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嬰」這個詞為什麼能夠擊中那麼多人的痛點?


看到了 @沉默的馬大爺的微博吐槽才去了解了一下是什麼回事,看羅輯思維的視頻實在是看不下去了,所以決定過來說一下為什麼『巨嬰』會戳中人們的痛點。

首先,至少有兩個不同的痛點。『巨嬰』戳中的一般群眾的痛點,和『巨嬰』戳中的心理學研究相關人員的痛點,兩個痛點是不一樣的。

  • 對於一般讀者而言,戳中的痛點更有可能是覺得這個觀點說的很有道理,然而反思了一下自己和周圍的人的人生,覺得這個觀點切中要害,一語道破自己沒有想明白的道理。

  • 對於心理學研究人員來說,戳中的痛點是:我真的不能接受這也叫心理學理論。一般讀者把這個觀點看做是一個嚴謹的心理學研究,並認可其為一種重要的心理學理論,這一點實在是膝蓋都要碎了。

我在讀北大心理系之前讀過武志紅師兄的書,包括《心靈的七種武器》等。作為一個對心理學研究完全不懂,而且生活過得很苦逼的高中生,我當時覺得這些書真是寫到骨子裡去了。每一章書都寫得好有道理,對照自己的生活,覺得一下子能夠解釋很多我之前沒有能夠想明白的現象。

後來我去北大心理系讀本科了,也就再也沒有讀過武志紅師兄的書了。不過這幾年的心理學訓練倒是幫助了我重新思考為什麼在我高中時候那些書能夠集中我的內心。

作為歸納推理的觀點

首先,對於一般讀者來說,大概有這麼個現象:『巨嬰』這樣觀點,的確好用,而且看上去具有很好的解釋力,簡直是誰用誰知道。

這裡我們就首先來思考一下為什麼這個觀點好用,以及這種看似的好用是否就能讓『巨嬰』成為一個心理學理論了。

  • 作者做的功課

這一類的『心理學』書籍,之所以要超越一般心靈雞湯書籍,是因為這類書籍裡面的確存在作者的思考。我相信武志紅師兄在寫書的時候是花了心血的。但是所有這些思考是建立在自然觀察之上的總結,所以,不管是『巨嬰』也好,之前的那些理論也罷,我認為都只能稱之為經驗總結和觀點

這些觀點來源於作者長時間的觀察,比如觀察來訪者案例,比如觀察社會媒體報道,等等。每一個人都會在觀察之後思考原因。比如,你今天看到女朋友不高興了,你也會思考她為什麼不高興。你跟女朋友處久了,你一看到她不高興,你大概就知道是怎麼回事。這隻說明你對於女朋友的行為經過長時間的觀察得出了經驗總結,並不代表你對女朋友的行為形成了『理論』。

在大量的觀察之後,有些人的思考比其他人深入,他們會在多個樣例之間找相似之處。通過發現這些相似之處,總結出共性,並賦予這些共性一個共同的名字。一個觀點就誕生了。而其實很多社會普遍性為之間的相似之處並不是那麼難找,『巨嬰』觀點本身也沒有能夠脫離一些經典的心理學理論的影子,比如弗洛伊德的理論,以及『依戀』理論。

由於這個觀點來自於大量的觀察,所以寫成書以後,為了論證這個觀點的有效性,當然需要舉很多例子。但是因為這些例子是產生這個觀點的來源,所以這些例子當然就會滿足這個觀點。用技術的話來講:就是這個模型的訓練集和測試集不獨立,那模型擬合的程度當然好了。

所以在作者方面,他的討論本身看起來是自洽的,因為他的觀點被他的證據所支持,他的證據又能夠被他的觀點所帶動。而這些證據又有非常大的代表性,所以作者的功課基本上就做完了。

當然,作者把功課做的更好的一點,就是把這個觀點打造得更加形象。如果一個觀點叫做『基於對家長的依戀狀態』,這就遠不如一個叫做『巨嬰』的觀點來得有力。

  • 讀者做的功課

一個觀點擊中痛點,不是作者一個人能夠完成的,剩下的一半估計還得讀者完成。在讀者閱讀這樣的觀點的時候,他們往往會主動給作者助攻。

首先,作者的舉例論證會給讀者帶來可用性啟發(Availability),這樣就會啟動(Prime)讀者對於同一事件中某些因素,而使得讀者忽略另外一些因素。某一個行為都會有很多因素影響,但是在有限的認知資源下,人只能想到一部分因素。於是就會用這一部分因素來解釋行為。《怪誕行為學》(Predictably Irrational)和《思考:快與慢》(Thinking: Fast and Slow)兩本書中已經為我們展現了很多人們在決策的時候的認知偏差。於是,本來一個事情有很多原因。但是因為你讀了作者寫的案例,你對這個事情的原因就只看到那些被寫進書的部分了。因為,作者的文字本身限制了你的發散性思維。這就好像你本來要寫一篇文章,但是你讀了你朋友寫的一篇類似的文章,於是你在構思這篇文章的時候,或多或少都拋不開你朋友的思路。

用數學的話說,就是本來這個模型是y = eta_1x_1 + eta_2x_2+ eta_3x_3+... + eta_nx_n,但是因為作者在自己的『巨嬰』觀點裡面的事例說了x_1, x_3, x_7這三個因素,於是,你最後在解釋行為的時候就變成了y = eta_1x_1 + eta_3x_3+ eta_7x_7。你仍然能夠解釋一些y的方差,而且由於你一下子忘記了其他的因素,你還覺得『巨嬰』觀點提出的因素對某個行為的解釋還挺好的。

其次,讀者經常有歸因的需求。但是人在尋找歸因的時候,只是找一個有用的就好了,不見得是找一個最正確的。當人們對於一個行為沒有很好的解釋的時候。比如為什麼一個人會表現為媽寶呢?這個時候,突然有一個人給你空降一個解釋,一下子你就能夠給這個行為歸因了。這個時候你就會用這個空降的解釋來作為行為的原因——即使這個解釋並不是真正的原因。

