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民用和商用的品牌和技術最初是用於工業用途的?
我們都知道很多如今非常知名的面向民用消費和商業用途的知名品牌(和他們的核心技術),最初都是從事工業級甚至軍工級的產品生產的。除了我們都已經熟悉的IBM、摩托羅拉、波音這樣的公司,我想知道還有哪些大眾並不熟悉的類似的技術和品牌?
德國許多工業公司以前都是軍工企業,造飛機大炮坦克潛艇的,二戰後全部改制工業設備。以前認識一德國老頭,退休前搞工業測量方面的技術,人跩的不行,後來才知道人家年輕的時候設計狙擊槍的……
美國的卡特彼勒以前一直穿他家的鞋子,特別舒服,而且還很好看。(這算軟廣么)
最近在《自然科學》突然看到卡特彼勒在華40周年的宣傳廣告,才知道原來是家很出名的重工公司,我農村來的沒見過世面。
百度說:美國卡特彼勒公司(NYSE: CAT)成立於1925年,卡特彼勒公司總部位於美國伊利諾州。是世界上最大的工程機械和礦山設備生產廠家、燃氣發動機和工業用燃氣輪機生產廠家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柴油機廠家之一。不知道算不算。應該有不少知友在背EASTPAK吧,和The North Face,JanSport, Lee, Wrangler, Riders等等都隸屬於美國VF公司(世界上最大的服裝公司)。EASTPAK以堅實耐用著稱,公司對每一件產品都有長達30年的質保承諾,是唯一敢做出如此承諾的背包品牌。1960年Monte Goldman創建EasternCanvas Products, lnc.的公司,隨後專註於生產和製造美國陸軍軍事用包。1976年Monte Goldman在他的兒子的勸說下,開始生產面向消費者的背包產品並使用EASTPAK的名稱。
德國:奧迪、保時捷、賓士、大眾……韓國:大宇、現代……捷克:斯柯達……美國:通用……日本:本田、豐田、三菱……英國:勞斯萊斯……
——————————————————————————
有人說到成飛於是就多說兩句。當年鄧總師提出來軍隊要忍耐的時候很多軍工企業都做起了民用產品。北航出品的音樂劇《羅陽》里就描述了這段黑歷史。沈飛從八十年代中期開始就一直在生產汽車電器飯盒手套之類的東西。直到進了新世紀才終於迎來了航空事業大發展的春天。-
...忘記說了,謝 @為夢而生邀。
這個問題有意思,我喜歡。
很多年之前了解到諾基亞和IBM的背景的時候,就有在想,是不是這些從前做工業級、商業級產品的公司,在轉做民用產品時,就還是仍舊會將從前的嚴格品控、工作習慣都保存下來,從而因此帶來了產品質量上的高保障?甚至這讓我想到了當年軍大衣、軍水壺給人帶來的穩重感、安全感,通常它們非常耐用而效果好(估計90後的童鞋們沒這個印象了)。
先說軍用、民用、工業用、航天用的區別和特徵。這塊是有國家標準的(當然具體標準我也不太清楚,也懶得去專門查),根據一些依據對有些產品分軍用、民用(包括工業用),當然軍用的標準更高。而企業自稱的家用級(即民用)、商用級、工業級、企業級,都是企業自定的質量等級劃分,沒有統一規定。一般商用級、工業級、企業級的質量標準會更高些,因為在商用、工業用、企業用的情況和場景下,往往使用條件更差,使用時間更長,所以對質量要求也更高。舉例來說,比如家用榨汁機可能一天用不了幾次,每次時間也不長,可是在飲品店的商用情況中,往往是好幾個小時的頻繁使用,顯然,商用級的榨汁機應該有更高的質量標準。另個例子是我研二時在礦山實習時,用的工業級筆記本電腦,核心區別就在於防塵防摔,巨重巨大。
我比較熟悉的IT數碼領域,就有諾基亞、華為、IBM等幾家公司,我記得都是從工業用/商用轉向民用,或者是早年偏工業,後來漸漸也包括到民用產品業務了的的產品公司。
諾基亞自不必說,早已被網友借「堅硬」這個點黑遍(反而大大強化了這個產品優勢層面的認知)。諾基亞的總部在芬蘭,19世紀就成立了,剛成立的時候是以造紙為主業,後來逐步向膠鞋、輪胎、電纜等領域,最後逐步發展成為一家民用的手機製造商(實際上手機業務出現才多少年,而這才是這家百年公司成名的原因)。不過諾基亞的手機質量好可能還有一個原因是因為芬蘭特別冷需要更強的手機外殼(我的一個芬蘭留學的朋友告訴我的)。
