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智取威虎山是怎麼樣子的?東北的土匪真的有那麼殘暴可怕嗎?真實的土匪是怎麼樣的?

智取威虎山3D最近上映。結合此作品可以談談。


謝邀。

說實話,是第一次受到邀請,想想還有點兒小激動呢~

之前因為撰寫民國方面的書,查閱過一些資料,還有一些認識的東北朋友,聽他們講過祖輩的故事。首先咱們說說傳說中的智取威虎山,其實和電影里的差不多,元素至少是對得上號的:偵察、卧底、一鍋端。不過神馬聯絡圖就算了,土匪都是悄悄藏著的,沒事做出類似神馬聯絡圖花名冊的致命bug,就是分分鐘作死的姿勢啊。

關於楊子榮是怎樣「智取威虎山」的,在網上有很多類似的記錄,所說的內容都差不多,以下來自大旗網的報道,基本上再現了當時的真實情景。當然,真實的威虎山條件還是相當艱苦的,再加上天寒地凍,土匪們過得也不容易。真實的「座山雕」張樂山先生過得日子,比電影里的三爺要樸素多了:只有簡單的窩棚,也沒有什麼「威虎廳」。

1947年1月26日,農曆正月初五,楊子榮一行6人接到命令後,立即出發,向海林北部的密林深處開拔。

他們在深山老林里一連轉了好幾天,才在一個叫蛤蟆塘的地方,找到一座工棚。工棚里住著十幾個人,樣子像是伐木工人。楊子榮先是用土匪手勢和黑話試探,意思是自己遇了難,走投無路,想請人幫忙牽線,投奔個山頭。開始沒人搭理,後來,一個自稱姓孟的工頭搭了腔,答應領他們去一個地方。他先從屋裡拿出一把鋸、一把斧子、一把小鐵鍬和一個盛著半桶苞米面的小鐵桶,交給楊子榮等人,然後,把他們帶到了20里外的一個空木棚子,交待了幾句後就走了。

楊子榮他們在工棚里一連等了兩三天,也不見孟工頭的影兒,僅有的一點兒苞米面也吃完了,心裡不免有些著急,擔心情況是不是有什麼變化。正在著急的時候,孟工頭回來了,這回他把楊子榮一個人領到了附近的一個屯子,並在屯長家裡見了兩個人。兩人先是一番土匪黑話試探,見楊子榮對答如流,才亮出了真實身份。一位自稱姓劉,是「座山雕」的副官,另一位被稱為連長,兩人表示同意引薦楊子榮等人上山,並說要下山辦些酒肉,準備在山上過元宵節,等稟報「三爺」後,再來接他們上山入伙。

兩天後,兩人如約來到楊子榮他們住的工棚。楊子榮讓戰士把兩個土匪給綁了,並假意解釋說:現在不知道是否是自己人,只好先委屈一下,到了山上再說。兩個土匪覺得到了山上自會見分曉,也沒太在意,就領著楊子榮他們直奔「威虎山」。

「座山雕」確實真夠狡猾的,一路上設了三道哨卡,當初要是派大部隊清剿,不論驚動了哪一道哨卡,土匪都能逃得無影無蹤。楊子榮他們每過一道哨卡,都由兩個土匪上前搭話,然後,把崗哨也一塊綁了,一同押上山。過了第三道哨卡不遠,就到了「座山雕」的老巢——一座被當地人稱做「馬架房子」的木棚。

楊子榮命令三個戰士在外面看好土匪,他帶領另外兩個戰士衝進棚子,各自佔據有利位置,槍口對準土匪。棚子里一共7個土匪,其中一個白頭髮、黑臉膛、長著一副鷹鉤鼻子、留著一把山羊鬍子的瘦小老頭就是臭名遠揚的「座山雕」。楊子榮命令戰士把「座山雕」和其他幾個土匪一起綁了。

