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這麼多人喜歡龔琳娜的音樂?
為防止答案顯得奇怪,留下原問題。「為什麼知乎上多了那麼多吹龔琳娜的?」
朋友鏈了這個問題給我。我貼一個寫在自己公眾號的文章吧。
原標題:《我今天必須吹一波龔琳娜》
相信不少朋友第一次知道龔琳娜都是因為《忐忑》這首「神曲」。
但作為一個民族唱法愛好者,我第一次注意到她,是因為電視劇《血色浪漫》。主人公們去陝北當知青,鍾躍民去秦嶺的窯洞里聽她唱歌。
「滿天的花喲滿天的雲,細籮籮淘沙半籮籮金。
妹綉荷包一針針,針針都是想那心上人。
哥喲……
我前半晌綉,後半晌綉,綉一對鴛鴦長相守,
沙濠濠水呀留不住啊,哥走天涯拉上妹妹的手。」
血色浪漫 插曲《滿天的花喲滿天的雲》龔琳娜 - 騰訊視頻視頻
我完全被那個聲音迷住了。音色明亮有爆發力,帶著的那一點「野味兒」剛剛好和電視劇的畫面場景匹配上,讓人覺得「這就是一個陝北女娃唱的」。
歌里有魂。
我當時就想,配唱者一定是一個會揣摩情境的人,她理解音樂本身,不只是技巧性地「會唱歌」。
我專門去查原唱者,於是第一次知道了「龔琳娜」這個名字。隨後我又聽了很多她的歌,看了她在2000年參加青歌賽的視頻(那應該算是中國最早最經典的電視歌手選秀節目),但那首讓她獲得了銀獎的歌曲《斑竹淚》,無論我聽多少遍,除了「有很高的音」以外,沒有給我留下其他絲毫的印象。
後來我看了龔琳娜寫的自傳體隨筆集《自由女人》,說她剛認識現在的丈夫的老鑼時,老鑼看了龔琳娜以往舞台表演的VCD,說:「那不是你,我根本聽不出你最好的聲音。」
「他一針見血地說出了我心底最深的疑慮。」龔琳娜寫道。
對此我亦心有戚戚。
每個學過吹拉彈唱的人,都一定有那麼幾年,逢年過節被要求在親朋聚會上表演。
於是,在看過《血色浪漫》之後的某個聚會上,我就唱了那首讓我念念不忘的《滿天的花喲滿天的雲》。
極其陶醉地唱完之後,觀眾們面面相覷,場面一度尷尬。
「這是什麼歌呀?我們都沒聽過呀。」一位大媽面帶戲謔地說。
「你給大家唱個大家熟悉的吧,《好日子》!」母親在旁邊附和。
那是我第一次因為「表演唱」,而感覺到前所未有的沮喪。
因為我覺得《滿天的花》,比《好日子》,好聽太多了。
從此,我再也不喜歡「表演」了。我甚至覺得,如果要為了他人的「熟悉」而犧牲自我認可,就根本沒有必要再迎合。
我在知乎上看過一個問題,問你覺得哪個行業必然走向滅亡,有個特別高贊的答案說「民族唱法」,答主說她一路沒好好學習一直在學民族唱法,結果發現搞不定,學業沒弄好,民歌界也沒有她的路,她只好開始惡補英語決定出國學其他專業。
「別人在學數理化的時候,我在唱《五洲人民齊歡笑》,唱那些我自己一點也不認可的東西,唱了五年。」
我當時就留言罵了一通答主,說你自己心術不正、學藝不精,你怪「民歌」??這是投機的失敗,不是民歌的失敗。
但其實我心裡知道,中國的民歌市場,其實是有多簡陋與僵化,如果再不能從「讚歌派」里抽出新芽,長出旁支,立好新命,這個行業的衰落是遲早的。
而龔琳娜,就是我視野里的新芽,與旁支。
我找了龔琳娜2000年參加青歌賽的視頻貼給大家。那個時候,她在女高音的專業訓練已經到了一個很高的水平——一般民歌手到這兒基本就止步了,好一點的進文工團、去音樂學院當老師,差一點的可能就去地方的劇團什麼的。
青年龔琳娜參加青歌賽演唱《斑竹淚》 - 騰訊視頻視頻
那時候龔麗娜唱歌,美則美矣,但你關掉畫面,只聽聲音,根本聽不出這是龔琳娜,對吧,你會覺得所有的民族唱法表演者,都是這種的嘛,一種聲音,多個歌手而已。
中國民族唱法的學院派,就是這樣,有一個「標準」的教學方法。
專業音樂學院具體怎麼教的,我不知道,我知道的是我自己業餘學唱歌的時候,老師會一直來修改我的音色,說:「你的聲音不對。」
所以當我第一次聽到《忐忑》的時候,龔琳娜給我帶來的感受並不是「神曲」,而是顛覆。「太牛逼了。」不僅僅是所謂的「借鑒了京劇的鑼鼓點」,而是對她自己整個的重構!對歌唱表演的革命!完全的、徹底的革命!
與青歌賽時候的龔琳娜不同了,這個龔琳娜,是自由的!
