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短篇小說時,如何平衡對話、心理、場景描寫、動作描寫等元素間的比重和關係?


短篇小說,所有的元素都是為了故事服務的。不管是對話、心理、場景,還是動作。那麼,如果在某處某些元素不能為故事增色添彩,不如直接略去,或者精簡。


打個比方,場景描寫,有力、簡潔其實比長篇幅更好。可以聚焦著描寫,而不是分布在全文各個地方,才能留給讀者深刻感受的,只要一次,讀者就能有所得。相反,如果多次重複出現,一是導致累贅,二是使讀者的震撼感隨之減弱。也就是說,場景描寫要聚焦。


心理描寫可以隨著故事發展分布在文章的各處,但是每一處都切忌太長。短篇畢竟受限較多,而且寫太多,就不能留給讀者適當的想像空間了。簡而言之,心理描寫要精準,一點即中,且留有餘地。


對話、動作很重要,因為它們是把小說「立起來」的關鍵元素。所佔分量應該多些。


下面這段你要的都有。仔細揣摩,先照著寫,在自己發展,就會提高。我加了說明。

短篇小說 折箭 選自《天龍八部》


雁門關兩側雙峰夾峙,高聳入雲,這關所以名為「雁門」,意思說鴻雁南飛之時,也須從雙峰之間通過,以喻地勢之險。群豪中雖不乏輕功高強之士,盡可翻山越嶺逃走,但其餘人眾難逾天險,不免要被遼軍聚殲於關下了。

(說明性描述,向讀者交代)


只見遼軍限于山勢,東西兩路漸漸收縮,都從正面壓境而來。但除了馬蹄聲、鐵甲聲、大風吹旗聲外,卻無半點人聲喧嘩,的是軍紀嚴整的精銳之師。一隊隊遼軍逼關為陣,馳到弩箭將及之處,便即退住。一眼望去,東西北三方旌旗招展,實不知有多少人馬。

(引子,進入場景,引出主要人物)


蕭峰朗聲道:「眾位請各在原地稍候,不可移動,待在下與遼帝分說。」不等段譽、阿紫等勸止,已單騎縱馬而出。他雙手高舉過頂,示意手中並無兵刃弓
箭,大聲叫道:「大遼國皇帝陛下,蕭峰有幾句話跟你說,請你出來。」(語言+動作)說這幾句話時,鼓足了內力,聲音遠遠傳了出去。遼軍十餘萬將士沒一個不聽得清清楚楚,
不由得人人變色(集體心理描寫)


過得半晌,猛聽得遼軍陣中鼓角聲大作,千軍萬馬如波浪般向兩側分開,八面金黃色大旗迎風招展,八名騎士執著馳出陣來。八面黃旗之後,一隊隊長矛手、刀斧手、弓箭手、盾牌手疾奔而前,分列兩旁,接著是十名錦袍鐵甲的大將簇擁著耶律洪基出陣。(boss出場,場面大一些)


遼軍大呼:「萬歲,萬歲,萬萬歲!」聲震四野,山谷鳴響。(敵方小弟)


關上宋軍見到敵人如此軍威,無不凜然。(我方小弟。襯托對方厲害,為主角更厲害鋪墊)


耶律洪基右手寶刀高高舉起,遼軍立時肅靜,除了偶有戰馬嘶鳴之外,更無半點聲息。耶律洪基放下寶刀,大聲笑道:「蕭大王,你說要引遼軍入關,怎麼開門還不大開?」(每次boss說話,都先寫小弟)


此言一出,關上通譯便傳給鎮守雁門關指揮使張將軍聽了。關上宋軍立時大噪,指著蕭峰指手劃腳的大罵。(我方豬隊友襯托)


蕭峰知道耶律洪基這話是行使反間計,要使宋兵不敢開關放自己入內,心中微微一酸,當即跳下馬來,走上幾步,說道:「陛下,蕭峰有負厚恩,重勞御駕親臨,死罪,死罪。」(心理,由於場面緊張,故只有一個酸字)


