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軍在各個時期戰爭中的招兵制度是怎樣的?(見說明求鑒定真假)


看了一下問題補充,發現我理解有誤。

按照補充所言,此人顯示被國民黨抓壯丁,後成為解放戰士,在朝鮮被俘後送至台灣,那麼此人一些關於被抓是比較可信的。

但是很顯然,此人對朝鮮戰爭的回憶可靠性並不高。同時,排版也會使人誤會。

還有評論里的那位,我原答案已經說過黑點最多的時候在紅軍時期,你就不要弄一些有的沒的來炫耀了。

以下為原答案

————————————————————————————————————————————

基本是假的。

如果內容為真,推測此人可能是志願軍180師戰士,抗美援朝戰爭中被俘,後被送至台灣。

四川省政府成立180師

志願軍第60軍180師是解放軍戰史上唯一一個被建制殲滅的的師級單位。

該部前身是華北軍區第一兵團第八縱隊。1948年11月統一全軍番號時,第八縱隊被編為第60軍。所謂四川省政府成立是不存在的。

我們那時候甲長,不是本甲的甲長,其他的甲長來抓

保甲制度已於1949年在中國大陸廢除。鄉公所、鄉丁也不存在。僅有的可能是借用了台灣的名詞。

男丁最後抓到沒有了

參見我的這個回答朝鮮戰爭中,中國和聯合國軍的真實傷亡數字是多少?(最好能將負傷、陣亡、失蹤和其他情況分類統計) - 知乎用戶的回答志願軍入朝近180萬人次,38萬人傷亡。

打韓戰打了四五年

朝鮮戰爭1950年6月爆發,當年十月志願軍參戰,1953年七月停戰。

———————————————————————————————————————————

此人如果真的是老戰士,那麼不可能不知道什麼是三三制。

入朝作戰時的部隊主要成分是解放軍的老底子和解放戰士。建國時統計中共擁有武裝力量600餘萬人,入朝參戰還不需要跑到四川那麼遠徵兵。

———————————————————————————————————————————

解放軍徵兵分為四個時期,紅軍時期,八路軍時期,解放戰爭及建國初期,以及現在的名為徵兵制,實為募兵制階段。每個階段都有差別。本人能力所限,不能一一作答。

當然,紅軍時期的徵兵制度黑點最多。


1946年春,重慶。

潮濕陰冷的地下室里,從周圍石牆上插著的火把散發出的幽暗光亮,放佛作用只是為了放大周圍的黑暗。

噼啪噼啪鞭子過後,一桶冷水潑頭。

「說,你什麼時候入黨的!」

「別打了,我說,是去年四月份。」

「上線是誰?」

「什麼……上線是什麼?」

「就是誰帶你入黨的!」

「是,是張、張三爺啊……」

「張三爺?哪個張三爺?」

「就是東街的張三爺,他說現在大家都在入黨,讓我也入,然後給了我一張黨證……」

「黨證?你們也有黨證?」

「是啊,張三爺說,有了黨證,大家就可以升官發財了……」

「等一下,你TMD入的什麼黨?」

「張三爺說,好像是叫……叫什麼……國民黨……」

「你TMD的……」

-----徘徊在我頭腦里的場景,來源不記得了。


共軍在各個時期戰爭中的招兵制度是怎樣的?

我知道凡是解放區,所有村官都聽共產黨的,只要招兵 村官就在本村動員民兵積极參加。就沒有抓壯丁那一說。1946年在山東萊州西遊區東尹家村,我哥哥當八路軍,我親眼看到參軍的人。前面敲著鑼鼓,後面是參軍的人 騎著大馬 戴著大紅花,再後面 有父母送子的、也有未婚妻送未婚夫的。最後是秧歌隊,好熱鬧全村都看。


