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家長或老師對孩子說「為什麼只欺負你,不欺負別的孩子?」

最近在知乎上看到好多關於孩子成長碰到的各種問題,其中最多的就是這句話,為什麼只欺負你不欺負別人,想問一下這句話會對孩子造成什麼影響,問這句話的家長或老師是什麼心理狀態?

詳細分類一下:

家長說這話有三種情況:

人物關係:C 欺負 B,A 與他們只是普通同學關係。

  1. A 的家長對 B 說:「為什麼只欺負你,不欺負別的孩子?」

  2. B 的家長對 B 說:「為什麼只欺負你,不欺負別的孩子?」

  3. C 的家長對 B 說:「為什麼只欺負你,不欺負別的孩子?」


感謝邀請。

如何看待「為什麼只欺負你不欺負別的孩子」這句話,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面來分析:一是這句話會對孩子造成的影響和其心理活動,一是家長和老師應該怎麼去做。至於結論,我們可以放在最後。

· 這句話對孩子造成的影響

校園霸凌(School bullying)中所牽涉的學生都有角色分類,譬如研究此問題的專家,挪威學者 D. Olwues 就將其分為霸凌者(bullies)、受凌者(victims)、兼為霸凌/受凌者(bully/victim)、未涉入者(non-involved students)四類,每種角色都會有相應的心理動態。我們可以將這句話代入到這四種角色當中進行分析。

受凌者:

「為什麼只欺負你不欺負別的孩子」暗含了一個邏輯,那就是被霸凌是受凌者本身的錯誤。很多人提到,被欺負的人通常內向、害羞、不敢還手、膽小怕事。但我們無法確定孩子是因為內向害羞被欺負,還是因為霸凌而變得越來越內向害羞。誠然,根據調查來看,受凌者確實存在著一定的共性(例如肥胖、殘疾、貧窮、表達不佳等等),可是並沒有哪一種特徵能百分之百概括這個群體,甚至有太聰明或太完美遭嫉妒者成為被欺負對象的案例。

退一萬步來講,即使受凌者全是害羞內向的人,這也不能成為其受欺負的理由,事實上任何一種性格的孩子都不應該被霸凌。因此每當霸凌事件發生,關注點不應該放在受凌者的特徵上。面對霸凌,有的孩子選擇還手,有的孩子選擇不還手,不能說還手是對,不還手是錯,錯的只有霸凌行為。

當受凌者鼓起勇氣向家長或老師告知霸凌問題時,卻得到「為什麼只欺負你不欺負別的孩子」這個答案,會嚴重損耗其對家長及老師的信任。同時,這句話可能給受凌者造成嚴重的心理陰影,並改變其自我認知。在將來面對霸凌時,這些受凌者通常會默默承受,甚至認為自己被霸凌是理所當然的。

霸凌者:

「為什麼只欺負你不欺負別的孩子」無疑是對霸凌者進行霸凌行為最好的信心支持。其實很多霸凌者本身也是受害者,有數據顯示霸凌者在學校不一定就是受歡迎人緣好的孩子,他們很有可能也是學校的邊緣人物,只是行為相對外顯(externalising behaviour),把負面情緒通過激進暴力的行為展現出來(acting out)。

如果不關注霸凌者進行霸凌行為的原因,不去問「為什麼這孩子會欺負人?」,我們也就無法明白他們的動機及心理,更不可能改變他們的行為。有很多案例,霸凌者他們背後有著不為人知的悲哀,他們可能來自家暴家庭,可能有著嚴重情緒問題困擾。霸凌行為是錯,但不代表霸凌者不需要被輔導被幫助。

而「為什麼只欺負你不欺負別的孩子」,非但不是幫助輔導,反而是為了這群霸凌者進行開脫。當霸凌者的行為被告知家長老師,不僅不被批評,還得到這句話時,他就會認為自己的霸凌行為不僅沒錯,相反是有道理的。因此以後進行霸凌行為,可能更加肆無忌憚,對受凌者造成更大的傷害,甚至危及其生命。

兼為霸凌/受凌者:

