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確向小孩子解釋「死亡」這件事?
死亡就是閉上眼睛再也沒辦法醒過來了,但是死去了的人會活在別人的記憶里,永遠。
其實把你所認為的死亡告訴小朋友就好了,我記得我小時候即使知道了這個事實也不能真正理解,還常常幻想紅顏薄命的故事。直到長大之後才能真正理解什麼是死亡,並開始產山恐懼。PS:轉個與題目並無太大關係的漫畫,但是我覺得講給小朋友剛剛好quora上有一個問題:我們都會死,那麼活著的意義是什麼。有位用戶對此問題的回答得到很多贊同,隨後一位名叫Pablo Stanley的漫畫家受此回答觸動,創作了一幅名為《生命與甜甜圈》的漫畫。推薦繪本《爺爺變成了幽靈》。一把年紀的人了,看到最後爺爺和小艾斯本說再見居然老淚縱橫。原來,生命無常,重要的是經歷生命的豐富過程。
和孩子一起養一個小寵物,等小寵物離開的時候告訴孩子生命的周而復始。小寵物之後就不會知道你每天發生了什麼,可是你卻會偶爾想起來小寵物。從而引出:死亡本身並沒有什麼,生命就是記憶,活著的每一天就是在創造新的記憶和回憶,死亡就是這個過程停止了,這只是一瞬間,你死之前不會死,死了之後也不會死,失去的是回憶和繼續創造記憶的能力,其他生命會因為你曾經的存在,而在他們的記憶為你劃分出不同的位置伴奏起:你存在,我深深的腦海里
從小,母親在這方面做得較好,具體就是以文學作品結合現實案例,將生死命題帶到對生活、幸福等的理解、追尋上。我說說我的經歷,僅供參考。
第一次體會到死,是在90年代4歲左右,在街上看到人群圍住死去的乞丐。不知是乞丐凍死還是餓死,總之使我認為貧窮是致死的唯一原因。於是,我問母親:「北京是不是沒有乞丐,或者少很多呢?」母親愣了一下,回答:「經濟越發達地區,乞丐只會越多。」我:「他們的命就只有這麼長?」母親沒有回答。回到家中,母親給我讀了梅特林克的童話《青鳥》,帶我跟著故事中的孩子們,帶著我領會到人類與生離死別、疾痛慘疸的抗爭,體會到生而為人的艱辛但幸福的青鳥就在身邊。
那小孩:(非常自豪)我帶來三種病:猩紅熱、百曰咳和麻疹。-~《青鳥》
第二次,是同學的溺水,我感到生命的脆弱,友誼抵不過死神?什麼才會是永恆呢?母親給我粗略讀了《大座鐘的秘密》、《夏洛的網》,然後告訴我要學會自己去聽去見聞了,最起碼要自己查字典看書了。不過這一次我的年齡也大了很多,自己也猜測,童話中的友情應該不會存在於現實吧。但是,無論如何,夢幻的種子已經深埋於心底。
巴塞洛繆太太是個老太太,個頭比湯姆大不了多少,可是,你知道嗎,湯姆用兩隻胳膊緊緊地抱住她跟她告別,就好像她還是一個小姑娘似的。~《大座鐘的秘密》
第三次,是九歲那年,某位親切的長輩意外去世。母親只是淡淡地告訴我,現實就是如此無常,我已經長大了,要自己學會適應。然後某天下午,疲憊地給我拖了兩套書回來,《十萬個為什麼》和《上下五千年》各12冊。於是,我從科學角度了解了生老病死的客觀性,從基督教、印度教、民俗等社科領域了解到對生死的人類宏觀認識。
「比濕奴一覺醒來,從他的肚臍里長出的一朵蓮花中誕生的梵天就開始創造世界,而一劫之末濕婆又毀滅世界。毗濕奴反覆沉睡、蘇醒,宇宙不斷循環、更新。」
其後,由於對死的認識擴展到對生的認識,讀了大量的文學作品解惑,每每有醍醐灌頂之感時,新的疑惑又接踵而來:生活,究竟是要像尋根文學解剖文化那樣,還是要力求自身現代性?死亡,除了生物學上的意義,更多帶給人的究竟是什麼?結果,硬要貼標籤的話,我似乎偏好於價值虛無主義。
但是,我想表達的不是我的個人偏好,我也不認為都要以此種方式讓孩子理解生死這些大命題的含義。我,是因為我從小就思慮過深,又恰逢具備深入教育條件,所以才被這樣教導。但正確的還應該是因勢利導、因材施教。
譬如,懼怕死亡的孩子,就不要讓人過早理解死亡、直面死亡,不小心撞見應以巧妙的語言掩蓋;但過分膽怯至於影響生活的,也要讓其了解死亡的本質和必然性……