華為和IBM是典型的在現在仍舊許多業務是to B方向的公司,華為的手機即使再廉價,基本上在基礎性能上也不輸任何別家,IBM的Thinkpad筆記本電腦已經成了商務必選(當然現在Thinkpad已經是聯想的了,而商務人士也開始使用Macbook Air了)。當然,即使是Thinkpad,在真正的工業級使用場景,比如我研究生期間經歷的地下1000米礦洞內的設備調試,也承受不了,這是我親手實驗的,筆記本用十來分鐘就莫名其妙的沒反應關機了,那個工業級筆記本就可以用(巨重,巨耐摔)。
再包括知乎上耳機控們在黑水電火電之餘,嘗嘗提到的舒爾耳機,同樣是在主做商用級音頻系統業務之餘,推的個人用舒爾入耳式耳機,幾乎成為耳機屆的奢侈品,我認為這與舒爾做商用系統做久了的嚴格品控和調控不無關係。PS:耳機話題容易遭黑,鄭重強調,我對耳機不太懂,只是對舒爾的這一點印象深刻。
還有一個最近的例子是,最近幫親戚搞裝修,在一個微信群里提到在找空氣凈化器,有個朋友推薦了一個叫美國產品Honeywell Air Touch。聽這名字我本來以為是家糖果公司,結果一查發現它也是工業、商用(甚至做軍用、航天級)轉民用的典型。這個產品是典型的工業轉民用產品,性能好而外觀比較中庸。這種性能好,體現在核心都用自家現成的成熟工業用技術,這和三星有些類似。比如這個凈化器利用附壁效應促進空氣循環(大部分飛機機翼的主要運作原理),用過濾原油的技術來做過濾器、用激光式感測器而非其他民用廠商的紅外線感測器。要說都是良心產品我也不信,估計只是因為自家各部門和子公司可以把各個技術廉價而優質地提供到位罷了。這種公司的產品,說實話雖然在產品外觀層面沒有啥特點,但對空氣凈化器這種我不太在乎長相的東西來說,這種源自工業級生產的過濾效果,還是讓我覺得比較安心。
可以看到,工業、商用級的產品和設備,一般都會有重效果(手機信號、耳機細節的性能和效果體驗、華為的網路設備的穩定性,空氣凈化器的過濾凈化效果)。輕外觀的特徵(華為的Mate7開始有些感覺了),所以這些產品和公司,在對應產品的競爭重點還在這些因素的時候,就很有優勢,當然,如果當某個領域內的產品的性能效果已經遠遠滿足了大家的需求,這時大家就開始看外觀、體驗和設計細節了(典型的比如就是筆記本電腦,想想現在的Macbook和早年的Thinkpad)。
-
諾基亞:
無人不知諾基亞是一家衰落的手機製造商。但事實上,早在20世紀80年代的時候,諾基亞曾經擁有過芬蘭SAKO武器公司的50%股份,並生產出SAKO-NOKIA牌子的子彈。有人說,諾基亞耐摔可能是出於遺傳因素--這才是真正的軍工品質。三星集團:
是韓國第一大企業,三星電子是旗下最大的子公司,目前已是全球第一大手機生產商。 但三星也是韓國最重要的軍工企業之一。圖為韓國三星公司推出的新型6×6輪式裝甲車。計算機
罐頭
拿破崙因東征而懸賞的食物儲存方法。阿佩爾他經過十年的艱苦研究,終於獲得成功。將食品處理好,裝到玻璃瓶里,再放鍋里煮30~60分鐘。馬上用軟木塞塞緊,再用線加固或用蠟封死。1809年獲得法國政府的獎賞。(—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在每個東西上面都有一個日子……—是1809年哦,小武)數碼相機
記憶海綿
NASA1966年開發,為宇航員進行太空旅行而設計的支撐和保護墊,目的是為減輕宇航員在起飛和飛行過程中所承受的巨大的重力壓力。現在廣泛用於床上用品(不是你身邊的娃娃)。
CDMA
如今的CDMA是美國高通提出的一種通信技術的標準,是美、韓等國2G時代的主流通信標準,與GSM屬於競爭關係,中國聯通也將其引入到中國市場。其實CDMA也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產生。為提供通話清晰、保密性強的通信網路並防止敵方干擾。微波爐
1945年,雷神公司工程師培西?史賓賽在一個啟動的二戰美軍雷達設備上工作時發現。兜里的巧克力化了,化了…工程師的心都碎了。這算從軍工技術里偶然發現的民用科技吧。越野車