剛說了這幾句話,突然兩個人影從旁掠過,當真如閃電一般,猛向耶律洪基欺了過去,正是虛竹和段譽。他二人眼見情勢不對,知道今日之事,唯有擒住遼帝作為要脅,才能保持大夥周全,一打手勢,便分從左右搶去。(配角出場,做出行為,為了合理。簡單介紹配角心理)


耶律洪基出陣之時,原已防到蕭峰重施當年在陣上擒殺楚王父子的故技,早有戒備。親軍指揮使一聲吆喝,三百名盾牌手立時聚攏,三百面盾牌猶如一堵城牆,擋在遼帝面前。長矛手、刀斧手又密密層層的排在盾牌之前。


這時虛竹既得天山童姥的真傳,又盡窺靈鷲宮石壁上武學的秘奧,武功之高,實已到了隨心所欲、無往而不利的地步;而段譽在得到鳩摩智的畢生修為後,內力之強,亦是震古鑠今,他那「凌波微步」施展開來,遼軍將士如何阻攔得住?(插入說明)


段譽東一幌、西一斜,便如游魚一般,從長矛手、刀斧手相距不逾一尺的縫隙之中硬生生的擠將過去。眾遼兵挺長矛攢刺,非但傷不到段譽,反因相互擠得太近,兵刃多半招呼在自己人身上。


虛竹雙手連伸,抓住遼兵的胸口背心,不住擲出陣來,一面向耶律洪基靠近。兩員大將縱馬衝上,雙槍齊至,向虛竹胸腹刺來。虛竹忽然躍起,雙足分落二
交槍頭。兩員遼將齊聲大喝,拌動槍桿,要將虛竹身子身子震落。虛竹乘著雙槍抖動之勢,飛身躍起,半空中便向洪基頭頂撲落。


一如游魚之滑,一如飛鳥之捷,兩人雙雙攻到,耶律洪基大驚,提起寶刀,疾向身在半空的虛竹砍去。


虛竹左手手掌一探,已搭住他寶刀刀背,乘勢滑落,手掌翻處,抓住了他右腕。便在此時,段譽也從人叢中鑽將出來,抓住了耶律洪基左肩。兩人齊聲喝道:「走罷!」將耶律洪基魁偉的身子從馬背上提落,轉身急奔。(大段動作描寫,這裡面boss只有個大驚二字的心理,符合情況,有些小說在緊要關頭想個沒完,也是醉了)


四下里遼將遼兵眼見皇帝落入敵手,大驚狂呼,一時都沒了主意。幾十名親兵奮不顧身的撲上來想救皇帝,都被虛竹、段譽飛足踢開。


二人擒住遼帝,心中大喜,突見蕭峰飛身趕來,齊聲叫道:「大哥!」哪知蕭峰雙掌驟發,呼呼兩聲,分襲二人。二人都是大吃一驚,眼見掌力襲來,猶如排山倒海般,只得舉掌擋架,砰砰兩聲,四掌相撞,掌風激蕩,蕭峰向前一衝,已乘勢將耶律洪基拉了過去。


這時遼軍和中土群豪分從南北湧上,一邊想搶回皇帝,一邊要作蕭峰、虛竹、段譽三人的接應。

(再次敵方小弟,每次boss互動,都描寫敵方小弟襯托boss)


蕭峰大聲叫道:「誰都別動,我自有話向大遼皇帝說。」遼軍和群豪登時停了腳步,雙手都怕傷到自己人,只遠遠吶喊,不敢衝殺上前,更不敢放箭。(主角又發話,雙方小弟)


虛竹和段譽也退開三分,分站耶律洪基身後,防他逃回陣中,並阻契丹高手前來相救。(配角單獨描寫)