霸凌和受凌者本身不是單一的存在,兩者之間也經常在一個人身上共存。「為什麼只欺負你不欺負別的孩子」就很容易造成這一現象,如果一個受凌者因為這句話而認同暴力,因此轉而欺負比自己更弱的人,則會成為兼為霸凌/受凌者。

未涉入者:

這個群體雖為直接參与霸凌行為之中,但是這句話對其依然影響巨大。

這其中通常有兩部分人,一部分是因為害怕而不敢制止霸凌行為的人,一部分是對霸凌行為喜聞樂見但不想動手的人,實際上沉默很多時候本身也是一種霸凌行為的支持。因為害怕而不敢制止霸凌的人,因為這句話就更不會出面制止,甚至變得更加膽小,也有可能成為新的受凌者。而那些本不是霸凌者的人,也可能因為這句話對暴力的肯定,一起加入到霸凌行為當中,成為新的霸凌者。

· 老師和家長應該怎麼做

老師和家長:

說出「為什麼只欺負你不欺負別的孩子」一般有三種人:老師、受凌者的家長和霸凌者的家長,三者說出這句話的原因各有不同。

老師:

大部分霸凌事件的發生或多或少都有老師的責任。因為被欺負者通常在班級里不起眼,所以老師時常忽略了這些人。有時候老師認為小孩之間的「打鬧」無關緊要,一小部分老師默許,甚至是支持霸凌行為的發生。

說出這種話的老師是極其不負責任的。老師身在學校,理應最了解這些情況,當有學生告訴老師自己被霸凌時,老師應該及時制止這種行為,並且對事件進行調查。如有必要,應該馬上通知雙方父母,並對霸凌做出必要的懲戒。除此之外,老師應該更加細心地了解受凌者、霸凌者的內心活動,而不是為了圖省事,把本應該屬於自己的責任推卸掉,讓受凌者來承擔。

只有找出原因,霸凌者為什麼欺負人,受凌者內心什麼感受、外在表現有什麼改變,才能更好地解決問題。

受凌者的家長:

說出「為什麼欺負你不欺負別人」的家長,更是在向孩子傳達「暴力至上」的理念。孩子要麼因為連父母都不支持自己而感到失望,內心更加自卑,甚至抑鬱、自殺。要麼認可這種理念,變得乖張、暴戾,甚至轉而欺負他人。

受凌者的家長也要格外注意解決問題的方式,很多家長發現自己的孩子受了欺負就會很氣憤地去找老師和對方的家長,但其實對孩子來說可能是很丟臉的事情。家長的這種做法,為了發泄自己的怒氣,卻忽略了孩子的自尊,對在霸凌事件中受到傷害的孩子可能又會造成打擊。孩子在學習被欺負已經很丟臉了,家長再在學校一鬧,大家有了新的把柄,覺得孩子懦弱,於是更容易被欺負。

諸多家長鼓勵孩子「告家長」,卻不鼓勵「告訴家長」,說到底,是成人不接受兒童世界規則的原因。孩子在學校,是有不同於成人社會規則的一套體系的。大家在學生時期應該都有過類似經歷:在學校出了事情,回家告父母是非常受鄙視的事情。我們首先不該完全違背孩子的意願,而是應該尊重他們的同時,弄清問題的來龍去脈,包容孩子的負面情緒,再與學校理性溝通。如果長期只為發泄自己的情緒而大鬧學校,久而久之孩子在外發生任何事情,都不會再與父母商量。

霸凌者的家長:

很多霸凌者的家長,為了推卸責任,總認為自己的孩子只是小錯,甚至沒錯。殊不知,這種對於自己孩子的「保護」,很有可能毀了孩子。因為家長的許可、支持,霸凌者可能將欺負的手段越來越升級,一直到造成不可逆的傷害。這種「護犢子」的做法,既害了自己的孩子,也害了別人的孩子。

作為一個家長,當得知自己的孩子欺負人以後,一定要把這件事情上升到「嚴重」的程度。首先要了解事情經過,自己孩子的霸凌行為到了哪一步,是否還有其他霸凌行為,這些行為是不是和自己的家庭教育有關等等。

