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心理學的角度,如何理解父母說「我的一切都是為了你」或者「我都是為你好」?


聽很多小夥伴吐槽過他們的爸爸媽媽。

即使已經成年,還是有一些父母固執地打著「為你好」的旗號,在他們生活的各個方面指手畫腳,操心操稀碎。

如果抱怨或是頂兩句嘴,父母會覺得很傷心:「關心你還成了錯了?!」

聽話的時候,他們說:「你看,我就說沒了我們,你什麼都做不了。」

如果沒聽話,最後結果不好,等著的就是最可怕的那句話:「你看我說什麼來著:)」

事實上,他們可能有一位控制型的爸爸/媽媽。控制型的父母似乎不會犯錯,他們永遠是對的。當孩子和他們在一起的時候,會感受到自己的感受、想法、念頭都是錯的、不重要的或者是該感到愧疚的,他們的才是正確的。

- 什麼是「控制型」的教養方式?-

控制型的教養方式(control parenting)一方面強調嚴格控制和孩子無條件服從,同時,在情感上以冷漠的態度對待他們,很少考慮孩子的需求和意願。父母常說「我是為你好」,但話里隱含的意思卻是「你必須聽我的」,完全不給選擇權。

控制型的教養方式往往難以被察覺,尤其在我們的文化中,「孝順」、「聽話」被視為兒童優秀的品質和「孝道」的體現。聽從父母的要求,是理所當然;不聽話則是「忤逆」的表現。

另一方面,控制的核心常被「愛」和「在乎"的外表所蒙蔽。有的父母經常會說:「我是因為太愛你/太在乎你,才管你這麼多的。你要不是我孩子我管你幹嗎?」久而久之,孩子則會內化這種認知,將關愛和控制等同。

- 「控制型」教養方式的慣用策略 -

這樣的父母往往以微妙的方式操縱子女的行為,不尊重他們的意見和選擇。以下是一些常見的控制策略:

1. 社交隔離

如果要控制一個人,首先就要營造一個封閉的環境,防止他接觸外界的信息。我們不否認父母應該讓孩子提高警惕性,有自我保護的意識。但過度的控制就會破壞一個人的正常社會性活動。

要報備去哪裡玩、見什麼人,早請示、晚彙報,限制孩子的正常社交。同時向孩子灌輸:「其他人都不可信!這世上只有爸媽才是真心關心你。」久而久之就會發現,除了父母,你沒有值得信賴的朋友、沒有其他社會支持。

2. 貶低指責

當孩子犯錯、不聽話時,父母會明確地指責訓斥,甚至貶低他們的人格。同時,他們在插手孩子生活各個方面時,會理直氣壯地解釋:「我這不是為你好嗎,爸媽能害你嗎?」

而這份「為你好」背後所裹挾的控制和強迫卻在傳遞著另一種信息:你不行!沒有我們來指導你,你什麼事也幹不成!

3. 經濟把控

經濟尚未獨立的滋味實在不好受,這時候,父母的經濟控制是最強有力的武器。控制花銷就等於控制了孩子的行動範圍以及活動內容,就算對於經濟獨立的成年人,控制型父母的經濟手段仍然起作用:「你要是非要XXX,房子首付就自己想辦法吧!」

4. 情緒綁架

讓孩子產生愧疚感是控制型父母常用的情感武器。連流行歌曲都在教育我們:「聽媽媽的話,別讓她受傷。」多麼順暢的催眠,指示性的話語,沒有拒絕餘地,還順便假設了拒絕的後果-"如果你不聽話,父母就會受傷。" 隱含傳遞了後續的愧疚感,一氣呵成。

很多孩子在長大成人之後仍然擺脫不了這種情感控制,他們在分離-個體化過程中,在逐漸遠離父母的每一步中,都走得很沉重,內心充滿了不安和自責。情感綁架讓孩子覺得自己的成長、與父母的分離是在殘忍地「拋棄」他們。

需要說明的是:一個人在「分離-個體化」的過程必然會體會到愧疚感、焦慮感、難過甚至是憤怒,這些本身是自然過程中的一部分。沒有誰和父母在心理上的分離真的容易:人們在這個反反覆復的過程中消化、代謝這其中產生的情緒(興奮、難過、愧疚等等),逐漸完成對自我的建立和同父母的分離。

而有的時候,出於父母對於分離的恐懼、哀傷,使得這個「分離-個體化」的過程顯得尤為艱難。而在「控制型」教養方式之下,一個哪怕是早已成年的孩子,也會體會到巨大的被吞噬和淹沒感:我永遠也無法成為我自己。

- 看似無私的愛,也許是為了滿足自己 -

我們相信大部分父母的初衷,都是希望自己成為一個好家長,可遺憾的是,他們只是不知道應該怎樣做。所以很多父母在想要控制孩子的願望背後,其實是為了達到自己的願望:我想成為一個好家長。(I want to do a good job as a parent.)