比如,女朋友有天對你生氣,你不知道為什麼。但是你一不小心從知乎知道大姨媽期間女生會情緒波動,然後你又知道你女朋友正在應對大姨媽。這個時候,你就會輕易地把女朋友生氣的原因歸咎為大姨媽。這個聽起來很有道理,但是你可能不知道,你女朋友生氣的原因是你中午吃午飯的時候搶了她碗里那塊本來要留到最後再吃的叉燒肉。你誤以為她吃不完了,但是她其實是希望最後再細細品味。你搶了一個吃貨女生珍藏的叉燒肉,犯了大錯,而你卻因為看知乎以為女朋友是來了大姨媽才跟你慪氣。你還覺得很有道理,學到了一個新的理論。那我又能說什麼呢。┑( ̄ ̄Д  ̄)┍

『巨嬰』之所以好用,我覺得很大程度上是讀者和作者的配合打得好。但是,要解釋人類行為,不是你讀到一個觀點好用這麼簡單的。

從觀察到理論還有好多條街要走

接下來,我就要說為什麼『巨嬰』不是一個心理學理論,為什麼心理學研究人員看到一般讀者認為這是心理學理論而悲傷。

『羅輯思維』對於『巨嬰』的介紹完全是欲揚先抑。他在最開始大肆鋪成說一個理論不能稱之為科學理論是因為人們覺得它不可證偽。然後似乎擺出一種:『我懂,這個巨嬰理論不能證偽,所以那些嚴謹科學家會不承認。』然後緊接著一個『但是』,就開始了弗洛伊德,借著弗洛伊德的名號,實際上是說,『巨嬰』理論,不管你科學家認不認,他都還是一個重要的洞見,重要的理論。

那麼,我就先就著這個思維走,我先不說『巨嬰』是否可以證偽,我先需要認為這個理論是科學理論的解決一個問題——我似乎看到了一種循環論證

一個人之所以是巨嬰,是因為他具有某種特定的行為,比如媽寶

一個人之所以具有某種行為,比如媽寶,是因為這個人是巨嬰

這都不是可不可證偽的問題,這個觀點的解釋力完全基於自己的循環論證。根據這個循環論證,我還可以說:如果一個人沒有某種行為,他大概就脫離了巨嬰狀態。為什麼這個人脫離了巨嬰狀態呢,因為他沒有了某種行為。沒毛病!當然沒毛病,因為全是循環論證。

循環論證總是聽起來無比有道理,因為除了它是循環論證這個邏輯謬誤以外,每一條推理都是邏輯成立的。要打破這種循環論證,至少要告訴我:有沒有一種獨立的測量方式來讓我測量一個人是不是巨嬰。然後,當我用獨立的測量方式確定這個人巨嬰之後,再來看他是否在另外的獨立的測試上表現出了『巨嬰』觀點所預測的行為。

這就帶來了下一個問題,一個心理學理論的成長方式:

一個心理學理論之所以最終會成為『理論』,它大概需要接受如下步驟

  1. 自然觀察
  2. 對於自然觀察的經驗總結
  3. 提出假設
  4. 根據假設,設計實驗,對假設進行檢驗
  5. 通過多種獨立的研究驗證假設
  6. 最終形成理論。

我不斷地講『巨嬰』是一個觀點,是因為整個這個觀點連一個假設都沒有提出。這都還沒有到證偽的步驟呢!一個連假設都還沒有的觀點,終究只能停留在基於自然觀察的經驗總結之上,而離一個心理學理論,還有好長的路要走。(你看,上面3,4,5,6四個步驟)

所以說,假設是什麼?我相信熱心的讀者,能夠為『巨嬰』理論提出很多的假設,比如,

假設:如果一個人心存巨嬰,那麼他就會在找女朋友的時候,要找一個媽。

好,就在我們提出這個假設之後,我們就需要來驗證這個假設。在驗證假設的第一步,我們需要解決第一個問題:如何測量一個人心存巨嬰?好了,同學們,今天的課後作業就是解決這個問題,老師就不在這裡揭曉答案了。歡迎同學課後踴躍討論。記住:至少有一個方法是不能用來測量的——你不能通過觀察這個人找女朋友是不是在找一個媽,來衡量這個人是否心存巨嬰。否則的話,你就陷入了循環論證。

一個理論:成人依戀理論

『巨嬰』觀點其實感覺不是很新鮮,讓我想起了依戀理論。成人依戀理論,大家可以看這篇關於依戀關係的文章來了解:https://zhuanlan.zhihu.com/p/19963533

這裡簡單的說一下,小孩子跟母親之間存在不同的依戀關係,比如

  • 安全型依戀:母親不在的時候,小孩子也會覺得很安心,因為他們相信母親會回來。母親回來了以後,小孩子會很開心地迎接母親。
  • 迴避型依戀:母親不在的時候,小孩子會很冷漠,母親回來的時候,小孩子也會很冷漠,不去親近母親。
  • 還有很多,請自己課後補習。

依戀理論後來發展到了成人依戀,並且認為,孩子跟母親的依戀關係會影響到其成人之後的親密關係的風格,比如

  • 安全性依戀:在跟男朋友或者女朋友分開的時候不焦慮,重逢的時候也很開心
  • 迴避型依戀:在跟男朋友或者女朋友分開的時候比較冷淡,重逢的時候也非常冷淡。而且與男女朋友很親近的時候反而感到非常不舒服。
  • 還有很多,請課後補習

當然,我這裡只是做了一個很簡單的介紹,並不是對依戀理論的科普。但是,這個理論本身也可以像『巨嬰』一樣解釋很多社會現象。

依戀理論之所以後來發展為理論,是因為其有一系列假設,並且基於假設設計了一系列的實驗來研究,比如著名的陌生情境實驗(Strange Situation)這些研究本身對於依戀風格有獨立測量方式,而在獨立確定了某一個人的依戀風格之後,實驗者會研究這個人其他的獨立行為模式。這樣,避免了循環論證的『看似有道理』。所以,『依戀理論』發展成為了一個心理學理論

最後的話

總體來說,一本通俗書籍提供了一個完整的觀點,並且讓讀者覺得讀起來有用,本身已經不錯了。而且,通過大量的觀察,總結一個比較精鍊的道理,這種做法從我們的老祖宗們就開始了。這是歸納法,本質上跟觀察一萬隻白天鵝而形成了白天鵝的概念很相似。

另外 多說一句,因為我讀過武志紅師兄的書,我覺得他對於觀察到的案例的思考是很深入的。基於他之前的心理學訓練,他提出的觀點和進行的總結的確是更有意思一些。所以,作為一種閱讀,或者作為對於自身的思考,我覺得了解一下也無大礙。

但是,經驗總結,永遠只是經驗總結。他可以用,也可能好用。但是,你硬要說這是一個科學理論,還得說這是解釋中國人行為的重要發展,那我就不同意了。都不說你很有可能看到黑天鵝,咱先把循環論證這一點說明白了,搞清楚你的假設是什麼,在跟我來談科學理論不理論好嗎?

