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評價鳳歌的《崑崙》?

覺得有點像倚天屠龍記+神鵰俠侶


先說誇,此書絕對稱得上後金庸時代扛鼎之作,鳳歌文筆什麼沒得黑的,人物塑造也很典型,梁蕭柳鶯鶯花生花曉霜等配角也有蠻多出彩的人物,中條五寶公羊羽蕭千絕等等。情節上為了突破讓梁蕭不像郭靖那樣直接的去幫助宋朝,而是繞了一個圈子先是幫蒙古攻打宋後來又見他們濫殺無辜反過來幫宋。【三四年前看的記錯了求指點】武功方面將武功和數學結合,看上去是突破其實還是金庸的老飯,但是鳳歌卻能將這飯炒的好吃。這一點上感覺王晴川就差了一點。

再說缺點吧,很多人看崑崙應該都有一個感覺,就是這個人物很熟悉,就是這樣,崑崙中很多人物都有金庸等人小說人物的影子,另外還有一點就是,他並沒有突破金庸的格局【當然這一點現在也還沒人做到】。duang~當然,又到了安利時間,隆重推出【英雄志】這部書倒是讓我看到了不一樣的武俠。讓我甚至有那麼一刻覺得它超過金庸。回到正題~

結果崑崙成了鳳歌的一個高峰或許是永遠也跨不過去的高峰。滄海出來之後已經有人各種罵街了說寫的是玄幻,除去這個來說, 滄海也是一部蠻不錯的小說。看他的微博好想他說過以後不會再寫武俠了,以後好像是要當編劇還是怎麼樣。畢竟他也要養家糊口。

從積極意義上說崑崙在當時給了好多武俠迷一計強心藥,多少人期盼著後面的海和經,讓多少人重新燃起了對武俠的希望,多少人盼望著鳳歌成為新一代的掌門人。畢竟其他的寫武俠的比起鳳歌來格局還是顯得小氣了一些。可惜。為什麼說可惜。大家應該知道。那麼從消極意義上來說,或許他的退出會讓更多還在默默堅持寫武俠的人心裡一暗吧,或許會讓那些還在寫著江湖恩怨的人提前退出江湖吧。但是我想,有人退出也會有人加入。江湖不曾遺棄過誰也未曾遺忘過誰,來時平地一聲雷,走時揮揮衣袖留下你的故事,會有後人繼續寫下去的。


金庸經典人物橋段合輯。


剛看完《崑崙》,這部小說確實有明顯的射鵰三部曲影子,但是其價值觀更類似於《天龍》,這也是本書一個很有爭議的地方,宋遼與宋元不完全相同,前者是相持,後者是侵略。所以人們對蕭峰和梁蕭的評價也是反著的……

不過我不認為崑崙是三觀不正,作者要寫出的梁蕭很明顯,他身負滅城的才能,但思想上並不知道戰爭是何物,滅了襄陽。知曉戰爭的殘酷後,梁蕭拋棄富貴,反出元營,在最終章不惜生命,保護了天機宮的反元志士,這就是人物的成長。

若是因主角犯了錯,就打上三觀不正的烙印,未免偏執,須知蕭峰也曾殺過聚賢庄,令狐沖也曾幫魔頭復辟,主角未必就是道德完人,小節也好,大節也罷,只要有所成長,就不要太在意。

當然了,我認為《崑崙》在技法上還是有所差距的,斧鑿痕迹較重,主角的轉變突兀,此外配角出彩的少(個人覺得蕭千絕比較好),總得來說大綱不錯,但在細節部分差了點。

看很多人說模仿金庸,其實我覺得模仿前輩沒什麼丟人,一味革新反而可能扯到步子,在框架模仿的同時,針對部分突破,也是一種創新。

就《崑崙》而言,有兩點突破了金庸的圈子,第一是將數學融入武功之中,第二是在主角的感情處理上。

第二可能有爭議,我不是說鳳歌寫感情寫得比金庸好,我說的是處理方面,不投機取巧,簡單來說,當兩個人都喜歡主角,而主角對兩人也都喜歡時,如何取捨?金庸大筆一揮,小昭走,殷離退,芷若黑,張無忌再選趙敏,便順理成章,也不須背上渣男罵名了。(相似的例子還有華箏),還好作者沒有寫死/寫黑柳花中的任意一人,不然我估計要棄書……

好了,下面準備看《滄海》


讀完金古梁後,崑崙無疑是很好的作品,處處透漏著金老的筆風,又不乏新意。

高二讀崑崙,至今四五遍矣,梁蕭的設定,性格,身世均有神鵰俠楊過的影子。均是隱忍,傲氣,不羈且深情之人。楊過乃楊康之子,其父認賊作父,複姓完顏,楊過也曾出入蒙帳之中。西崑崙梁蕭也留著黃金家族的血,與楊過終感覺相似之處。天罰一出,罰人罰己,替天罰人,總揮不去重劍無鋒,大巧不工的氣勢,