其次,應該立即向孩子言明利害,批評教育,並攜孩子對受凌者進行嚴肅地道歉。另外,很多家長總覺得自己的孩子是心頭寶,不相信孩子會做壞事。但實際上小孩子善惡觀有時候並不明顯,因此家長也要時刻注意孩子的表現,在家是不是更加暴力,是不是對於暴力行為的作品表現出非常人的喜愛,對於其他孩子的評價是否極端(譬如覺得某個小孩「容易欺負」)。

總體而言,在霸凌事件當中,老師(學校)、受凌者的家長、霸凌者的家長都需要足夠的耐心和理智。只有當背後的成因、事件的發生越來越清晰,解決的辦法才可能越來越明了。無論哪一方過於極端和不負責任,都會對孩子造成很壞的影響。很多大人總覺得「霸凌」只不過是孩子之間的小打小鬧,因此忽視甚至漠視,但卻不知道,霸凌事件無論對於受凌者還是霸凌者,都會造成極大的負面影響。

而「為什麼只欺負你不欺負別的孩子」,不僅不能規避霸凌事件的發生,還會讓孩子從小認可暴力、服從暴力、迷戀暴力,對孩子造成極大的影響。「因為弱小活該受欺負」是動物世界的法則,並不是人類世界,更不應該是兒童世界的鐵律。

客觀分析完,說說主觀感受:我怎麼看待家長或老師對孩子說「為什麼只欺負你不欺負別的孩子」?無論何時何地何種原因,從任何人嘴巴里說出來的這一句話,我都極為厭惡。因為我懼怕這種無知及錯誤,會直接害苦任何一位孩子。


這些年處理過多起校園暴力事件,自認為還是有發言權的。以下純乾貨。希望每一個人都能看到。

1、校園暴力分為直接打罵和冷暴力孤立兩種。

校園暴力的受害者,集中在兩類學生身上:

第一類,一般發生在身體有一定缺陷,或者看上去老實、內向、膽小、成績和表現都比較一般的學生身上。

這類學生被稱為「被暴力高危學生群體」。換句話說,他們最容易成為校園暴力的受害者。

如果家長對他們不夠關心,老師對他們不夠關注的話,他們總是淪為一些強勢學生的打罵對象和冷暴力孤立對象。

第二類,校園暴力發生在性格活躍、表現突出,獨特,但成績並不是最拔尖的學生身上。

前段時間,某班提拔了一名新班幹部,這名新幹部就被其他幾名班幹部集體暴打了一頓。原因就是因為班主任在短時間內集中多次表揚了這名班幹部,而這名學生本人跟其他班幹部私下關係一般,這引發了其他班幹部的嫉妒和不滿。

學生的不滿,嫉妒,厭惡,通常都會直接用拳頭和冷暴力孤立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

我見過一些家長和老師,會說題主問的那些話,例如,為什麼不欺負別人只欺負你?也見過家長怕麻煩,粗心大意,忽視了孩子們的求助。

這些老師和家長之所以會說出這些話,之所以會忽視孩子的求助,其根本原因就是懶惰,怕麻煩,不想負責任。正因為這些原因,他們會簡單粗暴地用一些奇葩邏輯堵住孩子們的嘴。

你們可知道,你們的偷懶和不負責任,會讓孩子多麼無助,痛苦?這會讓他們被暴力嚴重傷害,甚至失去生命!

因此,我要說第二點,請注意,非常重要!

2、我們老師和家長,一定要格外關注和重視學生的第一次求助。

校園暴力的施暴者通常都不會主動讓老師知道他們欺負了同學,其他旁觀的學生害怕引火燒身,也會在暴力面前保持沉默,所以,很多時候,需要被欺負的同學主動告知家長和老師這件事情。

所以,請所有家長重視,你的孩子第一次向你發出的求助。

孩子們的求助方式可能會比較隱晦,一般來說會有以下幾種表現形式:

第一種,厭學,提到上學,沒理由的情緒低落,精神不振,甚至怎麼都不願意去學校。

第二種,會在不經意間提到某個同學的名字,並說他老愛欺負其他同學。當你追問的時候,你的孩子又不願意繼續說下去了。

第三種,回家較晚,身上出現莫名其妙的傷痕或者跟你說很累,頭疼,背疼,腿疼。

第四種,近段時間老是用各種借口向你要錢。

如果出現我說的以上幾種情況,請家長一定要萬分重視。早發現,早解決。

最後,我要說,反校園暴力該立法了。該立法了。該立法了!我曾向我市的人大代表提過,要重視校園暴力問題,要針對校園暴力問題立法。

我們都會有孩子,防範校園暴力,需要立法支持、需要學校加強管理教育,也需要各位家長的關注配合,更需要社會每一個人關注支持。這是學生、家長、老師、社會共同的事情。

路,任重而道遠。我們需要共同努力。

我還在教育一線堅持、努力。

所有文字,全部手機打出來。很累。以上。


我來懺悔一下,前不久,類似的事情發生在我女兒身上。

性格一向溫和的女兒今年年初突然變得易怒,和她最好的朋友M發脾氣三次,每次M都很委屈的去找媽媽抱抱安慰,看得我都心疼,每次我都批評我女兒,並且堅持讓她道歉或者和好朋友擁抱,我也會給小朋友和家長道歉,希望對方理解,同時求助老師協助解決這件問題。這三次發脾氣是在一個月內發生的,我從沒感覺我做錯了什麼,犯錯道歉理所應當。

有一天,放學後,兩個人又約了一起玩,M要玩我女兒的泡泡和滑板車,我女兒很開心地給她玩,當我女兒要玩M的球時,M堅決不給玩,而且嘴裡還說著:我就不給你玩,就不給你玩。我女兒一瞬間哇哇大哭起來,就好像積攢了許久的委屈突然爆發,要知道我女兒從沒在外面哭過,即使受了委屈也能把眼淚忍住。我突然意識到,我可能做錯了一些事情。我安慰了女兒,耐心地引導並且詢問原因,得知M在幼兒園經常打她、推她,並且揪她辮子,她在班裡不好意思發火。我立刻向女兒道歉,說明媽媽沒有弄清楚事實,處理的有些不妥,也告訴她發脾氣是不對的。

而事實上,我對女兒的話仍持有保留態度,因為她正有情緒,要錯怪別人是很有可能的。從這天起,放學後我會讓他倆和更多的同學一起玩,觀察了一個月,我女兒跟誰都可以玩,和其他小朋友從沒發過脾氣,我女兒的玩具願意和任何一個小朋友分享,而且每次都優先M玩,還要求給M買同樣的飾品小禮物之類的。而M和好幾個同學都不一起玩,碰到就走,M的玩具其他小朋友都不可以碰,尤其是就不給我女兒玩,M在她媽媽面前很愛哭,一點事就哇哇大哭,並且要求她媽媽不能抱我女兒。

恰巧有機會到幼兒園聽課,我親眼見證了她倆的相處,喝水時,我女兒幫M倒水,M一把打開,沖著我女兒吼:你沒看到我杯子里還有啊?M完全不像和媽媽在一起那麼弱弱地,我女兒則默默地坐下喝水。

我向女兒道歉。

後來的接觸中,M媽媽一直責怪我家女兒,我都沒理。有一次,M媽媽當著我女兒的面責怪我女兒,我說:難道你不知道M在幼兒園總欺負我女兒嗎?我還想和M好好談談呢。

我要求我女兒道歉,是因為她做錯了。我犯的錯誤是我單純的以為就是她錯了,且不知,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有些孩子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簡單,這是我對我女兒以及經常接觸的六個小朋友觀察了三個月得出的結論。

如果有時間,建議多聽聽自己孩子的想法。

如果有自信,建議充分相信自己的孩子。

禮貌要有,自尊要有,不卑不亢。

而經常指責自己孩子的父母,一種應該是並沒有找到更深層次的原因,沒時間、沒精力或者沒想到,也甚至不願意想;還有一種就是怕惹事吧,但為了自己的孩子出頭天經地義。我們往往更在乎外人的評價而忽略了至親。


讓孩子瞬間明白連父母都是不可靠的,這個世界的殘酷開始向他緩緩展開,這將是一個巨大的價值觀重塑


這句話會對孩子產生很嚴重的影響,孩子會形成一種錯誤的認知:遇到了不好的事情,都是自己的錯,從而形成懦弱,不敢反抗的性格。同時也會對父母缺乏信任。在他最弱小,最需要保護的時候,沒有人願意保護他。