這種愛看起來無私,但其實也許只是出於父母滿足自己願望的目的,來源於自身的局限。例如,我們小時候挑食,媽媽會(表現出)很傷心,因為我的行為讓她感到她不是一個好媽媽,她沒有盡到「讓孩子飲食健康」的責任。我的不聽話影響了她成為一個好母親的目標。

親子關係天生賦予了家長掌控主動權,但正是家長們「努力讓自己成為完美父母」的焦慮感,有時候會跳出來操控教養的方向。

- 總是為我好,我真的好了嗎?-

控制型教養方式會在孩子身上產生很大的負性影響:

1. 退縮或暴力

嚴格的要求和過度控制會使孩子產生的負性情緒無處表達,這些積攢的情緒會發泄到自己身上,產生內隱行為問題:社交退縮、上癮行為或是羞愧、焦慮的情緒;或者發泄到其他人身上,引發外顯行為問題,藉由暴力或犯罪行為,在社會上施展,比如攻擊別的同學(很多校園欺凌者的背後都有一個高壓控制的家庭)。

2. 過度自我批判

控制型的教養方式往往會為孩子定製過高的標準,「望子成龍」給孩子帶來的則是巨大的壓力。家長們 aim high 的本意是想讓孩子「追求卓越」,但孩子發展的結果卻是「避免失敗」。新加坡一項5年的縱向研究表明,從小受控制過度的孩子會產生強烈的自我批判,也有更高的患焦慮、抑鬱的風險。

3. 無法對自己負責

父母以愛的名義一味地反對孩子自治,認為自己的要求和指導是為孩子提供經驗,讓孩子「少走彎路」。但長期在家長的控制下成長的孩子,會很難發展出自治(autonomy)。從小到大一直是遵從父母的要求,等到長大成人之後,在面對人生重大抉擇時,也很難有決斷力。

4. 個性和自我被扼殺

長期處於高壓控制下,強迫而不自由,個體可能會缺乏活力和情感,變成麻木地機械地服從,變成walking dead。

心靈被扼殺是當今最普遍的問題,也是很多家庭的危機。傳統的家庭中否認孩子的感受,尤其是對於憤怒和性的感受。家庭中這些禁忌話題如此之多,以至於成員之間可以交流的東西少之又少,每個人都小心翼翼地遵守著「毒性家庭教條」,生怕踩到地雷,引爆戰爭。

由於文化差異的原因,專制的教養方式在中國看起來很管用。跨文化研究顯示:在中國,控制型父母養育的孩子,其在校的學習表現較平均好,也好於西方文化下的孩子。

專制父母也許可以培養出很成功的孩子,但這正是這種教養方式可怕的地方:它「看起來」很「管用」。用行為主義訓練鴿子的方法養孩子,確實會形成家長期望的行為模式,成為別人眼裡的「人生贏家」。但家庭的控制讓人們形成了蜷縮的生存姿態,讓人在潛意識裡相信「父母在掌控我的生活,沒有了他們的規則和控制,我將無法活下去,只有死路一條」。

但強迫永遠做不到的是:讓人真正地成長,真正快樂地生活,真正認同並愛父母。

=======================================================================

有公眾號喔~

簡單心理(janelee1231)

原文發佈於:「他們總說為我好,可我過得並不好」|如何擺脫被控制的人生?

尋求專業的心理幫助戳:簡單心理


這句話是中國家庭教育糟粕的精髓!


