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實驗室對人體的危害,以及相對應的防護措施都有什麼?

本人女,現從事環境分析工作,主要分析項目有苯系物(水,氣)、烷基汞、甲乙醇等

使用儀器室是氣相FID/ECD

主要試機有甲苯(每月接觸2到3次,每次少於15分鐘)二硫化碳(接觸時長不規定,一天最多接觸10分鐘)

想了解以上的有機試機的防護措施,防毒面具等有何推薦

更想探討實驗室對人體危害有多大?

本人所在單位,對人員防護方面不重視,所以打算自己買一套


如果只是這個強度的使用,最核心的是通風。

重要的事情再重複一遍,通風!

如果你們實驗室有專門的通風櫥並且確實效果很好的話,不用特別防護,穿實驗服,戴護目鏡,戴手套就可以了。

如果通風爛,恕我直言,什麼防護都沒用。


苯一類的有機物長期接觸對身體有一定的危害,以苯最嚴重,甲苯由於甲基具有活性可以分解因此其危害要小於苯。根據你的接觸頻率危害應該不會很大。有機氣體的防護是有專門的防毒面具的,買3M的就行,不過比較貴,買的時候看它是否能夠防護你這兩種揮發物就可以。若在備孕期間的話還是好好防護的好


一,手套、防護眼鏡佩戴好了嗎?

實驗室佩戴防護手套的重要性

1. 化學物質以及對皮膚有刺激性的藥劑在開啟和使用時易對手部造成傷 害。如強酸、強鹼落到皮膚上即產生燒傷,且有強烈的疼痛。接觸氫、氟酸氣,可出現皮膚髮癢、疼痛、濕疹和各種皮炎,石油烴類如汽油對皮膚有脂溶性和刺激性,使皮膚乾燥、龜裂,個別人會起紅斑、水皰。

2. 高溫物體在取用時會對手部造成燙傷。

3 在裝配或拆卸玻璃儀器裝置時,出現破損會對手部造成割傷。

手套選擇與使用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點:

1.選用的手套要具有足夠的防護作用;

2.使用前,尤其是一次性手套,要檢查手套有無小孔或破損、磨蝕的地方,尤其是指縫;

3.使用中不要將污染的手套任意丟放;

4.摘取手套一定要注意正確的方法,防止將手套上沾染的有害物質接觸到皮膚和衣服上,造成二次污染;

5.不要共用手套,共用手套容易造成交叉感染;

6.戴手套前要洗凈雙手,摘掉手套後要洗凈雙乎,並擦點護手霜以補充天然的保護油脂;

7.戴手套前要治癒或罩住傷口,阻止細菌和化學物質進人血液;

8.不要忽略任何皮膚紅斑或痛癢、皮炎等皮膚病,如果手部出現乾燥、刺癢、氣泡等,要及時請醫生診治。

實驗室佩戴防護眼鏡的重要性

在所有進行化學實驗或有化學物質濺出風險的場所。

安全眼鏡是對眼部最基本的保障,進入實驗室至少須佩戴安全眼鏡。安全眼鏡可以有效地防止固體(粉塵和飛物)進入眼中,但不能有效的阻止飛濺向臉部的化學試劑進入眼中。使用高反應活性物質,進行加壓反應,或使用大量的腐蝕性、有毒或高溫化學試劑時,必須使用帶防護面罩的護目鏡。

案例1

我們所一天內連續發生兩起重大安全事故。某博士生在使用過氧乙酸的時候,沒有帶防護眼鏡,結果過氧乙酸濺到眼睛,致使雙眼受傷,腫得到現在還不能睜開,還不知道以後會怎樣。

前些天我們實驗室樓上一個兄弟做的疊氮化物,那時是夏天,他一直在室溫下做,也沒什麼問題,可是不知道那天怎麼了,只是輕輕晃一下就炸的血肉模糊了還幸好他帶了護目鏡,鏡子都碎了,但還好沒有傷到眼睛。

