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為當前 A 股市場上最具成長性的上市好公司有哪幾家?你從哪些方面考量的?

你所在的,你所了解的,你認為未來成長空間巨大的公司都行。如果沒有具體的公司,說說你所看好的行業也行。


因為本回答編入了「金錢有術」,我也對原來答案進行了一定編輯,改成書中的版式。

近期才看到此答案的人請注意!!!

上海萊士剛剛通過了一項投資股票的決議,我對此持有非常謹慎的態度,我自己持倉價低,暫時不考慮賣出,但是我非常反對上市公司投資主業以外的業務,無論是財務投資還是戰略投資。因此近期如果有關注這隻股票的朋友,請一定謹慎。

寫在開頭

我個人從2009年開始接觸股票,因為從事投資工作,所以有時間做很多研究和學習。但一直到2011年前,我從來沒有賺到過一分錢,書讀了很多,報告也沒少看,嘗試各種選股方法,但就是掙不到錢。和很多人一樣,一買就跌,一賣就漲,作為一個以投資為工作的人,真是一件挺失敗的事情。

2011年前後,我認識到也許是因為我每天都看股票,過於頻繁地做出判斷和選擇導致了難以堅持一種投資策略。於是我決定改為選擇我認為的成長股,長期持有。這是行之有效的辦法,在這之後,我總結了一套自己的成長股選擇策略,買入並持有了一隻股票:上海萊士,幸運地獲得了超過500%的回報。使用同樣的策略,我在2012-2013年分批買入了另一隻股票:美盈森,到目前為止獲得了200%以上的回報。

至此,我認為這不完全是偶然現象,這個策略大概是有一點價值的。優秀的選股策略和投資策略有很多,但能找到適合自己的並堅持執行,才有可能獲得回報。在此,我願意分享自己的心得。

為什麼要有自己的投資策略?

我在09年剛開始投資股票的時候,會很教科書地分析公司和行業,看很多報告,相信那些報告裡面關於公司未來3年增長的預測,這是很危險的一件事情,盡信書不如無書,能看明白家門口煎餅攤的商業模式和發展預期其實就能看懂很多上市公司的(無非就是進貨、生產、銷售,發展預期在於潛在用戶數量和競爭對手情況),但我們很多時候總願意給自己這樣那樣的理由相信那些不切實際的東西。(我們相信一個做啤酒的能研製出最先進的疫苗,我們還相信奧巴馬連任成功所以澳柯瑪能上漲。)

任何時候,悲觀地去看一個企業的未來預期,但是樂觀地去看過往業績。一家公司的過往業績是能說明很多東西的,技術實力,供需關係,管理層水平和態度,都會或多或少反映出來。用看煎餅攤的標準和態度去看一家公司即可:雞蛋和薄脆進價是不是合理?銷量降低是因為天氣冷了人少還是天氣熱了大家嫌煎餅燙手?和馬路對面那個煎餅攤相比,我的煎餅更好吃嗎?價格更低嗎?和客人關係更好嗎?

我想說明的是,對於能夠下一些功夫花一些時間的人,上市公司沒有那麼難以看懂。不要以此為理由輕易相信別人的分析,更不要接受任何人任何形式的「薦股」。我自己曾經密切接觸券商和基金,08年的時候每天手機上要沒有10條8條薦股簡訊都說不過去,但結果呢?也許某一次你聽信了別人,買的股票上漲了,那麼你就會產生依賴,以至於最後徹底失去自己的判斷,而只要一次失敗了,你之前賺的錢就都回去了。所以,請相信你自己,沒有誰比你自己更可靠。

成長股的篩選

成長股有很多不同的定義,我個人認為成長股的要點在於成長,在A股的環境中,可以理解為流通市值的成長。像一些流通股本已經比較大,流通市值上百億的公司,雖然這樣的公司不是不能成長,但大概率來看,流通股本越小的公司成長空間越大。

