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腦的可塑性會隨著年齡增長變得越來越差嗎?
比如帕斯卡爾列昂的一項實驗中提到,小提琴手的軀體感覺皮質中專門負責記錄左手手指觸覺的那個區域的面積要比普通人大得多,尤其在那些不到12歲就開始學拉小提琴的人身上,這個現象尤其明顯。
兒童的腦的可塑性比成年人更強,那麼成年之後呢?人的大腦可塑性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差嗎?
來自2016.9.30的更新
Charles Nelson教授的總結太精闢了
圖片來源: "Windows of Opportunity/Vulnerability in the First Years of Life"
Asia Pacific Regional Network for Early Childhood
May 27, 2015
——————————— 原回答 ———————————
大腦可塑性這個問題在下不能關心更多,因為它就是我近兩年研究的主打項目呀。
對大腦可塑性的討論一般分為以下兩種
- 畢生發展期間正常大腦根據經驗與學習而重組神經路徑的終身能力
- 腦損傷之後作為補償功能機制的神經可塑性。
雖然我研究的其實屬於後一種,但是看的出來題主想了解的是前一種,那麼我們就先從這兒說起。不然大腦可塑性涵蓋的範圍實在太大了,畢業論文應該夠我寫的了 =.=
題目描述中說到的軀體感覺皮層的確是了解大腦可塑性的一個非常好的切入點,說到軀體感覺皮層,那就不能不說下圖這位風一樣的少年 —— Wilder Penfield!
圖片來源: Wikipedia
上圖是他在本科在普林斯頓念書時的樣子(請不要問我為什麼Wikipedia上會有這樣的照片)Penfield at Princeton University in 1913(如果一定要翻譯的話,我會題名《追夢的眼神》)圖片:Wilder Penfield in 1963, at the age of 73, sketching a cross section of the human brain.
1963 (中文字幕:即使當他老去,那柔美的神采與深幽的暈影也是充滿了知識的光環呢。)來源: Osler Library of the History of Medecine. McGill University, Photography Collection.
這位風一樣的男子,哦不,慈祥的老爺爺當年做了什麼了不得的事情讓神經科學研究者們如此景仰呢?是他,是他,就是他,神經科學人人皆知的「小矮人」圖(Homunculus)。1950 年,Wilder Penfield與另一位男神Theodore Brown Rasmussen共同繪製出人類感覺區和運動區的大腦皮質機能定點陣圖。對了,醫學朋友們熟知的Rasmussen綜合征,就是以男神2號命名的。
男神1與2給癲癇病人做開顱手術時,曾在病人許可下使用微電極刺激病人大腦皮質各部位,並讓病人報告刺激不同位置下的感覺。請注意,痛覺感受器在頭皮上有,然而在大腦中是沒有的,所以病人在頭皮麻醉下的開顱手術中其實是處於很清醒的狀態參與實驗的(真心感謝這位病人對推動神經科學進步所做出的貢獻)。
圖片來源:Homunculus (Topographic) Diagram (感覺區和運動區的大腦皮質機能定點陣圖)
以上示意了大腦皮質A. 感覺區和 B.運動區定點陣圖。首先你會發現這個定位區域大小與實際身體所佔大小並不是一比一的,比如占身體很小一部分但接受器密度越高的部位(比如臉和手)大腦卻會用更多皮質來表徵。正因如此,與之對應皮層多的身體部位我們的軀體感覺會更加敏感,動作也會更加精細。正常情況下你能用手拿的應該比用腳來的快和高效不是?
