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民科的背後:底層文化的哀嚎,肉食者你們聽到了嗎》一文的這些觀點?


這篇文章認為:家庭出身好的人接受正規高等教育壟斷了知識,家庭出身不好的人上不了大學才會變成民科。

這基本前提就不對。

廖凱原、王吉緋等人都有名校教育背景,經濟狀況社會頂尖,照樣是民科。民科中甚至有為數不少的高校教師、工程師。接觸過民科的人都知道,民科和底層並無很強關聯。

就現在來說,中國還遠沒進化到那個「大學生基本都出身於中等以上家庭」的程度。正規科研工作者大多都出身於普通甚至貧困的家庭。

作者可能和民科接觸不多、對他們認識不足。而且因為作者自身是高中生,可能也沒怎麼接觸過高校里真正的科研工作者是什麼樣的。

此外這篇文章另一大問題是濫用「階級固化」之類的詞。評論區很多人噴這篇文章都是針對這一點,總不能蹲坑拉不出來都怪階級固化阻塞了自己的排便渠道吧。

作者想講貧富差距階級固化沒問題,但首先要選對例子。而民科是個很差的例子。

題外話一:民科十之八九都特別符合「偏執型人格」的特徵,這應該是個心理健康問題,而不是什麼科學問題、社會階級問題。

題外話二:作者已經算很不錯的了。同樣是高中文科生,去年我表妹在微博上轉發力挺郭英森,我看著簡直想打她。


1.知道了作者是個高中生之後,我頓時覺得還萌萌噠,作者還年輕,沒有接受過高等教育,沒有接觸過民科,憑藉腦補來解釋社會現象,這些個毛病我高二時期也犯過。

2.按我的風格,要認真闡述一個問題的時候,就先要搞明白涉及辭彙的定義是什麼?作者的第一個問題是定義沒下對,文章中他對民科特徵的總結,其實就是他對民科的定義?實際上呢?

討論一下「民科」這一辭彙的所指,恐怕就要比這篇文章還要長。

3.我理解的民科,是指「非研究職業而業餘從事研究的人」,我捨棄了教育背景、經歷等要素,而以社會工作的性質來區分,實際上是在剖析「民」。我個人的意見,在此語境下「民」區分的不是「科」的正確與否,而是研究者的生業狀態。「民科」與科學共同體是有邊界的,他們維持再生產的方式也和職業研究者不同。需要強調的是,「民」用以確定「科」的狀態,卻不一定能區分其優劣。

4.區分「科」的好壞,不在於是專職還是非專職,而在於其專業性。判斷一個民科的專業性,需要看其研究過程是夠遵循同時代科學共同體所認同的範式。一般來說,在範式指導下,科研工作可以分為三類:確定重要事實,耦合事實和理論,闡述和發展理論。在現代科研日趨專門化的背景下,民科較容易在第一類乃至於第二類科研領域取得豐碩的成果,但是第三類難度就比較大了。

5.當然,範式也是需要進步和迭代了的,不排除民科可能發現了更先進的範式,但是對範式的迭代歸根結底是科學共同體對新範式的一種反應。需要說明的是,不一定「新」的或者「非官方」的,就一定是先進的。

6.科研和研究者所處的階級有關,但是並非本文所構想的樣子。民科所處的階級,所能調集的資源,未必會比職業研究者少。譬如文物研究領域,很多民科往往都是資本家,他們的階層要比一般來說處於中產階級的職業研究者高。這說明「民科」僅僅是一個符號,而表象相同而實際不同的現象都可以貼上這一符號,我們一定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做好類型學,才能一窺民科現象的實質,而不是落入簡單歸因的窠臼。

7.身為一個民科,我還是琢磨琢磨多發幾篇文章吧……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我看了一百份育兒指南,發現:養孩子還是要靠運氣》?
中國的學校存在階級固化現象嗎?
門當戶對是不是加劇了階層固化?
如何看待《人民日報》以王寶強舉例,證明「階級固化」的論斷不成立?
B站現在是不是已經階級固化了?

TAG:心理學 | 社會 | 科學 | 民間科學家 | 階層固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