心理學理論已經夠被人詬病的了,一個重要的原因——準備好,我要地圖炮了——就是一般群眾隨便抓到一個就輕信這是心理學理論。一方面要輕信一個說法是心理學理論,一方面又要攻擊說心理學理論不靠譜。那我們有什麼辦法呢?

┑( ̄ ̄Д  ̄)┍


發出回答後,這兩天得到很多從事心理學相關工作的朋友回應。謝謝。

先要說明,我覺得帶動社會討論,引發更多人反思,也是我們專業的人都有的責任。我亦認為多元的討論是社會發展的關鍵。在這方面,武志紅這本「巨嬰國」所引發的討論原本是好事。

但正如我很多朋友都認同,當打住心理分析之名,所作的討論就要更謹慎。就是欠缺這份謹慎,巨嬰引起很多人對家庭和自己成長的種種錯誤解讀。

而且,作者的文字,對家庭和個人的批評不輕,但對社會的不公平和體制的問題卻輕輕帶過,這樣對弱者攻擊對強權卻迴避,我覺得這是作為專業人士所不應有的態度。

當國內心理學、心理治療和諮詢都還在起步階段,從業的人,就更要有專業人士的骨氣和道德責任。這是我寫此文對「巨嬰」嚴正批評的原因。

~~~~~~~~~~~~~~~~~~~~~~~~~~~~~~~~~~~~~~~~

看「巨嬰國」的感受很矛盾

這本書說出了很多人對自身、對家庭,以至對社會的困惑,我也看得很痛快,很多地方都有共鳴。但同時,「巨嬰」這概念,由命名、所舉例證分析的方向提出的答案,我都不能認同。我以下一一解釋。

「巨嬰」這名詞本身就很巨嬰

先談巨嬰這個名詞。

這名詞看來的確很成功,引發了很多大的反響,也引導著很多人反思自己的人生。

「巨嬰國」指出了很多人的弱點。有些是人性的弱點,也有不少是國內社會文化狀況比較常見的問題。但,單憑這「擊中痛點」,是不夠震撼大多數人的。

這個名詞之所以震撼的部分原因,是它容易變身「地圖炮」而被濫用。

認同「巨嬰」的人可以很巨嬰。

反對「巨嬰」的人也可能很巨嬰,不敢承認,不正說明你心虛?

給別人套上「巨嬰」帽子的人,亦很巨嬰。作者在書中也不只一次說,自己是巨嬰。

你內向,你缺乏自信,你是巨嬰。你憤怒,你對世界不滿,你也是巨嬰。

然而最可怕的,是「巨嬰國」一書中,武志紅不只把「巨嬰」套在負面的行為和情緒套上,正面的行為,如「好人」、「孝順」等也被解剖,然後匯總在「巨嬰」的範疇中。

你人生挫敗了,抑鬱了,躲在家裡,你是巨嬰。你成功了,或你明明是個善於奉獻的「好人」,但你不滿足,你感到沒方向,你更是巨嬰。

誰沒有脆弱迷失的時候?誰沒有感到無力的時候?誰沒有想逃避現實的時候?

把「巨嬰」的標籤套在身上,遠比深入了解自己/別人來得容易。「巨嬰國」就像催眠一樣,帶讀者陷入一片混沌,發現無論自己怎樣做都有問題,然後被迫接受作者簡單粗暴的答案:因為你和我一樣,都是巨嬰!

「巨嬰」這名詞不應出自一個諮詢師的口中

我先說一下我對「巨嬰」的理解。

「巨嬰」並非如 inner child 作為心靈天真和富創意的一部分,也不是所謂「赤子之心」的率真和好奇,甚至可能是相反的狀態。

「巨嬰」的指向是整個人,在學習和工作上即使能力很高,心靈卻缺乏獨立自主和安全感,即感性層面的不成熟不健全。相信大家都會認同——這是個負面名詞,給人很無力很脆弱又自我中心的感覺。

正如之前提到,這很「地圖炮」,很容易成為負面的標籤,被聽者所濫用。

在我的專業訓練過程中,標籤效應(labelling effect)是必須要注意的現象。過去心理治療甚至認定:精神科中,與心理疾病相關的名詞都會變成患者的標籤,令人更無力 (例如,診斷一個人有抑鬱症,只會令那人更無力對抗負面情緒),而依賴醫生和藥物。甚至因此出現了「反精神科運動」(anti-psychiatry movement)。

另外,對現代心理治療影響很大的敘事治療 (narrative therapy),其中一個重要技巧就是把標籤由「人」身上轉移到問題/情緒本身,幫助來訪者把人和問題/情緒分隔開。例如由「你是一個抑鬱症患者」這樣的定義變成「這些負面情緒/行為對你影響是什麽」。

「巨嬰」的說法,貌似一針見血地指出了某種問題,然而作者忽略了:名詞本身,也否定了反省的可能,而且容易被濫用,同時對很多正常的行為或反應都一刀切地否定,把一個個具體問題簡單集中化,變成單一標籤套在情況不同的個體身上。作為引發討論的技巧,明顯是非常成功,但在心理治療的角度看,我認為是很失敗的。

解釋普遍社會現象,卻把鍋甩給了個人去背

書中提到很多社會現象,甚至有不少對教育、社會制度及文化的直接批評,我覺得是很值得討論的。可是,他引用了不少極端的事例,令討論沒有深化,我覺得很可惜。

書中原本指向的是集體主義和單一而高壓的教育方式對個人的壓制。社會在這樣的氣氛下,的確不尊重個別差異,亦不利情感和個人認知的成長。

可是,作者的分析卻沒有在宏觀維度深化,而只退回到了個人和家庭層面 (不確定那是因為他的精神分析背景,還是擔心內容越寫越觸及政治敏感)。實際上我們知道,任何個體、家庭的現象都離不開社會歷史背景,難逃被時代浪潮所裹挾,脫離這一前提去談個體,其實是把時代問題「甩鍋」給個人去背。

被社會壓迫的女性,再背負起了「巨嬰製造者」的罪名

我覺得讀者看完此書,會看到,如何甩掉「巨嬰」的帽子,答案是要真正的去愛,愛自己,由依附變成獨立,要用愛去建立婚姻和自己的家。