以上都是科普鋪墊(也是夠長的),現在我們要進入實驗探討階段了。
音樂訓練對於軀體感覺皮層的可塑性研究的經典實驗,不得不說下圖的Elbert et al. (1991)。在此研究中,他們將9位有著多年小提琴訓練的人(對應下圖中的9個黑色數據點)與未接受任何音樂訓練的人(6個灰色數據點)對比發現:當刺激左手小指的時候,有長年小提琴訓練的人比未經訓練之人激活更多對應的軀體感覺皮層,而且激活區域的大小與學習小提琴的起始年齡呈正相關(圖B)。對於不熟悉小提琴的朋友們,我想再解釋下這個一一對應。首先你要知道小提琴演奏時左手四指控制觸弦的力度與位置以保持音準,所以你看到的圖A中黃色區域是左手對應的右半腦的軀體感覺皮層。如果你細看會發現圖B與圖C坐標中的D1與D5。文中D1指的是大拇指,D5指的是小指。拉小提琴時大拇指起到的作用主要是換把過程中,並不涉及精細觸弦動作。正是如此,文中發現在長年小提琴訓練的人中左手激活軀體感覺皮層最少的便是大拇指。這說明神經可塑性是與我們的軀體感官經驗直接、具體對應的。
一般來說左手小指是右利手手指中最弱小的手指,但是小提琴訓練可以將其強化。這種強化不僅可以體現在行為層面的小提琴演奏技能,也在我們軀體感覺所對應的皮層擴張上(圖C橫坐標為左手手大拇指到小指的皮層距離)。另外,因為小提琴右手運弓,並不涉及精細觸覺,所以與之對應的軀體感覺皮層也沒有變大(圖C縱坐標為右手大拇指到小指的皮層距離)。這再一次說明了神經可塑性是與我們的軀體感官經驗直接、具體對應的。
圖片來源: Elbert et al. (1991). Science.
下面這篇Nature Reviews總結了神經影像中報告過大腦中與學習音樂相關的,在結構和功能大小上發生變化的腦區,主要是以下地方:planum temporale, the anterior corpus callosum, the primary hand motor area, and the cerebellum。然而大腦可塑性的結構變化問題涉及"先天 vs. 後天"的永恆辯論。到底是因為先有了大腦結構不同使各位專長所在不同,還是因為學習和經歷導致大腦結構變化呢?現在你有沒有體會到上面這個小提琴的大腦可塑性研究設計的精妙之處?因為可以通過對比雙手的不同學習經驗得到神經可塑性依據具體感官經驗的因果效應呀。
圖片來源:Münte, Altenmüller, J?ncke (2002). 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
順手篡改了男神Wilder Penfield的"小矮人"圖,以示意學習小提琴對軀體感覺皮層的影響。放大比例並沒有特別講究,純屬娛樂,大家看看就好。
Tina原創圖片系列(原創不易,記得點贊)
關於學習對大腦可塑性的神經機制,不得不提神經科學中經典中的經典——赫布理論(Hebbian theory)和長時程增強作用(Long-term potentiation)。圓桌時間有限,直接略去下圖AMPA和NMDA受體在Glutamate作用下的工作機制一千字。簡單地說,突觸可塑性的基本原理,即突觸前神經元向突觸後神經元的持續重複的刺激,可以導致突觸傳遞效能的增加。
圖片來源:? Long term potentiationAnthony Isaacson
放眼畢生發展之神經可塑性,成人的大腦曾經一直被認為是一成不變的。然而近十幾二十年的關於經驗可塑性研究基本推翻了之前成人大腦可塑性極低的假說。其實我們的大腦從未停止改變和調整以達到最優神經迴路,只是在幼年時期這個過程發生的比較迅猛。雖然從神經科學角度來說根據經驗與學習而重組神經路徑的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發現(experience-dependent plasticity),然而成年人的大腦可塑性有著很大的個體差異,不能一概而論。
從另一方面說,我們一直認為嬰兒時期突觸修剪(synaptic pruning)到兒童時期是大腦可塑性最強的階段。然而此階段極高可塑性所伴隨的是較低的大腦信噪比,以及未達到最優化的大腦各區聯接,所以對應了大腦運作的不夠高效。比如面孔識別這個我們從生下來就在不停努力的任務,確實有著從結構(Inferior Longitudinal Fasciculus)以及對應的面孔識別網路的功能聯接優化呢。下圖顯示的這些區域包括:枕葉面部區域(occipital face area)、外側梭狀回中部的梭形面部區域(fusiform face area),以及顳葉前部(anterior temporal lobe)。
詳情請關注參考文獻中Gomez et al. (2015) 這篇最新Neuron好文。
圖片來源:research_jg
原回答發於圓桌寫作期,歡迎補充指正!