總之,童年植入的觀念幾乎伴隨一生,心理干涉對孩子的成長也是影響巨大的,切勿採取異想天開、隨意的或者激進的教育方式。
我覺得這個問題《阿狸 夢之城堡》裡面解釋的很好,翻書粘過來:
阿狸問:「死是什麼?」媽媽說:「這可真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就是暫時離開的意思吧!」
阿狸說:「那多久回來呢?」媽媽說:「嗯......也許很久......」阿狸問:「我乖乖上床睡一個午覺,你就回來了吧?」媽媽微笑著搖頭。「我坐小鎮的火車,從第一站坐到最後一站,你就回來了吧?」媽媽微笑著搖頭。「那等到我乖乖聽你的話,把屋子收拾好,你就回來了吧?」媽媽微笑著搖頭。
「那等到冬天下雪的時候,你就回來了吧?你說過每個冬天都要給我做新帽子的。」媽媽微笑著搖頭。「那等到我種的樹苗長成大樹,你肯定就回來了吧?」媽媽依然微笑著搖頭。「媽媽,那你什麼時候回來呢?」媽媽笑著摸著阿狸的頭說:「我的傻孩子......」「世界上睡得再久的午覺,也能等到醒來的時候......」
「再長的旅行,也能等到終點到達的時候......」「再冷的冬天,也能等到過去的時候......」「再嘈雜的世界,也能等到安靜的時候......」「可是,只有死亡,卻是越等越遠啊......」阿狸哭得很傷心。「那我是不是就再也見不到你啦?我不要!」
「不會的,小阿狸。」媽媽抱著阿狸微笑著說......「如果有一天我不在了,你儘管再也聽不到我的聲音......」「再也看不到我......」「但是你會感覺到,我在安靜地陪伴著你。當你在後花園的時候,我從廚房的窗戶安靜地看著你。」「當你在廚房的時候,我在卧室為你打著毛衣。」
「當你在眉宇的時候,我在客廳看著報紙;當你在客廳的時候,我在後花園整理我的百合花。你看不到我,我卻未曾遠離過你」「我的小阿狸,你要知道,我永遠愛著你。」
永遠睡覺。
四五歲的小孩子已經能理解從睡著到醒來之間的意識中斷。加上「永遠」,一個小孩可以完全體會死亡的恐懼。
不過這真的很殘酷。一般來說,非常深刻的答案別說小孩不一定能理解,成年人也不一定能夠給出。既然如此,就最直白地給出樸實描述就好了:
死亡就是一個人不再有呼吸心跳,不再能活動,不再能感受周圍的東西。
至於更深刻的理解,也許只能靠小孩慢慢去自己體會了。
大家對死亡的概念也是在不斷刷新的,不是么?
「爸爸,我還能活幾年啊?」
「一百年應該吧!」
「那我已經五歲了,還能活幾年啊?」
「自己算!」嘀咕嘀咕的開始算。
「啊,我還能活一年啊!」
你這數學體育老師教的吧!
「你還能活九十五年,早著呢!」
「我好害怕死啊。」
「死呢,其實沒什麼好怕的。我們生活的呢,是一個四維世界,長、寬、高,還有時間。你看,你站在地上,往前後一走,一維;往旁邊一走,第二維;往上一跳,或者往地下一鑽,第三維;從昨天到今天啊,經過了時間,第四維。但是呢,我們只能在三維上自由活動,在時間這一維上只能被時間推著往前走,可以去到明天,卻回不到昨天。人死了的話,有可能就可以回到昨天,前天,想去哪就去哪,就活在五維的世界裡。那個世界裡,有著我們所有想像的東西。像什麼怪獸啊,精靈啊,鬼怪啊。他們可以看見我們,我們卻看不見他們。不過,他們也不能隨便到我們世界裡。只有變成童話、書本和夢裡的人物才能到我們世界裡。所以,即便是人死了,我們仍然可以把他們寫到書里,記在心裡,這樣,即便他們在實際的世界不存在了,但仍然可以活著。還有一些人啊,他不願意再活在童話和我們的記憶里,他們可能化成一縷青煙,變成天上的白雲,變成天上的星星,只是換了一種存在方式而已。就像咱栽的映山紅一樣: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我知道,我知道,你看吧,花落到地上就變成泥了,能給花提供養分,然後變成新的花!」
「對了,就是這麼個意思。其實落下的花並沒有死,你現在還怕死嗎?」
「不怕了,可是我......我好想去死啊!」
(⊙o⊙)…呃,矯枉過正了!