金老的書處處透漏著家國大者,以漢為本,外族必異,擾我皆是蠻夷。鳳大在梁蕭的身上有傳統中的大節有失,而且後期為折箭起誓滅宋而悔,這即是創意,也是在家國的樊籠當中。

鳳大的文筆是可以的,武功路數佛道儒都有涉及,由數理入武,首創大成,讀來激情澎湃,不能自己。

生活中往往太多束縛,恰被這種不受法理,立馬吳山的豪情所吸引,梁蕭是很經典的角色,雖是主角光環,但在以往的純武俠中,無疑是個大反派的設定,亡家亡國。現在的書很少有看一遍就能記住的精彩情節,不像以往的金古梁等大俠們,提《天龍》,必能想到聚賢庄,少林寺等大戰,聊《倚天》,也能深究大戰光明頂,闖三渡伏魔陣,像《射鵰》《神鵰》更別提諸多撩撥熱血的片段。放眼當下,好作品了了,《崑崙》算其中一個。百文字中瞥見彷彿昆崙山的字樣,也能幻化其中,迷陣成武,算戰群俠,金戈鐵馬,一劍橫天等等。

和諧一道更是精髓,如果說俠之大者,為國為民是金老的任性江湖思想,那麼和諧二字就是鳳大的社會標杆。構建和諧社會,響應國家號召。從江湖思想到社會標杆,中間是法律的過渡,大俠們快意恩仇,率性而為的同時,終究會有「有不諧者吾擊之」的束縛。

總的來說,鳳歌的《崑崙》是金老的傳承與發揚,大讚。


剛看完崑崙,寫一些評價

一、失衡的江湖

沒有看前傳,但是從崑崙中看到部分前傳的內容,發覺很不和諧,比如梁文靖夫婦看上去貌似在釣魚城戰役中起到了關鍵作用,但這兩人武功智商並不突出,只是比那個靳飛的師父強一點點而已,從《崑崙》中的描述看,他這種水準在江湖上應該是一抓一大把的,不像一個大俠的樣子。而崑崙這部書,武功高的對武功低的,基本是秒殺的節奏,比如一開始那個「江南三奇」(忘記叫什麼了),看上去貌似算高手,結果基本被秒殺。如果蕭千絕武功算100,那梁文靖最多算50,蒙古人隨便找幾個高手就能滅了大宋了。

當然了,大宋不是沒有高手,而是高手都忙於裝B。四大高手一個比一個莫名其妙,反正就是「我一出手就秒殺你,但我就是不幹正事」,而在江湖的主力們都是一些雜魚。崑崙這部書的格局是比較大的,這從命名就能看出,寫的也是天下事,但書中寫的江湖卻很幼稚,好比專家們都在發瘋,讓幾個初中生去破壞/拯救世界,這不是武俠小說,像少年漫畫。

二、主角的外掛

但凡武俠小說,主角沒有不開外掛的。但是崑崙這部書中,梁蕭的外掛開到了整個天下圍著他轉的地步。一個無智無勇的乞丐,因為一次魯莽的暴力行為,就得到一個大俠的親睞。按常理說,大俠行走江湖,這種事情見得多了,最多幫他脫離追捕也算仁至義盡了。但是一方面是這個乞丐毫不留情,不斷的挑釁大俠的底線。另一方面是大俠不斷忍受,不離不棄。某一次乞丐因為講點義氣幫助了大俠,大俠就哭著求著要收乞丐為徒,被強勢拒絕也痴心不改。我就不明白了,這大俠的好感也太廉價了,一個連來歷都沒有搞清楚,從來沒有表露過自己也想當大俠的政治覺悟,而且整天擺出一副天下人都欠我的吃了火藥的脾氣的人,也要傳授衣缽,難怪大宋要亡了。

當然了,秦大俠武功不高,梁主角看不上,於是另投高明,轉到數學世家花大叔門下。但是見面第一天,不但渾身髒亂犯了花大叔的大忌,還得罪了花阿姨,侮辱了花姑娘。按說這麼一個朋友帶來的,來歷不明,渾身上下沒有半點雅骨,充滿爆戾之氣,逮誰罵誰的乞丐,能給口飯吃就不錯了。但是花大叔就是要把它當親兒子看待,花姑娘更是一副受虐狂的模樣。

花大叔來歷不簡單,是一個隱藏門派的內定掌門繼承人。梁主角到了這個隱藏門派,張嘴第一件事就是要學人家的看家武功。花大媽還算有容人之量,沒有直接把它扔出去,給他除了幾道代數題,還向他開放圖書館。花姑娘也不避嫌疑的親自傳授他數學基礎。梁主角一學幾年,從掃盲班的識字課學起,幾年之內就自學完成了線性代數,摸到了高等數學的門檻。當然了,主角待遇還是要享受的,課餘時間隨便轉轉,就學會了花家隱藏的不世神功,一舉成為門派一大高手,少壯派第一人。

