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C 的頭戴式虛擬現實顯示設備 Vive 的實際體驗如何?
請知乎上拿到開發者預覽版本的朋友說說實際的體驗吧,如果能有和 Oculus Rift 的對比那就更贊了:)
我4月份的上手詳細體驗請見:HTC/Valve Vive 上手體驗報告後來我大概又體驗了兩回吧。 目前應該沒人拿到開發者預覽版。這裡放下國外HTC Vive 開箱多圖+視頻+逗比說明書(圖太多,知乎又抽風載入不了視頻了)
把公眾號文章搬過來……改了一些病句。愛上HTC Vive我用了一周的時間,其中六天在做前期準備
雖然不願意承認,但我還是得說,一直以來我無法給出PC端頭盔評測的原因在於我特別恐懼需要複雜組裝(包括裝軟體,裝驅動)的硬體設備,這也是為什麼我一直覺得移動端頭盔才有未來,畢竟很多人能接受的操作複雜程度止於下載個APP,我是說,針對我這樣的懶癌。
但畢竟這次我們將迎來的是HTC Vive,這個號稱目前VR效果最佳的設備,我不想僅僅只是在HTC Vive的體驗會上玩那些大家都已經稱頌過的遊戲,我想知道這款設備到底如何運作以至於人人稱好又是否簡潔完美能普及大眾。所以在得知朋友公司申請到了HTC Vive Pre開發者套件以後,我鼓足勇氣提議,「這次從頭到尾讓我自己來調試設備吧!」,然而我真傻真的,我單知道調試HTC Vive Pre會遇到一些挫折,但我不知道準備的每一步都是一道坎。因此就有了這篇評測的標題,那麼首先,我想和大家談談,
前六天我在準備什麼
為了評測HTC Vive,我之前好好做了功課,首先第一步當然是購入一套能支撐得起SteamVR運行的PC,在朋友推薦下,最後我選擇的是:
華碩(ASUS)猛禽STRIX-GTX980-DC2OC-4GD5 1279MHz/7010MHz 4GB/256bit DDR5 PCI-E 3.0 顯卡(京東,4099rmb)
華碩(ASUS)Z97-AR 主板 (Intel Z97/LGA 1150)(京東,999RMB)
英特爾(Intel)酷睿四核 i7-4790k 1150介面 盒裝CPU處理器(京東,2349RMB)
先馬(SAMA) 領秀 標準版 全塔機箱(京東,229RMB)
以及內存條、硬碟、電源、機箱風扇等。
電腦組裝不是由我完成的,不然我這篇評測的標題可能是,「愛上HTC Vive我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其中三十天在裝電腦」,由衷感謝幫我選電腦配件組裝電腦的同事,這是我在安裝HTC Vive的過程中唯一不覺得困難的事情(微笑臉)。
電腦組裝完成後,我屁顛屁顛地插頭盔準備開始用了(根本不管使用指南中第一條就是讓我找個空房間放基站/Lighthouse,幻覺只要把頭盔連上電腦就能用)。我按著說明先將linkbox(串流盒)連接電腦,卻死在裝驅動這一節。我的電腦無論如何也無法識別出linkbox中的兩個驅動,插上頭盔也沒辦法識別頭盔,其中還有個藍牙驅動上哪兒都找不到,我內心幾乎是崩潰的。官方論壇以及國外的論壇都有人遇到過類似的情況,官方給出的解決方法大概類似於多試幾次或者升級驅動之類的。港真,這真不是我可以理解的範疇,更何況這麼多線湊在一起,根本找不到是誰不靈啊!
我拜託公司兩位大牛折騰了兩天,終於解決了驅動問題,可以在電腦上搜索到HMD了,大牛稱問題應該出在電腦之前安裝的驅動精靈(還是驅動之家)上,這個軟體妨礙了驅動的安裝和更新。對於這個問題,我不清楚是因為開發者套件針對開發者,所以提高了使用難度,還是設備本身與電腦系統就存在兼容障礙,但我確定我並不是唯一出現找不到驅動這個問題的人。我只能期待預售的版本可以附上一本詳盡的說明書(要是能多配個幾個能排查問題的客服就更好了),幫助用戶解決這些第一步就死的問題。也建議大家提高英語能力,在出現故障的時候點擊一下「troubleshooting」,看一下官網是如何排查故障的。
在千辛萬苦識別出頭盔以後,難道就可以開心地使用HTC Vive了嗎?我再一次錯了,HTC Vive必須配合基站(basestation,那兩個小方塊)才能使用,而且兩個人手抬著它都沒用(至少我們這樣嘗試過無效),一定要固定在位置較高的雲台之上。官方並沒有提供相應的配件或者購買鏈接,我連那個安裝基站的東西叫什麼我一開始都找不到(叫1/4螺絲口雲台),所以我們硬著頭皮在淘寶上買了(裝修用的)高三腳架和雲台。比照一下官方體驗會上的三腳架(左)和我們安裝的三腳架(右):
我買的三腳架太劣質,其中一個固定支架還被我撇斷了(能想像我當時的懵嗎!),我就不po淘寶連接了,只想問一句:淘寶商家們你們看到商機了嗎?