對於這個問題,我是這樣看的。不過在討論我的觀點之前,我首先對

這是防禦機制當中的合理化

這個觀點進行一下修正,發現不少人對於這個觀點很是贊同,因為這個觀點一拋出似乎是很合理的一種解釋。但是不得不說這裡還是出現了在知識性上的一些誤區。

合理化:指個體製造很多理由,給出和實際動機不相關的解釋。通常是在否認某些現實之後。

父母在說「我這都是為你好」的時候,其表達的正是自己的實際動機「我要為你好」,並且他們也認為這的確是我為你好。這其中父母即不存在「過失」也不存在有「未達成動機」或「不符合社會規範的行為」。因為在說這個之前,我們要明白

合理化的防禦機制運用重點在於個體本身對於自己行為的解

所以,在父母說「我是為你好」的時候,表面上看上去是在為自己的行為做解釋,實際上這句話的出現是一句對白式的話語出現,或者有引入情境,也就是說這句話在本質上不是為了給自己的解釋,而是為了給產生對白的那個你說明。

也就是說,如果要運用到防禦機制,這種更符合否認(幻想中的否認)這個防禦機制。

否認:假定你自己已經感知到了現實,並對這個現實加以否定。

幻想中的否認:堅持錯誤的新年來迴避去面對通常是令人感到恐怖的現實。

其實,父母在說這句話的時,都是我們之間引發了某一次矛盾。比如,對於專業、職業、男女朋友的選擇上。與父母產生了不同的意見之後,父母會說「我這都是為你好」去否認一個這樣的現實:

我已無力控制,我正在喪失著我原有的能力與地位

請不要把這個歸結為「控制」,因為這是一個常見的心態遷移,與是否控制並沒有太大的關係,因為這是對於每一個中年人都要去面對和處理的問題,對於自己的衰老的看法。

但是你說這裡面難道就沒有為了「控制」而去「控制的憤怒」麽?當然是有人有的,甚至這其中還會有更偏激的原因。

而對於父母是否將孩子作為獨立人看待,這個問題就是從溝通的角度來看待了。我在我所有的家庭教養的講座,開始的第一句話都是

請將您的孩子看作是一個「獨立人」


父母的這種行為很多時候都不是出自真愛,而是內在自我的投射。他並有關注孩子自我人格真正需要的東西,而是將一個小我的概念投射到孩子身上,以自我的感受取代真正的感受,讓孩子沿著他們認為正確的道路走,實現他們內心真正渴求的願望,完成那些他們自己沒有機會或不能完成的事。

我想真正的愛,應該是尊重孩子獨立自我人格,懂得放手,明白如何在不同階段滿足孩子不同的要求,樂於看到孩子自我獨立和自我成長。坦白說,這個過程確實不容易。


我(ni)都(jiu)是(bi)為(xu)了(ting)你(wo)好(de)。


「我都是為了你好」,潛台詞是——你就應該理解我的想法,接受我的做法,按我說的去做,就算你覺得不舒服,那也不是我的錯,因為我的動機絕對是好的,我沒有什麼可反省的,也不必為你的不舒服而自責內疚。

這看上去,像是心理防禦機制中的「合理化」。——當個體的動機未能實現或行為不能符合社會規範時,盡量搜集一些合乎自己內心需要的理由,給自己的作為一個合理的解釋,以掩飾自己的過失,以減免焦慮的痛苦和維護自尊免受傷害,此種方法稱為「合理化」。


我覺得這種說法是一定歷史階段的產物,並非一直存在,也正在走向消亡。

在封建家長制的時代,父母根本不需說這句話,父為子綱,家庭哪有民主存在,父母說的不對,兒女也要聽。

在封建家長制逐漸消亡,特別是經過了文革這樣打破一切封建遺俗的洗禮之後,(文革中父子反目,夫妻成仇的事情太多了)父母逐漸失去了絕對權威,這個時候,父母逐漸轉變為藉助自己的人生閱歷來教育孩子,說教本身就是會引起反感的,更遑論在社會發生劇烈轉型的時期,年輕一代遇到的問題很多是過往老一輩人沒有經歷過的,對於父母的說教的抵觸就會更明顯,「都是為了你好」只是簡單的增加說服教育可信性的一種手段。從心理學上來說,如果雙方不存在利益上的衝突,提出的建議從客觀上對建議者本身沒有好處,建議者居於中立的地位,都會增加可信性。但是父母說的「都是為了你好」卻沒有起到這樣的作用,因為父母不可能不受到自身提出的建議的影響,這種影響不只是物質上的,更是精神上的。

那麼這種說法是否會一直存在呢?我相信不會的,當更年輕的一代成長起來之後,個性獨立會更早的表現出來。(我相信美國的父母是很少會說這句話的)一方面,聽著這句話長大的父母們會對這句話的實際效果產生懷疑,一方面孩子們的獨立自主也更加削弱了這句話的說服教育意義。那個時候,對於孩子們的教育應該更多從邏輯、理性、道德等方面去進行,而非打情感牌。


武志紅《為何家會傷人》中有這一描述:「每個人內心中都藏著兩個『我』。一個是『內在的父母』,其內容是我們對自己的現實父母和自己理想父母的內化,當我們做父母時,這個『內在的父母』就是我們自己。另一個是『內在的小孩』,其內容是我們對自己童年體驗的記憶和自己理想童年的內化。」

從一定程度上講,這是父母內心的兩個「我」在子女身上的映射...