初步篩選

毛利率

我不喜歡低毛利率的公司,傳統製造業和零售業里很多企業做的很好,比如賣電器的,比如造汽車的,都有好公司,但是毛利率不足20%,這就說明規模是這類企業成長的重要決定因素。當他們的規模到一定程度,成長速度的下降幾乎是必然的。我一般只看毛利率30-40%以上的,當然因行業而異;

股本

這是放之世界皆準的標準,股本越小,擴張動力越大,潛力也越大,中國股民更是格外熱衷於炒小盤股。總的來說,總股本不超過10個億,越小越好,現在很難找到質地好流通股本還很小的股票了;

凈資產收益率(ROE)

我個人比較迷信這個指標,算是懶人選股票比較實用的衡量企業盈利能力的指標,通常我會要求5%以上;

主營業務佔比

這個不用多說,不務正業的公司絕對不碰,越高越好,100%最好;

股票價格

這其實是一種心理因素,通常價格越低的股票上漲空間越大,想像空間也越高。不是誰都會在100多買茅台,200多買中國船舶的,這東西不太好定一個統一標準,我一般希望在10-15元以下;

行業壁壘

毛利率是可以一定程度反映行業壁壘的,50%以上剩下的不是軟體互聯網,就是醫藥。這一條重要在於,稀缺的東西首先從價值上就是可以長期升值的,從概念上就更是可以爆炒的,資源類股票是一種代表,但並不推薦,繼續看下一條我會解釋;

需求

需求決定供給,決定價格,為什麼不推薦資源股票,就是因為越稀缺的資源往往跟一般老百姓離得越遠,需求反映到供給端的鏈條過長,或者本身需求面就很窄。比如稀土,沒錯,這玩意是稀缺,但是你告訴我這東西能有什麼用呢?稀土是戰略資源,但是跟老百姓有什麼關係?一般人感受不到這種東西的稀缺。我看不到稀土供求的大眾現實意義,所以我覺得大部分股民也看不懂。稀土行情熱過很多次,跟著炒可以,但我一般不會選擇長期持有這種股票。

這段多說兩句,用我最通俗的理解,什麼叫需求?沒有不行是最好的,其次還得難以替代,價格最好是發改委限價或者自己隨便定價;要麼就是背靠政府或大型國企,未來若干年的成長可以確定;

股東結構

必須有靠譜的單一大股東,我國企業擅長股東內鬥,倆個大股東要還能專心經營絕對是楷模級別的。雖然單一股東很多時候意味著獨斷專行和家族企業,但是你還能分析,還能判斷,倆個股東分析就很難了。如果你能做到分析揣摩每一個股東的利益訴求,那你肯定能超越王亞偉,這是他自己說的。

投資非主營業務

投資非主營業務(比如參股,併購等方式)無非倆個訴求:第一,靠概念炒股價圈錢,這幾年來上市公司相繼熱衷於投資過手遊行業,傳媒行業,互聯網金融行業。都是什麼熱投什麼,就是想把自己和最熱門的投資概念扯上關係,這和娛樂圈七八線小明星抱大腕大腿搏出位是一個思路;第二,自己的主營業務增長放緩或者前景變差,需要布局其他領域,這種情況上市公司的出發點是好的,某些傳統行業的企業,因為行業發展放緩,或者宏觀經濟因素,主營業務萎縮,嘗試通過投資開闢新的領域。但對於一般投資者來說,直接賣出即可,真的認為公司管理層很好的,可以等投資的新方向明朗了再進入。真正的好公司的買入點從來不差那幾個漲停板。

精細篩選

通過前幾個指標,你大概可以篩出幾百隻股票,看看後幾個指標,最後能有幾十隻,接下來就可以開始細看了。

細看完全是因人而異,因公司而異,我一般先把主營業務看不懂的篩掉,比如什麼做奇怪的軟體系統,奇怪的製造業,奇怪的藥品,我看很多遍還是不明白其涉及的專業。(當然,如果你自己了解某些特定行業,那大可以選擇這些行業的企業)再例如核心技術過於黑盒子,你也不知道這企業是真有技術含量還是蒙人的,我也不太敢選擇。這類企業很多,例如,主營業務看著很好,其實收入一半來自於銷售中的貓膩,或者什麼其他雜七雜八的收入,跟主業好與不好沒關係。