然後當然是行走江湖揚名立萬了。逛個妓院就能遇到天下第一美女,然後就是五大高手之一的和尚為了一瓶酒就親自出面當媒人和保駕護航,小混混輕鬆泡到第二個妞。

鑒於主角武功依然停留在三流的現實, 作者專門設計了一款貌似武俠、實為修仙的主角專屬外掛——純陽鐵盒,廢話就不多說了,反正天下第一內功到手。然後就是兩個隱藏高手親自出面,不但親授天下第一劍法,而且還不惜自殘為主角輸送內功。主角武功也一躍超越二流,接近一流。在這期間略展風流就泡到第三個妞。

然後主角開始情懷之旅,成功結識幾個狐朋狗友,這幾個狐朋狗友要去參軍殺人,主角怕他們殺不過別人,就去幫忙殺。結果剛出門就遇到硬碴,幾個狐朋狗友死了一半。主角一怒之下決定滅了大宋為那幾個朋友報仇。主角有血統優勢,於是很快得到蒙古軍重用,利用他在大宋學到的數學知識和兵法,殺得大宋臨近滅亡。但此時主角突然發現殺人太多了,讓他的行為具有正義性,他開始思索,然後立下了一個以殺止殺,天下太平的目標。這其中主角又泡到一個洋妞。

總之,主角自然是天縱奇才的,什麼武功一看就會,數學成就也是震古爍今。但他的待遇真是太奇葩了,如果隨便自學一下就能成為天下第一,那其他人豈不是成了豬狗?但是就這麼一個智商、情商、運氣均是天下第一的人,在處理關鍵問題上卻是如同弱智一般的存在。

三、梁蕭的智商和人品

從梁蕭自學武功、自學數學上看,智商絕對是天才級別,再從他泡妞水平上看,情商也不會太低。但是這個人在處理事情上真讓人覺得他就是個弱智。

這個人一出場害死了自己父親,讓母親被抓走。那麼多江湖人在打打殺殺死傷無數,你一個小屁孩不但一點不害怕,還往中間鑽,動不動就大驚小怪,這是什麼異種?我真懷疑蕭玉翎有什麼特殊愛好讓他身上帶了野獸的基因。看見老虎,就算是生物本能也會害怕,他卻想去騎騎。

如果說之前他這種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德行是因為無知,那麼在他害死自己父親之後,總應該有點收斂吧。不,即便當了乞丐,他也依然無法無天。看前面幾章,他寄人籬下,沒有半點生存能力,但是幹得最多的就是得罪人,而且動不動就是「怒罵」、「怒道」,這種性格的人可以說是天生就有缺陷的。這樣一個人性中充滿了自私、自大、無知、無禮的人卻得到了很多人的幫助,特別是五大高手都對他提供了很多幫助,這是這部書三觀不正的第一個地方——惡人自私,反而多助。

從他對學武的態度上也能看出這個人的智商低下。他為了報仇想學武功,但是他沒有半點本錢。按道理說,這時候有一個高手要傳你武功,應該感激涕零了吧。但他卻好高騖遠,看不起大俠的武功。任何一個人都知道基本功的重要性,也知道「師父帶進門,修行在各人」的道理,有一個成名高手無私的教你,就算他武功不是最高的,你NB你不會青出於藍嗎?梁蕭這種人,典型就是那種整天做白日夢,夢想突然就天下無敵的人。這樣一個人被寫成了天才,是這部書第二個三觀不正的地方——忽視根基、好高騖遠

梁蕭的幾個朋友要去參軍,想要靠打仗博取功名。所謂一將功成萬骨枯,參軍說白了就是去殺人,誰殺人厲害誰就當將軍。梁蕭這麼一個聰明人難道看不透這麼簡單的本質?很多人對於梁蕭滅宋有意見,但是大多數人都沒有抓住問題關鍵。這個問題不是誰滅誰的問題,而是梁蕭這個人刻薄寡恩、視人命如草芥的問題。雖然他有蒙古人血統,但他一身本領都是宋人教的,他父母死後,實際上是花家在無條件的養他,他父親還是宋人。他參加蒙古軍隊意味著什麼?意味著要用宋人的血去染紅他朋友的官帽子,他的滅宋行為,不是後來立誓報仇才開始的,而是從參軍就開始了。可以想像,即便他朋友沒有死,他們也要不斷的去殺宋人才能揚名沙場,梁蕭保護他們,就是在殺宋人,最後肯定是要滅宋的。梁蕭在朋友死後才立誓滅宋,看上去好像是宋人先得罪他一樣,其實是在通過扭曲事實來證明自己行為的正義性。他的第一個錯就是刻薄寡恩,只因為幾個人的私人利益就去參軍殺宋人,完全不顧及宋人對自己的養育和教導之恩,表面上是為了朋友義氣,其實要說朋友,宋人這邊的朋友和恩人只會更多。說到底他認為別人對他好是應該的,但如果誰做得不好,他就會把怨恨擴大化,他對那幾個朋友好,只是當時的心情而已,心情好了,可以救你命,心情不好就可以殺人。他的第二個錯,就是視人命如草芥。他的朋友要殺人奪功名,他就可以去幫他們殺,他完全不介意用別人的性命來換他朋友的功名。不要因為梁蕭後來看到屠城慘狀有所後悔,就認為他改變了這種想法,他後面的悔過只是覺得屠城錯了而已,他從來就沒有對自己為了幾個朋友私利就去殺人這件事後悔過。更無恥的是,只准他殺別人,別人要來殺他朋友了,他反而認為別人卑鄙無恥了。這是這本書第三個三觀不正的地方——不講道德、不知輕重。

