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小說是否有人代筆?
一直以來有一個資深金庸迷跟我分析金庸代筆的證據。正好,今天偶爾翻到了以前的一個帖子,原文如下:
[轉貼]金庸作品中到底有多少是槍手作的?
找神仙去 於 2010/8/3 16:07:48 發布在 凱迪社區 &> 貓眼看人
如果《天龍八部》《鹿鼎記》等一干作品真的系金大師的手筆,如果金大師願意將寫作的角度轉向社會生活領域的話,那他會有八成以上的把握成為第一個得到諾貝
爾文學獎的中國人。賽珍珠那部以中國社會為題材獲得文學獎的《大地》無論在整個作品的布局、作品的立意和思想高度以及對深層文化的理解上都稍遜《天龍八
部》等一籌。離我們比較近的兩個日本人川端康成和大江健三郎,以他們的功力和余秋雨之流PK那是綽綽有餘,但是如果要應付《天龍八部》《鹿鼎記》的作者,
那還是有點吃力。但是我越來越懷疑這些作品的真正作者到底是不是金大師。理由如下: 1、金大師的第一部作品是
1955年的《書劍恩仇錄》,是公認的很不錯的作品。到了1961開始寫《鴛鴦刀》,這是金大師所有作品中超級爛的一部,完全屬於一個三流寫手的水準。這
里出現了第一個疑點:一個專業人士在不間斷訓練的情況下,技術水平居然沒有提高反而出現大幅度的滑坡,太不可思議了!同時請注意,1961年,金大師在寫
另外一部十分精彩的作品《倚天屠龍記》。同一時間出現的作品水平差距竟然如此之遠,這已經不是不可思議而是匪夷所思了。 2、
1963至1964年金大師在寫作最精彩的作品《天龍八部》期間到歐洲遊歷,但是期間《天龍八部》在《明報》上的連載並未間斷,這可能是金大師的一個疏
忽,臨走前忘記交代槍手暫停一下。但是就有人就這個問題提出質疑,金大師的解釋是:好朋友倪匡代寫了一部分。倪匡,想必有看武俠的朋友都知道。既然金大師
都承認一部分是別人代筆的,那麼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整部作品都是槍手操作的,甚至還不是一部作品或者一個槍手。當時金大師是《明報》的老闆,叫幾個寫手署
一個他指定的筆名應該不是太困難。 3、金大師在小說寫作上封筆之後是不是都沒有動過筆呢?不是的。他還寫過一些社論和演講稿。大家有
興趣可以去觀摩一下。我這裡以一個小輩的態度客觀談一下大師
1994年在北大關於中國歷史觀的演講。整個演講的風格是自得中略顯浮誇,客套中稍帶吹捧,類似於後來的楊振寧風格,總之缺乏本應該表現出來的大師風範。
就演講內容而言,談了一些民族融合的表面現象,沒有深入剖析,很象一個中學歷史老師的教案。這絕對不是能寫出《天龍八部》作者的手筆。
4、很明顯,金大師最近幾年對早期作品表示出相當的不滿,所以不時冒出來修理加工一下。文學史上對自己經典作品不斷修改的作家也不在少數,但是能夠作到
每一處的改動都能夠達到畫蛇添足效果的只有金大師一個人!這不能不說是一種極其罕見並且怪異的現象。從改動的思路來看,改動者完全不能領會原作品中體現出
來深層的人生哲理,而是從一些世俗、粗糙、表面化的角度去處理某些情節。比如對《鹿鼎記》的修改,我只能說這個大師想給斷臂的維納斯接上義肢。這樣非但淺
薄而且可笑的行為居然出自一個絕頂高手,我們不得不懷疑。合理的解釋就是,原來的作者根本就是另有其人。5.金大師的國學功底遠不如
在小說中表現出來的那麼高深卓絕。當年金大師在上華山的時候被陝西道教協會的幾個道士當眾攔下,就《神鵰俠侶》中的「伊志平問題」進行質問,如果大師有書
中表現出來這麼深厚的功力就不會躲躲閃閃,被問的捉襟見肘,頗為狼狽了。1966年香港《海光文藝》上發表過一篇《金庸梁羽生合論》,其實就是梁羽生所
寫,這點大家都明白。 本人意圖並非對某個人進行攻擊,也不是想打倒誰,只是想能以科學求實的態度引出點滴值得探討的問題,如果讓一些FANS感到不滿,敬請諒解! 本文的目的只是引出點滴值得探討的問題,所以我的措辭用的都是個人語氣,並不武斷。你可以有你的觀點,如果言之有理,歡迎一起探討,如果僅僅想罵人,恕
不奉陪。歷史的沉積、文明的衝突、交融的深化,深層的文化反思才得以展開。希望學習的人都應該有點陳寅恪先生提出的「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千萬不要
讓慣有的思維禁錮你的靈魂。想本著求真實證的態度,請各位發表見解:
要不是此文措辭還算客氣,簡直要懷疑這文是方舟子寫的
方舟子當年質疑韓寒代筆,和此文有一個共同的邏輯特點,即,如果我能用造假的方式達到同樣的效果,那麼你就一定是在造假。這種神邏輯我已經無力吐槽了,各位自己判斷吧
更何況金庸代筆假設有一個永遠繞不過去的地方。如果說韓父給韓寒代筆,那些文由一個成年人寫出來不稀奇,由一個少年人寫出來就有些噱頭,那還說得過去。可是給金庸代筆的人,給別人代筆都有這麼屌的成就了,幹嘛不選擇自己出名?
