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華讀博感覺心累怎麼辦?

最近時常感覺心累,每天圈子又小,三點一線,想了一下,主要是這幾個方面感覺心累身累:

1,我本碩是211,博士來到清華,現在博二,碩導是傑青,博導是院士(院士不親自帶我,副導師是年輕老師)。自己性格不太適合做與人打交道的工作,所以一直想走學術道路,目標是能進中末等985拿到教職。問了很多人,也查了很多,發現我必須還得去海外名校做博後2-3年才有可能。而且一區文章起碼得有個10來篇吧。我09年上大學,這樣算來我2020年博士畢業,再加上3年博後,也就是說我得2023年才可以工作。想到還有這麼多年我就難過。

2,現在手頭有一些論文在寫,結果也都還不錯,只是不知道能不能都中一區。被副導師批評方向不對,即使文章發好了也寫不了博士論文,平時副導師也非常push,比較mean,時常感覺頭疼,一直在追趕他的期待,沒什麼自我了。前兩天看著清華特獎分享會,瞬間感覺智商被碾壓,為什麼我發個一區那麼那麼難,那麼辛苦,他們卻能發那麼多那麼快。

3,到了快結婚的年齡了,預計一年以內結婚,父母這邊都確定了。想起來自己的未來還沒譜,畢業還有兩年多,就難過,而且現在還沒多少錢,結婚了在北京租房子都租不起。

4,越來越沒時間鍛煉身體,體重一直飆升,晚上一直晚睡成習慣了。

求大神分析,及時幫我走出困境。


"自己性格不太適合做與人打交道的工作,所以一直想走學術道路"

感覺題主要再想想自己為啥要走學術道路。

學術道路比去工業界艱辛許多,抱著這樣的心態讀起來不會開心的。


博士讀了一半結婚這種事情家常便飯,不要覺得有什麼不好。這讓我想起了我大學的C++老師,人家讀博被導師帶去做甲方的項目的時候,把甲方女兒給泡了,最後結婚了。


我所認識的清華博士沒有一個不後悔在清華多待了那幾年的,都覺得早出來早好,有心做學術的我也不認識,我認識的都命中注定混市場經濟的。

我個人觀點,不適合自己的事情就別干,有顆想要安逸的心就別難為自己去遷就體制受苦奮鬥,這世界從來也不是只有一條路可走。

(我預感到會有噴子出現扯什麼你認識的是假清華博士什麼的,噴一個我拉黑一個)


講真的我認識的絕大部分在讀博士都有過這樣的時候。我以前以為畢業了就好了,現在感覺是困難背後還是困難,問題後面接著問題。

可能我太菜了。。。也可能成人的世界本就該是這樣。


謝邀。題主現在的感受來源於:對生活中各種事情期望過高,對比自己的現實情況覺得自己的境遇好差而又無法改變現狀,於是就有了鬱悶的情緒。你沒有意識到在你眼裡現今平淡的、苦逼的、似乎不成功的生活其實是根本就不是生活的逆境。真正的逆境比你現在經歷的糟糕的多。

「我本碩是211,博士來到清華,現在博二,目標是能進中末等985拿到教職." "這樣算來我2020年博士畢業,再加上3年博後,也就是說我得2023年才可以工作。想到還有這麼多年我就難過"

我是一流985本科畢業,當年拿了除了Harvard之外所有北美top 5大學的offer,選擇在斯坦福讀了博士,現在仍然在做postdoc. 然後我在博士剛入學1年內就知道了我這個方向的找教職的前景:和我同一級別名校業的PHD, 最牛逼的,發明了新方法/突破性進展的的人才有可能到美國前top 100 (注意是top100 不是top 10)的學校當助理教授,目測1/20的機率吧。另有約1/10的做的很優秀的人能夠進入其他有研究崗位的學校(有研究崗位不意味著有博士點)。剩下的呢?都轉行當碼農了啊。找到教職的肯定都做了3年以上的博士後啊。而且我這個領域不會有什麼大文章,本領域的期刊影響因子都有限,不像生命科學啊、材料啊這些領域工作做好了可以發Nature/Science/Cell/Advanced material什麼的,回國找教職, 啪唧把文章甩出來擲地有聲。我們回國發展也沒有這種優勢。