崑崙的故事邏輯是比較牽強的,比如梁蕭懷疑柳鶯鶯移情別戀,只是聽見他們的對話,再加上壞人的調撥,他就認定了,見了面也不問一下。比如梁蕭在救趙昺時,那麼危急的場面,本來幾句話就可以聯合雲殊先滅了那個賀XX,但他就是要裝B。你說你柳鶯鶯都到手了,要恨也是雲殊恨你了,還裝什麼B?你自己不怕死,還有兩個女人和一個白痴跟著你呢,一點責任感都沒有。他這麼干不是一次兩次,而是每次都這樣,做什麼事情從來不考慮別人的安危,雪兒就是被他害死的。你武功高,你不怕元軍,你就是不為別人想一想。最後對那個風憐也是如此,你一個如過街老鼠一般的人,帶一個從來沒有見過市面的女徒弟,行事也不知道收斂一點,非要去裝B,你倒是不怕,你的徒弟怎麼辦?最後把自己玩死了,如果不是別人可憐,這徒弟還不知道要吃多少虧。如果梁蕭是一個莽漢也就罷了,他還是一個數學家、兵法家,難道他就不知道這麼做的危害嗎?這就是這本書第四個三觀不正的地方——任性衝動、不顧後果。

說了這麼多缺點,這本書也不是就沒有優點。首先書中出現了很多道家、佛家、數學家的記錄,大多不是胡扯的,可以看出作者在這方面做了不少工作,特別是關於古代數學的記載,有興趣的可以一看。另外,這本書中有很多詩詞,不知道哪些是抄的、哪些是自己寫的,但就算是抄的,能抄得合情合景也算本事。書中出現的各種武功也還有些意境,故事性也算不錯。在網路武俠小說中,算一本不錯的書了,至少比《缺月梧桐》這種垃圾強多了。


我是來罵人的。

文筆是不錯,但劇情人設三觀都是些什麼狗屁玩意兒。

蒙古侵略屠殺平民是豪邁英勇,南宋軍民拚死抵抗是愚忠無知,極力醜化漢族美化蒙古,男主為了個女人幫外敵入侵自己家國(別拿他媽的血統說事,梁蕭他媽是跟趙敏一樣是放棄身份從了他爹的,他爹是抗元英雄,地下有知,會不會後悔沒把他射牆上),然後一轉眼就跟別的妹子嘮嗑起「生命最可貴」了。那麼慘烈的崖山之役,被鳳歌寫成一群自尋死路、自作自受的跳樑小丑,我一向反對皇漢,但真可惜當年崖山怎麼沒把鳳歌這種漢奸基因清理掉?《崑崙》從頭至尾都散發這一股自命清高、自相矛盾、裝逼不成反被艹的中二病味,就是個起點版的《狼圖騰》。

評論里某些人說梁蕭的血統是蒙古中原各一半所以助元滅宋是正確的,他後來醒悟了不再攻元是為了世界和平。

人家蕭峰還是純契丹血統,父母跟大宋有不共戴天之仇呢!蕭峰是怎麼做的?——【蕭峰朗聲道:「是要陛下答允立即退兵,終陛下一生,不許遼軍一兵一卒越宋遼疆界。」(耶律洪基答應後)……蕭峰大聲道:「陛下,蕭峰是契丹人,曾與陛下義結金蘭,今日威迫陛下,成為契丹的大罪人,既不忠,又不義,此後有何面目立於天地之間?」舉起右手中的兩截斷箭,內功運處,右臂回戳,噗的一聲,插入了自己心口。】

這才是頭腦清醒,為世界和平而奮鬥的好漢做法。梁蕭助元攻宋,跟他的血統沒有半毛錢關係,就是因為宋兵打了阿雪。他為了自己的女人,折弓發誓滅宋,為此手染鮮血。可笑的是,如果他一直維持這個「誰欺負我女人我搞死誰」的設定,也算是一條漢子,但是劇情後來卻來了個180°大轉彎——後來這個他千珍萬愛的阿雪,在他面前被蒙古大軍亂箭射死,梁蕭自己也被蒙元當一條狗一樣踢開,被逼得跳崖。他居然就瞬間沒了那種狂霸叼酷炫的中二氣概,瞬間就慫了,然後居然開始覺得「戰爭好殘忍啊我還是愛世界和平」了???喵喵喵?這人設怕是崩的連他親爹鳳歌都不認識了,這什麼順風中二病,逆風慫如狗的人設?按照你原來的人設,你這時候難道不應該大開金手指殺入大都,把忽必烈的腦袋擰下來,放到阿雪墓前當球踢嗎?怎麼對付弱宋你敢吹牛逼,面對強元你就放下屠刀大談世界和平啦?