她在一個採訪里說:「你怎麼獲得自由?你首先要看到,我是被我過去的習慣所框住,我現在要打破這個。但是你要打破它,意味著你要打破所有過去曾經的習慣,甚至你認為特別好的東西。比如我過去天天唱這個歌,認為自己技巧特別好,但現在你要放下,這是特別難的過程。但你要不斷地重生,就要去經歷這些。」
忘我、破執、勇敢、精進。
「我把以往的概念都拋開,比如我是個女人,不能有皺紋,應該很美……我把這些都扔掉,就進到藝術里了。我覺得藝術的境界就是你進去了,你忘我了,你感覺到整個人在升華,你的靈魂在燃燒,肉體只是你在傳達你做的事情,根本不是你在炫耀自己有多美,你的技巧有多好,當這些全部都沒有的時候,你才能進到這個境界。」
從《忐忑》到《金箍棒》到《法海你不懂愛》,走進大眾文化市場的龔琳娜似乎就一直在很瘋狂地推出各種讓人匪夷所思的「中國式音樂」,儘管讓人印象深刻,但似乎很難被欣賞。
龔琳娜對此完全不在意,她並沒有因此去反覆強調這是「藝術」。
她說:「我06年開始創作《忐忑》,一直到10年才被大家所認知,我認為目前來說藝術是有一個過程的。我目前在國內藝術市場上感覺到的,是大家想學習。大家更想去學,而還沒有到去欣賞【藝術】的時候。
我與西坡肉先生談到「神曲」《忐忑》,說這首歌之所以為神,因為它屬於先鋒藝術。西坡肉先生問我為什麼?
我說,儘管它的構成要素鑼鼓經是傳統的,但它的整體創作思路是現代的。現在大家只能覺得到它『特別』,那是因為我們對音樂藝術的基礎常識了解太少,還識別不了其中更有價值的部分而已。
而龔琳娜自己對此的認知足夠清醒,又足夠睿智去發現破題之點。
「我現在去各大高校或者合唱指揮講課的時候,也都是給他們講了我們新藝術歌曲『為什麼是這樣創作』和『怎樣唱的』,等到你把這些觀眾培養到更上一層樓了,他們的理解力更強,他們再來欣賞我們的藝術的時候,是不一樣的。」
我簡直太為這段話感動了,這是藝術教育的真諦啊。高高在上不是教育,秀優越感也無益於藝術,真正讓人們了解藝術,不能靠段子和抖機靈,而是要靠身體力行的嚴肅教育。
所謂發大願,做小事。
而對於表演市場,她也足夠一針見血。
「我現在最大的感受是,國內沒有好的藝術經紀公司。有很多年輕人,很有想法,水平也很好,但是沒有機會上舞台……如果有好的經紀人和經紀公司,就能夠幫到他們。」
她真的足夠明白,她現在所做的那些娛樂化的嘗試,都是為本民族文化藝術吸引觀眾的路徑。
好的藝術不會拒絕市場,但只有好的市場才能成就更好的藝術。
她足夠堅定,她與老鑼最終的目標,是要為中國民族音樂開拓未來。
「我們的音色是很豐富的,我的創作也是把各種各樣的音色集中在一起。比如我的《小河淌水》與《明月幾時有》,就是不一樣的音色,首先音色一定要保存。第二是韻,我們的語言有一種韻,韻腔。」
龔琳娜《將進酒》 古詩詞音樂沙龍 老鑼曲 - 騰訊視頻視頻
「音樂學院里千人一聲,當你發現你自己都分辨不出自己的聲音,你就會沒有自信。而現在我的總結是,因為我們沒有看到我們音樂的美在哪兒。我們看到的是西方發達國家的藝術作品,是的,他們的歌劇那麼棒,確實是棒,而我們為什麼沒有?不是為什麼沒有,而是因為沒有,所以需要我們去做呀。而且我們有這樣的根的。」
現在的龔琳娜,愈發地有了專屬藝術家的哲學氣質。
她說:「我一直在想,所謂大音希聲是什麼?是沒有聲音嗎?不,我覺得大音希聲,是當人第一次聽到你這個音樂的時候,感覺到的不是你的聲音,而是撲面而來的情感、震撼……每個人的感受都不一樣。」
「我現在更多的,是在做一些創新,傳承,和傳播。如果沒有創新,它肯定不可能傳承……比如《忐忑》,雖然我所有的要素都是從戲曲里拿過來的,但它對大家都太新了……當無論老人還是小孩都喜歡的時候,他們才會去關注傳統。」
自由,熱愛,責任。
龔琳娜是偉大的歌者,是能讓我看到希望與未來的人。
因為真正喜歡音樂的人變多了。
評價一個公眾人物的核心就是評價他的業務能力。龔琳娜無論資深音樂素養還是對待音樂的態度都沒得挑,作為一個真正熱愛音樂的人很難不喜歡她。
你看龔琳娜批評王菲、孫燕姿,完全是站在音樂角度,包括後續的幾次跟進採訪,也都是繼續從音樂角度深入探討分析。比如九局的採訪:
九局:有人認為唱功下滑是年齡的關係。
