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教皇是怎麼來的?

教皇制最初的建立靠的是什麼社會基礎?

為何中國佛教、道教(即使在中央衰落的 魏晉南北朝)沒能建立類似的大一統集權宗教組織,日本、泰國佛教卻能建立和諸侯分庭抗禮的政權?

為何教皇可以屹立千年不倒?


說實話,我不是特別愛用「教皇」這個中文翻譯。某種意義上,教宗應該是人民公僕,而不是皇帝啊!

他的頭銜全稱「羅馬主教,基督之代表,眾門徒之主之後繼者,最高祭司,西方之宗主教,義大利首席主教,羅馬省大主教及都主教,梵蒂岡城國元首及上帝之眾僕人之僕人」。實際上,你從這個頭銜上來看,他的身份首先是一個「主教」——當然,他要比一般的主教地位高,因為他是一名「宗主教」。在羅馬帝國時候,有五位這樣的「宗主教」,分別管轄羅馬教區、君士坦丁堡教區、亞歷山大里亞教區、安提阿教區和耶路撒冷教區。

在基督教早期興起的時候,羅馬城(先要說明羅馬城教區不是羅馬教區)這座城市仍然是帝國的中心。羅馬城教會出現的也是非常之早。保羅曾經專門寫信給他們,這意味著它極有可能是第一代基督徒建立的。另外,在教會傳統中,保羅和彼得就被認為殉道於羅馬,這也增強了教區的「使徒統緒」的權威。除了彼得在傳統上被後世認為是第一任的羅馬城主教(奚普里安【St. Cyprian】在信上寫過,羅馬主教的位置便是彼得的位置),在早期教會影響比較大的羅馬主教還有「羅馬的克萊芒」(St. Clement I)。

基督教的教區往往是以一個大城市為中心的,輻射到下面的次一級的鄉鎮,再到下面的村落。大城市的教會也往往擁有比較好的財力和人員,它一般會援建下面一級的教會。因此,圍繞著羅馬城逐漸形成了一個「教區」是很自然的事情。你可以看到,教宗的頭銜里有兩個羅馬,這並不是語義重複——一個是羅馬這個教區;一個是羅馬城所在的地區。

教宗的制度的基礎,毫無疑問是主教制度,教宗自身仍舊是一名主教(主教的本質仍舊是一名祭司)。但是,他所在的教區比較特殊,使得他天然地具有了其他教區所不具備的威望。在早期教會中,恐怕是罕有「敵手」,這是沒有辦法否認的。

隨著君士坦丁大帝建立了君士坦丁堡並且移居到這裡之後,形勢便起了變化。這個城市被認為是「第二羅馬城」(因此,莫斯科自認為是「第三羅馬城」)。這個城市的主教與皇帝的關係自然也非同小可,影響力也逐漸擴大。另外,君士坦丁堡的主教也擁有一個亮瞎了的金閃閃的頭銜——「普世教會的宗主教」。可以說,這個名號多少也和日後東西方教會分裂有些關係。

還需要補充一點的是,雖然羅馬城和羅馬地區的這位主教影響力很大,但是因為語言的原因,以拉丁語為主的西部教會對於以希臘語為主的東部教會影響力還是比較有限的。這反應在前四次大公會議的語境都是在希臘語的語境下展開的,而非拉丁語。

可是,在第四次大公會議上,一位羅馬主教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這便是「大利奧」(St. Leo I the Great)。他寫給此次會議的書信《大卷》(Tomb)在基督論爭議方面扮演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然而,這封信不僅是關於基督論的,也是關於羅馬主教的首席位置的宣言。這封信件在第四次大公會議上被作為重要信件當眾宣讀。我個人覺得,東方教會對於這封信件的採納只是限於基督論的部分,或者說對於羅馬的「首席地位」有著不同的理解。此時東西方的教會已然出現了一個差異:在西方,皇帝早早的消失,政府隨之崩潰。唯一有組織的「全國性」單位就是教會;在東方,皇帝仍然穩坐釣魚台,教會仍然是服務於帝國的權威之下的。因此,對教宗地位的理解也是不同的。聖?安布羅斯(St. Ambrose)早早便認為,皇帝在宗教事務上也要服從教宗。

