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打算做ar眼鏡,大家覺得會遇到哪些問題?
我已經想了很多想了很久了,也做了很多工作,軟體部分也做的差不多了。另外我絕對沒有跟風,我在2004年玩vrml,玩artoolkit,我是一直在從事虛擬現實方面的工作。但是我還是想聽聽大家對ar眼鏡怎麼看?
我誠懇的邀請大家向我拍磚,讓我看到一些我沒看到的問題,謝謝!
首先謝大神邀請,簡直受寵若驚,之前在家有事耽擱了,一直到現在才看見,所以現在才來答題還望見諒。
其次是小子才疏學淺,雖然有心進入AR行業,奈何一直不得門而入,只能通過一些知乎看來的知識來闡述觀點,如有不是之處還望包含則個。一、產品:
下圖是我隨便從網上搜的現有的,已經上市或者即將上市的,國內國外的都有,幾千上萬的售價的AR眼鏡。這裡面比較出名的像:Google Glass,出來後反響平平,甚至還停售了。亮瞎眼的Hololens也被微軟捂在被子里悄悄的幹活,也不知何時才能買到。用知友的話來說就是:比如時下極其火爆的可穿戴設備,沒有幾人真正看得懂它未來會走向何方,財大氣粗如Google當年推出的驚世駭俗的谷歌眼鏡,最終也只落了個不了了之的下場。如果不是財大氣粗或者有一定的技術壁壘,現在進入這個行業的風險係數極高。即使有一天可穿戴設備的市場真的成熟了,我們身邊的人身上都開始綁著各式各樣的電子產品了,不具備專利技術的先入為主,也根本經不起蘋果和小米的屠虐。作為普通創業者,當你的洞察力沒高到驚人的程度之前,如果發現了一個很明顯的市場空白,那這個市場最大的可能就是——根本不存在。
所以當我們打算做一個AR眼鏡,最大的問題不是做出來,而是AR的商業模式是什麼,怎麼吸引用戶,怎麼賺錢養活自己。我們都有一個改變世界的夢想,並且堅定的相信AR/VR就是下一個浪潮,甚至是取代手機,實現增強現實將生活變得無比簡單,泡妞也無比方便這樣的場景,但是夢想要基於現實,如果你不是手握一個技術奇點,那就老老實實的先保證能賺錢,能讓團隊能夠活下來才行,AR是一個高技術密集,資金密集的行當,幾家行業巨頭都沒成功,你說你能成功,也沒幾個相信不是?何況就算大家能跟你一起餓著肚子干三五個月,不可能一直幹下去,更何況投資人的錢也不是大風刮來的,無腦創業的大潮已經過去了。
知友構思的互聯網商業模式,僅供參考
二、團隊
這裡的團隊不光指技術部,我們這些打算用技術改變世界的猿類,熟悉每項技術的變更,隨便就能知道一個程序猿的水平,但是我們知道去哪裡能招到靠譜的猿類么?公司如何架構,哪些崗位必不可少,怎麼和物業打交道,帳怎麼做,產品出來了賣多少怎麼賣等等一大堆的事情,能讓一個人煩死,不信?你先去註冊個公司看看。銷售怎麼賣東西的:一個好的HR能幫你解決很多麻煩:你看上圖,左邊的這些都等著做呢,把這些做到閉環了,那就OK了,穩定的現金流就成了,下面就是爬科技樹的事情了。
額....怎麼說,肚子里沒貨就是沒啥拿得出手的東西,所以各位看官隨意看看,權當個笑話就成。祝賀題主開了一個比VR頭顯大的多的馬里亞納海溝坑。
這個要從硬體和軟體來說了吧。
硬體這邊,ar眼鏡需要攝像頭,需要在實時播放視頻內容的同時插入虛擬內容,既要延遲低又要幀數高,這樣的硬體性能需求如何解決?如果成本過高的話市場就會縮小,如果成本過低的話市場同樣有可能因為不能接受而縮小
軟體這邊,個人認為只能做到輕度娛樂的程度,因為目前很多涉及到空間定位和三維空間圖形學的關鍵技術還沒有成熟,不知道你解決到哪一步。如果還得是以mark定位建模為主的話,那麼產品的設計空間就被限制得很小了,不過做做桌面競技場、益智解密遊戲或者桌面卡牌,噱頭還是挺足的
另外再提一下性能問題,ar眼鏡需要在播放視頻畫面的基礎上插入三角面,而vr需要雙眼同時渲染,也就是三角面數*2,幀數上能不能達到要求真的是未可知AR門檻比VR高得多,而應用場合就目前來說卻小眾得多,題主如果有一定的技術積累,何不從VR開始干起。
