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為什麼說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一個偉大的奇蹟"?

想了解是在怎樣的背景下完成,達到了什麼樣的目的及其超乎尋常之處。


說都江堰工程是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一點不言過。

大三時,老師課上放了一部紀錄片,《世界遺產中國錄》之青城山與都江堰。當介紹到「二八分沙」、「四六分水」,我們一幫人簡直看呆了,要知道泥沙排放到現在也是世界性難題啊!2200年前就科學解決了?甚至把「人或成魚鱉」的蜀地,變成了水旱從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國」,我真是怎麼愛你都不嫌多啊!

以下結合自己的收藏和網上圖文資料,給你介紹一下。

一、工程修建背景

岷江發源於四川北部的岷山,是匯入長江的重要支流之一。岷江口是長江中上游的分界點,岷江水流量大、流速湍急。每當春夏山洪暴發的時候,江水奔騰而下,從灌縣進入成都平原,由於河道狹窄,古時常常引發洪災,洪水一退,又是沙石千里。而灌縣岷江東岸的玉壘山又阻礙江水東流,造成東旱西澇。

公元前316年,秦惠文王採納了大將司馬錯「得蜀則得楚,楚亡則天下定矣」的軍事主張,舉兵滅掉了蜀國。

公元前280年的秋天,秦滅蜀30年後,大將司馬錯在蜀國的首府成都齊集10萬人馬,以一萬艘戰船的浩蕩之勢從岷江上游出發,順水進入長江,南下東攻楚國,然而在奪取了楚國的商於,也就是今天的重慶涪陵之後,軍隊卻因為糧草和兵馬不能及時補充,在商於陷入了癱瘓,無法繼續深入楚國,這次戰爭的失敗暴露了秦國利用蜀國作為攻楚跳板的缺陷。因為當時訓練士兵,打造兵器,徵集軍需物資,主要是在蜀國的中心成都,可是造船和起運卻要在岷江上游的汶山進行,兵馬從成都到岷江運輸碼頭至少要經過50多公里的陸路行進,糧草從成都出發也需要數以百萬計的勞工經過沿途裝卸的艱難才能到達碼頭,這樣一來就很難在作戰中及時的補充兵員和物資。

公元前272年,30歲的秦國人李冰奉秦昭王之命,一路艱險來到蜀郡擔任郡守,按照秦國的耕戰文化和司馬錯的軍事思想,這位青年郡守要把自己的屬地建成秦國統一天下的戰略基地,而當時秦楚兩國也已形成了劍拔弩張的對立局面,所以把岷江改道,引水經過成都,使其真正成為一條戰爭補給線的計劃實施,最終歷史性地落在了他的肩上。

所以,當時都江堰工程根本目的不是當局者利國利民的考慮,而是軍事需要。

二、主體工程

1寶瓶口

首先,李冰父子邀集了許多有治水經驗的農民,對地形和水情作了實地勘察,決心鑿穿玉壘山引水。當時鑿山可沒有我們今天這麼方便,計算炸藥量和埋放位置,把石頭拉走就行了。按當時條件,只能用鋼釺和鐵鎚,而採用這樣的方式,鑿開湔山至少需要三十年。李冰在這種情況下,居然想出了火燒水澆的方式,利用熱脹冷縮的原理使岩石迸裂疏鬆,進而開鑿。歷經八年,終於在玉壘山鑿出了一個寬20米,高40米,長80米的山口,取名為「寶瓶口」,把開鑿玉壘山分離的石堆叫「離堆」。

之所以要修寶瓶口,是因為只有打通玉壘山,使岷江水能夠暢通流向東邊,才可以減少西邊的江水的流量,使西邊的江水不再泛濫,同時也能解除東邊地區的乾旱,使滔滔江水流入旱區,灌溉那裡的良田。這是治水患的關鍵環節,也是都江堰工程的第一步。

