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代》《一座城池》都標榜自己是青春電影,而青春電影不是一種類型片,近來「青春片」有什麼共性?


個人感覺是內地觀眾年輕化是大趨勢,電影購買力在嚴重向年輕人傾斜,同時國產電影類型化在初步發展,各種本土商業類型都在尋找「落地」的質感和突破口,年輕人最能接受的落地方式,應該就是關於他們這個群體自己的故事——他們的青春夢想、成長經歷、職場挫折、苦逼愛情和對成年生活的種種YY;同時年輕人都市愛情、青春的類型題材一般製作成本又不高,在市場普遍風險很大的情況下,年輕人為主角的現代都市故事題材,在項目成活率上逐漸高起來。

所以,我個人所謂的共性,更可能是一種市場的「自主選擇」,或者就是市場經濟的一種體現吧。

希望國內電影人抓住這個市場契機,做一批觀眾喜愛的通俗作品(不一定是什麼藝術經典)出來。

《致青春》《中國合伙人》《失戀33天》《分手合約》《被偷走的那五年》等,這些都是整體品質不錯的跟青春有關的電影,幕後主創、導演等差別很大,但最終呈現出來的氣質類型是趨同的,值得思考。


青春片,共性不就是青春嘛。青春故事大多就是友情與愛情,熱血與叛逆,對未來的理想和對過去的回憶,成功與失意。


只是有些好片很有味道地拍出青春二字,有些則不倫不類。賣共鳴是比較討巧的,像合伙人、致青春的前半部拍出了7080後的青春;青春派、一座城池基本是8090後的青春;小時代是YY的青春,不過《小時代》本身是一批90後的青春故事裡的一件。幾部片子都獲得了較好的收益(《一座》還未上映)。

有些好的「青春片」的共鳴不限於年代,由於導演的野心更大,這些片往往更是表現「成長」、「生命」,表現一代人的歷史。比如《陽光燦爛的日子》、《美國往事》等。

====================================

我強烈的認為,所謂青春片,並不是簡單地指拍攝發生在年輕人身上的故事。

因為,我認為青春片有一個很重要的演員就是:

時間。

時間是一個很重要的角色,是TA在不知不覺中,真正主導了故事的結局。

時間改變了人。

可能是幾天、一個月,或者一年(像青春派,高考),或者很多年。

而年輕人是最容易迷茫、最容易犯錯,也最容易改變、最容易奮鬥的一批人。

是年輕人在時間中的蛻變,造就了故事的美。

無數年輕人共同的青春時光,就是這個時代的青春風光,是這個時代最不堪一擊、最生機勃勃、最楚楚動人的部分。

這大概就是青春片的共性。

青春片,興許也就成了一種類型片呢。


青春片就是販賣共鳴吧。


今年大陸的青春片,合格的是《青春派》。青春片講理想,青澀,純凈,美好,風格明快。


咦,青春片不是一個類型片種嗎?我怎麼記得我大三聽《類型電影》這門課的時候,好像老師有提過青春片這個概念,「青春片與其說是講述青春時光的電影,不如說是講述成長傷痛的電影」,《一座城池》沒看過,《小時代》不像青春片,更像MTV形式的偶像劇,甚至《致青春》都只是在緬懷一段逝去的時光,對成長的感悟、對現實從好奇到抵觸到妥協的過程都沒有。

我心目中的青春片是《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從迷戀少女、遭遇拋棄、殺害少女、少年成長(明白少女和這個世界是不會改變的)這一系列的過程,用一種極端、偏執、慘痛的方式,完成」成年禮「。還有侯孝賢的《風櫃來的人》,3個淳樸、懵懂的青年,從單純封閉的風櫃到大城市高雄,打工掙錢的夢想破滅,暗戀的少女離開、家人的離去、大城市的無所著落,都迅速的讓他們成長,從被騙者變成主動的欺騙者,每個人都被時代的刀鋒冰冷的划過,最終接受世界本來的樣子,在人來人往的大街上叫賣著」做兵大拍賣,3卷50塊「。轟轟烈烈的成為我們的周圍人。

近年來,由於網路文學的興起,很多都是改編自網路文學,使得未開拍即被讀者期待,票房上有貢獻,但也免不了與原作比較。說不出了……呵呵


青春片適合新晉導演、尤其是跨界導演,但處女作多為試水作

青春片強於劇情和人設,弱於動作和特效。在以上提到的第六代導演中,很多都是以青春片入行的,而對於近些年的跨界導演,青春片也成為門檻最低的電影類型。雖然在口碑和票房上都不免讓人懷疑是其試水之作,但如果沒有他們的加入,一些年輕的演員就不會被人挖掘和熟知。

表1 青春片中的跨界導演們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主角「少年們」演技堪憂

青春片不同於其他類型的片子,對於主演的年齡、顏值、演技、人氣有著全方位的高要求。而戲中那些老師、校長、家長哪怕是看門大爺等配角,都讓這些年輕人顯得實在青澀,而有些電影如果選擇出道多年的「准年輕」演員又會被觀眾詬病其裝嫩。當然中國也有年輕的優秀者,例如近期靠網劇《餘罪》大火的張一山,但類似這種童星出身、經由科班培訓的佼佼者則少之又少,可遇不可求。

