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如何看待窮與富?

窮可怕在讓人以為生存就是生活,讓人更容易趨於喪失本應有的人性的美好,有氣質有品味變成了奢侈。而富人就不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大多隻承擔其中類似父親找小三之類的問題,就像「找男朋友一定要找帥的,丑的不光丑也同樣會好色出軌」一樣,所以總體來說,這是不是一個根本性的勝出。那我們該如何看待窮富,如何自處,如何對待呢。(我是一個普通的大一學生,也許是剛接觸遠離家鄉的大一點的世界,看到很多人、很多事,思緒亂亂的。)

------鑒於「書讀的太少,還亂思考,愛迷茫」這樣的角度,我希望聽聽大家的任何觀點和想法。


說說我家的故事吧。

小時候家裡窮,但我一直窮得不自知。

小學在一個運輸企業的大院長大,有窮人,有富人。我家那個時候開一個小賣部,一個大通間,中間貨櫃隔出2個空間,前店後住家,連廁所都沒有。

我家樓頂就是總經理家的花園,他孫子與我同齡,與人對話最多的就是我爺爺昨天怎麼怎麼樣,我那個親戚又開著什麼什麼車。

那時候並不覺得不對,因為真的沒什麼概念,也說不上崇拜與羨慕了。

所以,窮是要比出來的。

上面說到我小學,我和富人兒子當玩伴到底是我沒心眼還是不自知亦或者是別的什麼,我也不知道。

上中學的時候,有過很困惑的時期,我發現我在很努力的討好每一個圈子裡的人,但依然有無法一起玩兒的感覺,他們開始討論名牌衣服,星級酒店,而再也不是雙截龍,三國戰紀。

那個時候,我忽然覺悟到我是這樣窮,我家也很窮。因為常年聚少離多,我父母也窮到離婚。

我是這樣討厭自己,就像現在我一想起那個時候的自己就臉紅,忍不住將傻逼罵出聲來。

高一的時候,班級里有個好學生,原諒我不記得他名字了,唯一印象就是他很窮,比我還窮。作為窮人,我是看不起他的。

這種市儈至今讓我耳紅面赤,無法釋懷。

父母離婚後的第三年,家裡漸漸有了起色,此前我對父親的印象就是典型的浪蕩子,(爺爺有地主成分,90年大約存款超過十萬,而父親是最小的兒子)

他承包入股了一艘挖沙工程船,托國家大基建的福,發了幾年橫財。

於是開始養小三(二婚後),整天泡茶館牌局,輸贏上萬。

所以我覺得,窮富並不是以財富為衡量,而是以人為衡量。檀木裝尿那也是檀木,朽木裝金依舊是朽木。

(好吧,有點太狠了,其實我爸爸還是有很多優點的,不然也不可能抓到機會暴發戶一下。這裡只是說我對他財富觀的思考)