2魚嘴與金剛堤

寶瓶口引水工程完成後,雖然起到了分流和灌溉的作用,但因江東地勢較高,江水難以流入寶瓶口,李冰父子又率領大眾在離玉壘山不遠的岷江上游和江心築分水堰,用裝滿卵石的大竹籠放在江心堆成一個形如魚嘴的狹長小島。魚嘴把洶湧的岷江分隔成外江和內江,外江排洪,內江通過寶瓶口流入成都平原。

金剛堤是魚嘴後部延伸向下游至飛沙堰溢洪道的大堤,長800米,寬75~120米,起著隔江逼水的作用,文獻[6]中提到,

從分水堤與金剛堤位於河床中心位置分析,這個堤的建造,主要是利用了河流的彎道環流的原理形成的。其東側是岷江凹岸,也正是內江流經的部位,西側是岷江的凸岸,也正是外江流經的部位。這裡的彎道環流的表流流入凹岸,把凹岸被侵蝕的和過境的大量泥沙,由環流的底流再搬運到凸岸堆積成遇回扇,其中一部分泥沙在江心堆積形成規模宏大的江心洲(金剛堤),泥沙在洲頭不斷堆積、延伸,加之人工不斷對它們修築、加固和保護,形成今日之天然分水堤。」

二八分沙:在魚嘴分流的地方,內江處於凹岸,外江處於凸岸,根據彎道的水流規律,表層水流流向凹岸,底層水流流向凸岸,因此隨洪水而下的砂石大部分隨底層水流流向外江。具體原理參照都江堰實現水沙分離運用的具體原理是怎樣的? - 地理@魏不周答案。

四六分水:在冬、春枯水季節,岷江水位較低,河流主流線多靠近河谷凹岸流去,分水堤將約十分之六的江水流入內江,十分之四的江水流入外江,保證了灌區的用水量,簡稱「四六分水」;夏、秋洪水季節,岷江水位相對升高,河流主流線相對變直,大部分江水流向凸岸,故分水堤又將十分之六的江水排入外江,十分之四的江水注入內江。

3飛沙堰

為了進一步起到泄洪排沙的作用,在分水堰與離堆之間,又修建了一條長200米的溢洪道流入外江。一方面,在水量較大時,溢洪道自動泄洪,使多餘的內江的水排入外江正流使內江不受洪災。另一方面,河道利用江水直衝水底崖壁而產生的漩流衝力,將泥沙從河道側面的飛沙堰排走,這樣便不會淤塞內江和寶瓶口水道,故取名「飛沙堰」。古時飛沙堰,是用竹籠卵石堆砌的臨時工程;如今已改用混凝土澆鑄,以保一勞永逸的功效。

以下是其他附屬工程的功能,

工程完工後,前人(一說為李冰,尚未確鑿證據)還總結出了一套科學的維護制度,其中最精華的六個字廣為人知——深淘灘,低作堰。「深淘灘」中的「灘」,指的是鳳棲窩(也就是飛沙堰對面淤起的淺灘)的一段河床,每年洪水過後這裡會有沙石淤積,必須歲歲勤修。「深淘灘」就是指每年歲修時,河床淘沙要淘到一定深度,淘得過深,寶瓶口進水量偏大,會造成澇災;淘得過淺,寶瓶口進水量水量不足,難以保證灌溉。為此,相傳李冰才在河床下埋石馬,作為深淘標誌。「低作堰」是指飛沙堰在修築時,堰頂宜低作,便於排洪排沙,起到「引水以灌田,分洪以減災」的作用。

三、歷史發展過程

1創建期

有關都江堰的創建,最早見於西漢司馬遷的《史記·河渠書》,「於蜀,蜀守冰鑿離碓,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餘則用概浸,百姓饗其利。至於所過,往往引其水益用概田疇之渠,以萬億計,然莫足數也。」"此後,班固的《漢書·溝洫志》、應劭的《風俗通義》、常璩的《華陽國志》都有詳細記述。所謂「鑿離碓」,指的應是開鑿都江堰的寶瓶口這一工程。「壅江作堋」,根據一些學者的研究,即指的是類似分水魚嘴的工程。可見都江堰在創建之初,可能只有兩個工程一一分水魚嘴和寶瓶口,重要的溢洪工程一一飛沙堰在創建時期還未出現。並且,李冰在主持修建都江堰的時候,他考慮這項工程所要發揮效益依次是防洪、航運和灌溉。創建期的都江堰,主要是分水魚嘴(也稱「堰」)和引水的寶瓶口,還沒有形成一個完善的互相影響的水利系統,但此時的都江堰因分水魚嘴與寶瓶口組合在一起仍可發揮綜合性效益,這一點在文獻[9]中也有說明。

