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創造的壟斷如中國石油,移動等必定是一種糟糕的公共政策嗎?如果不是那麼有哪些利益?


人能無私嗎?一個人下班時間是自私的,然後早上八點半坐到機關辦公室就成了特殊材料的聖人,你們信嗎?

行政壟斷、產業政策的利益鏈條大抵如下文——

新能源發電到底代表未來,還是正演變成為了獲取財政補貼和投資人資金的騙局?

近年來,中國的新能源發電裝機容量增長迅猛,風電裝機容量更是接近全球三分之一。但是大量耗費巨資建成的設備卻成了擺設,既沒有產生更清潔的電力也沒有給投資人帶來回報。靠財政補貼催生的新能源發電成了一場大騙局?

昂貴的擺設:新能源發電設備被閑置

中國擁有全球最多的風電裝備。規模究竟有多大?先看兩組數據:

從全球風能理事會發布的數據可以作為參照。2015年中國風電累計裝機容量佔全球市場的比重高達33.6%;而美國的這一數字僅為17.2%。

國家能源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累計風電裝機容量達1.49億千瓦,同比增長13.2%;風電裝機容量佔中國全部發電裝機容量的比重已高達9%。

但這只是數字而已,巨資興建的發電設備並沒有轉化成真正的發電量,被大量閑置。一組統計數字觸目驚心:

2016年中國風電發電量為2410億千瓦,僅佔全部發電量的4%,全年棄風電量高達497億千瓦時。風電大省甘肅的棄風率高達43%,另一風電大省新疆的棄風率也高達39%。

有媒體曾報道,裝機容量達107萬千瓦的甘肅中電酒泉風力發電公司,2016年棄風率高達54%。甚至某個20萬千瓦的風電場,只發了1萬千瓦的電。

太陽能發電設備的閑置情況同樣嚴重。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底,中國併網太陽能發電累計裝機容量7742萬千瓦,同比大增81.6%。與此同時,併網太陽能發電設備利用小時數為1125小時,同比下降99小時,降幅比上年擴大88小時。據報道,甘肅一家達150兆瓦光伏裝機企業,2016年近70%的裝機在閑置,是棄光最多的一年。

邊建邊棄背後:新能源發電已經成為財政和投資者的噩夢

2016年中國併網發電累計裝機容量之所以暴增八成,與補貼政策調整不無關係。

2015年12月底,國家發改委發布通知,如未能於2016年6月30日前完成併網發電的光伏發電項目,將執行新的電價標準。

2016年上半年,中國出現太陽能光伏設備搶裝潮。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數據,2016年上半年,中國新增光伏裝機規模超過20吉瓦,比上年猛增159.74%。下圖為麵包財經根據國家發改委數據繪製的中國光伏電站併網容量:

快速增加的併網光伏發電瞄準的是國家的補助政策。2015年底,國家發改委公布的全國光伏發電上網標杆電價表顯示,一至三類資源區的光伏上網標杆電價分別為0.8、0.88和0.98元/千瓦時。這樣的上網電價甚至高於絕大部分地區的居民用電價格。

巨額的補貼已經造成了沉重財政負擔。國家能源局一位副局長曾公開表示:2016年上半年,中國可再生能源補貼缺口達550億元,決策部門有極大的壓力。

新能源發電領域也是投資者的一場大災難。在甘肅酒泉風電基地,居高不下的棄風率,使得當地所有的風電企業無一例外地陷入生產經營困境。購買風電和太陽能上市公司股票是無數投資人的噩夢。

華銳風電:曾為首個海上風電示範項目—上海東海大橋提供全部34台海上風電機組,2016年預計虧損28.81億元,股價較峰值跌去超過8成。

無錫尚德:鼎盛時期,其在全球擁有1.1萬名員工,曾是全球第三大光伏電池及組件生產商。在2013年3月,宣告破產重組。破產前夕,包括工商銀行在內的9家債權銀行對其本外幣授信已達71億元;截至當年5月,其債權人多達529家。發行價為15美元的無錫尚德股票,2013年底退市時股價已不足1美元,投資者血本無歸。

江西賽維:曾是亞洲最大的太陽能多晶矽片生產企業,2007年市值曾超過70億美元,2015年江西賽維破產時,市值幾乎清零,投資者血本無歸。國開行、中行等多家銀行持有江西賽維的債權高達270億元。

給股東分紅在太陽能行業是一個極其罕見的超低概率事件。除了高管的巨額薪酬外,在獲取巨額的財政補貼之後,風電和太陽能企業,真正為投資者創造過什麼價值嗎?