案例2

我做實驗總是嫌麻煩,不喜歡戴膠皮手套。因為經常使用濃硝酸和雙氧水,已弄到皮膚上就很痛,皮膚不是變白就是變黃。尤其最近關於巨能鈣雙氧水的報道,我真的好害怕那天也因為雙氧水……希望不要嫌麻煩,一定要愛護自己。

另一個博士生在使用三乙基鋁的時候,不小心弄到了手上,由於沒有帶防護手套,出事後也沒有立刻用大量清水沖洗,結果左手皮膚嚴重,需要植皮。

還有在使用高錳酸鉀的時候也要注意類似問題。在醫院的皮膚外科經常會開一些高錳酸鉀作為外用洗滌用藥,醫學名叫pp粉。由此一個PPMM托男朋友從化學系弄了一點回去洗……結果弄到全部變黃了而且很痛,主要是她把濃度配的太大了。引以為戒啊!!

幾個事故都有一個共同點:馬虎大意,不按照安全規則操作。如果帶了防護眼鏡, 手套的話,後果就不會這麼嚴重。而且資料顯示,越是博士生,做實驗越不謹慎。總抱著僥倖心理,認為不會出事,結果河裡面淹死的就是那些會游泳的。

二, 溶劑處理方面的潛在危險

溶劑無水處理前,一定要預處理

對於低沸點的溶劑,如乙醚,正戊烷等一定要先用乾燥劑預先乾燥,然後再加入鈉絲進行迴流,並且加熱不能過快過高。因為,一旦溶劑裡面的含水量過大,那麼生成氫氣很劇烈的話,溶劑極易衝出體系,然後遇見明火或正在加熱的電阻絲,發生爆炸。這一點在有機所是有先例的,當時的慘狀是,爆炸的衝擊波從三樓衝到頂樓,把通風裝置炸的粉碎。包括對面實驗室的整扇窗都被推倒。

對於醚類溶劑,如果生產時間較長,或者久置不用的話,一定不要震動,同時要加入還原劑,除掉生成的過氧化合物。

用鈉處理的溶劑和鹵代烷溶劑處理裝置不能公用一個與大氣相連的裝置。有些同學為省事或節約空間,把所有溶劑處理裝置中保證與大氣相通的裝置相連,這樣做的危險是很可能如果鹵代烷,特別是二氯甲烷,加熱的時候溫度較高,無法冷凝下來,這樣,有可能密度較大的鹵代烷就會順著相同的管道,進入用鈉絲乾燥的溶劑的體系。一旦出現這樣的事情,肯定是爆炸。大家知道,鹵代烷在金屬鈉的作用下的偶聯反應非常劇烈。

一句忠告,不清楚的實驗,不了解化合物性質的實驗,精神狀態不好時,一定要當心。

廢溶劑的處理

絕對不要發生酸性液體和鹼性液體,氧化性液體和還原性液體的混裝,這樣非常危險。在有機所,廢液桶爆炸不是一次兩次。對於SOCl2, PCl5, PCl3絕對不能未經處理就放入廢液桶,後果也很危險。

三,蒸餾與分餾這麼簡單?

減壓蒸餾個人心得

a) 在蒸餾結束時,不要立即打開放空口。而是用醫用止血鉗(沒有的話回型夾也可以)夾住冷阱與氯化鈣乾燥塔之間,再緩慢地打開放空口。這樣的目的是:A 不要空氣進油泵太多,保護油泵;B 直接打開,而不夾住,由於進氣速度太快,容易洗氣瓶和冷阱中的液體衝到下一個瓶中。待前面部分平穩了,不要動止血鉗,直接從氯化鈣乾燥塔那個位置拔開(這個位置也可以接一個三通,就更易操作了),通大氣,立即關油泵。

b) 如果你蒸餾的產物不穩定,比如醯氯怕水,其它需要用氮氣保護的物質,在蒸餾結束時,同上操作,只是在打開放空口之前,將放空口的進氣口接一個裝有高純氮的氣袋 (我使用的是醫用氧氣袋,若直接用高純氮的鋼瓶,氣體的壓力不好控制,容易把玻塞和溫度計沖開,用氮氣袋是不會發生這種情況的),用氮氣代替空氣就可以了,這個時候止血鉗(或回型夾),就必不可少,而且應該盡量夾緊些,以免浪費氮氣。這樣操作的話,就起到了冷卻和氮氣保護的作用。