過來人的自以為是,以自己的立場角度經驗出發。

其實孩子有孩子的想法,或許在有些大人眼中是不正確的,總想讓孩子少走彎路,但其實反而在兜圈子,有些事就是要去實踐過錯過才知道。


這種以愛的名義所說所做的,實際上屬於對他人具有控制、支配慾望的心理問題。

「我的一切都是為了你」或者「我都是為你好」類似的話,除了父母常說,夫妻之間甚至同事之間也常能聽到。

有本書《不要控制我》,專門研究過這方面問題。


從小到大,我們被灌輸了太多「我都是為你好」這樣的思想。

在我們剛剛出生的時候,就被長輩們用繩子綁在包被裡,兩條腿緊緊地綁著,動彈不得,說是為了以後腿可以長得直些。到了上學年齡,又動不動就教育我們一定要好好讀書,千萬不要像他們一樣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勞作,好吧,再不情願,也要把作業寫完再睡。好不容易熬到高考,選專業選學校的時候他們又在指手畫腳。

等到我們工作,獨立了,可以養活自己了,他們又開始催著我們找對象,找了對象又逼婚,剛結婚就等著抱孫子,生完一個身體還在恢復中,他們又開始叨叨「兩個好,再生一個吧」。就這樣,差點把我們逼上「梁山」,年紀輕輕就開始冷淡,看不到生活的美好在哪裡。

這是我們這一代所經歷的「我都是為你好」。到底是不是真的為我們好呢?箇中滋味,經歷過的人都深有感觸。

如今我們長大了,卻又不知不覺繼續著「我都是為你好」這樣的思想。最極端的可能就數前一段時間母親攜子跳樓事件了。母親生活不下去了,想離開這個世界,但是又捨不得孩子,於是拉著孩子一起跳樓。

但是,孩子願意嗎?你活夠了,他們活夠了嗎?一個孩子苦苦哀求媽媽不要跳,不想死,可是媽媽死活不同意,後來孩子流著眼淚懂事地跟媽媽說「媽媽,我自己來」。每每想到這裡都淚眼朦朧,特別的揪心,彷彿那一幕就在眼前。

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他們愛的明明那麼真誠,為什麼卻變成了一把刀子呢?

「我都是為你好」這句話就像一把心鎖,他們戴著以道德之名的面具,束縛子女對生活本身的渴望,卻還深信自己是愛著他們的父母。

日本知名心理學專家加藤諦三在《情感暴力:你會和親近的人互相傷害》這本書里說這種行為叫情感暴力。問題是,情感暴力的加害者並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沒有意識到自己正在拒人於千里之外,對別人趕盡殺絕。傷害都是在無意識中進行的。

戴著善意的假面,讓對方背負上負罪感。情感暴力的加害者對別人造成的傷害、虐待、操縱、設下的圈套自己都沒有意識到。自認為是好人,受害者卻在無意識中被逼得走投無路。

我們身邊有很多隱藏起來的施虐者,而且他們都戴著善意的假面,偽裝成善良的人。這樣的人都會是情感暴力的加害者。

就像被貓咪玩弄至死的老鼠並沒有意識到自己被玩弄了一樣。同樣的,情感暴力的受害者明明被玩弄至死,有時還會反過來感謝情感暴力的加害者。被玩弄長大的孩子,有時還會感謝自己的父母,就是這種情況。

情感暴力的加害者和受害者都對自己有很大的誤解。

首先,說說情感暴力的加害者。

第一,他們誤把自己的執著當作愛。

第二,他們誤以為自己如果沒有展示力量,就沒辦法保護自己,身邊的人就不會重視自己。這和壞學生的心理是一樣的。但事實是,就算沒有力量,只要是和善良的人一起生活,就會被重視、被照顧。

他們一直活在自己的幻想中,並沒有為了自我實現而活著,所以會渴望力量。人只要自己幸福,就能帶給周圍的人幸福,「只要你幸福」這種話是不符合邏輯的,只有讓自己幸福,才有能力給對方幸福。