電力整體過剩 新能源發電仍在大躍進

全社會的發電能力早已過剩。據中電聯數據:2016年底中國全口徑發電裝機容量16.5億千瓦,同比增長8.2%;但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僅增長5.0%。

這直接導致2016年中國6000千瓦及以上電廠的發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數同比降低203小時,僅為3785小時,是1964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但即便如此,中國新能源發電仍在大躍進。2017年年初,國家能源局發布的《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中提出,2020年全國風電裝機將達到2.1億千瓦以上,年均新增約1600萬千瓦,光伏發電裝機要達到1.1億千瓦以上。

中國新能源發電仍在高歌猛進,但補助最終的負擔則會落到國人頭上。此前,曾有政協委員建議,提高可再生能源電價的附加水平,保證全部電量足額徵收,用來補貼新能源發電。

新能源發電真的環保嗎?也許是的。但是耗費納稅人和投資者無數資金興建起的這些昂貴擺設,隱隱透著龐氏騙局的意味。

破解棄風棄光:市場化改革迫在眉睫


逢公必反、迷信私有制是政治幼稚病的一種體現。

石油業不太懂,說說電信業。主要談移動通信這塊,有時以中國移動為例。

//2017.02.13修改

馬克思告訴我們,私有資本以逐利為根本目標。公有資本除了獲得維持自身運作的經濟收入之外,還承擔了一些社會責任,起到補充和協助政府部門搞好國計民生的作用。這些社會責任往往是不能對公有資本(國企)形成利潤和回報,甚至明顯有損於本企業的利益。政府要求國企承擔的社會責任典型包括:基礎設施投資、普遍服務、保障就業、重要事件保障、救災減災(遠不僅是捐錢),甚至還有政治安排。其中,普遍服務發揮了保障社會公平的重要作用(雖然不是絕對意義上的公平),為老少邊窮地區的人民提供一個改善生活質量甚至脫貧致富的基礎條件。這事對於人類社會發展進步的意義,不必多談。

回到專業領域。在全球通信行業,中國三大運營商都是排名靠前的,其中全球網路規模最大、客戶規模最大的運營商即中國移動,在全球通信行業中的影響力和話語權隨著2G/3G/4G/5G的演進不斷提升,已經躋身世界一流運營商的行列,站在全球通信行業主要舞台的正中央。21世紀以來,中國通信行業的發展速度全球領先、有目共睹,促進了以互聯網為代表的大量行業的蓬勃發展,實現了我國從通信行業落後國家到先進國家的質的轉變。你我身處天南海北,用手機、電腦上網,今天輕鬆愉快地在知乎相聚,無不得益於此。

為表彰中國移動、電信研究院、電信科學院、華為、中興、展訊等單位在我國移動通信領域做出的突出貢獻,國家對以上單位及個人承擔的《第四代移動通信系統(TD-LTE)關鍵技術與應用》授予「2016年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

中國三大運營商都是國有企業,客觀來講,在全球範圍內,中國移動的網路質量首屈一指,相對較弱的中國聯通也能排名靠前,這是一種國有企業承擔社會責任、提供普遍服務的體現。無論身處城市村鎮、山裡野外,無論年齡大小、地位高低、職業不同、收入多寡,我們早已習慣了無所不在、隨時隨地的通信服務,誤以為優良的通信網路如同空氣陽光和水一樣是理所應當、與生俱來的。電話打不通、上不了網簡直成了生活中的奇葩事件,值得在朋友圈裡認真地吐一下槽。

真是如此嗎?對比才有體會。我曾到西方發達國家出差,很快就習得了一項被稱為「看天打電話」的重要技能。什麼意思呢,很簡單:當你身處抬頭能看到天的地方,比如街道、廣場,嗯,手機有信號,可以接打電話;當你抬頭看不到天,比如公寓內、商場內、地鐵站內,幾乎沒有手機信號,如同與整個世界失聯。更不用說郊外、景區、高速公路,手機信號那是奢侈品。為啥?當地主流運營商是私有的,街道、廣場這樣的開闊地區建站方便、人流集中,因此話務量大,經濟效益好。其他的地方,要麼地廣人稀,要麼有業主坐地起價,運營商自覺賺不到錢,乾脆不作任何覆蓋。至於當地民眾用手機不方便?呵~呵~,習慣就好啦。

另外,前段時間有條新聞,說菲律賓找了一幫記者登上他們在南海非法侵佔的仁愛礁,欲宣示主權炒作輿論,結果記者一上礁就收到手機簡訊:「歡迎來到中國」,友邦驚詫了。從後續內容判斷,這條簡訊來自中國移動,說明中國移動已經覆蓋到了仁愛礁。