父母說這句話是因為懶惰。因為要真正解決孩子遇到的問題需要花太多的心思和時間。不僅需要具體分析孩子遇到的問題,還要採取相應的措施。相比之下,把問題都推到孩子身上就簡單多了。


我有一個比我小好幾歲的外甥,他上初中的時候我上大學,聽說他被學校里一個初中混子欺負的挺慘,跟學校交涉了很久,收效甚微。

暑假的時候我去他家玩,問他:「為什麼他不欺負別人就欺負你?」

他說:「他也欺負別人,只不過有的人屈服了,我咽不下這口氣……」

我:「別說那麼多沒用的,說白了就一句話,因為你打不過他,又懶得鍛煉身體,是個弱逼加懶逼,對不對?

他:「……對。」

我:「讓我猜猜,他一欺負你你就告老師,然而並沒有什麼卵用,他在老師面前裝的跟孫子一樣,過幾天繼續揍你,對不對?」

他:「……對。」

我:我現在跟你說幾句話,你記住了。

第一、以現在的社會條件,校園暴力永遠都會存在。告老師,找家長,只能解決一時,依靠著別人解決問題永遠不能長久,能徹底解決問題的只有你自己。

第二、學生之間有自己的一套規則,強者有在弱者里挑選受害者的權利,人家挑上你了就是你,沒挑上你也不代表你有多驕傲,懂了嗎?

第三、靠著打架厲害就能當強者,這真是再公平不過的事了,總比社會上「非趙家子弟不錄取」之類的規則要公平的多。

明白了嗎?

他點點頭。

我:「現在你有兩個選擇,一是忍一忍,到畢業就沒事了,或者轉學。二是我出錢給你報個散打班,這個暑假你就不要玩了,學習不要耽誤,每天練完散打就去鍛煉,開了學也要繼續練,以後再有欺負你的,只要他敢動一根手指頭,當眾照死了打,打不過繼續練,找機會再打。」

他:「……我選第二個吧。」

重點來了!!!

過了一個半月,他媽拽著他憤怒地找我來了:「誰讓你教我家兒子學打架!我家兒子是好學生!不是小流氓!」

我:「……學散打也不是要當小流氓啊。」

她:「學打架都是流氓!我兒子要考大學!我兒子要好好學習!」

我:「……抱歉這個邏輯關係我沒理順,沒不讓他好好學習啊……」

她:「學打架就是不學好!我家孩子不打架!」

我:「你不打架可別人欺負你呀,我只是讓他有自衛的能力,不想讓他被別人欺負。」

她:「別人欺負他告老師不就行了!再說不就還一兩年就畢業嗎,同學之間打打鬧鬧的,忍忍就過去了!

我:「……卧槽這孩子真是你親生的?」(這句是心裡話,沒敢說出口……)

他們走之前我外甥偷偷對我說了一句:「對不起,舅舅。」

後來我聽說這孩子把以前欺負他的小流氓揍的轉學了……


作為一個賣慘狂魔,我有一個不是很好的中學生涯,那時候不小心以班級倒數第二的身份,上了奧數班,說真的我是腦殘,可是我也不知道怎麼回事,沒學習就上秒天,下秒地,中間秒空氣,竟然來到了奧數班,是幾千人考試也只錄取不到50人的班級。

在那樣的班級里,我學習水平很差勁,因為他們平時假期補課,已經學過一遍了,周六周日也在補課學習,所以他們平常考試都是99分,98分,97分就排名倒數了,而我往往和倒數第三名相差二十多分,穩居全班倒數的位置,老師都勸我:「趕緊走吧,別上了,跟不上進度」。

倒數第一,是一個大美女,官二代吧算是,老師自然是惹不起的,於是我一直都吸引著班裡的火力,掩護著那個官二代美女。雖然開學時我會是倒數第二名,但是當一個學期慢慢完結,我的知識都已經補全的時候,我就上秒天,下秒地,中間秒空氣的考到班級正數去了。

但是每個開學,我都會被老師吵上很多次,樓上樓下都已經習慣,老師嗓門很大,很快就把我批的人盡皆知,成為了學校的紅人,吸引了一批學妹,小粉絲,在樓下喊我的外號:「木鈴兒」