當我完全搭建好設備以後,企圖使用開發者的兌換code看一些HTC Vive的demo(比如Job Simulator,TheBlu等等),發現兌換碼無效(欲哭無淚狀),而Steam VR上還沒有什麼可以下載/購買的支持HTC Vive的內容,大部分都要四月份之後才能正式開放。祝福大家不要遇到跟我一樣的問題,當然在HTC客服的幫助下,這些問題都是可以解決的。
事實上,我出現的很多問題如果能有詳細的中文說明(戳原文鏈接可見台版的指南),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問題在於當我拆開HTC Vive Pre碩大的紙盒,裡面只有一張紙,上面寫著「Start From Here」,簡直蒙蔽。
在這裡小小的總結下,HTC Vive Pre的正確準備工作:
拿到HTC Vive Pre前:
1.準備能適配VR的電腦,Steam商店中有個名為「SteamVR Performance Test」的應用可以測出電腦是否能承擔VR的運行,不過這個軟體比較大,有1G多,下下來也挺消耗時間的,如果電腦是根據要求另配的,無需做相關測試,如果是想知道自己之前使用的電腦能否搭配HTC Vive Pre,可以試試看。
2.安裝/註冊Steam,進入庫-工具下載Steam VR。
3.找好一個空間放這套設備,不用特別大,兩個基站對角線距離最長只支持五米,越空曠越好,但裡面如果有一些下雜物基本上也不妨礙使用。
4.買支撐基站(basestation或者我們通常稱呼的lighthouse)的雲台(1/4螺旋口),注意基站離地面最好要有2米高,建議購買支架比較便攜可以根據不同情況進行移動,但也可以選擇固定在牆上或者書架上。
5.準備插座,兩個基站都需要鏈接電源才能使用,以及兩個基站應位於一個空間的對角處。
拿到HTC Vive Pre後:
1.首先仔細閱讀說明書(中英文不盡相同,鏈接附在文末,建議對照閱讀),按類別分好配件避免各類線條太多造成混亂。
2.安裝兩個基站(基地台/basestation/lighthouse),注意這兩個基站沒必要拉得很遠,而且HTC VIVE支持站姿模式,意味著基站可以離得很近,兩個基站之間直線距離最遠不要超過5米,不然檢測不到。
3.理論上兩個基站間不必要用線連接就可以使用,但是為了更好的穩定性或者房間屋頂中央有吊燈什麼的擋在兩個基站中間,可以用傳輸線同步,但是我們這邊使用的時候出了一些bug,只有在連線的時候才能使用,但是我去參加體驗會的時候,看到所有的基站都是無線連接的。如果用線連接注意不要放在空間中央,不然可能會絆到。
4.按照說明連接電腦和頭盔,非常有可能出現讀不出頭盔的情況!請根據以下兩段信息進行排查。注意USB介面很有可能不支持3.0(這也是要跟只支持usb3.0的Oculus Rift撕架),因此可以嘗試USB2.0,總之多換幾次介面試試。
5.給手柄充電,鏈接電腦升級,給basestation升級。(如有需要)
6.安裝好Basestation,打開steamVR,鏈接頭盔,打開手柄,就會彈出一個空間設定界面,按照指示來就好了。注意如果basestation位置移動,需要重新設定。
7.還有今天接受的慘痛教訓。HTC Vive的基站周圍不要安排放置電視,基站的光線會對遙控器造成干擾,憋問我是怎麼知道的!我報廢了朋友公司的一個遙控器!
最後,友情提示,如果在安裝HTC Vive的過程中遇到任何困難(據我看HTC各種論壇的帖子,真是什麼困難都可能出現阿),不要難過不要自暴自棄不要對自己失去信心,百度谷歌上論壇找微信群QQ群電話郵件客服,請多一點耐心相信問題一定會解決的,別急著退貨,因為你在HTC Vive上花費的所有時間都是有意義的,當你終於能啟動頭盔,看到HTC Vive中的那個世界臨近,如此完美,你會覺得一切都值得。
真VR當如HTC Vive
畢竟我也是玩過Oculus dk2,Gear VR的人了,各類鼓吹HTC Vive的文章視頻早已讓我審美疲勞了,我以為HTC Vive應該沒辦法再「嚇」我一跳了,然而在第一次調試好戴上HTC Vive的時候,我還是欣喜不已(並不是因為等到這一天已經消耗了我所有的精力),儘管眼前只是一片白花花的如同坐標軸的空洞景象,但我居然能看到腳下的兩個手柄,並且能準確地在相同位置拿到實物,這個感覺實在是太奇妙了。這種體驗是我之前使用任何頭盔都不曾體驗過的,大部分的VR眼鏡連走動都做不到,更何況定位手/手柄的位置。
知覺的一致對於VR有多重要,想想之前玩頭盔的各種眩暈就可以明白了,大部分的眩暈狀況的出現都是因為用戶身體感知到的和眼前看到的出現了偏差,比如鏡頭在移動,而你的身子卻不能前進,又或者你蹲下來,眼前的狀況還是一模一樣。HTC Vive則打造了一個徹底虛擬的空間,在這個空間中動作和行為都是被認可接受甚至映現在虛擬世界中的。這個空間的大小雖然有限,但聊勝於無,頭盔中的這個世界變幻無窮,於是即使在狹隘的空間中,人人都是宇宙之王。HTC Vive在動作捕捉方面完成非常出色,基本感受不到延遲,對手柄的捕捉和圖像重構也相當精準,在下面的章節中我也會試圖解釋一下HTC Vive的原理。
由於兌換碼的問題,我率先體驗到的不是之前比較火爆的demo,而是花錢買了一個名為WaterBear的遊戲,具體而言就是虛擬拆水管接水管。這款遊戲要求比較大的空間進行操作,操作類似於JOB SIMULATOR,有一些困難,需要時間適應,但是第一次能在遊戲中行走,感覺還是非常神奇,尤其是在過關以後一顆拿手柄抓起一隻水熊,用另一隻手柄「撫摸」,實在很萌態。
必須承認,Vive的手柄實在很棒,除了按鍵豐富,還會有一定的震動反饋效果,這一點點的效果帶來的感覺完全不同,譬如在太空射擊遊戲「太空海盜」(SpacePirate)中,被敵方攻擊以後,不僅會眼前一花,手柄也有所震動,沉浸感滿分!
而真正讓我路轉粉的應用就是谷歌出品的Tilt Brush,一款在虛擬空間作畫的應用。在網路上已經有一些利用Tilt Brush繪畫的視頻,這個號稱讓畫家都著迷不已的應用,我從最開始就非常期待,當我真正親身體驗的時候,果然迷戀得不能自拔。我從小就喜歡隨手畫一些小人小動物,它們有著名字,會聊天也會吵架,隨著年齡漸長,我忙於學習工作,早已忘記這些紙上的小夥伴。在Tilt Brush這個應用中,空曠的世界只有我一人,我可以置身潔白的雪地之中,也可以佇立在無垠的星空里,當我用閃亮的畫筆在空中划出第一道弧線,我便想起了我童年的那些小夥伴,我忍不住勾勒出他們的樣子,那些二維的小人在虛擬的空間中逐漸顯現,我能從每個角度勾勒它們,它們就和我一般大小,就在我身邊,好像是可以觸碰的鮮活生命,我終於「見」到了童年的朋友,那種感動難以言喻。分享一張我用Tilt Brush做的塗鴉。
除了Tilt Brush這種工具類型的應用,HTC Vive最大的突破應該是空間感的加入以及精準的動作捕捉,這也大大地增加了交互的可能性。許多有趣的遊戲也應運而生,比如呼聲很高的多人槍戰遊戲Hover Junkers,真人版CS指日可待。HTC Vive很棒的一點就是延展性和兼容性很高,兩個基站內可以支持多個頭盔同時運行,加上和真實的比例,交互的空間巨大。我非常嚮往Vive所描述的Vive Home,每個人的頭盔主頁都是一個自己的「家」,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裝飾,朋友之間無論隔得多麼遙遠只要戴上頭盔都可以去彼此的「家」互相探訪,賽博時空的魅力莫過於此。
我看到不少人詢問,HTC Vive能看電影/視頻嗎?我由衷讚美這些錢太多的土豪,這顯然是殺雞用牛刀。隨著移動端頭盔的完善,用頭盔模擬齣電影院的效果不是什麼難事,事實上任何一個頭戴顯示器都可以做到。(對不起,這一點我錯了,用Virtual Desktop看視頻/電影爽fly,看我這篇安利文:http://zhuanlan.zhihu.com/p/20727894?refer=xinfantangHTC )。 Vive的意義就在於真正地實現了虛擬現實,營造出了一個適應於真實重力的純虛擬空間。在這個虛擬空間中,人可以無限接觸那些位置的世界,從世界盡頭到二次元,為什麼還要去模擬一個電影院呢?不過話又說回來,考慮到這麼多人戴頭盔只是想看看電影,HTC Vive能否考慮摒棄空間存在的使用模式呢(即不使用兩個基站)?