此事件對於我國而言肯定是政治上的加分。既宣示了我國對被佔領土的堅決態度,又在不動武的情況下時不時地給駐礁菲人敲警鐘,有四兩撥千斤之效。

回過頭來,為發出這條簡訊,中國移動必然在仁愛礁附近布置了基站。茫茫大海之上,建設和維護這樣一個基站,談何容易。建設成本(設備、站址)和維護成本(供電、製冷、上行鏈路、維護人員)都是天文數字,至少為城市裡一個普通基站的十倍,如達百倍我也絲毫不會感到奇怪。然而,大海上的一個基站帶來的收入(話務量)幾乎為零,一年下來恐怕也沒有幾通電話從這裡打出來。毫無疑問這是個虧本生意,虧大本、長期虧。為啥中國移動還要去做?因為這裡面的國家利益遠高於中國移動的成本效益,也是政府要求後者必須承擔的社會責任之一。

私有資本的逐利性有時是延遲顯露的。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興私人企業,在各路風投的支持下,初期採取「燒錢搶市場」的模式,已為大家熟知。此外,私有資本往往擅長公關,老闆們經常在媒體上光鮮亮相、侃侃而談,很好地掩蓋了逐利的本質,蒙蔽了大眾,使之產生了「私人老闆是慈善家」的幻覺。可是,一旦獲得了市場主流地位,私有資本的吃相極其難看,君不見鼎鼎大名的滴滴、美團之流,在獲得較大市場份額以後是如何盤剝消費者和中小商家(或司機)的。所以,指望私有資本發善心、長期做普遍服務,無異於與虎謀皮。

至於評論中提出的「城市給私人資本做,農村山區野外海洋給國有資本做」的辦法,國家必然對專吃肥肉的私人資本課以重稅來補貼專喝西北風的國有資本,以維持後者的運轉,效率上並不見得優於現有模式。請專於經濟學的朋友來補充。


謝邀。

石油我不懂,美國我沒去過,但是見過很多美國回來的人說美國網路雖快,但覆蓋面不廣,常常是出了城沒多遠,就沒信號了,而我國在珠峰大本營,都是有信號的。

這大概能形象地表述兩者的區別和優劣。國家壟斷的,可以作為基建項目,普及到每個角落,但質量可能有限,收費也聽他們最終解釋。私有的,服務絕對好,收費也相對合理,但是講收益最大化,收益小於支出的地方,他們是不關心的。


別的不說,看看福島。

如果是國有企業,出了事故,國家肯定是以國民安全為主,經濟損失為輔。而私企就是東電這個德行啦。現在弄個全世界最嚴重的核電事故。on going disaster。而且清理無望。


不糟糕的話就不會有1978年的改革開放和1998年的國企改革了。


瀉藥。

當然有好處的,石油、電力、通訊、鋼鐵這些行業,開發建設運營成本高、對覆蓋面的要求大,這決定了即使政府不壟斷,財團也會壟斷。相比而言,應該還是政府壟斷好一些。去年看過一篇論文,好像是五個國家的比較,就證明了公共部門的優勢,出差在外也懶得找了……

有利益必定有成本。這也是絕對的,只是成本多大、成本由誰承擔的問題。

從沒去過美國,很多回答里在爭論他們的通訊基建有多差,我不懂。很多人以「個別戶居住的小村莊也有信號」之類的話覺得很自豪,也許吧。很厲害。但是不是真的就值得自豪,未必的。

根據復旦大學張軍教授的研究,分稅制和地區競爭共同造就了中國基建的今天(見《登頂比賽》),我個人是贊成他的團隊這一系列的研究結論的。

但是,在經濟騰飛的時候,可以這麼干;之後呢?還可不可以?新常態了,還能不能這麼不計成本的干?

那種幾戶人家的小村莊,是不是搬遷到大村子、鄉鎮里,更合適?現在大力推撤鄉並鎮、村村整合、大學區制,當然是要提高城鎮化率,推動城鎮化的重要意義之一就是可以減少通訊電力道路乃至郵政這類基建的成本。

請記住,不管是國有部門還是私營部門,只要是以企業形式存在的,就算有政治任務,不計成本地做一件事,都是不值得驕傲的。

是的你在偏遠的地方登山也有手機信號覺得很棒,這地方也許一年到頭去不了幾千人次,可是財政卻在這裡花費了巨大的錢。這哪有什麼值得驕傲的?如果任何有人去的地方國家都要有高標準的基建過去,遲早會把國家拖垮。

三十年了,我國的道路城市基建,如果算算重複和無效投資,可能夠全國老百姓吃上幾年了……

鋼鐵怎麼會產能過剩到這種程度?

石化產業也不要說了,兩桶油的重複投資、無效投資還少么?我國石化產業如果不是放開下游,早就死了。鎮海煉化夠不夠好?里子里怎麼樣?舟山要搞大型煉化一體化,為什麼李克強屢次強調要私人資本來做?