我被老師批,站在樓下,站在國旗杆,站在門外,被罰操場跑圈,偶爾還會有女粉給我送吃的,送巧克力,送我飲料,我不知道怎麼的就「騙零食,騙色」了。

老師知道我有這樣一批女性粉絲之後,就告訴我:「你知道么,你敗壞班風,凈和不三不四的人來往。」

因為我在班裡沒有什麼朋友,老師也不允許奧數班同學和普通班同學接觸,所以我在那樣的班裡好孤獨。

一次我爸沒有給我交生活費,因為我爸拿了錢就去買煙了,三個月都沒有管我的學校生活費,老師催交生活費,再次對我發怒,我回應道:「吵我幹嘛,他人不靠譜,又不是我的錯,你吵我也沒用啊。」

因為這件事,大家開始說我不尊重父母,寫作文說:「一個不尊重父母的人,是不值得尊重的」,於是對我的污名化行動也就可以順理成章的展開了,因為這件事,班裡的人們開始懷疑我是貧困生,能上這個班的,三年6萬塊,在那個年代裡都是礦山系統的達官顯貴,雖然是號稱考上去的,但是家境好的孩子,明顯學習是比較優秀的。

後來遭遇了幾件事,第一件事,因為我成績比較好,所以老師一直拿我換同桌,有些顯貴的家長打電話給老師,讓老師換一個學習比較好又熱心的同學做同桌。

於是我就被用來換來換去了。

第二件事,班裡有人丟錢了,於是有很多人懷疑是我。於是迫不得已的情況下,我只好炫富,展示了我有一個電子詞典,兩台mp4,嗯,於是我的電子產品都被沒收了。

對於全班同學懷疑我偷錢這件事,他們理直氣壯,說我以前交不起生活費,一定是把錢花了買了可以玩的東西。

我很凌亂,被老師提出去審問,她問我:「你看到別人的錢,沒有動過心?」

我說:「我動什麼心?」

第三件事,是我在學校比賽里摔傷,腿腫翻了,但是沒有一個人幫助我,一天過去了,沒有一個人告訴老師,我當然對他們不抱希望,但是老師看到我的腿之後,十分害怕自己擔上責任,就把我送出租上回家了。

其他的事情就是全班圍攻我之類的,我和誰的關係都不好,各種問題都有。

我告訴我爸媽了,我爸媽說,你應該思考下是不是你的問題。

當時我啞口無言,自己被欺負了,並且還是應該的?無法理解。

後來長大了,我終於明白:是因為你們沒給老師送禮啊。是因為我沒有去一個普通的班級,是因為你們沒有給我報老師們開的補習班,是因為你們沒有給學校打招呼,是因為我打電話給你們,你們從來都不接,所以大家都知道,我是沒有人養的孩子。

所以根本就不是我的錯誤。

從此之後,在中學最後的階段,我學的虛偽,狡詐,活在一片虛偽的安寧之中,與老師和同學相安無事,然而我都知道,這不過是成績好帶來的一點點幻覺,他們隨時還會露出原型,展現出一副醜惡的嘴臉,我就越看他們就越覺得可笑,越看就覺得生活越是不真。我說話也越來越甜了,可是我卻覺得我輸給了他們。

譴責受害人的習慣,是因為想安慰自己,自信自己並不會遇上這樣的事情。所以譴責受害人,以證明自己與受害人差異較大,設想自己不會遇上這種事情,這是他們尋求安全感的方式。

初中三年過去之後,我就再也沒怕過老師,大風大浪都見過了,站過國旗杆,站過走廊,全校師生面前出過丑,這樣的人生經歷,幾乎無懼一切了。但是也摧毀了我對父母的信任,重建這個基礎,需要很漫長的時間,以至於從初中以後,我再也沒有想聽過父母的話。

父母無能,就不願意攬事在身上,處處都希望孩子天生自覺,無師自通,因為他們面對生活疲於奔命,騰不出時間給孩子,也不懂的如何教育,他們太想佔便宜了,如果孩子懂事,他們就想盡全力節省在孩子身上投資的成本。