那我是不是應該很難過?我曾經難過,那是因為我沒有看到真實生活的殘酷。當我真正看到了生活的殘酷,我發現最平淡的生活也是十分奢侈的,我為每一天感到幸福。

我得了產後抑鬱以後思維遲鈍,我才明白在頭腦清醒的狀態下去工作有多快樂。

我看到曾經年薪近百萬的程序員跳樓的新聞,才知道高薪工作維持著的中產生活背後有多大隱患。

我看到中產階級家庭主婦的中年危機,才明白一個女性能有一份事業,於己於家庭又多重要,年輕的時候辛苦根本不是事兒。

我現在只是用一顆平常心去工作:作為一個女性,我有自己的職業,我在探索人類知識的邊緣,我有收入,我有租來的房子不至於露宿街頭,我和丈夫有能力用自己的工資養孩子沒有啃老。有這些我就問心無愧。我不在乎最後能在哪裡找到教職,只要能有工作都是幸福的。

我不是佛系90後。我只是看清在成人的世界裡,什麼事情都非易事。你在少年時代看到的那些「平庸」的人,其實都是生活的強者。


通篇看完題主的描述,其實一切並沒有想像得那麼糟。

題主能考上清華博士,說明自己本身是有實力的。博士入學考得可不僅僅是應試能力。況且題主一路走來能被傑青院士看重錄取,整體素質應該是很高的,起碼看起來是一個在學術方面有培養價值的人。

可是對於做學術,題主有他所欠缺的點。這一點他也早有所領悟,就是」自己性格不太適合做與人打交道的工作」。

所以做學術是一個不與人或者很少與人打交道就可以做好的工作嗎?正相反,做學術是很需要與人打交道的。

開題之前要和老闆討論,做實驗的時候儀器操作要向同事請教,去別的單位用儀器要和technician套近乎,寫文章的時候和老闆討論數據次數不要太多,文章改了前後起碼10個版本,開學術會議的時候要和別的同行social,畢業答辯辦手續要對學院輔導員研究生院老師宿管大媽笑臉相迎,畢業以後找工作在單位要與領導博弈,與同事鬥智斗勇,哪一環不是需要與人打交道的能力呢?

題主他「一直想走學術道路,目標是能進中末等985拿到教職。」

可能人們潛意識以為高校是一個與世隔絕不為世俗紛擾可以靜下心來為社會做貢獻的桃花源,其實真實的情況是哪兒都一樣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等級劃分的地方就有階級鬥爭。高校里的競爭,不比別的單位少。如果說要做一個不與人打交道的工作,那澳洲原始人小哥算是一個。

然而我說這麼多是在勸題主退學去野三坡鑽木取火搭茅草房錄視頻做up主嗎?

顯然不是。

題主亟待解決的問題正是與老闆之間的溝通問題。

老闆push, mean, 他肯定有問題。但是沒辦法,遇上了,見招拆招。我估計題主是很被動的那種學生。我剛到國外實驗室也是,每周talk,每個月組會presentation,都會很緊張,在心中演練很多遍才敢敲老闆辦公室門。老闆很多次都說我缺乏interpersonal skill. 讓我多和同事溝通,多去找他talk。後來漸漸地討論得多了,思路也打開了不少,實驗做得多了,data也多了,talk的次數更加頻繁了。這算是一種良性循環。paper的story都是越討論越有新的東西,越打磨越有意思的。

建議題主多和老闆聊,先從小老闆開始,只聊課題。他給你的目標讓你追趕,你趕不上,為什麼趕不上,原因是什麼,可以解決嗎,解決不了換一種方式或者換一個目標呢。接著聊現有的數據,你既然有一些論文在寫,那就儘快寫出來,寫的時候也別忘了找老闆談文章的賣點思路。如果英文寫作水平有限就先寫中文,思路理順了再寫成英文,找一個英文編輯花幾千塊錢改一改語言。

我國內老闆告訴我一句話,只要文章寫出來,總能發出去。等到文章寫成了準備投的時候,你的自信心應該就已經比現在好多了,你的老闆對你的mean也會有所緩和。你需要提升自信心,摘掉自己自己戴的「不善與人打交道」的帽子,真誠對待老闆小老闆同事,認真整理手頭現有數據,儘可能先寫出文章發出來。

至於工作和婚姻,我並沒有資格來回答。但我勸題主別想太多,眼下這麼多怪,能先打掉一個是一個。至於體重飆升和晚睡,都是題主心情焦慮的鍋。早睡早起比獲得數據可是簡單多了吧。控制飲食比寫文章簡單多了吧,事在人為,有的時候心情沮喪的時候連最基本的動力都很匱乏。