但,什麽才是愛呢?

以下是經常在和中國母親的談話中出現的對白。

我:你做什麽才會覺得快樂?

母:我嗎?孩子過得好我就快樂呀。

我:那你自己呢?你自己有什麽興趣嗎?

母:我自小就喜歡XXX。所以現在我希望孩子能有機會好好學會 XXX。

我:但孩子都長大了,都生活得不錯,你也會有自己的生活吧?

母:有呀!我朋友很多!一起吃飯喝茶聊天呀,也很開心。

我:那你們會聊什麽?

母:(想一想)都聊我們的孩子呀。

(以上已經是很一般的例子)

很有愛呀!

對!但這樣的愛,給我的感覺是巨大的壓力。而在看了「巨嬰國」之後,很多讀者會覺得,這種「以孩子為中心」的生活態度,就是製造巨嬰的罪魁禍首。

首先,我必須承認,這種生活態度確實有問題,這不是表達愛的有效方法。但,這是因為母親本身有問題嗎?

試想一下,身邊有多少人會把一個母親,視作為社會中的獨立個體?有多少人覺得自己已經成熟了,而會想知道自己母親(或同為照顧者的父親)對人生有什麽追求?母親作為一個自主的人,有什麽盼望、期待、慾望和想法?他們有什麽正在進行中的人生計劃?

我所知道的,是很多成人,包括別人眼中的成功人士,在言語間,都透露出「我要怎麽做父母親才會高興?」的想法。母親(和父親)這樣沒有界線的愛,的確令很多中國子女捆綁在家庭中,沒有建立出自由的空間。

但,看廣闊一點,你會看到這些家庭只是被更大的環境壓制。

我相信這和中國社會自古以來對女性的不尊重有重要關係。很多母親,看不到自己在家庭和婚姻以外的社會角色。而家族以至社會,亦不會尊重女性的個人成就。女性往往要在離婚後,才能開始找尋自己在社會中的位置,還要背負所謂離婚的「罪名」(即使離婚的原因是由男方引發的)。

女性的存在價值被壓縮至家庭之內,但女性也是人,是會自然去找尋存在價值和滿足感的。如果再加上父親沒有表達足夠的愛護,缺愛的母親只能在這有限的空間「擴大權力」,去感覺被孩子需要被家庭需要,這本質上以愛為前提。而孩子也會感受到,無意間一直留在母親的視線內,去成就母親照顧者的角色,這更加是愛。

但這樣的愛,空間太小了,沒有足夠空間讓子女心靈成長,而亦沒有界線,令溝通沒辦法進行。母親和子女的感受和期望只能緊緊相連,連情緒和不安亦變得互相緊扣。子女往往不自覺由守護者,成了共生者,心靈往往也沒走出去。但這一切本質上是愛。如果硬要分割開,連人都會變得不完整,還談什麽愛?那書中說「愛,就是答案」,根本是廢話!

當然,再加上跨代核心家庭和先前的獨生子女政策的背景,一個孩子要去滿足三個母親(自己的母親,加上外婆、奶奶)的存在感,各位只要設身處地地想想,能感覺到那「壯觀而澎湃」的愛嗎? 我過去十年的家庭治療工作經驗告訴我,如果想把這樣深的親情羈絆硬生生斷開,你不會看到自由,只會令孩子跌得更深。

中國家庭從來都不缺愛。問題是,當社會沒有給個體足夠的自由空間,愛也會一起被困。如果把矛頭誤指向母親,或指責家庭中的「愛不夠」,只會加強這種捆綁

武志紅一開始看到了社會大環境的壓迫,但最後卻把矛頭指向了個人和家庭,我只能說,太可惜!

想長大想自由的夢想,不要受限於短平快的答案

成長中的心靈渴望答案。我想,很多看此書的人,都想有一個清楚而明確的答案給自己。

但對不起,人生的問題,答案都在路上,需要自己一步一步走,只能每次一點一滴地去感受和累積。

明確的答案往往是表面化的,越清晰越短平快,越可能是毒藥。真正的答案往往都很雞湯,等待你去反省和領悟。而正確的路往往又不易看清方向。

所以成長太累,還是自虐來得痛快,還是攻擊身邊至親來得比較直接。

回到題主提出的問題本身。是的,「巨嬰國」這書帶出了很多很重要(但不新鮮)的討論,分析的過程也喚起很多人很深的痛,引發了對很多以前可能沒想過的問題的思考。但真正的答案並不在於是否需要給自己貼上「巨嬰」的標籤,要改變這狀態也並不需要推倒自己原本擁有的一切。我們還是要相信,心靈的自愈能力,相信每人內心深處的愛。

只要你願意尋找,世界很大,路還有很多,你還會遇上很多能真正幫到你的人和書。


謝 @劉柯 邀。

每個人都不可避免有個內在小孩,內在小孩是每個人都避不開的東西,就是從小遺留下來的。

約翰·布雷蕭 John Bradshaw有本書中文譯本叫《別永遠傷在童年》。豆瓣上對這本書的中文介紹是「雖然你已經是成年人,但是童年的一些經歷,比如被忽略、被誤解、被傷害,會對你一生的性格、心理和行為造成影響。而這一切你可能並不自知。」

每個人都不是完美的,都會多少留有很多童年帶來的東西,「巨嬰」這個對號入座太容易了。

只是我更喜歡「內在小孩」這個概念,更中性。內在小孩也可以是有力量的,也可以成長的。


主要是因為,大多數人的數學比較差,而且也很懶。

心理學的每一個進步,都建立在實驗和調查的基礎上。而實驗設計,數據處理等等,都需要數學基礎。

假設現在有個人,他的思考很混亂,腦海中有很多非黑即白的觀念,不能理解世界的複雜性,不具備批判性思維能力和通識教育基礎。我會如何解釋這個人目前的狀態呢?

我會考慮他的基因基礎,他的一般認知能力,他的人格特質,他的行為模式。我會考慮他的家庭環境,他的教育環境,他的朋輩環境。我會用數量化的方式來理解有哪些因素對他如今的狀態有影響,哪些是正相關,哪些又是負相關。