當然,HTC Vive的特殊性也增加遊戲/應用開發的難度,加入動作和手柄之後,這又是一個全新的遊戲思路,比如如何展示更廣闊的空間,如何調節遊戲中的速度,如何實現位置的轉換,以及如何利用手柄進行操作和交互等等,這都有待開發和探索,但是有Tilt Brush這樣優秀的應用在先,加上Steam的實力不可小覷(聽說已經有上百個VR應用在等著我花錢了),我對Vive平台上應用開發的潛力也充滿期待。
整個設備都像一個迷
港真,不說一大堆配件,光是HTC Vive頭盔的外表就讓我發怵。
這一臉坑坑窪窪的麻子!
(這是之前的版本,但pre也沒差)
這啤酒瓶底一般的鏡片!
這從頭盔上方伸出的一大抓線!
密恐癌要犯了!
嗯,這是個玩笑,HTC Vive的質感非常好,但由於外表過於複雜,閃著神秘紅光的lighthouse,中間有個圈的手柄明明長得一樣居然還分左右,加上效果好到不可思議的動作捕捉,這整個設備在我看來都像是一個謎。
HTC Vive採取了一個區別於Kinect的很棒的動作捕捉和識別思路,不再依賴於視覺重構,而是利用純物理學邏輯。
Vive最核心的動作採集工具就是兩個基站,簡單來說「lighthouse」技術就是利用兩個基站發出LED光,類似於雷達,這些光束以每秒60次的頻率掃射整個房間,頭盔上的32個接收器和手柄上的24歌接收器偵測到基站發出的光並計時,通過時間信息來判斷出頭盔和手柄的位置,再在虛擬空間中重構一個手柄的圖像出來。我們可以理解整個空間是由是由特殊光線構成的坐標系,而頭盔和手柄上的每個接收器都有一個特殊的代號,通過得知某個代號的位置,則可以推算出頭盔/手柄在整個空間的位置了。
乍看上去,這似乎是一個繁瑣並且容易出紕漏的解決方案,但事實證明這個方案還是非常穩定的,精準程度超乎想像。從Tilt Brush這類應用看來,Vive的動作捕捉雖然不是完美,還是可能出現偏差,但相比於僅僅依靠IMU,要精準得多,基本上可以矇騙大多數人的感官。雖然我們懷疑Vive的頭盔可以徹底摒棄IMU,純粹依靠計算來定位,但事實上裡面還是有IMU的,因為我們嘗試遮住基站,而頭部移動依然是可以感知到的,考慮到基站光線還不夠穩定,IMU的加入無疑提升了頭盔的使用感。
頭盔評測方面我一般不會寫舒適度這個問題,因為市面上的頭盔根本就沒有一個是舒適的,而且調節方法也昭然若揭,但是HTC Vive的舒適度調節方面確實可圈可點,我是說,在看說明書之前我根本沒想到頭盔的鏡距、瞳距什麼的能調,因為根本想不到這些部位是調節的機關!先上最近才找到的官方說明圖:
我還一直YY調節瞳距的那個小棍子是天線什麼的,至於鏡頭距離旋鈕,平時看是這樣的:
拔掉才是:
(不用把整個都拔出來!把橡膠圈往上移旋轉就可以調節!)
火腿腸的設計我真的不懂。儘管如此,我還是願意稱HTC Vive Pre是目前我試過的最舒適的VR設備:支持戴眼鏡使用+鏡片不起霧+佩戴牢固+瞳距可調節,夫復何求!
最後再提一下頭盔上那個攝像頭,我非常好奇這個攝像頭究竟會怎麼用,是在虛擬現實中打開一個小的取景框,還是對虛擬空間進行一個重構(如下圖),因為我自己還沒找到那個攝像頭應該怎麼開,據說是最近新開放了一個Tron Mode可以達到下圖的效果,對於這個功能我覺得相當有意思,友司科學家指出,這不過是將相機看到的內容進行處理然後直接呈現在眼前,並沒有真正地對物體進行重構,不過這個功能的意義在於一定程度上結合了虛擬與現實,接下來我也會主要關注這方面的內容並另外撰文。
本來我很想另寫一個章節來探討HTC Vive是否為實現虛擬現實最佳的解決方案,儘管看上去HTC Vive是目前最優秀的虛擬現實設備,但考慮到Oculus Rift CV1我還沒拿到手,因此我沒有辦法很快地得出結論。當然,我不是說HTC Vive沒有缺陷,複雜繁瑣就是它最大的缺陷,但是比起它能給人帶來的驚人的沉浸感,我認為複雜繁瑣不足以成為阻礙其推廣的因素。另一方面,我還認為HTC Vive的解決方案不是唯一實現VR的路徑,離AR也相距甚遠,主要問題在於使用HTC Vive的空間有所限制,必須在室內的固定範圍內使用,而僅僅利用光學只可以判斷物體位置,但沒有辦法重構周圍環境,HTC 的技術對於PC端虛擬現實已經夠用,讓我好奇的是不知道HTC將如何發展移動端的虛擬現實技術,畢竟它把門檻已經提得很高了。
至於應不應該買HTC Vive,我的建議是如果你感興趣,哪怕是一點點,就先去體驗會試試(深圳的朋友3月18號之前可以去威盛大廈29層體驗,開放時間是10:00-18:00),聽說HTC 還準備做一些線下體驗店,這樣就更方便普通消費者去體驗了。因為據我所知,不是所有人都能適應HTC Vive帶來的虛擬空間感,也不是所有人都感覺花上萬塊錢買一套虛擬現實設備是值得的,但同時我也相信,有的人會和我一樣,在第一次接觸虛擬現實就深深著迷,對這項尚不成熟的技術無限嚮往。
從來沒有什麼技術是一蹴而就,通往羅馬的道路也絕對不只一條,HTC Vive不是虛擬現實設備的終點,而是一個非常出色的起點,與此同時,我仍然期待更多消費級的產品出現,讓更多人有機會接觸到這個有趣的技術。
附:
台版指南:http://www.htc.com/managed-assets/shared/desktop/vive/Vive_PRE_User_Guide_CHT.pdf
英文指南:HTC Vive PRE Installation Guide
感謝大牛們設備提供和技術支持。
噢,歡迎關注我們(沒有福利)(也沒有軟廣)(更新速度緩慢)(但也懶得抄別人文章)的VR向公眾號:xinfantang
---------------------更新-------------------------
Oculus CV1還沒到手 心塞……我也想早日評測……
更新:問了下lab的人,oculus只能轉頭不能走動,htc可以戴著隨便走,比oculus好多啦!