老老實實的先保證能賺錢,能讓團隊能夠活下來才行! C端客戶別想太多,小熊可能過的滋潤,不代表其他小熊熊跟風也能滋潤, 2014年-15年死了一批AR公司,目前某些AR公司都不敢說,或者不太好意思說~自己做AR的,自己的主營方向已經在調整了~多看看B端市場,AR或許在這裡先開花。
貼個鏈接: 開發一款像Hololens這樣的產品需要學習哪些技術?http://mp.weixin.qq.com/s?__biz=MTM2ODM0ODYyMQ==mid=211648706idx=1sn=c69fbb339c753aab4a2eafe45c7b6787scene=0#rd
不請自來。我覺得個人/小公司做ar硬體最大的問題還不是硬體開發相關的問題。而是假設一切很完美的做好了之後,在軟體支持上面能有什麼優勢或者說獨到的地方。
這就好比遊戲機,機能再強大,售價再便宜,沒有足夠的遊戲可以玩,也不會有人買;
就好比winphone,各方面其實都不錯,但是應用太少,畢竟還是小眾。所以,個人觀點,硬體能做成怎樣不論,配套的軟體支持平台能做到什麼程度才是重點。仔細數下來,也就是微軟索尼任天堂安卓蘋果幾個大玩家去爭個第一的遊戲罷了,這個新戰場上,三星可能連steam都未必搞得過。至於市場上其他的玩家,呵呵,你們確定自己拿到門票了嗎。2020年。用爬蟲預訂的@許悍匪 反射式條件自動識別VR眼鏡終於到了我的手上。比普通的預訂用戶早了半個月。我迫不及待的用USB 4.1數據線講我的鬼故事全集APP導入眼鏡。眼鏡做得不錯,外形和七八年前的谷歌眼鏡差不多。不過沉浸式效果要好得多,渲染效果也更好。我打開APP,選擇了聊齋模式,設定好參數。得益於DirectX 16的應用,聶小倩如同真人般站在我面前叫我主人。——————*我是萬惡的分界線*——————該死,女友又把我的眼鏡設置到惡鬼模式。差點嚇死我。還好我知道這是眼鏡的效果。咦,不對啊,我哪來的女朋友?*————* 我是隔斷*————*那個穿著日式校服的小男孩剛才分明站在我眼前。一眨眼怎麼不見了?!都停電半個小時了,這裡這麼黑。我一定是看錯了。不對,我真真切切的看到牆角站了個小男孩。儘管外面的月光照不到那個牆角,可是我真的看到了。就像是十幾年前那晚,看得真真切切。環境很黑,他卻比環境更黑....不不不,一定是我的眼鏡製造的錯覺。誒,我的眼鏡呢?不在我的臉上?!........是夜,寂靜。
AR愛好者一枚,給樓主提幾點建議
首先,建議先明確盈利模式再進行開發,因為這必然是燒錢之路。如果只是隨便弄個什麼基於OpenCV的AR之類的移植到嵌入式系統忽悠的話,可以忽略。畢竟Google這種財力的都支撐不下去盈利不明顯的glass計劃。
其次,現在通用AR的框架已經基本確定是基於SLAM結構,借用一句在牛津大學Active Vision Group (開發出PTAM的那個組)朋友的話就是: 到目前為止沒有一種真正workable的SLAM演算法。跟蹤容易丟失或漂移,也就是說沉浸感難以保證。
如果要做建議做室內範圍,並使用深度相機模塊,類似Hololens,當然計算量什麼的也是需要解決的問題,可以考慮自己研發專用處理單元,不建議純rgb。所謂「三折肱,知為良醫「。
我想作為一個從0開始,歷經兩年打造了一款量產的AR眼鏡的從業者,來回答題主的問題,是最合適不過的了。
首先非常高興看到在這麼多不看好AR眼鏡,甚至潑冷水的情況下,題主還有心跳這個火坑,說明題主是非常有勇氣的。除了勇氣,我想告訴題主的是,在我詳述產品研發細節之前。有這幾個問題,你需要自己問自己。
1、是否有一個高度互補且相對全面的精英團隊。
做AR眼鏡或者說做任何智能產品首先考驗的就是團隊,不僅僅是軟體,你還需要很強的硬體能力,包括不限於ID、結構、硬體、BSP、framework等等,除了硬體研發,你還需要很強的供應鏈能力,硬體產品都是受限於產業鏈的,強大至Apple這樣公司一樣要看供應鏈發展,剛剛蘋果投了4億美金去推動產業鏈(12 月 13 日,蘋果宣布向激光晶元供應商 Finisar 投資 3.9 億美元)
