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喝的越多對口味要求越低還是越高?

先說明本人不是開咖啡店的 一個咖啡深度愛好者 現在的話每天一杯美式 冰的熱的都可以 有時候是兩杯 喝咖啡很久了 不喝速溶是底線 各種單品也都喝過 基本上特點比較明顯的單品差不多也能喝出來 非常好的咖啡也都喝過 手沖喝的比較多 尤其喜愛剛烘培好的 平時喝手沖沒有太多時間精力 現在主要喝咖啡店的美式咖啡 因為方便快捷滿足咖啡需求 我反而越到最近越不挑剔 只要不是品質太差 一般咖啡店的美式都非常滿足了 這樣是什麼情況?想問問各位資深咖啡愛好者 喝的多了是不是應該更挑剔呢還是越不講究?


300一公斤的椰加,烘壞了一鍋。喝了還是倒了?

咱都別裝逼了,提高的並不是要求,而是自己品鑒的能力。分得清風味了優越感就上來了?

吃過澳洲大龍蝦了,饅頭就鹹菜就吃不下了?

早上不喝就是特么的難受,管他麥當勞星巴克。

挑剔個啥?坐下來品風味的時候挑剔挑剔,杯測自己豆子的時候挑剔挑剔。

平常喝個咖啡,裝你妹的逼,星巴克里聊風味,麥當勞里看拉花?

沒得喝的時候,麥當勞你喝不喝?


對我而言,喝的咖啡越多,對咖啡的品質反而越寬容。

哪家店的豆子好手藝棒,喜歡就喝多幾次,哪些地方整個咖啡出來跟鬧著玩兒似的,以後不去就是了,沒必要跟人較啥真。

有條件就喝好的,沒條件犯癮了快餐店的咖啡一樣喝。

喝的出好壞是挺好一事,有講究也挺好的,人真要沒點講究沒點追求多沒意思。

但是咱們得講究得來,也將就得起不是,不然別人就以為咱們矯情了,多划不來。


我覺得自己烘咖啡已經滿足不了我了,有想過自己種


我跟題主的情況差不多,我覺得應該是在更加了解咖啡口味後,對咖啡的容忍度增加了。而且是真心喜歡喝咖啡,有時候咖啡的好壞不單單只能用價格來形容吧,喝咖啡時的狀態和心情也決定了喝什麼樣的咖啡好。

像我很有閒情逸緻的時候,自己就會去手沖,沖得都是比較貴的咖啡。

一般想喝咖啡的時候,則不會對口中的咖啡有太多要求,辦公室的全自動咖啡機做的,樓下麵包店的美式,星巴克的本周我都可以喝,而且經常喝。

大熱天的時候我就喜歡喝偏酸的果香型的加冰單品,特別消解清爽,這種時候再好的曼特寧我都覺得像重要,

或者有些時候只想補充咖啡因,學校門口lavazza做的espresso我都喝得開開心心。

總之,我覺得會喝咖啡之後,喝什麼樣得主要還是看心情啦,然後不是特別特別難以下口的都會喝掉,也算是愛咖啡的一種表現吧。


咖啡重度愛好者來答。。。一般就是一天3杯咖啡的樣子。

至今還是弄不明白什麼南美產的和南非產的咖啡豆有啥不同,各種Blend倒底有啥區別,所謂的藍山是什麼鬼。。。

不過喝的多,主要是追求咖啡要新鮮。星巴克每日咖啡那種Brewed coffee, 如果放超過兩,三個小時一喝就能喝出來,而且無法忍受。

美試如果上面沒有漂一層油沫(哎我也不知道那東西的專有名詞)會覺得好嫌棄。(不是說沒有那層末子就不好,有些人會專門不要那層末子的。那做意試濃縮時就不能直接接進紙杯,要先入小shot再控制末子倒入紙杯。)

要拿鐵,自己過後加一包糖,攪一攪吸掉最上面的奶沫,世界真美好。香草糖漿喝多了覺得煩煩的。白糖純樸的甜永遠不會膩。

公司有那種一次出一杯的Kcup。堅決之喝普通黑咖啡,再自己加糖和奶油。堅決不喝Kcup調好的什麼卡布奇諾什麼莫卡。。。誰知道都什麼玩意兒做的。遇到沒有奶油的時候,寧可黑,也不加伴侶這種脂粉末類的玩意兒。