情感暴力的加害者的第三個重大的誤會是,自己必須要變成別人口中理想的人。

但是,自己心裡卻明白,自己無法變成所謂的理想的人。為此,他會把這種「理想」強制灌輸給比自己弱的人,以此來解決自己心中的問題。這種人口中的教育、鼓勵、訓練,其實都是在掩飾他們自身的絕望的借口。

就像情感暴力的加害者對自身有很多誤解一樣,情感暴力的受害者對自身也有很多誤解。

卡倫·霍妮在談到如何有效應對施虐者時寫到:「首先要分析自身的虐待傾向」。情感暴力的受害者最大的問題,就是有強烈的依賴心理。受害者在要離開強加給自己「理想」的加害者時,良心會受到譴責,會認為離開對方是一種罪惡。

那麼,情感暴力的受害者要回歸到正常的心理世界中該怎麼做呢?

首先,你要重新審視自己的內心世界。

回顧自己成為今天這樣忍受屈辱的狀態的歷史,找出原因。為什麼自己無法輕鬆地、愉快地、明朗地、充滿希望望地活著?想一想自己從出生到變成現在這個模樣,到底發生了什麼?自己和父母間的關係是怎樣的?是不是表面上看著互相敬愛,實際上卻充滿了憎恨呢?自己是怎樣被操縱著長大的?是不是一直被父母的扭曲情感所控制?自己認為的善是什麼,惡又是什麼?父母是如何表達憎恨的?父母有沒有通過誇大自己的付出來操控孩子?就像找工作時要遞交簡歷一樣,整理一份自己的心理歷程吧。去好好回憶一下,那個時候自己內心是怎麼想的。

其次,一旦意識到自己是情感暴力的受害者,無論對方是父母、兄弟姐妹、戀人、妻子或朋友,都先逃走再說,在空間和心理上都與對方保持距離。這時,就不要給自己找一些借口掩飾內心的依賴了,像為將來感到不安、為了孩子、不知道會遭到什麼樣的報復,這些只會牽制住你改變現狀的腳步,讓你停留在受害者的狀態走不出來。

日本知名心理專家加藤諦三在《情感暴力:你會和親近的人互相傷害嗎》這本書里說,類似這樣的情感暴力,並不只局限於親子關係,夫妻之間、朋友之間、乃至公共場所中隨處可見。有暴力傾向的人常常會站在「我都是為你好」的道德制高點上。他們常常會認為自己正在做一件道德高尚的事情,實際卻是在折磨對方的身心。他們一邊滿足自己施虐的衝動,一邊自詡為聖人。

最後,願所有的「我都是為你好」是真的為你好,面對虛假的「我都是為你好可以理智地說「謝謝,我不需要」。

別讓你的愛變成刀子,也別讓別人的愛傷害你。


從心理學角度,這個叫做移情。


「一切都是為了你好」的潛台詞是:父母還不夠信任自己的孩子。

孩子還小的時候,很多事情都要父母來做主,父母管習慣了,也很樂意管。

孩子大了,父母還是習慣性地要去干涉,在他們眼裡,孩子永遠都還小,需要自己的指引。卻沒有想過自己給他們帶來的束縛。

孩子有足夠的能力做出自己的選擇和判斷,父母不應該過多干預,應該放手讓孩子為自己的人生做主。學會自立自主。

父母還不夠信任孩子,才會過多地插手他們的事情,並一廂情願地認為這是為你好,這樣做才是好的。

對於長大了的孩子,父母應該給予方向性地指引,而不應該具體地替子女決定哪件事該怎樣做。甚至強迫子女一定要按照自己說的來做。


一、這句話中所謂的好,只是父母觀念層面里所認為的好,父母眼中的好,對孩子的成長可能是促進的,也有可能是阻礙的。從父母的角度看,他們確實是真的希望孩子好,當然這裡對孩子的好是有條件的,是符合父母的意願的好。對孩子是不是真的好,是不是真的適合,父母是沒有關注的,也就是沒有真正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即對孩子並沒有完全的同理心

二、從心理學角度來看,其實是父母在潛意識裡想控制孩子,控制孩子按照父母自己喜歡的方式和目標生活。為了達到控制這個目的,父母給自己一個合理化的理由,那就是「我做一切都是為了你」或者「我都是為你好」。


今天看愛情保衛戰,一對小情侶引起了我的關注。

男孩子有強大的控制欲,喜歡控制女孩子的一切。包括衣服、包括朋友圈、甚至包括這個女孩的思想。他的理由只有一個,「世道險惡,我是為你好」。

其實仔細想想,這種控制不僅僅發生在戀人之間,更是常常發生在父母和孩子之間。小的時候,常常有父母打著「我是為你好」的名義強迫孩子做自己不願意做的事情,比如名目繁多的補習班,比如家庭中過多的原則和規矩;長大後,又會有很多父母在「我是為了你好」愛的大旗之下,干涉孩子的工作、婚戀、生子等等。