可惜,我並不懂事,我也是需要一步步來的,投資不夠,我就沒辦法超越客觀規律的成長下去,我後繼無力。放棄父母的思維影響,他們就沒辦法一直一直的坑害我,都是我自己摸索出來的生命軌跡,一步步野蠻生長到現在,我走的比父母言語間割裂的語言更可靠。


我自認為自己還算是個好老師,不是因為我的教學水平有多高,而是我堅持在任何情況下不對孩子說「為什麼不是別人,而是你!」。類似的話還有「為什麼我用的時候是好的,到你手裡就壞了?」 「為什麼別人可以,你就不行?」 「自己好好想想還有什麼錯了!」

有時候,一個事情,各種現象都表明是這個孩子做的,但是在沒有非常明確的直接證據之下,我不會去下這個結論,我情願放棄一個教育孩子的機會,我的原則是,寧可放過一千,不可錯殺一個。

但是現實中更多的老師卻是寧可錯殺一千,不可放過一個,他們美其名曰對學生負責,嚴格。尤其是那些有多年教育經驗的老教師。「釣魚執法」是他們的家常便飯,他們從來沒有覺得這樣做有什麼不對。甚至覺得這才能證明他們教育學生的本事。

我當學生的時候,遇到大量這樣的老師,我當老師的時候,看到的還是大量這樣的老師。在這些老師身上,我沒有看到時代的進步。

「為什麼他不打別人,就打你?」潛台詞是,你自己做的不對,導致別人打你。如果是孩子自己不對,可以直接指出來,拿出證據來。結果你拿不出證據,所以你說不出來。你只是憑著自己的主管判斷,和所謂的經驗,以及早就帶上的有色眼鏡來給孩子定罪。但你沒有證據,只能說「為什麼不是別人,偏偏是你!」

但是很多事情不是你想像的那樣,即便你是一個教齡30年的老教師,常年獲獎的優秀班主任,家長學生口中的好老師,你也不能保證,在沒有直接證據的情況下,憑主觀經驗的判斷就一定是對的。世界是複雜的,有著無數的偶然性和可能性,任何事情都有可能發生。一個成年人應該有這個基本的理性和常識。

其實如果老師掌握了「事實證據」,仍然有可能誤判。但這種誤判對孩子的傷害程度遠遠不及一句「為什麼是你而不是別人」來的嚴重。為什麼,因為你在基於一個「事實證據」讓來判斷,即使還是錯了,孩子會認為你至少針對事情的本身去調查了,是對事不對人的。而「為什麼是你而不是別人」就說明老師(家長)根本不關心事情本身,我錯了的原因是因為我是我,要是我是他,就不錯了,是對人不對事的。這個邏輯看上去不僅荒唐,還嚴重打擊孩子對你的信任感。

即便你運氣好,用這種方法都被你抓准了,沒有冤枉孩子。那麼你給孩子帶來的榜樣是什麼?遇事不用講證據,不用理性分析,甚至是威脅,引誘,欺詐,憑自己的經驗和對方不敢反抗的權威來隨意的批判一個人,以達到自己的目的。這個是非常可怕的。你就是孩子成長的榜樣。

我們時刻盼望著法制社會的早日到來,希望自己生活在一個公平公正陽光的世界裡,那麼我們就要讓孩子從小知道什麼是公平公正,什麼是法制,不要背道而馳。害了自己,還斷送了我們的未來。


每當遇到這種情況,我就想把說這話的老師和家長揍一頓,然後問他們,我為什麼打你不打別人。



因為他們慫,他們窮。

如果家長們有錢有門路,他們會教育孩子「欺負回去」。至少也會去跟對方家長討要說法。

窮的家長如果不慫,雖然處理的方法可能會不好(比如直接動手打架),但起碼還是能讓孩子不白吃虧。

而窮又慫的家長為了不被權貴子弟的家長記恨,只好忍氣吞聲,同時把被欺負鍋放到自己孩子身上。

別以為天下所有父母都愛孩子,都是為了自身利益,誰也不比誰高尚。


因為我的家長和老師很弱雞保護不了我呀


小時候的確遇到過這種情況,於是我學會了遇到問題要自己解決,而且要默默地解決。


脫離語境分析這句話是不正確的。

…………………

我有了新的答案,因為挨打的孩子跑的慢啊!我觀察了低年級小學生的課間活動,真的是這樣的,像狼群追趕羊群一樣,很野蠻!