這封信體現了利奧本人的旨趣,那便是實現對「整個教會」的領導,實際上他也給當時東方的皇帝寫過幾次信,並且在亞歷山大教區宗主教的更替上成功地影響到了他。在這個意義上,利奧可以說是第一位「教宗」。在利奧的任期中,他還成功了壓制了阿爾勒(Arles)地區的主教權威,令羅馬主教成為了真正的「西方之宗主教」。

在利奧之後,教宗格拉西烏斯(Gelasius)主張教宗可以審判各地的教會案件,但是教宗不受到任何教會的譴責,即「無人審判聖座」原則。不過,這個主張在東方實行起來是有爭議的——東方普遍以羅馬是「首都」為由,承認羅馬教會由此擁有首席地位,然而這種說法很有可能是為君士坦丁堡主教的地位提升做背書。需要注意的是,此時「對羅馬首席權的認可」仍然是必須基於教宗處於東方皇帝之下的原則。

之後一位影響力比較大的教宗則是「大格列高利」(St. Gregory I the Great)。這位教宗強烈的反對過君士坦丁堡的「大公教會的宗主教」頭銜,然並卵,東方皇帝根本不鳥這事。當然,對於教會而言,他作為教宗起到了模範的勤儉作用,削減了拉特蘭宮的冗員,加強了教會人員的素質。此外,他的更大實際成就便是管理並經營了「彼得的遺產」(教產)。在群龍無首的西方,教會作為西部帝國的「影武者」也試圖重建起一定的秩序。因此,在大格的治下,教會重新組織起農民的生產工作,這也是日後教會國建立的經濟基礎。另外,他開始注意向信仰阿里烏派的蠻族傳教,這也為日後教會與查理曼的接觸埋下了一個伏筆。

另外,「教宗」專用的一詞Papa(爹)也差不多是在這一段時間(公元6世紀左右)固定下來的。教宗身邊的樞機團的建立也可以追溯此時,在後面我或許會聊聊。

之前說過,在西部地區,帝國的政權崩潰了。蠻族(倫巴底人)對義大利的侵佔給教宗造成了很大的壓力。拜占庭給不了西部充足的軍事保護,這讓教宗不得不轉向求助在西部的蠻族——法蘭克人。「矮子丕平」在這一過程中扮演了一個重要角色。丕平想取代當時的莫洛溫王朝統治,讓貴族選他為王之後,並請教宗和法蘭克地區的主教為他行「膏立之禮」——在《舊約》中,這代表了承認一個人的王位。另一方面,丕平擊敗了倫巴底人。他和教宗簽訂了一個「互助協議」(這個協議頗有可能是「君士坦丁贈禮」的原型)。在這個協議當中,教宗在義大利獲得了一片自己的領土,這對於教宗國的建立以及擺脫拜占庭的影響起到了根本性的作用。另外,丕平曾為了表示對教宗的尊敬,牽著教宗的馬引他進城,這成為日後教宗宣布自己超越世俗王侯的依據。

丕平的兒子查理曼繼承了父親與教會之間的合作,他希望建設一個類似於羅馬帝國一樣的基督教王國。在這個國家中,皇帝的地位是至高的,他是「教會的保護者、指導者」,而且他直接參与了「和子句」、聖像爭論等內容。教宗對他而言,乃是一個為國家服務的最高祭司。他這一系列的作為可能是基於一種簡化版的奧古斯丁的「雙城論」——在地上的基督教王國之中,上帝也賦予了國王「保衛信仰和教會」的義務。在查理曼在位時期,教會國基本不再接受拜占庭帝國的領導,轉而投向了法蘭克人的懷抱。

在此階段,發生了一件極為重要的事件,即西部「羅馬帝國」的重新建立。在羅馬,教宗給查理曼加冕,然後又在他面前下跪表示尊敬。這個事件意味著在西羅馬帝國覆滅之後,皇權重新建立起來。在這個國度中,兩種權力(皇權和教權)要密切合作,然而對於孰先孰後,皇帝和教宗則有著不同的理解——皇帝更強調加冕之後,教宗要下跪表示服從;教宗更強調加冕是由教宗(象徵著經由上帝之手)所完成,他將本不屬於皇帝的「統治權」交給了皇帝。

