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市場葡萄酒價格偏高的原因何在?

國內市場,同款的葡萄酒價格往往較歐美或香港高出很多,原因在哪裡?

例如波爾多右岸聖艾米隆列級名庄花妃莊園Chateau Fleur Cardinale 2007,香港價格大約為250~300人民幣,國內電商350~500,門店或商超終端價格通常要去到500以上。

而普通中低端品牌的差價則更大,通常都有好幾倍。


自問自答,拋磚引玉。

通過本人的從業經驗分析,國內市場行貨葡萄酒價格的高企主要為以下幾個原因:

  1. 葡萄酒進口稅負重,包括關稅、消費稅和增值稅,主要產國(智利、紐西蘭除外)的進口綜合稅率為48.2%,烈酒綜合稅率為60%左右。

  2. 國內市場價值鏈過長,中間環節較多,價格被托高。

  3. 多數葡萄酒沒有「品牌屬性」,流轉速度遠低於快消品,為了支撐各級經銷商的必要利潤,單級加價率偏高。

  4. 餐飲、酒店等即飲(On-Trade)渠道入場費高,且商家利潤率過高。
  5. 葡萄酒對儲存條件要求高,需要恆溫恆濕避光避震,倉儲成本高,同樣地,對葡萄酒品質關切的商家會使用冷鏈運輸,運輸成本也高於日常消費品。
  6. 部分奸商為了賺取高額利潤(越來越少)。

  7. 大眾對葡萄酒的認識度不高,葡萄酒等級複雜、酒標難懂,給了一些商家利用信息不對稱謀取暴利的空間。

目前總體來看,經過近年來的市場盤整(部分進口商退出行業甩貨),來自香港等市場的水貨價格衝擊(尤其名庄),綜合電商和垂直電商的大面積進入,市場價格在逐步回歸理性的路上。一瓶VDF賣兩千塊的情況在一二線城市絕跡(不排除少數三四線城市仍有黑心商家),總體看市場正在向成熟市場的方向逐步發展。

但最終價格回歸到大眾消費可以支撐的階段,則仍需要多方面的共同發展:

  1. 關稅短期內很難下降,之前還出過中國對歐盟國家加收懲罰性關稅的動議;

  2. 電商、直營連鎖門店等多種商業模式加快發展,革新價值鏈結構,縮短價值鏈;

  3. 湧現知名大流通品牌,通過高流轉率降低加價率,降低終端價格,從而影響同類同級產品的市場定價;

  4. 革新餐飲模式,降低終端價格;
  5. 通過行業良性發展,壓縮追逐短期利益的奸商的空間並最終將其逐出市場。

本人作為從業者,也在跟隨著公司的發展步伐參與革新行業的商業模式,希望能儘快讓普羅大眾享受到物美價廉的葡萄美酒。


很多亂象原因不講,根本原因是中國人目前飲用葡萄酒不頻繁。相對於白酒消費,葡萄酒真的是少的可憐。我們可以回想近五年,我們家庭消費了多少白酒,又消費了多少葡萄酒。想想也明白了,沒多少葡萄酒。這就不得不讓商家加價賣酒。

原因很簡單,商家拿一萬做白酒,可能一周酒賣掉;但拿一萬做葡萄酒,可能一個月後還有庫存。這個可能我確實見過,那麼問題出來了。一個月的時間,一萬塊可以做四次白酒,假設利潤有30%,那就是一萬二。如果也想讓葡萄酒的利潤在一個月也有一萬二,那利潤就要有至少100%,也就是售價至少是進價兩倍,價格自然上來了。

這跟星巴克很像。五六年前我們常常聽到一個討論,為什麼中國的星巴克比國外貴。現在來看這個問題不成立了,現在中國的星巴克咖啡跟國外多數地區基本一樣(別說美國多便宜,美國是例外)。原因很簡單,星巴克在中國銷量上去了,量有了,成本就低了很多很多,再加上中國本土飲品追擊,沒理由不把價格降低。