---
前言:我本來看到的是問開發者版htc vive pre和vive的區別的那道題,可惜沒有試過pre。。。不過今天剛玩了一下vive,所以搜到了這道題。
先發幾個圖,我並不知道同事在錄像,否則會更注意體態的。。。
vive這次試用,我玩了一個做菜的小遊戲,然後看了一段大概一分鐘的視頻,視頻可以走動,但不能交互。
玩oculus的時候,我玩了一個水上射擊遊戲,不過那是大概八九個月前的事情了。
1. vive的做菜遊戲
我帶的這個不是最終發布版本,所以比較重,據說發行版會輕20%,然並卵,還是好重。。。眼鏡在腦袋後面綁了一道,上面又掛了一道,但我個人體驗是眼鏡前端還是會重一點,所以微微往下滑,這也是為什麼我站姿這麼詭異,因為要後仰平衡重量。
沒有遊戲的時候是空白的地面,帶有一圈一圈的定位線,遊戲開始前走到正中。圖上那個紅杆子,上面閃小綠光那個,是用來定位的,呈對角線狀放了倆。
遊戲開始時,能看到一個巨大的顯示屏,上面寫著你需要做的步驟,身前身後360度有各種菜品,上菜窗口,鍋,微波爐,冰箱等等。操作手柄是掛在手腕上的,這個遊戲里沒有用到拇指,扣動食指可以控制遊戲里的手握起從而拿到東西,這個交互方法還是蠻不自然的,不過我看到之後可能會採用的幾個設計圖,會讓手指自由很多,甚至能做出打響指的手勢,不知道有沒有涉密,就不詳細說了。
遊戲畫面比較粗糙,模型建得不細,物體上很多應該平滑的地方顯得有稜有角,不過整體畫風是動畫感的,所以也能接受吧。我等會兒搜下有沒有圖,補一個上來。
因為廚房是環繞我的,但是帶著笨拙的眼鏡(這應該叫頭盔吧。。。),加上一堆線,轉身非常困難,而且在遊戲里明顯比現實中腦子遲緩很多,比如找個雞蛋會找半天。。。遊戲里的指示也要看一會兒才能明白。感覺80%的智商都扔家裡了沒帶出門。。。
清晰度55%,真實感30%,可玩性35%。
2. oculus的射擊遊戲
這個我是學校嘉年華的時候玩的,坐在椅子上的一個水上射擊遊戲。我坐在一個類似辦公椅的轉椅上,手柄就是椅子的扶手,有幾個按鈕。遊戲者坐在可憐的小破船上,攻擊對面的戰艇,由於我射擊類遊戲奇差,基本上就坐在椅子上看了會兒海面,然後挨了會兒打,就掛了。。。
水的效果一般般,波光粼粼,透徹見底什麼的就別想了,感覺是一塊粗糙的藍色綢布。最大的問題是解析度顯得很一般,我覺得玩遊戲還是過山車啊,侏羅紀公園啊這種比較驚險的遊戲效果比較好,這種比較安靜的,給遊戲者太多時間盯著不完美的畫面了。
跟HTC vive比的話,我覺得不相上下,而且只玩過兩個遊戲也不太好比。
清晰度55%,真實感45%,可玩性30%。
3. vive的視頻
看了一個深海廢墟的視頻,能走動,不能交互,有個大鯨魚。。。反正戳它也沒反應,我索性沒怎麼動手。
環境還是非常真實的,這時候眼鏡已經帶得有點久,稍微有一點點暈,但可以接受。
小魚們泛著閃閃鱗光,很美,腳下是一個甲板的殘骸,我走到欄杆前的時候,其實我知道前面是地面,但沒有往前走,視覺的影響太大了,我也不想破壞這個情景,真的走出去卻掉不下去會感覺很奇怪的。
深藍的海底,有一隻巨大的鯨魚滑過,還緩緩地對我眨了一次眼,還是很美好的!
