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蔣介石會用「黨國」這種聽上去就很負面的辭彙來形容自己的國家或政權?


這個詞很負面嗎?

歷史書上很少提到,其實孫中山把建立中華民國分為以下幾個步驟,軍政,訓政,憲政。

只有第三階段才稱得上所謂的民主國家。

而蔣介石所處的是第2時期,訓政。

這是什麼概念呢,民國執政者認為當時中國國民的素質水平,暫時無法行使作為國家主人權力的能力,因此需要由中國國民黨領導國民政府對國民的素質進行訓練、教導,以開化民心。

故在建國大綱第3條寫道「對於人民之政治知識、能力,政府當訓導之,以行使其選舉權,行使其罷官權,行使其創製權。」

所以蔣介石的整個執政時期,在法理上處於國民黨訓導國家人民走向憲政之路的過程,所以稱為黨國亦無什麼不妥之處。(腦補一下,這一時期可以說是沒有國民黨就沒有民國之類的,不用腦補了@董濤 指正 ,這就是國民黨先提出的 )


相比家天下,黨國本來是個代表先進的詞,奈何現在人總是想到


黨國,是孫文的理想,是孫文提出來的。

蔣中正繼承孫文的理想,為之奮鬥,建立了一個形式上統一的黨國。由於內在不統一,很快衰落了。

毛澤東等繼承孫文的理想,建立了真正的黨國。一度觸及每個人的思想與靈魂,一個國家、一個政黨、一種主義,黨領導一切。

只是,「黨國」這個詞在毛澤東等推翻大師兄蔣中正政權的過程中被污名化了,所以不再使用,轉而使用「黨國」的替代語——「黨和國家」。你去搜一下新聞,就知道其實今天很常用。

孔子著春秋,屬辭比事,微言大義。因此中國兩千多年來一直忌諱在表述上與不好的事相同。實在需要用,就用個同義詞來替換,以與不良事件區別開來。「黨國」因蔣中正政權而被污名化了,就用「黨和國家」來代替。「共榮」因日本鬼子的「大東亞共榮圈」污名化了,就用「共同繁榮」來代替。為了與不良事件區別開來,當事人是不憚繁難的。雖然「黨國」比「黨和國家」精鍊,「共榮」比「共同繁榮」簡潔,當事人也會選擇繁瑣的那個表述方式。

試試看,將《人民日報》頭版訃告的「黨和國家」替換為「黨國」會是什麼結果?

「久經考驗的無產階級革命家、黨國的重要領導人某某某因病醫治無效,於某年某月某日在北京逝世。」 讀者看了會有什麼感覺?

將共同繁榮替換為共榮,就有:

「加強各方面合作,為實現中國——東盟共榮而努力。」讀者不會覺得是「大東亞共榮圈」重現了?


不知您聽過沒,有首歌是這樣唱的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唱兩遍不同調調的自覺點贊


詞語其實也是有政治的,一旦這個詞語被特有化、標籤化、專屬化,它詞義就會發生微妙的變化。

比如「和諧」這個詞,若在以前,提到「和諧」我們想到的都是天人和諧、天下大同之類的東西,後來它的意思被「御用」了、「欽定」了,網民對這個詞的用法,更加傾向於通過惡搞的方式消解它的政治意味,於是在民間的用法就完全背離了它的本意。

「小姐」這個詞也是這樣,在我國經濟發展的過程中,這個詞的意義被集中到一個特殊群體上,久而久之,「喧賓奪主」,提起這個詞誰都想不到它原來的意思了。

「黨國」這個詞也是這樣,它首先被「御用」了,意義又被集中到「國民黨領導的中華民國」上,所以這個詞跟它指代的對象榮辱與共了,為什麼「黨國」這個詞給人的印象會變得這麼差,我想原因可能呼之欲出了吧……


如果國民黨真做到了黨國,那怎麼也不會那麼屈辱的敗亡。

是國民黨的拙劣表演,辱沒這個詞,而不是反之。


看看北洋軍閥執政時期,,你就知道黨國一詞在當時是有進步意義的。

袁世凱執政時刺殺宋教仁、解散國民黨、解散議會、恢復帝制。袁世凱一死一堆軍閥誰都不服誰

天天打仗。相比這種軍閥政治,出現政黨執政這離政治現代化又近了一步。

鑒於辛亥革命後中國不僅沒有走向民主共和的道路,卻相反走向了軍事強人政治,國家因經內戰四分五裂的經驗,孫中山認為其原因就在於「由軍政時期一蹴而至憲政時期,絕不予革命政府以訓練人民之時間,又絕不予人民以養成自治能力之時間,於是第一流弊,在舊污未能蕩滌,新治無由進行。第二流弊,在粉飾舊污,以為新治。第三流弊,在發揚舊污,壓抑新治。更端言之,第一為民治不能實現,第二為假民治之名,行專制之實。第三,則並民治之名而去之也。