我個人覺得稅負和成本都不是酒價虛高的根本原因,最重要的原因還是市場不成熟、消費者認知度低、品牌效應。價格翻倍的現象並不是少數js的問題,而是普遍的市場問題。只要能在高價位形成均衡價格,供求是平衡的,根本就沒必要把價格降下來。我前幾日找到了一個國內某大酒商前些年的報價單,奧克餐酒的價格要700多,確實有些愕然。但這種現象確實在宏觀上越來越少了,市場的開放會引進更多競爭,電商的加入也確實在客觀上讓市場清澈了不少。現在700多完全可以買1855列級中的4-5級部分、勃艮第不少一級田了。但是酒店則不然,大酒店名譽在那裡不敢亂來,小的西餐廳把拉菲傳奇賣到300多的卻是好幾次見。在有限空間內價格無法進行廣泛比較,虛高几乎是必然的。以前是全國都蒙在小盒子里,現在是個別地區場合了,這點還是可喜可賀的。

我家裡現在還存著一瓶標著1987年的「拉菲」,這麼多年被父母當寶珍藏著。只是這名字叫 chateau lafitt的酒其實只是一個波爾多大區aoc,真是不知道當年的價格會被炒到多高。

更亂象的事也曾見過,主要是利用信息不對稱。國內一酒商在西班牙的toro產區進口一種紅酒,由於產區信息太少,這個酒商直接把價格定在五位數,並稱其為西班牙酒王。很多網上科普文甚至被他們篡改了,直接就說這是和羅曼尼康帝、活靈魂、作品一號一個級別的。但真實信息無從考據,一般消費者真的沒有鑒別能力,只能認為它是好東西,值這個價


其實你已經回答得很全面了呀。

1. 將近50%的稅,給成本加了厚厚一塊磚;

2. 各銷售渠道的「入場費」的確很高。對於大眾來說,比如去超市購買,不論是carrefour metro 這種大賣場,還是ole blt之類的精品超市,入場費以及維護費都是不低的;

這些都是無法避免的成本和費用。

當然,我們現在看到的是價格越來越趨向合理,市場在清理,開始認真做品牌的人越來越多,相信這個行業會越來越好。

現在做得比較好的一些online shop,不得不說上面買很實惠也很划算。雖然也有相關的費用投入,如樣品啦,上首頁啦等等,但相比於線下實體店來說,中間的環節省去了很多,成本也就相應下降。

不過京東 一號店 某寶之類的大家還是需要擦亮眼睛好好瞧。

根據體驗,個人覺得順豐優選和酒槲網的閃購基本能滿足日常永酒需求,且實惠。(絕對不是廣告黨)


我是做國產酒的也可以說下國產酒價格高的原因:

1國內種葡萄冬天需要埋土所以不能使用機械化栽培所以人工成本就會很高,同樣的採摘剪枝這些活也要人工完成。

2釀酒設備如果從國外進口其中還有關稅和進口商的利潤

3輔料基本都是進口的其中的關稅和進口商利潤也很高

4包裝材料,酒塞、酒冒大部分都是進口的你懂得關稅+++

5國內吧葡萄酒當成工業產品有消費稅而國外的葡萄酒是農業產品稅很低

所以這是為什麼酒很貴的原因,你想想國產酒的那麼貴了,進口商一看國產酒的價格那麼高我們也要加價啊。所以說進口酒貴是因為葡萄酒的基準價高!


推薦閱讀:

各城市的計程車起步價和每公里定價制定依據是什麼? 是根據城市大小、消費能力綜合制定的么?
如何評價 Surface Book 的定價?
怎麼看待iPhone 5c的定價策略?
夢龍雪糕為什麼那麼貴?
為 App 這一類虛擬產品定價的依據是什麼?

TAG:商業 | 葡萄酒 | 市場 | 定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