電力,這麼多年,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光伏發電,一波一波浪費錢,早就是公開的問題了。電力施工為什麼私有化了?集體企業做得怎麼樣?還需要我們去維護嗎?總理都說都要全面改制了,售電服務都要放開了,網友們還在這裡講優勢,太跟中央唱反調了吧?

天然氣,上海已經有了私營的分散式儲能供氣站,私人領域進入開採輸送服務鏈條已經是既定事實。

為什麼會這樣?為什麼知乎上這麼多人引以為豪的公共部門經營這些所謂命脈產業,國家會允許、鼓勵、大力推動他們走上這一步、下一步?

道理很簡單,沒有辦法,發展到今天,國家也要講成本了

說這麼多,是要反對公有制么?只要批判公共部門嗎?不是。是要進一步調整公有制,完善國營經濟,增強國有企業活力,提高國有收益水平,這是關乎全國人民福祉的事。

我們院長常說,一個合格的新型智庫工作人員,要多多發現問題、多多提出建議,即使提不出建議,發現問題也比宣傳成績重要,因為你發現了問題你提不出建議,別人或許有辦法。肯定成績的事,政府會做,不用我們做。

我們去尋找,這些應該、需要、不得不一定程度上控制在政府手上的產業,有些什麼問題、哪些是不必繼續控制而哪些是要強化控制的、哪些是要改變控制方法的,諸如此類的問題,我們去挖掘這些問題,遠遠比動不動就說美國這方面怎麼怎麼差我們怎麼怎麼好,要來的有意義得多。

以美國基建不夠好來說我國政府控制的產業很好的這種思路,和只要政府參與就一定不好的思路,本質上沒差別,都很幼稚。

至於題主,你需要學一學怎麼問一個明確的問題……

最後啊,有一筆大帳是必須算的:政府在經濟和基建領域做的事越多越不計成本,它所需的錢就越多,留給老百姓的就相對越少;政府就會相對越來越強大強勢。


題主的問題本身其實存在很大問題。它至少應該被拆解為以下幾個更具體的問題:

1、如何評價壟斷型國企?

2、如何評價產業政策?

3、如果評價政策性壟斷?

產業政策是個很大的經濟學話題,國內一流的經濟學家尚且爭論不清,作為經濟學愛好者就不妄言了。

不過我是學反壟斷法的,對壟斷和制度的關係稍微有一些了解,所以從這個方面提些看法。

首先,壟斷是可以有經濟效率的。

雖然反壟斷相關法律(國外一般稱之為競爭法)被抬高到「經濟憲法」的高度,但事實上,相當多的經濟學家對他毫不感冒。反壟斷立法的合理性基礎在於,壟斷可能損害經濟公平,而經濟公平會損害經濟效率。但很多的經濟學研究表明,壟斷本身所帶來的經濟效率,並不一定小於它所損害的經濟效率;而以反壟斷執法來干擾市場的自由競爭,未必就是在解決局部性的不公平,反而可能帶來更大的不公平。

從反壟斷立法自身來說,它也並非一般性地反對壟斷,而更集中於禁止對於壟斷地位的濫用。反而,出於特定目的的壟斷性行為(比如RD)可以獲得豁免,哪怕它可能在某些方面損害競爭公平。而從反壟斷立法的趨勢來說,也越來越從嚴厲的、嚴格的法律規制,轉向具有彈性的、相對寬鬆的狀態。究其根本,是因為立法者也意識到,壟斷並不等於市場的原罪。

其次,國有化是一個複雜的問題,並不能單純地得出國有化效率更高還是更低的結論。

羅馬俱樂部有一本報告《私有化的局限》,討論了一些將公共運營的企業轉為市場化運營的案例,其中既有提高了經濟效率的,也有無助於提高經濟效率甚至更糟糕的。

從這個層面來說,你只能就事論事,討論比如中國移動在通訊領域的情況,或者中國石油在能源領域的情況,甚至還得進一步細分,而不能籠統地去討論壟斷型國企。因為每個經濟領域的特點是不同的。比如公共產品的供給,目前看來國有化運營的效率似乎是沒有比私有化要差的。

最後,壟斷型國企的問題,經常和行政性壟斷混雜在一起,而這才是我們最需要解決的。

基於歷史原因,我國的國企不僅有行政級別,而且相當數量還具有一定行政權力。

無論壟斷本身是促進還是損害市場效率,行政壟斷卻總是一般地損害市場效率(這裡把市場效率和經濟效率分開討論,即假定二者並不等同、而只是存在某種正相關性)的。因為他是用公權力來干預供需、價格。