余之革命方略,規定革命進行之時期為三:第一為軍政時期,第二為訓政時期,第三為憲政時期。」」軍政時即「以黨建國」的暴力革命時期,訓政時期即「以黨治國」時期,憲政時期即「還政於民」時期

結果常凱申一直卡在訓政階段,也就是以黨治國階段。訓政時期由中國國民黨全國代表大會代表國民大會行使中央統治權中國國民黨全國代表大會閉會時,其職權由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行使之。國家機關職能直接由黨代替。

1928年國民黨宣告「軍政時期」結束,「訓政時期」開始。蔣介石打出「以黨治國」的旗號,宣布「統一軍政」「實施訓政」。1931年5月通過《中華民國訓政時期約法》,從1931年公布到1948年5月後結束,在國民黨統治區內共施行18年

1945年抗戰勝利後,國共談判確定了儘快結束訓政推行憲政。

1946年國民黨單獨召開國民大會通過了《中華民國憲法》,也就是台灣目前依然使用的憲法。

不過憲法才生效4個月,又搞了個《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並且在「動員戡亂」時期優於《憲法》而適用。從1948年5月實施到1991年5月,一共43年

該《條款》於1948年5月公布實施,直到1991年經「國民大會」決議及「總統」公告才於同年5月1日廢止,共施行43年之久。規定總統在動員戡亂時期,為避免國家或人民遭遇緊急危難,或應付財政經濟上重大變故,得經行政院會議之決議,為緊急處分,不受《憲法》第39條或第43條所規定程序之限制。後來又凍結《憲法》對於「總統」連任之限制

1991年4月30日明令宣告動員戡亂時期將於同年5月1日零時終止。最終回歸正常憲政體制


哪裡就負面了啊。要負面也是被kmt轉進灣灣給坑的。

kmt和tg都是先有黨後有國起家的以黨建國模式。kmt和tg都是一部分知識分子精英領頭的嚴密性政治團體(kmt倒是後來變了節),通過列寧式政黨從而快速有效的集結農業社會下的基層全民力量。這種方式可是當時國共都喜聞樂見的事情啊。西方式的政黨,淡化政黨色彩的模式不是不能用,只是在國尚未建成,國內還處於農業社會一盤散沙,社會階級支持力量尚未壯大,穩定的政治參與渠道殘缺的情況下,搞英美那一套救不了近火啊。更何況在當時,入黨,無論kmt還是tg哪怕是醬油黨都是知識青年的潮流好吧。這也使kmt和tg籠絡了一大批社會青年力量。

而身負保黨救國使命的蔣光頭自然要把黨國黨國的念叨不停。但是可惜啊,念叨了一輩子黨國的光頭蔣,竟如讖緯般的把民國葬送與有其名無其實的鬆散的政黨kmt手中。並且竟然是在轉進台灣之後才徹底統御了kmt,黨不成,國也丟了。時也,命也。

再看今日,黨,和,國,家,在民間輿論幾近負面,下派黨務幹部以求喚醒早已沉睡的tg起家的神物——高達(基層管控),不由覺得,這簡直是毅種循環。


被知乎管理員刪過一次。


我朝不就是黨國嗎?

老蔣都僅僅是在晚年反思的時候才通過分析對面,發現了自己最大的錯誤是將國和黨分的太開。

以至於「國軍」在打「內戰」的時候全無鬥志。

以至於底下的精英老是想搞憲政,中央政權的權力也被大打折扣。

這事不能說的太細,具體的可以體會下。


「黨國」的實質內容其實是「以黨訓政」,只是國民黨政治治國的一個階段,並非是開始,也非結束。 另外,黨國作為一個詞是不可分開的,國家不可能沒有黨,黨也不允許沒有國家政權。同時,從語素的排列順序來看,黨在國家前面,黨的意義重要性大於國家。 首創者為蔣介石。

在西方政黨政治潮流及蘇聯體制的影響下,中國國民黨總理孫中山形成了一套中國特色的黨制理念,為後來的國民黨體制奠定了理論基礎。

1926年,廣州國民政府初步建立起中國歷史上第一個黨國體制。

1927年4月,伴隨著南京國民政府的成立和全國的統一,中國國民黨繼續實施起黨國體制。黨國體制的核心在於,作為執政的國民黨,以黨的意識形態作為治國的基本原則,以黨政雙軌制的權利管理體系作為從上到下的運轉方式。這一獨具特色的行政管理體制,既是西方政黨政治理念特別是蘇俄政黨體制進入中國政壇的結果,也是傳統中國政治文化與西方現代政黨體制及理念相互作用的產物。由於理念與利益的分化,「黨國」 體制不僅形成了中國現代政治制度及其運作模式的重大變革,成為中國國民黨統治體系內黨、政、軍利益分爭的根源,也由於黨、政兩條管理系統並存且關係滯礙而導致行政成本倍增,進而演變為中國國民黨政治制度上的一重大問題。

