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東亞選擇筷子作為餐具,西方選擇了刀叉?


人類的飲食活動從來都是以滿足自身生存和發展為第一要務的。在人類的早期,烹飪技術、飲食習慣的的每一步發展都直接源於人類在生產食物方面的重大突破。總結起來,吃什麼和怎麼吃的關係應該是這樣:經濟類型決定食物品種,食物品種決定烹調方法,烹調方法決定取食方式。
中國是最早進入農業文明的地區之一,在這之前,漁獵、畜牧和採集所得食物,多是用火直接烤熟,烤是人類最早的熟制方法,對於烤熟的食物,小塊直接手拿著食用,大塊的就用刀進行切割食用,石質或骨質的餐刀和叉子,是最便當的取食工具。在中國的齊家文化等遺址就曾出土過不少骨質餐叉。
中國的黃河和長江中下游地區,地勢平坦,土地肥沃,不利於游牧但卻促使華夏人早早地進入了農業文明,普遍的農業生產給中國人帶來食物結構上的顯著變化,穀物類食物越來越重要,蔬菜居於次席,肉類比例最小。對於粒狀且非常乾燥的穀類和鮮嫩細小的蔬菜,原來的燒烤熟制技術,顯然難以勝任。
在經過一段時間不長的石上燔烤之後,伴隨陶器的發明和使用,煮和蒸的烹飪方法應運而生。利用各類陶制炊具,各種穀粒可以和水煮成粥,也可以蒸成飯。鮮嫩的菜葉和切成小塊的少量肉食,可以和水一起煮成羹。煮制烹調方法的出現,完美的解決了新型農業食材的烹制問題,同時也帶來中國人進食方式的重要變革。面對帶有滾熱湯汁的煮制食物,手和刀都顯得無能為力,於是先民們從近旁折取兩根細竹木枝從湯中夾取食物,這樣原始的筷子就出現了。
然而即使到了商周時期,老牌的烹調方法烤依然佔有重要地位,在先秦人餐席上,乾性的燒烤類食物還很多,吃飯時,應當是刀、叉、勺、筷並用的,這麼多的工具,不免有人亂用,所以《禮記》才不厭其煩地作出規定,什麼食物用什麼餐具,什麼食物不能用什麼餐具。
水烹法製作食物是中餐烹飪技術中最獨到的技法,正是它催生了筷子這一中國人獨特的取食工具。在戰國以後的歲月里,鐵器使用帶動農業大發展,以糧為主,菜肉為輔的飲食結構進一步固化,筷子這一廉價易得的工具,逐漸主宰了餐桌。
有意思的是,筷子的使用也反過來促進了中國人在飲食習慣與烹飪技藝上的悄然變化。
首先是食材烹前加工的精細化。筷子分割食物的功能較弱,適宜夾取較為細小的食物,要想讓食客食用方便,食物加工者必須提前在案板上將食材切割分解成細小的條、塊、片,然後在進行熟制加工。這種變化給中餐直接帶來了兩個技術上的重大變化:一是產生了全世界最複雜精細的刀工技法。二是材料小型化,食物變得易熟,促進了以旺火速成為主要特徵的炒菜技術的成熟和大發展。
其次是促使中餐產生了許多隻適宜用筷子的美食。中餐的水烹法催生了筷子,而筷子善於湯中取食的特點,又極大促進了水烹法的發展,產生了世界上種類最豐富的水烹技法——煮、煨、燜、燉、涮、汆、燒、白灼、鹵、熬、燴、蒸、湯爆等等。這些技法做出的菜肴,如眾所周知的涮羊肉、全國各地的特色火鍋,老百姓日常喜愛的麵條、餃子,都是非筷子不能勝任的經典中式美食。
第三是筷子的使用,促使中餐在食品加工時,強調食物的充分熟化,在形體較大的食物加工時,更多地追求酥、軟、爛、糯的風味。這樣的菜肴,更加容易彌補筷子的切割不利的弱點,方便人們使用。


如果時光倒流文明重新進化一次,說不定東方人就用刀叉了。

另:有沒有發覺勺子深藏功與名?


飲食結構不同

1.刀叉吃不了米飯

2.筷子切不了牛排

至於飲食結構為什麼不同,跟氣候環境等有關

以上


西方吃米飯會用勺子,中國人吃牛肉會切開再烹飪。是因為選擇了什麼樣的餐具才選擇了合適的烹飪方法吧。至於為什麼東亞使用筷子,就算是我們祖先比較聰明吧···


其實我們古代也是有刀叉滴。後來嫌麻煩,少用了而已。

是這個樣子:

元代的餐叉

宋代的筷勺

清代的便攜餐具

最後放個套圖 宋代餐具一套


我不是來回答問題的,我只是來吐槽,知乎也**要APP了……


農耕與游牧的區別。


叉子也是文藝復興時期才傳入歐洲的


用刀叉怎麼吃菜?用筷子怎麼吃牛排?


中國考古時,以前出土過骨只刀叉的,這一點易中天的閑話中國人中講到過。


想像一下拿刀叉吃米飯以及拿筷子吃牛排的場景。飲食差異導致餐具不同。


推薦閱讀:

奇門遁甲在明代以後至今為止還有什麼有名的應用?
戰爭賠款是如何支付的?
善後大借款還了嗎?
為什麼西班牙的首都在卡斯提爾境內的馬德里,而不是在阿拉貢境內?
兩岸統一後國民黨如何定位?

TAG:歷史 | 飲食 | 歐洲 | 東亞 | 餐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