再來看他質疑的理由是否合理
1、金大師的第一部作品是 1955年的《書劍恩仇錄》,是公認的很不錯的作品。到了1961開始寫《鴛鴦刀》,這是金大師所有作品中超級爛的一部,完全屬於一個三流寫手的水準。這 里出現了第一個疑點:一個專業人士在不間斷訓練的情況下,技術水平居然沒有提高反而出現大幅度的滑坡,太不可思議了!同時請注意,1961年,金大師在寫 另外一部十分精彩的作品《倚天屠龍記》。同一時間出現的作品水平差距竟然如此之遠,這已經不是不可思議而是匪夷所思了。
一個人同時寫兩部小說,其中一個是支撐明報銷量的扛鼎之作,另一個只是用閑暇時間寫就的小品文,投入的精力和時間完全不同,質量有差異有什麼奇怪?如果是人代筆,那麼金庸為什麼要故意留下破綻,在同一時期把兩部相去很遠的作品用同一個筆名發表出來呢?再說了,鴛鴦刀超級爛嗎?長篇和短篇的差距主要在情節上,短篇本來就不易構思。但在文字上,熟悉金庸的人讀來都會有一種親切感吧
2、 1963至1964年金大師在寫作最精彩的作品《天龍八部》期間到歐洲遊歷,但是期間《天龍八部》在《明報》上的連載並未間斷,這可能是金大師的一個疏 忽,臨走前忘記交代槍手暫停一下。但是就有人就這個問題提出質疑,金大師的解釋是:好朋友倪匡代寫了一部分。倪匡,想必有看武俠的朋友都知道。既然金大師 都承認一部分是別人代筆的,那麼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整部作品都是槍手操作的,甚至還不是一部作品或者一個槍手。當時金大師是《明報》的老闆,叫幾個寫手署 一個他指定的筆名應該不是太困難。
天龍八部是63年寫的,已經是現代社會了。作為一個小說創作的「集體活動」,金庸忘了,不會有人提醒他嗎?他出差走遠了,不會打電話嗎?作者究竟是要多大的腦洞才能想像出「忘了交待槍手暫停一下,所以底下的小弟就跟白痴一樣按部就班的繼續運作」這種情況的?
3、金大師在小說寫作上封筆之後是不是都沒有動過筆呢?不是的。他還寫過一些社論和演講稿。大家有 興趣可以去觀摩一下。我這裡以一個小輩的態度客觀談一下大師 1994年在北大關於中國歷史觀的演講。整個演講的風格是自得中略顯浮誇,客套中稍帶吹捧,類似於後來的楊振寧風格,總之缺乏本應該表現出來的大師風範。 就演講內容而言,談了一些民族融合的表面現象,沒有深入剖析,很象一個中學歷史老師的教案。這絕對不是能寫出《天龍八部》作者的手筆。
這個演講文我確實沒看過,倒不好評論了。但場合不同,說的話自然不同。你在社交場合中跟人泛泛而談,和跟好朋友在家裡秉燭夜談,所包含的感情也不一樣吧?