當國企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的時候,無論他是否在貫徹一種具有良好初衷產業政策,都會因為自身具有干預市場競爭的能力,而導致對市場競爭的扭曲。此時,至少那些需要通過有效競爭才能實現的利益,恐怕是很難得到了。

目前雖然國企正在進一步去行政化,但這種影響力是依然存在的。換言之,我們擔心的不是類似於中移動造一個基站是不是比民營公司更貴的問題,而是同樣需要依賴銀行貸款來建造基站,壟斷國企可以以極低的成本拿到貸款,而民營公司卻要以高得多的成本才能拿到這樣的問題,或者更甚至於,壟斷國企是不是能通過影響基站的建設標準、資質來把民營企業排除在市場之外這樣的問題。


一種隱形稅收。一部分用於改善壟斷國企員工收入水平,一部分用於低效內耗,一部分用於公共建設。

你不能以偏概全全盤否定。比如兩桶油,雖然長期質量不好,但是導致霧霾漫天這件事中央也是把帽子扣到私家車、燒桔桿的農民、做飯的家庭主婦身上,也沒責怪過關係國計民生的國企嘛。

沒有兩桶油,你難道找賴昌星買走私油走上犯罪道路嗎?

既然是稅收,在鳥不拉屎的地方給你修個基站,讓你的自豪感提升200%,總比收上去了就不知道花在哪裡了要好一些的吧。


就不提什麼邊遠地區了。天津港危化品以前一直是中石化在管,然後換了家私營企業……


沒有優點、又何來缺點?沒有缺點、又何來優點?

關鍵在於取平衡。沒有什麼免費的、省錢的好事,享受了公共服務的好處、就得去扛財政風險。


石油行業壟斷地位一直有個標杆襯托著呢:煤炭行業~

煤炭行業就跟穩定軍心的實驗品一樣。記得在石大上學的時候,老師提到石油行業壟斷問題的時候,是好是壞不用評判,看看煤炭行業種種就知道了。

這行業就是拿來對比穩定軍心的。每次看完後就沒同學質疑石油行業國家壟斷問題了。。。


看到題目忍不住答一發,石油不懂,說說通信行業吧。(還是忍不住吐槽一下題目,題目裡面的公共政策主要應該是指政府應該承擔的,比如基礎教育、社會保障等政策,跟國有資本和集體經濟形式沒有半毛錢關係~)

我說說以國有資本為主體的通信行業其意義:

1. 國家戰略,光網,寬頻,信息化這都是國家級別的戰略,如果脫離了寬頻,電話,移動網談個毛線信息化。如果國家控制不了通信企業,那戰略怎麼執行怎麼落地。

以移動舉例子,國際上4G主要指FDDLTE,核心的通信技術一直在外國手裡這對國家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威脅。所以咱們國家的通信研究院,大唐,華為等等吧研究了一個TDLTE。國家強制先讓通信大哥試水,你想像升級那麼多個基站,新建那麼多個基站,還得承擔技術風險,圖啥~還不是因為是超級大央企,這是國家賦予的責任。

2.國家安全。這絕對不是瞎扯淡,看看德國總理默克爾手機被監聽就知道這件事的嚴重程度,如果通信是掌握在外人手裡比如02、沃達豐或者是docomo之類的,想想都覺得不寒而慄好么!

3.央企責任。這件事真的是一般企業所不具有的,珠峰上、南沙西沙群島上都有運營商的基站和通訊網路,這不是為了掙錢,尼瑪一年都不一定有個電話,那為什麼要建,因為央企責任!這是國家戰略,是對國家主權的負責。放到外國,去你妹妹的,不賺錢想都別想。

另外,地震時候運營商也絕對是第一批進入災區恢復通信的,餘震不斷時候走著也得走進去災區,為的是央企責任同時也是為了外面人能第一時間確認自己親人的狀況。還有諸如奧運會啊,世博會啊啥的集中保障,這都凸顯了國有資本的優勢。

4.稅收和收入。移動一年掙1000億利潤上繳國家,更別說稅了,這些錢國家再進行二次分配。要不國家的錢哪兒來的。

最後,不說這個制度是好是壞,但是概念一定要清晰。通訊行業的三家那不叫壟斷,壟斷是說市場上就一家的,有定價權的,比如高通的晶元。移動、電信、聯通三家叫寡頭~因為通信市場主要是這三家供應商,另外還有些虛擬運營商都比較小。三家運營商在飽和競爭下已經打了好多年了,跟熱窯一樣,也有出現互相剪線搶客戶等不光彩的行為,這也在另外一個角度看並不多躺在老本上掙錢的好么~