其實每天如果能有2-3大杯新鮮的brewed coffee基本就能滿足日常。即使是這樣,和一個朋友double shot然後1比1加奶油,cheers一飲而盡,還是會有點暈。。。


我講一下自己的故事。

————9月30更新,糾正部分因手機輸入而造成的語句不順——————

本人男,坐標廣州,25歲。我家,特別是我小時候,家境一般。單親。所以高大上的咖啡器具咖啡豆什麼的,完全沒條件。

對咖啡的初體驗來自媽媽的帶領。小學時候(約123年級),媽媽偶爾,節日之類,會帶我去當時的咖啡廳吃吃,學學西餐,基本西餐文化,基本西餐禮儀。於是接觸了咖啡。

當時是加奶加糖喝的,覺得很棒,是可樂汽水之外的另一美味。而我媽是只加奶。她教我說,會喝的一般不加糖,頂多加奶,感受咖啡的滑,香。

我媽也提醒我咖啡可以喝,帶不能多喝特別是年級還不夠大時。

初中時候,開始多了很多自己的思考。接觸過不少速溶咖啡。麥斯威爾雀巢之流基本都制霸。當年廣州應該還沒舊街場,越南G7我不知道入廣州了沒。

有一次香港的親戚帶我香港的牌子給我,叫迎樂。特別棒。35G一包。衝出來三四百毫升也不太淡,順滑,能喝出咖啡香,甜度適中。完全令我知道雀巢麥斯威爾的速溶就是渣渣。之後每逢他們從香港回來,都會帶上幾盒。

高中的我,特別高三,基本每天一杯用來提神,也當是白天緊張學習里給自己的享樂。

同時也是這麼大的年紀,心裡開始不滿足於僅僅喝速溶。慢慢知道,咖啡本身應該是苦的,甚至酸的,澀的。於是也慢慢想去接觸不甜的咖啡。在可觸及的範圍,圈子裡接觸速溶以外的咖啡。

高考後的暑假是個重要的轉折點。

當時等同學去旅行社報名畢業游。隔壁就有一個星巴克。想要進去還猶豫了好久好久。1是知道星巴克價格不菲。2是一個對咖啡啥都不懂,還沒錢高尚的學生進去,傻逼一般的問有什麼好喝,真的很傻逼。當時(09年,廣州)的星巴克還是很慘淡的經營,少數商場區域,高薪區域的才比較賺。而我進去的這個屬於社區店,周圍是住宅,而且還不是高端住宅。

進去之後完全沒人排隊的(下午3點), 看看價格牌還是再楞一次。看了一陣子之後,我點了最便宜的,也就是濃縮咖啡(價格因素在阻礙) 。果然這舉動很明顯讓店員知道我是小白。她就問喜歡喝啥呀,特別還說一句「想喝好咖啡千萬別太介意價格,否則就真喝不到好的。」(略覺有理,但還是抵擋住的攻勢。)

她繼續和我聊天,我就問有啥好推薦,我想試試原始點的,喜歡苦一點的。很開心的她直接免費送了一個單份濃縮給我直接試。一問果然特別香,前所未有的香味和濃郁。雖然她提醒了我一開始可能很苦,會嗆,我說「沒事,我和中藥和黃振龍都沒事的」,啪啪啪打臉,第一口出乎我意料的苦(濃?)我還是嗆了下。這一口的第一印象真的很他媽像黃振龍的癍痧涼茶。舌頭有明顯的厚重感,入喉後感覺略有辛辣刺痛感,持久的。不斷咽口水能明顯感受有甘甜。她欣喜地遞我冰水,我喝冰水後豁然開朗並且甜味更清晰可口。把剩下的濃縮喝完,令我意猶未盡,正是我所期待的「苦」和濃郁。

之後知道了這家星巴克會時常搞咖啡研討會的活動(當時星巴克在各有條件空間人手的門店都鼓勵搞這個,1是給不了解星巴克的人有試吃試喝的機會。2是順便推廣產品,如杯,月餅,當季飲品)。當時的這個活動還是挺純粹的,也因為當時的那個店長本身就好咖啡,愛分享,大概2周1次。