相信我,這些以上的問題都解決以後還有別的問題在等著你:工作以後和領導同事關係好嗎?基金伸上了嗎?副高條件夠嗎?……沒辦法,你現在所有的顧慮煩惱,絕大多數像我們一樣的博士狗都經歷過。大家都彼此相彷彿。因為這些人本來就不是中學生一樣無憂無慮只要憑藉考試成績就能得到社會認可的年紀了。別跟別人比,比你好的在特將會上談笑風生,比你差的人那更是多了去了,既然選了做學術就別想太多別的,咬咬牙先發文章畢業再說吧。


1.本碩985,08年上大學,現博三,目前國內外雙PhD Candidate,國內2019年畢業,國外 2020年畢業。

2.生活很安靜,導師很Nice,每天看論文寫論文。

3.學不下去了,也學不進去了,學不會。

4.單身。

從小到大一直很要強,也屬於別人家的孩子那種。回復這條狀態的同時(紐西蘭時間2017.12.21下午三點)已經對著一篇文獻兩天沒有任何進展了。最近也想通了一件事,人力畢竟有不可及之時,也是時候做出人生第一次放棄了。

祝大家安好。

2017.12.24凌晨三點十六分

跟導師約談過了,單純聊了課題,導師給出了很明確的三個創新點以及實驗設計方法。沒有跟導師提及放棄的想法,並不是因為看到了希望,而是在最後一刻,還是不甘心。

每天都生活在這種壓抑中,前天只是因為壓抑到了極點,又恰好看到了樓主的提問,爆發了,就寫下了上面的內容。各位不要因為我的話,影響了你們對自己學術生涯的判斷,要相信自己。

訂了機票,回上海,回去思考清楚,自己到底在做什麼。可笑的是兩個月前還在朋友圈裡立下了豪言壯志,No Sci, No Home,呵呵。

看了回復,謝謝大家的支持和鼓勵。

很感激那些安慰我的同學,讓一個失敗的人能帶著最後一點尊嚴退場。


  1. 我本碩985,博士在國外水校,學術是感覺自己做不下去了,既要有idea,要會忽悠,還要會social。07年上大學,現在博四,不知道2020年畢不畢得了業。
  2. 手頭沒有在寫的文章,小導師德國人不僅又push又mean,還跟我互相看不順眼。至於智商,被大佬們碾壓已經習慣了。
  3. 結婚領證了,異國,婚禮不知道要拖到啥時候,畢業不知道會去哪裡。
  4. 同題主。

答主有沒覺得好一點?我都沒覺得我現在這會是困境了,我覺得我已經從困境走出來了,一年前這個時候每天就想一件事,退學了了去哪裡。最後沒想清楚,那就先幹活唄。


1. 堅持每周見老闆,及時彙報並修正方向軌道,防止寫的論文做的東西和主題無關的這種問題;

2. 堅持至少每兩天抽1小時去健身房或者去別的地方運動,健康、帥氣、自信,甚至有可能會有科研靈感;

3. 老闆批評學生應該的,都應下來就是,檢討自己,但是不要打擊自己的自信心,自己不笨,只是懈怠了或者方向錯了;

4. 婚姻與愛情,相愛才是最重要的不是嗎?為什麼一定要在北京租房買房?把眼光放開點,世界不只有中國,中國不只有北京;

5. 關於畢業和工作,要看你人生的夢想和追求是什麼了。或許聽起來很假大空,但我覺得真的是這樣。如果科研無法給你帶來樂趣,那你就應該早早開始為日後的職場做準備,積極抽空學習所嚮往職業需要的技能和知識,也許比起同齡人你入職場較晚,但是你的智商、情商、學習新事物的能力和讀博這幾年熬下來的韌性是在的,只要把該補的技能知識補全,根本不虛他們的,他們有的工作經驗可以積累,但是你的Dr.稱謂他們沒有啊(說不定以後職場升遷什麼的很有幫助呢)。