以辛亥革命的爆發和中華民國的成立為標誌,中國開始了政治權威從傳統向現代的轉變。民國初年,雖然建立了中央政權,但沒有真正建立起中央政治權威。相反,由於權威合法性延續的中斷導致政治權威的斷裂與危機,社會走向嚴重的失序狀態,各種不同的政治力量試圖用不同的方式重建政治權威,其中,以袁世凱為代表的"強人政治"和以宋教仁為代表的民主政治兩種途徑較為典型。在袁、宋所主張的方式均遭失敗的情況下,孫中山提出了"以黨治國"的第三種權威模式。作為一種替代性和過渡性模式,孫中山探索的"黨治"模式回應了社會政治心理需求,為解決迷失已久的社會政治權威提供了一種現實的選擇。


黨和國家呢?


題主這個問題,如果在英美法的對抗制庭審中,屬於一個「複雜問題」。對方律師是可以站起來喊「反對"的。

因為這個問題裡面已經預設了前提,那就是「黨國」確實是一個負面的辭彙。如果對於」為什麼「直接回答原因的話,相當於默認了這樣的前提。所以,筆者首先要將這樣的一個前提否定掉。這也是符合知乎的老規矩,」先問有沒有,再問為什麼「。

(一)

黨國之說,追根溯源,筆者認為,肇始於此。

下圖一為《孫中山全集》第六卷中」復四川支部函「,這是孫中山首倡的」以黨治國「方針的最早體現。通常的人們總會認為,孫中山」非常熟悉西方的那一套理論「(他還翻譯過一部小冊子叫做《羅伯特議事規則》,更名為《民權初步》),相關的政治理念也會受到西方的很大影響。

其實,作為革命家的孫中山在政治和社會問題上,所持的見解,和西方有著很大的距離。他的」三民主義「學說受到社會主義的強烈影響,在政治制度架構上,更傾向於」蘇聯模式「。也就是」以黨治國「、」黨在國上「、」人民獨裁「。

圖一:孫中山:《復四川支部函》

關於孫中山的」黨治「思想,張國福的《中華民國法制簡史》裡面有比較完整的講述,這是一本很舊的小冊子,現在由於某些原因不在筆者手邊,筆者後面只好用更原始的資料來進行說明。

以上可以視為筆者考證的,關於『黨國」之詞語的濫觴。

(二)

「黨國」一詞後來的發展流變,誠如上面幾位所說,是和蔣中正先生的「訓政」分不開的。

國父孫中山先生在《建國大綱》里,將建設國家的程序分為三個階段:軍政時期訓政時期憲政時期。筆者從《劍橋中華民國史》里翻閱到,訓政時期開始的標誌,應該是」國民黨第二屆中央執行委員會第五次會議「。

圖二:《劍橋中華民國史》

1928年,國民政府二次北伐成功,中國全國歸於統一。於是國民政府訂定《訓政時期約法》,此時的「約法」相當於國家基本法:由當時執政的中國國民黨實行「一黨訓政」、「一黨領政」,實務上施行黨國體制,以提升國家與國民達到施行憲政的能力為目標。在1928年至1947年憲法施行之間,即為訓政時期。(此段引自維基百科,下圖為訓政時期約法,資料來源參見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編:《中華民國史檔案資料彙編》第四輯)

圖三:《國民政府關於頒行訓政時期施政綱領草案的訓令》

圖四:《訓政時期約法》之「訓政綱領部分」

從圖三中,第三十條第一款」訓政時期由中國國民黨全國代表大會代表國民大會行使中央統治權。」可以看出「一黨領政」之端倪。第三十一條「選舉、罷免、創製、複決四種政權之行使,由國民政府訓導之。「可以看出「一黨訓政」之表象。

綜上,「黨國」一詞,發揚光大者,蔣中正先生也。

(三)

現在可以討論一下,為什麼「黨國」一詞會在作者眼中,帶上負面的色彩。

其實筆者相信,很多人都會對於「黨國」一詞,抱有某種偏見,或者說看法。

千頭萬緒,不過首先可以從「黨國」在各個方面的表現說起。

相信很多人都讀過章詒和的《往事並不如煙》,也都了解羅隆基的「民主、法治、人權」的思想,當然,也都知道儲安平「黨天下」的「著名右派言論」。

筆者是學法律的,首先「黨國」在司法方面的體現,就是「司法黨化」。所謂「司法黨化」,就是「由過去對司法獨立和超黨派原則的倡導轉向公開地將司法納入黨的領導之下,即所謂的司法黨化「(參見賀衛方《中國的司法傳統及其現代化》)。最早由廣州國民政府司法總長徐謙提出。不展開。