然而這種考慮,需要一定的數學基礎。而這些數學基礎,絕大多數人都不具備,或者說不願意費很多腦力來理解這個複雜的世界。大多數人所喜歡的,就是那種比起常識稍微複雜一點的理論,而又在自己理解範圍之內的心理學理論。

每個人都是智力上的懶人,比起抽象的數學式的考慮,人們更願意使用基於聯想的比喻式的思考。把那些行為模式上不受歡迎的特徵視作嬰兒所具備的特徵,而將有這些特徵的成年人比喻為巨型嬰兒。這要比認真做實驗和調查要輕鬆得多。

對待任何一種理論,無論是心理學理論、經濟學理論、社會學理論還是物理學理論,一個非常好的習慣,就是思考它的檢驗條件。思考我們應該設計一個怎樣的實驗來驗證它,思考它有哪些出錯的可能性。而如果我們發現一個理論,它總是能自圓其說,無法被任何經驗數據所驗證(無論是證實還是證偽),那這樣的理論,是不值得認真對待的。


謝謝@劉柯的邀請。你總是如此真誠的邀請,我怎麼好意思不好好回答問題呢?!

但我最近也立了一個志向:慢慢說話、說自以為是的話、說少數人贊同的話。

慢:因為說話快,大多數時候是「想當然」,禁不起推敲,不認真。西方有句話叫「make sense」,很帶感。意思是,沒有感覺的話(說出來你自己都不信的話、或者自己都做不到的話),不要說。

自以為是:我說的話,總得自己有感覺。與其迎合大眾,說些模稜兩可的話,不如起碼說一些自己有感覺的話,哪怕是歪理邪說呢。

少數人贊同:因為我堅信「兼容」原則。兩個人說話,談話的深度取決於層次淺的那個人——因為說深了他不懂啊。所以,如果求「贊同多」,那隻能往最淺顯去兼容,非我所願。我只能盡我所能深入淺出,力求讓更多的人能夠明白我的意思,而且不敢奢求贊同。

我女兒買了一本《巨嬰國》。我跟她說,這本書爭議很大,很多人激烈反對武志紅的觀點。我女兒冷笑一下,脫口而出 「呵呵,對號入座了唄!」

我女兒14歲。對於她這個年紀的女孩子來說,我讚賞她的直率和敏銳。我當然也希望她能多想想再說啦。但她才14歲,先體會「敢說」吧,縝密和反思可以放在大學去練習。

作為14歲女孩子的爹,我覺得不光是戳中痛點那麼 「表面」。儘管看起來確實是戳中很多人的痛點。但我覺得,這裡面其實是個「文化之爭」。中國文化中對於兩代人之間的正面描寫乃至倡導,是非常多的。上古的神話傳說就不說了,孔孟之道里的故事至少有兩個我可以信手拈來:孟母三遷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孟母三遷,是一個為了孩子有出息而不斷搬家的媽媽;老吾老,就是紅果果的講道理了。孔孟之道,在秦漢之後獲得了壟斷地位,一家獨大,那麼這種兩代人之間的關係也就被倡導下來。

很有意思的是,先秦時候百家爭鳴的哲學思想可不都是這樣的!同樣流傳下來的老莊思想,就很不一樣了。莊子說什麼?他說死了老婆要鼓盆而歌。他說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老子說什麼?老子說天下皆以美為美者,斯惡已。紅果果的大實話,但可惜,只能一脈單傳,在民間不至於斷了香火就不錯了。不過,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是,南懷瑾大師曾經總結道:歷代皇帝都是「外用儒術、內用黃老」的。什麼意思?對人民大眾普及儒家思想,而統治之道本身,深得老莊思想的精髓。甚至於說,老莊思想是「國之利器,不可輕易示之與人」。箇中滋味,讀者可以自己把玩。有興趣,可以去讀南懷瑾的《老子他說》。

巨嬰國的哲學思想來自哪裡?來自精神分析,來自對精神分析的幾個流派,來自對精神分析略顯偏頗的解讀,以及,西方自由化的獨立個體意識。

精神分析是什麼?精神分析是,相信潛意識「移情」對人的影響,以詮釋潛意識移情為工作方法的心理治療方式。精神分析經常會說這樣的話:你非常渴望有人能夠理解你,理解你已經儘力了,就像小時候你希望爸爸媽媽能夠理解你、知道你不是不努力一樣。這樣的話就是詮釋。

所有的精神分析流派都注重人類早期發展過程,以及正常發展過程被打斷之後,會發生什麼病理現象。這叫做 「起源學視角」。所以精神分析師做診斷,不看癥狀的:情緒抑鬱、自殺傾向、暴躁、人際交往不良。。。不看的。精神分析師的診斷是起源性診斷,看發展過程被打斷的地方,看各個心理器官受到何種程度的不良影響。

最後一個很要命:西方環境下對人性的哲學看法是 「人生來的目標是走向與母親的分離、完成分離個體化,之後,兩個人是相望於江湖的獨立個體」。你看東西方人在養老問題上的順口溜都體現著哲學分歧。東方人說 「養兒防老」。西方人說 「你要對你的孩子好一些,因為等你老了他要為你選養老院」——養老院不是老人自己可以選的,這是法律規定,養老院是子女幫你選的。什麼意思呢?西方文化法律規定了,你兒子做到給你選養老院就是仁至義盡了,因為你和他本就是 「各自對自己負責的兩個獨立的人」。

這一下就尷尬了。西方的精神分析不加修改的引入東方,幾家歡喜幾家愁。

中國社會的分裂在於,一部分人熱切的擁抱自由主義、獨立思想。而另一部分人崇尚東方傳統智慧。這一下子熱鬧了,如同千古謎題 「人性本善vs人性本惡」一樣。新的問題來了,「人生來為獨立vs老吾老幼吾幼」。

擁抱自由主義的人,恨不得用精神分析、發展心理學理論革東方文化的命,武志紅就是其中一個。