「我是為你好,才刪了你的異性朋友。」

「我是為你好,才不讓你穿超短裙。」

「我是為你好,才懲罰你成績不好。」

「我是為你好,才催著你早結婚。」

「我是為你好,才讓你們早生一個孩子。」

「我是為你好,才為你辛苦熬了一碗砒霜」

。。。。。。

1、「為你好」到底是為什麼

害怕

因為害怕。

《瘋狂原始人》里的爸爸讓人印象深刻。他掌控著一家子,要求家人必須在天黑之前回到山洞裡。他說只有山洞裡是最安全的,我為你們好,我比你們的經驗豐富,我比你們的力量強大。

表面上看,這個爸爸是為了一家人好,但是到了電影最後,當那個年輕男孩出現之後,這個爸爸才誠懇的說,其實他是怕未知的東西,害怕他不能很好的使用、掌握,害怕失去他的家人。

所以說,在戀愛和家庭關係里,很多打著「為你好」的掌控,其實是源於害怕失去,是害怕自己不夠好。而如果我們認識不到這一點,只是打著「我是為了你好」名義去控制、踐踏,只能把對方推開。

其次,這也是一種自私。

「我是為你好,所以除了我之外你不能有其他異性朋友」,「我是為你好,所以你和她不能在一起」。這其實是用「我是為你好」包裝了你的自私。

許多父母本能的認為,孩子不是一個獨立的個體,而是我生命的延續。

這種可怕的「愛」,意味著我對你堂而皇之的控制。孩子只要哪怕流露出來一丁點兒抱怨、渴望自己決定的願望,父母會痛心疾首:「我們都是為了你好,你還有什麼不滿意?你怎麼這麼不知恩!」

這種愛是一種枷鎖,把你所愛的人逼到絕境。

2、當你妥協於「為你好」

我們必須明白,生活中很多的「為你好」都是有基礎的好。當你臣服於這種「為你好」無異於臣服於他人的控制。或者是你的父母家人、或者是你的戀人等等。

當你的戀人對你的洗腦成功了之後,你會變成什麼樣子呢?

你會變成一個提線木偶,眼睛裡沒有色彩,周圍沒有朋友,衣櫥里全是對方喜歡的衣服,沒有自己的思想。。。。。。試問這樣的你,還能繼續吸引對方的目光嗎?

戀人之間的吸引力更多的來源於互動,這種互動甚至來源於吵架,甚至來源於抗拒,因為這種東西能強化彼此的感受,如果一方只聽從於另一方,那麼這種差異所帶來的美感很快就會消失殆盡,感情也將不復存在。

當你聽從父母的聲音年紀輕輕就匆匆選擇一個不愛你而你又不愛的人結婚,匆匆忙忙的生了孩子,面對婚後不負責任的老公、洗不完的尿布衣服、干不完的家務這一地雞毛,你還能繼續幸福嗎?父母能為你不幸福的婚姻生活負責任嗎?

更重要的是,我們必須知道這種「為你好」是有條件的好,是一種假的好,它要求你必須「完全聽我的話」,即便你稍有反抗,對方也絕不容忍。

那麼這種「為你好」,是真的好嗎?

3、到底什麼是「為你好」

什麼是真的「為你好」?

真的「為你好」是「讓對方變得更好」,說白了也就是讓對方舒服。這就需要我們去付出,而這個過程必然會讓我們自己不舒服,因為我們要嘗試站在對方的角度上看問題,學著去感同身受而不是將自己的意志強加在別人身上,這種讓自己不舒服卻讓對方舒服的方式才是真正的「為你好」。

什麼是好,是肯定、表揚、信任、尊重,更是理解,絕不是情感綁架。


他們指這一條滿是鮮花和糖果的道路說,看,這就是幸福,這就是前往成功的道路。可不知,我對鮮花是過敏的,對糖果是容易膩的。

我嚮往的是一條充滿泥瀝的小道,可以自由自在的光著腳丫捉蝦摸魚。也許天會下雨,也許人會摔倒,也許會…………

但我無所畏懼!