在軍隊方面,表現為加強黨對於軍隊的控制(這和現在」軍隊國家化「的理念是相悖的)。

圖五:《劍橋中華民國史》,關於」軍隊中的」黨化「「

上面是軍政法領域的」黨化「,至於在經濟、教育、文化……恕實在不能多談了……

綜上,筆者認為,即便真正了解」黨國」一詞的含義,作為一個法律人,就算是在當時(當時的社會,不管是辛亥革命,還是五四運動,在這樣的社會大變革下,都很少有法學家發聲,這正印證了那句法諺,」槍炮作響法無聲「。),「只緣身在此山中」,恐怕也難對於該詞,產生一丁點好感。

從公民個人的角度說。因為「黨國「這個詞,實際上是與「民主、自由、法治、平等」等諸多普世價值相悖的,而人們之所以會對於「黨國」一詞,普遍產生微妙的反感,恐怕不僅僅是某些電視劇之類的大眾傳媒」妖魔化「之功,更多的,還是處於一種作為人本身所固有的」法感情「(正如耶林在《為權利而鬥爭》中所說」不為權利而鬥爭的處世觀是「懶怠的道德,它為具有健全的法感情的國民和個人所不屑一顧。它是病態的、麻木的法感情的表象和產物。)。人們可以本能的感受到,」黨國「這個詞可能對於自己的權利所造成的戕害。

從政府權力的架構角度來說。同時,不管是中華民國還是現在的政府,都是民主共和制國家。「黨國」將政黨(實際上的主權者)與國家(政府力量)並舉,是違背了社會契約論中所提到的「平衡狀態」的。盧梭就用數學的公式來表示主權者——國家——公民之間的關係。」兩外項(一方面是主權者一方面又是臣民的公民)的乘積,即:主權者/政府=政府/公民「。假設政黨是代表著人民利益的,政黨又是主權者,此時政府就作為比例中項而存在。如果主權者和政府混為一談,」就必然會立刻破壞這個比例。「

綜上,筆者認為,從歷史的角度來看,」黨國「作為歷史的烙印,僅僅是具有語義學上的價值,也就是按照字面意思理解,」黨國「僅僅是為孫中山先生所奠基,蔣中正先生所發展,並為後世」有所保留「的延續(說實話,」黨天下「之現象,豈止於當年儲安平的一張悠悠之口,如今不也……)的一項具體的政治制度。

但是,如果把這個詞,拿到具體的語境中去,譬如放到當下的中國,那麼」黨國「的確是一個」負面「的辭彙,因為它的內涵,與建設法治國家、建設有限政府、建構民主合理的政治制度的應有之義,是相悖的。

這是一個法學本科生的一些觀點。資料散亂,觀點凌亂,拋磚引玉,以饗後人。


黨和國家,黨和人民,黨和政府

小時候不懂事,一直以為新聞聯播里的黨和是個吊吊的形容詞


他之前的都是:朕即國家!


看看吧,最新「黨國」論述。


讀一讀建國方略那本書,什麼都知道了

以前總黨國黨國的叫,好像黨無處不在,其實黨只是一抹浮油,根本沒深入人心,底層老百姓權當是又一個軍閥上台,自己過自己的小日子,對國家的感情不可能上升到哪裡,當兵最多也是我吃飯,只有抗日戰爭的時候中國人才凝聚在了一起。


啊呀,題主不能用你現在的思維想歷史上的事么。

首先,孫國父人家說了要走「軍政,訓政,憲政」三個時期。蔣光頭在大陸的前半生國家分裂,後半段民族危機,他搞「一黨訓政」不算開歷史倒車啦。

二,當時中國的民族危機深重,國家主義,威權主義的意識形態流行,蔣提「一個政黨,一個領袖」是符合當時歷史特徵的啊。國民黨一幫子小年輕看中國一塌糊塗,想學人家德國走富國強兵道路,還搞了個「法西斯」的力行社么,黨國是在抗戰後才不受歡迎的呀,


大概和日本人使用 貴様 作為尊稱出於同樣的理由。


現在也是啊,訓政時期嘛。而且看來還要持續很長一段時間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台灣人為日佔時期女教師淺井初子立碑紀念一事?
求推薦好看的民國小說。反穿越小說?
英語維基百科(台灣 Taiwan)詞條被改,傾向台獨?
如何反駁台獨言論「中華民國已經是獨立國家,不需要獨立兩次」?
台灣《蘋果日報》能代表主流民意嗎?如果不能,哪個能代表台灣年輕人民意嗎?

TAG:中華民國 | 中國近代史 | 蔣中正介石 | 中國國民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