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麼促使你去逛書店?
亞馬遜、噹噹、京東買紙書,或者 kindle、多看、豆瓣閱讀的電子書,品類越來越全,購買體驗也越來越方便,是什麼促使你再去逛書店呢?
我小的時候,家旁邊有一間新華書店。那時,上網還是用56k的貓;新華書店還沒有被參考書佔領。我每天最大的娛樂,就是放學後泡書店看書。
當時,書店還很簡陋,只有一層樓,幾十平見方。那時的書也平易近人,簡簡單單的裝幀,令你想捧在手心,如同與一位未曾謀面的老朋友對話。那時,書店的阿姨還很和氣,看見我蹭書,也不攆,偶爾還會給我搬來小板凳。我就在那間書店裡,看完了衛斯理全集和古龍全集,還有其他雜七雜八的小說、名著。
彼時那些午後站著看書的日子,在夕陽下摩挲著沙沙作響的書頁的日子,就像一道光,照亮了我簡單的童年生活。
後來長大了,尤其上了高中,有了圖書館之後,便很少去書店看書。後來,知道了噹噹,卓越(那時,卓越還沒有被亞馬遜收購),貝塔斯曼,圖書館的書看膩了,便上網買書。也經過好幾次書店。它變漂亮了,書也多了,也高了整整一層樓,卻變得有點陌生起來。
幾年前回去一次,在熟悉的角落,放著的書已經變成了經濟、商業、成功學,還有參考書。人文類變成一個小角落,待在乏人問津的轉角。書架上擺著的書,封面變得精美了,挺括了,卻似乎總是少了一種,令人想細細把玩的溫暖觸感。
我不由得想起了在昏暗的圖書館中,從高高的書架上抽下一本書時的欣喜。那些大師的傑作,那些孤獨靈魂的喁喁細語,徘徊在空無一人的通道里,等待著與哪一個人的邂逅。
有時會想,如果它們真有靈性,是願意披上華麗的外衣,站在陽光下任人挑揀。還是願意終老在這圖書館裡,安安靜靜地自個兒待著,不再理睬這喧囂的人世?
「你到底買不買啊?」
二樓的阿姨不耐煩的聲音和目光,錐子般地刺過來。
我沒有說什麼,轉身離去。
來廣州上大學後,第一個假期,跑去市區找書店。那段時間,逛了chet,逛了博爾赫斯,逛了學而思,逛了唐寧,逛了隱藏在大街小巷的諸多出名的不出名的書店,後來,也去逛了剛開業的方所。每一次,徘徊在書頁和油墨瀰漫的氣味間,總會驀然覺得,在這個偌大又陌生的城市裡,彷彿找到了一絲熟悉的感覺。
後來,出去旅行,也是一樣。去深圳,去南京,去蘇州,也總想到書店裡逛一逛。哪怕不買書,也不看,只是溜達一圈。總覺得,書店就像驛站,在這個龐大的世界裡,在眾多陌生又千差萬別的城市裡,連接起每一個孤獨敏感的靈魂。再沒有歸屬感,在這裡都能安下心來。
我想,這大概就是所謂的情懷吧。
每個人總有那麼一點東西,藏在內心裡,多年不會觸碰,卻一直高高在上,不可侵犯。也許從骨子裡來講,我們都對「讀書人」這個身份,有著一種幾近驕傲的認同。去書店,其實只是讓深藏在內心裡的情愫得到解脫。
每個人都只是在這個儀式一般的地方,找尋一種家的感覺。
那是一種在這個喧囂浮躁的世界上,再沒有一個地方能給予的感覺。這個我必須來答。
作為一個在噹噹和卓越都消費過四位數,而且常常去實體書店買書的妹子,我的感受是:
在網路上買書太容易得到了,點擊,下訂單,付款,想要的書就得到了。而在書店,我可以到處看,然後發現一大堆自己喜歡的書,再從中挑選在我經濟範圍內的(有時候我只讓自己買5本結果我想買的有20本)。這樣一本本篩選,經歷了放棄與得到的糾結,更加讓我倍加珍惜。另外,我真的很享受把書拿在手裡,里里外外研究透,然後買下來的感覺。而不是在電腦屏幕上看到它的封面,和別人對它的描述。