--------------------------------------

我個人在面臨讀博的選擇時就問過自己:想要每天在辦公室為別人打工,還是每天在辦公室為自己的論文打工?錢暫時賺的沒有同齡人多怎麼辦?兩三年後收入差距還會持續擴大,我能否接受?畢業了沒車沒房沒工作怎麼辦?....可我還是選擇了這條路。為什麼?因為我覺得工作的日子千篇一律,為別人打工很不自由,除了工錢我的人生價值自我需求得不到滿足,我這輩子也就這麼混下去了。也許會升職加薪等等,但是,彷彿這一生已經可以一眼望到頭了……我不想要這種生活。儘管科研絕非我想像的那麼有趣和單純,但我願意去嘗試自己的可能性和潛力,願意用我的博士期間的幾年去鑽研、創新、發現、突破,看到我的成果被發表我會像孩子得到糖果一樣滿足。若是日後有幸成為一名學者,我希望有朝一日我的名字能被所在學界知曉,希望我離開這個世界以後還有我留下的痕迹。若是發現自己無緣學術,博士的幾年我依然不後悔,這點時間我耗得起。可能是我太天真,但是作為一個海賊迷,我真的相信:


看了別人的答案,發現其實大家情況都很相似,題主可以放心,你不是一個人在戰鬥!突然感覺生活充滿希望了,今天是在異國他鄉過的第一個生日,美美地做了一頓晚飯,很nice ,其實小日子還不錯,炫耀一下,就是拍照技術太垃圾

弱弱地分割線-----------

我們的情況很像,我也是09年上大學,預計2020年博士畢業。和你的院士導師相比,我的導師只是一個副教授,沒權沒地位,組裡只剩我和一個師妹,和老闆相依為命了,記得和老闆商量買一個儀器,那個時候經費真是困難,和老闆各種湊錢,和商家不要臉的砍價,但是我老闆人特別好,這也是當初我繼續留下做博士的原因之一。當時考到清華讀碩士的時候,想的是在清華渡個金,也算拿個清華的學位。後來,覺得可能科研比較適合我,所以碩士畢業之後繼續在組裡讀了博士,也是和你一樣,希望將來進一個高校當老師。但是讀博這一年多,真是心裡變化很大。原來以為博士畢業找個教職不難,後來發現錯了,競爭激烈,必須要有海外背景,所以一咬牙來了美國聯培一年,現在在美國,為了省錢步行半小時去學校,從沒做過飯的我也被逼的天天自己做飯,帶飯,為了省錢,自己頭天晚上做兩個菜,晚上吃一頓,剩下的帶著,微波爐熱一熱,當第二天的午飯,有時候就想為什麼要這麼折騰自己。而且,漸漸發現單純一年的海外經歷,還是沒什麼競爭力,未來還要做博後。一路過來真不知道什麼時候到頭,快三十歲了,還在念書。沒什麼收入,有時候也挺後悔,甚至有些絕望。不過有時候也想,不折騰了就真的老了,我每天做的事情,雖然不能為人類科技進步帶來什麼作用,但至少也是排除了一些錯誤的方向,起碼在自己的領悟能成為一個專家,總還是有價值的


電影The Prestige里有句台詞:

Easy doesn"t enter into grown-up life.

其實無論讀書、工作、做研究、打交道,哪條路都是荊棘叢生、坎坷遍布的。

成功之路必然不能一帆風順,保持樂觀的心態,積極面對所有問題(工作研究中的棘手問題,與人交往中的難纏對手),解決問題的過程就是自我提高的過程。

簡單來說,就是要正心態、多思考、勤實踐。


男票14年入學清華,直博,次年轉碩。題主說的壓力我也都聽男票說起過,不過我知道他轉碩的真正原因其實是英語太爛,每次寫論文都是車輪戰,他寫一版中文,把專業術語給我講一遍,我連蒙帶猜翻譯出一個版本(答主是英語八級),他再改,我再改,他再改……這樣一番折騰下來兩個人都精疲力盡,後來他轉碩的時候說:我再讀下去自己也累,你也累。也算有點自知之明……

現在我已工作,男票也即將畢業,兩人在北京跟人合租了一個兩室一廳的房子,過得很平靜。其實想想,如果當初他選擇繼續讀博,我也支持他,反正自己的收入供兩個人吃穿住行還是沒問題的。建議題主和對象好好聊聊,只要不趕著結婚生娃,其實生活也沒那麼糟糕。