所以我說,鳳歌這個人,跟金庸的差距就在這裡。自己三觀邏輯一團漿糊,寫出來的中二少年就是一副雙標的慫狗德性,洗白手法low逼無比,人設崩的如同狗翔,劇情硬扭得令人噁心。

還有梁蕭對女人的態度也是噁心,他其實喜歡的就是阿雪這種把他當天的無腦小白倒貼女,又假惺惺地裝逼不肯承認,阿雪死了他沒傷心兩天,就跟花曉霜搭上了。他貪圖柳鶯鶯的美色,又放不下跟阿雪一樣溫柔的花曉霜,妄想左擁右抱,沒想到柳鶯鶯不吃那一套,死活不肯二女侍一夫,走了。事隔多年梁蕭還跑去找柳鶯鶯,居然對自己當初腳踏兩條船,半點歉意都沒有,他跑去西域又勾搭了個女徒弟,明明知道這女的對他有意思,還把她帶在身邊去見花曉霜,這種渣男怎麼還有臉賣苦情裝情聖,他怎麼不去死?

梁蕭就是鳳歌的傑克蘇,因為梁蕭,我對鳳歌一生黑。


[問:鳳歌先生你好

我覺得崑崙的確在一些小說-歷史的處理上有一些失誤 不知道你有沒有這樣的想法 ,想問一下你是怎麼看待 當一個小說建立在真實歷史背景上的

答:我沒有這種想法。我只是寫一個人的成長史,我並沒有美化宋,也沒有美化元,當然元能勝過宋,自然有它厲害的一面。]

[問:另外,請問鳳歌先生,蒙元「統一」中國以後,給中國帶來了什麼和平?是把*我們*劃為四等賤民,還是禁男人持弓矢菜刀,還是蒙古人殺漢人陪一頭驢,抑或是盡廢田地為牧場,殺絕張王劉李趙五姓?不知鳳歌先生身為漢人,願不願意生活在蒙古「統一」後的中國?

答:你現在未必就不是賤民。殺光五姓只限於政策討論,根本沒有真正實施。最後一問,你其實可以問問關漢卿。

[問:我想問問鳳歌先生,在這之前你去沒去過崑崙吧或仗劍天涯一類的地方?看著你辛辛苦苦塑造的主人公被那麼多人批評,他的粉絲拚命為之辯護卻總是輕易被說得啞口無言,你做何感想?覺不覺得自己當初為崑崙選擇這樣一個背景的確有些輕率?對於批評梁蕭的人,你認為他們的說法有道理嗎?]

答:小說人物寫出來,其實就不屬於我了,梁蕭這個人物有爭議很正常,畢竟現在大漢族的思想還挺重,我並不覺得崑崙的背景輕率,我是深思熟慮的,當然,換了現在,也許我不敢寫,但當初我面對質疑時就說過,趁我現在年少氣盛把它寫完,做人嘛,有時候就得反一反潮流,做一回自己。總之,崑崙我寫得很痛快,相信很多讀者看得也痛快,至於其他的,我忽略他們。

[問:另外,鳳歌先生,請問你把西南大學韓雲波寫的那篇文章作為崑崙的後記是什麼意思?是不是意味著你支持韓雲波的抵抗侵略的英雄是「狹隘民族主義」的可笑論點?]

答:韓教授作為學者,他看的是一個面,當然,我覺得崑崙不足以接受那麼高的評價,本來武俠者,遊戲也,消遣娛樂,不登大雅之堂,大家沒事兒看看就罷了。但我覺得如果是寫人,就得寫人面對種種情況的選擇,作為一個作家,不應該拘泥於所謂的傳統道德,應該從不同的角度來看問題。民族融合總是伴隨著戰爭,看多了歷史就明白,沒有那些歷史人物的選擇,也許就沒有如今的中國,如果沒有元,也許中國現在是五個國家,利弊與善惡,有時候是兩種東西,一客觀,一主觀。

[問:鳳歌先生是否有沒有感覺到崑崙中主角梁蕭的性格塑造很成問題呢?另外關於他協助侵略者的行為你怎麼看呢?

答:站在宋的角度是侵略者,站在元的角度,他們是統一戰爭。中國就是不斷分裂,不斷統一,如果漢人失去了統一中國的能力,異族就會來幫助完成,其實說到底,幕後還是漢人精英操盤,五胡亂華也好,元人統一中國也好,清人入主中原也好,幕後起決定作用,制定政策的都是漢人精英,統一有時候大於一切,因為統一戰爭會流血,但統一之後會帶來和平]

[問:個別讀者倒是是看痛快了,卻形成了錯誤的價值觀道德觀,叫囂侵略有理助元有功,大宋腐朽應該被滅。得讓人費好大勁去糾正,而且崑崙的讀者大多還是未成年人,鳳歌先生,你不覺得你應該為此負責嗎?你不知道蒙古人殖民之下,中國百姓過的什麼生活?