Tina敬上--------- 稍稍做一點補充 ---------
原回答中主要討論了軀體感覺皮層的神經可塑性,希望可以小處著眼、以小見大。然而轉念一想,其實關於大腦可塑性,我們知道的原則其實挺多:
以下節選於Kolb, B. Whishaw, I.Q. (2014). An Introduction to Brain Behavior. Worth Publishers (這本教材是我TA時用的,並不是論文,歡迎留言討論以加深理解):
1. 行為的變化反應的是大腦的變化
對於正常人的意義:行為與大腦是"互動"的。
對於行為障礙或腦損傷病人的意義:如果我們想要看到病人行為有所轉變,那麼本質是通過改變大腦而改變行為(然而這並沒有完全磨滅認知行為治療的作用)。
2. 所有物種都具備神經可塑性
無論是低級生物還是高級生物,不論是對環境的簡單應激還是持之以恆的訓練和學習,都伴隨著神經可塑性的發生。
3. 特定年齡有其神經可塑性的獨特性
在不同年齡段,我們的大腦即使對同樣的經驗也會有不同的反應。比如前額葉皮質(prefrontal cortex)在嬰兒時期就遠不如加工視覺、聽覺、觸覺等感官信息的發展成熟。
4. 產前經歷對神經可塑性有影響
妊娠期間的負面刺激,如服用藥物,會對寶寶的大腦結構有一定影響。這些刺激對基因的影響已在動物模型上得到驗證。
插播一句:關於評論中問到喝酒對神經可塑性的影響,其實社交性的少量飲酒有許多積極作用(Sayette et al., 2012),比如增強社會紐帶以及積極情緒。然而酗酒什麼的就不好了,尤其是懷孕時請不要喝酒,如果您不希望未來的寶寶得下面這種胎兒酒精綜合症的話。
胎兒酒精綜合症(英文:Fetal alcohol syndrome,簡稱FAS)又稱胎兒酒精綜合症,是母親在妊娠期間酗酒對胎兒所造成的永久出生缺陷,程度會按母親喝酒的份量、頻率及時間所影響。酒精會進入胎盤,並阻礙胎兒的成長及體重,造成獨特的臉部小斑,破壞神經元及腦部結構,並引起體質、心智或行為等問題。
來源:百度百科
另外還要強調一點,雖然維基百科和百度百科都用了"酗酒"一詞。其實這不完全正確,首先目前沒有研究證實多少酒量會導致胎兒酒精綜合症。雖然胎兒酒精綜合症的發病率與媽媽孕期的飲酒量相關,但也與每個人代謝酒精的能力,胎兒所處的發展階段等原因有關。換句話說,只要有飲酒,不論多少其實都有可能導致胎兒酒精綜合症。所以,科學的角度,關於孕期飲酒量從來都沒有安全量的說法(Sowell, Charness, Riley, 2014)。今年暑假有幸聽到這篇Nature好文的一作,Elizabeth Sowell本人講的Functional and structural brain imaging in toxic exposure and severe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感到優生優育真的是很大社會責任呢,比如維基百科中說到的"每一個患有胎兒酒精綜合征的終生藥物及社會成本估計高達800,000美元。" 作為認知神經研究工作者的我覺得有義務告訴大家不要信坊間說法,比如喝一點沒關係,比如你看誰誰誰懷孕期間喝了酒寶寶生下來一點事兒都沒有。最安全的辦法就是,為了寶寶的大腦發育著想,請您滴酒不沾。
5. 神經可塑性具體作用於相應的腦區
請直接看原回答!比如我展開說明的為什麼小提琴觸弦的左手指法訓練只會帶來與之對應的右半腦軀體感覺和運動皮層的相應擴張。對這個例子的解讀絕對比一般教材中你能看到的剖析得細緻(就是有底氣這麼說)~Tina敬上
補充於2015.11.17References
Elbert, T., Pantev, C., Wienbruch, C., Rockstroh, B. Taub, E. Increased cortical representation of the fingers of the left hand in string players. Science, 270, 305–307 (1995).