清晰度80%,真實感70%,可玩性20%。
以上!更新:HTC VIVE深圳開發者峰會現場體驗
今年是VR的元年,大量的VR產品和設備出現。HTC Vive作為目前的PC端VR設備巨頭之一也對我頗具吸引力。之前去體驗過Oculus Rift感覺非常不錯,這次深圳有開發者峰會,我果斷第一時間去現場體驗。
首先要說的是PC的配置,眾所周知PC端的VR對配置要求非常高,一個是因為雙屏幕的解析度達到了2K(每隻眼睛1080x1200,兩個屏幕屏共2160x1200),另外一個就是要保證遊戲畫面在90幀以上。所以最基本的顯卡要求都是要在GTX 1060以上。
先看使用HTC Vive的基礎設備——一台高端遊戲PC,顯卡GTX 1060以上。外設配置需要耳機、麥克風。
HTC Vive的一個缺點就是頭盔要有線連接,很多線連在頭上,這點在體驗的時候非常不方便。
接下來就是黑科技了,HTC Vive自帶兩個位置捕捉設備,裝在兩個牆角,可以在空間內捕捉玩家的行動,位置以及移動(這個功能Oculus Rift和PS VR絕對沒有,PS VR那個camera捕捉對比這個弱爆了)。不過要想玩這個還需要一定的空間成本,至少家裡面要有一間空房間才能爽玩,官方推薦是16平方米的空間,當然小一點也行,這些都可以設置。
接下來是VR頭盔設備,HTC Vive這個設計的很人性化,就算你帶著眼鏡,一樣可以把頭盔帶上。之前我用過Oculus Rift,雖然可以強行塞眼鏡進去,但是他的設計根本沒有為近視玩家考慮,帶著非常的變扭。
最後就是手柄,這兩個手柄可以在遊戲中模擬武器、手等等的互動,可以讓你在遊戲中做出攀爬、揮舞等等的動作。
整個體驗空間,左邊和右邊兩個位置感應攝像頭(當然支架是不送的),右下角是在給手柄充電。
HTC Vive的最大優勢就是和steam合作,可以暢玩steam VR遊戲。現在steam平台上已經有一些支持HTC Vive的遊戲,估計大家體驗最多的就是這個theBlu深海看鯨魚的。HTC Vive連接電腦後,在steam上會現實VR的圖樣,並且可以直接玩steam VR遊戲。現在支持的遊戲還不多,不過我覺得steam這個平台,遊戲的數量大可不用擔心。
最後上幾張本人體驗的照片
這次體驗的Demo裡面有控制手柄打球的、有用雙手拉鎖鏈過橋的,爬梯子,還有打殭屍的。位置感應+雙手柄模擬雙手操作起來玩遊戲確實相當震撼,並且全程對你的移動位置有監控,快到預設的空間區域邊緣的時候,遊戲裡面會有網狀的空氣牆提醒,讓你不會走出預設空間或者撞牆。期待真正完整的VR遊戲到來,現在都是Demo根本無法爽玩。
最後,說實話在Oculus Rift、PS VR、HTC Vive這3款最強的VR設備裡面,我還是更看好Oculus Rift。
PS VR的優勢在於PS4機器價格的低廉,劣勢在於PS4機能的限制,單眼960x1080的低解析度以及遊戲幀數沒法保障(雖然官方說90幀和120幀,但是就PS4那機能要麼幀數不達標,要麼畫面跟不上)。
HTC Vive的優勢在於steam VR合作以及雙攝像頭和模擬手柄的黑科技,劣勢在於價格太貴(國行6888),並且需要專門的空間(一間16平米以上的遊戲房),註定這款產品不能普及,只能成為土豪的玩物。
而Oculus Rift集成了兩家的長處,首先是在高端PC平台,遊戲幀數和畫面有保障。手柄操作,沒有空間要求,適合廣大普通玩家。並且現在售價599刀是包括XBOX手柄的(手柄價值60刀),如果以後推出無手柄版本,價格再控制一下在500刀的話,非常有前景。並且還有重要的一點,Oculus是最早做VR的廠商之一,之前推出的Oculus DK開發者版本都有兩代,專門給VR開發者用,所以Oculus的開發程度應該比HTC Vive和PS VR要高很多。
前兩天HTCvive有免費體驗的時候去參加過。第一次感受到科技帶給我的震撼。VR尚且如此,不知道HoloLens又是怎樣的效果。現在的時代無疑已經是VR+AR的天下。因為是第一次體驗,所以忘記了其實這東西還是有些重量的,帶上去馬上就進入了另一個世界的感覺非常神奇。這不是一個暴風魔鏡的盒子就能體會到的。在震撼之餘有點小小的遺憾就是像素跟畫面的問題。說真的,至少用上現在非常NB的GTX 980TI才能模擬出更細膩的畫面吧。
最震撼的是theBlu
最好玩的是The Lab的LONGBOW
最爽的還是I社的PlayClub+VR補丁
主要問題倒還不是像素顆粒感,而是高反差的畫面帶來的眩光格外嚴重,非常刺眼而且容易帶來眩暈。
其次是頭盔在運動中容易松...四月底在中國大陸官網上預定的vive終於到貨了。體驗下來感覺很好,高票答案都說得七七八八了,我要吐槽的是:大陸送的三個遊戲和美國版不同(美國版送的是Tilt Brush、Job Simulator、Fantastic Contraption),美版的三個遊戲在steam上價值300多rmb,哎,只能自己掏錢買了。
另外說說幾個值得一玩的應用吧the Blu:海洋模擬,很棒的demo設計,收費the Lab:Valve官方出品的n合一作品,好評如潮,免費的!可以體驗冰島風情,魔幻小商店,雷霆戰機,射箭,修理機器人,觀察三維掃描後的人體,還有在太陽系裡把各個行星當彈珠彈。Space Pirate Trainer:第一人稱射擊的感覺經驗,還可以調成一手持盾一手射擊,太棒了,不過沒有劇情,單純刷分遊戲,收費Virtual Desktop:可以實現在頭盔里玩常規遊戲,或者看電影。我在裡面完了下GTA5,會暈(因為遊戲里主角的視角是滑鼠決定的,然而頭盔參合進來以後就有腦分裂的感覺……)看電影的話,受解析度限制,1080p的Blu Ray Rip資源其實就浪費了,但是整體給人的感覺是非常新鮮的,收費大陸vive官方商城上還有一些國產的軟體,在steam上沒有,只在vive商城有售,體驗了幾個免費的小遊戲,基本上也都是demo級別,但是製作完整度和精美程度都沒有the Lab好。只能隨便看看,不值得買,商城裡還有優酷土豆的應用,但是完成度很低很低。