所以基本上你能拿到什麼供應鏈資源,你就能做出什麼東西。
如果你僅僅是能做軟體,建議你慎重考慮進入AR眼鏡這個行業。
團隊永遠是第一位的。
2、是否擁有較強的資本能力
要麼你已經是基本財務自由,或者你已經拿到融資。否則我依然不建議你進入AR眼鏡行業。
做智能硬體和軟體最大的區別,就是周期長,意味著對資本有很高的要求。我們做第一款AR眼鏡做了將近兩年,光硬體研發成本就是500多萬,還不包括生產和軟體部分,後面銷售還得繼續投入。
所以如果你是奔著量產出貨的目標來做的話,至少準備800萬啟動資金。否則很容易中途夭折。
3、謀定而後動,先求勝而後求戰。
這一點其實也是上面兩點的一個小結,希望題主想清楚你的優勢什麼?為什麼要做AR眼鏡?想做一個什麼樣的AR眼鏡?能不能做?做了之後怎麼銷售?等等,這些問題都想得差不多明白後,就可以開始你的征程了。當然如果你考慮之後,不合適自己去做,也可以跟我們這樣的已經量產的夥伴合作:)
下面回答正題。告訴大家做AR眼鏡會遇到哪些坑。
我們做悉見AR智能眼鏡,從立項到研發到生產,共歷時20多個月,600多個日夜,從Version1.0到量產的version6.0,其中真的踩了不知多少坑。這一個回答肯定是寫不完的,我就概要講一些核心的點,供題主和大家參考吧。
1、核心還是目標
你首先要定位針對什麼樣的用戶,做什麼的AR眼鏡。目前行業上已經出現了10餘款AR眼鏡,其中已量產的也有兩三款,比如AR眼鏡行業的先驅Google glass,很遺憾由於產品定義和性能功能都嚴重欠缺,基本上很快就折戟了。後來有了現在AR眼鏡行業的標杆HoloLens,非常客觀的講,HoloLens在功能和性能上在未來一年內依然會是行業的標杆,幾乎不可撼動,因為HoloLens投入數億美金,定製了CPU、HPU又定製光波導光學、深度攝像頭等等,這一系列巨大投入給HoloLens帶來巨大的壁壘,也帶來的巨大的價格。當然作為巨頭高舉高打完全是沒有問題的。問題在於落地,沒有幾個土豪企業能承受幾萬的單價的。
所以題主你要想清楚你要做一個什麼的AR眼鏡,把目標定義清楚。基本上目標定義清楚了,也就知道該怎麼做了。後面的都是圍繞這個點展開的。
2、單目還是雙目
行業里一直有一個共識就是Google一開始選擇單目的產品定義,是很有問題的,因為人有雙眼,如果長時間佩戴使用,會給人造成極大的使用困擾,而且長期雙眼使用不對稱不協調會造成視力傷害。所以一開始就決定我們肯定做雙目。
3、分體還是一體
這個問題,我們糾結了很久,一開始我們很想做分體的,因為分體有很多研發的優勢,去掉了電池,去掉了主板,研發難度大大降低,而且頭戴部分可以更輕,市面是很多分體機都做到了100克以下。但是分體機給終端用戶會帶來很多困擾,因為要使用兩個設備,戴一個別一個,還有一根線。在文旅教育工業等諸多行業使用場景下,會嚴重影響使用者的體驗。而我們定位的市場主要就是文旅教育工業這些場景,所以真的是雖萬難吾往矣,我們選擇了最難的一條路。
只是這條路一走就是600個日夜。
4、做多大視場角
為什麼做AR或VR一定要講視場角,因為這是AR/VR設備的核心參數,類似做PC做手機必須講CPU的主頻一樣。大視場角帶來的就是更大的視野,更多的內容展現,更加沉浸的體驗。我們一開始遍訪供應鏈,還和上海一家號稱能做各種AR解決方案的供應商達成合作,讓他們提供光學部件,最後等了三個月,光機都點不亮,讓我們吃盡苦頭。好在上天不負有心人,我們找到了市場上最大視場角的可量產方案,終於讓SeengeneX1擁有了世界上可量產的最大視場角。
其實這就是開篇講的供應鏈能力。
5、ID和人體工學設計
