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如何看待現在咖啡行業的發展?

現在商業鋪租越來越貴,但是咖啡館開得越來越多,有名的例如星巴克,太平洋還有各種小型精品咖啡館而且很多跟食品有關的店鋪都開始有咖啡出售。將來會發展成什麼樣子


「咖啡熱」終將會過去。

2012年至今,開咖啡店成了一股怪異的潮流。

2016年,

咖啡行業里拿到風險投資的「瘋咖」。關掉了最主要的咖啡配送業務。

咖啡陪你,變成咖啡賠死你。

精品咖啡先驅「上海質館」開啟連鎖加盟模式,號稱今年開一千家,現在不負責的估計在100家左右。

2016年,

「網紅咖啡館」開始起飛。

經濟低迷導致,傳統商圈店面都受到或多或少的經濟影響。

精品咖啡開始在不同的一二線城市遍地開花。

麥當勞,肯德基建立咖啡銷售業務。

還是2016年,

HB,三豆客等國產烘焙機製造商,開始起飛。

國產「小富士」熱賣。

中國上海出現小規模,高品質,低單價的外帶咖啡盈利的案例。

咖啡熟豆的零售市場,亦然成為一場「品牌,服務,口碑,價格」等多方面競爭戰場。不再是當年,烘的好就有人要的市場環境。

咖啡培訓遍布了幾乎所有的二線城市,更多的個體咖啡店開啟了「體驗,普及,分享」等不同的興趣課程。人們了解咖啡的渠道更加的多元化。

其實說穿了,咖啡已經過了「新鮮」時期,這幾年的發展變成了一種小眾的日常消費品,大眾的社交消費品。

往後的路子,咖啡店必然會更加的多,更加的多樣化。但是短期內無法變成大眾消費品,熱潮在我看來已經過去了。

想開咖啡店的,在網上勸阻的太多太多,大多數現在還能堅持要開的,必然有自己的底氣。不再是浮誇的,衝動的決定。

只要有更多紮實的人加入這個行業,必然是向上發展的。問題只是在多久才能變成「常態化」。

未來幾年,一二線的咖啡館將越來越常態化,淘汰掉沒有競爭力的,留下有清晰定位和目標的。

咖啡烘焙也逐漸變成個性化的角逐,願意投入到咖啡普及上的人,也會越來越多。

國內會有更多的咖啡設備製造商、咖啡媒體、與咖啡相關的記錄片、咖啡的書籍、以及更方便聯繫產地的渠道。

還有最重要的,我們會有更好喝的雲南咖啡。

2016年,精品咖啡巨頭質館開始搞常態化變革,上海火了一家2平米小店,我不負責任的覺著,17年是在一線城市開始做常態化咖啡最好的時候。二線城市火候未到,大多數有點超負荷,等等為好。

但是我可以負責任的肯定:咖啡師的工資一定不會漲。


國人想一口氣吃個胖子 上來就非精品咖啡不可。 看看隔壁日本 引領亞洲咖啡文化這麼久 賣的最多的還是自動販賣機各種版本 上班族 開車累了喝一罐解解乏。

國內懂咖啡的會自己在家弄 手沖壺各種壓壺成本又不高 入門檻又低 路過一家咖啡館心想肯定沒我自己沖的好。 開咖啡館適合歐州澳洲白人國家那種錢多福利多時間多環境好的情況下 你在國內每整天霧霾天曬不到太陽坐在臭烘烘的河邊 到處都是車車車的地方喝咖啡? 開在繁華地方鬥不過連鎖巨頭 開在巷子里找不到顧客 還不如淘寶賣賣豆好過。


最近在寫一系列文章,探討未來三年(2017-2019)中國咖啡以及咖啡館行業發展,歡迎大家交流未來三年(2017-2019)中國咖啡館行業發展(上)-鉑瀾咖啡學院


從業者,試著亂答一下!

拉花鎮樓!