龔琳娜:四五十歲對唱歌的人來說是最成熟的時候,這個時候唱的不是聲音了,而是整個人生的經歷。不要以年紀為借口,多明戈、卡雷拉斯70多歲了,還在努力,還在唱,而且他們是美聲唱法,比流行唱法更難。王菲沒有老,她現在更漂亮,更成熟了。 …… 九局:你說自己很難過,看來對王菲的演唱還是有期待?龔琳娜:當然,我曾經很喜歡王菲的歌。我的《跟著龔琳娜學唱歌》聲樂教程有一期「天后歌聲的秘密」,把王菲和她同時代的歌手對比,講她的獨特性,分析她的唱法,教大家怎麼唱《天空》,怎麼唱《傳奇》。其實是因為你愛一個人,你喜歡她,欣賞她,才會寄予這樣的期望。你才會願意指出來,希望她努力,她更好。幾年前,她在央視春晚跟陳奕迅合唱的時候就唱跑調了,那一次跑調應該是一個前車之鑒。開演唱會是需要體能的,你必須要準備好才能出來,不是只唱一首歌。 …… 九局:前不久你評論過孫燕姿金馬獎走音?你認為歌手演唱水平下滑是一個普遍現象嗎?龔琳娜:唱歌跑調和感冒沒關係,聲音支持不住是因為氣息控制不好。感冒會影響音色,讓音質不夠好,但是不會影響音準,音準不好肯定就是氣不好。之所以能當專業歌手肯定是唱得準的,如果控制不了自己的聲音,那還是同樣的問題,你沒有練。歌手沒有任何理由說借口,觀眾只聽結果。一旦歌手被捧上神壇,變成導師了,就不再練了。因為別人永遠買你這張臉,買你這個名氣,你就像個嬌慣的小孩一樣被捧起來了。你以為自己足夠好不需要努力練了。不再練唱,功力絕對下降,而下降了歌迷照樣喜歡你,照樣鼓掌,你都不知道自己唱得不好。這是個普遍現象,越成名了越不練了,因為這不影響你的知名度,不影響你的收入。九局:你認為怎樣算是一個稱職的歌手?
龔琳娜:首先每天必須練歌。這是基本功,解決了音色、氣息的問題,才談得上表達情感。第二是一定要創新。不能總是一個唱法,一種樣子,永遠在懷舊,唱老歌。流行音樂要引領潮流,流行音樂歌手要突破,要創新。流行完全可以做到藝術化,邁克爾·傑克遜的東西就很藝術化。即使已經成為一個大牌的明星,仍然要不斷地探索和創新,只有這樣人們才會追隨你的腳步,只有這樣,你坐在那個王位上,別人把你稱王稱後,你才真的名副其實,而不是因為人們懷念你過去的歌。這幾年華語流行樂壇沒有創新突破,一直跟在西方音樂的屁股後面走,完全是模仿歐美和日韓的。 ……
從頭到尾都在講藝術,都在講音樂。相反,微博上,包括知乎某些人罵龔麗娜基本都集中在人品私德上,什麼蹭熱度、炒作、惡意營銷、私生活,如何如何,這和「你知道我們家愛豆有多努力嗎?」是一群人。
龔琳娜老師來我們學校做講座,當時是抱著獵奇的心理就想看看唱忐忑的人到底是個啥樣的奇葩。結果去了以後,她先帶我們全場練氣喊嗓子,那麼大的小劇場,她不用話筒,聲音清澈,餘音繞梁。之後給我們講中國各種曲藝唱腔特點。從身體發聲構造到中國傳統文化,整個體系擼下來,在給我們唱了一遍忐忑,才算聽懂了,才算明白忐忑表達的各種韻味。當然還有全場關燈,聽她唱靜夜思,沒有伴奏,音色唱腔感情特別到位,全場寂靜無聲。我覺得和王菲之類沒什麼可比性,一個是歌手一個是藝術家,王菲不管唱成啥樣,文化積澱也和龔琳娜相去甚遠。所以從那時候才知道,忐忑拿那麼多大獎是名至實歸的,我們覺得是神曲是我們真的逼格不夠根本聽不懂。就是對牛彈琴里那個牛。所以我覺得與其在這提問不如去聽龔琳娜唱歌。尤其是現場聽。
說個不相干的,別說那些秀唱功的東西,就連忐忑,稍微熟悉一點world music的樂迷也會覺得是很優秀的作品。
其實很多人認為所謂搏眼球,出位的音樂形式,已經有幾十年發展歷史了。比如忐忑里做的事,三十年前芬蘭國寶級樂隊varttina就開始做了。南歐,東歐,北歐還有一大票這樣把人聲技巧作為重要元素融入現代音樂的音樂人。像忐忑一樣的音樂,根源民族音樂里有,融合世界音樂里有,現代民謠里有,銅管大樂隊里有,甚至氛圍音樂,金屬音樂里都有。龔琳娜跟著老鑼漲了見識,開始張羅在現代world music領域帶本土根源音樂迎頭趕上,本該是件令人興奮的事。可惜,當年對於忐忑,每一個人都在嘲笑。普通群眾與媒體沒有基本的音樂見識與素養,這種反應不奇怪。可嘆的是專業音樂領域,主流音樂人大部分也在神曲神曲的跟著起鬨,嚴肅音樂界又集體緘默,實在讓人不知說什麼好。
當時我是真的不解,就算不熟悉世界音樂,約德爾總不該陌生吧,花腔女高音總算嚴肅音樂吧,怎麼就眾口一詞的神曲了呢