這次剿匪可謂大獲全勝,沒費一槍一彈,端了土匪的老窩,活捉了陰險狡猾的「座山雕」和土匪13人。

楊子榮活捉「座山雕」的消息,很快傳遍了整個海林鎮,當地老百姓無不歡欣鼓舞,奔走相告。《東北日報》以《戰鬥模範楊子榮等活捉匪首座山雕》為題,進行了報道,稱這次剿匪戰鬥「以少勝多創造範例」。團里也召開慶功大會,給楊子榮記功,給其他戰士也分別記了功。

而真實的故事為什麼和小說戲曲電影差距那麼大呢?在這裡要特別提到一個人,那就是小說《林海雪原》的作者曲波先生。如果研究楊子榮先生的歷史會發現,在他的人生履歷里也會出現一個曲波,是楊子榮所在團的副政委,是的,你沒有看錯,這其實就是同一個人。再看出版時間,1957年,整風運動愈吹愈烈。

再結合曲波老師的工作背景,是的,他以前是搞政工工作的。在那個文學藝術數理化工農兵都要圍繞政治鬥爭打轉的歲月,搞過政工工作的人往往比其他人更能夠把握政治風向。於是,在那個知識分子備受打壓的時代里,曲波老師的《林海雪原》不僅出版,還大獲成功,上級領導更是紛紛點贊。究其成功的原因,就是藝術性的誇張塑造了一批特殊材料製造成的革命英雄。

當然,現在文革以來大部分的文學作品都不見了蹤影,比如《艷陽天》、《創業史》、《紅石口》、《金光大道》等,這些作品大多都是反映文革期間政治所需的內容,文學性和故事性都大打折扣。但曲波老師的《林海雪原》卻流傳下來,由此可見,好的文學作品並不會受到時代的局限。

好吧,扯遠了,發個呆就回來。至於戲曲影視劇又和原著產生了區別,那就在於創作者的創作思路了,葉問都能一個打十個,更何況是萬能的小分隊203楊子榮呢?時代在變,總是要與時俱進嘛!

至於說到歷史上的東北土匪,那還是挺可怕的。東北土匪把搶劫稱為砸軟窯和砸硬窯兩種,砸軟窯那就是欺負手無寸鐵的平頭老百姓,咋硬窯那就是吃大戶。通常的小股土匪,硬體還停留在1.0時代軟體用的還是XP,也就是只能下載個大刀長矛配個燒火棍盒子炮,欺負欺負老百姓有口吃的就夠了。而跑分高的土匪那就手底下長短傢伙有兩把了,闊綽點兒的手裡還有個土炮,那就敢對大戶人家下手了。

土匪去砸窯,有點兒像娶親,先要找「翻垛的」算算日子,所謂「翻垛的」其實就是土匪專用的風水先生:今天的日子有利匪首的生辰八字,這就出馬,如果這天諸事不宜,那就關機睡覺等風水輪流轉。(所以說,從古至今真正堅挺的職業是風水先生吖~)去砸窯的時候,往往會選在夜裡,號令一發,弟兄們一起衝過去,有怕死的、怯場的,當場就「插」了他。(寫到這裡我不禁菊花一緊,這裡的「插」是開槍打死,不過竊以為用這個插字真是格外顯得暴力血腥各種現場感),而立功的,回來就會披紅授獎。(土匪還是很實在的,授獎除了金錢鼓勵,還有搶回來的姑娘先讓他睡酒肉先讓他喝熱炕先讓他躺,領導還是很注意提升員工的幸福感和工作積極性的,矮馬~)

砸窯也不容易,軟窯風險小收入少,硬窯收入大風險也大,往往還會付出慘重的犧牲。一旦窯響了(成功了),土匪們就會坐下來輕功,讓被征服者家裡的老人孩子給遛馬,女人做飯,而且吃什麼飯是土匪點,點啥你做啥。酒足飯飽以後,土匪們就開始玩女人。碰上窯里女人少的,難免要面對競爭,土匪們會把女人扒光,在她肚子上打牌,誰贏了女人就是誰的。如果女人實在太少,土匪們又怕壞了和氣,只要是女的也就不多挑,老太太小女孩往往也都不會放過。