目前對於主演的爭議主要在以下兩點:

  • 年齡違和論:中央戲劇學院、北京電影學院、上海戲劇學院三大表演系本科生的平均畢業年齡22歲。以《致青春》為例,主要演員拍攝時期平均年齡27歲,相當於應屆生要在演藝圈摸爬滾打5年左右才會被好劇本好導演賞識發掘,而那些剛畢業的學生只配去演國產小成本恐怖片!(無意冒犯)時間跨度較大的青春片主角年齡從16歲(高中)要演到30歲(為人父母),本身對於年輕演員的要求就大,被批裝嫩或是裝成熟無可避免。

  • 跨界必毀論:大量的歌壇、體壇、舞蹈界、模特界、網紅等其他領域的明星湧入電影圈,也許年齡、外形、人氣都合適,但由於不是科班出身,表演拙劣不可避免,好劇本被演砸會讓觀眾更為憤怒。

表2 2011年至今青春片「常客」TOP10

青春片難以起承轉合,「三寶」、「三失」、「三毒」來湊

目前中國主流觀影人群都經歷過或是正在經歷著青春,這使得青春片不同於其他類型片的架空和超現實。接地氣的內容會讓觀眾倍感親切,而得到共鳴則是」自來水」的源頭。貼近現實至少不會被詬病,例如中國的高三學生是不會有太多機會去參加各種文體活動的,劇本中過於豐富的校園生活本身就是對「過來人」觀眾的智商侮辱。

但是不像科幻、動作、懸疑等電影可以天馬行空,越是貼近生活的青春片就越難免越是無聊乏味,就連故事起碼的起承轉合都無法湊齊,如何凸顯矛盾,如何帶動高潮,觀眾在影院睡著了怎麼辦?沒有話題性怎麼傳播?於是大量青春片開始打起了安全的「套路牌「。

表3 青春片中的套路牌

對標美國青春片,題材受限並非無可奈何

青春片的內容取決於拍攝青春片的國家或地區的文化背景,在北美的青春片,關鍵詞是「舞會、酒、愛戀、性、社會團體、派系、信仰、種族、人際關係、衝突、文化」等,多數往往以爛漫喜劇結尾。而《美國派》、《留級之王》、《賤女孩》、《朱諾》等青春片則涵蓋嚴肅、惡搞、輕鬆、反思等多種風格。

回想那些美國的青春片,人設雖然呈現模式化,但性格多異:

圖1美國青春片常用人設及關鍵詞

而國產青春片無一例外的走了國產電視連續劇的套路:曲折、複雜、虐心、矛盾。主要講述校園的青春美好以及走出校園的職場故事,情節關鍵詞多為高考、成長、暗戀、勵志、分手、友情、競爭及背叛、物是人非。且國產青春片的人設則相對簡單:

圖2 中國青春片常用人設及關鍵詞

甚至有人說,每一部青春片都要有一個被人欺負的善良胖子。如此臉譜化的人設成為青春片的標配,劇情也只是將各種元素簡單堆砌,難免給觀眾一種沒有誠意的感覺。

而目前成功的國產青春片,幾乎都不是皆大歡喜的結尾,《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無一例外都是回憶過去的種種遺憾,最終理性地接受現實生活,現在看來,笑中有淚彷彿才是國人認可的青春片路數。


所謂的青春電影只不過是一種噱頭罷了,近年來國內眾多所謂的青春片大多都在打著這個噱頭圈錢,包括致青春,小時代,中國合伙人,還有一座城池。總的來說都是根據網路小說或者三流青春讀物改編而成,一個電影的靈魂是劇本,沒有一個好的劇本談再多的電影技巧都是無用的,但是中國電影現狀就是這樣,要麼叫好不叫座要麼叫座不叫好,主要還是需要觀眾提高自身的審美水平,形成電影產業的良性發展


多拍的是情感糾葛,少的是社會背景;多的是爛俗裝逼,少的是真摯淳樸;多的是貼近大眾,少的是藝術細胞;多的是yy幻想,少的是背影與思考;多的是物質,少的是精神。


總逃不過:帥哥 美女 錢(有錢、沒錢)


噱頭而已,我看過的國產青春片吧,我覺得只有【老男孩】算完整一部,用普通電影一半的時間,講了兩倍的東西,正好一部。


看著像是「青春」,其實我倒覺得本質都是懷舊,,什麼《致青春》,《中國合伙人》、《被偷走的那五年》,個個都開始懷緬自己的逝去的青春了,中國人都喜歡懷舊,即使80後那些還很年輕力壯的一代,也開始有了老氣橫秋似的懷舊心態了,我為中國的這種風氣感到擔憂,也明白了為什麼中國那麼缺乏創新精神。

心裡死抱著過去的東西不放,身體卻在不斷變化著的社會潮流中航行,終將沉沒下去。


推薦閱讀:

TAG:影視評論 | 小時代系列電影 | 一座城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