又更了些……該談教宗尼古拉一世了。


從宗教本身方面來看,基督教遠比佛教和道教更為入世。

宗教的終極追求,道教是求得道成仙,長生不老,手段有很多,但是無論是修行還是煉丹,都是一個人或者一小群人的事情,想讓廣大的民眾都去信仰道教,都去修行煉丹追求長生,是不現實也不可能被統治者允許的。而且道教的硬傷也體現在這裡,因為追求的是長生,然而並沒有人真的能長生,而這一點又其實是相對好驗證的。

佛教的終極追求是開悟,這同樣是有類似於道教的硬傷。不過佛教有一個次一級的追求就是來世,遵行善行可以為來世謀福,這一點是比道教吃香的地方,所以佛教在基層的影響力往往要超過道教不少,然而佛教本身確實是一個極度強調出世的宗教,這意味著即使底層信仰基礎過關,它也缺乏一個上層的組織體系,上層的都在參禪悟道呢沒空理你們。

另外中國皇權的強勢等等外部因素是老生常談了,不多提。

基督教則不同,它的終極追求是死後在末日審判中得上天堂,而實現這個目標只需要信徒的信仰堅定即可,罪孽由基督代承而得赦免。這無疑非常適合普遍的信仰,畢竟要知道社會運作中的陰暗面永遠不在少數,幾乎沒有人能一生問心無愧,而基督教的「赦免」可以說是正中下懷。

基督教在最初被作為非法信仰受到羅馬帝國政府打壓的情況下,以一種類似於秘密宗教社團的形式掙扎求存,也自發的形成了基層的組織體系(其實你看許多邪教的組織體系也比較成熟,越是生存壓力大,組織的形成也越快),而在君士坦丁大帝把基督教合法化之後,全國(全羅馬,某種意義上說和基督教世界的範圍是大體重合的)範圍內的宗教組織結構很快也就形成了,這和皇帝的推動是分不開的,可以說君士坦丁從一開始就認識到基督教作為一種潛力強大的普遍信仰,可以作為一種絕好的統治工具穩固皇權。皇權和教權的合作也就從那時候開始。

這種組織結構下,羅馬主教,基督第一門徒聖彼得建立的主教區,自然成為了構架的頂點——五大牧首區之一,而且排位上位居牧首之首(五大牧首區指羅馬,拜占庭(君士坦丁堡),安條克,亞歷山大,耶路撒冷,一般認為這五大教區最初的建立者無一例外都是基督教最早期的聖徒,所以原則上是同等的,但是從榮譽上講也有相對的排位高低),而且由於另外四大牧首區集中於地中海東部,羅馬是整個歐洲西部唯一的牧首區,也自然成為了全西方的牧首。當時西方基督徒數量遠少於東方,再加上西部帝國本身人口也比東部少不少,所以這種劃分還算合理,但是當中世紀西歐人口逐漸上升,東方亞洲地區因為穆斯林入侵,基督徒人口極度衰落以後,羅馬牧首區在信徒人數上開始佔據了絕對優勢,這也是羅馬教宗權力的信徒基礎。

在羅馬帝國時代,教權是完全屈服於皇權之下的,教權是皇權鞏固的工具,牧首們的官方身份是羅馬帝國最高祭司,也就是說,是帝國的官員。牧首的更迭需要經過皇帝授權任命才能生效。對於羅馬教宗來說,幸運的是羅馬帝國的中心已經轉移到了東部的君士坦丁堡,和東帝國相比,西部帝國不僅皇權薄弱,時常被軍隊把持,而且首都也已經不設在羅馬。相比君士坦丁堡牧首經常被皇帝免職,流放,隨意廢立,羅馬教宗不僅相對自由的多,而且在西帝國崩潰-查士丁尼再征服以後,東帝國重新控制了包括羅馬在內的義大利部分地區,而這一地區因為距離東帝國遙遠,所以中央政府控制力薄弱,羅馬教宗實際上在義大利總督區內有了極大的話語權,獲得了真正意義上的政治權利,這一時期的羅馬城及其周邊的管理(更確切的說是義大利總督區下屬的羅馬公國,這裡的公國和西歐封建制度下的公國不同,可以理解成一個省/大市級行政單位),事實上就是羅馬教宗自行主持的

