝(那我怎麼辦呢,我也不想裝文藝狗的),於是我們就上路了。

小火車後來顛倒了一個山裡,操,真的叫山,山坳里有個SNCF的大牌子上寫著」Ronchamp「,於是我們趕緊下車,艾瑪,好激動,火車站全是老柯的大名,我趕緊用當時很蹩腳的法語問了路,老大爺往山上一指說,上邊兒! 於是我們特高興的開始爬山,無視傾盆大雨,爬著爬著就不高興了,因為我們大概爬了兩個小時,期間吃掉1斤的baguette。

後來看到ronchamp的時候我基本覺得無憾了,首先學生證沒收門票,其次看到了versaille paysage學院做的一個ronchamp前廣場改造項目,這個改造項目倒是最有新意的地方,階梯形大面積禱告室的設計,把ronchamp教堂供奉在最高位,完全滿足宗教建築的一切居心和企圖。

Ronchamp的那些建築分析我就不贅述了吧?不行就多看兩遍建築書么~

格羅皮烏斯的話。。。你們別問我這老師的建築好壞啊,我已經記不得他都弄了些啥了,光記得他和阿爾瑪那點兒亂七八糟的事兒了!!所以他就是個老師,老師最喜歡搞這些了。


本人工業設計狗一枚,還是比較崇拜勒·柯布西耶的,平時常看些建築設計的書籍,有些一知半解,難以按行自抑,都是零敲碎打,還請各位多多指教。

========================= 華麗麗分割 =============================

我們擅長回顧歷史,常常樂忠於對某個領域具體人物就其影響力排個高低,其實這非常難。

如果在設計領域,要舉出一些設計大師,我們可能想起很多,我們的華人著名設計師貝聿銘,日本的丹下健三,美國商業設計之王羅維,但當我們回顧現代設計之初,看看那些當代設計的先知,真的要感慨舉起現代主義設計旗幟的三位大將,勒·柯布西耶、密斯·凡德羅、格魯皮烏斯,他們對後世的設計影響力,深刻而又永恆。

如何分析他們的影響力和價值,我設想了這樣一座金字塔模型,排序呢?

塔尖是勒·柯布西耶,塔底是密斯·凡德羅,而中間是格羅皮烏斯。

大概的想表達的意義有兩個:

第一, 說明他們在現代主義設計中的位置

⑴ 勒·柯布西耶

最革命意義的,最會大放言論的,立言立行,出書文章,振臂高呼機械美學來了,我們要「走向新建築」,我們崇尚「新精神」,他是一個最典型的理想主義至上,滿腦子構建烏托邦的糾結人,所以我把他放到了金字塔的頂端(紅色的一塊)是代表他站的最高,呼聲最遠的一個大師。

⑵ 密斯

毫無政治傾向,相對沉默,較少發表高見,比較趨向動手設計,可能主要因為他的性格吧!出身社會底層,憑藉天賦和努力,一步步展現才華,一生好像只在做一件事,那就是建築只是為了建築本身,一言深刻影響了世界——「less is more「,他似乎是一個總在腳踏實地研究那一位大師,我把他放到金字塔面積最大的黃色塊,最穩、最下面

⑶ 格羅皮烏斯

不談他設計的幾棟建築,他被大家說的最多的,就是一個教書匠,但是他篳路藍縷,成立了世界上第一所完全為發展設計教育而建立的學院,在那個風雨飄零的年代,包豪斯之所以能在政治和輿論的夾縫中頑強的成長,多因為他左右逢源的能力啊。因此我把他放在金字塔的中間來思考。

----------------------------------------------------------------------------------------------------------------------------

第二,
換個角度,用金字塔層級去代表他們所影響力和範圍

⑴ 勒·柯布西耶

評論界有不少人認為他是20世紀上半葉最重要的建築家,但他自己卻認為他的生涯一直是失敗的。時過境遷,我們現在看他的思想,設計哲學,他具有爭議性的作品,總能引起強烈的興趣。我們能說他是成功的,因為不少發展的國家自覺不自覺的採用了他的這種思想,但他又是失敗的,他的設計建議基本上被所有的發達國家否決。他強調設計的民主化、公社化,但他的設計又具有強烈的武斷、獨裁特色。這位天秤座,經常叼著煙斗的大叔,似乎一輩子都陷入一個自己難以協調的衝突:個人的、原本的感覺;後天的、社會的因素。他的設計立場是真正使人困惑的。在這樣的糾結和對抗的過程中,他所做的很多實驗性的探索.