後來龔老師更多早期演唱和講座視頻流出,本人也開始在各種節目唱一些所謂正常的新作。輿論終於開始為其正名,然而現在看起來似乎還是很不夠今年1月1號,龔琳娜來重慶開新年音樂會,我去了現場。沒有什麼音樂鑒賞力,我其實只是想去聽小河淌水和山鬼的,聽完之後印象最深的其實是她在台上的精神面貌。在唱歌之前,她眉飛色舞地講述這首歌的故事,創意來源是什麼,老鑼如何創作,他們之間的碰撞,手舞足蹈,情感豐富,你能感受到她對音樂的熱愛和忠誠。她說忐忑她練了四年,說她堅持每天練聲,說她團隊的藝術家們和她的淵源,說山歌小調號子的區別,請觀眾一起為她和聲,邀請現場的孩子們上台為她伴舞。唱歌的時候,她全情投入,聲音幾乎要掀翻屋頂,一曲江蘇版的茉莉花婉轉悅耳,唱得在場女人都要酥了骨頭,小河流水唱罷更是忘情流淚,現場無不為之動容。我不算她粉絲,但至少那一刻,她值得被喜歡,被尊重。
看到知乎有人安利她的《小河淌水》,然後一刷驚為天人。
我雖然是音痴,但是我有自己基本的喜好,音痴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 春梅狐狸的回答 - 知乎
====分隔線====
很多人是因為她對王菲演唱會的看法才重新刷龔琳娜的,但是以她的水平完全有資格點評任何人的歌唱水平,當然,別人要點評也可以,畢竟這本來就是一種自由。我對黑王菲還是粉王菲感覺沒那麼大,但是我對於有些人覺得王菲黑不得這件事感到比較噁心。實力是絕對有的,不過這只是一方面。
重要的是龔琳娜是一個真正的21世紀人。這是表現在任何方面的。a、以神曲吸引人,然後以實力征服人,這個被說爛了,也不是我要說的主要的點。這是明顯的網路思維,比20世紀的營銷方案高出一個檔次。b、龔琳娜的歌都有兩個非常明顯的特點,一是最亮的亮點在哼唱部分,二是歌詞和表現的情感有一定程度的分離。如果不明白第二點,打個比方就像大話西遊的兩段經典台詞,一個字不改,但是表達的感情完全不一樣。玩梗玩到專業領域,這不是知乎眾熟悉的「非常朋克的生活態度」嗎?
而這兩者是一而二,二而一的。為什麼?因為龔可以純靠聲音表達情感,不藉助歌詞,而且非常嫻熟非常自然,就好像這是一種語言一樣,而且比語言的信息傳輸速度快,比特率高。使人想到沒有語言以前的古人會不會是這樣傳遞信息的。這體現在哼唱和歌詞部分,就成了上述兩個特點。而且,龔琳娜非常完美地利用了上述兩個特點,把結構玩出花來。以《小河淌水》為例,單聽個開頭,領導會覺得只是有一定變化的春節聯歡晚會,於是廣電一揮手放行了。外國人會覺得要感受東方風情還不如聽首阿拉伯民歌來得帶勁。等到高潮部分情感山洪海嘯一樣爆發出來,你就明白春節聯歡晚會裡面那些山歌是有源頭的,它們在山裡的時候都是被彎成形狀的鋼絲,一旦釋放出來,能飛到你完全想像不到的高度。結尾部分則是一定程度上適合大眾口味的唱法,彷彿第一段只有肉體,第二段只有靈魂,現在靈魂回到了身體,死去的愛人復活了,衰老的苗女重新年輕,破碎的月亮再次圓圓地升上了山坡。這是一種乾涸的藝術復活的方式。知乎眾明白的「理」是: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知行應當合一,藝術的解釋權不應該被少數人壟斷。現在做到了,但是從各種不同的方向,再也不是古老的方向。龔琳娜之所以是21世紀人,就是因為她從各種不同的方向趨向音樂的知行合一,「消解音樂的異化」。後現代知行離散,但21世紀可能是知行合一。而知行合一,正是我們所愛的,「非常朋克的生活態度」。我們要知道在環境變化人被異化之後,知行合一再也無法從古老的方向合一。但頭顱始終尋找著失去的身體,不是嗎?而且,重要的是,「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是再正當不過的「理」,「知行應當合一,藝術的解釋權不應該被少數人壟斷」在網路時代也終究會成為再正當不過的「理」。當理想照進現實,這感覺如同溺水的人終於能呼吸一樣,怎麼可能不資磁?記得曾經在恭王府跟她接觸過,
接觸之前,我一直以為她的忐忑什麼的是故意標新立異,藉機炒作.真的在後台跟她聊,並且看了她跟老羅待人接物的方式以後,就只記得他們夫妻平實,優雅,謙遜,真誠的樣子了。
她為了慶中秋給大家演唱,選的歌都是符合氣氛又切合中秋主題的,感覺整個人都是一種藝術家的氣質,跟現在圈粉的歌手真的不在一個層面.