我曾經在另一個關於國企的回答中講過一次。很多國企病私企一樣有,只是有些人只有套上國家政府的名頭才能認出來,到了私企就認不出來了。

另一個問題就是全球化格局下的話語權問題以及資本跑路問題。發達國家本身領先,享有話語權,然而後發國家卻不同,可以參考民國時期各軍閥代表各列強的勢力,也可以參考如今的中東非洲。還有就是蘇聯解體的教訓。後發國家就是如此,不走集體主義,國家主義,要麼送上話語權,要麼成果被瓜分。


第四次更新,特別回答下@Tony Lo 網友關於煤制油的問題。這個我還真知道一些。

首先是好消息,煤制油的技術我們是攻破了的,並且已經工廠化。我知道的已建成開車裝置就有好幾個。

但生產下來,發現有兩個大問題。一是轉化率低。低到什麼程度呢?總之算下來,這是個虧本的買賣。主要原因是副產品價值極低。煉化行業是個特別重視循環利用和再利用產業,任何一個裝置的副產品只要有一點價值,我們就會努力技術開發,使之變廢為寶,實現價值的最大化。但煤制油的副產物的價值,我們現在還沒發現。只能燒了,燃燒率還特低。

再有一個問題可能大家想不到,就是缺水。目前我們掌握煤制油技術,有個流程特別費水。再加上正常生產的消耗,所以當前煤制油工廠

的用水量都特別大。但問題的關鍵在於,我們一般建廠的選擇都是靠近原料產地,或者最大程度降低運輸的成本和損耗。比如煉廠一般都建在油田,天然良港和長江沿岸。那麼我兔的煤哪裡產最多呢?大西北地區。而這裡恰恰是全國最缺水的地方。。。這個就很尷尬了。。。

所以目前的煤制油廠要不就停產了,要不就低負荷開著。這也就是為什麼煤制油大家幾年前都聽說過,但現在沒人提了的原因。全算是一個戰略技術儲備吧。不過我們的技術人員還在不斷的研究,希望都從流程上和提高副產品價值能有所突破。

——————下面是第三次更新——————

再次更新,在這裡回答一些網友的問題。就不在評論一一作答了,免得針鋒相對,我比較玻璃心,哈哈

首先我真的就是個體制內很普通的屌絲工程師,好吧,高級工程師。。。我只是將這十幾年走南闖北,聽到的,看到的一些體制內的情況分享下。

關於國內的油田,再多說兩句。首先,有些老的油田,確實油很少了,開採的難度大,成本高。但也有些油田其實還有的,但是現在我兔的基本思路是,暫緩開採。這裡面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戰略儲備。但這裡有個很大的問題,就是既然不採油,那原來這些老油田的人的安置就會是個大問題。

有個網友說目前成品油價格高,和安置這些人的成本也有關係。說的是對的,但是最後結論我不認同。試想,如果你父輩是高唱我為祖國獻石油的工人,你是接班幹了大半輩子的要退休的,剛幫你兒子調進了體制內,沒到兩年,現在你們父子就要雙雙下崗。你能不罵娘坦然接受?一個老的油田,基本就代表了那座城市的所有。你要一刀切全下崗,油田關門,那首先瘋的就是市政府了。所以,兩桶油作為央企,也有一定政治義務。其實,前幾年在國內幾個不景氣大油田,都因為類似的事兒鬧過。但大多數都被和諧了,所以大家不知道。有人說兩桶油作為共和國長子,就應該背鍋。這個說法我是同意的。但國內目前產業轉型也是大趨勢,一定陣痛也是必然的。

至於國家那兩桶油上交的錢去幹嘛了,這你得問主席和總理了。。。我么法回答。但我也真的希望這些錢用到了軍工,航天等領域,也算我們為國家做貢獻了。。。

說美帝在中東陰謀論的,拜託。。。哪有陰謀?明明是陽謀!人家不僅僅是明目張胆,還根據真人真事拍了個美劇,叫 暴君 Tyrant。建議大家看看,那價值觀輸出的。。。

———下面是第二次更新,先糾錯——————

晚上回來看到又多了很多回復,感謝各位的關注。

但首先要感謝 哈哈 等網友的指正,我又查了一下,糾正下原文和第一次回復中的一個關鍵錯誤: 按照去年的數據,我國進口油品的主要國家是俄羅斯,沙特,安哥拉等國。

我犯了想當然的錯誤,因為在前幾年我們執行伊朗項目的時候,也是伊朗被制裁最恨的那個階段,我們確實買了很多。但近幾年國際風雲變幻,我們在伊朗開拓的市場基本也停滯了。

————————下面是第一次更新———————

第一次回答就收到了不少關注,出乎意料。各位的回復有贊有拍,暫且就拍的簡單答覆下。

首先,我是工科生,天生的。對金融外貿方面完全不懂,政治是一般被科普的級別。所以面對專業文科的質疑,我坦然接受。我只能說,我回答的是我了解的一些信息。

先回答美國產不產油?是產的。但如果大家了解下各國石油的未開採量,就會發現美帝的儲量是驚人的。但他們已經好幾十年不新開油田了,一直以來就是買買買。薩達姆不賣他怎麼辦?卡扎菲不賣他怎麼辦?大家都看到了。美帝確實不是名義上的原油出口國,但是是實打實的國際原油操縱國。出口量大且沒有其扶植政府的,主要也就是俄羅斯及少數幾個小國家。

