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大師最後結局大都不好,操盤手最後結局也大都不好,這說明究其一生人是很難持續打敗市場的!?

「沒有人能夠始終一貫地、持續不斷的打敗投機市場,雖然他可能在特定場合下,在某個股票上贏得利潤。不論交易者經驗多麼豐富,發生交易虧損的可能性始終揮之不去,因為投機事業不可能百分之百安全——還記得這句話嗎?這是《股票大作手回憶錄》上利弗莫爾給讀者最後的忠告。其實,這不也就是他本人最終的真實寫照嗎?」 利弗莫爾,江恩,艾洛特,費雪,格雷厄姆,上世紀90年代的眾多操盤手,最後結局都如何? 投資是個高風險的工作,100次里有99次做對了,這算未來穩定盈利???很可能最後就1次失誤就能讓你破產回到解放前!!! 也許最好的止盈就是激流而退,像彼得林奇,斯坦利克羅,索羅斯等等。 注:大家別摳「打敗」字面意思了,市場又不是動物,打敗個毛!


什麼問題?

先下誤導性的定義,一棒子打翻所有人,全都結局不好,那為什麼金融市場上彙集了全球的聰明大腦?除了現在的高科技互聯網行業之外。而且,結局好的人比比皆是,巴菲特的名字忘記了?查理芒格的名字忘記了?

提的什麼問題?

打敗市場?誰說市場需要打敗的?價值發現、價格發現、遵循經濟規律才是市場存在的意義,打敗市場的說法本身就有問題。投資大師們哪個不是遵循市場規律的?只是在適當的時機順勢或者助推一把市場趨勢而已。想要逆流而行,去查查經典的白銀大戰看看,那才是不得善終的好方法。

這個問題不要在這裡誤導,投資是很艱難的道路,但絕不是死路。

交易是很激動人心的工作,同時也會促使人對經濟、社會發展能夠更清晰的看清楚,相比很多專門技能的行業,它需要更多的綜合性知識,因此也學無止境。能夠在交易上做的很好的人,家庭與工作會很平衡,反而生活的更加自由富足,身體與心理也更加健康。

希望以上的回答能夠使看到的人,知道交易雖然艱難,但前景非常光明。

無論是選擇還是放棄,你都應該是在完全了解情況下的選擇,而不是被誤導。

好,祝福!


很多答主都已經舉例反對過了,像老巴,不僅僅是投資一直持續盈利,並且身體健康狀況也保持的很好,反觀很多職業交易者,50歲還沒熬出頭就有跳樓的,受不了得憂鬱症的,爆倉欠債流落街頭的。

我原本在上期所上班的時候,經常會碰到年紀一大把的大爺大叔敲門來說,我有多年的交易經驗,你借我筆錢,我保證幫你翻倍,我上下打量幾眼,都是穿的破破爛爛,蓬頭垢面,鬍子邋遢。這基本是屬於已經走火入魔,不能自拔的了。

——————————————————————————

交易者除了自身的天賦能力,信息來源,還有很大一部分是來自於運氣。

通常很多人短時間賺了很多錢,瞬間覺得自己就是為交易而生的,天賦異稟,修為驚人。這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市場給你的假象。

人最難逃脫的就是自己給自己設下的幻覺。

很多人並沒有他想像中的那麼好,特別是在交易這一行業,當市場否決你的時候,又覺的自己一無是處。

——————————————————————————

交易員其實和很多其他競技行業的從業者一樣。

例如拳擊手,賽車手,狙擊手,跨欄運動員,圍棋,等等等。

不同的是,其他行業里你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溜溜便知。

圍棋里講,16歲前不成國手就無望了。跨欄運動員像翔哥這種,在初中就已經體現出自己遠超常人的實力。

這些行業里要找真正有天賦的人還是相對較容易的。

但是在交易這個行業就很難判斷了。

這裡安利一篇文章為什麼中國難出真正成功的投資者?

誠如文中所說的,你讓我判斷一位基金經理的好壞,給我看他2年的3年的業績,我很難看出來這個人怎麼樣。起碼要10年左右的業績,還要看他具體的投資思路才能判斷。

像國內目前的私募狀況,你有見過哪個產品能持續保持翻倍的利潤遠超市場平均收益的嗎?

基本都是贏一波,出名氣了,然後瘋狂融資,最後結局都不怎麼好。

私募排名一直都是風水輪流轉,幾年河東幾年河西。

說穿了,大部分私募,或者說交易者,他們純是為了賺錢而來的。不是想要成為什麼優秀的資產管理者。或者說是要通過交易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僅僅是賺錢,要賺快錢,越快越好,今天融一個億,明天賺二十個點就走人。

管他有沒天賦,能不能有什麼價值,賺錢要緊。

——————————————————————————

成功的投資者,交易者不是為錢而來交易,他們有天賦,也勤奮,但更明白交易是人生的一部分,是生活的一部分。

世界的發展靠的是技術的革新,不是靠央行降息,更不是量化寬鬆。再搞個八萬億或許能挽救凍如冰雕的過剩產能行業,但不會使人民的需求再增長哪怕一點。

金融的本質是為實體企業融資,不是為某個人謀私利。

優秀的資產管理者平衡物價高低,投資未來企業,錢不過是市場順帶給的獎勵。

至於其他的過往雲煙,多一個少一個,何足掛齒?


