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為科舉考試指定內容之前,儒家是怎樣維持自己的地位的?
大體說,就是兩漢至隋唐之間,儒家地位如何?
2014.06.25 update
在這個回答的基礎上整理了兩篇文章,比較系統地梳理了一下,不那麼凌亂了。 @何匙儒家與取士之秦漢帝國儒家與取士之魏晉南北朝*********************************************
恰好最近看了這方面的一些文章,又和人討論過類似的問題,既然題主說到了科舉考試,先梳理一下儒家和取士制度(注意,不等同於科舉考試)的背景吧:想必樓主還記得儒家是從漢代開始正式確立自己統治地位的,董仲舒建議漢武帝設立五經博士,他說:「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並進。」(《漢書》本傳)
他的建議是指,太學裡講授的要以孔子之術——即六藝為內容,其他百家的學說就甭講了,但不是說禁止百家學說在社會上流通。六藝即六經,在春秋時代已經成為了貴族教育的文本,到漢代是公認的聖典,而漢代人基本都認為是孔子重新整理了六藝,所以董仲舒才這麼說。也因此,漢武帝採納他的建議其實是一件很水到渠成的事情。
從此「五經(六經中樂已佚)取士」就成為了官方選拔人才的經典文本,一直延續到宋代。其中每朝每代經的範圍多少會有變動,比如唐分進士和明經兩科,進士科側重詩、策但仍要通經文,而明經科更是要考九經,並且李唐自詡為老子後代(其實沒有一分錢關係,可以見我的另一個回答:唐朝皇族是李廣的後人嗎?),所以此時道德經也會出現在考試範圍里。而宋承唐制,所以經仍是重點,但更側重經義了,王安石專門為進士考試撰寫了《三經新義》,並且此時《孟子》和《論語》也占重要比例。宋是由經過渡向四書的時代。從元代開始,改以「四書試士」,依據的文本是朱熹的《四書集注》,程朱一派成為官方主流,儒家的其他派別(尤其是陸王心學)遭到排擠。回到問題,題目中似乎隱隱透出一個前提假設,即:儒家是因為科舉考試才獨佔統治地位的。
而通過上面大概的梳理,題主應該已經發現,儒家確立統治地位(漢)早在科舉制度建立起來很久很久很久之前。那麼科舉是什麼時候建立起來的呢?答:是由中國歷史上著名才華橫溢的奇葩——隋煬帝,開進士科開始的。當然,正式建立和發展則是在唐朝,尤其是武瞾時期。所以你看,事情是這樣的:由於儒家在漢代確立了統治地位,指定了取士制度的經典文本,無論是西漢太學也好,東漢時舉孝廉也好,正兒八經到隋唐開始科舉了也好,這樣選拔出來的士大夫階層,基本都是儒生,你說士大夫還要很多信佛的還有很多後來棄儒從商了呢,是的沒錯,但他們同樣深受儒家思想影響,也精通經義(否則怎麼能選拔他們出來呢),於是一代代士大夫階層組成的行政集團再根據儒家的經典(無論是五經還是四書)選出來自然也是儒家之人。
所以要追溯,可以追溯到孔子整理了六經上去,如果不是他整理的,恐怕一切都會改變。
然而,是不是儒家這幾千年來就在中華大地橫著走了呢,顯然不是,漢代之前的事你應該知道,就不贅述了。