這時耶律洪基臉上已無半點血色,心想:「這蕭峰的性子甚是剛烈,我將他囚於獅籠之中,折辱得他好生厲害。此刻既落在他手中,他定要盡情報復,再也
涉及饒了性命了。」卻聽蕭峰道:「陛下,這兩位是我的結義兄弟,不會傷害於,你可放心。」耶律洪基哼了一聲,回頭向虛竹看了一眼,又向段譽看了一眼。(boss心理和行為)


段譽道:「我這個二弟虛竹子,乃靈鷲宮主人,三弟是大理段公子。臣向曾向陛下說起過。」耶律洪基點了點頭,說道:「果然了得。」(配角的話永遠配合主角)


蕭峰道:「我們立時便放陛下回陣,只是想求陛下賞賜。」


耶律洪基幾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心想:「天下哪有這樣的便宜事?啊,是了,蕭峰已然回心轉意,求我封他三人為官。」登時滿面笑容,說道:「你們有何求懇,我自是無有不允。」他本來語音發顫,這兩句話中卻又有了皇帝的尊嚴。(boss心理和外在行為)


蕭峰道:「陛下已是我兩個兄弟的俘虜,照咱們契丹人的規矩,陛下須得以彩物自贖才是。」耶律洪基眉頭微皺,問道:「要什麼?」蕭峰道:「微臣斗膽
代兩個兄弟開口,只是要陛下金口一諾。」洪基哈哈一笑,說道:「普天之下,我當真拿不出的物事卻也不多,你儘管獅子大開口便了。」


蕭峰道:「是要陛下答允立即退步,終陛下一生,不許遼軍一兵一卒越過宋遼疆界。」


段譽一聽,登時大喜,心想:「遼軍不逾宋遼邊界,便不能插翅來犯我大理了。」忙道:「正是,你答應了這句話,我們立即放你回去。」轉念一想:「擒
到遼帝,二哥出力比我更多,卻不知他有何求?」向虛竹道:「二哥,你要契丹皇帝什麼東西贖身?」虛竹搖了搖頭,道:「我也只要這一句話。」(用配角襯托主角)


耶律洪基臉色甚是陰森,沉聲道:「你們膽敢脅迫於我?我若不允呢?」


蕭峰朗聲道:「那麼臣便和陛下同歸於盡,玉石俱焚。咱二人當年結義,也曾有過但願同年同月同日死的誓言。」


耶律洪基一凜,尋思:「這蕭峰是個天不怕、地不怕的亡命之徒,向來說話一是一,二是二,我若不答允,只怕要真的出手向我冒犯。死於這莽夫之手,那
可大大的不值得。」當下哈哈一笑,朗聲道:「以我耶律洪基一命,換得宋遼兩國數十年平安。好兄弟,你可把我的性命瞧得挺重哪!」


蕭峰道:「陛下乃大遼之主。普天之下,豈有比陛下更貴重的?」


耶律洪基又是一笑,道:「如此說來,當年女真人向我要黃金三十車、白銀三百車、駿馬三千匹,眼界忒也淺了?」蕭峰略一躬身,不再答話。


耶律洪基回過頭來,只見手下將士最近的也在百步之外,無論如何不能救自己脫險,權衡輕重,世上更無比性命更貴重的事物,當即從箭壺中抽出一枝鵰翎狼牙箭,雙手一彎,拍的一聲,折為兩段,投在地下,說道:「答允你了。」


蕭峰躬身道:「多謝陛下。」


耶律洪基轉過頭來,舉步欲行,卻見虛竹和段譽四目炯炯的望著自己,並無讓路之意,回頭再向蕭峰瞧去,見他也默不作聲,登時會意,知他三人是怕自己食言,當即拔出寶刀,高舉過頂,大聲說道:「大遼三軍聽令。」