Gomez, J., Pestilli, F., Witthoft, N., Golarai, G., Liberman, A., Poltoratski, S., ... Grill-Spector, K. (2015). Functionally defined white matter reveals segregated pathways in human ventral temporal cortex associated with category-specific processing. Neuron, 85(1), 216-227.
Mahncke, H. W., Bronstone, A., Merzenich, M. M. (2006). Brain plasticity and functional losses in the aged: scientific bases for a novel intervention. Progress in brain research, 157, 81-109.
Münte, T. F., Altenmüller, E., J?ncke, L. (2002). The musician"s brain as a model of neuroplasticity. 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 3(6), 473-478.
Sayette, M.A., Creswell, K.G., Dimoff, J.D., Fairbairn, C.E., Cohn, J.F., Heckman, B.W., Kirchner, T.R., Levine, J.M., Moreland, R.L. (2012). Alcohol and group formation: A multimodal investigation of the effects of alcohol on emotion and social bonding. Psychological Science, 23(8), 869-878.
Sowell, E. R., Charness, M. E., Riley, E. P. (2014). Pregnancy: No safe level of alcohol. Nature, 513(7517), 172-172.
謝@劉柯邀,誠惶誠恐地來回答這個問題…
大腦可塑性指的是腦部會被外界環境以及人的經歷所改變的可能性。其中有功能可塑性以及結構可塑性。功能可塑性通常是指通過學習和訓練來使原鄰近的腦區來替代或者輔助原腦區的功能;而結構可塑性通常指通過學習來改造神經突觸之間的連接,從而獲得新的大腦結構以及新的行為能力(Kolb Whishaw, 2003; Poldrack, 2000; Schiltz et al., 1999)。
至於腦的可塑性與人的年齡的相關性,可以說並不是絕對相關的。這裡我個人認為可以將腦的可塑性分為絕對可塑性以及相對可塑性兩種。絕對可塑性指的是人腦具體部分的可塑性,比如說上丘腦、海馬等等具體的部位(Jung et al., 2009)。這些部位在人腦的日趨成熟下,結構變得越來越穩定(Haruo et al., 2004),從而使得其絕對可塑性越來越低。我認為絕對可塑性的降低並不代表整體可塑性的降低,我在後面會作解釋。
相對可塑性是指人腦功能的可塑性,比如說語言、邏輯、記憶等。我們已經知道類似學習新的語言這樣的功能是有關鍵發展期的,也就是說即使你不學任何東西,到了10歲才開始學習語言,也沒有出生就學語言來的快。所以這樣的學習新東西的功能的可塑性很可能是越來越差了(不排除人在年齡更大的時候獲得的其他經驗影響了語言的發展,但是目前這種可能性比較小);然而,隨著人的成長,人的語言能力是越來越強的 (Pinker,1984)。因為人的邏輯越來越成熟,對社會的學習更加完善,所以人的語言能力也越來越精湛(同理可以說諸如邏輯能力等也是這樣的)。
建金字塔的時候,最底層所用的石塊最多吧?可是安置好頂層那幾塊石塊所要做的功並不一定比打好地基更少。所以我認為,我們並不能臆測大腦的可塑性越來越差了;更有可能的是隨著人年齡的增長,與社會的接觸增多,人們學習新事物的動機降低—因為知識廣博而不精通常不會比專精少數能力更有用—從而使大腦調節了自己的可塑策略,把更多的可塑資源放在強化自己已有的功能上,而不是學習新的功能中,這樣才能把有限的資源更好地利用起來。
發展相關的腦科學我不是很熟悉。以上回答多數是我主觀地理解所讀有關人腦可塑性發展論文的作出的對人腦可塑性發展的一個猜測,肯定還很不完整甚至有錯誤。如果有說的不對的或者需要補充的,請不要留情地指出批評,謝謝。
(請問知乎是沒辦法indent非首行的段落嗎?我先用數字隔開ref.好了...)