2逐步完善期(漢代至唐代)

西漢文帝時期,文翁任蜀守,史載他「穿湔江口,溉灌繁田千七百頃」 。「穿湔江口」的工程不僅使得都江堰的灌概面積擴大,保證了成都平原西北部的灌概水源,而且也使得都江堰的內江水系與論江相聯,都江堰的作用由此進一步提升。

東漢時,都水掾的設置,顯示出國家直接參与都江堪工程的管理,都江堰及灌區的維持與發展得到保證。

三國時期的蜀,由於要大力發展經濟,統治者對水利的重視尤其體現在加強對都江堰的管理上,不僅在都江堰置堰官,而且還派軍隊駐守,以保證對都江堰的有效控制。

西晉時,在蜀郡同樣設置有專門負責灌概用水調度的官職,如蜀渠都水行事、蜀渠平水、水部都督等,可見中央政府十分重視都江堰的的重要作用。晉代左思在《蜀都賦》中寫道:「指渠口以為雲門」,同時代的劉逵注說:「李冰於岷山下造大堋以壅江水,分散其流,概灌平地,故曰『指渠口以為雲門』也。」

成書於北魏時期的《水經注》在引用以上史料的同時還補充:「李冰作大堰於此,壅江作堋,堋有左右口,謂之湔堋,入郫江、檢江,以行舟」 。從這些記載來看,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都江堰,其渠首工程應包括堋(相當於魚嘴)、渠口(寶瓶口)、內江引水渠以及內江各乾渠的進水口,同時,由時人對都江堰的認識也可以看出,這時期的都江堰渠首各工程之間的關係更加緊密,都江堪工程本身也日趨成為一個系統工程。

至唐代時,有關都江堰的記載更加詳細,《元和郡縣誌》卷三十一《劍南道上》彭州導江縣(今都江堰市)條:「楗尾堰,在縣西南二十五里。李冰作之,以防江決。破竹為籠,圓徑三尺,長十丈,以石實中,累而壅水。」"《新唐書·地理志》也記載說:導江「有侍郎堰,其東百丈堰,引江水以溉彭、益田,龍朔中築。又有小堰,長安初築。」 唐代的都江堰渠首工程有楗尾堰(相當於魚嘴)、侍郎堰、百丈堰,不過這裡的侍郎堰、百丈堰不一定就是指的今日的飛沙堰和魚嘴之上游的百丈堰,但組合在一起應是發揮壅水、引水的重要作用。唐代都江堰的灌區也有很大的發展,灌區不僅繼續延伸至成都平原南部甚至岷江中游,而且灌區的管理組織體系和管理制度得到進一步完善,從渠首到灌區己形成了較嚴格的歲修制度,保證了都江堰永續不斷地發揮作用。

3成熟期(宋元明清)

兩宋時期,有關都江堰的文字記載較前代大有增加,由這些豐富的記載可知都江堰的主體工程包括象鼻、離堆、侍郎堰、支水和攝水等,其中「象鼻」指的就是具有分水引水功能的魚嘴,「離堆」即進水的寶瓶口,「侍郎堰」在此時的功能相當於泄洪和排沙的飛沙堰,「支水」和「攝水」等輔助設施大致相當於導流堤、攔河低堰等。至此,擁有分水、導流、引水和溢洪排沙綜合功能的工程體系的形成,標誌著都江堰作為一項綜合性的水利工程己經進入了成熟期。成熟期的都江堰內江灌區共分出4條幹渠,灌溉著成都府,蜀、彭、綿、漢、邛5州,灌概面積超過200萬畝。都江堰的管理也更加完善,不僅形成了稽查、水政和工程三個互相制約的管理體系,而且都江堰還成為國家水利工程,朝廷派出御史領提舉官,到灌區巡視,代表中央政府監督歲修工程質量和經費使用情況,地方上則設置各級官員共同負責灌區的水政和都江堰工程的管理及歲修活動。

