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西方古典音樂和中國傳統音樂各自由於怎樣的發展進程而形成了現今的地位?

問的有點大不好意思。

我個人的觀點(其實好像在哪裡看到過)是,分歧之處在於歐洲古典音樂走入復調後,音樂開始由旋律和節奏的二維組合向著三維發展。

而中國傳統音樂(這裡主要指民樂)直到建國前還在旋律的路上走著,導致了樂曲內容和形式都不夠豐富,能夠表達的東西也不夠複雜。

求各位指點,如果有相關論文或者書籍的推薦更好。

補充

實際上我想要問的是,為什麼兩者都有悠長的歷史,現在在國內國際上的地位完全不同?


卸腰。

這個問題問得比較複雜,好像問題描述也不太清楚。我個人的理解是,音樂是不是發展成了復調形式或者所謂的「三維」形式,並不是今天的兩種音樂的現狀和地位的不同的決定性因素。西方音樂之所以可以一直發展和存在,並且成為一門非常主流和重要的音樂形式,本質上是因為十八世紀的音樂演奏和創作的商業化和市場化,以及十九世紀開始的音樂這個學科的教學的系統化和專業化(現代化的音樂學院的建立)。這兩點,中國音樂界都是沒有的。

至於音樂是單旋律還多旋律,音樂內容表達的是什麼,音樂形態是什麼樣的,這是每個民族和地區各自的選擇,而且每個民族和地區的音樂本質上來說就應該是不一樣的。各種音樂形態之間在審美上是沒有優劣之分的。所以,中國音樂的「劣勢」地位並不是音樂結構不夠複雜,而是音樂這項藝術沒有被市場化和專業化。


我覺得題主其實是將結果看成了原因。那就是,隨著音樂的不斷發展,必然會從旋律進化到和聲,進化到配器。因為現在的民族器樂也是在這麼前進。所以恐怕問題應該是為什麼西方做到了,而中國沒有做到。

我覺得主要原因在於:文藝復興。西方文明歷史至少也有2000多年歷史,而古典音樂真正發展也不過在400年前。文藝復興推動了思想解放,才使得包括音樂在內的藝術超多元化發展,最終取得現在的成就。反觀中國,幾千年的獨尊儒術極大地限制了思想多元化,進而藝術也不可能真正自由發展。

還有多個小的方面,上面提到的市場化運作很重要,我還想到一點就是五線譜的作用。不要小看五線譜。這個記譜系統能夠最大化地將作曲家和演奏家的成果準確記錄下來,才使得後輩們能夠踏著前輩的足跡繼續前進。而中國傳統的減字譜和工尺譜等記譜法都沒有辦法完全記錄一首曲子的全部細節,流傳下來的古琴曲有幾千首,但是其中80%現在已經不知道怎麼演奏了。所以更依賴於藝人們的口口傳授,不但限制了傳播還造成門派林立內鬥不息(沒錯,我說的就是古琴,傳統箏也或多或少有一些)。


建議樓主去了解一下民間器樂重奏。國情不同,歷史發展背景也不同,所以兩者是不可以簡單地相提並論的。我也不贊同樓主所說「而中國傳統音樂(這裡主要指民樂)直到建國前還在旋律的路上走著,導致了樂曲內容和形式都不夠豐富,能夠表達的東西也不夠複雜。」感覺你對中國傳統音樂不是很了解啊,我本身是學習音樂學的,在我的學習過程中感受到的是,中國音樂比西方音樂要更為豐富和複雜多樣,中國傳統音樂講究的是意境,在我看來,古琴足以匹配整一個交響樂團。所以,在你還並不很了解這兩件事情的時候,千萬別得出好像中國音樂比不上西方音樂的結論。


推薦閱讀:

動畫片貓和老鼠有哪些配樂是古典樂改編的?
唐璜的回憶這首鋼琴曲內含著作者怎樣的深意?
為什麼音樂的音階不能分得更細緻,更線性?
彈奏管風琴是怎樣一種體驗?
什麼是Taubman技術?這種技術的利弊在哪裡?

TAG:古典音樂 | 傳統音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