Reference1. Haruo, K., Masanori, M., Jun, N., Nobuaki, Y., Naoki, H. (2004). [structure-stability-function relationships of dendritic spines].. Tanpakushitsu Kakusan Koso Protein Nucleic Acid Enzyme,26(7), 360-368.2. Jung, K. H., Chu, K., Lee, S. T., Kim, J. H., Kang, K. M., Song, E. C., et al. (2009). Regionspecific plasticity in the epileptic rat brain: a hippocampal and extrahippocampal analysis. Epilepsia,50(3), 537-549.3. Jung, K. H., Chu, K., Lee, S. T., Kim, J. H., Kang, K. M., Song, E. C., et al. (2009). Regionspecific plasticity in the epileptic rat brain: a hippocampal and extrahippocampal analysis. Epilepsia,50(3), 537-549.4. Kolb, B., Whishaw, I. Q. (2003). Brain plasticity and behavior.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12(1), 1-5.5. Kramer, A. F., Bherer, L., Colcombe, S. J., Dong, W., Greenough, W. T. (2004). Environmental influences on cognitive and brain plasticity during aging.. Journals of Gerontology,59(9), M940-57.6. Krashen, S. D. (1982).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Elt Journal.7. Mahncke, H. W., Bronstone, A., Merzenich, M. M. (2006). Brain plasticity and functional losses in the aged: scientific bases for a novel intervention.. Progress in Brain Research,157(157), 81-109.8. Pinker, S. (1984). Language learnability and language development. Modern Language Journal.9. Poldrack, R. A. (2000). Imaging brain plasticity: conceptual and methodological issues--a theoretical review.. Neuroimage,12(1), 1-13.10. Schiltz, C. ,., Bodart, J. M., Dubois, S. ,., Dejardin, S. ,., Michel, C. ,., Roucoux, A. ,., et al. (1999). Neuronal mechanisms of perceptual learning: changes in human brain activity with training in orientation discrimination. Neuroimage,9(1), 46–62.摘要:大腦可塑性有很多種。有些會隨著年齡增長而衰退,有些不大會。已經有很多科學和醫學證據表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如低卡飲食、有氧鍛煉、持續的某種刺激或者訓練(比如題主所說的練習樂器)等等會增強一些層面的可塑性、降低年齡的影響。
好吧,沒有耐心的可以點叉了。有耐心的就慢慢讀這個故事吧。
大腦的可塑性是一個比較通俗、廣義的概念。總體而言,神經網路中任何長期的功能或者結構上的改變都可以稱作神經的可塑性。「神經可塑性」(neuroplasticity)這個說法早就有,但是直到90年代才開始引起廣泛關注,因為直到那時候才開始有實驗工具來系統地記錄和分析神經網路在從分子到結構的各個層面上的變化,進行研究。
因為內容廣博,如果認真討論的話幾萬字都打不住,何況我們現在了解的真的也就是滄海一粟而已。關於大腦的複雜程度的更為輕鬆有趣的介紹,請參照我另外一個千贊答案:你所知道最冷的冷知識是什麼? - 紅塵踽踽的回答 - 知乎
不過畢竟過去二十多年砸進去的人力物力也不是白砸的。現在對可塑性這個現象在各個層面上都比過去任何時候了解得更為深入。一個比較清晰又簡單的脈絡就是按照可塑性發生的細胞/生理學尺度來理解。大致可分成三個層面:
1. 亞細胞水平的可塑性。我們理解最多的就是突觸可塑性 (synaptic plasticity).
