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寫一個行業的專利分析?

比如:雲計算、新能源汽車

相關問題:如何學習分析專利情報? - 知識產權

相關總是:如何著手分析一個行業? - 數據分析


這個問題跟另外一個問題:如何學習分析專利情報? - 知識產權有一點相關性,藉此機會放在一起回答一下。某種程度上從「怎麼學」到"怎麼寫"可以看作是一個認知循序漸進的過程。

--------------------------------------------------華麗的分割線-----------------------------------------------------

看到這個問題,首先想起的是西蒙·思涅克(Simon Sinek) 2009年在TED上講過的一個Topic:How great leaders inspire action(偉大的領導者如何激勵行動,可以參考:TED演講集:TEDx演講精選)。

在這個演講中,西蒙·思涅克提到一個觀點,就是一般人在解釋事物時通常的思路是what-how-why模式,也即先解釋是什麼,怎麼做,最後再解釋為什麼做或者根本不進行解釋為什麼做。但是最能激勵人心的思維方式往往是反過來的,也就是下圖中同心圓的why-how-what模式,即開始先解釋為什麼做,接著解釋怎麼做,最後才說明做了什麼 。例如蘋果營銷的方式是"我們所做的每件事情,我們都相信要打破現狀--我們打破現狀的方式就是讓我們的產品設計精美,使用簡單,界面友好--我們只是碰巧製造電腦而已。想要買一台嗎?

在我初入知識產權行業的時候,最開始就是從做專利分析入手的,記得2006年做的第一個專利分析是對柯達影像的專利進行分析,報告的背景是柯達影像將自己的製造業務賣給偉創力,而自身專註於設計與營銷業務。在毫無經驗的情況下隨便拿了一個前輩們做的報告,依樣畫葫蘆,整出了自己職業生涯的第一個專利分析報告。

這個專利分析報告的模式可以套用於任何此類型的報告上,包括:

(1)時間軸分析,於是畫了一個申請年度曲線圖;

(2)地域分析,於是畫了一個中美專利申請量對比圖;

(3)發明人分析,於是畫了一個統計出來的十大發明人柱狀圖。

但是這個報告的彙報對象是誰,他想用這個報告來做什麼,得到什麼有用的信息,當時一無所知。結果就是,報告被批得體無完膚後勉強送掉,了無下文。

  • 關於同心圓中的WHY

從回答「why」出發,針對知乎的這個問題,以我個人的經驗,客戶想要得到的信息,也就是報告的初衷通常包括以下這些方面

(1)了解行業的玩家有哪些?哪些是威脅者,哪些是潛在的合作者?

(2)如果進入這個行業,存在的專利壁壘有哪些?如何繞開?

(3)如果要進入行業並進行專利布局,增加未來面對專利風險時的話語權(如交叉授權,和解)的話,應該圍繞哪些點進行專利申請(畢竟時間精力有限,大部分企業是無法做到廣泛撒網重點選撥這一步的)。

做專利分析報告的第一個原則,我想說的是:請不要吝惜前期花費時間溝通再溝通,最好是能直接與公司部門經理或技術負責人面談一次,把需求摸透,最少的層面,要由部門經理指派一個技術負責人及一個產品負責人進行對接(這兩者的角色也許是同一個人)。記住,這一點非常重要,在後續報告的過程中,他們的角色至少能夠保證分析項目不偏離軌道,而在出軌後再調頭或是推倒重來所花費的時間與精力將是十人驚人且慘痛的。

如果可能的話,針對問題中的兩個領域(雲計算、新能源汽車),分析者可以稍多做些功課,如:

(A):了解行業背景(包括現狀、發展狀況、主要玩家/產品情況等,網上google一下so easy;

(B):了解行業技術樹,確認技術核心(公司或客戶通常都有一個特別想了解的技術核心)。

  • 關於同心圓中的HOW

(1)專利檢索:在對需求充分摸清的前提下,接下來就要進行專利檢索了,為了檢索的完善和精準,需要先確定好大的檢索方向,羅列一個如下面所示的「檢索要素表」(隨便羅列,僅作為舉例):