當然,遇到砸下的窯里女人實在太少,而土匪們又憋得實在無法容忍,也會出現以下非常無奈的事情:土匪們會因為爭奪一個女人而打仗,(其實就是單挑打架)更甚者會用刀割下自己腿上的肉來威脅對方,而另一個土匪可能也不甘示弱,一刀割下自己的耳朵,於是割肉的那位就讓步了。(《唐伯虎點秋香》那段比倒霉戲的各種既視感……)

除了砸窯,土匪們的另一項重要業務就是綁票。綁票主要針對的就是大戶人家,因為綁票這種事情風險很高,而且付出的時間精力體力也很多,如果沒有成正比的回報,土匪們一般不會去綁架窮人家的孩子,然後只為能夠換到一兩個窩窩頭。綁票的風險很高,一旦不小心觸到有權有勢的人,就可能面對各種圍剿,甚至有性命之憂。所以但凡敢做綁票生意的,一定是土匪中相當有勢力的。

東北那旮旯咱也知道,天寒地凍的,土匪們居住的地方條件又比較艱苦,通常都是窩棚,到了冬天大雪封山根本待不下去。這個時候,土匪們會暫時解散,(東北的土匪大多都是幾十號人,幾百人幾千人的隊伍幾乎沒有,很方便化整為零。)自己找地方貓冬。土匪們貓冬往往會選擇早已觀察好的地方,有的會選擇關係好的大車店,有的則會選擇人家。

大車店裡往往都會有土匪的姘頭神馬的,老相好,這樣土匪的生理問題也就迎刃而解。而土匪選擇貓冬的人家,多數都是以前沒有接待過土匪的,土匪躲進去就比較保險。但住進了人家以後,土匪們就會享受這家的熱炕享受這家的房子順帶享受這家的女人,如果有人膽敢反抗,土匪懷裡有槍。如果趁著土匪不注意把土匪殺死了,那更可怕,來年開了春,綹子會專門「吃插月」,為手下的土匪報仇,砍下兇手的腦袋去給兄弟祭墳。

清末民初,土匪比較猖狂的地方主要是東北和湖南。東北的土匪前面講過,風格是大開大合的,做什麼都是明火執仗,但是內部團結也會因為搶一個女人而變得各種不河蟹。而湖南土匪在團結方面要比東北土匪強,組織性紀律性也要嚴謹,而在出手的穩准狠上,也是東北土匪沒有辦法相比的。湖南的土匪最集中的,就是湘西土匪,湘西的地理環境比東北還要好,山高林深,更不易追繳。

解放以後在湘西的剿匪工作非常艱巨,曾經在湘西做資料收集的時候,曾經聽說過一個真實故事:在湘西,土匪的組成不是一夥一夥的,而是一個寨子或者是幾個寨子。寨子里不論男女老少,都從事土匪工作,而且分工不同,有著嚴格的合作流程。這個流程之精密,恐怕不是兩三句話能說清的,或許足以和現代化的工業合作模式相媲美。

其實東北土匪和湘西土匪都算是後起之秀,真正做土匪有歷史積澱的,還要說是山東的響馬。但是,我覺得,山東響馬不能算是土匪,說是強盜更恰當。(雖說好像貌似都是負面辭彙。)因為山東響馬不是一般人能幹的,不想東北土匪和湘西土匪,質量參差不齊,做山東響馬必須是真正的強人。相比東北湘西,山東的地理形態比較開闊,不便於藏身,所以沒有兩下真本事是不能佔山為王的。

不過,也正是因為這個特點,山東土匪的時代結束得最早。從清末民初,當地官方武裝力量沒事就會拿土匪練刀,從袁世凱開始,就一直在剿滅土匪。到民國時代,西北軍將領韓復渠對山東土匪給予了沉重的打擊,幾乎將山東境內僅剩不多的大股土匪都剿滅乾淨。到抗戰內戰時期,山東境內幾乎已經沒有多少具備規模的土匪武裝力量了。