再說我伯伯,我伯伯年輕的時候是個很有能力的人,爺爺分家時家業大多都交個這個大兒子。

最初發跡的時候,他大概是我們家鄉最早有寶馬的那一批人。小時候我也特愛去他家玩。那個時候,他不到三十歲,開始當翹腳老闆,過退休生活,甚瀟洒。

如今他五十多歲,中風兩年,晚景稱得凄涼。

窮,是一種滿足,字面意思就是一種盡路。沒有追求,就是窮。

再說我媽媽,我媽媽自我小就南下廣東打工,在制衣廠當縫紉工人。可以說,窮了三十多年。

我父母結婚大約20歲左右,我無法想像我現在的年紀已經有2歲的兒子。你們也體會下。

父母離婚後,母親再婚,因為組合家庭,所以覺得需要生一個孩子才放心(我無法理解)。即使她那時候已經快40歲。

母親是個很勤奮的人,08年,終於開了一家自己的小工廠,做了九個月,收入近十萬。

不繼續做的原因是……將才三歲的孩子扔給老家外婆外公帶著太可憐了。

我每每想到這個,都如此…無法言語。對那個小十幾歲的弟弟甚至有著一種仇恨與羨慕。自怨自艾的有些小心酸。

窮,是一種盲目無規劃被迫選擇的人生。

最後

我自己,92年出生,至今一事無成。

曾經有段時間缺乏對賺錢的渴望,甚至有許多小清新的想法,覺得談錢太俗,為錢太累。

用朋友的說法就是,如果發了財,就買台最好的電腦,天天打遊戲。

當時聽著很好笑,現在想,卻是細思極恐的志向。

好像從來不知道想要什麼,卻不斷在說不想要。

這很可怕。

這就是窮。

這些父輩的人生冷暖,幾多唏噓,也心有戚戚。


樂於助人寬容大氣和兩面三刀陰險狡詐的富人都曾遇過,斤斤計較摳門耍賴和寬厚善良彬彬有禮的窮人也都見過,窮富,經歷,環境都不是你不善良的借口

富人也有給人看輕鄙視的,窮人也有讓人欽佩讚賞的,人之強大不在錢不在心而在於事

當然我不是想灌心靈雞湯,窮富本就是兩個互相矛盾的社會階層,往上爬也是積極向上的人之常情,但拋開社會家庭等因素光看人本身的話

人不分高低貴賤,只分善惡


窮人與富人之間的6條區別:

第一:富人思維就是要有很強的資源整合能力,而不是自己去干苦力,富人要知道別人在乎什麼,不在乎什麼。往往窮人當做垃圾看待的東西,在富人的人眼裡就是寶貝和黃金,而這一切都會體現在一個統一化標準的載體上,那就是"貨幣"。富人就是有本事把垃圾賣成高價的人,把垃圾賣成高價,通過的是資源整合能力。而不是體力。

第二:凡是富有的人,總是選好一個大方向,就算沒有收入也能保持激情,保持瘋狂的投入時間與精力,目的就是要把1塊錢變成一千萬,一個億,相信自己能辦到。而窮人,總是不斷的否定別人提出來的任何一個致富方案。

第三:富人喜歡學金融,管理,人文,歷史。窮人喜歡學電視劇,雞毛蒜皮,家長里短,各種八卦。

第四:窮人是想要把什麼條件都準備好了才行動,窮人認為做什麼都時機未成熟,窮人喜歡找借口,喜歡等,這一等就是幾年,幾十年,一輩子。而富人思維是,想到一個大目標,立馬開始行動,邊行動邊完善,結果還真給他做成了。

第五:能不能主動做事是一種天賦,凡是富人,都是主動去把事情完善好的人。而窮人,你需要去指揮他,更有甚者,你就算扣他錢,他也不努力,表現得無所謂的樣子。窮人好像對什麼都沒興趣,死豬不怕開水燙,也不怕社會的懲罰。

第六:富人會找很多方法,去達到那些看似很困難的目標。窮人一聽到一個稍微超出自己能力的目標,就說「做不到」。我現在的做法就是剝削窮人的工作機會,既然他做不到,我就不讓他做了。公司是在找方法克服困難的過程中成長的,而不是大聲疾呼「做不到」的過程中成長的。

其實公司就是靠20%的人養活的,甚至,公司就是靠2、3個人養活的。甚至,一個國家的命運,也是由2、3個人決定的,如果你能找到這2、3個人,把這少數人經營好,你就能經營好一個機構,不管這個機構有多大。


窮和富,自古就是對立定位的,教科書上也把他定義成一組反義詞,不過窮和富自古好像都沒有一個明確的界限,哪個樣算窮,哪個樣又算富呢?即使用金錢來衡量,多少是分界線呢?100萬嗎?我相信大多數人不會認同,估計也沒有人能給出準確的答案,因為窮和富本身就是相對的。

  春節前開車回老家,同車的一個有點錢、又剛剛添了一個孩子的朋友說了他的觀點,現在養孩子要給他最好的:最好的玩具,最好的衣服,最好的奶粉,最好的食物,最好的教育環境……,我不知道怎麼接他的話了,就給他八卦,給他講郭晶晶生了個小孩,聽說「價值」數億,剛出生家裡就給他建好了遊樂園……對比郭晶晶,他給孩子的這些是最好的嗎?!