vive的體驗雖好,但是一套vive設備=6888rmb,一張GTX980顯卡≈4500rmb,買幾個遊戲≈500rmb,這個消費水平,要普及開來估計尚需時日。我希望VIVE能把HTC重新振作起來,希望VALVE能開發出更多激動人心的應用,以目前的狀態來看,一切需要的只是時間而已。
ps:我發現了一個商機,開VR遊戲體驗店,50元體驗15分鐘,應該很快能回本。北京昌平回龍觀西大街,華聯西側,開了一家大夢虛擬現實體驗館,用了幾台VIVE,很爽。老闆目前還處於定價迷茫期,所以很便宜。大家儘快前去打劫。地鐵龍澤站下即到
自己來體驗一下就好了,VR這東西說不清楚今天跑到朋友家體驗了一把vive——總得來說:效果驚艷,臨場感驚人。
我一共玩了兩個遊戲(Holopoint和Budget Cuts),嘗試了一個應用(tilt brush)
Holopoint是一個射箭遊戲,玩家嘗試向屋內隨機出現的目標射箭,目標在被射中或者一段時間後會爆炸並向玩家發射箭矢。遊戲模式本身很簡單,但是玩家會身·體·力·行地瞄準、發射、躲避箭矢,臨場感非常強,所以我玩了五關就已經開始出汗,當脫下設備的時候發現大腿已經酸了(因為不停地深蹲躲箭)。至於Budget Cuts,玩家可以利用手上的工具拾取道具,解鎖防盜設備,進行傳送。遊戲本身不是特別有趣,但有意思的地方在於你在進行遊戲時要躲避巡視的機器人—機器人一旦發現你就會開槍殺死你。我在不注意的時候直接傳送到了有機器人的地方,然後就被開槍打死了——機器人開槍的一瞬間,配合畫面音效臨場感特別驚人,可以說是「直接嚇死本寶寶了」。腦洞了一下如果把經典的恐怖遊戲(寂靜嶺、生化危機、零系列)移植到vr,我估計諸君沒準可以看到「vr恐怖遊戲太逼真,玩家心臟病發進醫院」的頭條。應用tilt brush本身很有意思,概括地來說就是在三維環境里進行二維繪畫,所以雖然你每一筆都只能畫一個平面,但是多個平面能夠構造出很驚艷的立體效果——但我覺得這個應用應該還是非常早期的試驗階段,因為工具的缺乏不能有很好的應用實例(當然更有可能造成我這個感覺的原因是我不!會!畫!——sad face)綜上,這次體驗大大我超出預期值——vive構建的虛擬現實已經有了非常非常高的完成度,現在需要的就只有適當的等待時間讓各個vr遊戲應用開發商去推出大作。
PS:1. 雖然這次體驗非常讓我驚艷,但短時間我並沒有購買vive的計劃——主要的原因是vive需要的無障礙的空間比較大,需要專門的房間去部署相關設備;同時現在vive也缺乏足夠驅動我購買設備的大作。2. vive設備如果不調整好,在快速轉向時視野會有晃動,久了會頭暈;如果長時間佩戴,脫下後也會有不適感。有幸體會過一次HTC Vive,基本上沒有眩暈感,解決了目前大部分虛擬頭戴顯示器無法根治的問題。在不同場景的演示中,可以通過搖動頭部迅速轉換視角、並使用手中的控制器來實現行走戰鬥等操作,這與Oculus Rift等使用傳統手柄控制器的體驗完全不同,帶來了極為強烈的代入感。另外,還提供了諸如畫圖等工具形式的不同體驗,頭部、手部的運動與虛擬現實視角、動作的同步體驗,整體來說是非常酷的,可惜眼睛不便宜,而且想玩的話,顯卡也是制約畫質的一個因素,最少得要GTX970才行。
春節前跟同事一行去體驗過一次,每人都玩了一款遊戲,看了一個視頻,視頻的話就是@酈橙錦妖一隻麋鹿體驗的那個深海廢墟,感覺很真實,無暈眩感;遊戲的話,可以直接用手柄來操作,但是不是很流暢。
具體的可以看同事寫的一個報告:http://www.72byte.com/worthy/201601287996知道你們喜歡看妹子,就放兩張妹子的圖吧~坐標美帝,前兩天感恩節排了快四十分鐘的隊終於在mall裡面的MS store試玩了。
一個人可以體驗三個遊戲或者demo,我選了theBlu, Fantastic Contraption和pirate打槍的那個。剛塞上眼睛的第一感覺就是有點漏光…我可以通過下面的縫隙看到旁邊人的腳…
經過一個簡單的適應介紹(一個小機器人跟你說話,讓你來回走,試一下手柄),就進入theBlu.坦白說感覺還是不錯的,可以四處走走看看,我還試了一下如果有小魚游過來用手擋它們還是有反應會避開的。整體的沉浸感也很好。唯一的缺點是能走的範圍實在太小了…稍微走一走限定範圍的紅框就會出現。
第二個Fantastic Contraption是我真的很喜歡的一個。作為女孩子本身可愛的畫面就很有吸引力。這是一個可以把任何東西拿起來然後隨便搭建的遊戲。經過嘗試,任何你能拿的起來的東西都可以扔出去~玩到最後一隻氣球小貓會變大。你搭好之後如果退幾步可以看到非常立體的結構,很真實。我覺得這個遊戲跟tilt brush原理差不多的。
第三個打槍的體驗有一點點差。首先不知道為什麼,我一進去畫面就非常模糊,朦朦朧朧的。然後就是換武器的動作反應不是很靈敏。不過被擊中之後會震動這一點還挺好的。
朋友還玩了射箭小人跟一個可以在山上漫步的demo,她說射箭那個準頭有偏差,明明對準樂但是射出去的時候總是偏右。
總體來說我覺得還是挺好玩的!因為我一直很期待玩VR遊戲的,這次總算體驗到了。不足之處是頭盔的線老是纏到腳,來回走的時候很礙事。還有就是對於有些遊戲來說手柄操作過於複雜,比如tilt brush換顏色什麼的,選項太多。
