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國家的例如嗩吶,刺繡,泥人,那些優秀的物質或者非物質文化遺產,真的沒人(中國人)喜歡了嗎?
01-13
剛看了昨天的跨界喜劇王第二季,楊樹林的作品講的是一個嗩吶的傳承,其實也和前兩年那個電影《百鳥朝鳳》類似,當時電影上映的時候,我也去看了,挺好的一部電影。小品里楊樹林也吹了幾段嗩吶,也都很好聽。雖然我也不會吹,(我是手殘加音痴)但我覺得不應該沒人聽啊,因為真的挺好聽的。
所以,源遠流長的那些非物質文化遺產,真的是走向末路了嗎?
一種形式只要被創造出來,就註定是要死亡的。
——彼得布魯克
形式註定要死亡,但是 精神永不滅!
非物質文化遺產 不是老舊的技藝,不是過時的審美,在它的背後,是民族的根和魂!
看待非物質文化遺產,要取其神,忘其形!
再說了,你看那陝北的土窯,現在正是西方國家備受推崇的掩體式建築,你看那苗族的服飾,正在巴黎時裝周上大放異彩!!!
不會的,肯定還是有大批人喜歡的。就像最近刷爆B站的《尋找手藝》,雖然被13家電視台拒絕,但還是在網路闖出一片自己的新天地。
藝術來源於現實又高於現實,你讓現在人聽那些幾十年一成不變的東西誰會喜歡?誰能理解舊社會?誰能理解舊時代
不可能是沒人喜歡的。我自己就很喜歡這些文化。畢竟這個大環境是這個樣子。但是硬要說沒人喜歡就太牽強。
沒你說的那麼凄涼 有大把人在學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韓國申遺拔河成功?
※你所熟知的喪葬習俗是什麼樣的?
※非物質文化遺產申遺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有什麼作用?
※對於一種很可能失傳的手藝或絕活,有什麼辦法能夠繼續原滋原味保留下去?
※政府是不是應該儘力保護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