2. 細胞水平的可塑性,比如軸突的路徑改變,即軸突導向 (axon guidance).
3. 多細胞水平的可塑性,比如神經生成(neurogenesiss),以及皮層重組(cortical
remapping).
在這三個尺度上,籠統來說,尺度越大,涉及的分子、細胞學變化越多越複雜,也是首先隨著年齡而衰退的,比如皮層重組
(但也不是絕對不可能發生)。而在亞細胞水平上的突觸可塑性(synaptic plasticity) 則是伴隨終身的,也是最容易增強和改善的。
所以說活到老學到老是有科學依據的,因為突觸可塑性伴隨終生。沒有借口!(握拳!)
簡單舉例細說一下:
1.亞細胞水平的可塑性。我們理解最多的就是突觸可塑性
(synaptic plasticity).
首先, 突觸就是神經元軸突和樹突末梢的小突起,可以讓電信號從一個神經元傳導到另一個。突觸就好比是電線的接頭,沒有合適的突觸神經元就像沒有接頭的電線一樣,一點用沒有,還可能添亂。如下圖中的金黃色突起表示。
在突觸的尺度上,神經元永遠都在變化。突觸可塑性是所有神經功能的基礎,也是神經病變中首先衰退的。比如神經退行性疾病帕金森氏症或者阿爾茨海默症,在發生明顯的功能性或者結構上的蛻變之前很多年,突觸的衰退可能就已經開始了。
舉一個學習和突觸可塑性的例子,如下圖所示。學習的過程伴隨著神經突觸的爆髮式增長(比較a和b, d 和e)。這裡的學習是廣義的,語言、技能、閱讀、寫作,基本什麼都算。
然後在積極學習之後的固化(consolidation)階段,突觸會經歷修建(pruning)和重新分布的過程(c和f)。最後的結果是使突觸強度 (synapse
strengthening),也就是神經元之間的傳導效率提高、閾值降低了。
引文:Reference: Structural plasticity upon learning: regulation and functionsPico Caroni, Flavio Donato Dominique Muller, 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 2012 Jul;13, 478-490.
如何增強/保持這種可塑性:
(1)勤學苦練。這麼一說,真覺得我們文化里的傳統智慧博大精深啊。真的,因為突觸可塑性時刻處於一種用進廢退的狀態,所以對於想要保持的技能,就需要經常、持久地練習來維持和增強突觸的強度。這也就是為什麼三天不練琴手就會「生」、五天不背單詞腦子會「鈍」的原因。因為突觸強度減弱了啊。就這麼敏感。
(2)其他一些方法,比如上文提到的增加環境(生活、經驗)的豐富程度 (environment enrichment)。翻譯過來就是別總打(一種)遊戲,至少打中英雙語的吧(哈哈)。另外比如有氧鍛煉,飲食中增加不飽和脂肪酸、抗氧化物,都被顯示可以增加突觸的基線豐富度,如上圖d所示。
2. 細胞水平的可塑性,比如軸突導向 (axon guidance).
在兩個神經元拉起手來傳導信號之前,他們得先接上頭。這就是軸突導向的作用 — 讓兩個「千里之外」的神經元先「在一起」,「手拉手」。
這種級別的變化要複雜很多,因此相對應的,理解的程度也就差得多。目前對軸突導向的理解主要集中在神經發育以及神經性病變的情況下。對於正常的發育後階段(post-development)的了解比較少,主要的共識之一就是軸突導向的發生確實隨著年齡增長而降低。
不難想像,神經元都沒「牽上手」呢,怎麼能「發生關係」啊?!軸突導向少了,在突觸層面的連接和增強根本無從談起。所以通常所說的年齡大了腦子就慢了,就是指這個尺度及以上的可塑性的降低。
如何提高/延緩呢?