藉機再多說兩句我兔。咱們在上世紀中期勘探出的大油田,包括大家耳熟能詳的很多,現在出油量其實很有限了。大家如果有在油田的朋友,同學之類的,可以問下,那些原來幾十年前風光無限石油城,現在可以用凋零來形容。但我國是不是真的沒油,必須靠進口了呢?其實也不是。這裡的原因大都是政策性的,大家心裡明白就好。這裡還要感謝那些地質工作者,和我們系統內的上游負責勘探同事辛苦卓絕的勞動,發現了很多很不錯的資源。也是同樣的原因,簡單報道了之後就沒有再開發。這些人的工作可能幾十年甚至上百年後才能體現出價值,但當世也基本算默默無聞了吧。

再說下虧不虧的問題。請注意我的回答是「就成品油來說,是虧的」。請注意,我僅僅是指原油作為原料,成品油作為唯一產品 的情況。但實際上,石化行業是一個產品鏈極其變態長的產業,長到除了冶金及一些小產業,算全覆蓋的級別。

也就是說大家在生活中看到的絕大部分產品,除了你能認出來的鋼鐵類製品,包括塑料,玻璃類生活用品,硫磺,化纖類工業用品,還有好多不知名的產品等等,都是以原油為原料生產出來的。這裡就不得不提到煉油廠的好基友:化工廠。

咱們國家大概是十幾年前開始,大概我剛入行的前幾年,開始大力興建 煉化一體化 產業。除了08 09年經濟危機,這些年基本一直就沒停。煉化一體化,顧名思義就是煉油廠加化工廠,當然還有一些輔助裝置。大多數人不知道的是,化工行業作為本來煉油的附加行業,但卻實現了遠遠高於煉油廠的好多倍產值。這個一是源於(再不要臉的自我表揚下)我們化工行業工程師不斷的研發和實踐,二是得益於我國世界工廠的地位。化工行業相對於煉油,產品種類多,產能也不是太大。簡單來說就是船小好掉頭,能夠更快的適應市場,使得煉油的副產品能夠最有效,最經濟的發揮最大作用。

所以,作為整個石化產業,兩桶油是賺錢的,而且很賺。賺到什麼程度呢?也可能超出大家的想像,兩桶油在近幾年世界百強,基本穩坐前五的位置。下面是我隨手問的度娘:

https://wapbaike.baidu.com/item/2016%e5%b9%b4%e4%b8%96%e7%95%8c500%e5%bc%ba%e4%bc%81%e4%b8%9a%e6%8e%92%e8%a1%8c%e6%a6%9c?adapt=1

賺的錢哪兒去了呢?(沒到我兜里。。。555)絕大多數是上交國家了,這個是領導的最大政績。反正我們作為基層員工,分到的是極少的部分。當然我也不哭窮,小老百姓的生活還是夠的,但僅此而已。

各位說的腐敗問題,天價吊燈什麼的,我也絕不否認。而且,我們黨員內部反腐教育,聽到的比大家看到的更多。鑒於我還想繼續混,就不多說了。。。這個哪個行業都有吧,只能清者自清了。

——————————下面是原文—————————

既然都不談兩桶油,貿然接鍋瞎說幾句。關注知乎這麼久第一次答,求輕拍。

本人就是兩桶油的體制內人員,經常被人問的一個問題就是: 你們油價為什麼天天漲?看看人家美帝云云,你們還好意思喊天天虧?你們要臉么!?