下一步,我會把明顯是靠關係的篩掉,開發飛信的神州泰岳,當初創業板剛上的時候很火,需求明確,誰都能看懂,伴隨智能手機和移動互聯網浪潮,還背靠移動,簡直就是白給的好股票啊。我當時差點就買了,只是當時有個原則,這類背靠關係的最少要背靠2個以上的關係,飛信不符合,加上當時漲得有點多了,我就放棄了。現在看來謹慎還是有道理的。

最後會考慮一些純粹的市場因素,比如你選中的這隻股票概念是否別人也能理解,是否會被關注,股價之前的走勢如何。以我下面要提到的股票上海萊士為例,當初我就沒有考慮其主業血液製品稀缺這個概念是否能被別人注意到,這隻股票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股價平平,沒有人關注。某種意義上,算是判斷得不夠好的。

實際操作

我開頭提到的股票,上海萊士,以這家公司為例,我來解釋下我是如何運用上面的策略進行篩選的。

上海萊士,血液製品行業,主要財務指標很好,毛利率尤其高(大於50%),公司管理層專業度很高(核心成員均有國外學習和研究背景),控股的大股東是很有能量的民生銀行籌備人之一。

在篩出這隻股票後,一開始其實我想放棄的,因為我不太明白這家公司的產品到底有什麼必要性,血液製品是幹嘛的呢?沒聽說誰看病非得用這個的。但是直到我一個朋友得病,重病,最後的一段日子必須一直用人血白蛋白,我記得當時聽護士聊天說這葯真難買,來了就沒了。而且價格挺貴。我回來看了一些血液製品相關的醫學知識,有了一些了解,開始覺得這家企業好像還不錯。

血液製品嚴格受到國家管制,作為原材料的血漿只能通過國家批准建設的采血站獲得,這種采血站數量少,獲得審批極其艱難,而血液製品企業的資質幾乎不再發放。這符合了稀缺的要求。

國內的血液製品嚴重依賴進口,當時看到的數據我記得是國產供應率不到50%。而這不是因為國外技術好,是因為國內不夠,這個缺口不算小了。國內沒有壟斷性的龍頭企業,天壇生物和華蘭生物是行業內第一梯隊的上市公司,上海萊士算是行業內第二梯隊的,但發展空間很大。(我沒有選擇天壇生物的原因是其股票被屢次爆炒,業績不穩定,且公司管理團隊水平可能有問題;而放棄華蘭生物的原因是它除了血液製品外,疫苗也是其重要業務之一,我不喜歡主營業務佔比不夠高的公司。儘管華蘭生物在後來因為疫苗概念曾經走出一波很好的行情,但我仍然認為以一家血液製品企業來衡量,上海萊士是比華蘭生物成長性更好的。)

血液製品是發改委限制最高價格的,因為需求供給太不平衡、缺口太大了,每年發改委會上調最高限價。雖然這不如自有定價權的,但對於這種極度稀缺行業,我已經很滿足了。

基本上在確定了這些後,我就買了,我09年第一次買,然後11年賣了;12年又買,拿到現在。這種「真」成長型公司,不用太操心,它的增長水平是比較穩定的。雖然不會有太多超預期的表現,但穩定的30%-50%年增長足夠了。說句大話,這股票我覺得我敢拿5年到10年,問題不大。

寫在最後

對於股票,有人喜歡短期漲得快的,有人喜歡規模大的,有人喜歡特定行業的,單純靠表面分析是很難百分之百分析出一家成長企業的。我個人的看法是你得跟談戀愛似的,真的很在乎,願意去了解一家企業,且能夠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才能看到一些報表不告訴你的東西。

找到一隻好股票,固然是興奮且激動的,但還請一定耐下心來,等待一個別人放棄了的時點,如果你相信你找到的是一家好公司,那無論股市跌成什麼樣子,它仍然是那家好公司,跑不掉的。