如果預算充足會考慮入一個寶貝是昨天收到的,非常開心,非常興奮,折騰了一晚上,安裝調試,裝軟體,現在有時間,為大家分享下第一天的使用感受。
現在市場上有三款VR設備,一個是HTC的VIVE,一個是索尼的PLAYSTATION VR,一個是Oculus VR。 初次見識htc的vive是在打dota時,因為htc的vive是跟steam合作的產品,dota又是在steam平台上運行的,所以有一段時間遊戲平台上很多vive的廣告。也正是因為經常用steam這個平台,所以選擇了HTC的vive。索尼的VR需要連接ps,oculus則不知為何物。預售的時候蠻便宜,可惜錯過了,前兩周才下單的,從美國發貨寄到澳大利亞。網上的價格是800美金,可是寄到澳洲的我運費和稅費竟然是200刀,真是坑人,不過太想要這款儀器了,錢么,該花就花吧,所以總共花了1000美金,合人民幣6500¥,京東上6999,差不多,如果需要買,就直接京東下單吧,還快捷省事。如果嫌貴,那就別想了,短時間內便宜不下來。
開箱圖:如圖所示,開箱之後,左邊是手柄和激光定位器,連接器,右邊是頭罩,數據線。
安裝的時候,需要清理出一個比較空曠的地方,激光定位器安裝在遊戲區的兩個對角,相對安裝,距離不可以超過5米。這裡要提醒大家:激光定位器需要釘在牆上,比頭頂略高即可,這一點很尷尬,因為是租的房子,不可以隨便打洞;也可以固定在書架上,可惜並沒有固定的夾子還得自己去買,而且也沒有那麼高的架子;也可以用三腳架。去外面找了好幾家店都沒找到合適的,架子和三腳架都太矮,而且老貴了。最後沒法子了,我就去bunnings買了兩塊木板,斜靠在牆上,把定位器固定在了木板上,(太機智了有木有~)木板容易倒,要用膠帶粘緊。如圖所示,右側的木板(室友入鏡 如果她發現了這張照片 估計會殺了我,不過估計她不太關注這類問題)。然後連接七七八八的線,下載vive的安裝程序,下載steam里的vr遊戲,開始測試,開玩兒。第一次接觸,感覺真的是,太棒了!激光定位器可以感知手柄的位置和朝向,每一寸小動作都能檢測到,這一點,實在是太贊。
關於遊戲:建議一定要在vr寄到之前先下好,這樣就不會手忙腳亂了,畢竟遊戲都很大,幾百兆,幾個G,steam里有個免費的the lab,是官方出品的,裡面有幾個小遊戲,都很不錯,建議下載;還有其它遊戲,不要不捨得花錢,免費的很少有好玩兒的,大部分都是10-30美元。我才用了一天,更多遊戲推薦只能以後再補充了。關於使用感受,amazing! 簡直amazing,相當amazing! 你不去試試絕對不會想到有多麼的精彩。(近視無所謂的)在外面的人看來,真的是超傻的,如上圖所示,在打乒乓球。如果後續有啥新的想法再更新吧! 2016-8-24
更新2018-8-25
談一下幾款遊戲的體驗:1. The lab,是valve出品的,免費的,裡面有幾個簡單的小遊戲組成,有遛狗的,有射箭防禦的,有戰機射擊躲閃的,還有投擲球球的,好像還有個spider room 沒有點進去。這個雖然是免費,但是畫質絕對一流,有可能是畫面比較簡單吧,我覺得還是很流暢的很漂亮的,沒有不適感,或許是官方做的榜樣吧,希望所有的遊戲都能認真一些,把畫質提上去。價格:free得分:5.02. In Mind, 就是去大腦裡面殺死病變細胞的,就像坐在一個過山車上,看到病變的細胞,盯著它看三秒鐘就可以治癒,很是簡單,三五分鐘,很快就玩兒完了,裡面的場景很贊,畫質五星,不過真的是太簡單了。室友玩兒的時候竟然被嚇到,我真的不知道為何會被嚇到,你看,多可愛。價格:free得分:4.03. VR Ping pang, 一款打乒乓的遊戲,手柄控制牌面,揮拍的速度決定擊球的力度,由於手柄的握持方式,不好控制拍面,所以準確度很低。畫質是渣畫質,渣的飛起,非常不建議購買,我認為不久的就會推出更多更優質的乒乓遊戲,拭目以待。價格:4.99$
得分:1.54. The nest, 一款狙擊遊戲,只玩兒了三分鐘,沒勁,場面單一,畫質堪憂。還不如去the lab里射箭呢。不推薦購買。價格:9.99$得分:2.05. Holopoint ,一款射箭的遊戲,頗有半藏的感覺,場景就是一個房間,開始時射擊立方體,後面關卡會出來人形,射擊完之後 會有方塊蹦出,需要躲閃,第一次差點兒閃到腰,十五分鐘,就出汗了,真的是預防頸椎病 腰椎間盤突出的好工具呀,非常推薦下載。
價格:14.99$得分:4.06. Hover Junkers 嗯,這個是目前最好的移動射擊類遊戲了,場景是開著飛船,相互射擊,到處跑,找人打架,還可以對話,平移的時候 沒有暈眩感,可一旦有個山坡 又起伏的時候,就有陣陣的不適,就像暈車,射擊這一塊還是很好玩兒的,散彈槍需要裝彈後 往上一甩;左輪手槍裝彈後往右甩,嘖嘖嘖,很逼真。
價格:34.99$得分:4.07. Fruit Ninja VR 切水果,這個切水果呀,變成vr版,跟在ipad上切 感覺完全不一樣,當西瓜丟過來的時候,會下意識的往一邊躲,手柄則會變成兩柄長劍,相當帥氣,還有不同方位的水果丟過來。立體的很,有木有。我覺得這是目前所有的遊戲裡面做的最好的,由於切水果本身沒有什麼位移,所以不存在暈眩,場景的設計也很漂亮。 關鍵是什麼? 鍛煉身體呀!價格:14.99$得分:5.08.NVIDIA? VR Funhouse 裡面就像遊樂場,有砸瓶子,打地鼠,戳氣球,射飛盤,射輪盤幾個小遊戲,畫質相當一流,妥妥的是為了炫耀,超棒的VR展示。跟The lab一樣,只是示範性質的遊戲,但是從中可以感受下 VR 真的是無所不能啊!