志願軍中的四川戰士很多都是「解放戰士」,邱少雲等都是,他們都是民國時期國民黨從四川強征來的(抗戰期間或內戰期間),原敘述基本屬可靠,但可能老戰士年事已高,把國民黨誤作了共產黨(不用奇怪,這些戰士原本文化水平不高,當初稀里糊塗,分不清國共的大有人在,再加上年紀大了,回憶的時候出亂也可以理解)

——————

補充:仔細看了下原文的敘述,可以發現以下問題,

(1)老戰士的回憶可能把「韓戰」和「抗戰」+「國共內戰」混淆。180師被成建制殲滅是1951年,此時韓戰不可能「已經爆發4、5年」,唯一的可能就是他回憶錯誤。

(2)1951年,全國「剿匪」任務尚未結束,還有攻打台灣的任務,依然保留了大量軍隊,中共無須為了參加朝鮮戰爭而額外強行大量徵兵。

綜上所述,老戰士回憶的事情很多可能屬實,但搞錯了徵兵方。



看到說志願軍「人海戰」我就知道這肯定是有良心的青年歷史發明家們弄出來的東西


人海戰術?你妹~真不把聯合國軍火力當白菜~三三制都不造 純粹是扯 到底是誰把「wave」翻譯成人海的,絕對是別有用心~


漏洞太多,基本是造假。如果是真的,那麼他就是傳說中的三三制都沒學會的剛被編入180師的國民黨軍人。


畢竟老人了,文化水平又不高,回憶有誤很正常,


求不噴。

信息來源於《革命的張力與限界》

書不在身邊,說下大意。

反圍剿時期,尤其是在五反中,存在共黨抓革命區群眾當兵現象。


太假了,要麼是老兵回憶有誤,要麼就是被台灣那邊要求這麼說的,或者在宣傳氣氛下自己編的。

共產黨確實不抓壯丁,但是他們有一個高招,那就是上門做思想工作,一般來說家裡面兄弟多的肯定要被做工作,動員參軍。比如「保衛革命果實」「相應毛主席號召」等等,再加上大氣氛的渲染,主動參軍的就多了,主動參軍的不像抓壯丁的兵,壯丁兵不拚命、容易逃容易投降,所以共產黨肯定不會抓壯丁。

我有一個舅爺爺就是這樣被動員48年參軍,參加了渡江戰役、解放大西南,最後落戶四川。

我親爺爺有個兄弟當年也是被動員參軍,好像正值抗美援朝,就躲出去了,很多年才回家。


據說抗美援朝在東北徵兵的時候,是把全村的青壯年都找來,全坐在一個大熱炕上,誰忍不住熱,屁股動了就抓誰去當兵


樓主這哪找到的圖啊,甲長還聯合國軍?就對不上啊…也不動腦子。


一眼假的東西


共軍(只為了泛稱,不用再分紅軍八路解放軍了)徵兵一向比較講道理,可能因為強征的兵不強吧,說點我知道的。

抗日戰爭時期我們那裡算是根據地吧,但是根據地也有日軍駐紮,這個村裡有八路駐紮,可能十公里外就有日軍據點。所以如果你家裡有槍,八路肯定經常來做思想工作,偽軍也來。一般來說,如果去當兵,偽軍會給一袋小米兩塊銀元這樣,八路有時候也會給點但是待遇不如偽軍哈。一個村子是在共軍統治下,那麼村裡會有很多年青人自願去當兵,有時也會強派徵兵任務,我們那個村子裡有個二十左右的小夥子被強制當兵去,不敢去跑了,他哥哥替他去的,到了縣裡新兵訓練故意裝傻走四方步,左右不分,被連長踢了一腳趕回來。自願去當兵的你不能跑,我們村裡一個小夥子比較中二,熱血沸騰去當兵,上了戰場見了真仗勢嚇傻了臨陣跑了,打完仗被抓回來,當著眾人的面,被隊長還是連長拿把鋼鋸從脖子鋸斷把腦袋割下來了,對就是殺雞儆猴,看你們還敢跑么,任何時候任何部隊臨陣脫逃都是重罪。這不是黑誰,當時八路一些隊伍就是土匪改編來的,作風野蠻,我爺爺待的那個連隊連長還想帶著隊伍投敵我爺爺是黨代表帶著一部分兄弟跑了而那個連長還是延安來的。我舅姥爺當時也當八路,後來打散了,八路就把他弟弟帶走了去代替他,後來我舅姥爺回來了就把他弟弟換回來了。