先從文化角度聊一下,咖啡行業最牛的品牌是美國的星巴克,眾所周知。星巴克把咖啡從區域性飲品,推廣到全世界,與美國代表的先進生產力關係很大。義大利也做的一手好咖啡,並沒有成功推廣。並且,世界主流的各界文化,都是由歐美日韓壟斷。當然,隨著中國的崛起,曾經的王者,茶,也將歸來。成為咖啡的強大競爭對手!星巴克已經做了一個茶飲品的品牌,國內陸續有了很多茶品牌的店,聚集在一線城市,當然奶茶也算一份子……

從產品屬性定位,咖啡是快消品。星巴克深知這一點,工業化的快消品利潤最大化,經過星巴克包裝,品牌形象的塑造,又摻雜了美國文化,星巴克的地位很難被撼動。而誤以為看見咖啡風口的各大咖啡連鎖品牌,舉步維艱,單單學習星巴克,只賣咖啡及飲品類很難活下去。所以,很多咖啡品牌,做著做著就開始賣簡餐之類的,說是咖啡店,其實已經跑偏,這些品牌咖啡店,盈利點並不在咖啡,咖啡只是賣相,當然了,星巴克如今也化身飲品店了。

從業人員的質量,是一個行業的希望。星巴克及各大咖啡連鎖品牌培養了大批中國的咖啡師,這些人會吸收在一線城市的工作經驗,帶回23線城市,完成咖啡文化在中國的推廣,能夠活下來的都是有料且有專業技能,及行業洞察力。那些小而精的咖啡店,就是這些人的傑作。

總結,隨著國民富裕,咖啡消費的前景樂觀。但是行業水深,上有星巴克吊打各大品牌,下有專而精的小咖店。盲目的投資,成為炮灰的幾率很高啊……


目前中國市場 還在處於餅都還沒做大 大部分人就想去分餅的狀況。 目前來說 精品咖啡 還是屬於行內自嗨 來消費的人 30~50%的人是同行,40%的人消費簡餐軟飲,愛好者10%。 目前需要的是 技術積累 堅守 以及推廣文化,能撐下來,有技術積累之後,餅做大了,你就是行業內的佼佼者。但是很多人先鋒死在半路上了。 是去是留,要看你自己了。

此外 很喜歡廣州的咖啡店 很多咖啡店 好的豆子也賣低價 esp12一杯 手沖咖啡普通豆25就好了。出品質量不俗。 真的把咖啡走向平民化。(我知道逼乎用戶看不起廣州 會有價格那麼low 廣州真low的心態。 廣州的消費真的很實在 很多一分錢一分貨 很少那些狗屁噱頭裝逼 賣的貴 出品卻很爛的233333。 所以我很喜歡去廣州尋覓美食 去消費 實實在在 一分錢一分貨 真真正正去做質量 而不是只搞營銷和推廣 撈完錢就走。)

某些城市(具體名字我就不說了,一線~三線的都有)普通kenya敢賣到40幾,出品還很一般我就不說了,純屬坑人。


具體是原料供應行業,還是咖啡館,或者種植產地,生豆貿易,還是線上電商?


酒精 尼古丁 咖啡因

咖啡不會獨善其身

三大癮品最終都會趨同


咖啡熱潮已經慢慢退散,留下的是一群不願接受現實的從業者。

我們先來回顧過去一年的大事。

今年WBC(世界咖啡師大賽2015-2016賽季)中國選手胡穎拿到了一個超越記錄的名次。

台灣選手BergWu更是創造了一個新紀錄,首位華人冠軍。

這個比賽的結果直截了當的說出一句話:台灣的咖啡發展比大陸快了最少5年

SCAE和SCAA發起會員合併投票。

兩家世界級代表性的機構已經正式合併之後的新機構為:SCA

世界拉花比賽,中國選手再次遺憾錯失冠軍,繼「世界超」之後,麥隆的李琦拿到亞軍。

中國雲南產區咖啡豆以1800RMB/1Kg產生新「標王」

正式宣布雲南豆已經慢慢走出被眾人「嫌棄、唾罵、批評」的舞台,登上新的高峰。

星巴克海外首家烘焙工廠及臻選品鑒館將在2017年落戶上海。

第二十六屆世界咖啡科學大會在昆明開幕,這是世界咖啡科學大會首次在亞洲開幕,而且選擇了是我國著名咖啡產地:

雲南

吶,其實2016還有很多很多關注的新聞,但是先說這幾點吧。

現在的咖啡行業發展,就像是一排排圍起來的牆,也像是一條條通往未知的高速公路。

有些人只會將自己的生活和咖啡建立在牆內,而有些人則會將圍牆砸破,奔向高速公路。

咖啡,不再是小資

我看到很多店,咖啡都是15元左右甚至更低的價格在售賣,而且口感不錯。

大部分人都選擇了掛耳咖啡 自己動手做咖啡

當成本一降再降,價格自然也越來越低,接受的人群也越來越廣泛。

我還記得我進咖啡行業那一年,我在咖啡館工作,來消費的人大都是公司白領、企業中高層。

而如今,走進館子的已不再是那一群人,更多的是中年人,學生,青年等等。

時代的變遷令人咋舌,這是我所想不到的。

在「韓流」和「外專」夾擊中的中國咖啡館

過去一年,韓國的咖啡文化風靡全國,從漫咖啡到豪麗絲

韓國的所謂咖啡館與其說是咖啡館,倒不如說是賣環境的三空間

據不負責任的統計,韓國品牌的咖啡館已逾100家

而「外專」這裡指的是星巴克工廠店/臻選店、藍瓶子、反文化、樹墩城等美式著名咖啡廳

在今年,星巴克有部分店面已經放棄「快餐咖啡」走向了半自動風。

從捨棄定製的全自動機器到黑鷹的使用與辣媽的回歸,星巴克其實一直很努力,一直不想落後。

而藍瓶子和反文化等知名品牌,目前沒有進入中國市場的信息。

但是,換個角度想,如果中國的市場一直這麼肥沃,他們會放棄嗎?

可是,中國的咖啡市場真如預期的那麼肥沃么?

是否外來的咖啡文化會在在堅持本初的狀態下依舊水土不服呢?

互聯網+咖啡的浪潮

這一波浪潮,始終不會有什麼大風大浪。

互聯網+咖啡,藍瓶子可謂稱是一個代表。

矽谷出生慢慢走到世界,而深究其背後,創始人夫妻兩是一生都致力於咖啡和糕點烘焙才走紅世界。

而現在的中國創業咖啡人呢?

咖啡不過是一個幌子,所謂創咖不過是打著咖啡的幌子用來圈人圈錢。

無論世界如何先進的經濟模式和文化在中國本土化之後多多稍稍便會走樣。

肯德基、麥當勞這些前輩是這樣,共享經濟是這樣,現在我不希望咖啡也是可以拿來被利用。

咖啡圈越發的自嗨

每個圈內,都有這樣一群自我高潮的人,但是在咖啡圈來說,這是個不幸。

2016年據我所知,大大小小的比賽舉辦了超200場

200場比賽你知道什麼概念嗎? 一場比賽就算只有10個人,200場的人數有多少?

而重點在於,大部分的比賽人都是為了錢,名次而出發

每個人的抱負不同我理解,但是主辦方都不以「傳播、科普」而出發,那麼這樣的比賽意義何在?

我估計,新的一年會有創造新紀錄的場次

現在的咖啡行業發展,我個人認為是沒什麼盼頭了,除非可以做到最精、最好足以跳出這個圈子往頂端走,否則被圈在這個圈子裡面自我高潮,拿著4k左右的薪資(我往高了說的哦),我想像不出這個職業日後的道路。


瀉藥:預測未來,這個事兒比較難。

不過現在雖然開店的很多,但是能做下去的很少。雖然總數是在增加,但是增加的數量真的不高。這就是因為部分人已經養成了喝咖啡的習慣,所以咖啡的需求總是存在的。但是以目前大多數咖啡店的現狀,要想發展恐怕很難。

房租只是一大障礙之一,此外還有咖啡飲料的製作水平太差,讓顧客以為咖啡就是很難喝。所以敬而遠之。再加上部分人在折騰單品滴濾咖啡,那東西時間長了誰都會做,沒幾個人到你咖啡店裡喝。