價格:Free得分:5.09.The Brookhaven Experiment 這是一款典型的打殭屍的遊戲,站在曠野之中,殭屍從四面八方湧來,一個個的都沒皮,周圍漆黑一片,你拿這個手電筒,轉了一圈沒看到人,結果突然就有一具殭屍出現在你的面前,血淋淋的,哎呀媽,太他媽嚇人了!推薦帶著妹子一起玩,嗯就是這樣。
價格:19.99$得分:4.010. Raw Data 這個也是打架的遊戲,可以用刀槍燃燒彈 還可以用拳頭,對付各種機器人,裡面全是英文的,上手時比較吃力,還有任務模式,開始有把槍,子彈用完了就用拳頭,可是來了一波飛行器,這可怎麼打 總不能跳起來打吧 ^_^ 初次嘗試 還有待挖掘。 想要體驗移動攻擊和射擊,又不想面對殭屍這種噁心的傢伙,那就選這款吧!價格:39.99$得分:4.0目前為止,已經花了200多美刀在購買遊戲上了,感覺這就是個坑啊,╮(╯▽╰)╭ --------------------------------------------------2016-8-25---------------------------------------------------------------看完整圖片請進公眾號:Asukainfo
本文無圖,純體驗文和暢想文。
筆者上次帶著一眾友人去體驗了一把HTC Vive,效果不錯。
其實去年筆者裝機的時候就懷有私心的裝了一台VR ready配置的主機,i5 4590+GTX970,運轉VR的最低配置,然後oculus cv1和htc vive出來後都沒入手,歸根到底一個字,「窮」。
本次體驗場館是福州寶龍廣場的地下一層,店家有一套完整的商業流程,辦完會員差不多半小時rmb32。交完錢後會有工作人員領你進一個小房間,大概8-10平方米的樣子,會幫你穿戴好vive,然後啟動你選擇的遊戲。
第一個遊戲《殭屍圍城》
一隻手是拿槍,一隻手拿手電筒,整體環境是很暗的,總結一下就是原地打四面八方的殭屍,堅持一輪又一輪,可以升級槍支彈藥。中間筆者操作手電筒的控制器被我不知道按到什麼鍵了,手電筒滅了,滅了,滅了,重要的事說三遍。
我一轉身,一個和我差不多大的殭屍不停地拍我,我那一瞬間用前所未有的速度把vive摘了,一身冷汗。
第二個遊戲《太空海盜》
手裡兩個操作起變成兩把槍,原地不停地打周邊的小飛船,沒什麼技術含量,沉浸感還好,重點是你中彈後會發生視覺模糊,真的好逼真,自己可以用身體做出小幅度的規避動作,但是可玩性真的很低,5min後就捨棄了。
第三個遊戲《原始數據》
拿一把劍不停地砍機器人,可以採取標記地點後進行瞬間移動的方式,雖然動的範圍很大,但是很失真,完全沒沉浸感了,沒劇情可言,進遊戲菜單很麻煩,不推薦。
第四個遊戲《紙片人》
站在城堡塔樓上,用弓箭射擊來襲的小人,左手控制器是一把弓,右手控制器是箭,什麼感覺呢?「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恩,就是這個feel。太真實了,很多小技巧、小彩蛋不說了,自己去發掘吧,我感覺給我一套vive我可以玩一下午《紙片人》,也是沒劇情,但是對VR的沉浸式體驗詮釋的非常好。
最後總結一下。
現階段,HTC Vive可以說是效果最好的VR裝置了,雙眼2160*1200,90hz刷新率基本屬於現階段的頂配,而且和steam遊戲平台配合的非常之好。
但是該噴的還是要噴,該表揚的還是要表揚的:
1.視野110度,剛戴上的時候我罵了一句視野怎麼這麼窄啊,後續習慣後,完全不是問題,沉浸感是可以的,擔心沉浸感的不需要擔心。
2.解析度確實是個問題,不夠精細,尤其我這種電子產品retina屏幕全系列制霸的,早就被視網膜級別的解析度慣壞了,說實話今後4k解析度能不能滿足VR需求還是要打個問號的,所以PS VR這樣1920*1080解析度的設備我是要打個問號的。
3.重量感覺能接受,但是需要這麼大的耳機嗎,不是很科學啊。
4.兩隻手柄在VR視野里會清晰出現,無論它們掛在牆壁上,還是握在手裡,那個感覺真的非常棒,我把手臂貼在vive前面的塑料外殼上,居然VR視野里的手柄上會出現虛擬的按壓水印,remarkable!
5.VR遊戲的問題,總體素質不是很高,為了幾個小遊戲還不至於一時大腦發熱入VR坑。PS平台上演示的幾款小遊戲確實可玩性比steam平台的VR遊戲素質高出一截,其實我更期待類似Wii這樣的機器能接通VR設備,可以玩各種居家體育遊戲。
6.還是遊戲的問題,不管任何平台的VR遊戲,第一類是原地防禦遊戲,人可以小幅度活動,非常有限,第二類是採用瞬移點活動的遊戲,真實性大打折扣,很不好玩,現階段VR遊戲要解決的是人物如何移動,從而合理地觸發劇情。
7.HTC的嘗試是值得肯定的,大規模的商業化,與steam的無縫合作,與nVidia的驅動優化,體驗店配的都是GTX1070,在延遲感、卡頓感上做得完美,除了視野可以大一點,解析度上還需努力外,真的無可指責,就像當年的第一代iPhone那種感覺。
8.VR的未來應該不僅僅是遊戲,那種極為真實的沉浸式體驗,很可能為以後的複雜機械設計、醫學手術訓練、戰術性的定點射擊防禦訓練、配合座椅的VR高清電影拓寬思路。
HTC Vive rmb6888,真的不貴,糾結的是家裡得專門騰出10平米的空間 。所以屌絲們還是默默去買PS VR或者Oculus CV1吧,哈哈哈,來相互傷害啊。。。
今天體驗了htc vive ,話說是蘇州首家VR體驗館。效果很棒
首先,就是一個字「爽」,不過HTC Vive感覺略有眩暈感,這個可能也是因人而異吧,反正我有點不適應頭上戴個東西的,不過對於遊戲體驗的效果來說還是可以忍受的。
在海底、戰鬥等不同場景的演示中,由於搭配有GTX970(VR的入門級顯卡)顯卡的搭配,視覺效果方面還是有所保證的,在實際操作方面,可以通過搖動頭部迅速轉換視角、並使用手中的控制器來實現捕魚、戰鬥等操作,這與Oculus Rift等使用傳統手柄控制器的體驗完全不同,帶來了極為強烈的代入感。另外,HTC還提供了諸如畫圖等工具形式的不同體驗,頭部、手部的運動與虛擬現實視角、動作的同步體驗,感覺還是爽爽的。
VR我試玩過,但是不是HTC Vive,總體來說可以想像成全景360的視頻體驗,一瞬間的感覺很夢想,但是這個設備待久了還是有點重,另外缺少足夠的體感捕捉的話,部分VR設備的效果就很差了,至於HTC 目前來看參數還可以吧。對了還有一個很重要的點,如果你的顯卡太差幀數不高VR體驗簡直就是一場災難,連我這個多年3D遊戲玩家都開始暈3D了,我建議最好用GTX980TI的顯卡來使用,最差也要970比較合適。
雖然沒有機會玩HTC Vive,但這款VR的逗逼說明書我是看過的,而且國外的測試我也看過,不得不說,比起國內很多的偽VR來說,這款才叫真VR,雖然需要的空間比較大,但功能很全面,還配備手柄,這是很多VR廠商是不配送的,要玩HTC Vive配置也要挺高端的,配合遊戲主機能勉強ok,電腦上顯卡至少也要GTX 970的顯卡呢~
推薦閱讀:
※國內已經有一些VR全景視頻 他們的拍攝設備具體是那些?
※建模完成後如何把這個3D模型放入虛擬現實環境中然後能用HTC vive觀看?
※VR為什麼不能做成簡單的3D顯示器?
※如何看待 HTC Vive 發布的 1499 元無線傳輸模塊?
※如何評價索尼PSVR、HTC Vive、Oculus Rift 三者之間的價格差異和市場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