宋代以降,由於戰爭的破壞,導致都江堰連年失修而廢棄,除了寶瓶口被保留之外,都江堰的其他工程設施幾乎都因受到破壞而蕩然無存。當戰爭結束後,都江堰又得到重建,並迅速恢復原有灌區的規模。必須要提到的是,重建後的都江堰各工程設施都是原來的工程型式,進一步說明了都江堰經過近千年的演變和發展己經足夠成熟,並且其所採用的工程型式和設置也被證明是符合歷史發展需要的。

元代時,「都江堰」一詞第一次出現在文獻記載中,不過特指渠首的魚嘴,「寶瓶口 」一詞則最早出現於明代文獻記載。到清乾隆時期,雖然仍需歲修,但是魚嘴的位置穩定在今安瀾索橋處,飛沙堰、百丈堰等工程設施也相應形成了固定的建築型制。清嘉慶年間,都江堰的魚嘴、飛沙堰、人字堤等工程名稱都可見於文獻記載,這些名稱一直沿用至今。

由於歲修工程浩大,並且需要很大的人力、財力和物力,從元代開始,有主持者嘗試用砌石來取代竹籠以築堤堰,並企圖以永久性的工程結構省去浩大的歲修工程,但由於都江堰所處的河段水流流速過大,以砌石為代表的剛性工程材料易被水流沖毀,因此竹籠材料仍佔主導地位。不過,這種以永久性工程結構代替竹籠工程的嘗試卻為後來都江堰工程的技術變革提供了前提。

4承前啟後期(20世紀30-80年代)

這裡的承前啟後期是就都江堰的工程技術而言的,這一時期大致是從20世紀30年代開始,到80年代結束。1935年,都江堪的魚嘴首先改用混凝土澆築,魚嘴由此成為都江堰水利工程中第一個傳統工程結構與現代水工結構的結合物,此後,飛沙堰、魚尾、金剛堤等工程設施陸續釆用混凝土澆築,意味著現代水利技術、建築材料與古老的水利工程型式在都江堰這一水利工程上達成了調和,並且使都江堰重新煥發生機。與此同時,都江堰灌區的管理也出現新變化,以縣為單位的用水戶組織參與到灌區水政和工程管理中,各種水利會、堰工討論會等的成立,顯示出都江堰及灌區己經開始了現代水利管理的模式。1974年,隨著外江節制間的建成,以榪槎作為欄水工程設施的傳統工程結構徹底地退出歷史舞台,都江堰成為一處古老與現代、多種技術集於一身的持續發展的水利工程。

最後回答題主的問題,工程背景和目的以上交代了。

至於其超乎尋常之處,對於學水利的:科學地解決了江水自動分流、自動排沙、控制進水流量等問題,針對岷江與成都平原的懸江特點與矛盾,充分發揮水體自調、避高就下、彎道環流特性,「乘勢利導、因時制宜」,正確處理懸江岷江與成都平原的矛盾,使其統一在一大工程體系中,變水害為水利。

而非水利的:成都平原得益於此,人民從災禍中解救出來,過上了富饒、巴適的生活。

以上部分圖文轉自:

1、二王廟:紀念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修建者

2、都江堰_中國網

3、第1集 青城山與都江堰

4、都江堰水利工程

5、參觀都江堰之一[待續]——魚嘴、飛沙堰、寶瓶口

6、論河流地貌在水利建設上的作用——以都江堰為例

7、都江堰在科學技術史上的價值

8、作為水利遺產的都江堰研究

9、都江堰水利工程技術的歷史演進


我想從最初的戰略意義,來分析都江堰在秦統一戰爭中的偉大作用。

時間退回到公元前三一六年,距離李冰修築都江堰還有四十年,秦惠文王的朝堂里,正在進行一場攸關秦國對外兼并戰略方針的激烈辯論。丞相張儀認為應當攻韓國,迫二周,誅周王之罪,據九鼎,挾天子以令天下。將軍司馬錯則反對攻韓劫天子,認為招惡名卻未必得利,時機未到。應當南下伐蜀,「得其地足以廣國,取其財足以富民繕兵」。更重要的是,巴蜀地處長江上游,倘若大軍東征楚國,順岷江而下,日行五百里,不出十日抵達扞關(重慶市奉節縣),黔中郡巫郡遂成死城,楚國首府郢都指日可破。秦惠王取司馬錯之策,十月征服巴蜀,設郡。

蜀郡到手,那麼「得蜀則得楚,楚亡則天下危」的偉大藍圖能否順利實現呢?從兩方面來看:

第一,因蜀地部族統治者仍有相當的號召力,秦採取羈縻政策,蜀王改稱蜀侯,在經濟和物質上給予撫慰,而軍政大權由秦國派遣的蜀相和太守掌管。即便如此,在此後三十年中,大小叛亂不斷,僅司馬錯親自前往平定的就有兩次,共殺掉三個蜀侯,大臣數十人。

第二,糧草是全軍命脈,陸地轉運糧草極度耗費人力財力,耗率達八成以上,而水路則能大大減少消耗。僅僅依靠從咸陽運糧已不能滿足日益增多的對楚戰爭,而成都平原為岷江所害,來時洪水滔天,去時沙石千里,能夠供應秦軍的糧草物資非常有限。

治蜀先治水。手握一紙調令的李冰站在了岷江邊玉壘山巔。沒有後世傳說的蛟龍作惡犀牛逞凶,李冰也非天兵神將,法力無邊。三尺微命,一介肉身,盡人事,抗天命。

從此,成都平原沃野千里,水旱從人,成為川西大糧倉。李冰作為秦國派遣官員,因治水利民,在當地深受愛戴,這對於減少巴蜀叛亂起到極大作用。在數十年後的滅楚戰爭中,王翦帶領六十萬秦軍深入楚地達兩年之久,每個士兵一月口糧為2~3石,大約40斤左右,六十萬人兩年直接耗糧達28萬噸。按當時的運糧規格,一車25石,每天需要2660多輛車運糧。如果行程超過4天,那麼這條路上的運糧車應在一萬輛以上。這僅僅是運到目的地的糧草數,如果加上運糧途中人力馬力消耗,這個數目將更龐大。

巴蜀糧倉不僅能夠負擔如此巨大的糧草供應,更能利用都江堰導引的水利資源走水路運糧,減少路途消耗。除糧草外,岷江上游盛產的木材也可順水運至成都平原,加工成軍械送至楚國前線。至此,蜀郡成為秦國統一六國的穩固豐饒大後方。

岷江湯湯,都水滔滔。千里之外,秦國鐵蹄下哀嚎悲泣的楚人早已消逝在生生不息的歷史長流中。烽火蔽蒼穹的戰國亂世,連同他們期許的秦之萬世基業,僅僅凝練為地圖上一個符號。而潤澤巴蜀濟蒼生的都江堰,還靜靜佇立在兩千年後的波濤中,沒有人記得她原本的軍事作用,也沒有人在乎那場戰爭的輸贏,你我跋山涉水,只為拜謁她的巧奪天工的驚艷。


都江堰可是世界唯一的用了幾千年的水利工程,至今發揮作用,成都變成千里沃土天府之國

這個可比長城要震撼多了


都江堰水利工程這個講得比較詳細,而且好理解,主觀情緒摻雜的不多。分期進行描述,描述完有水力學分析 , 真想學懂的話,看看這個文章


"以糧為"的時代已經過去,現在是"以錢為綱"的時代。

什麼賺錢就種什麼,當然是房子最賺錢,所以全國都種房子。哪管什麼良田、桑田,川西平原?只要能賺錢。

只顧眼前利益,終將成為歷史的罪人!