  「人人生而平等」,這句話很多人說,卻好像很少人認同,認為郭晶晶的孩子一出生就比我的兒子高貴很多,其實這完全是自己作踐自己。他家的嬰兒呼吸的是空氣嗎?郭晶晶的乳汁難道比我老婆的乳汁更甜?他永遠不會生病?會長生不老嗎?他蓋的華貴衣被難道讓他的體溫上升到了100度?

  我也知道我給不了我的孩子這些,但是,我給了孩子我能給的所有的愛!讓他快樂!我們沒有更多的錢買優質的奶粉,但我愛人給了孩子絕不添假的母乳;我們沒有更多的錢去上貴族幼兒園,但是我們陪著孩子,給了他快樂的童年;我們沒有更多的錢供養孩子去上貴族小學,但是我每天給他輔導作業,讓他能夠及時解惑,有了不錯的學習成績,培養了良好的學習興趣;我們沒有更多的錢給他買整堆的零食和玩具,但是我們用有限的收入給他買了足夠多的書籍……這個和有多富有又有多少關係呢?

  古有「石崇鬥富」,今天的每個人好像都覺得自己是石崇。資產上億的人有資產上億的人的奢華,資產千萬有資產千萬的鋪張,資產百萬的人有資產百萬的顯擺,資產十萬的人有資產十萬的做作,沒有資產的卻也打腫臉充胖子,搞得自己也像富甲天下一樣。

  必須承認,物質的富有是正常的追求,物質的享受是正常的需要;但是,物質絕不是全部,甚至絕不應該是主要的!更不能用物質財富擁有的多少來衡量一個人的成功失敗——物質的多少最多只能衡量一個商業行為——一個公司、一個商人、一筆買賣的——成敗!

  「良田千傾不過一日三餐,廣廈萬間只睡卧榻三尺。」我們的需要其實非常簡單,與其陷自己與物質金錢,做金錢的奴隸,不如知足常樂,做更洒脫的自己。貧窮和富有並沒有界限,貧窮和富有也沒有對立,貧窮或富有不過是自己給自己貼的標籤,完全沒有必要,如果你想體驗「富有」的感覺,盡可以到非洲去。

  人生苦短,我們的需要卻有很多,我們沒必要把自己綁在物質的十字架上,陷自己於不必要的煩惱。儘管在中國當下物慾橫流的社會背景下,一個人很難不被物慾所侵蝕,迷失自我,紙醉金迷——但我們終究還是要醒悟的,與其晚,不如早!

  古代先賢的名言哲理我就不多引用了,我相信正常的人都會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斷,都能弄明白自己的真正需要是什麼。

  與其隨波逐流,不如在懵懂和迷茫中醒悟,多一份隨遇而安的洒脫,多一份知足常樂的豁達,活出真正的自己。


標榜窮同標榜富可能一樣無聊,太看不起錢,或太看得起錢,都是不大健康的態度。有些人一窮志就短,多數人一闊臉就變。並非人人似顏回或子貢,請謹慎交友。


推薦閱讀:

感謝祖輩的努力,我成了富二代,可是男友家庭與我相差懸殊,想過分手但割捨不下感情,我們該繼續走下去嗎?
為什麼同樣是首富的兒子,霍華德巴菲特去貧困國家支援農業,王思聰卻不去,而是整天在網上發微博?
知乎上的壕們是怎樣評價王思聰這類人?
有錢的土豪面對高級知識分子真的會自卑嗎?
家庭年收入八十萬,我是獨生女。富二代?

TAG:夢想 | 富二代 | 青年 | 窮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