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星球大戰》正傳當時引進中國公映,那現在中國星戰會是什麼地位會什麼地位,當時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當時中國正處在改革開放初期,在中國《星戰正傳》只以內部參考為目的引進並未公映。當時引進的《追捕》以及科幻片《未來世界(翡翠窩大陰謀)》等片都成為當時那一代人的經典,成為當時的一股文化潮流,同期的文化作品都有提到過追捕的內容。《星戰》在美國爆紅雖未引進但其衝擊波也在中國產生了一些影響,並且對當時少數從特殊渠道接觸到星戰電影的人造成了不小的震撼成為一段難以磨滅的記憶。當時也正值對科幻的爭議,拋開政治等不利因素,如果《星球大戰》正傳當時成功引進中國並公映,會是什麼樣的景象,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對中國科幻業又有什麼影響,對現在中國星戰的地位產生什麼影響?

文化潮流這個用的不太合適沒想出什麼合適替代詞,這裡文化潮流想表達意思是對文化領域有一定影響和衝擊。當年《追捕》的引進對一代人對價值觀和中日關係看法等都有一定影響。有次追捕主演高倉健到中國某個偏遠山區,那裡的老人都有不少知道他演過追捕而且是主演,高倉健也是罕見的去世之後能在彼岸的中國造成眾多中國人為其追悼的日本演員,後來在同期一些文化領域作品也出現過對其致敬的內容,用現在的話講就類似NETA之類的.


先說結論:必須火,會轟動全國,很可能在社會上掀起一波太空熱潮。

LS馬文斌的記憶有誤,糾正一下。中國並不缺電影院,各個城市裡從解放前就有多所影院,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更是從190X年就有影院了。作為重要的宣傳手段和低價的市民娛樂節目,新中國建國以來對電影和影院建設都十分積極。《地雷戰》、《地道戰》、《平原游擊隊》等老電影都是50、60年代拍攝,火遍全國,所以中國電影院在70年代非常輝煌。其實國內影院黃金時期正是60、70、80、90年代,年均觀影人次都超過百億!因為過去除了電影幾乎沒有別的娛樂,電影票還便宜,可以參考印度電影市場。直到90年代中期驟然下滑,2000年開始年觀影人次連1億都沒有,到現在估計勉強過10億吧。

星戰三部曲是77、80、83年拍攝,以中國電影的兩個里程碑事件做對比吧。

《少林寺》是82年的電影,火遍中國,拉開幾十年經久不衰的武俠片、功夫片熱潮。

《超人》是78年的電影,85年才引進中國,瞬間全國都瘋了,電影片2毛一張的時代,超人賣到1塊這個「無法想像的天價」。

如果星戰在中國同步放映,呵呵,那畫面太美我簡直不敢想像。


沒啥影響。。。因為:無法公映。。。

一直到1977年以後,中國才開始採用膠片式投影設備大範圍播放電影,包括電影下鄉等活動開始開展,而當時的社會文化氛圍是非常統一的,並不會說一部電影好看,就能夠形成討論風潮等等,畢竟那個年代,吃飯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到1990年,電視都還尚未完全普及,全村一個電視的情況是正常現象。但是那個時候已經開始引進和自己製作電影,羅馬假日當時就被引進並播放。。所以題主你想太多了~~


大概就是作為90後的我們,會多出一大堆父輩給買的星戰周邊。


前傳的地位大概會比現在還低的多,跟歐美那邊的口碑一樣……


哇!國內開始拍科幻片了!


會很震撼,會引起整個八十年代初人民的熱議,但對現在的影響不會大到哪裡去……你看看九十年代公映的超人和蝙蝠俠在中國現在的地位就知道了,也就那麼回事。

但我想,它會對當時國內的一些特效影片產生巨大影響,比如說:六小齡童版《西遊記》……


推薦閱讀:

參加星球大戰慶典(Star Wars Celebration)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當年Skywalker是怎麼翻譯為天行者的?
腦洞一下,1977年星球大戰在中國上映會造成什麼影響,比如西遊記的主創看了以後?
在《西斯的復仇》中帕爾帕庭議長與溫杜交鋒時,帕爾帕庭是故意示弱,促成天行者的黑化,還是本身就技不如人?

TAG:科幻 | 科幻電影 | 星球大戰StarWar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