恪守東方文化的,尤其是 「囫圇吞棗」式的簇擁者、凡事都要講個 「理兒」 的那幫人,自然炸鍋了。當然了,真懂行的文人,其實是試圖把兩個好東西聯繫起來的:如何在東方文化基礎上解讀精神分析。我記得徐凱文大師兄在前一陣的文章里就提出了很好的生物學、精神分析理論觀點。他說,東方人的腦成像現實了東西方人的差異,這個差異可能是文化帶來的(文化已經把人類給分化了,都叫人,但其實不是一個物種——這是文化的力量!)。其次,東方人的自我是與媽媽的自我緊密相連的——這肯定也是文化的功勞。

所以,說到這裡,我的point來了。

我覺得,真懂行的文人、學問家,不會被擊中痛點。他們更致力於東西方的融合。

真的被擊中痛點、被激惹的,恐怕是對東方文化一知半解但又頗以此為榮(狹隘的文化自信)的人,他們感覺到了自由派不同的人性假設,覺得有人要革自己的命。


前幾天我和一個網上的姑娘吵了一架,感覺今生從來沒有動過那麼大的肝火。

原因無他,我什麼也沒有做,她便無端端給我貼了一堆標籤。

「習得性無助感」、「存在感缺失」、「什麼什麼恐慌」、「什麼什麼自戀」……巴拉巴拉。幸好姑娘還一臉理客中、小白花的姿態,不然就連陽痿早泄都得扣到我這個「直男癌」的頭上了。

末了,姑娘說:

——「啊對不起。你一定是被我說中了,所以才會那麼生氣。」

如果說故事僅僅是這樣的話,那麼的確是一個不值得一提的小事情。

但是我仔細想了想,馬克思主義者嘛,一定要辯證的看問題。

我個人真的是我想像的那樣,不食人間煙火,能夠客觀的審視自身的問題嗎?

——並不是,我發現我的確是自戀的,或者說我很需要他人的認同感。在面對外界的環境時,我小心翼翼,生怕自己和他人有所不同。和對方的交談,也多半是以沉默寡言、見機迎合為主。如果這種認同感被他人撕破了麵皮、赤裸裸的剝奪了,我也是會羞赧難當、進而憤恨交加的。

如果是故事僅僅又是這樣的話,那麼也算不上什麼大事。頂多是關於個人、人性的反思罷了。

但是我又仔細想了想,發現真正的答案呼之欲出了:

——因為我們普遍的個人的需求感缺失,所以我們生怕被別人貼上「自戀」的標籤。

這並不是一個個人的問題。事實上,倘若你去詢問一個有思想、有見解的人,他是極力開脫自己被貼上諸如「人性弱點」之類的標籤的。所有的人都在說男人很累,女人很脆弱,但從來沒有人想一下:是否是社會的錯誤。假設我們事業有成,有時間、有金錢、有房子、有地位,就算別人嘲諷我們「巨嬰」,又何妨不同一縷蛛絲化在空氣中,毫無傷害能力呢?

——你去嘲笑王思聰是個「巨嬰」,他會氣血攻心、暴跳如雷地反駁你嗎?

不,他不會。因為按照目前世俗的標準,他是個成功人士,有著成功的地位。而「巨嬰」,是無法作用於成功人士身上的。你若嘲笑王思聰是個「巨嬰」,自不用他來反駁,他的粉絲們早就能把你唾倒在地,再踏上一隻腳了。

但是這並不平衡。我們說人的精神需求,不是當人擁有了物質之後,才可以提精神需求的權利;而是人天生自然而然的,就有著這種精神需求的權利。但現實生活中,這種權利彷彿不存在了似的,每個人以提及自己的精神需求為恥,彷彿那是一件什麼見不得光的事情。

所以答案便是這樣了:

——我們每個人,都有需要和被需要的精神需求。

——而目前的輿論評價標準,無法令一個「非成功人士」擁有這種精神需求。

——故而我們不僅是「巨嬰」,而且還是「自戀狂」、「無助感強烈」、「情感脆弱者」、「內心極度自卑」……因為歸根到底,我們還不是成功人士。我們沒有一個良好的經濟基礎來為我們撐腰。

——人類的精神本能在內心渴望著被別人認同。但倘若沒有極豐富的物質便不能得到認同,很可悲的是,我們中的絕大多數人將永遠的被壓抑下去。

但世俗的標準已經訂好了。若你不是有錢有閑的成功人士,你豈非是自然而然的沒有任何的話語權么?那隻名為世俗標準的大手,扼住了我們的咽喉,讓我們不得做聲、淪為現實的奴隸。

——倘若你叫一個富人,在他面前打翻一盤酒肉,他會生氣、他會暴跳如雷嗎?

——倘若你叫一個飢腸轆轆的窮人,哪怕在他面前踐踏了一個包子,他又會是怎樣的感受?

為什麼我們討厭「巨嬰」這個詞兒?因為我們本身就是精神上的窮人啊。

沒錯,哪怕是讀了千百本書籍,哪怕是聽了千百場講座,哪怕我們的覺悟再高超、再圓滿;我們都是有發出聲音的需要的。那就像吃飯、睡覺一樣,再正常不過了。

但真的是這麼容易的事情嗎?如今明確的向他人提出要求,說出「我很重要」這四個字,都是很難辦得到的事情了。公司不需要我們,老闆也不需要我們。每個人都是可以替代的,每個人都是一個零部件。在這個高度發達的時代里,什麼地方離了你都可以照常運作。就算是朋友和戀人也不需要我們,自然而然,我們唯一可以依賴的,甚至「唯一能夠靜下心來、不抱任何功利、只是聽聽你說話、並去努力試圖了解你真正想要什麼的人」,就只有我們的父母了。

所以我們只好像籠子里的猴子一樣,一邊打腫了臉,說「我不餓」。一邊內心在暗自的滴血。

但,再普通的人,也要有闡明自身存在意義的權利。

錯的不是我們,錯的是這個世界。這個不合理的制度,必須要得到更改。

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人討厭聽「巨嬰」這個詞的根本原因。