公元8世紀中葉,由於羅馬教宗和皇帝的宗教矛盾,當倫巴第人大局入侵羅馬帝國治下的義大利地區時,皇帝拒絕派兵支援,這導致了羅馬帝國義大利總督區的覆滅,而羅馬城本身也陷入危機。這個時候羅馬教宗選擇了自力更生,一是正式接管了殘餘領土的行政權,二是轉而向法蘭克人求援。當時掌握了法蘭克王國實際權力的宮相矮子丕平正謀求篡奪王位,和教宗一拍即合,丕平幫助教宗對抗倫巴第人,奪回原屬義大利總督區的領土贈與教宗,而教宗則幫助丕平加冕為國王,賦予其篡位行為以合法性。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丕平獻土」事件,那些原屬於義大利總督區的領土,後來成為了教宗國的領土基礎。

到公元800年,羅馬教宗為丕平的兒子查理加冕稱帝,可以算是一個標誌性的事件,到這個時候,羅馬教宗算是徹底擺脫了羅馬皇權的控制,轉而通過和法蘭克人的合作,形成了一個新的「皇權-教權」合作模式,同樣是用信仰的力量保證皇權的穩固,換取教權自身的安全和發展。但是這種模式下教權不再是附庸,而是以一個平等的盟友身份出現。

此後法蘭克帝國從查理曼死後陷入分裂,因為法蘭克人傳統的諸子平分的繼承製度,統一的西歐最終演化成了一系列國家,再加上貴族采邑制度轉化為封建制度,王權和皇權前所未有的削弱了,他們必須更加依賴教權來保證本身的合法性,保證封臣們遵行封建義務,在這個情形下,教權實現了膨脹,說到底還是皇權自己太弱勢了。以致於有時王權反而顯得像是教權的附庸。

然而即便如此,在很多人的認知中的那個中世紀教權,實際上是誇大了不少的。也許很多人印象中的中世紀教廷如何呼風喚雨,體現在諸如贖罪券賣賣賣,宗教裁判所燒燒燒,拉起一支十字軍打打打,張口一個開除教籍國王們就只能來舔腳求寬宥。

實際上,這些情況,不是從一開始就有,不是一直都有,不是哪裡都有,不是誰都能有

中世紀教權的膨脹經歷了一個過程,起碼在早期中世紀,也就是8~10世紀,教權是比較安分的,而一些諸如大肆販賣贖罪券之類的墮落表現,更是直到中世紀晚期才開始泛濫成災的。

而且即便在中世紀盛期,這些東西也不是一直能有,十字軍成氣候的只有100年(中世紀本身根據不同說法起止年限不同,不過前後至少600年是起碼有的)

而且不同地區的教權影響力也不同,只有西班牙這樣宗教氣氛狂熱的地區(處在基督徒和穆斯林的戰場前線),宗教裁判所才能橫行,而且實際上設立的時間點也很晚

更關鍵的是,教宗選舉機制決定了能上位的都是老頭子,教宗平均在位時間不長,政治能力也參差不齊,真正能霸氣無敵讓國王低頭的,就那幾位梟雄級的教宗,餘下的或者庸碌無謂,也有被國王們當搶使,被國王們控制為傀儡,甚至立個對立教宗搞對抗,這些在中世紀屢見不鮮,真正教權能威凌整個歐洲的,可能還佔不到中世紀全長的1/4


蘇聯入侵波蘭時強姦了不少修女,有些修女懷孕了,希望可以墮胎,媒體也幫忙呼籲渲染,教宗說什麼就是不同意,堅持不許墮胎,修女們只能還俗養孩子。西方社會很多人特別是新教徒不喜歡官僚化的天主教教廷,但對於教宗本人的堅持不妥協,很多人很讚賞。反觀藏傳佛教的dalai喇嘛,當媒體請教他一些倫理問題時,他說你只要憑你的良心處事。這個回答雖然巧妙,但失去了宗教領袖的堅定立場。很多好萊塢的明星因此可以一邊作惡享樂,一邊信藏傳佛教。西方有重大問題時,民眾也希望聽到教宗的聲音,因為他代表了一種保守的不妥協立場,因此他的威望大大超過立場模糊的機會主義者dalai喇嘛。這段話是馬克思主義者齊澤克說的。