記得現場好像還有的人對她有點無理,雖然沒到無理取鬧,但也不太尊重,她也沒在意。在那個氛圍里真的覺得她好有涵養,馬上路人轉粉了
順便貼個皂片來講故事~
忐忑剛火起來那一陣,那時我還在上大學。當時我就覺得這就是一跳樑小丑唱的什麼破玩意。但是我媽特別喜歡龔琳娜,有一天我在家,我媽讓我放龔琳娜的歌來聽,我就隨便搜了幾首列表擱音響上播,然後就玩手機去了。就這麼播了一會兒……
……我突然哭了…哭了…對,一個20出頭的大老爺們兒…居然聽龔琳娜唱歌聽哭了…趕緊跑進廁所…擤鼻涕抹眼淚。然後我好奇地去電腦跟前,記下了歌名…《自由鳥》。後來,趁獨處的時候,我偷偷放《自由鳥》來聽,我特么又哭了(T_T)…從此龔老師腦殘粉…我就一音痴,不懂聲理樂理什麼的,就是感覺龔琳娜不僅僅是在唱歌,而且是一種感情的輸出,她是用靈魂在唱歌,她唱歌不僅僅是一種聲音現象,而是一種靈魂波動(好中二=_=),她唱歌的時候就好像她那強大的靈魂出了竅,一拳、一腳、一直擊、一背口袋地在痛揍、狠扁我的靈魂,所以第一次毫無防備的我的靈魂就被揍哭了…當然就算到現在…我聽龔老師的歌的時候,鼻子還是會酸…=_=更新分割線__________
看了評論區說自由鳥沒什麼大不了甚至說廣場舞什麼的我來說說我對自由鳥這歌的感想吧其實這歌歌詞挺簡單,沒什麼海誓山盟深仇大恨的,就是講一個鳥在林子里飛來飛去挺美的臭得瑟,還呱呱叫。然後不知道怎麼的就讓人逮起來塞籠子里了,又哦啊亂叫一通,還做了個夢,夢見又自由了又開心的咔咔叫,後來大概是做著美夢死了吧。就這麼挺簡單的一事。我當時「庫叉」一下哭出來就是唱到在籠子里的叫聲那裡那句唱詞。後來細聽的時候感覺,這哪是人在唱歌啊,這分明就是那隻籠中鳥啊!龔老師不僅自己化身為鳥,還特么把我也拉進籠子里去了啊!我失去了自由!我悲傷!我難過!我嚮往自由自在的生活!我被拘束困縛!我想反抗想掙脫可是我無力我困惑!不僅僅是第二段被困這裡,第一段還沒被抓的時候,那種自由暢快,那種自在喜悅,那種在樹林里不要錢隨便飛的得瑟勁兒。龔老師化身為鳥,我也變成了鳥,我展翅飛翔,我被困牢籠,我夢中懷念!這不是一首歌,這是一個世界!當年莊周夢蝶,怕是也有一位如龔老師的歌姬,在他耳畔低吟著一曲 自由蝶 吧!所以說,你光評價唱功,不足以說明龔老師的厲害之處,唱功僅僅是基礎,是形式,是媒介,是龔琳娜感染力的基本功。你必須要理解這首歌的主旨、知道他想表達的是什麼,調動起自己全身的感情,肉體、靈魂都投入到角色中去,比如這首歌,龔老師肯定是把自己當成鳥,才能完全地徹底地抒發出這首歌的主題:對自由的追求、嚮往,失去自由的悲傷、痛苦。簡單兩個字就是自由。這才是歌聲最原始的初衷:表達情緒。唱歌並不是為了好聽才唱的。人類為什麼會唱歌,一定是有情緒了啊。原始人捕獵到很多獵物、莊稼豐收等等好多開心的事情,情不自禁的發出一些開心的吼聲,或者親人死去、尋異性交配失敗等等不開心的時候,也會抑制不住地發出嚎叫,這便形成了歌曲(我猜的)。你說我閑著沒事寫個小曲兒吧,那也得找到情緒啊,所以現在好多流行歌曲,單純的就是為唱而唱,毫無意義和欣賞價值。還有很多山歌、船歌什麼的,也是有情緒在裡面的,行走大山大川,看到如此壯麗波瀾的美景,自然而然會想嚎兩嗓子。抒發胸懷,也就有了這些山歌船歌,這才是自然之音、天籟之聲。當然了,蘿蔔白菜各有所愛,有的人感受不到龔老師歌曲里的情緒也無所謂啦~去聽無腦大街口水歌輕鬆一下吧www開始呢,你覺得別人是個屌絲,小丑,只會嘩眾取寵。後來呢,不經意間這個人露了一手,你突然發現,嚯原來還有兩下子啊!再然後呢,你慢慢觀察,慢慢發現,這個人其實是屬於深藏不漏的高手,你在回頭觀察原來他的行為,才發現一舉一動都是有深意,有李毅的。最後呢,你被他折服,覺得高人就是高人,值得你去推崇。龔琳娜可能一直沒變過,只是你的眼光和境界已經和幾年前的你不一樣了。