其實誰的心中都有不服輸的種子,而且不止一個,隨時都會萌芽。


一般結局良好的投資大師或者操盤手沒閑心思寫書給你看。


謝邀。

把市場擬人化,是很多人喜歡做的事情。市場,交易場所而已,和買菜的菜市場,沒什麼本質的區別。既然這麼喜歡把資本市場擬人化,同理,是不是也可以把菜市場擬人化呢,今天買了好菜認為自己戰勝了市場,明天買了條死魚就認為自己被市場打敗了。

為什麼很多人如此醉心於把市場擬人化呢。這裡面有兩個秘密。

秘密一:不承認是交易對手的強大和專業戰勝了自己。

秘密二:不承認是自己的弱小和業餘而招致的失敗。

如果把原因都歸於「市場」的話呢,則既洗脫了承認對手強大的不情願,也洗脫了自己無能的尷尬。所以,為了給交易失敗找個理由,市場必須得被擬人化。市場是不可預測的,市場是不可戰勝的,市場是一個神一樣的存在,我只是輸給了「市場」這個神而已,這樣心理就好受多了。

人總是害怕失敗,並且從心理上抗拒承擔失敗的結果。為失敗找借口,是多數人的選擇。

除了把市場擬人化,干這行的人,還喜歡做第二件事:把心態的作用神聖化。強調勝敗的關鍵在於心態,同樣背後有兩個不可告人的秘密。

秘密一:不承認是因為對手比自己專業,而戰勝的自己。

秘密二:不承認自己的失敗,是因為比對手更業餘。

這樣以來,對手贏,只是因為心態好,運氣好。而我輸,也只是心態不好,自己倒霉。這樣又給自己洗脫了無能者的責任。失敗者害怕承擔責任,是一種普遍的心理特徵。這也是他們之所以失敗的一大部分原因。不肯面對失敗的現實,所以要靠把市場擬人化來逃避,不肯承認投資這個行業是需要專業技能的,所以把心態神聖化。

如果能克服前面兩個心理障礙,那麼在交易進階之路上,就可以秒殺多數人了:直面現實,敢於承擔失敗的責任,敢於承認自己的弱小和業餘,終身保持專業技能的進階和學習。進而可以了解,穩定性的盈利,靠的是一種專業程度的技能,而不是心態。

完了嗎?還沒有。

第三個障礙又要出現了。把人性雞湯神聖化。認為是人性主宰地球上的一切發生的事情,認為是人性主宰資本市場上的一切行為。所以才出現了那個著名的正確廢話:貪戀和恐懼之辨。

人只是自然的產物,怎麼可以倒過來主宰自然呢。不過很多「交易大師」,都會被人性這碗雞湯給灌醉,不會再深入思考世界運轉背後更本質更深層的推動力。

題主說的,不能穩定的長久的戰勝市場的那些交易大師,應該都是還沒有過完這三關的人。他們只是在投資者結構上,素質比其他的投資者更高而已。但是他們並沒有真正找到,真正推動世界運轉的背後力量和本質是什麼。

什麼是投資者結構呢,就好比說,100名投資者,那麼在統計學上來說,排名前10名的,顯然就是可以保持盈利的,而後面的那90人,則是持續的輸血者。

能跑贏投資者結構,可以一時的穩定獲利。但是一旦投資者結構發生變化,比自己更專業的投資者湧入市場,那麼自己就將迎來失敗。退出前十名的盈利序列。

如何才能一直在投資者結構裡面保持領先,並據此穩定盈利呢。那就要靠自我變革。隨著世界的變化而變化,如果一成不變,只要市場結構變了,投資者結構變了,那麼他的失敗是肯定的,不管之前有多麼的成功。


為什麼要擊敗市場?這個想法就有病。深藏功與名滴大贏家太多,哀股你要多研究原始股東,大多數日子相當滋潤。


有「一次失誤就能讓你回到解放前」這種想法的人,一定會回到解放前。

我們天天都在失誤,可就是在賺錢,不服你打我啊。

哈哈哈


善始善終的有很多啊,巴菲特,索羅斯,羅傑斯,艾德思科塔。。。。那個江恩和艾略特根本不是大師好不?就是買書的。有很多做了好幾十年的基金經理呢,推薦看《趨勢跟蹤》。市場只是個無感情的存在,你打敗它對它而言沒有任何意義,最重要的是,做好你自己。


非得打敗市場嗎?不能做市場的小弟混口飯吃?


走出幻覺,走向成熟這本書有過解答:我們的信念都是相對的正確,只有市場的價格是絕對的。但是看起來錯誤的信念——技術分析和基本面以及其他方法,都可以做到盈利,而到處搖擺心無所依的人肯定是不能盈利的。歷史是符合邏輯的,但符合邏輯並不意味著未來可知,總會有出人意料的情況。各種各樣的信念只是「認知優勢」,存在著風水輪流轉,暫時的失效的可能。因此他得出結論:安全邊際才是投資最重要的。


要打敗的不是市場.