每次我都是微微一笑: 就成品油來說,我們還真是虧的。

如果你看到這句話還沒有罵娘一句然後按左上角,那我就多解釋下。成品油價格首先真不是兩桶油定的,是國家發改委定的,就是我們的上級。當然,發改委不會拍腦袋隨便定一個,肯定是兩桶油先報上去,然後發改委給批複,兩桶油的銷售分公司才可以按照批複的價格調整售價。但這個價格並不是全國統一價,會有一定的平衡。比如兩桶油之前的平衡,兩桶油和小油廠的平衡,省、市內煉廠及銷售網點互相的平衡,所以導致大家最終在加油站消費的價格略有差異。但總的來說,不會差異到你跨省還能加到又便宜又好的油。

下面再說說為啥說虧。銷售的價格是發改委定的,但是原油的價格可不是誰能說了算的。有人該說了,原油價格不是每天都公布的每桶多少刀的價格么?確實。但可能大家不知道的是,咱們國家很多時候按照這個價格是買不來原油的,甚至多花錢都買不來。為什麼?人家美帝不賣你!對,我沒寫錯,就是美帝。

石油作為戰略資源,是左右世界經濟政治格局的重要因素。美帝近30年打了這麼多仗,我個人的理解,最根本的原因還是控制世界原油價格。這個是政治話題,這裡就不深入討論了。總得來說,咱們國家買油難,大多數的進口原油是來自少數幾個國家: 俄羅斯,沙特,安哥拉等這裡也涉及了地緣政治因素,其實說白了,也是很簡單的道理,也就不過多解釋了。但可想而知,最終這兩家的價格就不是大家新聞里聽到的價格了。當然,也是例外,美帝時不時的給這兩家制裁一下,讓別人不買他們的,也就只能賣給咱們了。當然,這兩家也不吃素,所以這種情況只是偶爾,權當咱們趕上打折促銷了。

當然除了這幾家,咱們還是能從國際市場上買到一些的,美帝畢竟不敢明著封鎖,所以經常還會 配給 給咱們一些,但量不多且不穩定,咱就權當平衡價格了。但這裡還要提到一個問題,就是進口原油的質量。先給個結論吧,就是很差。人家好的東西才不會賣給你,所以咱們只能買一些價格不是那麼貴,質量也不是特別差的。

這類油是咱們國內大多數煉油廠最主要的原料,缺點是重組分比例高,雜質多。不是我甩鍋,咱們國內成品油的質量不高,很大原因就是原料不行。當然,作為石化行業的一員,我們一直在不懈的努力,改進煉廠的設計和生產,讓大家能用上更高效,更清潔的能源。


建議題主有時間的話去找一本財政學教材看一看關於公共物品的理論


都是打工的人,何苦呢?

不去找老闆發工資,反而怪政府要徵稅。

資本無國界,老闆能移民跑路,而政府可是要長治久安的。

給國家壟斷是個多與少的問題,給資本運作就是有和無的問題了。反面教材就在對面香港,李家城可不是開玩笑的。相較之下,就連李家坡都甩他幾十條街。

就算是自由的歐美,閑雜人等真的能入股它那些關鍵產業?中國企業在海外入股、併購被各種叫停。


自然壟斷 請百度


在美國用的t-mobile,到紐約自由女神像旅遊,全程沒信號,你敢信?

別老崇拜資本主義了,川普都說了,make America great again!啥叫great again?就是現在一點都不great,非常不nice,understand?


只談石油。

一,石油是規模性產業,只有當企業的規模大到一定程度,才能獲得利潤,所以說發展到一定程度必然進入寡頭競爭階段,市場上將只存在三到四家企業,其中頭兩家公司將壟斷70%以上的份額。當然國家控制好於私人控制。

目前世界上主要產油國對原油資源基本上都實現國有化,只有美國一個國家是特例,當然這和其歷史有關,此處不展開。

二,如果稍微對石油行業有所了解的,應該知道我們所說石油具有壟斷效應是因為只有少數公司具有石油與天然氣勘探開發資質,相對來說,石油行業算是一個比較開放的。

那麼我們從石油上游開始說,一,勘探國家壟斷,全國對常規油氣只有四家公司有勘探開發資質,也就是我們說的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和延長石油。但是這幾年改革,除了勘探權利一直被國家抓在手裡,開發權已經算是比較開放的,合資區塊已經不算新聞了。二,開發中的乙方民營企業已經很活躍了,像安東,百勤這樣的石油技術服務商全國已經很多了。算是很開放的環節。三,煉油,山東地煉那麼有名,不用多說。四,加油站,最新數據,中石化加油站應該是3萬座,中石油2萬,全國數量在10萬的樣子。而且最重要的一點,國家雖然規定了汽油出廠價,但是零售價是可以變的,去年低油價的時候各家民營加油站那賺的才叫一個狠。


石油不懂,說下通信行業,利益相關,業內人。本人所在地區,可以說百分百已經實現信號覆蓋,如果沒有,用戶會投訴,然後我們會放光纜,建基站,不計成本。曾經為了一個山溝溝里的小農莊,客戶投訴信號差,特意去裝一套設備,成本收回起碼十年,相信如果私有化,老闆會開除我。


推薦閱讀:

至道學宮和白雲先生為什麼有人恨又有人愛?
漢宣帝時國力究竟如何?

TAG:經濟學 | 壟斷 | 經濟政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