普遍的認為越野車的歷史有兩種,一是希特勒下令研製的德國大眾的Kuebelwagen TYPE82(2WD),另一個則是美軍的Willys。二戰結束以後,英國1947年拷貝出了第一輛路華吉普車,其Willys底盤上換了發動機和變速箱,而且方向盤居中。法國軍隊做了M201;蘇聯做了GAZ-67;1953年三菱得到許可證正式在日本生產Willys,編號為CJ-3B-J3(帕傑羅前身);1951年豐田也在Willys技術上生產BJ系列(陸地巡洋艦的前身);1948年生產的日產Patrol也是Willys上發展而來;印度得到許可生產Willys;東德也在1955年建造PZM;1954年西德也開始做Auto-Union Munga6…… 顯然Willys影響深遠一點(否則我們為毛都叫吉普呢是吧)。雷電探測器
由萬能的NASA製造,為支持阿瑞斯火箭的發射並立刻被應用於民航客機用於避免雷電。Internet互聯網始於1969年的美國,又稱網際網路。是美軍在ARPA制定的協定下,首先用于軍事連接。後用於,大眾自娛。攜帶型紅外熱像儀。從軍事行動使用推廣到工業檢測,瑞典AGA公司推廣向做商業和民用。
渦輪增壓技術。原來是在飛機和坦克上,後來瑞典軍工公司SAAB把它推廣應用到汽油小汽車上(雖然不是第一個嘗試這樣做的,但是算轉向民用的最初的關鍵推廣吧)。奇怪兩個都跟瑞典有關,巧合。。。噴氣式發動機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96%B7%E6%B0%94%E5%8F%91%E5%8A%A8%E6%9C%BA,原先用於二戰時的戰鬥機.He-178,人類歷史上第一架噴氣式飛機(1939)德國Me-262,比較成熟的一種噴氣式戰鬥機(1941)彗星客機,第一款民用噴氣式客機(1949)
導航。稍後中國可能開放北斗星系統
不知題主如何區分商用與工業用,例如民航客機屬於商用產品,但民航運輸本身是個工業。好吧,暫且忽視這一點。舉幾個與生活息息相關的例子:
- 過濾式呼吸防護系統(口罩、面罩)本來是為暴露在工業粉塵與顆粒物環境下工作的人員設計的,例如電焊或噴漆。後來,成功在祖國開闢了新的市場。
- 反滲透膜,最初的應用是自來水廠,用於城市凈水、海水淡化等,後來也成功在祖國開花;
- 磁帶,最初的磁帶都是開盤磁帶,只能在電台、電視台、計算機機房見到它們的蹤跡。後來,隨著盒式磁帶的出現,才催生了供個人使用的小型錄音機、錄像機與數據流磁帶機。
- Kevlar,杜邦公司合成的這種人造纖維,最初用來製造防彈衣,現在已在樂器、運動裝備、不粘鍋、手機外殼等產品上遍地開花。
- Teflon,杜邦公司合成的這種高分子材料,最初是用來塗布在向濃縮鈾工廠輸送六氟化鈾的管道上,後來才被法國的Tefal當作不沾塗層用來製造不粘鍋。
- 光纖,康寧公司於20世紀70年代成功開發出通信用光纖,後來光纖才出現在家用音響中(TOSLINK),用來傳輸數字音頻信號。
- 半導體激光器,最初用於光通信、測距等,後來廣泛適用於唱片/影碟機,以及印表機、條形碼掃描儀、激光筆等。
- 攝像管,20世紀30-40年代,攝像管在RCA的電視廣播中得到使用,約半個世紀後出現在面向消費者的攝像機中,後來隨著CCD的出現而退出歷史舞台。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技術本是為民用市場開發,而後在商業、工業或軍事上找到了用武之地,例如Betamax。
尿不濕最早是給宇航員用的
這麼多回答怎麼就沒有阿波羅計劃呢?
太空競賽的技術積累惠及了幾乎所有領域。還有GE通用電氣。產品線太全了
昌河是做直升機的,大名鼎鼎的武直10就是他搞的三星,不只是手機,人家也造軍火,造核電站,迪拜塔和台灣的101大樓就是三星建的
空調,空調剛發明時是給機器用的後來才有了專門面向人的空調。
手機
空調
沃爾沃叢林坦克。
推薦閱讀:
※如何建立團隊?
※凡客為何會沒落?
※有人了解康婷模式嗎?和完美、安利什麼的一樣嗎?
※在屈臣氏等賣護化品的商店裡,「美容顧問」的話可以相信多少?
※元祖會不會倒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