嗯,我個人平常逛街去得最多的就是書店,停留時間最長的也是書店。(以至後來除了和我一樣喜歡書的小夥伴,別的小夥伴都可不樂意陪我逛街了TAT)
說說逛書店有什麼好玩的吧:
看書的裝幀,審美享受。有的書的裝幀品味頗看,讓人看來了就想買。只能以「真的沒有收藏價值啦啊啊啊別買別買」來說服自己不要買。看各種感興趣的作家的書。看看他們還有哪些作品你沒看過的。看看不認識的作家的書,看看他的個人介紹,「原來別人對他的評價是這樣啊~」各種書翻閱多了,對於出版社、作家都會有一定概念,再也不會擔心不知道買什麼書、看誰的書了,想看想了解的已經看不完了。而且你對很多書有了一定概念之後,下次碰到看了這書的人還能聊一聊。有時候看到搞笑的書名還能被逗樂,本人印象深刻書名是《我上面有人》、《還我風騷》。關於如何選書:
首先,一個家裡藏書3000多策的前輩指導我:不要買那種市面上的不負責任的選編書,舉個例子,現在市面上泛濫的19.8的白金版一大本,根本沒有買下來的價值,都是一大堆胡亂整理的東西。第二,可以看書的外觀,裡面的文段,作者的介紹,書的編者按……看這些也很好玩。
第三,可以根據自己喜歡的出版社挑,我個人喜歡三聯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第四,還有一些書,內里很花哨,圖片和別的東西甚至蓋過了文本,很不值得買。第五,還有一些書,一看題目就不值得買,冗長拖沓一股憂傷洋溢其中,比如《那些流年,淡淡的憂傷》(我編的),我是腦子進水了買這種編輯什麼也不懂就根據一些老段子編排民國人物的書……嗯,大概就是這樣了。。。即使什麼也不買,對我來說,逛書店也是一件相當好玩的事。P.S.:對了,雖然這樣做對實體書店有點不道德。。。但是,去實體書店發現自己喜歡的書,再到網上買也是技能之一啊。。。去遇見書,
去看人,
去慢。
是軟弱——希望慾望即時滿足的軟弱。
現在買書已經很少在書店買了,但還是會去。
最關鍵的,書店裡有一種特別的氣氛,是在家、在咖啡館、在茶秀、在酒吧里不能替代的。你會發現:孩子們捧著書或坐、或立、或蹲在一隅,手不釋卷,如饑似渴。父母們站在不遠處,也捧著自己心儀的讀本,嘴角泛起笑容。白髮蒼蒼的老人不再佝僂著背,反倒神采飛揚,眉眼間有喜色。還有年輕的男男女女,徘徊過一個又一個書架,一會若有所思,一會又恍然有悟。更偶爾有那麼一對、兩對的情侶,對排著坐在地上,一人手捧一本書,他看幾頁看看她,她看幾頁又偷偷看看他。讀書,本身就是自己一個人的事,讀書人,常常是孤燈清影、霜打寒衣在案頭。
走進書店,誰不用說話,彼此看一眼彼此讀書、選書的神態,心中自生起暖意,發現自己不孤獨。很久沒主動去逛了,但碰巧路過會進去看看,對於喜歡看書的人這再正常不過。軟弱什麼的…
獲得贊同數最多的兩位,純屬來搞笑的是吧,哈哈……我來正經回答一下~
是選書的過程與體驗。
這是網上購書的局限,這種局限可由實體書店來彌補。
1、網上買書方向太明確。
你在網上買書,必是已經知道這本書,那你不知道的書呢?原以為不感興趣的書呢?這種書,可以通過在書店瞎逛來邂逅。
我很喜歡的一本書《建築家安藤忠雄》,就是在上海季風書園邂逅的。
2、網上買的書是否真正適合你。