4、很明顯,金大師最近幾年對早期作品表示出相當的不滿,所以不時冒出來修理加工一下。文學史上對自己經典作品不斷修改的作家也不在少數,但是能夠作到 每一處的改動都能夠達到畫蛇添足效果的只有金大師一個人!這不能不說是一種極其罕見並且怪異的現象。從改動的思路來看,改動者完全不能領會原作品中體現出 來深層的人生哲理,而是從一些世俗、粗糙、表面化的角度去處理某些情節。比如對《鹿鼎記》的修改,我只能說這個大師想給斷臂的維納斯接上義肢。這樣非但淺 薄而且可笑的行為居然出自一個絕頂高手,我們不得不懷疑。合理的解釋就是,原來的作者根本就是另有其人。
這一條就不吐槽了,認為金庸新修版老糊塗了的也非止你一人,雖然我還是比較待見新修版的。但這種情況下假設質疑修改是有人代筆比質疑原作的有人代筆簡單且更和情理得多,只不過那就沒那麼多爆點了
尹志平的問題又不是出在國學上,金庸確實是黑了尹志平,當然狼狽5.金大師的國學功底遠不如 在小說中表現出來的那麼高深卓絕。當年金大師在上華山的時候被陝西道教協會的幾個道士當眾攔下,就《神鵰俠侶》中的「伊志平問題」進行質問,如果大師有書 中表現出來這麼深厚的功力就不會躲躲閃閃,被問的捉襟見肘,頗為狼狽了。1966年香港《海光文藝》上發表過一篇《金庸梁羽生合論》,其實就是梁羽生所 寫,這點大家都明白。
沒看明白引文中到底是在說金大師水平高還是水平糟糕
賽珍珠那部以中國社會為題材獲得文學獎的《大地》無論在整個作品的布局、作品的立意和思想高度以及對深層文化的理解上都稍遜《天龍八部》等一籌。離我們比較近的兩個日本人川端康成和大江健三郎,以他們的功力和余秋雨之流PK那是綽綽有餘,但是如果要應付《天龍八部》《鹿鼎記》的作者,那還是有點吃力。
這個評價是誰給的?作者嗎?天龍八部和鹿鼎記的作者只有莎士比亞、海明威之流才能比擬了嗎?在下才疏學淺,實在沒看出來
金大師的第一部作品是1955年的《書劍恩仇錄》,是公認的很不錯的作品
這是說金大師的水平高?還是說金大師從第一篇作品就是槍手寫的(這個有點難以置信了吧)?
既然金大師都承認一部分是別人代筆的,那麼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整部作品都是槍手操作的,甚至還不是一部作品或者一個槍手。當時金大師是《明報》的老闆,叫幾個寫手署一個他指定的筆名應該不是太困難。
如果說完全有理由推斷還勉強說得過去,但要說「完全有理由相信」,那麼有什麼理由?在那個時代代筆的是很常見,古龍、倪匡、馬榮成等等都曾找人代筆或給人代筆,我甚至懷疑這是那時文人圈的一種遊戲習慣,有什麼理由就認為整部作品都是他人代筆?
整個演講的風格是自得中略顯浮誇,客套中稍帶吹捧,類似於後來的楊振寧風格,總之缺乏本應該表現出來的大師風範。就演講內容而言,談了一些民族融合的表面現象,沒有深入剖析,很象一個中學歷史老師的教案。這絕對不是能寫出《天龍八部》作者的手筆。
這是說他水平很一般,暫不論
從改動的思路來看,改動者完全不能領會原作品中體現出來深層的人生哲理,而是從一些世俗、粗糙、表面化的角度去處理某些情節。
這個不好說,我只能冒昧地問一下,連一個普通讀者(當然作者可能不是普通人)都能領會出來的「原作品中體現出來深層的人生哲理」,作為最重要的當事人居然看不出來,那金庸的水平得差到何等地步呀?
甚至還不是一部作品或者一個槍手。當時金大師是《明報》的老闆,叫幾個寫手署一個他指定的筆名應該不是太困難。
首先,我們知道幾個人合寫一部作品要保持整體風格和架構極難,而幾個人要合寫一部名著(參見前文,一部川端康成和大江健三郎都難以企及的作品),那這幾個人得默契到何等程度?這幾個人的水平恐怕哪一個都得堪稱文豪吧?這幾個人從此就籍籍無名了?
至於倪匡,我承認他有才氣和想像力,但他為人熟知的作品是衛斯理、原振俠、羅開之類的科幻小說,反倒是武俠小說領域沒有哪一部作品能與金庸的經典作品相比,這我就不明白了,既然他能寫出天龍八部這樣神一級(作者理解)的作品,自己的武俠小說為何沒達到這個高度?
結論:要說金庸小說有部分情節是他人代筆,這個是事實(金庸自己也承認),但要是說金庸小說中絕大部分經典都是他人代筆,這個恐怕是瞎掰了。倪匡代筆過一段,把阿紫眼睛寫瞎了,這是眾所周知的事情。在後來的修訂版中,金庸已經自己改寫了。其他的,不值一駁。
鴛鴦刀爛……?
沒錯,這都被你發現了。 其實全是我帶筆的。
這麼明顯的釣魚,居然還真有人信。。。
我記得看過一個訪談節目,貌似天龍里阿紫的眼睛就是倪匡寫瞎的0.0 。 時間有點長了,忘了是不是金庸本人說的了。
是代筆 怎麼著吧
推薦閱讀:
※楊過師從的獨孤求敗,和令狐沖師從的獨孤求敗是一個人嗎?
※如何客觀的評論楊過與郭芙的?
※禿筆翁和張翠山誰的武功高些?
※如果金庸的神鵰俠侶只寫到32回,後面幾回你會怎麼續寫?
※令狐沖真正愛的人是誰?小師妹,任盈盈還是儀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