受害者的負罪感往往大於施暴者。


記得小時候,也是被媽媽問了這麼一句,那天我帶了根鐵棒,放學打壞了那個人的腦袋,我再也沒被欺負過,那個人也再沒去上過學。只記得當時家裡賠了三萬多,那是十年前。媽媽我是不是很棒呢?


又是一個崇拜強權,攻擊受害者案例。


我暴力至上的思想就是這麼來的(聳肩)。

同時我還有一個小秘密,關於我是個渣人的真相。我不是只受欺凌的人,我還當過施加欺凌的人,我給自己的行為找到各種借口,最重要的一環就是雞蛋裡挑骨頭,找出對方的「錯」來使我的行為得到合理解釋,降低我的負罪感。我也不怕別人告訴老師,我深信老師會息事寧人,不然我白送禮了。一切反轉,我把曾經我遭受的全部返還給一個無辜的人。

在身為施加欺凌的那段時間裡,我非常崇尚暴力,而且非常囂張,一反被欺凌的時候窩囊的樣子,三觀變得很奇怪,暴力取代對錯,誰的拳頭大誰就是對的。這段時間大概持續了一年多,後來也是玩累了收心學習,慢慢的從那種狀態退出來,才發覺自己那段時間的異常。

但事實上在那期間我沒有任何樂趣可言,那段時間我心理狀態不算好,不過好歹不想自殺,抽煙抽的很兇,經常喝大酒,總是失眠。總是一付世界欠我的模樣。

被我欺凌的那個比我要好,表面上沒有受到什麼影響,當時我也沒有動言其他人孤立她,做的那些事比我受到的要好得多,也真誠道過歉,幫過一些小忙。

我深知我做錯了事,並且極力彌補。

但我還是不信公平,崇尚暴力。


我去!!這不是我小學老師的口頭禪嗎?!然而很不幸,我並不在句末的那個集合里。

總結下原因:

1.沒送禮,這個是後來一個同學告訴我的,在老師一再的「暗示」下,送了果汁和食用油後成功避難。

2.我家也沒權沒勢,有權有勢的為什麼非得上我們這小學,為什麼不上隔壁那間私立的??

3.我父母不願意惹老師,究其原因,我也不知道。

4.小時候的我不愛寫作業,愛犟嘴,而且一根筋。

5.老師也是剛大學畢業,除了打,沒什麼教育方法,她的教育心理學估計也是勉強沒掛

最後,這個問題和被強姦了為什麼受害者會受到指責,我覺得是一樣一樣的


為什麼?

思考過這個問題並得出正確答案,找到了自身原因並且改正的朋友們都再也不會被欺負。

看到這個問題,不去思考~而是惱火的人,永遠被欺負。

這就是

「為什麼別人就欺負你,不欺負別人?」這句咒語的神秘詛咒力量。

。。。。。。。。。。。。。。

凡是破解了這個咒語的人都被稱為必勝主義的三體摸金校尉。。。。。。。。。

說一個自身的答案吧~

自從我開始欺負人~再也沒人欺負我~

或者我和別人組成了大型牢固團體欺負人個體不敢欺負了也就沒人欺負我了

這就是黑暗森林法則。

整個宇宙是一個黑暗森林,每一個文明都是一個獵人巴拉巴拉巴拉巴拉~

但是你們聽說過宇宙的自同構全息性沒有?

意思就是不光是文明與文明~個體與個體也是這樣。

質疑這個問題的人對知識和經歷毫無敬畏之心。

無知不可怕~可怕的是對知識沒有敬畏之心。

經歷少不可怕,可怕的是對人生經歷沒有敬畏之心。

但是為什麼你的父母,沒有告訴你答案而是給你這個問題呢。

因為這個問題的答案不是語言說得清的。

它是一種通過開悟獲得的系統性行為模式。一般人的語言表達能力不足以描述或者形容。


推薦閱讀:

如何解決少兒美術培訓招生的問題?
小孩子適合學習茶道嗎?
有哪些少兒讀物值得推薦給十一歲的孩子?

TAG:情感 | 教育 | 心理 | 家庭教育 | 少兒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