從理論上說,改善突觸可塑性的狀況都應該會促進軸突導向的過程。但是另一方面,因為這個過程緩慢複雜,所以需要更長時間、強度更大的「勤學苦練」。比如持之以恆地學習一種新的技能,比如樂器、書法、繪畫等等。或者「簡單」些的,換個手寫字等等,都會讓神經元的軸突和樹突發生變化,探索新的路徑,找到新的「朋友」。
3. 多細胞水平的可塑性,比如神經生成(neurogenesiss),以及皮層重組(cortical
remapping).
(未完待續。先寫到這,讓新產生的突觸鞏固重組一下再寫吧。)
這是我29歲練會的,左手寫字,,,我本身是右利手,,,,這個問題我說不出來,但是我感受很多
腦內的細胞大約可分為神經元和神經膠質細胞。可塑性可能會涉及到一些突觸的鏈接和神經元的再生長。但是常規的可塑性一般指的是樹突之間的聯繫廣泛程度。之前認為神經元的數量在出生後不在生長,但是近幾年有研究表明在小鼠海馬的某一部分的神經元可再生。神經膠質細胞也會參與信息的傳遞,該種細胞的增長也會相應的促進信息的傳遞。人年長後,細胞更新以及代謝均有部分程度的下降,所以大範圍的來說可塑性是降低的。
看成了大胸的可塑性。。。
我覺得答案不確定。就像智力中的晶體智力和流體智力,晶體智力隨著年齡不退增加,流體智力在某一時期達到一個峰值,就會逐漸下降。但是像創造力這類,又會在類似於中年時期又上升。大腦可塑性很奇妙,按理說年齡上升,器官是不斷老化,但是只要科學用腦,就會讓大腦更加靈活,更有可塑性。
除去高贊的腦神經分析,其實人們的認知範圍和大腦容量以及大腦開發等等一系列都有關聯,同時,是否願意接受更強的可塑性變化也是一個問題。
舉個大家生活中都見到過的例子,比如我們會說一個年長的人『頑固』,這裡面上述問題其實都有所涉及,經驗主義在裡面的影響通常更大。
我相信,機能下滑是存在的,但我並不認為影響會有那麼大,當然,如果你從未開發大腦,每天只是玩兒玩兒簡單的遊戲,看看不需要動腦的劇,你勢必會限制大腦的能力發揮,但是這不代表著它『不好用』了。
我是個懷疑經驗主義者,因此我保持著對世界的好奇與辯證。隨著年齡的增長,你的圈子也逐漸被自己的工作、生活等劃定,因此便會與其他圈子產生區隔,自然在理解上就形成了斷層,此時突然出現一件什麼其他圈子範圍內的事,你便會產生無法理解的感受,但這不過是發生在你生活範圍之外的事,但是你會認為你對世界不理解了,學習能力下降了,其實只是你沒有去主動接受罷了。
前面也看到了有人提及的年長的人對於電子產品的使用,這東西同樣是主動行為,你如果在心底排斥學習,那自然你在學習的過程中損失很多細節,那效率一定會降低。其實不是說年齡增長就一定會形成什麼樣的負面變化,要知道,人從生下來就是不斷在學習才能成長的,倘若你從出生就拒絕了學習,一開始再好的機能,也不會給你帶來任何可塑性轉變,因為你放棄了。
所以個人認為,隨著年齡增長,大腦可塑性變差,這隻能是其中一個元素,但是於我而言並沒有那麼誇張的作用,限制可塑性的,往往是經驗主義和主被動訴求。
各位身邊的同齡人逐漸分出高低了,沒有成功的人是因為年齡導致的可塑性差因此沒能超過成功的人嗎?