c) 如果易被油泵抽走的低沸點較多,可以裝2-3個冷阱;要使冷卻效果好,通常冷阱採用冰鹽冷卻,如果是高真空泵,需要好好保護的,也可以考慮用,乾冰-丙酮(或液氮)冷卻。

d) 油泵的冷卻系統的冷阱可以用冷凍機冷卻,經濟而且還實惠。也沒有用冰鹽浴或乾冰+丙酮等那樣的麻煩。我實驗室旁邊的兄弟就經常用 DMSO、DMF等高沸點的溶劑,就採用冷凍機冷卻冷阱。一般溫度設在-30度就可以了。效果很好的!!

e) 記得冷阱要及時的清理。最好每次用完都看看。如果有液體在裡面要及時的清理,防止溶劑進入油泵和影響蒸餾效果。

f) 油泵也要經常的換油,要是在實驗中發現同樣的溫度,同樣是使用同一個油泵,要是蒸餾效果不好,很可能就是油泵的油不好用了。及時的換油才不會影響你的實驗。

g) 用油泵時,也要注意油泵的保養,不要一抽就是半天。中間也得讓它休息休息,人總幹活都受不了呢,她也一樣

h) 要對你所蒸餾的東西性質十分了解。物質在某一壓力下的沸點是固定的。壓力越小,一般沸點降低。故減壓是為了降低所要處理物質的沸點,使其在較低的溫度下沸騰,蒸出。

蒸東西時其溫度首先要考察其壓力,壓力確定後查出其相應的沸點,然後根據你蒸餾的速度以及要蒸出的物質的純度等方面考慮選擇低於其沸點的溫度,另外,有些混合物會形成共沸,最好有相圖可查閱。

i) 蒸東西的時候主要考慮你要蒸的東西的沸點和你要留下的東西的熱穩定性。首先要保證要留下的東西穩定, 然後因為是減壓蒸,溫度一般比要蒸掉的東西的沸點低,這個可以根據你具體的設備和需要的速度進行調整, 當心不要衝出來啊。

案例

偶師兄經常用減壓蒸餾的方法純化丙烯酸(主要目的是除去丙烯酸中的阻聚劑)可由於經常做的緣故,就不太注意以為沒有危險。可有一次為了省事就多做了一些(超過了瓶子的三分之二)結果當偶師兄發現情況有些不對時,就湊到瓶子旁看了看,點子是真背啊,瓶子中的丙烯酸因為聚合併放出大量的熱發生炸裂,崩到師兄的眼睛裡,師兄馬上用大量的水沖洗並被及時送到醫院,所幸沒造成什麼影響。可是仍給我們這些後輩們嚇壞了。

因此,提請大家在進行減壓蒸餾的時候一定要多加小心。最重要的一點是:在減壓蒸餾過程中不要離開~!要時刻關注壓力的變化,以便採取積極措施!

加壓蒸餾

案例

一研究生,在做關於過氧化合物的實驗時,用旋轉蒸發儀濃縮含有過氧化合物的溶液,完畢,不是小心地把空氣放入,而是一下子就通氣,結果由於空氣的撞擊引發爆炸,甲級甲等殘廢。我們今天看到的現場的照片是:一截手指頭血淋淋地沾在玻璃上。(這也是加壓蒸餾通氣時為什麼要慢慢來的原因)

某副教授在有機所進修時,加壓蒸餾一容易分解的化合物,由於加熱沒有控制好,發生爆炸,場面極其血腥,胸口的洞縫了五十多針!

不知道大家的攪拌套管安裝膠皮的時候有沒有出現過失誤,我親眼看見一個同事由於用力過猛被玻璃套管把手扎破,最狠的是一個同事在給冷凝管接皮管時居然把手腕的筋都扎斷了,決不是危言聳聽,這都時血淋淋的現實!