「那可不行,人在每個世界裡都有自己任務的,你在我們這個世界裡的任務就是開開心心、健健康康的活上一百年。現在才剛剛活了五年,還沒完成任務呢!必須完成任務才能到另一個世界裡去!如果完不成任務就去了,爸爸媽媽的記憶、童話故事就沒法開心快樂的寫你了。因為沒很好的完成任務啊,大家都會因為你傷心的!」
「哦,我知道,就像你寫文章一樣,不能只寫一半就不寫了吧!你得寫完了才能再去做別的事啊!」
好吧,謝謝兒子對我拖延症的諄諄教導!
搜索「父與子」、「fuyuzi1314」
我覺得,再多的詞語對於死亡這件事也是無法描述的,更何況是對不知道會有什麼接下來問題冒出來的小孩只想說,什麼都不如直接的去目擊 什麼叫做死亡從小,爸媽對死亡這個詞的定義就是 睡過去了,再也不會醒。 然後,在一個媽媽同事在睡眠中自然死亡之後,我就開始懼怕自己睡覺,懼怕黑暗。直到有一天,放學回家,缺意外發現外公在樓下等我,說爸媽晚上不回家了,我要去外公家過一夜了。我心裡就有些感覺,估計是經疾病折磨許久的爺爺去世了。然後自己去打了針(之前的一星期都在發燒,最後轉到了氣管。我媽現在說起這事,還一直是開玩笑說其實是爺爺當時捨不得讓我在他最難受最不堪的時候去看他,直接把我安排到醫院打針去。。),當我面對醫院白茫茫一片的牆,好像忽然就明白了什麼叫孤獨。彷彿整個世界只剩下自己,周圍來來回回走動那麼多的人,都和自己無一絲關係。第二天,若無其事的去上學,期末考試。再然後,去爺爺家。目睹了我這一輩子都不會忘記都會為之震撼的一幕,爺爺的葬禮。最搞笑的是,當時我腦海里,完全不明白什麼叫死亡。以至於一滴淚也流不出來,看著周圍那麼多悲傷的人,我最多也就是眼淚在眼眶裡打轉。許是從小未曾長在爺爺家,許是被當天所見所驚,自始至終,我不懂大人們為什麼都是那麼的悲傷。以至於可以頂天立地的父親,也抱著爺爺的畫像幾度哽咽到不能自已。有那麼幾年,我都不知道淚點如此這麼低的我,看個電視劇都能哭的稀里嘩啦,那天,為何竟能忍住每滴眼淚,一滴未落。等每次去爺爺家,都見不到爺爺。等終於我有對於彌足珍貴的東西想告訴爺爺的那一天,竟發現沒有一個讓我叫做爺爺的人在家等我,突然明白了,是因為當時 根本就不懂什麼叫死亡,什麼叫葬禮。也就在那一刻,就突然明白了死亡的意義 竟是如此沉重。於是在敲完這些之後,竟發現早已淚如泉湧時到如今,我總會想起小時候難得去爺爺家,爺爺會教我怎麼把字寫的好看,怎麼站著怎麼坐著。小時候在我印象中如此嚴厲的爺爺,到最後也會陪我一起玩。也會在我覺得不自然不好意思吃這吃那的時候說這就是自己的家。會在最後在病床上神志不清全身浮腫的時候,只是把頭側過來,怔怔的看著我。。。然後每提及爺爺這個辭彙,總會覺得有那麼一部分是會被抽離一下,是因為當時太小以至於不能理解那份愛得深沉,也是因為明白了什麼叫子欲養而親不待,更是後悔於我竟從兩三歲直到爺爺去世時的十二三歲,竟都是被爸媽逼著去爺爺家。只是因為我不懂什麼叫爺爺奶奶。於是乎常常唏噓於距離對於一個人來說,如此深沉。而死亡,便是永遠都不可跨越的那一步距離罷了。
嗯……是去找一個姓孟的老婆婆要一碗湯,點一盞燈,走過一座橋,開始一段新的生活哦。
推薦一本書:《古堡里的月亮公主》適合孩子讀的小說,對於當時讀完它的我來說,其結尾對於死亡的描述是我所見過的最美妙的描述(原諒我蒼白的表述吧)但是對於還沒有閱讀能力的學齡前小朋友,要向他們清楚地描述死亡這一概念,並且不能美化不能欺騙,又要不嚇到他們,這也太難了,我們這些活著的人里又有幾個不害怕死亡呢?又有幾個敢說自己了解死亡呢?除非題主所謂的「正確」不是指嚴肅真實地解釋死亡,而是撒一個善意的謊以維持孩子的純真。要撒謊還不容易嗎?就像我們問父母我們是從哪裡來時父母給我們的解釋一樣,答案千奇百怪,不一而足。但是我從來不認為那是孩子想知道的,委婉並不等同於欺騙。如果不是,那採用 @馮東 永遠睡著這個解釋就很好。
