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軍用大型運輸機有著與大型民航客機不同的外形設計理念?

以運20為例1.運輸機有什麼必要採用下反角設計;2.既然尾翼上沒有發動機,為什麼還要用T型尾翼;3.好像沒有翼尖小翼、前緣縫翼這些設計,如果是,為什麼。


軍用大型運輸機與大型民航客機有著不同的外形設計理念的根本原因在於使用場合不同,軍用運輸機的起降條件往往較為苛刻,有時候甚至在臨時平整的空地起飛,耐用性和戰場可維護性是放在首位的,另外軍用運輸機要求儘可能多的裝載貨物,這樣導致它的機身結構和載客的民航客機也有所區別,為了裝載軍用車輛和方便貨物搬運,軍用運輸機都擁有寬大的機頭機尾艙門,並且機身為了容量考慮是中空的桶裝,不像民航客機分為上下兩層,這些都導致與機身連接的機翼等結構產生相應變化

以下是我查閱資料所得,見識有限僅供參考

為了讓發動機遠離地面,避免飛沙走石等對引擎造成損壞,同時增加航行穩定性,大型運輸機機翼都是上置的,穩定性比較高,但會削弱一部分機動性,這時候就需要下反角來抵消一部分穩定性以增加機動性。

戰略運輸機大多採用T型高平尾,是因為它前面的主翼大多採用上單翼布局造成的。而同樣飛遠程的大型民航客機,大多採用中單翼或下單翼布局,這樣機翼及其下面弔掛的發動機離地面較近,日常維護非常方便。但這樣機翼承力框架結構就得穿越機身,這對機艙分為上客下貨兩層的民航機當然不是問題,但軍用運輸機為裝載坦克裝甲車輛甚至直升機等大型裝備就必須保證巨大的艙內空間,因此多採用承力結構從機艙上面走的上單翼布局更合適。

加裝翼梢小翼的作用對軍方來說是很有限的,而且會增加設計、製造難度,提高保障維護壓力。軍方要求的是可靠性和可維護性為第一要務,新一代運輸機幾乎無一例外的放棄使用翼梢小翼。美國的C-17是在80年代研發試飛的,那個年代裡翼梢小翼是個稀罕貨,當年麥道公司希望把所有能用的新技術一股腦全用上,所以C-17就有了很拉風的翼梢小翼。

有一些軍用運輸機有前緣縫翼,C-17、C-5、伊爾-76、都有前緣縫翼,由於翼面和襟翼要承受高溫、高壓發動機噴流沖刷,所以對材料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另外,由於多縫襟翼偏轉後距地面較近,無論飛機在機場或砂石路面起降,都會將雨水或地面積水等卷到襟翼上,對結構產生嚴重的化學腐蝕。由於要求能在未鋪設的野戰機場起降,襟翼結構還必須承受起降時氣流捲起的砂石撞擊。因此有些機型出於可靠性和戰場維護性的妥協而放棄了前緣縫翼


推薦閱讀:

民航客機駕駛艙為什麼不能直接觀察客艙(貨倉/機翼/起落架)狀況?
波音737的改進潛力還剩下多少可以挖掘?
第一次坐直升機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如何評價 AG600 水陸兩棲飛機?
俄羅斯剛完成首飛的MC-21與國產C919哪個更有競爭力?

TAG:飛機 | 航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客機 | 軍事裝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