拋開腦神經學,從「思維定勢」這一點,可塑性是會降低,但不是一概而論所有人都呈遞減走勢舉個例子,有些中年人不會使用電腦,有的卻很上手,是智力問題導致了這種差異?未必,有的中年人覺得自己肯定學不會,或是因為害怕生疏帶來的挫敗感所以拒絕嘗試,有意識地遏制好奇,變得愈發固執「不願嘗試」聽來是心理學的問題,但一說身心合一,心理的變化也會導致大腦的變化,雖然暫且找不到神經學的根據,但理解起來並不困難,好比我說易怒是一種情緒趨向,易怒也是大腦結構和神經的構建所致,那麼固執若是取決於心態和思維模式,是不是也可以說它取決於神經的可塑性
我想,大腦的可塑性跟機體年輕程度和神經刺激這兩個因素有關。
個人覺得可以從關鍵期的角度來解釋。大腦的可塑性在某個年齡階段的可塑性是最好的,即所謂的關鍵期,但是過了這個關鍵期之後,其仍具有可塑性,但是可能程度有一定的降低。
我去面壁
想起可塑性記憶了,9年4個月格式化一次腦子
智力可以分為兩種,一個是晶體智力,一個是流體智力。在這裡群主指的是流體智力。流體智力(Fluid Intelligence)是一種以生理為基礎的認知能力,如知覺、記憶、運算速度、推理能力等。流體智力是與晶體智力相對應的概念,流體智力隨年齡的老化而減退。而晶體智力則並不隨年齡的老化而減退,晶體智力主要指學會的技能、語言文字能力、判斷力、聯想力等。 而流體智力的發展20歲會逐漸達到頂峰,三十歲或更早開始呈現下降趨勢。 流體智力的發展和腦結構、腦功能的發展和成熟有很大的關係,而人到中年後腦發育成熟後便不會有更大的發展,或者可以說開始衰老。所以說兒童的智力是可以有很大的發展、提高能力。而成年人便不會了,因為腦功能發展已經趨於成熟,流體智力便不會再很好的發展,最多能提升的就是晶體智力了。(微笑臉) 就像補鈣要趁早,成年後骨骼都癒合了,吃再多的鈣片有啥子用呢,可惜我明白這個道理的時候已經二十二歲,呵呵噠
主要看自己的決定
會 隨著年齡增長 腦細胞老化 神經突觸增發和生長力的下降 大腦的可塑性會變差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的大腦不停運轉,會越來越有創意,但到一定年齡後,會逐漸老化,就會越來越慢
大約3歲之前,無準確數字,因為不可能去找小孩做準確的對比實驗,只是當年有個被幽閉的小女孩研究過。大致情況是半歲之前跟奶奶住,之後奶奶死了,被父親接走,一直關在家裡的小屋,母親啞巴,父親因為厭惡小孩沒跟他說過話,大約12歲多被發現,因為在小屋不怎麼走路所以還不會走路,不會說話,還留口水,義工研究人員輔導了很久,認識單詞,但是無法學會語法,學習速度很慢。三歲之前大腦刺激太少,語言刺激太少的原因。小女孩叫 吉妮 70年代發生在美國。推薦紀錄片《我聰明的大腦》。
隨著年齡增長我可能沒有更多無限創意的想法了,但我變得更平靜能把有限的事情做好也未嘗不是件好事。
我完全不懂前面的答主在說什麼,但是就我本身而言,隨著年齡過30,身體更易疲憊,反應不夠迅速,遺忘更多,對事情理解力的增加是有,但是,我認為更多是由於社會經驗所致,老了身體還能好在哪裡?別自我安慰了,反正這個過程是不可逆的。
推薦閱讀:
※認錯人時大腦發生了什麼?
※人的頭部體積大小與智商有關嗎?過小是弱智嗎?
※人類的智力是如何遺傳的?
※人類是如何做到從寥寥無幾的例子里領悟「新概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