買個300塊以上的耳機,不用太貴,300左右的就可以了,然後去下載點不同的人演唱的20M以上的歌曲,找個特別無聊睡不著的晚上聽聽。然後你就能聽出點區別了。
有的人唱的歌吧,朗朗上口,你會在心裡跟著默唱,不錯,好聽,旋律也不錯,詞也寫的好。有的人唱的歌吧,你在默唱的時候,就感覺心裡有根弦,跟著她唱的那些音在上下彈聽歌和耳機有點像。
10塊錢20塊錢的地攤貨吧,就是聽歌,必須要有好的詞曲才能讓你覺得好聽。我們大部分人的KTV水平就是這地攤貨的感覺。幾百塊的耳機,你發現平時一些「不太好聽」的歌,開始變得不一樣了,好聽了。大部分的歌手就是這個感覺。更好的耳機,你會發現原來同樣的歌,聽起來和前面2種耳機完全是兩回事。隨便什麼歌,聽都能聽出很多閃光點,你就是拿塊破鐵皮敲幾下,就能聽出點好聽的韻味。少部分的真正的高手就是這個感覺。龔玲娜屬於這個檔次。更直白點吧,聽大部分歌手的歌曲,我們是在聽「歌」聽少部分高手的歌曲,我們是在聽「聲」龔琳娜 : 唱歌,我是專業的。掙錢,你們是專業的。
這可能是眾星有史以來被黑的最慘的一次,蛤蛤~補充回答,在其他回答里和人又討論了一番,關於龔琳娜歌唱《忐忑》時的表情很「神經」的問題。關於她的表情,我是這麼理解的:極致地想表達內心對於音樂的感覺。情動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詠歌之。詠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我聽有些音樂的時候,偶爾也會有種觸動靈魂感動到落淚的衝動,剋制不住自己手隨著音樂而比劃,恨不能用自己所有的情感、精神、肢體都融入到音樂中。多麼感動世界上有那麼美好的存在!)
————————————————————————————
我記得我高三那年正是《忐忑》一曲紅起來的時候,有一次語文考試後老師給我們看高分作文。有一篇56分的高分作文,是以《忐忑》為例批判當下的快餐文化。
正處於中二期的我,瞬間內心暴走,在等老師分析完作文後,確認了幾點信息「1.作者屁都不懂論據一筆帶過沒有分析 2.作者沒有獨立思考的能力跟風黑 3.老師也贊同原文」。於是我蹭地一下站起來了,說「我對剛剛那篇文章有異議」。然後我開始blablabla講,《忐忑》在音樂結構,唱腔唱法上的拔萃,也說了其他音樂家和專業人士對這部作品的認可。講得我滿腔熱血,我語文老師以「作曲家是外國人,某某媒體也說這是糟粕」來懟我。
我當時就怒了,我非常憤慨地講道理「在自己沒有鑒賞能力的時候不要一味地抨擊藝術文化作品,在自己沒有確定真相的時候不要道聽途說,這種行為傷害了藝術作品,傷害了音樂家blabla」老師懟回:「但現在是在上語文課,這是一篇高分作文,blablabla好」。然後我有史以來最霸氣的一刻出現了,我是真怒吼了:
「這篇文章不該高分!!它連核心觀點都是扭曲的!!!」
(我要是吼出這句話的時候忍住不哭的話,我想我是很霸氣的……)沒錯,說這句話的時候我的怨憤完全爆發了,我每次一生氣就帶著哭腔止不住掉眼淚……總之,《忐忑》這部作品從我第一次聽到的時候就愛上了!題目終於改了哈。龔琳娜的藝術水準,許多高票答案已經說得很詳細,不贅述。但一個人只有牛逼,是不足以讓人推崇和傾倒的,還需要和受眾有點精神上的聯繫。而龔老師和知乎群眾的精神聯繫在於,我們都是「我行我上我BB」的人(我一朋友如是說)。
很多年前,有一天,我去爬山。當地人都是土家族。一個小姑娘給我們當嚮導。爬到半山腰,累得要命,忽然間聽到一縷歌聲,真的只能用「縷」來形容,繞耳而來。原來是那個土家族小姑娘在山間清歌了一曲。
