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年後人們會不會把現在這個時代稱為第二次冷戰?


國外已有研究者將這階段稱為「第二次冷戰」或「新冷戰」「冷戰2.0」了,詳見英文維斯百科Cold War II

目前看來新冷戰是以中俄聯盟和美歐聯盟兩大陣營的爭鬥,但他不同於美蘇爭霸(第一次冷戰)時期兩大陣營相互之間來往甚少。新冷戰的兩大陣營在全球化浪潮中呈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兩大陣營不以爭奪意識形態為目的,而是為了爭奪全球資源。

中俄聯盟,包括中國、俄國外,還有伊朗、敘利亞、巴基斯坦等國。陣營中中國的影響力已經力壓俄國。

美歐聯盟,包括美國、歐洲、澳洲、日本、東南亞、韓國等。歐洲目前出現法德和英國分裂,所以美國對該聯盟的控制力不斷增強。

而在兩大聯盟之間,還有個龐大的伊斯蘭世界,他們的內部分裂,分屬於兩大聯盟,打兩大聯盟的代理人戰爭。但其中的極端主義分子輸出恐怖主義,威脅世界的安全,成為兩大聯盟的公敵。

除上述三者外,還有騎牆國家,如印度、巴西、南非、朝鮮、土耳其等,他們可能搖擺於兩大聯盟,從中牟利。其中的印度會在未來數年發展壯大,成為地區小霸。

第二次冷戰在近幾年已經顯現雛形了。例如:

1、俄國與美歐間的克利米亞危機、烏克蘭危機等。

2、中國與美國的南海爭端、台海爭端、朝鮮核危機等。

3、阿拉伯之春、阿拉伯之冬,中俄聯盟與美歐聯盟在竭力爭奪地緣政治與全球利益。


我接著范西迪的話說說的看法。

我不認為將出現冷戰2.0,原因如下;

1.這不是意識形態之爭。

上次冷戰是意識形態之爭。既然是意識形態之爭就是原則問題,不能妥協。雖然事實上中國改變了立場,但是這一改變非常的艱難。我們可以看到,即便在中蘇有了明顯裂痕的情況下,中美接近的速度仍然很慢。這主要是雙方忌憚與對方建立關係這一行為對國內政治的影響。既然美國你是以意識形態為理由與蘇聯對抗,而又接納意識形態和蘇聯一樣國家進入己方陣營,這畢竟聽起來不那麼有道理。所以,雖然冷戰時期存在在兩大陣營之間轉換的角色,但是意識形態之爭的大旗大大阻礙了這種跳牆行為。使得冷戰雙方的邊界相對固定。

反觀如今,意識形態之爭的想法可能還有,但絕對不是主要原因了。各個國家之間爭奪的資源也好、霸權也好本質上被認為是一致的,不同的僅僅是誰搶到而已,國家利益更加赤裸裸。民眾對這種利益之爭的理解也趨於理性,基本上已經和各種主義掛不上鉤了。這就導致跳牆行為沒有任何阻礙,一旦某個國家認為加入對面陣營對自己有利,就會毫無顧忌的跳反。哪怕像俄羅斯這種國家,一旦認為美國已經衰落,而中國才是主要威脅時,我相信俄羅斯也會毫不猶豫的和美國走到一起去。那些處於外圍的小國就更加肆無忌憚了,可能給點錢就反了。

這種變化極快的邊界以及雙方(如冷戰2.0所描述的那樣的雙方)實力對比的迅速變化,變化主要指中國的崛起,導致不會出現穩定的兩大陣營對抗的局面。

2.中國和當年蘇聯搞對抗的思路完全不同

當中美之間在南海劍拔弩張的時候,中美之間的生意仍然做的風生水起。美國資本家離不開中國的市場,美國的民眾離不開中國的產品,而美國普通民眾和資本家政治訴求不同且相互對立,美國現行的政治體制無法解決這種對立,民主政治本身又註定讓美國無法大刀闊斧的進行改革,美國人的價值觀又不可能讓其承認「完美無瑕」的民主制度存在缺陷。所以,這一套路對美國非常致命。

反觀美國對中國所用的伎倆還是冷戰那一套,支持反對派;宣揚民主自由那一套他所認為的普世價值觀;在中國周邊布置盟友,軍事上遏制中國。然而目前看所有措施都作用甚微。

所以美國用他認為最強大的武器,普世價值,感召了我們20多年,希望中國像蘇聯一樣崩潰。結果卻是美國自己像吸了毒一樣,從心開始爛了。所以中美之間的對抗和美蘇之間的對抗方式是截然不同的。是一種非對稱的對抗,中國的戰略上就完爆美國了。


後冷戰時期


誰和誰?


推薦閱讀:

美國、俄羅斯、日本、印度和歐洲各國目前存不存在「軍隊經商」的情況呢?
如何看待百萬英國民眾發起請願要求政府二次公投?

TAG:美蘇冷戰 | 世界政治 | 世界政治經濟 | 國際局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