會有高人說的非常具體的。我來簡要說幾句,提供個思路。

米蘭敕令之後,基督教獲得合法地位。尼西亞會議決定了三位一體派獲得主流地位。

當時羅馬帝國內有五大教區,東西羅馬分裂之後,有四個在東羅,只有羅馬這這一個區在西羅。對東羅而言,因為君堡大牧首在皇帝旁邊,事實上成為皇帝的宗教助手,因此有意的提高其地位。以君堡大牧首(其實應該說是東羅皇帝)為領袖的基督教會,自稱正教,即東正教。

順便說下,另外三個教區(安提阿、耶路撒冷、亞歷山大)因為宗教觀點和利益歸屬的原因,與兩個羅馬素有嫌隙。伊斯蘭教崛起之後,這三個教區大體都長期處於穆斯林政權之下。與東正教、天主教世界漸行漸遠。

具體到羅馬教區。其實剛才所說的五大教區並非羅馬帝國「建立」,而是基督徒自行建立,被羅馬帝國追認的。而羅馬教區自稱是由耶穌的大弟子彼得建立的。這個說法,為以後天主教會的自我定位起到了很大作用。


這個問題我已經答過了....為什麼不先搜一下再問呢.....

早在3世紀,羅馬皇帝經常在某些行省召集全體主教會議,由該行省省會的主教主持會議。

到4世紀,那些主持會議的主教便被公認為大主教,其地位高於行省內其他主教。

5世紀時,西羅馬政權陷入癱瘓,社會動蕩不安,各地教會勢必要求一個具有更高權威的領導者。於是羅馬主教英諾森一世第一個宣稱自己在教會中有至高無上的權威。此時還沒有教皇這一說法。

當西羅馬崩潰之時,在許多城市,教會擔任前帝國政府機構的職責,充當法官和行政長官。5世紀中葉,羅馬主教利奧一世開始具有教會的無上權威,即教皇權威。

很關鍵的,751年,法蘭克王國宮相丕平,在羅馬教皇支持下做了國王,建立加洛林王朝。為了報恩,丕平曾兩次出兵義大利救援教皇於危難,並於756年把義大利拉文那總督區和羅馬五城區土地獻給教皇斯托芬二世。自此,教皇國開始發展。

1054年,東西部教會矛盾激化,基督教東西兩派最終決裂,東部自稱正統,被稱為東正教(又稱希臘正教),西部基督教被稱為羅馬公教(又稱天主教)。

1059年,義大利兩位諾曼人首領向教皇尼古拉二世行臣服禮並宣誓效忠,教皇就把他們佔領的地區作為羅馬教廷的采邑分封給他們。羅馬教廷就此開始擁有在其直接統轄下的世俗封臣。此後,教皇以這種方式先後在西班牙、勃艮第和匈牙利等地有了自己的世俗封臣,教皇成為一個世界性的教會君主。

教皇英諾森三世在位時期(1198—1216),羅馬教廷已成為西歐最大封建主,在西歐各國各地擁有龐大地產,此外還有各地封臣的采邑稅。在雄厚的經濟基礎之上,羅馬教廷建立了完善的行政組織機構,並且制定系統的教會法律體系,使它不僅在思想文化上成為西歐封建社會的統治中心和精神支柱,而且還在經濟、政治上具有超越民族和國家界限的廣泛權力,成為封建神權統治的最大國際中心。

後來就發生了著名的十字軍東征。十字軍東征雖然表明了教皇強大的號召力,但長期的戰爭及最後的失敗反而削弱了教皇的威信。教會的腐敗和教皇的濫用職權讓很多人對此失去信心。

再後來就是我們熟知的宗教改革,文藝復興時代了。


問:教皇制最初建立取決於什麼社會基礎?

答:取決於東羅馬皇帝君士坦丁改信基督後設立的教廷。

問:為什麼中國的道教,佛教沒能建立類似的大一統集權宗教組織?