那歌聲和我所聽過的所有流行歌曲都不一樣,和電視上聽到的民歌也不同。歌詞很簡單,就是一個少女盼著情郎來找她。小姑娘唱來有點大膽,又有點害羞,真的是情致婉轉,餘音悠揚,歌聲在山谷中又清又亮,如出谷黃鶯,盤旋環繞,裊裊不散……所有人全都聽得入了迷。
從來對民歌毫無興趣的我,突然間就被它一頭撞進了心裡,好像在那瞬間就明白了,為什麼那是我們的「民歌」。
第二次聽民歌,更神奇了。
三峽有一條支流叫小三峽。早年小三峽水淺處是需要拉縴的(順便一提,縴夫們喊的號子,現場聽也很震撼),水深處可以撐一種叫豌豆角的小船到更深的峽谷中。
那天清晨,水面上霧氣瀰漫,宛如仙境。小船破開水面,悄沒聲息地滑進霧中。兩岸群山夾峙聳立,直入雲霄。一絲歌聲自霧中升起,在山崖間盪開,一聲一聲,迴旋往複,最後消失在白雲中,留下裊裊餘音……
那是艄公的女兒清唱的一首歌。跟前面那首一樣,歌詞簡單,曲調也簡單,但就是具有一種動人的力量,繞樑三日不絕於耳,此情此景,真讓人無法忘懷。
試想想,在上面兩種情形之下,你去唱一首流行歌曲?來一段搖滾或者rap?這是不可想像的吧。
現代人城市化很多年,我也成天聽流行音樂,那些燈紅酒綠中述說著愛恨纏綿的靡靡之音,然而,也許我們骨子裡還是流淌著純屬於原始動物的血脈。
城市化再久,也還是洗不脫對於簡單而純粹的美的嚮往。高而遼遠,美而輕靈,在山野間,在天地間,或在大地上奔跑,或在雲中飛翔……
中國的民歌在我看來,就是大自然之聲。
在城市裡聽民歌,真的很難有在大自然里聽的那種歌與環境融為一體的味道。
但有一種人,一張口就可以把人帶到那個環境里,讓你彷彿置身夜月下的靜謐山林,置身潺潺泉水邊或浩瀚江河畔,彷彿自高高的雲層之上墜落,彷彿呼嘯著掠過草原與大地……
是以持之以恆的練習,以飽滿的熱愛,以投入的感情,以高超的技巧,以天賦的嗓音,做到的這一切的一切。
所以你說,怎麼才能不喜歡龔琳娜?
原提問里有一個「吹」字,我也不多說別的,以她的聲音為證明,請原題主聽聽看,是不是「吹」。
哪些歌手的真實性格和他官方人設非常不符? - 我桃桃渡河而來的回答 - 知乎
喜歡她很久了,但一直也沒有與別人分享。我本來覺得在這個年代,能被她打動的人也屬於異類,是不太能被人了解的。後來很多人告訴我,我的答案讓他們放下了偏見,我很高興。
有人聲稱自己熱愛音樂,實際上不過是喜歡坐擁百萬粉絲山呼海應、一張口一出聲錢財滾滾而來的感覺罷了。
真的熱愛,就該像《爆裂鼓手》中男主角和他老師一樣,不管別人是讚美還是嘲笑,不管在舞台還是街邊,在下水道還是酒吧,不管自己身體是不是快要崩潰手指是不是已經顫抖抽搐流血……在哪都是一樣的,什麼狀況都無所謂,別人怎麼看我都不重要,我都要堅持,堅持,堅持。
真的熱愛,就該像《月亮與六便士》里的畫家那樣,丟掉一切包袱苦苦追尋一個表達的出口。穩定和家庭和工作是妨礙?那就丟掉不要。畫出來的畫別人看不懂?我毫不在乎。窮困潦倒,流落荒島,病魔纏身,在平凡普通人看來簡直是瘋了,可只要能離理想近一步更近一步,這些全都不重要。最後,終於畫了出來,都不在意是不是有人能看到,已經可以仰天大笑心滿意足離世,真是痛痛快快,不枉此生。
真的熱愛,就應該以藝術為本,無懼世俗的一切。
藝術的力量,能撼動靈魂的力量,就來源於此。
我喜歡龔琳娜,更敬重龔琳娜,就是因為她全身散發的理想之光,實在是太勵志了。
這種理想之光就像一座燈塔。她在前行,我不是她的同路人,但只要我也在朝著自己目標跋涉的途中,就能一直感受到那座燈塔的光帶來的溫暖,和激勵。
現在,看到有這麼多人喜歡她,開心的同時,但也很擔心。
她該得到讚美,完全應該。然而大眾又像孩子一樣,容易喜歡,也容易厭倦。
現如今紛紛擾擾,是非太多。一位藝術家,一位一直行走在自己的實驗音樂之路的藝術家,能不能經得起這麼多風波和詆毀?如果將來她的音樂不為大家接受,又或者捧殺過度輿論再次轉向,她是不是能在大起與大落中一如既往地堅定如初?