因為我們就是天生想讓別人聽我們說點什麼,天生就想發出點兒聲音。仰望天空,蒼穹之上便是咫尺天涯的星河,洪荒壯絕的宇宙。這世界有億萬年的歷史,但我們短暫的人生,只不過是其中的一瞬罷了。轉而環顧四周,周圍是冷漠無言的人群,在大街上穿行而過。我們亦有六十億人的同胞,但肯停下腳步,駐足聆聽你說些什麼的,也就那麼一兩個人而已。

我們是壽命須臾、愚蠢而又狂妄的碳基生物。火能殺死我們、水能殺死我們、金屬能殺死我們,我們的身軀脆弱的不值一提、而又痴心妄想靈魂的不滅傳說。

我們死後不能復活,一生僅有短短三萬個日月的輪轉,便皆將與世長辭。

於是我們天生就有這種本能,明知自己渺小如若砂礫,但仍想要站在整片海灘的中心、無聲吶喊:

——人生百年,我曾來過。

【人生學堂】什麼是馬克思主義?@柚子木字幕組_趣味科普人文_科技_bilibili_嗶哩嗶哩


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讓大眾看到了自己的情緒盲點。

這東西說是科學理論就不對了,但是當作一種類似沙盤的切入角度,描述的省事,而且受眾易懂。


不覺得有什麼新鮮的,觀點基本都來自孫隆基的《中國文化的深層次結構》


巨嬰=不成熟=做事不夠理性

但凡你有點缺點,但凡你處理事情做不到「絕對理智冷靜的最優解」,就算是不成熟,就可以用巨嬰來形容,無數人躺槍。

並且,巨嬰這個詞很微妙,貶義中帶著很強的褒義,並且還是自我讚美的褒義。因為嬰兒是淳樸美好的,那麼巨嬰也是淳樸美好的,那麼有缺點的自己也是淳樸美好的,甚至自己的這些缺點也是淳樸美好的。

類似的詞還有:強迫症,偏執,憂鬱,上輩子折翼的天使。

換個名詞就沒有那麼強的認同感了。比如大家喜歡說「我是巨嬰」,但是大家絕對不會說「我發育不完全」,雖然這是一個意思。

巨嬰還有個作用,就是示弱,這種示弱本質是一種索取和進攻:我在心裡還是個小孩子,你們都要關心我照顧我。

類似示弱性進攻:我一直拿你當我最好的兄弟。

怎樣評價羅輯思維的《你是巨嬰嗎》? - 李獻計的回答 - 知乎


0.就因為這個詞可以給很多人貼標籤

同理,當時蒙咪的『致賤人』和『致low逼』火的不行不行的,也是因為賤人和low這兩個詞可以輕易的給生活中看的不爽的人貼,對號入座。

1.大眾通常會把一些 因素 和 結果 直接對等入座。

其實得出一個結論需要很多因素,但讀者沒有耐心。很容易看到某兩三個因素,就認為自己的想像符合這個結果。

比如,

電視劇里香港晚上都燈火通明,所以香港人經常要加班。

台灣電話卡充值很高效,因為只需要花30分鐘。

你長得那麼帥肯定很花心。

... ...

等等。

很多時候這個結論和因素是充分條件,而不是必要條件。

但對於讀者為了節約邏輯思考,他們不會去分辨什麼是充分條件什麼是必要條件,他們只需要你符合結論所產生的條件就可以得出結論。

2.不完全歸納讓這個詞越來越火。

就像巨嬰這一個詞,巨嬰必要條件因該是自理能力不足,而充分條件是這個人在某些方面處理能力還不夠老練。但人們往往因為某方面處理能力不足而歸納你是巨嬰。這時候,好氣的是你還不好反擊,因為你對這方面還真不熟悉。

這種東西擴散開來更可以達到這種效果:

你長的那麼漂亮,真像個婊子。

你連飯都不會煮,你和個巨嬰有什麼不同?

長得漂亮就是婊子嗎?可是別人給你一個理由讓你相信這個道理是存在的,即使邏輯有問題,但很多時候,人很難一時間反應過來,人的思維這一部分的腦子運作速度比較慢。

「巨嬰這個詞語為什麼戳中那麼多人痛點?」就因為這個詞符合的充分條件太多。


中國人確實是長不大的巨嬰。

你無視我的理論,說明中國人像嬰兒一樣別人怎麼說他都無所謂毫無羞恥心。

你反駁我的理論,說明中國人像嬰兒一樣別人說什麼都不會聽,思維無法超脫自己幼稚的邏輯。

你罵我,說明中國人像嬰兒一樣別人稍微說他聲音大點就又哭又鬧。

你打我,說明中國人像嬰兒一樣不懂講道理,只會用原始的肢體語言表達自己的觀點。

中國人都去自殺。。。恩,嬰兒確實不會自殺,說明中國人成熟了,反正中國人不死,那都是有原罪的。

反正你怎麼開心怎麼說吧。


每個成年人內心深處都是一個嬰孩。

每個男人內心深處都是一個女人。

每個女人內心深處都是一個男人。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隻猛虎。

每個天秤座都很自戀。

聽起來是不是很有道理?:)


我覺得可以對照這個答案來看: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8295363/answer/141016170

其實無論國內國外,都有相當一部分成年人的心理不成熟,只是國外對人際關係的邊界比較強調而已(你可以自己不成熟,但必須對他人保持距離)。當心理不成熟遇上了國內這種對個人邊界定義模糊的集體主義溫床,就長成了武志紅所定義的巨嬰。

所以我的觀點是:巨嬰=心理不成熟+集體主義文化。武志紅沒有把集體主義這一點剝離開來,而是一起加以鞭撻,就導致了很多人的刺痛感。但是我覺得這也是武志紅的優點,西方心理學的潛在語境更多的是個人主義,而武志紅觀察到了一些不同的東西。雖然巨嬰說不是很嚴謹,但是仍不失為一個獨到的視角。