分餾操作幾點經驗:

1. 在儀器裝配時應使分餾柱儘可能與桌面垂直,以保證上面冷凝下來的液體與下面上升的氣體進行充分的熱交換和質交換,提高分離效果。

2. 根據分餾液體的沸點範圍,選用合適的熱浴加熱,不要在石棉網上用直接火加熱。用小火加熱熱浴,以便使浴溫緩慢而均勻地上升。

3.液體開始沸騰,蒸氣進入分餾柱中時,要注意調節浴溫,使蒸氣環緩慢而均勻地沿分餾柱壁上升。若室溫低或液體沸點較高,應將分餾柱用石棉繩或玻璃布包裹起來,以減少柱內熱量的損失。

4.當蒸氣上升到分餾柱頂部,開始有液體餾出時,應密切注意調節浴溫,控制餾出液的速度為每2~3秒一滴。如果分餾速度太快,產品純度下降;若速度太慢,會造成上升的蒸氣時斷時續,餾出溫度波動。

5.根據實驗規定的要求,分段集取餾份,實驗結束時,稱量各段餾份。

四, 用水用電用火老生常談,仍事故頻發

1.安全用電常識 

違章用電常常可能造成人身傷亡,火災,損壞儀器設備等嚴重事故。物理化學實驗室使用電器較多,特別要注意安全用電。 為了保障人身安全,一定要遵守實驗室安全規則。

(1)防止觸電

1)不用潮濕的手接觸電器。

2)電源裸露部分應有絕緣裝置(例如電線接頭處應裹上絕緣膠布)。

3)所有電器的金屬外殼都應保護接地。

4)實驗時,應先連接好電路後才接通電源。實驗結束時,先切斷電源再拆線路。

5)修理或安裝電器時,應先切斷電源。

6)不能用試電筆去試高壓電。使用高壓電源應有專門的防護措施。

7)如有人觸電,應迅速切斷電源,然後進行搶救。

案例

我看到一個同學將一個裝水的大燒杯放在電爐上加熱,在燒杯中放一個小燒杯揮發乙醚,本來是沒有多大問題的,但因為旁邊有一台電風扇在對著吹風,可能是將揮發的書本氣體吹到了電熱絲上,一下子就燃起來了,那個火苗有一米多高,好在用一塊濕抹布蓋上去火就熄了。

後來聽一個老師說,夏天乙醚容易揮發,如果在一個密閉的小房間,遇到火星很容易發生爆炸。

(2)防止引起火災

1)使用的保險絲要與實驗室允許的用電量相符。

2)電線的安全通電量應大於用電功率。

3)室內若有氫氣、煤氣等易燃易爆氣體,應避免產生電火花。繼電器工作和開關電閘時,易產生電火花,要特別小心。電器接觸點(如電插頭)接觸不良時,應及時修理或更換。

4)如遇電線起火,立即切斷電源,用沙或二氧化碳、四氯化碳滅火器滅火,禁止用水或泡沫滅火器等導電液體滅火。

案例

有一次用硅油蒸餾,做完之後關了電爐鎖了實驗室門準備走人。幾分鐘後,就聽有人說著火了,我急忙跑過去一看,天哪,整個實驗室烏煙瘴氣,硅油流到電爐上著起火了,趕快拿起滅火器滅火。幸好發現的早,不然肯定又是一起大事故。

(3)防止短路

1)線路中各接點應牢固,電路元件兩端接頭不要互相結觸,以防短路。

2)電線、電器不要被水淋濕或浸在導電液體中,例如實驗室加熱用的燈泡介面不要浸在水中。

案例

我在一次萃取的時候,量在2升左右,發現分液漏斗有一個裂痕,以為沒有問題。結果,在手中剛一搖晃時,就炸開了。20%的KOH溶液噴了我一臉,更可怕的是,溶液順著桌面進入插座,引起電源短路,然後引發火災。

(4)電器儀錶的安全使用

1)在使用前,先了解電器儀錶要求使用的電源是交流電還是直流電;是三相電還是單相電以及電壓的大小(380V、220V、110V或6V)。須弄清電器功率是否符合要求及直流電器儀錶的正、負極。