衷心希望她能夠不改初心,以聲音為樂器,奏響更多動人樂章。
畢竟,如此難得才有一個龔琳娜。
喜歡你們不喜歡的東西就是吹
不喜歡你們喜歡的東西就是黑黑,真尼瑪黑。我覺得龔琳娜還年輕,大眾應該再等等。我喜歡龔琳娜背後的音樂理念。但實話來說,她的實驗性的民族音樂尚不能開創一個符合業內期待的流派。或者說她的音樂能宣起個大波,但不至於能「一顆永流傳」。學音樂的一般都深知,中國民族民間音樂所面對的危機。不單單是保存的危機,而更多的是創新的危機。民族唱法如今說真真的,有些民不民,美不美的趨勢,不管是被壟斷的唱法,還是新民歌的創作,都讓我感受到,中國民族音樂變成一種「創作元素」,而非創作題材了。龔琳娜是有獨立思考的音樂家。她的唱功了得,還原民族民間音樂的功力也了得。如果她只有這三點,或許她不會被大眾過多的評論與熟知,而是安安靜靜地當一個歌唱家。而她最了不起的是,她在走一條,很多人在擔憂的,但只有她敢走的路。她做得誇張,純粹,大膽,但你知道她的音樂是民族的,現代成了「元素」,而民族是基底。這是不簡單,也不容易的。只有一片荒原的路,怎麼走都會顯得歪,這是因為我們內心沒有測量的標準。我覺得大眾不應該,神化任何一個藝術家,音樂人。或是輕易地去抹殺他們。但我知道,很多人都知道,龔琳娜的路還很長,因為她的新音樂還只是一股流,沒有也無力改變她想改變的民族音樂的現狀。
這個問題猶如:為什麼微博上的人都認為王思聰有錢? 那他媽是認為么?那是真有錢
真的是實力,而且是藝術領域的專業實力。你要是聽過她大部分的歌(戲曲忐忑,小河淌水,武魂,靜夜思等等),就知道她吊打王菲孫楠那些流行音樂里的「實力派」。
龔琳娜可以唱王菲孫楠所有的歌,而且還可能唱得更好。王菲孫楠能唱龔琳娜所有的歌么?
龔琳娜的音域覆蓋之廣,音色之美,可以讓她輕鬆駕馭各種不同的音樂種類而且在其中遊刃有餘。很多流行歌手的成名作都是反覆練習+錄音棚+後期調音才好聽,龔琳娜現場隨便一唱就能輕鬆秒殺他們。你看到張韶涵聽龔琳娜唱《隱形的翅胖》時那尷尬的眼神了么?很多聽眾都說龔琳娜的歌聲才是真的有翅膀。
簡單地說,把這些流行歌手和龔琳娜放在一起同台競技,就如同:
一群富二代約好了晚上三環飆車,遠遠看到舒馬赫開著F1賽車來了;一群高中校隊的約好了1v1鬥牛,遠遠看到喬丹帶著個籃球過來了;一群小屁孩約好了玩竹馬打架,遠遠看到關雲長提著大刀來了。。。------------------------------------------------------------
1月11日補充:很多網友說龔琳娜的唱功雖好,但唱不出流行歌手的感覺(蒼茫,叛逆,慵懶),還說藝術類的東西很難有可比性。
可是。。。
人們常常爭論巴赫和莫扎特誰更偉大,但從沒有人懷疑巴赫和周杰倫誰更偉大。人們常常討論毛姆和歐亨利誰的作品更有趣,但從沒有人懷疑歐亨利的作品和泰囧哪個更偉大。人們常常比較卡拉斯和波普誰的花腔誰更好,但從來沒有人懷疑卡拉斯和阿黛爾誰更偉大。。。。只有同一層次的藝術才沒有可比性,但藝術的層次卻有高下之分。你可以有自己喜歡的藝術風格,你可以有自己喜歡的藝術層次(流行vs古典,新詩vs古詩),但你無法繞過劃分層次的兩個經典標準:- 時間的檢驗
- 該藝術所含的理論、技藝、美感深度
- 先看時間的檢驗:
《鍘美案》《天仙配》60年前就為國人熟知
《小河淌水》是70年前的作品卡拉斯70多年前開始唱歌歐亨利的作品是100多年前的《魔笛》是200多年前的作品巴赫的音樂是300多年前寫的。。。誰能保證,再過30年王菲甚至周杰倫的歌還會被津津樂道?- 再看理論,技藝,美感深度:
龔琳娜至少能唱F6,而且能保證在高音域的音色,氣息和共鳴,悅耳而不刺耳
歐亨利有「歐亨利式結尾」卡拉斯開創了用藝術和哲學的內涵來表達歌劇美聲的先河巴赫有對位法(請自行查閱其難度)莫扎特在當時所有的音樂類型中都有頂尖的作品。。。請列舉王菲、周杰倫等人的唱法和作曲和以上人物同等量級的貢獻再一次,請允許我說一句:
藝術在同一層次之間確實是無法比較的,人各有愛。藝術在不同層次之間確實是存在差距的,名為「碾壓」。喜歡龔琳娜是因為第一人家專業牛逼,第二人家心態平和態度積極向上,不像很多音樂家會端著有架子,願意身體力行的為自己藝術方式的普及做很多工作(上娛樂節目等),受到非議也表現得非常大度,即便對無腦噴也沒有怒目相向。一個藝術家,又開朗又豁達,一直陽光的形象出現,為什麼不能喜歡?一開始這題叫「為什麼吹龔琳娜」。因為人家本來就有被吹的資本,現在「吹」得一點兒都沒過分。這要是都叫吹,知乎99%的大V 說點兒自己的事就都算是把自己吹上天了。
推薦閱讀:
※對於男歌手,民族唱法和通俗唱法是否無法兼容?
※合唱怎樣取得優勢?怎樣把聲音變大?
※如何避免唱歌時不自覺地模仿原唱嗓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