在網上買的書,一般是別人推薦的,要麼是名人,要麼是朋友。所謂「彼之蜜糖,吾之砒霜」,所以這本書不一定真正適合你,若你能在一家規模比較大的書城找到這本書,並大致地翻一翻,便能基本確定自己值不值得在這本書上投入精力和時間(這遠遠大於你買這本書所花的錢)。
我最近買的一本書是《文學回憶錄》,這本書已經出版一年了,經常在網上看到,卻從沒動過買的念頭。今年年初在北京萬聖書園瞟到這本書,先是翻一翻,然後細看了兩三篇,不禁為木心的才情和真誠所打動,所以十分爽快地買下了這本書(在網上買的,本文只談在哪裡選書,且不談在哪裡買書)。
3、版本問題
一是外文譯著,某本外文書,張三、李四、王五都翻譯過,到底該選誰翻譯的版本?網上大家所推崇的版本是不是真的適合自己?有一次,我準備買加繆的《局外人》,但不知該選誰翻譯的,有人說郭宏安翻譯的太直白,不夠通順,建議選柳鳴九,有人說柳鳴翻得太過了,沒郭宏安翻的准,莫忠一是。有次去廣州方所書店,我找到這兩書,對照了一下,發現郭宏安翻譯得確實很准,但自覺並不存在所謂的不通順的問題,於是果斷選擇了郭宏安的版本。
二是排版,同一本書由不同的出版社出版,裝幀、排版會相差甚大,相同的出版社在不同時期出同一本書也會出現這種情況。這點對於注重閱讀觀感的人尤其重要。比如我在買古籍時就特別注重排版,因而常常會在書店比較多個版本之後作出選擇。
4、實體書店對非暢銷好書的重要性。
暢銷書通常自然就水漲船高。但有些書,也許作者知名度不高,即使主打,也是流速較慢,但正是這些書,能夠滿足一些小眾的需要。很多獨立書店為這類書提供了一個平台,增加了其為眾人發現的機會,這也是獨立書店存在的意義。
另外,某些小眾書(如絕版書、古籍善本等)在網上買常常要價格翻番(當然複印版本另當別論),在實體書店按原價買就相對便宜了。
5、好書店本身在選書上做足了功課。
以北京萬聖書店為例,它呈現在你眼前的,是一家書店的理想——它似乎只願意把每門學科中最經典的著作展示給你,如果你覺得圖書館和圖書城裡擺放的書太過魚龍混珠,你不妨來這裡。你在選書時目的性也不必太強,只管隨手翻翻,就會有不少意外的收穫。它彷彿永遠知道你喜歡什麼,它總是靜靜地等候著給你一連串的驚喜。
在這樣的書店,我願意花原價買書。比網上多出的那份錢,權當作對店家專心做書店的一份支持。
6、現代實體書店的多元服務。
有些書店,逛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享受,因為它的裝潢、陳設很吸引人,逛累了還能坐下來喝喝咖啡,或者看看展覽,這一點首推廣州方所書店。
有些書店會藉助其自身的文化氣質吸引各路名家來開講座,這一點首推北京單向街書店(在世的外國作家中,我最喜歡的阿蘭·德波頓就在單向街開過講座)。
有些書店會不定期安排一些小型音樂演奏活動,如深圳舊天堂書店。
凡此種種,不再贅述。
……
已多時不去書店,因為書店讓我越來越失望,前面說亞馬遜的書不能翻的,我要呵呵,亞馬遜有試讀功能你沒看見嗎?沒有試讀功能的可以上愛問下電子書先看看,你以為去書店就能翻書嗎?你沒看到那些書都包的嚴嚴實實還套塑料封膜嗎?
另外,亞馬遜上有些比較偏的書我還能買到,我在亞馬遜上買不到的書在書店裡更別指望買到了,書店裡的那些大眾書不符合我的需要,說白了要麼太low要麼就是那種經典書,還是那種網上隨便能買到的經典書,那我還要去書店幹嘛?