不需要解釋吧,死亡的意義會隨死去的人與你的關係而變化,所以不會有準確答案!
人生就像只為了坐長途火車樂趣而不追求目的地的旅行啊,有的人旅途近,有點人旅途遠;有的人到站早,有的人到站晚,死亡就是他到站了。
雖然到站了就必須得下車,但旅途里認識不少夥伴,看到了不少事物,挺精彩,也不壞。只是換了一種方式活著,讓人更敬畏與懷念。
有個繪本《一片葉子落下來》,可以和孩子一起看看
在中國,死亡一直是諱莫如深的話題,成人之間忌諱談論,更別說跟孩子談。
這其中自然就缺乏一種教育,「死亡教育」,或者是「生命教育」。
死亡是絢麗多彩的溫情,近日火熱的電影《尋夢環遊記》便是一場有關死亡的很好的教育。
故事以墨西哥的亡靈節為背景,劇情並不新鮮,甚至有些老套,但很多人愛上的,是那個虛擬的絢麗多彩的亡靈世界,以及故事背後直擊人心的如何對待死亡的這個終極命題。
類似於墨西哥的亡靈節,在中國也有——清明節和鬼節,這兩個節日的標誌是各家各戶都會買一些香燭紙錢,要去墓地或者是就近的十字路口燒上一些,以饗亡靈。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和coco亡靈節中供奉照片導引亡靈來家過節,是異曲同工的。
我們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這樣的節日和習俗,但對其背後的意義,我們又知道多少,能教育給孩子的又有多少?
孩子是天生的觀察家,當我們選擇不和孩子討論某些問題時,他們也在猶豫要不要提出疑問。
「如果這些話說出來會讓爸爸媽媽不高興,那我最好不要說也不要問,它一定是壞的……」
把禁忌當成秘密,只會加劇孩子們對它的恐懼感和壓力感。
但其實,他們很早就已經開始慢慢體會死亡的含義,雖然我們不說。
死去的昆蟲、枯萎的植物、童話、漫畫里暗藏的死亡氣息、家裡寵物的死亡,甚至親人的離世。如此種種都讓孩子對死亡有了些模糊的概念。
新澤西學院的心理學博士 James Graham 說,孩子對死亡的理解取決於兩大因素——生活經驗與發展水平。
5歲之前的孩子,大多認為死亡只是臨時的,就像是在睡覺。在他們的想像中,死去的人或動物可以藉助藥水或者魔法、念一串咒語,死而復生。據研究統計,只有約10%的3歲左右兒童能理解死亡的不可逆。
5-9歲的孩子,開始相信他們所看到的,所有的生物都會死亡。會把骷髏和死亡聯繫起來,有時會做噩夢……這時,他們傾向於不把死亡和自己聯繫起來,認為自己可以逃脫。
9歲-青春期,他們開始明白地認識到,死是不可逆,是所有功能的衰竭,並且他們也會死於未來的某一天……
成長就是這樣,慢慢地脫離幻想,慢慢地認清現實,它從來就不是一件輕鬆的事。
我為什麼願意和女兒聊死亡?那是因為,既然,她終有一天會明白這些略有點恐怖的事實,那麼我希望,由我來說。
因為在恐懼的陰影下,我會幫她加入一些愛與希望,幫她正視這些我們很難改變的命運。
我想讓她明白,無論未來經歷怎樣的大風大浪,家人已經教會她掌握了好好活下去的力量。
我想讓她在沒有我們庇護的時候,也能夠堅強地,用自己的雙腳,站立在這片土地上。
面對孩子關於死亡的疑問,你可以逃避、可以糊弄、可以說你長大了就明白了,但我還是建議:
1. 誠實回答,但避免潛在的創傷
還記得夏克立是如何跟夏天聊起這個話題的嗎?