水利工程是調節地表水和地下水已達到興利除弊的工程。現代人對都江堰水利工程的認識,還停留在治理地表水的表面上,沒有認識到都江堰水利工程還有調節地下水的功能!而且這個調節地下水的功能,在1970年已被好心的加固給破壞掉了!

如果只調節地表水,完全可以繞開離堆山體,挖一條人工河引水。工程周期將大大縮短,一年時間足夠,絕不會勞神費力的開鑿山體,耗費八年的時間。

顯然,古人耗費八年的時間,勞神費力的鑿開玉壘山山體,是有他的的用意的。

「山澤相通氣」是古人對自然地理的認識和總結。用現代地理知識也能得到解釋:山,是地下兩個板塊相互擠壓而形成的隆起;那麼山體面下必然就是兩個板塊之間的斷裂帶,這正是大地的經脈所在!

耗費八年的時間,勞神費力的鑿開玉壘山山體,就是要將岷江水引入地下斷裂帶,這才是古人治水的真實意圖!

調節地表水和地下水,這才是真正的水利工程!川西平原的之所以水旱從人,正是因為上游的都江堰有引水於地的這個水利措施,所以川西平原地下有著充盈的地下水,因而能「水旱從人,不知饑饉」。

七零年,寶瓶口被八千方水泥「好心」的加固以後,川西平原地下水位開始不斷降低。至八十年代,土壤中再無水反哺於江河,沒有湧泉湧出、補充、沖洗河道,下游成都的府南河開始出現污染。

都江堰水利已被破壞,失去了原有的調節地下水的作用!


我 說 李 冰

史傳李冰乃山西運城解斜村人(族譜),因秦伐魏奪取運城( 傳說其主要目的是為了奪運城之 「戰略物資」 「立國之本」 ——池鹽)而成秦人。秦惠文王依司馬錯先攻取巴蜀而後討伐楚國可定天下之策,是年(前316年)征服巴蜀,蜀遂成秦國伐楚之後方基地。秦伐強楚險阻重重,後方補給猶成大患,危難之際,秦昭王遣李冰入蜀任郡守,治理岷江。李冰不辱使命,造都江堰宏偉工程,祛除水患,為秦開通岷江戰略運輸線,其功自偉。因其年幼即活躍於運城(有史說他原本就是山西運城之鹽官),能度鹽脈,至蜀發現地下有鹽滷,於是開大口淺井取鹵(李冰是將人類文明從地面走向地下之先祖)。由此,李冰至蜀為秦立下三大巨功:1、為秦從岷江開通攻打楚國之戰略運輸線;2、因都江堰而使蜀遂成天府之國,自然亦成為秦國伐楚之天府糧倉;3、開天闢地,李冰用大口淺井為秦在蜀地發掘出了立國之本戰略物資——鹽。此外,因李冰發明大口淺井取鹵而引發後來改變人類命運的卓筒小井問世(人類因卓筒小井而意外發現了深埋地下的油氣資源,人類的能源革命因此而達到了最高潮),從此,人類文明邁向了前所未有的新時期。

事到如今,李冰要是活過來一定會嚎啕大哭的,天府糧倉沒了,都蓋了高樓修了馬路吶。國人彷彿要成神仙,將來好像要成為不吃不喝的怪物(因為舉國如此,諸多城池周邊,萬頃良田皆成馬路縱橫高樓林立之怪胎。不過,也別杞人憂天,和平年代,美國轉基因糧食便宜,撐死也吃不完………)。

2016年8月18日 蔣 銘


除了都江堰,還有一個芍陂,安徽那裡,春秋時期的,更早更管用。


推薦閱讀:

如果沒有三峽大壩,該怎麼治理和預防洪災?
請解釋一下百年一遇 千年一遇 萬年一遇的概念?
由於三峽水利工程導致的長江含沙量降低是什麼原因,會有哪些影響?
如今有哪些對洪水的調控手段能最大限度減小洪災?
如何比較都江堰與鄭國渠的歷史地位與價值?

TAG:水利 | 都江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