試過咖啡搭配蛋糕餅乾水果的效果,試過不同產區的咖啡都對比著喝的區別,了解過咖啡豆的種植地理加工的影響,試過不同口味的花式咖啡……

不是做廣告,但是確要感謝當時的那家星巴克,給我提供了「試多點」的機會。普通學生狗,也沒閑錢買咖啡器具豆子,買了使用頻率也不多。當時它真的給我省了一大筆「咖啡學費」。

至少我能試過很多不同的豆子的風味,見過好幾款咖啡器具,近距離知道其原理,對比過花式咖啡的區別,被糾正過一些咖啡理解的誤區,試過不同豆子做冰咖啡的區別,試過搭配不同的食品,而且全不用錢。

也正是如此,我對咖啡喝得越來越濃。

其實應該是更清楚自己的喜好,濃郁的,厚重的,強回甘的,油脂豐富的,最好不要酸(所以咖啡還是熱的好)。

開始拿鐵就夠味,後來要卡布奇諾,後來不喜歡卡布奇諾過多的泡沫轉成加濃拿鐵,美式冰美式也喝得越來越爽,黑咖啡也更喜歡如果口味對的話。

已經基本不會點甜味的花式咖啡了。(個人口味,杏仁味,almond ,的拿鐵我喜歡,但糖漿要少點)。意式濃縮我從來都不怕的,而且很享受,其變種,濃縮瑪奇朵(老外一般都喜歡)它的軟棉口感充斥著強烈的濃郁咖啡味絕對是早餐醒神良友……

現在工作了,也自己買了法式壺偶爾在家或者辦公室自己弄個黑咖啡來喝,當然都是口味偏重的豆子。在咖啡的知識,見識,技藝這條路上,我覺得自己還只是在起跑線。

另外工作需要和資金所限,麥當勞的早餐咖啡或者其他速溶,我也還是會喝,是生理硬需要,也有心癮的作怪吧。生活條件和性格未讓我到達「寧缺毋濫,或者隨便都喝星巴克無壓力」的境界。

我覺得自己不是嚴格的越來越挑剔,但我現在慢慢懂得分較好和較不好,而不是囫圇吞棗。也越來越渴望有機會試不同口味的產區的未試過的新方法製作的……

這樣比方來回扣原提問吧,你喜好茶是大家都知道的,偶爾你去朋友家做客,你朋友禮貌的給你倒茶,普通人家普通茶葉,你一看就知不是上品,但你真的喝不下嗎?別人給開水和茶,你大概還是選茶的機會更多吧。喝了之後明天去茶園品上等茶你就喝不出個風味嗎?你喜歡鐵觀音一類的,普洱的都是差品?絕不是。

喝得多。能讓我們提高鑒賞的能力就好了。我覺得就足夠了。其餘的,都是個人喜好的範疇,特別在咖啡這領域。


斜腰。自然是越喝越挑剔了。基本上絕大多數人喝咖啡的順序都是一開始只喝摩卡焦瑪。慢慢的開始學會和拿鐵。覺得太甜的咖啡太膩。然後覺得拿鐵奶味太重。改成卡布。改成美式。在美式里喝起來那才算是真正進入了咖啡的世界了。至少很多人能喝出來哪家的美式好喝。甚至同一家美式每一杯做的差異。慢慢懂得了什麼叫做過萃。什麼叫做深烘。避免喝到這樣的豆子。如果有條件喝到精品咖啡。慢慢也會忍受不了普通美式的寡淡。人啊。總是越喝約刁的


我是覺得,口味越來越寬泛了。

一開始是喝的速溶,後來嘗到了星巴克的各種花式。覺得不過癮,後來自己搞,虹吸,摩卡壺,愛樂壓。最奇葩的是,我竟然能喝下又焦又苦的摩卡壺出品,自己以後口味越來越寬泛,只要不難喝,都能接受。

典型的例子:最近自己在烘培生豆,反正沒完美過幾次,但是都被我喝下去了,我喜歡酸咖啡。


鋪墊了那麼多,看起來你好擔心逼格掉了。

沒那麼嚴重,有句話怎麼說來著?進得了五星級酒店,吃得下路邊攤。既然對咖啡的依賴都等同吃飯了,那你餓了還會挑么?吃了路邊攤一碗餛飩麵,難道下回再去米其林餐廳味覺記憶就會盡喪?!