學術書在書店我是找不到的,文學作品類的亞馬遜又跟的很快,況且現在京東亞馬遜都在策劃直接與作家聯繫出版,實體書店再這樣下去除了被電商取代沒別的結局
好吧,發現自己跑題了,其實只有當我在等人人還沒到附近又有書店的時候我才會進去翻翻。。。能打發時間,又不用動彈太多,因為買衣服看得眼花還得不停走動,吃東西會胖喝東西會上廁所,所以選擇去書店等人。
和要好的朋友阿芙約著出門,簡訊的格式基本都是:「X點,老地方」。
這個老地方就是我們這裡的一個不錯的書店,叫「誰人書社」。
不管是誰先到了,都會在書店裡面等,翻翻書,看看雜誌,時間過得也快,也不會有等待的焦慮。
更重要的是,冬天暖和,夏天涼快,風刮不到雨淋不著。
小女生,挽著手看會書,聊聊這本她看過,那本我有可以借給她。講講這個故事的劇情,說說那本名著的晦澀。她會買兩本雜誌,我會買兩本小說,然後在吃飯的時候她搶我的書看,我吵著說下一次出來玩要帶著書然後互換。
這樣的幸福感,不是泛濫在網路上,那些隨手都能搜到一大把資源的電子書所能帶來的。
書店的氛圍 被書架環繞的感受 抽出一本書一見鍾情的感覺
上大學之前去書店,是因為當時網購還沒現在這樣普及,書店是個很好的接觸書的途徑。而且我家附近有個圖書城,裡面不成文的規定是圖書打八折,所以相對來說去圖書城買書還是很實惠的(我所在的城市新華書店基本上在2000年以後死翹翹了)。時間長了,也養成習慣,並且有幾個書店真心對我的口味,到後來老闆見我來還打招呼。大概是2011年開始,我的銀行卡開通網銀,於是踏上了網購的不歸路。這時候再去書店,純粹是想出去轉轉,想花鈔票,至多作為一個網購的補充罷了。
體驗書的厚重
體驗知識的厚重
so是有嚴重的紙質情節
是從還沒有這些電子書那時候開始,對書店的一種感情,越來越長久。
因為書店裡的氣味特別好聞啊!任何食物的香味都比不上!也許沒有女人身上的氣味好聞。
有沒有人和我一樣是因為喜歡書的味道。
沒錢買正版書。
好書店擺的地堆就是好看。我能站邊上繞看半個多小時。
+++下面正經答+++
1. 果然是艷遇網店就知道推薦相關書目,書店裡才有驚鴻一瞥那種一見鍾情那種(兜里就裝一百塊去逛,就買一本,有時候看到兩本沒法取捨,在書店裡面磨牙,這種樂趣是網店沒法給的。2. 整齊的快感
同樣的書疊了一大片!同作者的書碼了一排!推理小說放了整整一個架子!多忙也要抽十分鐘在這個架子/區前面膜拜一下。根本把( ′?ω?`) 持( ′?ω?`) 不( ′?ω?`) 住( ′?ω?`) 啊...3. 當場給驗貨
破損包裝再見。缺頁再見。印刷瑕疵再見。新看見的作者萬一不放心還可以先舔一舔後記,嘗味道。4. 快看是朋友
書店的氣氛和歸屬感網店完全不能比。有時候在書店看到旁邊的人拿著自己看過/喜歡的書我都默默激動...很好的店員妹子不忙的時候會給介紹現在的暢銷/推薦書...掏錢買下的時候面對的好像就不是未知的大坑了感覺安心很多...5. 買買買買買
怎麼的我就是錢多想燒點精裝本然後抱著回家裝()...*對了我再加一個...欣賞封面。現在的書封面真是好看啊...我爸媽那年代的書封面字體都一樣的還清一色全黑。是意境,能立即陷入一種安靜得去閱讀去傾聽去遇見去發現的意境。
我是一個喜歡看書的人。從小我就是一個比較悶的人,腦子也不太好使,不敢出去玩,怕被人笑話,一個人在家無聊的時候,就會把姐姐的書翻出來看。所以我從小就逐漸開始喜歡上看書,我識字比較早大概也是這個原因。後來長大了解除了社會,在書店裡看到一大排一大排書,我個人感覺就是一種享受。不僅僅是翻書看書帶來的享受,更有書的數量帶來的一種刺激。可能我會被有些人看做是有些神經質(事實上一直有人這麼看我),但我依然死不悔改,有點像上癮了一樣。
推薦閱讀:
※在24小時不打烊書店過夜是什麼樣的一種體驗?
※哪些書店名讓你印象深刻?
※如何在三四線城市成功地開一家有品位的書店?
※台灣有哪些好書店推薦?
※pageone書店包書皮用的塑料紙哪裡有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