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宋太宗?
志大才疏好大喜功鼠目寸光陰險狡詐品德低劣貪婪好色欺軟怕硬膽小如鼠得國不正弒兄殺侄全無半點心肝的亂臣賊子無恥小人
慨然有削平天下之志
內戰內行,外戰外行。
後世史書對宋太宗的評價:
《宋會要輯稿?禮》贊曰「廟號太宗。恭惟聖靈,誕膺茂典,錫茲純嘏,俾盛業之無疆;播厥鴻休,垂永代而不朽!」
《太平寶訓?政事紀年》卷一《太宗皇帝》 贊曰「人君尚儉,前代稍賢者能之。太宗之尚儉,其難哉!時天下平定,功業盛大,自唐及五代,四方僭偽之國,盡為我有;貢獻之物,府無虛月。加之生民脫去亂世,各居富樂。三代之下,帝王致太平如此盛者有幾?雖尚奢侈,固有餘力,亦未掩大德,而過為儉素,所難能也!此無他,正以厚天下之俗,為子孫之法耳。其長育人才,文武不乏,馮繼業自矜守邊之功,以為他人難繼,太宗命一郎官代之,威名方略過於繼業,當時養材如此之盛!」《東都事略》卷三《太宗本紀》贊曰:「太宗以英睿之姿,佐太祖定天下,開子孫帝王萬世之業,故太祖勤勤於傳襲,非特以昭憲顧命而已。太宗以明繼聖,而能廣文之聲,卒其成功,乃大一統。於是北自常、碣,南極領表,東際海、岱,西接洮、隴,宋之威德,斯為盛矣。」
《宋史》卷五《太宗本紀》贊曰:「帝沈謀英斷,慨然有削平天下之志。既即大位,陳洪進、錢俶相繼納土。未幾,取太原,伐契丹,繼有交州、西夏之役。干戈不息,天災方行,俘馘日至,而民不知兵;水旱螟蝗,殆遍天下,而民不思亂。其故何也?帝以慈儉為寶,服浣濯之衣,毀奇巧之器,卻女樂之獻,悟畋游之非。絕遠物,抑符瑞,閔農事,考治功。講學以求多聞,不罪狂悖以勸諫士,哀矜惻怛,勤以自勵,日晏忘食。至於欲自焚以答天譴,欲盡除天下之賦以紓民力,卒有五兵不試、禾稼薦登之效。是以青、齊耆耋之叟,願率子弟治道請登禪者,接踵而至。君子曰:"得乎丘民而為天子",帝謂乎?故帝之功德,炳煥史牒,號稱賢君。」若夫太祖之崩不逾年而改元,涪陵縣公之貶死,武功王之自殺,宋後之不成喪,則後世不能無議焉。
國際宋史的各位學者對宋太宗的評價:
中國的君主獨裁之制確立於宋太宗趙光義,而其所以異於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等獨裁君主者,主要在於這些獨裁君主所借的乃是君主個人的能力,而宋太宗所建立的卻是一個有完整制度與之配合的君主獨裁政體。即使君主個人沒有什麼能力,但憑著獨裁的制度組織仍能實施獨裁統治。而最能顯現此一特色的,自然是官制上的變動。簡單地說:君主獨裁併非意味著君主能夠任意地頤使文武官員,而是借著制度性的改變,先儘可能地分割官僚機構原有的事權,再將眾多的官僚機構係數納入皇帝直接指揮的系統之內,由皇帝作最後的裁決。這種情況,表現在中央,是相權的分割;表現在地方,則是知州、通判、轉運使的設立。------ 宮崎市定(戰後日本「京都學派」導師,20世紀日本東洋史學第二代巨擘之一。)
毫無疑問,宋太宗與其兄長一樣,都是北宋的創業帝王。----劉子健(美國宋史領域的頂尖專家之一)James T. C. Liu. 「An administrative Cycle in
Chinese History, the Case of Northern Sung Emperors」. The Journal of AsianStudies. Vol. XXI. No. 2 (1962.2) P142太宗的大開科舉制,特別是對寒門,直接推動中國社會由貴族政治轉變為平民政治。
----- Etienne Balazs(法國漢學家研究宋史的泰斗)