如果將來顧客對咖啡製作的質量有要求了,你的店旁邊有至少一家店做的咖啡比你的咖啡好喝很多,那你就真的沒生意了。


希望哪天在工地上搬磚搬累了,下了腳手架,路邊攤上的大媽從鍋爐里放一杯兩塊錢的咖啡,加點糖,我慵懶地坐在馬路牙子上,喝著咖啡,等著她熟練地給我攤著煎餅果子,加兩個雞蛋一根腸,微辣。


每天兩杯咖啡,談不上有多熱愛,主要還是為了提神。但一個禮拜也就買個兩三杯星巴克或者costa(因為窮),大部分時候都喝單位提供的咖啡因含量很高的咖啡,最近單位聲明出於節省成本的考慮咖啡機僅限客戶使用,只好改成每天自己沖泡掛耳咖啡。

國內喝咖啡的大概三種人吧。一種是我這種工作強度不小需要靠咖啡提神的打工仔,這種人由於時間或經濟原因(像我的話就是既窮又沒時間),在咖啡館的消費是很有限的,況且麥當勞這種快餐早餐的咖啡也足夠醒神的了;還有一種是有著開咖啡館夢想的文青(或偽文青),我身邊這樣的女紙不少,據我日常跟這類妹紙接觸來看,她們鮮有真正愛喝咖啡的,她們愛的是咖啡上的拉花,點一杯咖啡能耗上半天,拍拍照,PP圖,最好是主題咖啡館,幾隻慵懶的貓,幾本復古cover的書,歲月靜好。這固然是個數量不小的群體,不過她們在咖啡館的消費也很有限,往往還趕不上第一類人;第三種自然就是那些有錢有閑又愛喝咖啡,生活小資的成功人士啦,那些精緻的咖啡器具,好的咖啡豆,就是賣給這些人的,這類人終究是少數,反正我認識的不多。

而且咖啡館的行業競爭也太激烈了。。。你去問十個女紙,有六個會回答你她的夢想是開咖啡館。。。。


將來發展成什麼樣沒人知道吧..其實核心還是價格

單品咖啡30一杯就沒人買,但是我把一些我覺得有點烘焙下次的豆子用滴濾機做成咖啡15一杯就有人買,而且我寫的很明白是有瑕疵的

回到主題就是..如果整體價格像是一個日常飲料的價格也許會蓬勃發展一下也說不定,不過從業者的日子不一定好過

我的烘焙機接近7W我不知道得賣多少豆子才能回本,如果我能賣很多豆子我可能會買一台5公斤的probat 就算30W號了,然後..繼續給設備打工


理解不了喝咖啡喝茶葉的快樂。。畢竟那麼苦啊。。好慚愧自己的品味口味。。

喝甜的飲品多好啊!


小而美的咖啡館還是會越來越多,因為國內的人越來越想有逼格了。同樣這類咖啡館也發不了財,就是有了一個維持生活的工作而已。賺來的錢大部分還是要給房東


自己喜歡在家喝咖啡、沖咖啡的,其實可以嘗試雲南咖啡的,品質很不錯,不輸國外的豆子,京東商城 曼老江咖啡,就是一個國產精品咖啡的代表~


喝咖啡的人不多,對咖啡有講究的還少。最多的始終是喝茶……

中國人喝茶喝了這麼多年,咖啡這種舶來品,印象最深的始終是速溶咖啡。對於很多人來說,咖啡就是像汽水那樣的飲料,甜的,一杯就好了,兩杯嫌多。別說星巴克了,敢喝黑咖啡的都是異端,不放糖的更是裝逼。相比咖啡店,那些貢茶什麼的飲料店更多,投入成本少,設備更加便宜,有些人喝十來二十塊的香精勾兌的茶卻說你喝便利店的咖啡裝逼。


趕快回歸正常吧。


推薦閱讀:

是不是非咖啡行業的從業人員,都做不好,學不好咖啡?
為什麼咖啡總被誤解?
用摩卡壺如何萃取出cream?如何更好使用摩卡壺?
進咖啡店如何點咖啡 ?
如何學會品嘗咖啡?

TAG:咖啡 | 餐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