答:宋朝不算太腐朽,但宋朝身處戰國卻以文弱治國,這是政策性的錯誤,北方強國蜂起,跟宋朝的弱勢有很大關係。富國不忘強兵,我覺得這是宋朝給後世最大的教訓,我不需要負什麼責,我只是寫一部小說,提供一個視角,相信讀者自有看法,再說,現在還有什麼大宋大元,兜售皇漢思維的人簡直別有用心。

[問:侵華元軍屠殺了7000萬中國百姓,登上了1985年的吉尼斯世界紀錄,其滔天罪行遠遠超過侵華日軍。在鳳歌先生眼裡,這種罪行居然還沒有使中國不成為五個國家的功勞更大。那請問當年日本想把整個東亞地區建立成一個共榮圈,在鳳歌先生眼裡是不是功勞更大?

答:那請問,東漢末年,九州的人口減少為一州又是怎麼回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說岳飛勝過雲殊,我覺得理所應當,但說文天祥勝過雲殊,我完全不同意,文天祥早年是一個紈絝子弟,當官後也是一個無能書生,做丞相是因為當時宋朝的重臣要麼投降(如呂師夔、留夢炎),要麼宵遁(如陳宜中、陸秀夫),他的光輝在於抗辯伯顏,還有大都被囚三年,雖然勵志於後世,但於國於家無用,至於當官打仗,完全是扯淡,一遇上元軍兩萬不到的正規軍,十多萬人全軍盡沒,連妻子兒女都被俘虜了……不過也是,南宋有本領的大將,除了李庭芝和張世傑,基本上都歸附元朝了。老實說,雲殊這個人有這種能力,已經算是相當美化當時南宋的軍事人才了。如果不信,大可去瞧瞧史書。雲殊的軍事才能雖然不如南宋中興諸將、孟珙,但應該和虞允文差不多,至少不遜於二呂和李庭芝的。只是掌權太晚,大勢已去,無力回天了。

他的陰謀算計,其實正是他進步的表現,成大事者不拘小節,何況還是那種情況。但凡英雄都有毛病,成就越大,陰暗面也勢必越多,要麼你憑什麼贏人家?只是史書未必盡載罷了。至於聯合賀陀螺,那是他算計有誤,但這種事大宋朝廷幹得只多不少。最後江南義軍,我覺得當時的草莽幹這種事情再合理不過了,瞧瞧水滸裡面,山大王最愛吃的醒酒湯就是人心煎的,李逵對黃文炳邊剮邊吃,楊雄石秀剖了潘巧雲和她的丫頭……等等,不用我說了,我想說的是:蠻族固然殘忍,漢族人就未必不殘忍,有時候手段之奇巧古怪,猶有過之。對待同族尚且如此,何況對待的還是異族的敵人,(要說漢族對同族殘忍對異族反而不更殘忍,而邪惡吃人怪物的形象始終是安在了南宋義軍的頭上)另外補充兩句,文天祥能活三年,一個原因是忽必烈想借他收服江南士子的人心,文也狠明白這個道理,雖然他挺了三年,但事實上作用不大,後來江南不少士子仍然歸附了元朝,比如大名鼎鼎的趙孟HU。另一個原因,則是因為他確實沒什麼本事。如果雲殊這種大將被俘虜,又如他一般臨死不屈,早就被一刀砍了,還容你三年苦獄,沽名買直,垂名於後世么?這個不是亂說的,伯顏南征的時候,很多被俘的宋將就是不屈即死的。可惜忽必烈沒給他們機會表達而已。

文天祥是儒家文化的偶像人物,但對南宋的實際貢獻,還不如呂文煥。不過儒家德在才先,所以文的評價遠過於二呂了。(那汪精衛投降日本前貢獻豈不也遠遠超過段其瑞 吳佩孚這些軍閥頭子)

寫蒙元的殘暴比較少,是因為個性關係,我不喜歡那種纖毫畢現、血淋淋的感覺,所以對很多慘事,我都沒寫細節,仿造史家筆法,一筆帶過。

唉,不說了。

2006-1-11 00:13 鳳歌


優點:1文筆不錯2會講故事

缺點:1三觀不正2人物橋段模仿金庸太多


知乎處女答。。。雖然模仿金庸的痕迹挺明顯的但當今能有這樣文風情懷的武俠作家也實在很少了,大多數新武俠寫的太陰柔太浮華既沒有金庸的俠氣也沒有古龍的靈氣。。。崑崙裡面梁蕭和柳鶯鶯的感情寫的實在是不錯,十年後在天山相遇時離別時,還有滄海里鶯鶯廟裡談到她作化時依然榮光絕艷等著梁蕭,這幾段實在讓人唏噓動容。。。