2)儀錶量程應大於待測量。若待測量大小不明時,應從最大量程開始測量。

3)實驗之前要檢查線路連接是否正確。經教師檢查同意後方可接通電源。

4)在電器儀錶使用過程中,如發現有不正常聲響,局部溫升或嗅到絕緣漆過熱產生的焦味,應立即切斷電源,並報告教師進行檢查。

2.使用化學藥品的安全防護 

(1)防毒

1)實驗前,應了解所用藥品的毒性及防護措施。

2)操作有毒氣體(如H2S、Cl2、Br2、NO2、濃HCl和HF等)應在通風櫥內進行。

3)苯、四氯化碳、乙醚、硝基苯等的蒸氣會引起中毒。它們雖有特殊氣味,但久嗅會使人嗅覺減弱,所以應在通風良好的情況下使用。

4)有些藥品(如苯、有機溶劑、汞等)能透過皮膚進入人體,應避免與皮膚接觸。

5)氰化物、高汞鹽(HgCl2、Hg(NO3)2等)、可溶性鋇鹽(BaCl2)、重金屬鹽(如鎘、鉛鹽)、三氧化二砷等劇毒藥品,應妥善保管,使用時要特別小心。

6)禁止在實驗室內喝水、吃東西。飲食用具不要帶進實驗室,以防毒物污染,離開實驗室及飯前要冼凈雙手

(2)防爆

可燃氣體與空氣混合,當兩者比例達到爆炸極限時,受到熱源(如電火花)的誘發,就會引起爆炸。

1)使用可燃性氣體時,要防止氣體逸出,室內通風要良好。

2)操作大量可燃性氣體時,嚴禁同時使用明火,還要防止發生電火花及其它撞擊火花。

3)有些藥品如疊氮鋁、乙炔銀、乙炔銅、高氯酸鹽、過氧化物等受震和受熱都易引起爆炸,使用要特別小心。

4)嚴禁將強氧化劑和強還原劑放在一起。

5)久藏的乙醚使用前應除去其中可能產生的過氧化物。

6)反應前,一定要檢查儀器有無裂痕。對於反應體系氣壓變化大的反應,大家一般都會注意。但是,有些問題就是在你想不到的時候出現。

案例

本人曾做過一段時間的三甲苯的硝化反應,用的是濃硫酸和發煙硝酸,雖然是嚴格按照操作規程,且在加完硝化試劑讓其繼續加熱攪拌趨於平穩後,我才離開實驗室去吃中飯,但等吃完飯回去一看,通風櫥內一片狼籍:裡面的硝化物和酸全部被沖了出來,迴流冷凝管也被折在了實驗台上,所幸的是沒有人受傷害。

這其中的罪魁禍首是不穩定的電壓:在中午時段關閉了許多儀器,使局部電壓增高,導致加熱裝置在達到設定溫度後還有一段後延,結果才釀成了這樣的結果。所以,提請大家注意中午和夜晚電壓的變化是否會對你的實驗帶來影響。此外,在夜晚進行迴流反應時也請注意水壓的變化,以前我也碰到過這樣的情況,容易造成橡皮管衝出而漏水。

五,離開實驗室了

注意小細節:

1.該放回冰箱的東西是否放回了,冰箱門是否關嚴了。

2.公用的東西是否還原了。

3.要清洗的儀器,瓶子是否泡上了。

4.儀器的電源是否關掉了。

5.試驗檯面是否清理了。

6.試驗記錄是否及時寫了。

7.明天要做什麼心裡是否有個譜!

