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活潑" 是什麼意思, (3歲以下)孩子注意力持續延長的好處與訓練方法?
從孩子出生後, 我在[知呼](親子早教有必要嗎? - 親子) 寫了一個回答.
不少家長(或准家長, 幼兒教育工作者) 與我進行了不少有趣的交流, 其中一個問題比較有趣:```個人覺得蒙台梭利教學理念挺好的,但是她的教具教學方法有點死板 不太合適幼兒活潑的天性```個人為此作了一個回復, 並在此進行一些展開討論
我從幼兒園教師教學的角度,對如何培養幼兒的注意力給點建議:
首先,我們要知道注意分為無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無意注意是沒有預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自然而然地產生的注意;有意注意則是有預定目的的,需要付出一定的意志努力的注意。從幼兒注意的特點中,我們可以看出,幼兒的注意是無意注意佔優勢。因此,在組織教學和活動時,我們既要考慮利用幼兒注意的無意性,同時也必須重視幼兒有意注意的培養與發展。教育實踐與實驗都表明:幼兒的有意注意是可以培養的,在正確的教育影響下,幼兒的有意注意是逐漸發展著的。 怎樣培養幼兒的有意注意呢? 第一,必須使幼兒明確活動的目的和任務。這是因為有意注意要求幼兒要善於控制自己的注意,使注意服從於一定的活動目的和任務。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關係到幼兒的有意注意的產生與維持。對教師的要求就是,教師要對自身教學目標清晰,如果孩子都不明白老師想幹什麼,或者接下來要做什麼,達到什麼目的。那麼,要求孩子集中注意力是不太可能的。對幼兒所作的有關注意力的觀察實驗證明:幼兒對活動的目的越明確,注意越容易維持。例如,要求幼兒背誦一首詩,並告訴他們這是要在「六一」孩子節慶祝會上朗誦的,幼兒背誦這首詩的注意力就要比平時學習背誦詩歌專心、認真得多;要求幼兒畫賀年片,並告訴他們這是準備送給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的,同樣,幼也會表現出從未有過的細心與專註,而且畫了一張還要再畫一張。很顯然,如果幼兒對活動的目的、任務不是很明確,是不可能有如此集中、穩定的注意表現的。 第二,必須對幼兒有一定的有意注意的要求。這一點應該貫徹在日常生活的各個環節中。在每天早晨入園時,應當要求小朋友注意觀察活動室、絨板畫的布置,以及室內養植的小蝌蚪、白菜根有什麼變化。上課時,應當要求小朋友注意力都集中在老師的講解和示範上:「注意聽,這個故事裡都講了什麼。」「用心看,老師是怎麼畫的,從哪兒起筆、畫到哪兒為止。」等等。如果能經常這樣反覆地要求,天長日久,就能使得幼兒逐漸形成一種專心做事情的意識與習慣,自覺調節、控制自己的注意方向的能力,也就會慢慢培養起來。 第三,用語言組織、穩定幼兒的有意注意。在教學與活動中,教師的語言對於幼兒的有意注意起著非常重要的指導作用,它常常能幫助幼兒引起和維持有意注意。例如,在帶幼兒參觀百貨商店時,一進門,琳琅滿目的商品立即吸引了幼兒的注意。這時幼兒的注意是無意的、不自覺的,老師可以及時響亮地帶頭問:「售貨員叔叔、阿姨好!」幼兒的注意力就會隨著向售貨員叔叔、阿姨問好而轉到了售貨員身上。接著老師可以再具體地圍繞售貨員向幼兒提問:「小朋友,你們看,售貨員叔叔、阿姨在做什麼?」「他們怎樣把東西賣給顧客?」「顧客走時,售貨員叔叔、阿姨說什麼?」這就引導幼兒進一步有目的地去注意看、注意聽,注意力牢牢地集中、穩定在售貨員及其活動上。因此,這種發現注意力偏轉之後,採用教師合適的語言組織來穩定或再次集中孩子注意力的做法是非常值得提倡的。此時說教或者批評都是無益的,只會傷害到師幼的關係。第四,讓幼兒在積極的活動中保持有意注意。與幼兒接觸過的老師都會有這樣的體會,就是如果讓幼兒單純坐著靜聽老師的講解,他們注意保持的時間就較短;如果讓他們邊聽邊動手學著做一做,則注意保持的時間就長些。這是因為讓幼兒邊聽邊動手做的作法既符合幼兒好動的天性,也能促使幼兒自覺地控制自己的注意,在內心產生為完成活動任務而專心聽講的強烈願望。因此,應該在教學過程中讓幼兒有動手活動的機會。在上計算課時,不光是讓幼兒坐聽靜看老師講解、演示,還可以讓幼兒每人手裡拿一套計算卡片,使幼兒有機會跟隨老師動手演算;上音樂課時,小朋友不是獃獃坐著聽老師唱,他們也可以隨著琴的節奏,模仿老師的嘴形跟著輕輕哼唱;上語言課講故事時,老師講,小朋友也可以輕輕地、斷斷續續地跟著講,甚至可以用手、身體等來表演。觀察和實驗一致表明:遊戲,特別是教學遊戲、智力遊戲是發展幼兒有意注意的有效手段,在「配對」、「找錯」等遊戲中,幼兒自覺控制注意、不受外界干擾的時間遠遠超過通常上課時注意力集中在老師講解上的時間。特別是在中、小班,差別更顯著。在遊戲中,因為幼兒有一定的活動任務、目的,有感興趣的、喜愛的活動內容,同時還有具體可以利用的遊戲材料,所以幼兒的有意注意能得到更好的發展。教師需要思考一個問題:如何讓不同孩子都能參與進來,既不會混亂,又能很好的滿足這種參與的需求。注: 由於考慮知乎的習慣, 我需要花一些時間來整理文字, 以表達得稍為簡明易懂, 有實例總結有實操記錄. 所以, 本文, 邊補邊改邊發吧~~~