在檢索的過程中,最開始的範圍寧可選擇大一點,再逐漸縮小、一步步精準逼近實際想要涵蓋的專利。例如,在上面這個表中,如果想分析的對象集中在終端,那就要適當加一些涉及終端的關鍵詞進行限縮。

這個時候,分析者還可以根據以上了解到的需求進行查缺補漏,例如,當你了解到雲計算中的玩家不僅包括微軟、雅虎、亞馬遜,還包括華為時,可以加入華為作為分析對象(當然檢索華為還要結合其它關鍵詞,否則專利太多,篩選掉干擾(不相關)專利將是非常蛋疼的,如果是一家專利數量較少的公司,此時可以直接僅以申請人名稱作為檢索對象)。

(2)專利篩選及分類:專利篩選的目的是剔除干擾專利;專利分類的目的則是對專利列表中的專利進行分門別類,使得後面的數據整理更有條理,分析結論精細化。

(3)專利確認:專利確認是要配合技術人員一塊來做的,這一點非常重要,畢竟一般的研發部門比專利分析人員對技術要敏感得多。具體做的時候可以用excel表把專利標記出來,如下圖:

註:

一級標籤、二級標籤:是指技術、產品或功能分類,有時也可以按照產業鏈進行分類,例如在LED領域,按照產業鏈可以分為上游晶粒,中游封裝、電路設計,下游應用等類別;

是否相關:指專利所要保護的技術與公司正在做或規劃要做的產品/技術是否存在相關性;

是否重要:指專利所要保護的技術對應公司要做的產品是否重要;

是否容易繞開:指專利所要保護的技術是否容易作繞道設計(design around)。

當對專利的分析可以細化到這個層面的話,後續的結論部分只要稍稍用力,就能得出非常有建議性的意見了

PS:如果要做得更深入,還可以考慮對專利訴訟、(交叉)授權發生的重點技術領域進行分析,看看在哪個標籤,或者產業鏈的哪個環節對應的訴訟或授權較多,這樣對於風險的迴避在策略上可以作一些提前的安排。

  • 關於同心圓中的WHAT

當回答完「why」和「how」後,得出「what」,也即專利分析的結論部分,就已經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FOR EXAMPLE:

(1)了解行業的玩家有哪些?哪些是威脅者,哪些是潛在的合作者?

上王道:

圖中所示:google、misrosoft都是大頭,通常也是後入者進入的攔路石,潛在的合作者嘛,有可能是topcon或a9 com(當然這個除了專利分析外,還要結合市場、運營情況摸底得到)。

(2)如果進入這個行業,存在的專利壁壘有哪些?如何繞開?

上王道:

圖中所示:圓圈大小代表專利數量,紅色代表高風險(避不開),綠色代表低風險(容易迴避)。

至於要如何繞開專利風險,這需要拿每件重點專利所主張的範圍與公司的技術或產品規划進行一一比對,然後綜合對比結果才能得出結論。

示例:

目前XX公司有兩件專利(同一天申請的一件實用新型及一件發明專利,其中實用新型已經授權,發明處於實審階段),專利均涉及在sensor上加工階梯狀的連接部來分別容納焊接和介電蓋片,避免介電蓋片與焊線相接觸影響介電蓋片的平整度,可以作為借鑒;(2)目前的專利通常是採用各向異性材料作為介電蓋片,建議可以採用非各向異性材料作為介電蓋片;(3)可否考慮去掉介電蓋片,讓感測器直接裸露

(3)如果要進入行業並進行專利布局,增加未來面對專利風險時的話語權的話,應該圍繞哪些點進行專利申請。

上王道:

從這張專利技術魚骨圖(也就是將專利數量與技術類別對應進行分析)可以看出主要玩家的專利申請策略往往是集中在某幾個特定的類別里,在其它的類別里,要麼是玩家不重視,要麼是無暇顧及,所以後來者可以選擇在這些邊緣地帶築起自己的技術壁壘(例如蘋果的通訊基礎專利本來不多,但它選擇在多點觸控,滑動解鎖,商業外觀上發力,效果嘛,可謂是四兩撥千金)。

  • PS:結束是為了更好的開始

當報告呈現完畢並發送之後,很多人認為專利分析已經完整結束。其實不然,這時候針對專利分析結果的運營,如專利收購、有針對性的專利申請布局、專利無效(在有把握的基礎上打掉一些障礙專利)等,才剛剛開始,否則就變成行百里者半九十啰!