智能眼鏡是可穿戴設備,必須要做人體工學設計。而且我們CEO說,我們一定要原創,絕對不能像其他同行那樣去抄HoloLens的頭箍設計(單從效率和成本來說,借鑒HoloLens是最優的,題主可以自己體會),那樣讓用戶很有壓迫感不舒服。所以我們做到了真正的中國原創設計,也是世界上最像眼鏡的AR智能眼鏡。
除此之外我們做了很多獨創的ID設計(此處是硬廣)。我放幾張圖大家感受一下:
6、性能和散熱
這絕對是做AR眼鏡最大的一個坑。
性能和散熱是一對孿生兄弟,強大的性能,必然有強大的功耗也必然帶來散熱問題,這也是分體機的優勢,分體機把主板拿下來,基本上不存在散熱問題。而一體機要在狹小的空間里解決散熱是非常具有挑戰性的,往往不可能兼得,我們知道一個友商去年發布的樣機,很久都不能量產就是卡在散熱這裡。我們採用的8核晶元,光解決散熱就花了三個多月,從機身內部到外部多項優化的專利設計,保證散熱效果。整整一個季度,一年的四分之一啊就解決這一個問題。
7、續航還是續航
一體機最大的挑戰在於續航,為了做輕重量,不可能做特別大的電池,而AR的使用場景,功耗都不小,所以如何保證續航非常重要。當年有一個段子就是「好男人都用安卓手機」講的就是安卓手機續航不行,電池勉強撐一天,晚上必須回家充電。
為了讓X1的續航達到使用需求:
首先,我們把電池做成了可拆卸的。兩塊電池正常使用10個小時沒有問題,待機可達八天。
第二,悉見研發了可穿戴檢測,用戶取下眼鏡,自動待機。
第三,用邏輯晶元驅動雙屏,性能穩定,超低功耗。
第四,悉見優秀的電源管理系統,在使用過程,合理為各個單元分配電源,是電能得到最大程度的使用,保證使用時長。
8、材料和工藝
這個也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綜合問題,涉及到產品定義、供應鏈能力和成本等綜合考量。
說實話在中國特別是在深圳什麼硬體產品都可以造出來,牛逼如iPhone、華為、小米等,也有華強北滿大街的山寨貨,暢銷全世界。所以關鍵看從業者(題主)的價值觀、認知和能力。
這裡再分享一下我個人非常認可的同仁堂價值觀:
炮製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
所以我們選用了世界頂級的材料:
1)整機精選沙比克高端塑材,
2)在額頭和鏡腿處採用進口poron材質,提升舒適度,
3)在鼻托處採用醫用硅膠,保護可能存在過敏的用戶。
同時悉見選用世界頂級的供應商和代工廠
每一顆物料基本上都是來自三星、Sony這樣的世界級大牌大廠。我們的代工廠,更是有30多年歷史,位列中國500強,為華為等一線大廠代工的深科技。
用好材料和好工廠肯定會導致成本上升,但是同樣帶來一個好處,就是我們把質量做到同行最輕,在已經量產的一體機里,悉見做到了166克。也是全球最輕的一體機。
以上8點也是做好一個AR智能眼鏡硬體部分的基本參考維度,其實還有很多方面,我這裡就不展開了,還有軟體定義這些。
造鏡有風險,入坑須謹慎,希望能幫助到題主。
AR的識別率如何?無論你如何辛辛苦苦地完成了ar,只要識別率不行,群眾會把你批判的一文不值。
個人見解,識別率高的方法(如條形碼)易用性差,難啊我只想知道題主做了沒有,如果沒做,恭喜你,你過三個月可以開始做了。 如果做了,那麼.....知道坑有多大了吧。。(陰險). 還有你之前做的很有可能都是錯的
我是否可以這麼理解,AR眼鏡是一種高科技之下,需要高級智能的軟體配套才可以實現它的效果,單單靠一副軀殼是無法使用的對嗎?而VR眼鏡呢,只是一種光學原理,使得看視頻玩遊戲有身臨其境的那種感覺,對嗎?
推薦閱讀:
※有哪些可以在線查看的 VR 全景式網站?
※30歲了開始學習VR/AR,靠譜嗎?
※對於一個零基礎的人想進入vr/ar行業該從何入手呢?
※VR視頻的全景與3D一定是衝突的嗎?
※HTC Vive虛擬現實頭盔有哪些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