遼軍中鼓聲擂起,一通鼓罷,立時止歇。


耶律洪基說道:「大軍北歸,南征之舉作罷。」他頓了一頓,又道:「於我一生之中,不許我大遼國一兵一卒,侵犯大宋邊界。」說罷,寶刀一落,遼軍中又擂起鼓來。


蕭峰躬身道:「恭送陛下回陣。」

(這是鋪墊段,為高潮做準備,全部是主角和boss的對話及心理描寫,其他人不得參與)


虛竹和段譽往兩旁一站,繞到蕭峰身後。


耶律洪基又驚又喜,又是羞慚,雖急欲身離險地,卻不願在蕭峰和遼軍之前示弱,當下強自鎮靜,緩步走回陣去。(boss心理)


遼軍中數十名親兵飛騎馳出,搶來迎接。耶律洪基初時腳步尚緩,但禁不住越走越快,只覺雙腿無力,幾欲跌倒,雙手發顫,額頭汗水更是涔涔而下。待得
侍衛馳到身前,滾鞍下馬而將坐騎牽到他身前,耶律洪基已是全身發軟,左腳踏入腳鐙,卻翻不上鞍去。兩名侍衛扶住他後腰,用力一托,耶律洪基這才上馬。


眾遼兵見皇帝無恙歸來,大聲歡呼:「萬歲,萬歲,萬萬歲!」


這時雁門關上的宋軍、關下的群豪聽到遼帝下令退兵,並說終他一生不許遼軍一兵一卒犯界,也是歡聲雷動。眾人均知契丹人雖然兇殘好殺,但向來極是守
信,與大宋之間有何交往,極少背約食言,何況遼帝在兩軍陣前親口頒令,倘若日後反悔,大遼舉國上下都要瞧他不起,他這皇帝之位都怕坐不安穩。


耶律洪基臉色陰鬱,心想我這次為蕭峰這廝所脅,許下如此重大諾言,方得脫身以歸,實是丟盡了顏面,大損大遼國威。可是從遼軍將士歡呼萬歲之聲中聽來,眾軍擁戴之情卻又似乎出自至誠。他眼光從眾士卒臉上緩緩掠過,只見一個個容光煥發,欣悅之情見於顏色。


眾士卒想到即刻便可班師,回家與父母妻兒團聚,既無萬里征戰之苦,又無葬身異域之險,自是大喜過望。契丹人雖然驍勇善戰,但兵凶戰危,誰都難保一定不死,今日得能免去這場戰禍,除了少數在征戰中升官發財的悍將之外,盡皆歡喜。


耶律洪基心中一凜:「原來我這些士卒也不想去攻打南朝,我若揮軍南征,也卻未必便能一戰而克。」轉念又想:「那些女真蠻子大是可惡,留在契丹背
後,實是心腹大患。我派兵去將這些蠻子掃蕩了再說。」當即舉起寶刀,高聲說道:「北院大王傳令下去,後隊變前隊,班師南京!」


軍中皮鼓號角響起,傳下御旨,但聽得歡呼之聲,從近處越傳越遠。

(boss及其小弟的窘狀。襯托主角)


耶律洪基回過頭來,只見蕭峰仍是一動不動的站在當地。耶律洪基冷笑一聲,朗聲道:「蕭大王,你為大宋立下如此大功,高官厚祿,指日可待。」


蕭峰大聲道:「陛下,蕭峰是契丹人,今日威迫陛下,成為契丹的大罪人,此後有何面目立於天地之間?」拾起地下的兩截斷箭,內功運處,雙臂一回,噗的一聲,插入了自己的心口。


耶律洪基「啊」的一聲驚叫,縱馬上前幾步,但隨即又勒馬停步。(動作反應心情,神來之筆)


虛竹和段譽只嚇得魂飛魄散,雙雙搶近,齊叫:「大哥,大哥!」卻見兩截斷箭插正了心臟,蕭峰雙目緊閉,已然氣絕。


虛竹忙撕開他胸口的衣衫,欲待施救,但箭中心臟,再難挽救,只見他胸口肌膚上刺著一個青的狼頭,張口露齒,神情極是猙獰。虛竹和段譽放聲大哭,拜倒在地。


丐幫中群丐一齊擁上來,團團拜伏。吳長風捶胸叫道:「喬幫主,你雖是契丹人,卻比我們這些不成器的漢人英雄萬倍!」(合適的配角來哭)