在戰時,不能光靠群眾的參軍熱情的,這樣不可能集夠兵源,畢竟當時沒愛國教育,大家主動參軍大多也是為了保衛家鄉。解放戰爭時我爺爺負責徵兵和徵集糧草,去一個村子,那時的村子有圍牆,我爺爺站在圍牆外一處比較高的地方對村裡喊話,宣傳黨的政策,就看到裡面豎起來一門土炮,剛跑下來一炮就打了過來。

就是現在,人多,前幾年大家參軍熱情高,送禮進部隊,現在不好征了就上門給你做工作,給你多少錢等等。你可以不去,但是你去了也不能隨便走,不管你是士兵還是軍官。

就這些,反正我覺得共軍徵兵政策不算多差,也沒多好。


應該是假的,至少黑得不在點兒上。聽我外公說的,當年家裡所在街道指派了兩個徵兵任務,很多人不想去,然後辦事的人員就天天把人都叫出來開會。然後有兩個人受不了了,就參軍了。其中一個分進了突擊部隊(好像是這個叫法),第一場戰鬥就犧牲了。另一個人回來了。

以上應該是事實。

聽說過一種說法,抗美援朝中,有把很多解放時起義的國民黨部隊推前面做炮灰的現象。我在這裡提出來,求證一下是不是存在這個問題。


我們老家是東北遼寧的,聽我大爺說過幾個故事,他38年出生,那時記事了,日本人投降後,國共兩黨在東北爭戰。

1.當時打下我們縣城的共軍有一部分是朝鮮人部隊。

2.然後基本上將適齡青年全帶走參軍。

3.他們一鄰居老爺子不想讓兒子參軍,就一直跟在部隊屁股後面,怎麼嚇唬也不走。部隊休息他休息,部隊做飯他幫忙,最後把團長(或者營長)惹煩了,問:哪個是你兒子?

從隊伍里叫出來,罵了一頓,讓老頭領走了。

這說明戰爭年代不全是披紅帶綠光榮入伍,但至少共黨還講道理。

要是老爺子知道這部隊完全不講道理,也不敢這麼跟著。

4.共軍裝備差,好多戰士子彈袋裡用截好的高梁桿充數。

5.國軍剛進東北時,軍威軍紀很好。老百姓的印象比共軍強,覺得共軍才是真正土八路。

6.東北之爭,看起來真的是實力之爭,尤其是才能之爭。

7.有林彪為首的一個統帥群體,

10萬人100個架子團,全是山東蘇北老八路。

再招上以虎吵吵出名的匪性十足的東北小伙做兵源。

不到三年,一群土八路在原先全無任何根基的地方,將國民黨打的落花流水,奠定了內戰勝局。

才能啊!


朝鮮戰爭吧,我姥爺跟我說的。抗美援朝,來村子裡面抓壯丁,不明著說,東北有火炕么。每個人身上脫光,放在炕上,使勁燒,要是有人站起來了就默認同意參加援朝當兵啦。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唐德剛的《晚清七十年》?
萬曆三大征之朝鮮之役,如果明朝只派努爾哈赤去跟日本人拼,戰果會如何?
都說易經是從河圖洛書中演化來的,查了下,河圖洛書甚至易經都有可能是從新石器時代開始就有,那麼問題來了?
如何看待東南衛視思享2018關於中國與世界未來的觀點?
有哪些關於歷史上普通人生活的文獻記錄?

TAG:中國歷史 | 歷史 | 朝鮮 | 中國近代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