最後,要補充一句,雖然不管是山東土匪、東北土匪還是湘西土匪,在抗戰時期,他們都曾經為抗戰做出過貢獻。尤其是最早成為淪陷器的東北,東北土匪都或多或少地參與到抗戰過程中。我們都知道著名的抗戰名將趙尚志,當年趙尚志在東北,就被綠林人稱作「總瓢把子」,像《林海雪原》中很多土匪的原型謝文東、「座山雕」張樂山都曾經參加抗戰,並追隨在趙尚志左右,對趙馬首是瞻。


《林海雪原》是作家曲波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小說,它的歷史主要部分是真實的。1946到1947年,在牡丹江地區剿匪是一支大部隊,而不是像《林海雪原》所描寫的只是少劍波領導的小分隊。但是由《林海雪原》改編的相關電影沒違反歷史、生活的本質和真實,是反映我軍在解放戰爭中一段鬥爭生活的橫斷面,是傳奇英雄的故事。這就有別於廣闊地反映大變革、大決戰的紀實文學。而作者曲波本人就是1946年轉戰東北、進山剿匪的牡丹江二團副政委。

曲波即《林海雪原》的203首長少劍波的原型。曲波本人親自經歷了我部隊剿匪的戰鬥過程,深深被以楊子榮為代表的剿匪英雄事迹所感染。他覺得有必要把這一段歷史寫成書,獻給參加林海雪原剿匪戰鬥的英雄部隊。這才使得億萬讀者和觀眾在敬仰英雄的同時,對這一部隊更詳盡、更全面地了解,使人民永遠不會忘記這段歷史。

1947年2月19日,東北日報以頭版頭條發表了這樣的消息《戰鬥英雄楊子榮等活捉匪首座山雕》,這樣權威的報道可以證實其真實性。

威虎山原是無名高地,在黑龍江省張廣才嶺,伸向牡丹江邊余脈的峻峰。海拔757米,總面積40萬平方米。威虎山位於黑龍江省海林城以北40公里處,距牡丹江市區三道關鄉僅一山之隔。這裡就是楊子榮等英雄人物長期戰鬥生活的地方。楊子榮犧牲後,就安葬在海林市北山上。

電影里的威虎廳燈火輝煌,但打死楊子榮的土匪孟老三交代那地方沒那麼大的陣勢。百雞宴也就是燉了幾隻土雞而已。

威虎廳就是叫『地窖子』的民居。『地窖子』保暖性好,建造方便,耐用性差。一年一建,第二年重建。海林地區降雪大,降雪期間長。冬天凍土層達到一米左右,越往地下溫度越高,基本在零度以上。張廣才嶺是花崗岩構成的,形成不了空洞和山洞,電影中的威虎廳濕冷陰涼難以抵制零下二三十度的嚴寒。

目前的威虎廳原址已經損壞,現在的威虎廳是按照林海雪原所描述的情景重建的。

雲緋文史公眾號:故紙堆間(yunfei919-)


謝邀

先說東北土匪有沒有那麼可怕。

我的看法,的確很可怕很殘暴,但不是東北才這樣,而是土匪們都這樣。舊中國到處都有土匪,而且此起彼伏,數十年聲勢不衰。

近代中國有「四大寇」之說:山東的響馬,河南的流賊,湘西的土匪,關東的鬍子。相比其它省份的匪患,這幾家歷史悠久,根基深厚,守時能抗拒王法,儼然民間自治力量;攻時能四面出擊,時常做些震動天下的大案。

我們先看一下,民國時期土匪們都弄出過哪些大新聞。

1928年,河南土匪出身的孫殿英,以軍事演習為名,公然盜掘清東陵,用炸藥大揭頂,將慈禧、乾隆剖棺取寶;另有十餘座嬪妃墓一併被掘。

1923年,山東匪首孫美瑤,聚集千人,劫持火車,光洋肉票就綁了七八十人,其中甚至還有洛克菲勒家族的成員;官府交涉數年,賠付重金,才陸續釋放。

山東巨匪劉黑七,先投孫美瑤,後自立門戶,聚攏數萬土匪, 1925-1928年三年之間,蹂躪山東數十縣盡成齏粉,更橫行華北七省,燒殺淫掠無惡不作;日後雖被官府收編,但叛服無常