舉他幾個典型的設計作品:

① 薩伏伊別墅

這個設計包含了他現代主義新建築的基本辭彙:建築的六個面,柱式框架支撐結構、鋼筋混凝土建築材料、寬大的室內空間和引風景入室的大窗戶、白色的、模擬輪船的造型特徵等等,它代表了二戰以前法國的現代主義最傑出的作品,但是這個別墅,卻給它的主人添了很多的麻煩,常常逢雨必漏,還封閉潮濕,主人的孩子被潮氣感染得了肺炎,因此住了一年多的院,他還堅稱不能改動,屋頂必然是平的,這樣的住宅誰受得了,反覆易手,最後只能成為文化遺產,後來變成法國旅遊景點。

②馬賽公寓

這是它探索性的公共住宅設計作品,希望達到他的理想主義的目的。這也是最能體現了他模數構想,還有烏托邦情懷的作品。可是結果呢~,他的模數理論太過理論化,因而設計的尺度並不合適;樓層中的商店也並不符合法國人的習慣,他們依然喜歡在市場上選購商品;尤其這個巨大丑陋的建築,對風光明媚的馬賽是一個破壞,很多居民,政府甚至控訴他破壞景觀,這個設計也顯然是理想主義的一次失敗。

③朗香教堂

他在60年代設計了一系列的宗教建築,以朗香教堂最為典型,表現了他的宗教化傾向,這是對自己長期追尋的理想主義、功能主義、形式主義的一個否定。新的設計充滿了有機的形態特徵(有人說像輪船、像鴿子、像、、、)隱晦,深奧、不安定、神秘,雖然也使用了鋼筋混凝土的建築材料,但是,卻是一個表現主義的雕塑,而非單純的功能性建築了。

關於多米諾體系的意義

砌體結構向框架結構的轉變解放了牆體,空間變得可以根據使用者的功能需求快速組織設計,柯布才得以提出「自由平面」的經典理論,而僅此一點理論就幾乎決定了現代主義空間中平面設計的走勢——平面的自由不是牆體的自由蜿蜒,而是人在其中行走的自由。建築第一次將人的「運動」概念納入了設計。

柯布在 1926年提出的新建築五項原則,建築中的造型與空間營造手法,通過他傑出作品與理論著作,高深不高深,當然高深~~~深刻不深刻,當然深刻~~~,但是卻不是誰都能高山仰止的,只有那很少的一部分,一代又一代的建築師中,具有「深刻氣質」的那部分,而往往是這部分人站在金字塔的頂端。

2、格羅皮烏斯

他認為藝術和手工藝不是對立的,而是一個活動的兩個不同方面,因此他希望能夠通過教育改革,使他們得到良好的、和諧的結合。於是就有了包豪斯。

再次回顧格羅皮烏斯起草的 包豪斯宣言:藝術家最崇高的職責是美化建築。今天,他們各自孤立地生存著;只有通過自覺,並且和所有的工藝技術人員合作才能達到自救的目的。建築家、畫家和雕塑家必須重新認識,一棟建築是各種美觀的共同組合的實體,只有這樣,他們的作品才能灌溉進建築的精神,以免留為沙龍藝術,他設想建立一個新的藝術家組織,在這個組織裡面,絕對不存在工藝技師和藝術家之間的職業階級觀念。可見當時崇高的願景,在當今社會早已經實現。