你想得太多了。

我讀博士那會只有一個想法,就是發篇文章,按時拿了學位走人。


朋友你需要鍛煉身體了。身體健康第一,別的放在後面。出去晒晒太陽。活動活動,洗個澡好好睡一覺,或許你心情能變好很多,也更有自信了呢。

根據我個人的經驗來說,題主應該是太焦慮了。

靜下心來,好好捋一捋思路,都是清華生了,腦子肯定比我的好使。有個故事是這樣說的,專註做當前的事情,在做事的時候不要想太多,好好做事就可以了,反正我在做事的時候喜歡瞎想,一直做不到專註的狀態,正在努力調整當中。更主要呃還是題主心態要放平穩點,我想應該是有什麼壓力讓題主感覺到很焦慮吧,題主可以稍微調整一下,心態放平和點。

可以去看下 @空白白白白 的關於無欲則剛的解說。我個人覺得挺適合現在的題主的。

當然一家之言,大家看看就好。


有誰的賭博路會是容易的

好了我繼續搬磚了


  1. 讀博士本來年限就長,這個去哪個國家都一樣,話說美國phd也很長時間。
  2. 導師push,那就好好按照導師的意願做,總有艱苦的時候,請加油,多和導師聊聊,溝通才能解決事情,告訴他你的困難,你的疑惑,並獲得一些建議。
  3. 現在各種千人,青千,哪個不是讀了博士再讀博後,才進的211,985。
  4. 清華裡面,人與人的差距非常大,自己擺正自己的心態,智商不夠,努力來湊,勤勤懇懇的科研寫文章,發論文,達到標準,拿了學位走人。
  5. 我從不去聽什麼特將的分享會,都是包裝出來,給人一種輕輕鬆鬆的就發頂刊的感覺,抱歉,科研面前人人平等,自己好好乾就可以啦,心態要放好!
  6. 結婚,有女友這不很好哈,園子里還有近一半的博士沒有女友的,比起你不是更寂寞空虛冷嗎?
  7. 買房,說的跟多工作兩年就可以買的起房子一樣,博士工資又不是很低,在學校萬人旁邊租一個博後的宿舍,也不貴;或者照瀾院租一個也不貴吧。
  8. 沒時間鍛煉身體。說這話,對得起清華的口號「無體育不清華」嗎?每天只要抽出一小時在紫操跑步就行了。在紫操,經常看到我系的系主任(一位女士)跑步,她比我們都忙啊,她一有空就運動。
  9. 圈子小,學校那麼多社團,志願組織,多去參加啊,大家一起做些事情,學一些事情,擴大自己的圈子,這樣生活也不會非常枯燥。
  10. 早睡早起,要吃早飯,晚上11點半之前睡。管他的科研,到時間老子就要睡,第二天再搬磚。(DDL除外)

最後送題主一些雞湯:

1.每種境況都是禮物

2.發生的都是最好的

3.Everything Makes Me Better

祝科研順利,paper多多~~~


理工科讀博發第一篇文章的前夕是最黑暗的,撐過去就會好很多。其實如果沒有太多學術追求,灌水我很擅長...改天寫個帖子講講方法吧,為發文章而發文章,還發不出來的時候真是藍瘦了。

給自己放個假回家看看父母,感受一下家庭溫暖再繼續撐過去吧,大家都這麼過來的


非清華。

我讀書的時候,所里是公共澡堂(現在也是)

有一師兄抱著他孩子來洗澡。

後來他孩子能走路了。。

後來能自己穿衣服了。。。

他讀了7年還是8年吧。。。

現在的博士,讀的不是智力,是體力和抗壓能力。。

另外,「自己性格不太適合做與人打交道的工作,所以一直想走學術道路」 是錯的。

做實業,你賣的是商品,做學術,你賣的是想法。

做學術需要更高的和人打交道的技巧。


第一次在知乎寫回復,過來人不吐不快。

07年在某985讀的博,碩在中科院系統,在清華上課。讀博的時候有機會去清華,但考慮當時清華本專業的幾個老師手下都要五年畢業,所以去了一所本專業全國排行第一的985,老闆當時是院長,傑青,長江,現在已經是院士了。07年博士縮小招生規模了,老闆手頭的項目做不完,結果拖到五年半才畢業。

第四年以後,晚上經常做噩夢,夢到自己畢不了業,夢到自己論文被退,夢到自己被老闆罵,夢到自己跳樓……真的要崩潰了,當時因為沒有按時畢業,一所已經簽了的211毀約了。女朋友在逼婚,無數次考慮要不要自殺。終於熬過去了,答辯委員會宣讀決議的時候淚流滿面,一點不誇張。熬過去就好,現在在一所985已經副教授了。

看到很多人都在說讀的很艱苦,想到當時的一位已經是優青的師兄說的話,博士就是在突破自己的極限,過來這個坎,以後就不會有過不去的坎了。


@劉海馬

劉海馬:在清華讀博感覺心累怎麼辦?