那首墓碑上的冷香:那日少年薄春衫,明月照銀簪。燕子分別時候,恨風疾雲亂。志未酬,鬢先斑,夢已殘。今生休去,人老滄海,心在天山。

看過的人再讀這首詩應該會很感懷


感覺鳳歌確實是受前輩的影響太大了,幾乎主要的角色、設定都能在金古等人的作品中找到相似的。化用書中九如指點梁蕭的那番話,有個無大不大的圈子縛著鳳歌,突破了它,便可乘雷上天,恣意變化,若無法突破,寫一輩子,也難以技進乎道,總在圈子裡轉悠。當然,《崑崙》已經是很久前的作品了,鳳歌在他後續的作品裡一直在嘗試突破,《滄海》和最近在寫的《靈飛經》中個人特色越來越明顯。雖然《滄海》玄幻色彩重了點,但是這好歹是個不錯的嘗試了。

順便提一句,《靈飛經》什麼時候出下一卷啊,等到花都謝了!鳳歌你是TJ了嗎?!摔!


《》崑崙

初時有人說《》崑崙有點像《射鵰》,本來不覺,久讀之下,倒真覺得和金庸的風格很相似。有些同源出處,在《》笑傲《》射鵰《》神鵰里有不少相似之處。

但故事的主體還是原創的。故事讀起來有點彆扭。前期梁蕭他爹和他媽的故事倒挺好,鋪墊的挺好,只是但後來有點脫軌,但結局還算圓滿。

小說里不能接受的是梁蕭竟然幫蒙元打南宋,他爹是怎麼教出這逆子的。這要在金庸的筆下,結局只有死了,這裡邊涉及民族大義問題,屠戮同胞的人,怎麼能活下來。如果忽略了這倒也沒什麼,作者不是也讓他流放異域十年嗎。

梁蕭從異域回來那段寫得有點古龍偵探武俠的味道,就是讓人覺得有點強行瑪麗蘇的味道,感覺也寫得挺勉強,使小說結構不緊實、變得鬆散。

對花生小和尚的塑造得很好,憨態可掬、忠厚老實,我覺得他要是還俗,其人格魅力要在梁蕭之上,看人家對花小霜多好。而梁蕭應該更適合柳鶯鶯,二人很般配。

當然最般配的還是他爹和他媽了。作者老說梁文靖是書痴,什麼都痴,這有點像段譽,但描寫得太突兀了,矛盾。就是打情罵俏那裡還不錯。

不知是看金庸、古龍小說多了的原因,感覺《》崑崙還算不錯,卻不怎麼吸引我。應該還是差距吧,金庸果然是大山。


無法理解一個理科生腦子裡在想什麼,做事匪夷所思,偏偏又是個天才,天才做出來的蠢事


關於崑崙這部小說的三觀問題。

也不是正與不正。而是在於鳳歌寫作的手法不成熟。

很多人都對金庸「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名句記憶猶深,但問題在於,金庸自己所理解的國與民,未必就等同於郭靖所理解的國與民。甚至金庸對俠是一種怎樣的態度都不好說,老爺子東吳法學院畢業,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員會的成員,俠以武犯禁的事兒,他比誰都清楚。

但金庸尊重歷史,禮教大防也好,尊師重道也好,宋遼之爭也好,金庸武俠非常準確地還原了當時時代的社會意識。儘管老爺子歷史不太好,書里經常有宋人吟元詩、元代有安徽之類比較鬧笑話的段落。

但鳳歌的問題要嚴重得多。他太想突破,以至於他的人物,經常貫徹了太多的現代意識。學歷史有個非常搞笑的題,就是,岳飛算民族英雄么?答案是否定的,還要在民族團結的大背景下扯一通抗金英雄和民族英雄的區別。這非常無聊。因為這是以現代人的思維方式去評判古人,焉不知任何現在看起來天經地義的事情,放在過去的年代都是離經叛道。

鳳歌極力想要說明宋元沒什麼不同,民族差異不該影響歷史進程,所以梁蕭助蒙滅宋,沒什麼大不了的。但是,人是被文化建構起來的,在小說的歷史語境下,蒙宋之間的戰爭性質就猶如八國聯軍侵華一般,這讓梁蕭的行為與小說的社會意識產生了劇烈的衝突。如何使主人公俠的身份獲得一種正當性,作者採取了迂迴的手法,極力在人格和行為方式上弱化作為對立方的反元志士的正義性立場,由此也可以看到為什麼雲殊那麼精分,作者沒有意識到,這樣的寫法會顯得文本情節過於突兀,失卻連貫性!