長牛的根本,一,壟斷,二,現金流好,三,市場大,首選迪安診斷,衛寧軟體,網宿科技,恒生電子,其他還可以關注一些卡位很好的互聯網細分龍頭,未來市場肯定有波動,估值也有波動,但是5年以後回頭看,這些股或許只是半山腰,理由很簡單,行業的壟斷地位以及行業的巨大空間會導致它們即使遭遇08年也只會暫時下跌而不會垮掉


越跌越買,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原創 2016-12-26 騎行客 騎行夜幕的統計客

本公號ID:dknight2015,作者:騎行客,出自資本主義的「西點軍校」。橫貫風險投資(VC)、槓桿收購(LBO)、A股港股美股市場。解邏輯,授方法,遞數據。授人予魚不如授人予漁,為的是幫助股市裡一贏二平七賠的90%大多數人

今早,說真的,統計客有點慌,怕的不是跌破3000點,擦光自己今年的利潤,而是在上周發出《股市向來是乘著加息之風一路上漲》的言論後,如果有追隨者心急忙慌滿倉,遭受慘重的虧損。

去年創業板3000點後唱空,6月1號繼續給大家介紹做空的工具,此後遭遇單日5個點的暴漲,我都滿不在乎。人,沒賺到暴利,大多歸結於自己膽小,呵呵一笑了之。

這兩天提醒大家關注成長股逐步跌出價值,市場在估值中樞附近一路下行,提示建倉,則要背負更多的壓力。人對損失的厭惡,遠超盈利後的喜悅。

這是為什麼越跌越買,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這是為什麼股票相比有固定利息可收的債券,相比有固定租金可收的房子,在市場熊市時會出現更離譜的價格。

成長股,市盈率高的時候30倍,60倍都有,房子的價格除了在天朝,絕對到不了這個水平。

熊市,有些股票會以2/3倍的市盈率交易,即便是貴如天朝的股市,鋼鐵股2005年出現過4倍市盈率,重卡2008年是4倍,銀行股2014年也是4倍。

河鋼股份PE band,來源:九斗

濰柴動力PE band,來源:九斗

招商銀行PE band,來源:九斗

大部分時間,我們在A股市場里不會相信股票有一天會跌得如此便宜,感嘆生不逢時。

實際上,當這樣的估值真正出現時,大部分人反而跌怕了,不敢買。

2007年初,當我拿完年終獎,有了人生第一筆六位數資金投入股市時,深成指是8000點。轉瞬間,深成指突破10000點,我嘆息為什麼那時的資金不是七位數、八位數,恐怕這輩子市場都回不到8000點了。

2008年底,當深成指反彈至離8000點還有500點時,再度調頭向下,我一度產生了幻覺 - 8000點怕是回不來了。

錨定效應很可笑,當時只知道點位,不懂估值,更不懂估值中樞。

這是一個悖論。如果大部分人不是越跌越怕,而是越跌越買,那麼市場也就不會出現便宜得驚人的價格。

在趨勢向下、估值中樞提醒大家建倉,是件危險的事。因為從中樞到底部,可能再跌30%,個股甚至跌50%。中樞下方建倉是個長期穩贏的事情,短期的勝率卻未必高過55%。

所以就有大V一直唱多,或者一直唱空,至少也是50%的勝率。

市場的估值相對簡單,個股的估值在一篇喧囂中更加難以把握。

大部分股票沒有明確的股息支撐,即便今天有,當市場情緒不好時,也有充分理由擔心明天沒有。這一點跟高等級債券、核心地段房子完全不同。成長股,作為我敢於買的估值最高的股票(ST和殼資源基本不碰,周期股逆境中市盈率雖高,反轉前市凈率卻都很低),也要面臨市場殺估值,甚至是戴維斯雙殺的風險。估值越高,市場下跌時,彈性越足,跌得也越慘。

