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發出的交易指令到達交易所主機經過了哪些流程?


交易市場發展過程,就是信息交換的發展過程,最初的市場,參與者都是面對面交易,這一種方式一直傳承下來,但受到電子交易的不斷侵蝕,今天紐交所的交易大廳雖然還有大量的人工介入,但實際上已發展成高度電子化的場內交易市場。

圖為紐交所交易大廳

其他交易所的交易大廳,更多的是一個離交易所中心機房更近的交易終端而已。

圖為上海期貨交易所交易大廳

交易過程本質上是一個信息交換過程,因此高效的電子交易模式逐漸代替人工交易是很自然的發展。

======網路拓撲======

傳統的人工交易模式如上圖左,是客戶通過電話、傳真、上門填紙條等模式找到交易經紀人,經紀人將指令輸入到交易所的交易伺服器里。所以在這個時代,交易系統是一個區域網系統,不需要向公眾開放。所以的終端都在交易所管控的大廳里,通過內網連接接入交易伺服器。

上圖右邊的交易模式中,交易所的接入模式開始延伸,經紀商可以通過專線接入交易系統,因此異地交易可以執行,客戶還是向經紀商提交指令,但由於經紀商有了自行發展交易輔助系統的靈活性,可以向客戶提供基於廣域網的交易客戶端、網頁終端或移動終端。這是目前主流的交易模式。

這兩種模式長期共存,但人工交易已經越來越不重要了。

在接受指令的過程中,交易所和經紀商是如何確保交易安全和數據準確性的呢,這就要涉及到交易數據的結構化。

======傳輸協議======

因為各家經紀商的軟硬體環境不可能一致,從交易所的角度出發,需要設計一種統一的介面,以確保各家經紀商提交的數據保持結構一致性。

使用介面還有其他好處:

1、交易所可以切割交易所業務和經紀商業務,在新業務出現時,只需要在相應的系統中進行修改,或微調交易介面。

2、交易所可以通過介面控制經紀商行為,進行交易風控和市場監督管理。

3、採用統一介面而不是終端,可以讓交易輔助軟體的市場多樣化,滿足市場的各類需求。

目前國際上比較常見的介面方式有:

1、資料庫介面:上證和深證使用,經紀商將指令寫入交易所指定的數據文件中,交易所系統對這些數據文件進行輪詢,讀取指令加入到交易隊列。

2、API介面:交易所向市場提供專用的API介面,經紀商系統調用此介面發送指令。國內的期貨交易所、國際上的部分交易所採用了這種模式。

3、會話協議介面:在通訊協議(如TCP/IP協議)基礎上,包裝了一層會話層協議,指定數據結構的編碼方式。交易所可以指定自己專有的協議,但更廣泛流行的是通用會話協議(FIX協議:http://www.fixprotocol.org/)

綜上,對於一個投資者,交易指令發送到交易所的過程如下:

1、在交易終端輸入指令

2、交易終端將指令傳送到經紀商交易系統(一般通過互聯網)

3、經紀商交易系統進行指令檢查,不合格者退回

4、經紀商交易系統將指令打包成交易所要求的格式

5、經紀商將指令發送給交易所(寫輪詢文件、調用API回調函數或包裝成FIX協議發送)

6、交易所接受指令並檢查,將指令輸入交易隊列

7、交易所將回報(接受到指令、成交等信息)發送回經紀商系統(非同步)

8、經紀商將回報更新到投資者交易終端。


給你點贊.


推薦閱讀:

股市中強者恆強效應和「人棄我取」的選股原則矛盾嗎?
海南啟程投資到底是不是騙人?
想要從事證券交易,要怎樣走才是正確的道路?
為什麼雪球上的大V都走價值投資路線?
在炒股的各種技術中,如何比較這些技術的優劣(比如道氏技術、波浪理論、纏論),並且,哪種技術比較管用?

TAG:股票 | 證券 | 金融 | 證券交易所 | 交易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