大草原的夜晚,他們躺在草垛上,吹著涼涼的微風。
夏克立引出了家裡狗狗,吉魯巴的健康狀況。它經常背痛,走路也變慢了,夏天立馬就明白了狗狗要死了……
夏克立:吉魯巴去了狗狗的天堂。
夏天:狗狗的天堂是什麼樣的呢?
夏克立:那裡有很多很漂亮的雲。
然後老夏輕描淡寫的引出:有一天我也會死去。
夏天哭著說:如果你走了,我會跟你去。
夏克立:不不不,你不必太早,我也不想太早。
夏克立在講死亡前,先拿家中的狗狗做了個鋪墊,描繪了天堂的模樣,讓死亡這個話題顯得沒有那麼突然、那麼可怕。
他很誠實,甚至說到自己也會死去,沒有欺騙也沒有偷換概念。
事實上,諸如「Ta 睡著了」,「我們永遠失去了Ta」這樣的說法會讓學齡前的孩子感到困惑,甚至不敢晚上一個人睡覺(怕自己也一覺不醒)。David Fassler,佛蒙特大學醫學院博士如是說。
每個孩子都有Ta自己的發展軌跡,針對不同年齡段、不同性格的孩子,家長都應該給出一套適合他們的說法。
大的方向,下面給出了一些參考,但個中度的把握,還需家長自己去拿捏。
2. 對於0-4歲的孩子,結合現象+比喻
新生的孩子是完全沒有死亡的概念的。但隨著他們慢慢會說話,接觸到更多的自然現象,他們開始對死亡有了最初的印象。
如果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問及了死亡,注意是他們主動問起,而不是我們刻意去教授,可以先從現象講起。
比如,狗狗死亡後,他們不再吠或奔跑了;小鳥死亡後,它們靜靜地不動,也不會再飛起來;植物的凋謝,意味著它不會再繁茂、生長;
當人們死亡後,他們不會呼吸,吃飯,說話,思考或感覺更多,他們的身體停止工作,就像玩具的電池耗盡一樣,但是電池不能替換。
點到為止,先形成一個粗淺的認識就好。
有宗教信仰的家庭,面對這些問題就會顯得更加遊刃有餘。
無論是「主與我們同在」,還是佛說「西方自有一片極樂凈土」,都能給我們一些力量。
但需注意的是,「天堂對很多人來講是一個重要的安慰,但不要太早和孩子描繪天堂這樣的地方,因為5歲之前,他們很難理解為何肉體消亡精神還能永存」,阿肯色州兒童醫院的醫生Greg Adams 說。
3. 針對4-8歲的孩子,進行生命安全教育
對孩子進行死亡教育的一大重要意義還在於,提高孩子的安全意識,教會他們珍愛生命,珍惜時光。
對於已經形成一些是非觀、稍微年長一點的孩子來說,或者對於那些不知如何開口、無從入手的家長,藉助繪本講解死亡,會是一個輕鬆的方法。
關於這個題材的繪本有很多,《當鴨子遇見死神》、《奶奶的護身符》、《爺爺的天使》、《爺爺變成了幽靈》等,它們用溫和坦然的語言、畫面,教小朋友們面對親人、同伴、寵物的離開,不畏懼離別的黑暗。
這些書中,不僅解釋了為什麼生命會消亡,也解釋了為什麼要活;不僅講述了生命的故事,更講述了活的意義。
4. 個人推薦的電影方式
首先是上述說到的《尋夢環遊記》,一個美國製作的發生在墨西哥的故事。而它所關注的,是我們每個人都要面對的命題:
死者已矣,生者如何帶著對他們的懷念活下去。
皮克斯用一個善意的謊言,亡靈的世界,製造了我們與死去親人的聯結,而這個世界的終點則是——當活著的所有人都消失的時候。