在包豪斯的10多年的設計教育和實踐中,它影響發展出了一種新的設計風格——國際主義風格,從而又影響了全世界,而其中格羅皮烏斯的作用無疑是最大的。可以說沒有他,現代設計教育的基本模式就不會如此,沒有他,現代主義設計也不會取得如此多的成果。

格羅皮烏斯最大的貢獻在於創建包豪斯,最大的影響就在包豪斯所有學員,以及包豪斯教育模式下一代一代的設計人,中國設計正兒八經也有30多年了,設計本身就作為一種舶來品,被生硬的嫁接到中國高校身上,應有中國特色的設計教育還沒有認真思考,就轟轟烈烈地展開,中國幾乎所有的大學都在盲目開設了工業設計等專業,多少人調劑被迫選擇,最後應付了事,拿了畢業證,該做什麼就做什麼,我們可以抱怨,可以批判,但是我們不能否認,格羅皮烏斯深刻影響了世界的設計教育模式。所以說,格羅皮烏斯的影響在設計師或者設計生中的大多數人,這些人處於金字塔的中間

3、密斯

柯布西耶還會規劃設計或是寫寫文章,畫的不輸畢加索,雕塑也能做,但是密斯呢,只建理想的玻璃建築,只為理想的空間設計極簡的傢具,只抽純正的古巴雪茄,只喝濃烈的美酒,只說精簡的句子。一句「less is more」 影響整個世界。

看密斯的成就

①1921和1922年,他製作了兩個著名的玻璃大樓模型,奠定了現代高層建築的模式基礎

②1923年,密斯依然集中構想現代主義建築的形式,這一年所設計的「鄉村混凝土住宅」出現了非常單純的立體主義結構,並且體現出一種簡單到幾乎沒有內容的明快和簡潔,是巴塞羅那德國館的先聲,1924年的鄉村磚建築也有類似的減少主義傾向。也可以說他的觀念已經開始形成。

③1929年,密斯被委任設計巴塞羅那國際博覽會的德國館,在這樣設計項目中,他突出地運用了現代主義建築的幾乎全部基本概念,簡單、功能主義、理性和減少的形式,加上為這個建築設計的傢具,特別是著名的現代主義經典椅子——巴塞羅那椅,這讓出身石匠家庭的密斯,從此走上了人生巔峰。


密斯是受理論界批判最多的一個現代設計家,原因是他的影響太大了,可能沒有他,世界到現在也不可能接受那種單調的、柏拉圖式的風格,他終生追求所謂的單純建築,主張「less is more」,達到甚至可以違反功能要求的地步,從而把現代主義的功能基礎變成了一種變相的形式主義。

范斯沃斯住宅是1945年密斯為單身女醫生范斯沃斯設計的度假別墅

全部運用玻璃材質做牆體,消除了所有的封閉性,這種透明的方式使得住宅的空間得以流動,建築的三面是一望無際的平原,樹木茂密,一側是水,滿眼綠色,在房間里能充分將這一切自然美景盡收眼底,從而給人一種安靜幽深的意境。這是一個極致的設計,它體現出密斯對材料富於經驗的理解,獨創性的空間設計,將建築融於環境的才能。

對他來說建築就是建築,無關乎政治、無關乎社會,他的關心僅僅在建築之上,至於為誰設計,並不重要,他拒絕一切政治化,放棄成為市政建築師的位置,他認為他尋求的是「精神政治目的」,他的非政治化也可以從他很少設計社區看出,這一點他和柯布西耶的建築觀念大相徑庭,他一生很少設計大規模的社區建築,30年代曾經設計過一些幾個一組的建築群,但是之後完全放棄。他完全是從技術層面看設計的。