以上圖片或資料僅供學習,禁止轉載。

如果有興趣,可以看看我的另一個回答:如何著手分析一個行業? - 炮炮的回答

有進一步交流,也可加我微信:lpaoqin,炮炮,再切磋。

http://weixin.qq.com/r/n-taQhvE3UairV8h966N (二維碼自動識別)

文章收錄在我的知乎專欄:炮製創新 - 知乎專欄,歡迎在專欄中關注專利、創新及其商業故事。

歡迎關注我的個人自媒體公眾號智圈(iwdoing),每周1-2篇原創新文關注創業中的創新、設計、專利及其商業故事。


目前為止還沒做過行業分析,就不回答了。炮炮回答很好


@林炮勤 律師回答得非常專業。


老司機@林炮勤,寫的很好了,我再從另外一個方面去寫兩筆。

----------------------------------------------------------------------------------------------------------------------

(來來來,產業專利分析速成培訓班開課啦,小孩專利分析寫不好,多半是肺熱 ....咳咳,多半是不會寫。不會寫不要緊啊,給你個二愣子模板,把模板拿下來,套上自己行業的信息,分析報考妥妥的)以下全是乾貨,基本就是產業專利分析步驟,按部就班的走下來,就能大體上完成一個產業的專利分析了。

手頭有隻能手機的專利分析報考,就拿這個做講解的例子了。(下面的目錄摘自《產業專利分析報告》楊鐵軍主編)

提綱:

第一章 緒論

1.1智能手機概述

1.1.1智能手機的起源與發展

1.1.2智能手機的產業現狀

1.2智能手機專利分析的意義

1.3課題研究方法

1.3.1研究內容

1.3.2技術分解表

1.3.3檢索策略

1.3.4檢索要素

1.3.5確定分析方法

1.3.6相關術語的解釋和說明

第二章 人機交互專利分析

2.1人機交互概念

2.1.1技術簡介

2.1.2技術分類

2.2全球專利信息分析

2.2.1申請量分析

2.2.2首次申請國家/地區分析

2.2.3目標國家/地區分析

2.2.4申請人分析

2.3中國專利信息分析

2.3.1中國國內外申請人對比分析

2.3.2國內主要省市區

先佔坑,歇會再答


炮炮寫的特別好,都沒啥補充的了。可以多看看,《中國發明與專利》裡面有個版塊就是專利分析的,一些內容可以借鑒


##行業專利分析

1 引言

2 ##技術分析

2.1 ##技術的基本結構

2.2 ##技術的基本原理

2.4 ##技術的發展歷史

2.3 ##技術的分類

3 ##行業市場及產業分析

3.1 ##行業市場現狀

3.2 全球##行業產業分布

3.3 中國##行業產業發展概況

4. ##行業技術專利分析

4.1 ##行業專利現狀簡介

4.2 中國##行業知識產權調查

4.3 ##行業技術專利分析

4.4 ##行業重要專利分析

4.4.1 專利引證分析

4.4.2 ##重要專利分析

5. ##行業小結


推薦閱讀:

機械行業轉專利從業者該如何抉擇?
如何評價 Magic Leap 把別人的概念視頻中的交互申請成自己專利?
我有一個好的idea想申請專利,由於非常簡單。是自己去申請好。還是找代理人申請好?
雀巢的 Nespresso 咖啡機創新之處在哪裡?為什麼被歐洲專利局撤銷了專利?

TAG:專利 | 專利申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