我是看了我師弟的答案而來的,總體我對他的答案是贊同的。現在我再說說我的看法。

首先這個「自己性格不太適合做與人打交道的工作」,所以做學術。這個觀點是明確錯誤的。做學術確實不需要像推銷東西那樣強烈的需求「與人打交道的親和力」,但是做學術和人打交道的要求是多方位的,尤其在國內更是如此。

我以前其實對這個問題也有同樣的誤解。但是現在就明白,事情不是這簡單的。

做科研首先要和老闆溝通好,但是老闆也是人,是人就有很多毛病。比如你談到你的老闆push,mean。我可以告訴你,我的老闆從來不push,也不mean,那你是不是特別羨慕我們?那你要是知道我老闆科研思路驚奇,主意天天變化,邏輯不通,經常讓做一些已經做過的或者價值不大的課題,你還很難說服他,你還這麼想么?天底下沒有完人,和人打交道,要相互適應對不對?實在適應不了當然也可以換導師,但是國內科研界生態就那樣,換一個學術水平高,一切都為學生前途著想,又和藹可親的老闆,這樣的人就像金子一樣,存在肯定存在,但反正我是沒見過。

其次,即使是讀博的同學之間,辦公室政治, 新人欺凌也都是存在的。一個組只要超過3個人,人和人之間的關係就變的複雜起來。你什麼樣的人都會遇到,有人就富有侵略性,有人就刻薄,有人就是小氣鬼,有人就願意當和事佬,有人就沒大沒小沒心眼,當然也有真心朋友。而且人和人之間也有嫉妒,有攀比,這種都需要應對,不是一句不善於和人打交道就能過得去的。

再次,做實驗還要和實驗員打交道,有時候實驗員就是糊弄,你還不是得笑臉相迎,私下送禮請吃飯。還得和財務打交道,雖然很多時候同學抱怨報賬和自己有什麼關係,老闆讓你報賬的目的也不是鍛煉你,但是實際上如果真走科研路,報賬還真是一門學問。借用別人實驗室儀器也是人情往來,有時候你把著儀器不讓別人用,將來去借用別人人家也不讓你用。你說這種情況做科研僅僅是一個智力問題嘛。還有和別人合作,如何溝通實驗進展與結果,如何分配成果,都很考驗一個人的智慧。

最後,發表文章,會議做報告,甚至回郵件,都是以學術的方式和別人打交道。

實際上這還是在國內沒有語言障礙的情形,如果將來出了國,一個人英語再好有時候也會因為思維不同而受到誤解,或者誤解別人,這種情況太多了。國外做博士後的時候經常看到隔壁實驗室中國人和美國老闆打開投影儀討論文章怎麼寫,一討論就是N個小時,討論的口乾舌燥眼淚都快下來了。剛去的時候也經常和老外鬧出笑話,比如我又一次談的時候覺得一切都好,實驗做完發給老闆,發到合作方那合作方直接懵了,問,你這做的啥?那又是啥?老闆說我們中國人之間一切都能談,大不了上chinglish,或者中文直接補充。和美國人一旦發生誤解,解釋起來會很困難。

下面說說學術問題。

不知道題主是什麼專業的。不過看起來有可能和我是類似專業的。首先博後就是工作,博士畢業就步入工作崗位了。就目前的情形來看,末等的985,十來篇文章可能是要的,但是不是十來篇I區,博士畢業十來篇I區這水平太高了,算上未來文章的通脹也不會高到這種地步,何況題主還師出名門。當然題主非要說要申請個人才計劃啥的當我沒說,畢竟題主目標已經和我們這種中等985畢業的人不一樣。。。了。

做學術和別人相比是沒多大意義的,你和別人的環境不同,細分的專業都不一樣,所以有時候羨慕歸羨慕,但是確實沒多大意義。別人中彩票你羨慕不?但你買一個能中么?步入研究生階段就和以前那種一張卷子考試的模式告別了,每個人面對的都是自己的人生,再也不會有那種意義上的平等了,永遠也不會平等的,就是一個組內導師還有可能厚此薄彼呢。

