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E這遊戲到底有多少腳本外掛?
01-13
有人說CEVE高峰期一萬在線,六千是腳本,可信嗎?如果是的話是什麼造成了這種現狀?
我說一下我對腳本的理解吧,
1,國服人少,所以從事枯燥的挖礦之類的行業的人更少(這點很關鍵)2,腳本=礦=ISK=生產力=制式常規=超旗編隊,對於00大聯盟來說,礦、ISK和人是為了生存下去必須的東西。
3,假設,雙方同樣有超旗,兩邊各一個滿編,在49一頓互艹,全沉,那麼用於第二波反擊的超旗就變得非常重要。而如果對方和你擁有同樣數量的第二波超旗,那麼第三波蹦進去的超期更更重要。怎麼樣,這個理論很熟悉吧。因此基於上面三個個現實問題,腳本在eve裡面變成了和現實中的核武器一樣存在東西,「互相保證毀滅」的政策被執行的非常充分所以,對於00大聯盟來說,你有POIBC有,那麼我大王師就不可以沒有,否則我會在軍備競賽中處於劣勢,00聯盟一旦出於劣勢,那麼離滅國也不遠了。
占國服在線率一半。
我也就學校網不好吧,要不我算算玩這個腳本能賺回來生活費。。。不過後來發現挖礦腳本啥的,賺的那點遊戲幣到底還是都被腳本賺去了,所以改行做了行星開發,所以也就沒在怎麼關注過腳本了。感覺腳本問題歸根結底還是遊戲機制問題吧,挖礦啥的太無聊了,整個礦團除了幾個純新人剩下的就沒活人。基本就這水平吧,嗯
枯燥無聊但必須存在的過程導致了腳本。
現實中誰蛋疼到下班回家開機挖礦,挖幾個小時關機睡覺?
作為過去的資深礦工,我可以告訴你,要不是會長給我按工作量轉支付寶還包我月卡,鬼才去干。
然而如果沒人挖礦會怎麼樣?
eve基本沒法玩了,沒有礦製造業完蛋,製造業一玩蛋基本全部完蛋。我要有比別人更多的資源但我又不想付出--藉助腳本。 有說這遊戲人數增長跟腳本無關的,我只能說他看的比較淺或者他是腳本的受益者。腳本最大的危害就是減少了遊戲的娛樂項目以及壟斷了新人賴以生存的低端產業,趕走新人。因為現在挖礦製造業除了腳本使用者外根本就不賺錢,或者說跟投入的勞動量不成正比,導致新人根本沒法從事這個行業,萌新在遊戲里挖掘半天,發現這行根本無利可圖,自己的努力全部化為泡影--因為腳本晝夜不停地工作早就將挖礦刷怪的收益稀釋到極低,這幾乎使所有礦工流失,其實EVE里有很大一部分人以挖礦為樂,起碼我原來好幾個遊戲內的朋友是這樣,當然現在他們早就AFK了。遊戲內容有趣無趣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而後,腳本的使用者又在製造業上築起高牆,他們擁有大量腳本礦,以低價搶佔了手動挖礦者和不從腳本手裡買礦的製造商的市場,而腳本刷不來的高級副本萌新接觸不到,這樣一來佔EVE很大一部分並且是EVE最有特點的生產內容幾乎為腳本使用者和老玩家壟斷,流失多少玩家就不用我說了。剩下的就是消費部分,由於腳本的存在,T1船隻泛濫已然成為了垃圾,高性能的T2船隻已成標配,萌新用辛苦挖來的礦或辛苦刷怪賺來的錢購買或製造的T1船隻被高性能船血虐,看到因腳本而貶值的天價ISK價格的高級艦船後只有兩條路可走,用腳本刷怪挖礦賺取ISK購買高性能船隻,或買水果購買高性能船隻,這兩條路都會使腳本越來越多,最後這遊戲生存的只有消費方(PVP黨等),高端製造黨以及腳本,遊戲完不完?這關腳本使用者和工作室什麼事,遊戲完了他們可以靠別的遊戲賺錢啊。
我斗膽說一句,6000腳本有5000都是世紀天成自己的,EVE的經濟命脈應該是今年逐步掌握到了官方那裡。跟國內情況一樣,EVE中也有幾個超大的國企,控制經濟,玩家花錢買ISK,開發商沒理由看著香餑餑讓別人吃。冰礦,各種礦物價格相對下降了,然而物價卻飛漲。有理由相信,開發商介入了其中
我一直覺得,t1護衛和巡洋應該是常規船隻,戰列是刷怪和聯盟作戰主力,t2是精英pvp人員使用,勢力船是土豪玩物,旗艦是大聯盟終極力量。然而現在t1如垃圾,t2當常規,旗艦滿地走,泰坦都秒補
沒被新手任務淘汰的活人里,90%都會用到腳本:自動導航0跳。至於生產類腳本(包括礦工、刷怪、繞杆子)你看下凌晨3點到4點的在線量然後大概也是90%?
腳本具體數量我不知道,但是像我這種高安黨一般都是至少三開的
個人估計是四到五千吧。。。出現這麼多腳本的根本原因是水果黨喂的水果就可以不刷怪,不刷怪就不會被抓,不被抓戰損比就好看,戰損比好看就可以噴不好看的全是sb肉死刷子,然後不想當死刷子的就只能跟著水果水果戰士多了工作室自然就盯上了,為了換人民幣的批量掛起腳本來肯定比為了刷點isk自己用的規模大於是就全是腳本了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盧本偉十二月三號直播洗白時說將在(四號)拿到調查令一事,這在法律上應當如何解讀?
※為什麼韋神成為了衡量吃雞主播是否開掛的潛在標準呢?
※為什麼只有CF才有變態輔助/外掛/插件?
TAG:網路遊戲 | 防外掛 | 星戰前夜EVEOnline | 遊戲外掛 | 沙盒遊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