中原群豪一個個圍攏,許多人低聲議論:「喬幫主果真是契丹人嗎?那麼他為什麼反而來幫助大宋?看來契丹人中也有英雄豪傑。」


「他自幼在咱們漢人中間長大,學到了漢人大仁大義。」


「兩國罷兵,他成了排解難紛的大功臣,卻用不著自尋短見啊。」


「他雖於大宋有功,在遼國卻成了叛國助敵的賣國賊。他這是畏罪自殺。」


「什麼畏不畏的?喬幫主這樣的大英雄,天下還有什麼事要畏懼?」


耶律洪基見蕭峰自盡,心下一片茫然,尋思:「他到底於我大遼是有功還是有過?他苦苦勸我不可伐宋,到底是為了宋人還是為了契丹?他和我結義為兄
弟,始終對我忠心耿耿,今日自盡於雁門關前,自然決不是貪圖南朝的功名富貴,那……那卻又為了什麼?」他搖了搖頭,微微苦笑,拉轉馬頭,從遼軍陣中穿了過
去。

(所有人評價主角)


蹄聲響處,遼軍千乘萬騎又向北行。眾將士不住回頭,望向地下蕭峰的屍體。


只聽得鳴聲哇哇,一群鴻雁越過眾軍的頭頂,從雁門關飛了過去。


遼軍漸去漸遠,蹄聲隱隱,又化作了山後的悶雷。

(大幕落下)


比如你要做一道菜,假設是西瓜燉豬大腸,配料如下:西瓜半斤(去皮),豬大腸一斤,辣椒一兩,食鹽五錢……

這可以看作是一種成法,這樣做即可以保證這道菜固定的、具備一定普適性的味道,中規中矩,沒有紕漏。或許對於舌頭和腸胃來說,這種搭配是適宜的,然而對於寫文章來說,就是另外一回事。

「文似看山不喜平」,既可以就文章內容的丘壑來說,也指外在的形式來說。按照形式主義開山祖師什克洛夫斯基的觀點,藝術性乃孕育在陌生化之中,即對傳統的慣常化的形式的反叛之中。

用解構的方式來看,小說固然可以分為你所列舉的那些成份,然而這些成份之間沒有所謂黃金分割之類恰當的比重,文學不是測量;而且,這些也不是應當思考的重點。對於文學藝術性的追索應該是無止境的,這意味著對傳統的不斷突破與顛覆,然而又註定是時刻傳統之上的漸進的變革過程。太執著成法只會捆住手腳,把敘事藝術變成死的規範,何況從操作上來說,這種精確把握也是不容易的辦到的。

以魯迅先生的短篇為例,特別是吶喊彷徨這兩本現實主義的小冊子,他的各種描寫對主題的指向性都很強,幾乎沒有廢話閑筆,然而我估計他也不會刻意去琢磨這些成份的比例問題,不信你可以逐篇分析,看是否存在這種比例的拿捏的跡象。至於那些結構鬆散的,就更無可考量了。

總之,不存在這種比重關係,所有的這些成份都是依附於文章主體的,或者說怎麼寫取決於你想表達什麼,強調什麼。


不用刻意去在意,一切全憑感覺。《老人與海》前期幾乎通篇對話。


回頭看看,哪寫描寫刪了也不影響劇情,那就刪了吧。

現代作家的一大缺點就是廢話太多。


推薦閱讀:

有哪些網路小說的結尾不錯?
嚴歌苓的《白蛇》,想表達什麼?
王小波到底有多厲害?
為什麼現在的作者寫不出有深度的文章了?
如何界定一種文字的風格?

TAG:小說 | 寫作 | 文學 | 文學評論 | 寫作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