8.門窗是否關好了。

來源:分析測試圈(ID:ifenxiceshi)微信公眾號,歡迎關注,更多分析資訊

http://weixin.qq.com/r/_DihucPEeZ4GrYfa923q (二維碼自動識別)


從樓主的敘述中,感覺接觸化學品不是特別頻繁,在實驗室通風良好的情況下,平時戴好普通防護用品就可以了,試劑,尤其是揮發性試劑,一定要放置在有通風的通風櫥或試劑櫃中。外面架子上盡量不要放試劑,即使是固體試劑。


謝邀。說實話,我們自己實驗室的防護水平也只是一般口罩加手套加白大褂,說來慚愧。但是所說的四個東西。苯系物,甲乙醇,二硫化碳以及烷基汞,說點自己知道的吧。

苯系物中甲基越多,毒性越小,甲苯還好。甲醇的毒性主要是視力,乙醇就不用說了。二硫化碳我沒有使用過,但是似乎也應該是神經毒性或者因為含硫可以影響體內的一些氨基酸代謝之類的。這些易揮發有機溶劑你盡量在通風環境下使用,不缺心眼上去聞,操作的時候坐遠點,手伸長的。畢竟是氣體,並且毒性也不是特彆強,接觸時間也不長,沒必要恐慌。我們實驗室過柱有的用甲苯,接觸時間長多了。

說到烷基汞,不知道你接觸的濃度最好會有多少,自己標準液配置時的濃度。以甲基汞為例,單純汞離子是可以代謝的,但是加上一個甲基以後,脂溶性大大增加,並且汞可以和谷胱甘肽上的巰基結合,突破血腦屏障,在生物體的腦部富集。所以操作時必須帶手套,並且勤洗手。說到帶手套,在有機操作時建議使用雙層手套,既內層為塑料的一次性手套,外層為乳膠手套。

對了。我們老闆以前開玩笑的說過最好的措施就是多運動。。。。實驗是注意積極的自我防護,同時平時注意鍛煉身體吧。


實驗室的防範教育需要加強,看著某些實驗室大大咧咧的把易揮發劇毒物質往鼓風乾燥箱里放我真想一巴掌呼死這些人。

由於常年接觸大環醚以及脂類和硫化氫等氣液體,我想出了一個極好的防護方法,那就是所有的有毒實驗都在手套箱里做。。。。。。

當然沒條件的通風櫥才是最好的。


通風設備很關鍵,那種開著通風,房間的門就關不上的就很好

濾毒盒不是100%有效的,濃度大點照樣熏死(相當於在臉前一尺試劑倒進燒杯),我是3M的6001/6002和全面罩一起用的,即使這樣倒個廢液都得先憋好氣,當然比起沒有防護還是好多了

另外手套可以看看為什麼乳膠手套防不住有機溶劑? - 有機化學


我們剛買的3M的防護。。。

推薦入手:

1、7501主面具一個(適用女生)

2、6001或6006多用氣體濾毒盒兩個(6001:有機蒸汽包括苯系、二硫化碳等; 6006:有機蒸汽/無機氣體均可)

3、5N11濾棉兩個

4、501濾棉蓋兩個

一套一共七件,包含一個主面具,兩個濾毒盒,兩個濾棉,兩個濾棉蓋。

未知價格,自行查閱。

型號規格都給你了,可自行購買之。。。。


甲苯和二硫化碳毒性不強,但是也要做好防範,正如前面說所的,關鍵要做好通風,手套、實驗服肯定要戴上,我個人認為還要帶好口罩,一次性口罩就可以了,主要防止實驗室的灰塵吸進體內,這些灰塵有可能吸進體內就排不出來的。


對於題主的問題我來說一說吧!我大學的專業是生化防護工程,主要研究的是芥子氣沙林塔崩VX這樣的物質。。。

所以題主可以盡量放心

首先是前面答案提到的,通風!通風櫥是最有效的防止有害物質被人吸入的設備。然後個人防護這方面,題主要有比較厚實的橡膠手套。當然,這個肯定會影響操作手感,尤其是使用移液管的時候。但是熟練了也是可以接受的。其次,防毒面具,我們做實驗是規定一定要戴防毒面具的,有效的過濾物質是活性炭,可以過濾大部分的有毒物質。有了這兩樣東西基本夠用。但是結合題主說到的,你們單位大部分人對這些防護不是很注意。建議題主可以購買普通的民用防毒面具,或者加厚的醫用口罩。

最後,在實驗室不要吃東西,不要喝水。不要把自己的隨身物品放在試劑旁邊。走的時候不要帶走試劑,一定要洗手。徹底的洗手。回家以後再洗手洗臉,這些都是很有必要的。

題主所說的這些物質具有一定的毒性,但是題主盡可以放心,危害絕對沒有你擔心的那樣。不然我們豈不是不敢進實驗室了嘛!