顯然沒有這回事。


我就對咖啡豆的品質要求變高,焦煙碳尖酸的,零容忍。但能喝到高品質咖啡挺難,所以喝到一杯非常好的,可以回味幾天。

我認為越挑剔越好,但不是盲目的挑剔。這樣就迫使咖啡店進步做更好的咖啡。

澳大利亞就是個好例子,星星星在哪生存不了!


每天起來自己手沖一壺。只要是豆子或者豆粉不要太過分如太尖酸還是太澀都能容忍,大不了使勁加奶嘛


實名反對@孫泊川老師的回答。

在美式里喝起來那才算是真正進入了咖啡的世界了。

喝了美式喝習慣了美式就算真正進入咖啡世界了?不見得吧?

還有個人習慣並不代表大部分人習慣。

支持@張鴻遠老師的說法。


以前滴濾壺賽風瓶買了一堆。

全自動半自動前前後後買過4-5台。

自己烤過豆子磨過粉。

現在居然還是速溶偏多,偶爾直接咖啡因片。。。


我今天還喝了朋友烘的豆子…真叫難喝,但我喝完了


有啥喝啥,逼急了火車上十幾塊的速溶也是咬咬牙得喝的。。


說真的,我喝的不知道算不算多,一天不喝一杯難受,嗯就是這樣,瑰夏我也能用法壓壺做,拼配我也能做手沖,大小莊園的豆子我也用半自動做,主要看有時間折騰沒,至於風味啊,我只能說能喝就行,有空再折騰。


口味越來越挑,容忍度也越來越高,總覺得啥豆子都那麼回事,好喝也沒好到哪裡去,難喝的對付對付也能喝


早上上班調試的幾杯濃縮,舔了味道後,多出來的裝在巨石杯里,加八分滿水,喝了1/3又加水還扔了倆檸檬片,喝到中午又到了點二奶進去,喝到下午,倒了點做飲料的蘇打進去,喝到晚上,晚餐點的便當有送一瓶可樂也到了點進去,喝到快下班了,最後加點水,扔倆冰塊一飲而盡,美好的一天結束了。(另外店裡2新來學徒,一天每人給三杯咖啡練手,看他們倒掉可惜,我也拿來加在我杯子里喝了,所以我喝的絕對是咖啡!!!!!!!!!!)


這個問題正在經歷。所以好想答。

我的步步淪陷完全是誤會。本來是想找清凈地方看看書,樓下星巴克擺了一張大桌子,而且,來的人都是看書,用電腦,估計是離圖書館很近,大家喜歡這裡。於是,我就喝咖啡了。最開始是摩卡,然後拿鐵。後來有人送我四大包星巴克咖啡粉,沒辦法,之好買個簡單的越南咖啡杯子。再後來,又買了一個半自動的咖啡機。今年,朋友從美國回來送我一堆膠囊咖啡,而且是kurig的,害得我又買了膠囊咖啡機。。。。朋友知道我喝咖啡,個個都送咖啡,(我覺得大家出國都喜歡帶咖啡,真正愛喝的很少)所以我家裡咖啡越來越多。。。。

我在咖啡這路上越走越遠。。。。

但是,回到你的提問。我覺得。咖啡喝多了,知識多了,自然要顯出一點專業來。口味會多元化一些,會喜歡一些怪怪的,苦苦的咖啡,或者更純粹吧。但是,這個真不是高逼格。咖啡的用處還是提神醒腦,離開用處談咖啡,就會在咖啡的那種逼格中越走越遠。


我喝的不是咖啡,是寂寞,那種酸苦的味道。

現磨寂寞,星巴克寂寞,速溶也寂寞,能寂寞的咖啡就是好咖啡。


推薦閱讀:

咖啡師老了做什麼?
家用不需用太複雜的咖啡設備。入門級咖啡蟲喜好意式咖啡 求各大神指教買哪幾種器具 ?
喝espresso給的勺子有什麼用?
低端的幾百塊意式咖啡機有購買的的必要嗎?

TAG:咖啡 | 咖啡文化 | 意式咖啡 | 咖啡風味 | 精品咖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