就和直男癌,各種婊一樣,模糊的地圖炮總是最朗朗上口,百搭百用。

對於現實來說,平凡人,平均收入,在當前都是很低的物質與精神生活水準。

普通人的生活標準,無法滿足受現代輿論影響的普通人。

人們濫用各種癌,婊,巨嬰等地圖炮,本質都是對普通人生活,對生為普通人的自己的厭憎。

當前社會最大的矛盾,是人們日益高漲的欲求,難以提升的階層之間的矛盾。


因為發現居然真的有那麼多嘆服《巨嬰國》的人...


1.對大部分人來講,分配最少的智力資源在考慮社會問題和抽象問題上,不是愚蠢,而是無奈的精明。

知乎俠們總是忽略一個事實,這個社會的大部分人並不像你們(學生、研究人員)等等那麼清閑。大家沒有那麼多時間來考慮那麼多重大問題。如果一個從事一般的機械勞動的人開始接觸到一些社會問題,他的最優策略是選擇最符合他心理需要的那個。

2.大部分贊同這種侮辱性辭彙的人,多半不是用來自省,而是用來給人貼標籤。

「巨嬰」之所以流行,一個原因是這本來就是一個很適合罵人的詞,你只是多學到了一個罵人的詞而已,所以你很高興。

3.人在攻擊異己中塑造自己。

假如我們辱罵對方是巨嬰,那麼似乎我們自己就不是巨嬰。我們攻擊對方是巨嬰/聖母婊/直男癌/綠茶婊,在道德上侮辱他人,似乎就顯得自己很崇高了。滿足了某種心理需要了。

總之,這根本就不是什麼理論,這就是個罵人的詞而已; 最近可能經濟比較差,大家比較焦慮,比較躁動。什麼咪蒙啊、巨嬰啊、各種婊啊,各種癌啊,都跑出來了。總之就是藥丸。


瀉藥!

看過武志紅老師的一些著作,曾經也是他的路人粉。然而當我真正開始做精神動力學心理治療之後,我才發現他的觀點有不少偏頗之處,大約他自身仍有一些情結尚未修通吧!

由於時間關係,我並沒有拜讀他的《巨嬰國》,只是看過一些介紹和轉述,不確切知道他說的巨嬰是個什麼概念。

然而在臨床工作中,確實可以發現每個人都或多或少會有一些早年經歷留下的情結,這個早年經歷,大部分可以追溯到我們的嬰兒期,也就是出生頭一年的經歷。

由於這些情結的存在,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部分未長大的自己,這是我們每個人內心深處最隱秘的痛,我猜巨嬰這個詞也許就是擊中了這個部分吧。


主要是因為:核心觀點剽竊了美籍華裔歷史學家孫隆基先生的作品《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中的部分內容


因為罵巨嬰一定是罵對了的。

巨嬰把所有的弱點都概括了。

你為啥不(夠)有責任感,有擔當?

你還沒長大!巨嬰!只有小孩子才能一味索取。

你為啥不(夠)理智,這麼情緒化?

你還沒長大!巨嬰!只有小孩子才能由著性子來。

你為啥不(夠)勤勞,這麼懶惰?

你還沒長大!巨嬰!只有小孩子才能吃了睡睡了吃。

還有你為啥這麼容易跟人發生衝突,為啥你這麼愛吃,為什麼一直刷知乎,為啥你這個那個……

到最後你會發現,所有的弱點,都是我們dna裡面自帶的,而成長,就是克服這一個一個的bug,成長為相對而言更好的人。

但畢竟勤勞之上還有勤勞,奉獻之上還有奉獻,成長之上還有成長。

我們這群愚蠢的地球人,總是會好逸惡勞,貪生怕死的。

我們都會走到某一步,就覺得差不多了,歇會吧。

但同時,我們也知道,停滯不前是不對的。

我們知道比起那個,如果我持續前行,現在我就可以更好的自己,這個真實存在的自己,是個巨嬰。

但這不是應該的嘛,不然呢?你還想超脫凡俗,羽化登仙不成?


兩張圖讓你明白武志紅《巨嬰國》背後的秘密 - 知乎專欄

圖一:母子融合體是一種能量完美的狀態,也就是武志紅說的全能巨嬰狀態,覺得自己是萬能的。

母子融合體分開之後,孩子就有很強的能量挫敗,如果這時候缺少能量的補充,就會覺得自己很弱小,內心就會很渴望回到最初的狀態。這就是所謂中國人長大以後內心還想成為巨嬰的原因——沒有其他能量補充。

那麼,什麼樣的能量可以補充呢?自體心理學說了三種能量:誇大自體、理想化、孿生另我。

能量補充了之後,人就有了能量,就不會那麼渴望回到巨嬰自體,那麼就健康了。

圖二:人最初並不真的能認識現實世界,對世界的認識大都是幻覺、幻想,那麼經歷了什麼,人才能拋開幻想,認識現實呢?

這個問號應該填的是:恰到好處的挫折。

恰到好處的挫折讓人面對現實和成長,超過這個程度的挫折則讓人逃避現實和退化,活在幻覺里。

為什麼武志紅認為中國人都是巨嬰,就是因為他認為中國人都存在大量的幻想,覺得自己應該當皇帝、當皇后之類的,所以體現出了很強的「巨嬰」思維。


推薦閱讀:

多重夢境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獨居」這種生活方式是如何從一種失敗的社會生活現象轉變為成年的標誌的?
在全球性的遊戲中,是否發生過因現實映射而導致的群體衝突?
為什麼曾經的卡帶遊戲能給小時候的我帶來那麼多快樂,感覺那麼好玩,現在的手游卻玩著玩著就沒意思了?
如何用《烏合之眾》一書中的理論分析賈玲事件?

TAG:心理學 | 原生家庭 | 巨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