答:因為道教,佛教最初只是以哲學的形式出現,沒有上升到神的高度,用基督徒的話來說就是拜偶像。而基督教在最初就提出了上帝創造世界的概念,上帝與皇帝的權力作用不衝突,加上當時皇室的推崇造就了最後穩定的教皇制度。


東西方社會制度不同。

歐洲世俗社會長期處於封建采邑制度,所西歐天主教的基本框架和封建制度非常類似,教宗下設樞機主教組成中央機構,任命大主教管理地方,有些地方作為教宗領直接由宗教首領管轄。

新教不設教宗,地方自發選舉宗教首領,和資本主義社會類似。

而中國的封建制度時間太短,長期處於帝國制,皇權高於一切,中央集權嚴重。宗教只是皇權統治的一種工具而已,想和皇帝平起平坐這不現實。


西羅馬帝國的過早崩潰,以及早在阿提拉入侵時,利奧一世在整個羅馬尼阿地區建立了足夠的威望,加上整個西歐唯一的牧首區以及帝國首都的自豪。羅馬牧首區要求更高的地位,不過地位這種東西是需要軍隊做保障的,東帝國起先還會介入,後來徹底不聞不問,倫巴地人一統半島,我們的羅馬牧首日子極度難過。

然而天降大帝查理曼,一拳打爆倫巴地。我們的羅馬牧首在法蘭克大軍的幫助下,最終得以成為pope,而教宗也為查理曼加冕為皇帝,從此後,羅馬牧首區與東羅馬關係劃清,一方自稱普世天主,另一邊自稱東方正統。

從教宗國的出生來看,教宗們得以生存的條件之一便是依靠自己是唯一的王冠證明人,盤旋與各個國家之間,下面一一證明。

英格蘭

從不列顛到英格蘭,征服者威廉一介私生子,硬是膽敢渡海而戰,背後除去他忠心的部隊,也有教宗御賜的宣稱,沒有這個宣稱,威廉是宣不義之戰。不過最後亨利八世為愛強撕教宗,英格蘭也就此告別天主教。

法蘭西

作為西歐陸上的大國,法蘭西與教宗國的關係則更是一種互相利用,法蘭西自身的高盧教會,歷史不亞於羅馬教會,也造成了兩派教會之間的隔閡,打開教宗名冊,上面的法國人屈指可數,也說明了這個問題。法國的樞機自知教宗寶座坐不到,便會立刻轉頭服務法國國王,換取更多的利益,典型自不用說。在亞歷山大六世教宗期間,法國和教宗之間幾次協議,獲取了那不勒斯與布列塔尼的王冠,而法國則為教宗國提供傭兵,幫助教宗國平定羅馬尼阿的反對者。後來的阿維尼翁之囚事件以及三十年戰爭中法蘭西的加入新教方,也讓法蘭西王國與教皇國之間的關係不復從前。

西班牙

西班牙的基督教化是緩慢的過程,而最重要的一點便是伊比利亞大婚,半島的大部分整合在一個王室的統治之下。不過這背後依然有教皇國的影子,對於伊比利亞的聯合,法國人是最不想看到的,這意味著法蘭西的背後也有一個強大的勢力崛起,所以他們打算讓教宗宣判這場婚禮不合法,這樣伊比利亞重回混沌,自己可以更好的南下阿拉貢。不過教宗選擇了信任西班牙,而西班牙也給予了回報,他們開始設立裁判所,向遠方的大陸殖民,開始向全世界播撒天主教。

神聖羅馬帝國

自從加羅林完蛋之後,神羅成為實際上羅馬教宗的保護人,教宗則是為皇帝加冕的唯一指定人選。不過神羅的體系的確是教宗可以利用的地方,比如說卡洛莎絕罰,也是大家所孰知的教宗高於一切的說法,事實是教宗聯合了帝國的反對派,一邊教宗絕罰,一邊反對派造反,皇帝無可奈何,只能讓教宗取消絕罰,當然這個教宗也沒好日子過,皇帝平定反對派後,也把他拖出羅馬城,關在鄉間修道院里度過餘生。後面便是大家所孰知的三十年戰爭,整個神羅被這場戰爭徹底打碎,而教宗則失去了北德意志以及北歐的信徒。事實上自三十年之後,教皇國已經很難影響政治格局了。