是自己.


人不是不能打敗市場,是不能打敗自己,哪怕偶爾打敗自己,但是長久不昏聵真不容易,歷代朝代都這麼敗了的,大多偉人也都晚節不保,只是我們看到的都是偉人光輝的一面。

回歸正題,如果你不斷賺錢,你就會不斷膨脹,然後自以為天下無敵,做事不留後手,那麼某天一隻黑天鵝飛過,基本就掛了。


這道理都不明白?

因為悶聲才能發大財啊!


這是一個很簡單的take risk的問題

100次投資1次失敗就破產的前提條件是這100次投資是做完一次再做一次,而不是同時做。

題主問題中提到的結局不太好的trader大多單幹(如格雷厄姆、利弗莫爾),單幹有個壞處就是容易在某一標的上重倉(不只是賬戶上重倉,也是在個人資產配置上重倉),這樣確實是一次失敗就破產,即使你的理論再健全也是有很大風險的。而且大師往往更為自信,也更容易重倉,進而遭遇那個100次中的一次失敗,並不能因此說他的理論就不對。(格雷厄姆就是鮮明的例子)

而結局比較好的trader大多機構背景(如彼得林奇、索羅斯),機構背景的好處是知道建立股票籃子,也就是把那100次投資同時做,其中1次失敗了對整個籃子的影響微乎其微。大家都說巴菲特喜歡重倉,但巴老的股票籃子常年十幾隻「重倉股」,08年的花旗銀行算是巴老著名失敗案例,單只股票虧損60%,但同期巴老的資產減值在30%左右,伯克希爾投資的國債分散了很大一部分風險

別說大師,散戶也是這樣的


為何要打敗市場。

就好比你身在地球上,聲稱要操翻地球一樣。


市場是你的朋友,給你吃,給你喝,和你玩,你這沒良心的,還想著打敗他?


討論這個問題我們首先分析下其他行業,某大型工廠粉塵爆炸,某奶粉三聚氰胺,某公司資金鏈斷裂……如此信息數不勝數,這些不是傳統行業的黑天鵝嗎。生活中有人睡在家被車撞,走路上掉無井蓋下水道,開車被泥石流埋……類似信息也多如牛毛,這些可以避免嗎?為毛總盯著投資行業呢?你要知道投資行業的特殊在哪裡,資就是錢,如今浮躁的社會最吸引人的就是錢和權,權是小眾,普陀大眾最關注的就是錢,這社會還有一種情節叫仇富,所以你敲敲鍵盤就能收穫別人幾輩子幾十輩子都掙不了的錢,從一開始就埋下了不為大眾接受的心理,有一天你遭遇了黑天鵝從神壇摔下,下面就有幸災樂禍的大腳板等著你呢。我們再來討論神壇上的人,沽名釣譽之人通常都是另有企圖,也就會註定有摔倒之日,因為一開始你的目的不純,投資行業沒有幾年童子功加不斷修鍊,僅僅靠三腳貓功夫行走江湖,可想而知。再說投資行業的成功率為何這麼低,你們了解過傳統行業創業的成功率多高嗎,一年成功率,三年成功率,五年呢,十年成功率又比投資成功率高多少呢?這裡還有個門檻概念,但凡入行門檻低的成功率一定低,所謂投資一卡一證人人都有,百分之幾到千分之幾的成功不少了。投資其實和生活一樣,我們過馬路走斑馬線,開車看紅綠燈,雷閃天氣不走空曠平野……往往生活中的風險我們輕而易舉的避免了,那是我們十幾年幾十年的經驗總結,而你初入投資市場就像蹣跚的嬰兒,沒有成人庇護,沒有自我成長就想奔跑甚至想飛,你覺得可能嗎。所以不是沒有成功者,少且隱……


羅伊?R?紐伯格

(Roy R. Neuberger 1903~2010)

  美國共同基金之父,是唯一經歷1929年大蕭條和1987年股市大崩潰、且兩次都毫髮無損的投資大師。

他一生經歷了20世紀的27次牛市和26次熊市,做職業投資者68年,沒有一年賠過錢,被稱為「世紀長壽炒股贏家」。

他創建的「紐伯格-巴曼公司」管理的資金曾達2000億美元。

蓋棺定論,這個老頭很厲害呦!


本來就是賭博性質的,雖然有原理和人脈的支撐,但還是離不開運氣成分,還是和索羅斯一樣吧


先問是不是在問為什麼


推薦閱讀:

央行官網首次發布國債收益率曲線意味著什麼?會帶來哪些影響?
北金所做的委託債權計劃是不是相當於北金所代替了銀信合作中的信託這個通道?
如何解釋負收益率債券的存在?投資者為何願意貼息購買這種債券?

TAG:投資 | 股票 | 期貨 | 債券 | 交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