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由一個國家主導的聯合體,為什麼德二,西班牙,奧地利帝國,聯合王國和義大利王國差別如此之大?

差別包括但不限於行政體系,聯合的形式以及各部分的獨立傾向


一邊上班一邊拿手機碼字真是太心累了…For the God-Emperor!

德意志帝國的凝聚力主要有三個支柱,德意志民族主義、經濟的高速發展以及普魯士邦在帝國內的壓倒性優勢。普魯士邦通過三次王朝戰爭整合了小德意志地區,作為民族統一使命的完成者自然在德意志地區享有極大的威望。同時在普奧戰爭之後吞併了漢諾威、黑森卡塞爾等邦的普魯士幾乎可以代表整個北德意志,即使南德四邦的加入也難以動搖普魯士的主導地位。

但即使是這樣我們也不能認為新生的德意志帝國是一個中央集權國家,畢竟我們親愛的巴伐利亞一直保留著駐外使館,還順手拒絕了威廉二世對於王國軍事演習的視察要求。於是直到一戰前柏林也拿捏不住南德諸邦會不會跟著一起跳進戰爭的火坑,但萬幸的是在德意志民族解放戰爭和1848革命中的德意志民族主義在威廉二世的刻意引導下早已成了了一個龐大怪物,在狂熱民族主義的裹挾下,群眾歡脫的扛著各邦投入了這場「條頓民族和高盧人、斯拉夫人」關係民族生存的「偉大」決戰並被機槍一波又一波的收割,帶著為「日耳曼夢」而光榮獻身的迷夢倒在那看上去亘久不變的戰線上。

現在輪到了看上去永遠搖搖欲墜但是卻堅挺到了一戰的奧地利。

我們親愛的奧地利帝國還保留著普世帝國的夢想,但是她所背負著的歷史時時刻刻束縛著她的腳步。 帝國在各地所擁有的特權是不盡相同的。為了追逐普世帝國的理想,用同一價值觀同一行政體系等改造帝國,拯救帝國,就不得不迎接這些歷史遺產的挑戰。對於被嚴重壓迫的地區,這只是減輕了身上被試駕的負擔。對於原本享有足夠自治權的地區,這只是哈布斯堡暴政的又一例證。君主國試圖達成的目的簡而言之就是平等的被壓迫,而約瑟夫二世的嘗試可悲的遭到了貴族、教會的阻擾而失敗了。

但1848年革命以及匈牙利戰爭中哈布斯堡的勝利給予了帝國一個前所未有的契機,重新建立一個中央集權的單一制國家。首相施瓦岑貝格親王忙於外交,打壓普魯士在德意志地區的野心,內政大臣巴赫則主導了國內的事務。在這段時期匈牙利的歷史特權被取消,其他民族甚至是在1848革命中依舊忠於哈布斯堡的克羅埃西亞人也失去了他們的議會和自治政府。維也納成為了這短暫時期帝國境內唯一的權力中心。

然而在法奧、普奧戰爭中接連落敗、帝國權威一落千丈的狀況下,弗蘭茨約瑟夫不得不選擇奧匈妥協,來換取匈牙利人的支持。然而奧匈協定使得總人口只佔五分之二(經提醒是20%~特修正)的匈牙利人在奧匈的事務上和其他五分之三的人口享有同樣的話語權。安德拉西曾經在一次演講中提醒科蘇特分子,「如果有人抱怨說我們從"協議"的條件不利於匈牙利,我要回答說我們目前只付共同開支的30%,享受的權力卻和付70%的那些人相同。」

在外萊塔尼亞,雖然1868年通過了一項寬容的民族法案,給予少數民族廣泛的權利,可以在當地政府使用民族語言,在非馬扎兒地區少數民族可以當選當地政府的行政長官,但日後馬扎兒沙文主義者執掌的政府使得這個法案除了空洞的文字和濃烈的反諷意味別無它物。

被弗蘭茨約瑟夫皇帝拋棄在外萊塔尼亞的各民族感受到了深深的背棄感。特別是忠誠的克羅埃西亞人無論是1848動蕩時期,義大利革命和匈牙利戰爭中都支持哈布斯堡,卻沒有得到任何的政治或者經濟利益,最終還被其拋棄給馬扎爾人。

奧匈談判的同時帝國也在和捷克人進行著類似的談判,帝國願意給予捷克人類似的自治權換取波西米亞對帝國的忠誠。但是帝國政府和捷克民族主義者就自治的多少和自治區的大小產生了根本性的分歧。捷克人堅持波西米亞是波西米亞人的波西米亞,正如匈牙利是馬扎爾人的匈牙利一樣。甚至還要求將這個範圍擴大到整個大波西米亞地區,包括摩拉維亞和部分西里西亞。這個要求超出了帝國可以接受的範疇,畢竟「滿足波西米亞人的願望就是宣判德意志人的死刑…我們可以犧牲小俄羅斯人(烏克蘭人)以滿足波蘭人,犧牲斯拉夫人和羅馬尼亞人以滿足馬扎爾人,因為前者會被波蘭人同化,後者會被馬扎兒化,但德意志人可不會被捷克人同化。」