這是我為更高的盈利所願付出的代價,那麼多追隨者卻未必能夠承受。

高估值的股票理應止損,這是為了避免更大的損失,實踐起來卻又與越跌越買相矛盾。大部分事,事過之後看,分外清晰、明朗。身處其中,卻只能感到對明天和未來的不安。

再成功的表演藝術家都會有上台前的片刻不安。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等到收穫利潤的時候已經十年過去,這十年里的每一天都是內心的惶恐掙扎,和如履薄冰。相信我,最讓你難忘的不是利潤滾滾而來的感覺,最讓你刻骨銘心的是你一無所有時所背負的壓力和經受的煉獄般的考驗。

珍惜這一刻,一起度過熊市的才是患難之交。

每日雲淡風輕的?那是不做股票的~

越跌越買前,明確以下幾點:

  1. 你的資金長線,退休前不會往外拿

  2. 從估值中樞下方開始,逐步加倉

  3. 杜絕ST、垃圾股、殼資源,謹慎對待高估值成長股


我入市七年了,我來回答下

鴻路鋼構,雲投生態,華宏科技

我已經很認真的回答這個問題了,特意為你找了一下

這幾個票特點,盤子都不是很大,那麼上漲的空間,可以幻想的空間就比較大了

鋼構是因為國家去產能,鋼鐵行業即將慢慢復甦,所以這類小公司會迎來大的機會,雲投生態是PPP概念,國家用兩萬億去撬動這個市場,這裡面肯定有公司高速成長。

中小板創業板,盤子不是很大,之前沒有被爆炒過的,都有很大機會

但是中小板機會更多,因為可以被借殼上市,創業板如果連續虧損,就會被直接退市


介個實在不好說,公司好不代表股票好,股票好不好,關鍵看人炒不炒。。。經常ST垃圾股一大堆集體發瘋,介個實在不好說。。。


機器人


神農大豐,現在市值28億,五年後來看。種子公司,土地流轉概念,坐擁全國萬分之一的耕地。

還有就是證券股了,隨便挑一隻都可以的。


反對排名第一的答案,你這是在誤人子弟。即使是一個上市公司的老闆,他都不敢斷言兩年之後公司會變成什麼樣子。

不要輕易說價值投資,這四個字不是一般人能hold的住的。因為這四個字太沉重了

可是事實卻是在中國,價值投資成為了可以嘲笑投機者的借口。

傻逼,永遠是中國股市裡最靚麗的一到風景線。這是一條永遠也顛覆不破的真理。


發現是一,關鍵是耐心持有,不為行情所動。畢竟不可能買地板價,買了很可能還會跌,或者長時間沒有行情

就我而言,我會推薦下以下股票 (2013年7月31日)基於行業、周期及特色

遠洋航運 就是目前的 st遠洋

煤炭行業,目前是行業低潮,煤、電用量,才是中國經濟的晴雨表。 你對經濟不悲觀,低潮時候是介入時期。

未完……


太久遠的不敢說,我看好中信國安。360沒落地之前我都覺得是機會,千億市值計劃,沒重大資產注入是不可能的


樓主的風格應該是先選板塊,後選個股的長線模式吧。我覺得發現一家好公司並不難,但合適的介入時機才是最關鍵的,魚頭可以不吃,但必須形成自己的系統交易,等股票的魚頭走勢出現後,介入,吃到最肥的魚身部分。對魚身起爆點的把握很重要,並且如果這隻股票的相關板塊進入主升,形成聯動效益的話,結果是相當樂觀的。


我知道我也不會說的,不過我賣掉的可以說哦。

____________________

好吧我又回來了。票我是不推薦的,包括下面舉得例子。不過思路可以提供一下。

基本上成長性好的公司從下面兩個方向找。

1、行業景氣

2、業績拐點

如果公司處於一個行業景氣的環境下,就是公司再差,業績也能有所提升。特別是未來2-3年內能保持高景氣度的行業,最受青睞,比如醫療、LNG、消費電子。個股比較典型的是雲南白藥、大華股份、富瑞特裝之類。沒有什麼說的,大家都能看到。行業內比較可以看毛利率,高毛利率意味著在同一領域有更高的定價權。