密斯·范·德·羅的貢獻在於通過對鋼框架結構和玻璃在建築中應用的探索,發展了一種具有古典式的均衡和極端簡潔的風格。其作品特點是整潔和骨架露明的外觀,靈活多變的流動空間以及簡練而製作精緻的細部。他早期的工作展示了他對玻璃窗體的大量運用,這使之成為其成功的標誌。密斯從事建築設計的思路是通過建築系統來實現的,而正是這種建築結構把他帶到建筑前沿。同時,他提倡把玻璃、石頭、水以及鋼材等物質加入建築行業的觀點也經常在他的設計中得以運用。

一個「少即是多」帶來的美學革命,隨著世界四大建築師的相繼離去,儘管各種流派,思潮粉墨登場,但建築界再也沒有了神和標杆。密斯在老去時曾經很遺憾沒有在自己的時代里找到能夠繼承他衣缽的接替人,但是半個世紀以後,「less is more」不只是一句短語,它成為歐洲、美洲、日本極簡主義的精神起點。

極簡和扁平化設計成為科技產品的主流

不管是在建築行業,音樂界,或是電影圈,不管是互聯網巨頭谷歌還是讓全世界人為之瘋狂的蘋果,都延續著「極簡主義」的影子。不可否認的是,「less is more「幾乎主宰了近一個世紀的美學。在他的努力和影響下,改變了世界都市的1/3的天際線,左右了大眾審美標準,影響了金字塔層下所有人群。


我認為密斯把「現代主義"變成了"現代主義形式"(嚴格來說叫國際式風格),他拋棄了現代主義的理想,同時也埋葬了現代主義建築。


受邀題。

從原題目到三個小問題的回答都是勒·柯布西耶。

密斯的很多建築都是在用鋼做裝飾而不是他所說的結構。要達到他的水準並不難,而且早晚會發展到那一步。


。。我怎麼感覺這清晰的問題思路有點眼熟 ……作業。。?


我認為是柯布西耶。

《外國近現代建築史》中對於柯布西耶的定論是「現代建築發展過程中的一位狂飆式人物。」

他也確實對得起狂飆這兩個字。


或許建築內的大師的回答會更有權威一點,日本的建築師和建築史學家藤森照信認為20世紀對於建築貢獻最大的5人排行為:1.格羅皮烏斯 2.密斯凡德羅 3.柯布西耶 4.賴特 5.安東尼高迪


當然是柯布


密斯

柯布和格羅皮烏斯的理論雖然對後來的建築師影響很深。但是四大師或者五大師裡邊我覺得密斯和賴特從作品上比另外三位在歐洲的小夥伴要高明的多,他倆讓世界上頂級的甲方接受了他們的理念並且付諸實踐,而且有更多的機會去做實驗,去嘗試。

所以總的來說起到了更大的推廣現代建築和引領發展潮流的作用。

而且我喜歡看跟甲方撕逼的橋段。


喜歡柯布多一點 現在好多作品都是模仿柯布 之後也成為了大師


喜歡密斯。

但是柯布才是革新空間的人,普利策獎里很多人在柯布0到1的基礎上作出了1到100的成績,相比之下格羅皮烏斯是0到1,但也就只到了1;密斯是0到10,但後世來看上限也就11了……


柯布西耶。看看薩夫伊別墅就知道了。確定這不是 一道簡答題 來這裡套答案的?


我覺得應該放在環境背景中去思考吧 畢竟目的在美利堅 而柯布和格羅皮烏斯在貧困的歐洲(沒有錯)如果倆們兩個也去美國發展 備不住也會產生意想不到的作品


推薦閱讀:

一棟高樓作為一個千人左右的學院是否實際?如果可行則辦公區、生活區、教學區、圖書館等怎麼分配好?
為什麼體育場看台座位都是逐層後退的?為什麼不能像劇院一樣?
建築類專業本科在讀,有什麼賺外快的方法?
怎樣提高自己對方案的表現能力?
日本當代建築所追求的曖昧,與後現代主義建築體現出來的構圖結構不清晰,模糊性有什麼區別?

TAG:建築學 | 建築史 | 勒·柯布西耶LeCorbusier | 路德維希·密斯·凡·德·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