摘要:- 幼兒活潑的現象及含義
- 有關注意力的科普, 及 5歲前孩子注意力持續時間的規律( 我的觀察總結)
- 家長與環境對孩子注意力持續時間的影響
- 無意識注意向有意識注意的轉換訓練實踐
- 有意識注意力訓練與興趣愛好的培養
- 有意識注意力的訓練與孩子意志力的訓練嘗試
----------------------------------------------------------------------------------------------------
# 0. 嬰兒/幼兒/少兒/少年
本文中, 以上三個名詞, 有一些個人的界定:
嬰兒, 小於 12個月或16個月的寶寶幼兒, 小於 3歲, 同時大於 18個月的寶貝少兒, 3歲到 7歲的小朋友
少年, 7歲到 12歲的大朋友# 1. "幼兒活潑" 的現象及含義
1. 3歲以下孩子的注意力保持時間是有規律可考. 一般不會很長 ( 一歲前應該是 幾分鐘左右) , 所以, 孩子容易轉換注意力
2. 孩子自身發展需要, 必須對環境進行探索( 與學習) , 這更容易"發現" 新的興趣點, 更容易轉換注意力3. 孩子自已在"訓練"自己, 比如玩口水,咬手指,丫丫學語, 這些都是對自身身體某些機能的訓練. 這些訓練過程中的注意力是單一集中的, 但容易受外界影響這樣頻繁快速的注意力轉換, 表現出來, 多數是孩子"很活潑".
更多情況下, 可愛的孩子, 人人都喜歡, 家長更甚.
很多家長或孩子周邊的人, 喜歡"逗"孩子或"嚇"孩子, 也就是說, 打亂孩子的持續注意力, 給孩子不同的"興奮點", 中斷孩子自發的一些"練習"的連續性-----------------說白了, "幼兒活潑" 這不一家是一件好事, 這意味著, 孩子一直處理混亂無序的興奮狀態中. 注意力經常短暫轉換, 甚至是注意力經常被強力中斷,時間長了, 孩子不容易深入/系統地模仿到有益於個體發展的"東西"了.
然後, 時間長了, 家長抱怨孩子太"皮"了, "無法安靜下來", 等孩子2歲到4歲, 家長會說, 孩子"怕黑", "怕陌生人", "沒辦法停下來", "沒辦法安靜學習"...............
孩子大了, 家長心痛不止的抱怨, 在我看來, 有一些問題都是家長自找的.
----------整理中, 稍後添加後續內容
另: 本人即將開通知乎專欄"三明啟智" 分享幼兒/少兒智力啟發相關思考與實踐, 敬請關注..你好,孩子的注意力和專註力是需要從小保護的,遊戲和後天的所謂開發專註力其實是不恰當的。個人認為,一個專業的的早教品牌的課程是在幫助家長在這個現代社會還原對孩子的教育,讓孩子成為孩子,做他自己。關於蒙台梭利的蒙氏早教,在業內是有爭議的,最初的蒙氏早教課程是針對腦癱和有先天腦損傷及腦發育不全兒童設置的恢復專註力等其他能力的,而後來發現,這些遊戲活動訓練對正常兒童也是有作用的,便衍生成為今天的蒙氏早教。因此,家長在選擇早教時更多的要關注它的理念和本身孩子的喜好,尊重每一個孩子的個體差異。
不同階段的寶寶,需要採用不同的早教方法。總的來看,寶寶不同階段教育需要側重的方向也不同,0-6個月寶寶要建立安全與依戀,7-9個月,寶寶好奇心初步萌發,10-12個月,探索精神進一步激發,之後還要對寶寶的大運動能力、精細動作能力、認知能力、語言能力、社會交往能力等進行培養。孩子的每個成長階段很重要,針對這些階段的早教方法也要認真規劃,家長除了在生活中認真觀察寶寶,針對性地進行訓練外,選擇一家正規的早教機構進行系統性訓練也很重要,每個早教機構由於理念不同,方法也不盡相同,家長可以根據寶寶的情況選擇合適的早教機構,避免由於教育方法不對而錯失培養孩子的黃金期。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您!
首先,孩子才3歲,不適合做注意力訓練,但是可以給孩子做注意力培養,中國注意力訓練網上有一些培養方法,你可以去看看。
推薦閱讀:
※四歲男孩子抗挫性弱,老哭?
※小孩子總是故意扔東西,該如何教育改正?
※幼兒園的作用是什麼?
※新生兒有必要吃益生菌嗎?
※2歲半的孩子很任性,如何教育他懂事又不打擊他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