。。。。。。

作家姚雪垠曾回憶:

我是豫西人,而豫西是有名的『土匪世界』。拿我家鄉鄧縣說,大約從1928年到1933年,東鄉由紅槍會控制,西鄉由土匪控制。土匪控制區因農民流亡,形成幾十里荒草區域,當時縣政府上報的荒地有4萬頃,雖然可能有誇大,但情況的嚴重可想而知。我曾經進入荒區看過,荒草有半人多深,野雞亂飛,野兔群奔,灰白色的狼屎處處。

至於其他地方,1950年曾有過「廣西十萬大山剿匪」,可自行搜索。

相比之下,東北土匪們的破壞力並沒有傳說中那麼可怕。

至於真實的土匪生活,很醜惡,也很危險,對人對已都是如此。

據說東北的鬍子們給自己的人生目標編了個小調:「當鬍子,不發愁,進了租借住高樓;吃大菜,住妓館,花錢好似江水流。槍就別在腰後頭,真是神仙太自由。」

吳思的「血酬定律」中,對土匪的生存概率作了一個數據分析:

我根據關東土匪的下落估算過當土匪的風險,「職業死亡率」超過38%

這絕不是一個浪漫的職業,更沒有什麼前途可言。

同中原內地的同行們相比,東北土匪有一個天然的優勢,那就是極易得到「外援」,包括巨量的資金和武器支持、甚至還有寶貴的人脈資源。

東北地處邊陲,原先作為「三不管」地帶,中、俄、日多方勢力角逐,可稱是化外之地,給了土匪們幾乎不受限制的個人舞台。張作霖以綠林出身,做土匪時就曾加入日本的「東亞義勇軍」,日後幾乎問鼎中原,期間沒少日本軍部勢力的扶植。好比現在某家中小企業,竟然拿到了華爾街的風投,自然順風順水。只是這利息,要付的是真的民脂民膏和人血。


前面答案中說的都是大綹子,其實好多小綹子沒有那麼有實力。當時東北農村很多四周都有土牆,一個土牆圈起來叫「圍子」,裡面有炮樓(多數就是個土樓子),村裡也會個把槍法很好的人。這樣一個圍子,一般的小綹子是不敢硬打的。看到土匪來了,槍法好膽量大的在圍子里放兩槍,意思是誰誰誰在。一般土匪也就喊兩聲「借道,借道」就走了。但有時候圍子里這個「大哥」出門辦事去了,土匪知道了,就敢來劫了,一般也就是搶點東西。畢竟小綹子就那麼點人,折了一個對這個團伙都挺傷的,能養活的人也有限,呼呼啦啦抓了一大幫人,拿啥養,總不能抓走就為了餓死。


直接上圖

照片是大學搭車旅行時經過牡丹江海林,在楊子榮紀念館拍攝的,旁邊就是威虎山影視基地。第二張圖手作槍狀指的人就是傳說中的座山雕,比起第一張圖土肥圓的東北大土匪謝文東,座山雕還是頗具草莽英武之氣的。第三張,合影的雕像就是楊子榮。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有很多東西都是耳聽為虛,眼見為實的。所以我決定先觀世界,再考慮世界觀。希望照片上的座山雕能給哥們帶來點和其他評論不一樣得感覺。


太爺爺是東北的土匪...後來混的好就不幹了,找了個村子安定下來,娶了三房,還建了炮樓...沒事兒給村裡修修橋,收過路費...

因為沒有長工,所以文革時期被定為富農...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杜淳的演技?
電影《黑鷹墜落》是如何拍攝出來的?
如何評價《烈日灼心》原著小說《太陽黑子》?
同樣是經歷了一系列爛片之後,為什麼漫威的電影系列已經崛起了而DC卻起步如此之晚?
有哪些演技不錯(有發展)的年輕演員?

TAG:電影 | 土匪 | 徐克人物 | 智取威虎山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