工作以後也會遇到很多問題,只會比你現在遇到的更多。學術是一種事業,事業就有競爭,雖然我上面說做學術和別人相比是沒有多大意義的,但是學校管理又不會這麼看,請問你又該怎麼辦?而且工作以後的科研,和你現在的科研並不是一個概念。現在你就操心實驗做的好壞的問題,工作以後就要不斷拷問自己,基金怎麼申(基金不僅僅是本子好壞問題,還包括圈子),項目怎麼調配人力(你會做學生肯定不會做,你想想你的學生時代),實驗條件夠不夠,不夠找誰合作(一般剛工作都是啥都沒有)。和領導關係怎麼處(中國特色),和同事又怎麼處(同事實際上是你的競爭對手,但是你還要表現出關係不錯的樣子)這體現更多的就是調配資源和人脈,恰好都要和人打交道,所以奉勸題主,要改變這種科研不需要和人打交道的認識(不幹學術這些能力更重要,所以題主始終要改變的)。

至於婚姻,看起來題主是男生,我也並不知道你的對象是什麼人。個人觀點,如果你的對象不是圈內人,很有可能會對你的處境不能理解,比如會問出你清華博士為啥賺錢沒XX多這種問題,這種對男生來說是很傷臉面的行為。但是如果你的對象和你在一個圈子,那四目相對討論的大概都是討論如何申基金,如何發文章之類的問題。長遠的看,兩個人又很難會在一個地方發展,其中一方必然會有所犧牲。另外偷偷的告訴題主,學術圈的婚姻狀況不是很穩定,緣於科研的職業壓力是很大的,雙方的共同進步才能穩定,一方對另一方的犧牲往往會造成(尤其是男方)的出軌。如何和另一半相處也是一個重要的議題。

錢的問題就不要提了,學術界的收入比工業界低,那是放哪都成立的,唯一的問題就是國內某些專業沒有工業界可去,那tm的就尷尬了……

最後說說心理問題,科研是一個會很久沒有正反饋的工作。打遊戲為什麼要設計各種關卡讓你打下去,正是因為要讓人不斷的有滿足感。但是科研的正反饋本來就不強,因為很多人對學術本身並不感興趣,讀博是為了別的什麼目的。而每次正反饋中間經歷的時間會很長,而且每次正反饋前多次經歷的負反饋會大大中和最後一次的正反饋這恰恰是違反人的生理的。吸毒抽煙打遊戲網購上癮很容易,科研上癮的人很少。長期的負反饋輕者會陷入拖延症,重者會抑鬱,這是很普遍的現象。有不少人博士沒讀下來就是如此,或者讀下來由於長期心理異常也變成了一個讓別人討厭的人。

學生時代很多人都太被動了,中國學生的個性比較弱,性格內向更容易陷入被動。國內的缺陷是大環境,國外雖然大環境好一些,但是中國留學生更容易陷入自己的小圈子不能自拔。這也是我並不贊同在國內一有問題就靠留學解決問題。有相當數量的問題是自己產生的,不是靠外部環境改變能解決的,要解決也得靠自己。即使是quit也是要看情況的,有人覺得做科研是low逼換一行,也許成功也許失敗;有人口若懸河就是粗心,不適合科研去做一個銷售也許成功的概率還蠻大。唯獨一個人因科研不順產生心理問題,就不是單單quit能解決了的了。他很有可能會把心理問題帶到其他行業去從而影響到自己的發展。

要改變這種局面,做科研要有一副不斷仰攻的狀態,跳出這種「我好弱」的心理。說到底就是要沒臉沒皮,雖然導師很討厭也要不停的去探討,雖然文章寫得爛哪怕從中文寫起,雖然實驗沒條件也要去找條件。加上雖然不想去鍛煉不想早睡早起也要去改變。這就是我給題主的建議,說起來很簡單,其實做起來也蠻難的。人生艱難,看到的因此報廢的人實在也太多了。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這則有關博士生與美國新稅法的新聞?
如何看待上海交大博士生宿舍改造計劃(套間客廳改為寢室)?以及強制選定兩棟女生樓作改造試點?
不愛科研,只為當大學老師而讀博,這種做法對嗎?
做研究長年沒有進展是怎樣一種體驗?
去英國讀phd可以做到完全經濟獨立嘛?

TAG:清華大學 | 博士 | 學渣逆襲 | 教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