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麼支持你念完博士?
支撐我讀博的力量,非常直白,也非常不勵志——就是恐懼。
這裡恐懼的含義是雙重的:對內,是對自己內在除了讀書以外一無所長的恐懼;對外,是對象牙塔外社會各種複雜的恐懼。
其實我也知道,無論對內還是對外的恐懼,可能都有過度放大的嫌疑,但是這種恐懼的感覺是真實存在的。隨著年歲漸長,這種恐懼感也在同步增長,似乎從來不曾被所獲得的任何成績,所讀過的任何雞湯抵消。
因此,讀博對一些優秀的人才來說,是一個追求的問題,而對我來說,是一個生存的問題,由不得我不去認真思考,坦誠對待。
我的一些關於博士的答案下有很多知友評論道:「讀博讀的怎麼痛苦,乾脆不要讀了」。我之前非常贊同,直到我看到一句話:這個世界上,真正的輸家總是活在危機里,真正的贏家總是活在危機感里。
誠然,用輸家和贏家劃分人生是狹隘的,但是這句話背後說透出的道理卻值得品味:這種危機感,也許就是恐懼的一個源頭。如果辯證的去看孔子那句名言:「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我們也會發現這種遠慮本身不就是對未來「近憂」的恐懼嗎?
有三點必須澄清。首先,恐懼的形式是多樣的,可以是抑鬱,可以是焦慮,可以使逃避,可以是自卑,但反躬自省,追根溯源,它們的根源就是恐懼。其次,有的恐懼可以暫時壓制,但是它一旦和危機感合二為一,就永遠卻無法被徹底克服——你如何才能克服你還未曾經歷的恐懼?最後,在前兩點的基礎上,我們一定要扭轉我們對恐懼本身的態度,不是要全力去抵抗它,而是選擇性的接受它,探索它的內涵,學會與它共生,否則就會陷入一種無法解放的挫折感里。
我曾經在很多答案里自爆過自己的醜事,比如為什麼越努力,越焦慮? - 心理學(我第三個萬贊答案……囧),這裡就不再贅述具體的經歷了,各位知友如果感興趣可以參閱一下,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我是一個除了念書什麼都不會的loser。
不念Ph.D無法生存,雖然念完了生存的能力也沒長多少,但還是長點。==
我還是稍微解釋下吧,算是對所有評論的回復。我除了念書什麼都不會,原因是專心於專業幾年,心無旁騖。雖然不一定念得多好,至少做到了自己高興。
我是個loser,原因是在這個主流文化中,不太懂得或者不太想賺錢的人會被貼標籤。
不念phd無法生存,原因是在我所熱愛的領域中,phd只是敲門磚罷了。
念完了生存能力沒長多少,原因是打開門後,世界更廣闊,敲門磚太小了。
但還是長點,原因是我的確可以開始做我想做的事。
這樣是不是就有些正能量呢?其實我沒在開玩笑。
「気になる、というのは知的好奇心が刺激されていることを意味する。好奇心を放置しておくことは罪悪だ。人間が成長する最大のエネルギー源が好奇心だからな。」
讀博,在人生歷程里,並不是一個目的,而只是一個手段。為了了解我想知道的東西,為了把我喜歡的東西更好地解釋給大家,為了可以進入那種需要博士學位才能進入的工作領域——有這樣的目的,我才會採取這樣的行動。這不過是我目前計劃好的一段必須要走且要走完的路而已。直博,不念完就打回本科,碩士證都沒有。一開始憑興趣,延期半年後開始反思人生,延期一年後開始質疑自我,甚至抑鬱,所幸堅持到畢業。此後,再也不願回想延期那段時光。讀博士就像蹲坑一樣,手裡沒有紙,想拍拍屁股走人是需要勇氣的。
我初中畢業時候,有次去看我姨爺,就是我奶奶的妹夫。他半嚴肅半隨意地跟我說,要讀書就讀到頭。估計他說完就忘了。在場的其他人估計都沒聽見這句話。但是我聽見並一直記著。那是我最後一次見到我的姨爺。後來,真到有機會讀博時,就想,人活一世,幹嘛不做個博士呢。後來讀著,實在寫不出論文,想放棄又怕丟人。就為了面子堅持著。後來,千辛萬苦累出一身病,終於讀完了。落寞地發現沒錢沒工作沒房沒家庭。只有個頭銜,有本論文。僅此而已。但是我覺得,我很牛逼。
首先我承認做出讀博這個決定這件事本身非常草率,但這已經是沉沒成本了。然後在博士階段某一段時間內我一直非常認真的評估過退學和繼續這兩種選擇的收益,而且就我個人的情況而言,退學的收益比繼續讀要大,儘管這兩個都是糟糕的選擇。但是我最後還是選擇堅持讀完,因為我實在難以區分在我做出退學決定的那一刻,心裡佔主導的到底是理智,還是遇到困難就畏縮不前的潛意識。我擔心在這裡有了退卻的第一次,以後遇到一些類似的但堅持下去收益更大或者必須堅持下去的事情時,我會習慣性的逃避。目前就快畢業答辯了,現在是博六,比一般博士慢,但也不是最慢的。在科研能力方面自認為是比大四的時候退步了。但我覺得最大的收穫就是我有種前所未有的信心,將來無論遇到什麼類型的困境,我都可以堅持下來並擊敗它。可能以上並不是一個很正確的價值觀,但還是希望能夠對題主有所幫助。
直博。不讀完博士,連碩士學位都沒有。
決定讀博是因為終歸是要讀的。萌爸說,與其等工作了有了孩子再讀折騰自己,不如一口氣讀下來。如果不是大萌的話,讀博應該是很輕鬆的——導師不變,課題不變。因為大萌,三年讀博,一年半懷孕哺乳,一年半寫畢業論文兼想大萌。因為大萌的到來,我很累,壓力很大。但是想想大萌可愛的小肉臉,頓時充滿了幹勁和動力。謝謝大萌!你給了我壓力和動力。
謝謝萌爸的支持!