你做了把我坑慘了的事情,然後你說我那時候也是為了你好


對孫晨的第一段表示贊同. 第二段嘛,,,

"合理化"內容是正確的.合理化的心流過程為:內心衝突-合理化-內心平靜.
但本題中,說明父母動機正確(隱含結果或方式不正確),父母在說這句話時,並不是為了"掩飾自己的過失"和"戒除焦慮".正如你第一段所說,"我的動機絕
對是好的,我沒有什麼可反省的".

對於"一切為你好",父母彷彿在強調,動機正確就是結果正確.這是一種"不合理信念".溝通中可引導父母發現和修改心中這種不合理信念.舉個例子,與父母哪天討論一下---判刑時應看重"犯罪動機"還是"犯罪行為",再慢慢聊到家庭的話題來?


謝邀,你是懷著什麼樣的願望邀請我來回答的,哈。

先看問題:從心理學的角度,如何理解父母說「我的一切都是為了你」或者「我都是為你好」?

首先看括弧里的話:「我的一切都是為了你」和「我都是為你好」。

先假定只是事情。通常我們認為一件跟關係有關的事情,這件事情是否有意義和真正有效,取決於事件中的人。有好幾個可能性,其一,你給我的,就是我想要的,也是你願意給的;其二,你給我的,就是我想要的,你不願意給卻給我了;(一和二中,二者均能自主選擇,沒有判斷介入其中,且你讀到了我想要什麼)其三,你給我的,不是我想要的,是你單方面以為我想要而給的;其四,你給我的,不是我想要的,你也覺得不是我想要的,但是你就是想給,因你覺得對我來說是好的;(三和四中,二者仍均能自主選擇,三是,我沒讀到你想要什麼,四是,我可能讀到了,但我有自己的看法與判斷)注意,到這裡還都沒有亂套,接下來第五個,我知道你不想要,可我不但想給你,而且強行塞給你了,因為以我自己的人生經驗判斷,現在的你只是不知道,以後你遲早知道,是為了你好;(五中,我是沒有自主選擇權的,而且我對自己的判斷被認為不夠好,於是有一個人替我判斷並且做了決定,儘管知道我不舒服,不高興,不滿意,然而相信時間中每個人會變化,這一代替決定會帶來有益結果,你沒有其他的可能性會比我代替決定的這個要好;還有其六,是第五個的擴展版,事實已經證明我的為你好帶來了很多問題,於是我說,「我的一切都是為了你」和「我都是為你好」,這可以是自我安慰,不用為這一代替決定的失敗而內疚,也可以是安慰他人,我如此做是為了你好,不要怪我,潛台詞,我是愛你的。

到這裡,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從一到六,有一個自主權的移動,從雙方都有,到一方持有,有為你好的真情,但隱約有一個控制在裡面。

剛剛說的是事件,我們再看這個問題:從心理學的角度,如何理解父母說「我的一切都是為了你」或者「我都是為你好」?

這個情境貌似不是一個事件,而是為父,為母,為人。也就是說,剛剛所有的事件要換成人生,對人生的自主,對人生的判斷,對人生的決定。這下突然可怕起來,我現在打算陳述我對這個問題心理學的答案了。

對人來說,自主很重要,嬰幼兒期要重點培養的品質之一就是自主,自主也是自我意識的萌芽。孩子通過自主而與外界現實世界接觸,發展各方面的能力,從知識和技能的獲取到社會化,由此長大並開始有自主決定的能力,當我們形容一個人用能獨當一面的時候,大概語氣還是佩服的。但我們也會遇到一些現實的困難,在我們長大成人的過程中,我們就是需要依賴父母給予衣食,乃至學識與判斷,在我們自己無能為力的情況下。一個好的親子關係,重要的特點是能夠開放溝通。父母在其中能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慢慢成全而不打擾。這個成全包括給予,不打擾包括由孩子自主。

這裡可以給出問題的第一個回答,當父母說「我的一切都是為了你」或者「我都是為你好」的時候,孩子的自主能力受到削弱,而且聽起來像是父母的人生壓在了孩子身上,並未經過孩子允許。一對真正成年的父母,他們是懂得放手孩子去探索這個世界的,對他們來說,世界是還算安全的,風險是自己可以評估和大約規避的,他們也相信孩子可以自主的去認識世界,從事業到感情,去認識另一個人重新組建家庭。從這一角度來說,我將父母說「我的一切都是為了你」或者「我都是為你好」理解為,自己有和孩子綁定在一起的需要,自己並沒有將自己的生活與孩子的完全分開,心理上未分離。而且它還可以被理解為父母為自己打斷了孩子其他的可能性而做出的解釋,因為所有事情都需要一個大家能接受的理解。如果說,這是愛,這愛無疑是有問題的。