人世間並沒有像笑對生死這件事,我們永遠不可能輕鬆地面對至親的離去。但看完這部片子,我忽然理解了,為什麼從佛教到基督教,從民間傳說到各地習俗,都認定有一個亡者的世界。
那是對生者最大的安慰。死亡奪走的,我們用記憶來守護。
動畫電影《生命之書》,同樣是基於墨西哥人對生死的見解,這也是迄今為止,和孩子談論死亡最完整、最有愛的方式——「只要我們記住,他們就永遠在我們身邊」(As long as we remember them, they are with us)。
在墨西哥,每逢亡靈節之際,幾乎每家每戶,都會到戶外搭建私人祭壇,在周圍擺放上用糖做的骷髏、逝者生前喜愛的食物,地上鋪滿萬壽菊,用這些物品祭奠逝者。
與我們不同的是,他們祭奠祖先的氣氛是歡樂的,色彩斑斕的。因為在這一天,活著的人可以和已故的親人可以再次團聚。
墨西哥諾貝爾文學獎得主Octavio Paz曾說:
對於紐約、巴黎或是倫敦人來說,死亡是他們輕易不會提起的,因為這個詞會灼傷他們的嘴唇。然而墨西哥人卻常把死亡掛在嘴邊,他們調侃死亡、與死亡同寢、慶祝死亡。死亡是墨西哥人最鍾愛的玩具之一,是墨西哥人永恆的愛。
也就是這樣的心態,「擊缶而歌」讓墨西哥人學了去。在他們的認知里,死亡不是終點,不是灰飛煙滅,而是去往另一個銘記之地。在那裡,整日整日都會舉辦歡樂的慶典,在那裡,家人最終都會團聚。
而動畫里,銘記之地的死神是位善良、博愛,用糖果做成的女神,她的住所是下面這個華麗充滿想像的城堡,而不是令人聞風喪膽的陰曹地府。
電影通篇講述著老子「死而不亡者壽」的觀點,以及真愛之火永不滅。看完後你或許會說,這是毫不實際的幻想。但死後的世界,誰又真的知道會是什麼樣呢?
既然如此,我們可以選擇相信什麼,不信什麼。那麼,我們為什麼不能相信,一閉眼,再一睜眼,已處於一個更好的世界。
世人都說死亡冰冷殘酷,我卻想告訴女兒,沒有人知道死後究竟會如何。
身為父母,不光是我們去教育孩子;同樣,孩子、生活也在教育著我們,給我們學習成長的機會。
當我說,我希望女兒在面對打擊時,能直面痛苦和挑戰,其實也是在對自己說。畢竟,死亡是所有人都要面對的課題。
某天,若我姑娘問起我,什麼是死亡時?
願我能不驚慌,不尷尬,不逃避地回答她說:
死亡本來就是生命中自然而然的一部分。
親人去世,是因為Ta老了,或者生病了,醫生也束手無策。
在我們有生之年不會再與Ta相見,但,我們對Ta的愛將會永存。
所以我們更要珍惜眼下與親人相聚的時光,
分分秒秒。
你很想跟一個人玩兒,卻發現再也找不到他了,好像他沒有來過這個世界,但給你留下的記憶卻都感覺很真實。
已經體驗完了目前能體驗的所有事情,需要一個人靜靜的呆著想一下重新變成小孩子的時候需要再體驗些什麼……
如果是孩子,就告訴他死亡就像去了旅遊一樣,靈魂去了天堂。
相信隨著他的長大,他的學習,會很理性地了解死亡是什麼。
他也會理解為什麼小時候你騙了他,因為這些事情而與你翻臉的孩子不會太多吧?推薦閱讀:
※汶川地震多地有震感是真的么?
※面對飛速發展的人工智慧,我們應該如何調整對孩子的教育?
※想給孩子培養一個二外,西語法語選哪個比較好?
※如何看待七歲男孩開學幾小時被勸退?
※孩子總咬下嘴唇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