可以看一眼奧匈內部的民族分布,在大波西米亞(波西米亞+摩拉維亞+西里西亞)還是存在為數不少的德意志人的。

1868年奧捷的談判沒有得到什麼結果,絕望的捷克人試圖獲得法國人的幫助。但是此時的法國卻需要奧地利來一起對抗北德,弗蘭茨在得知捷克人試圖獲取法國人的幫助後態度也強硬了起來。

此時的安德拉西給瀕死的奧捷談判補上了最後一刀,他指出滿足捷克人的條件就將引起內戰。「你準備用大炮來使波西米亞王國權利得到承認嘛?如果不是,那就不要實行這個政策。」

在較小程度的自治政策被捷克人拒絕之後,他們便失去了這接近獲得自治的機會窗。等到19世紀末,捷克民族主義者願意接受按照民族分布劃分管轄範圍,而維也納也再次向捷克人拋出橄欖枝,頒布語言法令,規定在波西米亞和摩拉維亞兩省捷克語和德語一樣成為通用語言,所有官員都必須通曉兩種語言時,帝國的善意反而遭到了奧地利德意志人的反撲。

在奧匈帝國的德意志人無疑是迷失的一群人。我身而為德意志人,而今卻不復為德意志人。其實部分德意志人渴求實現大德意志夢想,回歸德意志母國。薔薇騎士舍納雷爾和其的德意志激進派正代表了這一群失意群眾。雖然人數很少,但是他們用野蠻的行徑和瘋狂的挑釁贏得了人們的矚目。

親愛的元首舍納雷爾在大學生中有著足夠的影響力,他的跟隨者們利用大學生的豁免權聚眾鬧事,肆意毆打斯拉夫人、猶太人甚至是天主教徒。本著一小群人的恐怖行為可以壓制一大群老實而又願意忍氣吞聲的人的想法,舍納雷爾的的確確在這鬥爭中獲得了勝利。首相下台了,語言法令也被撤回。和解的大門再次關上了。

世紀之交的內萊塔尼亞尚且如此,外萊塔尼亞可想而知。斯洛伐克的中等學校1874年便已經關閉,馬扎兒語在1883年成為所有學校的通用語言,1907年所有教師不得不宣誓要麼被開除要麼讓孩子們掌握馬扎兒語言。羅馬尼亞民族領袖企圖向皇帝遞交表達民族苦情的陳情書時,竟被以「煽動顛覆馬扎兒民族」罪名被逮捕,羅馬尼亞民族黨也被迫解散。外萊塔尼亞的少數民族生活在民族的牢籠中,要麼移民要麼指望皇帝、或者境外的同民族國家能夠解救自身。


跟著之前的dalao

德二主導是北德,北德主導是普魯士,普魯士佔有著萊茵蘭地區,西里西亞地區的工業區,擁有著堅實的容克軍事貴族階級,掌握著大量的人口,整個南德即使抱團也無法撼動普魯士對小德意志的統治地位。

奧匈作為一個多元民族國家,採取二元制,對外匈牙利貴族不滿其他民族加入二元體系,對內反感奧地利德意志貴族,崩潰是時間問題。而其他少數民族,典型如波西米亞人無法獲得自己經濟地位相匹配的政治地位,非常尷尬。

義大利王國是由於加里波第紅衫軍干爛了絕大部分的義大利封建邦國,薩丁尼亞相當於撿了桃子,因此也能夠確定對整個義大利地區的統治。

大媽和板鴨不熟悉,不過板鴨真正統一是19世紀下半葉的事情了,之前一直是類似奧匈的二元國家。


還有一個五族共和的某國……


首先歷史認同方面,神聖羅馬帝國存在了很久,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在民族主義出來之前,一直都是一個國家。

因此德二他們有同一個歷史認同感,就像中國有大一統這種文化在這裡一樣,他們渴望統一。英格蘭對於蘇格蘭並不是這樣,你可以參考蘇格蘭和威爾士就是這個。西班牙和葡萄牙也是如此。奧地利帝國內部民族成分比較複雜,況且在民族主義的趨勢下,德二內部顯得比較統一,而奧地利內部則是問題不斷。

暫時想到這些,其他日後補充。


推薦閱讀:

為什麼大陸一定要收復台灣。個人覺得收復台灣並沒有好處,全中國都一言堂了,是件危險的事情?
如何評價『 統戰部為富二代樹行為規範 』?
如何處理職場關係,搞懂職場政治,有哪些好的經驗教訓或者書籍啊?
「自由民主」與「領導人是不是一人一票選上的」有多大關係?
如何評價吳敦義與賴清德會談,並強調此次談話「非常有共識」?

TAG:歷史 | 政治 | 民族 | 國家 | 歐洲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