剛才回答了問題的第一個理解為,父母虛弱,從而將自己與孩子綁定在一起,乃至不惜破壞孩子的自主力。

但有一個另外的現實是,很多孩子就是扶不起來,他們需要三腳架,或者說扶手杖。每一段關係的形成都是雙方彼此影響而成。如果父母察覺孩子完全能自主處理很多事情,比自己去插手來得強得多,我想大部分父母不會再去為孩子做決定了,如果仍然強制的去要求孩子,走向一條明顯比較差勁的道路,這樣的父母心理上是變態的,這種關係是施虐與控制的。

有意思的是,我們通常就走在這條看不清前方的路上,它最大的特點是,模糊而不確定。很多時候,我們都是在模糊與不確定中走來,我們感受,判斷,決定,摸著石頭過河,就像小時候的語文課本,小馬過河。所以「我的一切都是為了你」或者「我都是為你好」這種現象,是不是可以說,可能是對模糊與不確定的一種焦慮,焦慮進而引發,穿過界限來代替決定,實際是整個家庭焦慮的表現。而具體的家庭,實際情況會複雜得多。中國的父母,中國的文化,確實好多人的觀念就是,一輩子為了後代。就連猶太人也說,最重要的三件事是,做喜歡的事情,多看看世界,養育出色的後代,你看,他們怎能不急迫的想要替你做最好的決定呢?

大概就回答到這裡了,最後壞壞的丟幾個問句,如果道歉有用的話,還要警察幹嘛?如果愛讓人很很痛苦,還是愛,並且無過錯?

行為的結果令人無法接受的時候,所做的不該是去解釋動機,令一切合理(這個在CBT療法里叫認知失調,儘管我是動力學取向,但覺得這個名詞很不錯),而應該是認識到不合理,並且做此時此地的改變。

本然心理工作室創始人BEAST

人之極致,無有他異,只是本然。

—— 本然心理工作室

本然於2015年9月下旬 成立,工作室秉持人性、自然、真實、關懷的理念,致力於實踐生物、心理、社會、人文統合的諮詢模式,與人一起工作,與人一起生活。

當「極致」指他人眼裡的不正常時,本然意在詮釋這種「不正常」源自人性本然的部分,心理不適是對模糊心理內容的一種表達嘗試。

工作範圍:青少年心理發展、適應不良、人際困難等;抑鬱、焦慮等情緒情感障礙;親密關係與家庭治療;其他一般至嚴重心理問題。

技術團隊:

李奇琪 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心理諮詢與治療方向碩士

陽志威 中國地質大學應用心理學研究所心理諮詢與治療方向碩士

劉姿懿 中國地質大學應用心理學研究所事故災害與創傷干預方向碩士

李淑芳 北京師範大學兒童心理學系碩士

工作郵箱:benran_psycho@163.com

工作電話:073184451277,18061921277

更多好文章請關注微信號本然心理工作者(掃碼可添加)

http://weixin.qq.com/r/SjtFXTTEyGm3rXA_925Y (二維碼自動識別)


1、父母通常強迫你按照他們的要求和方法去做事,又拿不出特別靠譜的理由時的借口;

2、當按照父母做事結果不好時,拿來推脫責任的借口;

3、但凡反感這句話的,一定是按父母的要求做結果做得很不好的;

4、造成這種結果雙方都有問題,父母一方只是在享受指揮小孩做事的樂趣,而沒有真正出手幫助小孩,(我相信一旦真正幫助了,要麼就能把事辦好,要麼能認識到自己對小孩的錯誤,不會再說這句話)。小孩依賴於父母卻不願自己去尋找去思考自己的路,明知有問題卻不願去改變現狀。

5、到這個階段嘗試溝通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如果能溝通好父母一定早就放棄說這句話了。所以要解決現狀唯一的辦法就是開始自己規劃自己的生涯,無視父母的話一段時間,最後看結果如何。真的比父母好他們自然會認可你。不如聽從父母的話你自然不會再覺得父母嘮叨。少數情況下,比如我所碰到的,父母是別有私心的打壓,等我真正強大了完全可以無視父母的話


推薦閱讀:

父母的哪些行為是你堅決認為要避免發生在自己孩子身上的?
六歲孩子迷上玩《我的世界》怎麼辦?
我妹妹犯了錯,我這樣教育她對嗎?
讀書就一定有出路嗎?

TAG:心理學 | 家庭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