如果說行業景氣是白馬股,大家都能看到,那麼業績拐點就是黑馬股。業績拐點的判斷,一是要看業績低迷的原因,比如年初的欣旺達,當時雖然業績虧損,但仔細研究發現主要是由於搬遷導致減產,而且年初已經復產。由於當時業績不好股價很便宜,但中報時業績就顯現出來了,股價也實現了翻番。另一個發現拐點的方法就是看業績環比,這裡需要注意有些行業有季節性因素,需要刨除後判斷。一般一個行業長時間進入低谷後,能夠實現環比改善,並能預報中持續改善,就有拐點的潛力。比如浙江龍勝,染料行業在之前幾年一直是利潤下滑的,同時股價也沒有起色,但是自從與閏土股份達成同業諒解合作後,業績逐步發生了改善,而且每一季度的報表都對下一張報表提升了業績預測。股價也相對年初翻了三倍。

這裡說的方法是針對未來1-3年內的預測,太長了誰也預測不準。如果你要找5年甚至10年以上的成長股,那麼它只能是非周期行業的大消費。壟斷性、品牌溢價、以及行業地位才是需要選擇的重要因素。

另外,判斷業績增長一定要看拋去非經常損益後的主營業績增長。有可能公司為了粉飾業績或者壓低業績,會人為操作報表。如果符合財會准側,這些也是合法的,但會影響你的判斷。


消費和醫藥


如果單說A股的話,根據自上而下的選股邏輯,在無風險利率上的情況下,不用槓桿並能夠產生大量現金流,並且符合產業升級邏輯的板塊就是好板塊。

根據如上所述,我選出的最強板塊是互聯網。

但這只是基於長期的行業投資而並非A股投資建議。

從價值投資的角度,目前A股的成長股還在天上,互聯網板塊5-10倍的市凈率不符合安全邊際法則。加上經濟周期原理綜合考慮,互聯網板塊股票入手的時機應該在3倍市凈率左右,時間大約在2015年底左右


談談個人看法:

1. 愛爾眼科:現在人接觸電腦手機什麼的越來越早,視力也是越來越差,所以覺得這行有前途。

2. 生產心血管藥物的公司:中國的老齡化越來越嚴重,心血管又是老人們得最多的病,所以覺得這行有前途。

3. 互聯網肯定時不時會有極具成長性的公司冒出來,這就得你看好趨勢,選好苗子了。。


我推薦個伊利


既然要說出具體哪只,那好吧,就機器人了。

產品民用,商用,軍用。

可以看看最近正在播出的紀錄片,大國重器,在工業領域的作用已經值得國家足夠的重視了,之前落後,以後可不能落後了,這是大勢,更何況軍用領域呢?至於民用,放在最後考慮吧,目前不重要。

也許現在不便宜,但長遠看,還是足夠便宜的。


來推幾隻持股。

300657弘信電子。fpc龍頭,國內較大的fpc企業之一,受益於全面屏和oled帶來的撓性板fpc增長。

603686龍馬環衛。城市化進行。現金就好,增長穩健,管理層靠譜!

603203快克股份。自動錫焊裝置,受益於自動化加募投項目擴產。管理層優秀。

邏輯寫的簡單,真正想要了解還是去看招股書吧!


業績持續增長,3年以上,年不低於15%增長,
實業類-避免財務造假。 有題材和概念,國家性的,有過就行,低市盈,越低越好,整體板塊低估值更好,說明是價值窪地。


國內感覺難選....要我說十年內最好的股票,還是軍工,電力供水這些公司....具體的就不說了,其實最看好的國內龍頭公司都不是A股的!港股最多了...


推薦閱讀:

員工買自己公司的股票是怎樣的體驗?
當上市公司董事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近日證監會瘋狂 IPO 預披露的背後邏輯是什麼?
哪裡可以找到新浪 2000 年在納斯達克上市的招股書全文?

TAG:調查類問題 | 上市公司 | 股票 | A股 | 上海萊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