手機碼字,湊合看吧


0. 嚴格執行實驗室的安全管理規定。新人進實驗室必須經過安全培訓。未經培訓人員,禁止操作設備。

1. 手套不要用丁腈橡膠的,這種材質對二硫化碳防護無效。

2. 找供應商要這幾種化學品的MSDS。如有緊急情況需要去醫院,請隨身攜帶。

3. 制定應急預案,準備相關設施。

4. 存放劇毒化學品,貴重器材的柜子要有鎖,避免無關人員接觸。

5. 年度體檢時,對潛在的職業病做加項檢查。


自己不要作死,其實沒那麼容易死的。


樓主主要接觸的都是有機溶劑,危害主要通過呼吸和皮膚滲透,平時做實驗要注意,防範於未然。平時做實驗一直帶著防毒面具不太好,在接觸易揮發溶劑時盡量在通風櫥或者窗前,平時穿實驗服,手套兩層,實驗結束要好好洗手,備孕前至少一年不要接觸實驗,嗯,就是我的經驗了,其實大部分做實驗的人對所接觸的化學物質的毒性是不清楚的,只能防範


同意樓上說通風的哥們,本人做高分子和塗料的,實驗室通風條件太差,實驗室探究性的實驗危險性倒是不大,一般的白大褂,護目鏡的防護器具足夠了,不過通風差基本上別的防護是沒啥用的,肯定過肺,配備3m防有機蒸汽那款具體型號忘了,照樣有味道進來,而且這種危害是累積的,現在看不出來,年限長了就知道了,所以還是最基本的通風要好一點吧。


我這幾天天天長時間接觸EDA和MA,這倆全都劇毒還都特別愛揮發,順帶有甲苯和甲醇當溶劑,基本防護都是3M的防毒面具+白大褂+一到兩層一次性手套,進實驗室就得把防毒面具扣上,要不然得被MA熏得頭疼_(:_」∠)_


表示同是化學人,遇到的是同樣的問題。

因為從事一線化學實驗的人往往沒有話語權,不能為防護條件爭取什麼;有話語權的人只想著省錢,根本不管其他人的安全。

化學實驗的防護重要的是通風,最好是能拉下來的玻璃窗通風櫥,敞開式的根本沒用。一般製藥企業做的量很小,或者是防止藥品污染,實驗大樓都會是負壓通風。相反化學企業,生產量大,即使是上市公司,也不會給負壓或者其他好的通風條件。

另外手套實驗服必須。

可做的不多。

說的如此悲哀,無奈。


我是水質檢驗工作 我們只有pm2.5的口罩平時工作基本不戴手套 有影響嗎


本科和研究生的專業都是化學工程。二甲苯 吡絡烷之類的天天用。其實沒有必要太害怕。3M的防毒面具和一次性手套是必備的。防護服什麼的也沒有太大作用。通風櫥一定要常開。 化學藥品肯定對身體不好 這個放心 我用個甲乙酮還容易爆炸呢 我們能做的就是做好防護。如果你常用呋喃之類的藥品要多加註意了。


請問大學實驗做甲基汞危險性高嗎?


事實上你能堅持無時無刻帶著防毒口罩,帶著一次性手套和橡膠手套混合著用,你就真的已經足夠安全了


我也從事化驗工作。工作時做好必要的防護和通風,第二就是要加強自身鍛煉排毒的。主要靠排毒...這是世界已經沒那麼乾淨了,即使沒有從事化驗工作.....


推薦閱讀:

第一次在生物實驗室幫忙,需要注意些什麼?
有什麼適合在家做的化學實驗?
物質測濃度時吸光度所對應的波長是唯一的嗎?
為什麼攪拌不能碰壁?

TAG:實驗室 | 化學 | 有機化學 | 化學實驗 | 分析化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