一開始是羅馬主教,因為羅馬是國都,享有比其他地區主教高半級的待遇,實際利益上因為方便見國王 ,因此在教義解釋中擁有特權。

阿提拉進兵羅馬的時候,羅馬主教出來談判,說服阿提拉退兵,獲得了高聲望。

日耳曼人瓜分西羅馬,法蘭克國王克洛維皈依天主教,和教皇形成政治聯盟。

法蘭克昌盛,但大權旁落,宰相丕平圖謀篡位,和教皇做政治交易。丕平把一小塊地盤劃給羅馬主教建國,羅馬主教支持丕平篡位。

羅馬國有地無兵,因此頗受武力威脅,教皇主要靠權謀混外交。

丕平的後人查理曼擴張成帝國,其後人三分帝國為三個法蘭克王國,東法蘭克王國的奧托兵進羅馬,和羅馬主教做政治交易,奧托稱羅馬皇帝,東法蘭克王國變成神羅帝國,羅馬主教獲得皇帝加冕權。

在神羅帝國初期,羅馬主教頗受挾制,隨後帝國內部實質性分裂,諸侯爭位,教皇得以靠威望和權術搞平衡,影響力越來越大,神羅也就越來越分裂,皇帝權力式微。

主教有了小地盤養經濟,就四處派人傳教,將法蘭克之外的日耳曼國家天主教化,這些日耳曼國家此前多信奉阿里烏異端教,阿里烏是羅馬時期的主教,因為異端思想被驅逐,去給日耳曼人傳教。

等到西歐國家天主教化完畢,羅馬主教就順利的成了教皇。


簡單來說,教皇是羅馬帝國彌留之際出現的宗教首領。當時西羅馬帝國衰微,皇帝為了加強統治,建立了統一的教廷。後來北方蠻族入侵西羅馬,帝國滅亡。但是這些蠻族中的一部分已經皈依了基督教。之後就是所謂的中世紀。蠻族入侵後,古羅馬的一切遺產幾乎都被毀滅,只有教會保留了下來。而中世紀的歐洲封建制度盛行,政治上非常破碎,加上貴族們又虔心篤信基督教,而教會又保持者古羅馬時期的統一。因此,中世紀歐洲,統一強大的教會成為了最重要的一隻力量。


其實簡單來說 中國古代統治者都講究中央集權 是不可能會同意另一個權威存在的 雖然也說君權神授 但是皇帝自稱天子 是上天的兒子 自己本身就是神 所以我有權利統治萬民 而西方古代君權相對薄弱 有的國王還需要以赴與宗教來獲得其統治的合法性 於是教皇的地位就被抬高了 教皇是神在人間的代表 你想要建立統治 統治的權利需要我這個上帝的代言來授予你 所以可想而知 西方的教皇地位如何了 以上!


教,源自宗教,代表其擁有宗教領袖地位

皇,源自政治,代表其擁有政治領袖地位

只教不政,乃謂教宗

只政不教,乃謂皇帝

政教合一,才謂教皇


羅馬帝國當初把帝國境內劃分了5個牧首區,羅馬、君士坦丁堡、耶路撒冷、亞歷山大和安條克,每個區各設一個大主教,後來羅馬分裂成東西羅馬,加上地處亞洲非洲的耶路撒冷、亞歷山大和安條克又被興起的伊斯蘭教徒佔領,東西羅馬就各自支持就近的牧首為正宗了。

之所以稱教皇,大概因為中世紀歐洲因為要體現君權神授的意思,國王登基時需要請羅馬教宗加冕,所以羅馬教宗就被賦予了看起來高於國王的稱號「教皇」了,


佔個坑,回頭答。


這個問題百度一下就好。

更願意回答,為什麼教宗還有那麼大權力。

刨去宗教教義而言,因為教會有錢有土地有人才啊 ,這個組織本身就是一股很強大的政治勢力


天生的,就如同某些人是非洲酋長一樣,不說了我先去做世界任務開箱子去了


推薦閱讀:

如果千年前出現一個帝國並且該帝國一直存在發展至今 那它發展到今天會發展成一個什麼樣子?
沙特首都為什麼不在麥加或者麥地那?
台灣看到美國將《六項保證》列入法案什麼心態,大陸炒這個是不是心虛?
為什麼東亞選擇筷子作為餐具,西方選擇了刀叉?
奇門遁甲在明代以後至今為止還有什麼有名的應用?

TAG:歷史 | 歐洲歷史 | 世界歷史 | 中世紀 | 教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