沒有你們,我堅持不下來。想起FB上別人轉的段子。
一個叫Stephen的小伙拿到PhD後開始YY:
stranger: what"s your name?Stephen: Stephen.stranger: The Stephen with "ph"?Stephen: No, it"s Stephen with PhD.Totally worth it.Every fall, I explain to a fresh batch of Ph.D students what a Ph.D is.
每年秋天吶,我都得跟一批批新入學的博士生解釋到底什麼是「博士」。
It"s hard to describe it in words.
只是,用語言真的很難說清楚。
So, I use picture.
所以,我只好用圖示咯。
Read below for the illustrated guid to a Ph.D.
下面的圖例會告訴你到底什麼是「博士」。
Imagine a circle that contains all of human knowledge.
這個圈代表著人類所有的知識。
By the time you finish elementary school, you know a little.
當完成小學時,你只知道一點點:
By the timeyou finish high school, you know a bit more.
高中畢業時,你知道的多一點點。
With a bachelor"s degree, you gain a specialty.
本科階段你有了專業所長。
A master"s degree deepens that specialty.
研究生強化了專業所長。
Reading research papers takes you to the edge of human knowledge.
而後,閱讀文獻帶你到學術前沿。
Once you"re at the boundary, you focus.
然後你有了具體研究方向。
You push at the boundary for a few years.
你在上面鑽研數年。
Until one day, the boundary gives way.
直到有一天,有了突破。
And, that dent you"ve made is called a Ph.D.
而那個突破被稱為PhD。
Of course,the world looks different to you now.
當然,在你看來,這個世界變得不同了。
So, don"t forget the bigger picture.
但是,別忘了從全局著眼。
Keeppushing.
一大幫PhD在推動這個圓圈的擴張。
轉自網路。
作者Matt Might是猶他大學計算機科學教授。
他這樣描述繪製這些圖片的背後故事:「當我和我妻子得知我們的兒子患有一種罕見並且致命的遺傳疾病後,我們選擇啟動資助研究生的資金。對於我兒子來說,這可能太晚了,但對於其他孩子不是。即便只有一個孩子承受這痛苦也是太多了。要結束這一切的唯一方式是科學。而做科學最好的方法是通過研究生。」圖片來自:
http://matt.might.net/articles/phd-school-in-pictures/還沒念完,覺得挺開心的。國外讀文科,每天天馬行空的想,稟著惡趣味做事。學不進去了就出去social下,social無聊了就自閉。可進可退,比起上班有趣多了阿。
按照我上回去Boston時候本科室友跟我感慨的話來說:"對我們這樣的人來說,做物理是最有安全感的事情。"我覺得講得特別對,說出了大部分人的心聲。
其實,到了合適的年齡不讀博士我完全不知道我還應該去幹什麼,完全沒有過其他的想法。這大概就是上述"安全感"的意義所在。I can not imagine myself without a PhD degree.
簡單的回答:興趣。
沒有興趣就做不下去,面對現實的環境,和去克服困難的問題,沒有興趣早就離開了。有句電影台詞,挺適合這個問題:you are a grown man,finish something.
還沒念完,先佔個坑待以後發感慨。××××××××××轉碩的分割線××××××××××嗯,轉碩了,不拿CAS的博士學位了,拍屁股走人咯!
前年放棄了浙大的直博機會,果斷轉碩畢業工作。現在的我很感激當年做的決定。二十幾歲的人生,不應該耗費在校園的自得其樂中。
印名片的時候前面可以加Dr.
慣性。
來了美國以後很快適應了懶懶散散的生活,也懶得去改變了。YY無數次要quit轉行真碼農,最後也沒轉成。
喊了無數次要到處去約炮,結果妹子送上門來都能慫。真不是有什麼支持了我讀完phd,而是沒有東西支持我停止讀phd去做有意義的事情,於是就這麼稀里糊塗的讀著吧,畢業吧,答辯吧,工作吧。找到了實習和工作之後老闆也懶得為難我,就隨便寫寫就過去了。每年少別人幾萬塊錢也餓不死,過得過去就好了。
學術這東西,最可怕的就是你可能扔了無限的激情和精力下去,第一波第二波你連一丁點反饋都感受不到,後面很容易就進我這種混子狀態了。上面有還沒畢業的表示還有危機感作為動力,這已經很不錯了……當然,沒畢業的的博士說這種東西隨便聽聽就好。所以,如果是為了小孩好,遇到號稱要做學術的,罵一頓再說。被罵了就會反抗的,大抵本來這個心氣也就是做不下來學術的。推薦閱讀:
※為什麼英國大學大學排名很高,但去那裡留學給人一種一般的感覺?
※西班牙留學圈是一種怎樣的存在?
※關於紐西蘭留學移民?
※在西班牙念書 一年要花多少錢?
※30歲,女,銀行工作7年,如何移民紐西蘭?