數理在武功中的運用,文化相較政治、國家的永恆和不朽,這些道理,金庸不是不懂,只是在古代的歷史語境下,一旦突顯這些,會顯得與時代環境格格不入。從而會讓人以一種現代人的視角,以俯視的姿態去進行文本閱讀。這並不是更深層次的文化思考,而是一種刻意的炫技。

崑崙在情節的設置上模仿斧鑿痕迹太重,卻也不失精彩。但人物刻畫,尤其是主角人物的刻畫上是失敗的,作者的思考並不成熟,有刻意求奇求怪的嫌疑。以此帶來配角群的刻畫,鮮有突出的人物。貫穿的思想線、情感線太多且雜亂,導致小說的主題沒能立起來,所以金庸經典情節合集的稱號,也就流傳起來了。


崑崙像水杯,盛滿了經典武俠橋段,滿滿的。


我看有些答主的回答都比較偏頗,有些是屬於看書不仔細,有些是屬於三觀有問題,有些已經有點中二晚期了。

首先梁蕭從小沒有在私塾里正兒八經的待過一天,儒家忠君愛國的思想他並沒有學習過,他在家裡很多時候跟母親都是用蒙古語對話的,到後來他們一家人還打算搬到蒙古生活。你能說梁蕭是個完全的宋人嗎?他媽媽是蒙古人,就算蕭玉翎是母親被強姦生出來的,但梁蕭毫不知情啊。一個混血兒在國內長到8,,9歲以後,準備一家三口搬去自己母親的國家,入自己母親家的國籍,這不是很正常的事嘛。後來他在天機宮學藝,天機宮除了花清淵父女,花慕容,秦伯符以外,其他人對他什麼心思?他在天機宮的遭遇還用說嗎?你上高中除了班裡就幾個同學對你好,其他都巴不得你出事,班主任帶頭難為你,希望你考不上大學?你自學考上好大學以後,你會覺得自己的知識都是高中里老師教的?你不懷恨在心?


這是一部在傳統武俠的框架下講個人主義和人道主義的書,在技法上相比前人並沒有什麼超越,但是樹造了一個不同於傳統武俠的主人公。梁蕭在處理事情時沒有從所謂的民族大義、為國為民的價值觀來思考,而是根據自身的經歷來推己及人,令人眼前一亮。但是在其他人物的樹造方面仍嫌有臉譜化的感覺。

鳳歌寫長篇的時候是以寫中篇小說的筆法來寫的,故事之間相對獨立,方便連載;但是不足之處就是連貫性不夠,配角人物常常在故事中招之即來揮之即去,有些情節經不起推敲。這個問題金庸、古龍尚不能完美解決,倒也不必苛責,只是反映出作者的筆力不足以駕馭一百多萬字的長篇。

其他回答提到的人設、情節抄襲金庸,劇情較狗血的問題確實存在,但是不妨礙崑崙成為大陸新武俠時期的標杆作品。


我是先看的崑崙後看的金庸。看崑崙的那年剛上初中,崑崙將算數融入武功簡直驚艷。梁蕭,曉霜,鶯鶯,阿雪,花生,九如,公羊羽,蕭千絕,雲殊,韓凝紫,賀陀羅都是有血有肉的人物。感情線上,我一直是花黨,曉霜才是真正拯救梁蕭的那個人,而鶯鶯,更多的感覺是青春期的荷爾蒙作祟


金庸大全簡寫改編版


金庸的武俠世界以哲學為基礎,鳳歌的以數理為基礎;金庸更多從國恨家仇刻畫人物和情節,個人感覺鳳歌更多從自然角度來刻畫。框架本身有區別,個人覺得沒什麼相似的。


情節轉折處太生硬了,芝麻綠豆大點事越鬧越大。

本來梁蕭、阿雪、土土哈等都在華山腳下住著,也沒打算參軍,結果其他幾個小哥一去,梁蕭就熱血上頭去保護兄弟,結果沒倆月兄弟死了一半,再過個半年,兄弟死的就剩倆,妹子也沒了,宋蒙江湖到處都是敵人。想想當初只是隨便參參軍,結果最後落了一身血債。

又有梁蕭在百丈坪之後以為花曉霜已回天機宮,自己不好再相見,所以一路西行。而花曉霜同時在韓凝紫手下脫身之後卻和花生、小孩去行醫了,這一行醫就是十年,本來已經訂了終身,卻沒想著去找梁蕭。這段情節真是莫名其妙,作者為了讓開闊心胸、洞察世情,強行把兩人分開十年,要不是最後花曉霜碰巧來了,我倒想看看梁蕭會不會再回天山去找柳鶯鶯,畢竟,大家都覺得花曉霜早已經死了。

還有高手就不能好好說話,都在嘲諷和被嘲諷,動不動就冷笑,冷笑幾次就要干仗了,思維邏輯簡直了!


推薦閱讀:

覺得射鵰中楊康挺冤枉的,一直覺得他沒啥大錯!有同意的人么?
楊康應該殺完顏洪烈嗎?
「武林外史」小說中,沈浪是否真正愛過白飛飛?
武俠小說為什麼會沒落?

TAG:小說 | 文學 | 武俠 | 武俠小說 | 鳳歌向麒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