漢末分三國,而後有魏晉——噹噹噹噹,中國歷史上最奇妙的時刻就在此時。三至六世紀,是中國思想史的第二次大變革(第一次是戰國百家爭鳴)。帝國分裂了,經濟崩潰了,貧富拉大,世襲貴族開始形成,這個時代空前絕後的自由浪漫、放蕩不羈,特別不「中國」,老莊一派開始如魚得水,自然而然,儒教相應黯淡了。頭一次,華夏民族如此地有反思質問的精神,平民百姓也開始主動質疑「天子」,質疑「父子」、「夫妻」的倫常,這時候的士人普遍會直呼父親的字,民風更是十分開放不拘。說白了,就是質疑儒家的倫理基石——「禮」。魏晉南北朝玄學大興佛教亦盛,名士都好「清談」,清談的內容也以「名教」和「自然」為主,實則是秩序和自由之爭。而此時的取士制度自然就不是漢代以儒家經典「察舉」的那一套了,九品中正制開始登上舞台數百年,「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這句話也由此而來,選拔人才都是在高門大族中選,世族越發龐大堅實,寒門越發無法跨越。**********3·18補充**********
此時在南方漢人政權範圍里,儒家的思想不佔主流,儒家的學術研究也不是最正統的。但這並不意味著儒學就斷了,影響力就沒有了,那麼在哪裡呢?在北方!具體要展開來又是一篇長文了,大概內容在我的另一個回答里提到過:為什麼異族侵略中原之後會「漢化」?,直接看第四點。可以說,儒學在為北方胡人政權重建秩序正是為之後隋朝統一全國打下了基礎。
題外話:其實楊堅夫婦是信佛的,就像後來李唐崇道武瞾尚佛一樣,在中國歷史上,統治者的宗教信仰(其實我個人十分懷疑這個忠誠度)幾乎從來不能影響到政治制度的建立本身,這一點與西方有很大不同,中國的政治制度幾乎都是由士大夫(這是中國歷史的特別之處,士大夫與今天的高級知識分子有著根本不同,他們一般同時身兼是政治家、學術研究者、文學家等的多重身份,雖然並不一定都很優秀)和統治者共同建立和完善的。**********3·18補充**********戰亂時候九品中正制的誕生有其必然性和必要性,然而到隋再次統一全國,已經弊大於利,自然就得廢除了。接上之前提到的——隋煬帝開進士科,儒家再次由隱到顯。接著唐雖然建立發展了科舉制,此時道教佛教思想活躍於官方民間,世家大族的力量仍控制著朝堂,影響著科舉選拔。
儒家真正重建政治秩序是在宋代,宋太祖一開始就提倡「偃武修文」,並且此時民間經過五代戰亂,對武人治國已經厭倦痛恨,十分渴望回到漢時士大夫執政的時代。由此儒家又進入了大盛時期,新儒學(理學)才能由此誕生。希望能解答你的疑惑。
主要參考:中國文化史通釋 (豆瓣)首先,我不贊同你在說明裡的理解。儒家是怎樣維持自己的地位的?跟「儒家地位如何?」完全是兩個不同的問題。
而我簡要回答的是第一個問題。
科舉以前,儒家維持其地位,首當其衝的是政治體系中的影響力,其次是社會整體的評價。
政治體系中儒家(不憑藉考試)而獲得影響力的轉折點在於西漢。漢元帝因自身的經驗而廣泛地引入儒學背景的官僚。王莽將儒學作為政治武器,同時又按照周禮的設定進行了一次文化大革命。實際上,王莽的敵人們,就誕生在王莽的餘暉之中,這就是東漢一朝士風的來源。在上面這個階段,儒家完成了從「爭取地位」到「維持地位」的轉型。比較支持上面的一位師哥的看法。歷史上的真正的取士制度一出現,他的考察內容就是儒學知識(不把秦朝的軍功爵制算入,從漢代察舉制開始說)。甚至可以說漢朝至魏晉,儒學的地位一直是最高的。所以說他不需要維持什麼地位,因為它已經成為了整個國家和社會的思想內核。建議參考余英時的《士與中國文化》一書。
推薦閱讀:
※如何理解儒家「十六字心傳」——"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
※孔廟祭器不用豆腐,現在的祭孔還是這樣么?
※儒家和基督教對個人來講可以共存嗎?
※儒家、法家、道家對於人性論、歷史發展及國家起源有何不同的見解和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