經過了十七年的籌備和二十二年的經營,再加上天時與人和,太宗不但成功地為自己塑造了獨裁天子的政治形象,也使此一統治方式定型轉化為制度,將中國的政治帶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 -----劉靜貞(台灣東吳大學教授,國立成功大學教授,台灣著名的宋史研究者)《北宋前期皇帝和他們的權力》。
另外說明下,關於宋太宗所謂「殺兄」「殺弟」「殺侄」首先說「殺兄」,從來就沒有史料有記載趙光義是殺兄的,宋人筆記里的「斧聲燭影」里明確記載趙匡胤發現自己快掛了,於是命人宣晉王(趙光義)進宮,囑託後世傳位。只不過後人不知道「柱斧」是什麼,於是腦補出來的「謀殺論」。而且所謂的「謀殺論」最早出現在明代末期,而且僅僅只是野史口傳,且距離趙匡胤去世已經過去600多年了。關於這一點,清代眾多考據學者,如紀曉嵐等,在《四庫全書》里有明確考據「《續錄》中「太宗即位」一條,李燾引入 《長編》,啟千古之論端。然觀其始末,並無指斥逆節之事,特後人誤會其詞,致生疑竇,是非作者本意,未可以為是書病也。」 文字透露信息: 「燭影斧聲」整篇文字完全沒有暗示任何弒君的事。而是後人誤會了作者的本意,才搞了個所謂的「疑案」。書本身沒有任何問題。
再說殺弟,史料清楚記載趙光義是貶黜併流放了趙廷美,使他失去了皇位的繼承權,但是並沒有趕盡殺絕。而且史書記載很明確,趙廷美的待遇 俸祿依舊非常優厚,就是說物質生活完全沒有問題。但趙廷美不能及時擺正心態,淡然處之,最後抑鬱而亡。只能說他哥流放了他,結束了他的政治生命,但並沒有想完全置他於死地,不給他留活路。
再說,殺侄子。趙德昭是自殺,所有史料記載都一樣:
德昭從征幽州,軍中嘗夜驚,不知上所在,或有謀立王者。上微聞其事,不悅。及歸,以北征不利,久不行太原之賞,於是德昭乘間入言,上大怒曰:「待汝自為之,賞未晚也。」德昭惶恐還宮,因入茶酒合,拒戶,取刀自刎。
太平興國四年,趙光義北伐契丹,打了敗仗,趙光義自己負傷失蹤了。皇帝沒回來,武將們居然就要被擁立趙德昭當皇帝(五代的遺風,畢竟當時距離趙匡胤陳橋兵變只過了20年),而趙德昭居然默許了!!!趙光義是他的親叔叔啊!就算不論親情,趙德昭也應該先去調查清楚他叔叔是不是真的死了,然後謙讓下做做戲啊!可是他並沒有,而是直接默認了。這點也可以看出趙德昭的政治敏感度很低。那可是皇位!趙德昭的這一步踏出,其實他和他叔叔之間就只能活一個了。而其實上,趙德昭已經是「謀反罪」了。第二天回來,並得知此事的趙光義非常不高興,這換成誰都會後怕脊背發涼,因為那個帝位,根本不是一般權力或金錢誘惑可以比擬的。不過趙光義並沒有發作而是忍下了。結果回到開封,趙德昭又去為這些擁立他為皇帝的武將們請求封賞(還是五代遺風,只要將領出征,皇帝必須封賞,無論勝敗。但是趙光義以兵敗為借口,拒絕封賞眾人),此時的趙光義終於爆發了,他口不擇言地斥責他大侄子。而從小沒有受過一點委屈的趙德昭接受不了,自殺了。
另外一個侄子趙德芳,趙德芳是更是所有史書都記載他是病死的。趙家本來就有遺傳基因疾病,皇族中多有成員二十多歲暴斃。趙德芳自己的三個兒子全部是二、三十歲暴斃於真宗朝。趙光義的八個兒子中第四子 第五子 第七子都是二、三十多歲暴斃,難道是真宗弄死的?
推薦閱讀:
※為什麼好多老百姓喜聞樂見的民間故事發生在宋朝?
※宋代的文官集團是如何從歷經五世的武官集團手中奪取權力的?
※學習宋朝官制應當閱讀哪些書籍?
※北魏和金這兩個統治我國半壁江山的少數族政權,哪一個對中原漢地的統治的更成功?
※為什麼現在那麼多人黑宋朝?宋朝有那麼差嗎?
TAG:宋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